第一章 第三节 城市燃气质量要求
- 格式:ppt
- 大小:625.00 KB
- 文档页数:38
城镇燃气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城镇燃气的生产、销售、使用和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城市燃气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燃气企业管理第一节燃气供应企业第一条燃气供应企业应当依法注册并取得营业执照,具备供应城镇燃气的经营资质。
第二条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供应体系,确保燃气的稳定供应。
第三条燃气供应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燃气质量检测,确保供应的燃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
第二节燃气销售服务第四条燃气销售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向用户提供燃气销售服务。
第五条燃气销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计量、计费和结算系统,确保用户的用气量和费用准确计算。
第六条燃气销售企业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燃气盗窃和非法销售行为。
第三节燃气使用管理第七条燃气用户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正确使用和维护燃气设备和设施。
第八条燃气用户应当保持燃气设备和设施的清洁、整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九条燃气用户应当加强对燃气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安全意识,采取安全措施预防安全事故。
第四节燃气事故管理第十条燃气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燃气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第十一条燃气事故发生时,燃气企业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组织救援。
第十二条燃气事故发生后,燃气企业应当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按照要求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第三章监管第十三条城镇燃气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燃气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燃气企业依法经营。
第十四条城镇燃气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燃气使用的监管,确保燃气安全使用。
第十五条城镇燃气管理部门应当加强燃气事故的监测和处理工作,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并采取措施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第四章罚则第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燃气企业将被处以罚款,并可能吊销经营许可证。
第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燃气用户将被处以罚款,并可能限制使用燃气。
第十八条燃气企业或燃气用户因违法行为造成事故或损失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城镇燃气规范规程简介第一章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城市燃气管理办法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管理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第二章城镇燃气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节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参照GB 50028-2006)第二节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参照CJJ 33-2005)第三节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参照CJJ 94-2003)第三章石油(原油)天然气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节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参照GB 50183)第二节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规范(参照SY/T 0015-1998)一、穿越工程设计规范二、跨越工程设计规范第三节石油天然气管道跨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参照SY 0470-2000)第四节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参照SY 0402-2000)第五节天然气运行管线试压技术规范(参照SY/T 6149-1995)第六节天然气管道试运投产规范(参照SY/T 6233-2002)第七节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参照GB 50253-2003)第八节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参照GB 50251-2003)第九节天然气输送管道运行管理规范(参照SY/T 5922-1994)第十节输油(气)埋地钢质管道抗震设计规范(参照SY/T 0450-1997)第十一节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参照SY 0401-1998)第四章汽车加油加气站技术规范与施工规范第一节汽车用燃气加气站技术规范(参照CJJ 84-2000)第二节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参照GB 50156-2002)第三节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参照GB 50263-1997)第五章储罐、油罐等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节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参照GB 50094-1998)第二节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参照GB 50275-1998)第三节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参照GB 50235-1997)第四节长输管道阴极保护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参照SYJ 4006-1990)第五节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参照GBJ 128-90)第六章钢质管道设计规范第一节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参照GB 50195-1994)第二节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参照GB 50032-20023)第三节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参照SY 0007-1999)第四节埋地钢质管道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设计规范(参照SY/T 0019-1997)第五节埋地钢质管道强制电流阴极保护设计(参照SY/T 0036-2000)第六节埋地钢质管道技术规定一、埋地钢质管道外壁涂敷有机覆盖层技术规定二、埋地钢质管道防腐绝缘层电阻率现场测量技术规定第七节埋地钢质管道防腐层技术标准一、埋地钢质管道煤焦油瓷漆外防腐层技术标准二、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三、埋地钢质管道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四、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五、钢质管道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技术标准第七章(城市)建设工程规范第一节阀门的检查与安装规范(参照SY/T 4102-1995)第二节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参照SY/T 0407-1997)第三节压力容器检验规范维护检验、定级修理和改造(参照SY/T 6507-2000)第四节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参照GB/T 50323-2001)第五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参照GB/T 50326-2001)第六节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参照GB/T 50328-2001)第八章城镇供热管道工程和供热系统运输技术规程第一节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参照CJJ 51-2001)第二节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参照CJJ 61-1994)第三节输油管道通用阀门操作、维护、检修规程(参照SY/T 6470-2000)第四节长输天然气管道清管作业规程(参照SY/T 6383-1999)第九章(输)油气管道维护、检修及清管作业规程第一节油气管道架空部分及其附属设施维护保养规程(参照SY/T 6068-1994)第二节油气管道钢制对焊管件设计规程(参照SY/T 0518-2002)第三节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参照CJJ 63-1995)第四节埋地钢质管道腐蚀控制技术规程(参照CJJ 95-2003)第五节埋地钢质管道腐蚀防护工程检验第十章家用燃具安装、验收及安全管理规程第一节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参照CJJ 12-1999)第二节家用燃气燃烧家具安全管理规程(参照GB 17905-1999)第三节燃气燃烧器具安全技术条件和要求(参照GB 16914-2003)第四节燃油、燃气热水机组生活热水供应设计规程(参照CECS134:2002)第十一章城镇燃气基本术语第十二章燃气具技术要求第一节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参照GB 17258-1998)第二节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参照GB 17259-1998)第三节中餐燃气炒菜灶(参照LJ/T 28-1999)第四节IC卡家用膜式燃气表(参照LJ/T 112-2000)第五节家用燃气燃烧器具自动燃气阀(参照LJ/T 132-2001)第六节家用手动燃气阀门(参照LJ/T 180-2003)第七节燃气蒸箱(参照LJ/T 187-2003)第十三章燃气具检验第一节家用燃气用具的通用试验方法(参照GB/T 16411-1996)第二节液化石油气钢瓶(参照GB/T 5842-2006)第三节液化石油气钢瓶涤覆规定(参照LJ/T 34-2002)第四节液化石油气钢瓶工艺(参照LJ/T 36-2002)第十四章城市燃气及管道渗漏检测第一节储罐渗漏检测方法(参照SY/T 4080-1995)第二节渗透探伤方法(参照JB/T 9218-1999)第三节射线照相探伤方法(参照JB/T 92171999)第四节可燃气体探测器一、测量范围为0~100%LEL的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参照GB 15322.1-2003)二、测量范围为0~100%LEL的独立式可燃气体探测器(参照GB 15322.2-2003)三、测量范围为0~100%LEL的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器(参照GB 15322.3-2003)四、测量人工煤气的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参照GB 15322.4-2003)五、测量人工煤气的独立式可燃气体探测器(参照GB 15322.5-2003)六、测量人工煤气的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器(参照GB 15322.6-2003)。
燃气规划规范燃气规划规范是指对城市燃气系统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规划和管理进行统一规范的文件。
燃气是城市生活中重要的能源,规范燃气建设和使用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燃气系统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份关于燃气规划规范的1000字文章。
第一章总则第一节目的和依据燃气规划规范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城市燃气系统的建设和使用,保障燃气供应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燃气规划规范的依据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纲要,以及城市燃气系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第二节适用范围燃气规划规范适用于城市燃气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使用和管理等全部环节。
第二章规划要求第一节规划目标燃气规划的目标是建设安全、可靠、高效、环保的城市燃气系统,满足城市居民和工业用气的需求。
第二节规划原则燃气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原则:保障用户和环境的安全,防止燃气泄漏和事故发生。
2. 经济原则:合理布局,最大限度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并提高供应效率。
3. 环保原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其他污染物,促进低碳发展。
4. 可持续原则:利用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质能源,提高燃气系统的可持续性。
5. 便利原则:提供便利的燃气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改善生活品质。
第三节规划内容燃气规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燃气供应范围和用户需求: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用户需求,确定燃气供应范围和规模。
2. 燃气储运系统:规划燃气储存和输送设施,保障燃气的安全可靠供应。
3. 燃气分配系统:规划燃气分配网和用户接入设施,提供便利的燃气供应服务。
4. 燃气使用设备:规划燃气使用设备的类型和布局,提高燃气利用效率。
5. 燃气管道设计:根据燃气需求和供应情况,合理设计燃气管道的布局和截面。
6. 燃气安全管理:制定燃气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燃气供应和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和管理。
7. 燃气系统改造和升级:根据城市发展需要,规划燃气系统改造和升级的方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供应能力。
第三章设计要求第一节设计基础燃气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考虑城市燃气系统的特点和需求。
城镇燃气要求1. 城镇燃气的基本要求作为城镇燃气气源,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1)热值高城镇燃气应尽量选择热值较高的气源。
燃气热值过低,输配系统的投资和金属耗量就会增加。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才容许使用热值较低的燃气作为城镇气源。
根据规范燃气低热值一般应大于14.7MJ/m3。
当小城镇采用人工燃气做气源时,燃气的热值可适当降低,但不应低于11.7MJ/m3。
(2)毒性小为防止燃气泄露引起中毒,确保用气安全,城镇燃气中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成分的含量必须控制。
(3) 杂质少城镇燃气供应中,常常由于燃气中的杂质及有害成分影响燃气的安全供应。
杂质可引起燃气系统的设备故障、仪表失灵、管道阻塞、燃具不能正常使用,甚至造成事故。
2. 燃气中杂质及有害物的影响(1) 焦油与灰尘干馏煤气中焦油与灰分的含量较高时,常积聚在阀门及设备中,造成阀门关闭不严、管道和用气设备阻塞等。
(2) 硫化物燃气中的硫化物主要是硫化氢,此外,还有少量的硫醇(CH3SH、C2H5SH)二硫化碳(CS2)。
天然气中主要是硫化氢。
硫化氢是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气体,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
硫化氢和二氧化硫都是有害气体。
(3) 萘人工燃气中萘含量比较高。
在温度较低时,气态萘会以结晶状态析出,附着于管壁,使管道流通截面变小,甚至堵死。
(4) 氨氨对燃气管道、设备及燃具都有腐蚀作用,燃烧时会生成氮氧化物(NO、N02)等有害气体。
但氨对硫化物产生的酸性物质有中和作用。
因此,燃气中含有微量的氨有利于保护金属管道及设备。
(5)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有剧毒的气体。
一般要求城镇燃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小于10%(容积成分)。
(6) 氧化氮氧化氮易与双键的烃类聚合成气态胶质,附着于输气设备及燃具上,引起故障。
燃气燃烧产物中的氧化氮对人体也是有害的:空气中氧化氮的浓度达到0.01%时,可刺激人的呼吸器官,长时间呼吸则会危及生命。
(7)水在天然气进入长距离输送管道前必须脱除其中的水分。
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城市燃气的安全使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适用于城市燃气供应企业、燃气使用单位、燃气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人员。
第三条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燃气安全管理制度,依法保障燃气供应的安全可靠。
第四条燃气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使用安全燃气设备,加强燃气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和用户的安全意识。
第五条燃气安全监管部门应当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对燃气供应企业和燃气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
第六条相关人员应当按照职责履行燃气安全管理职责,积极参与燃气安全工作。
第二章燃气供应企业的责任第七条燃气供应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开展燃气供应工作。
第八条燃气供应企业应当保证燃气供应的可靠性,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供气设备正常运行。
第九条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建立燃气事故应急预案,组织燃气事故的应急救援。
第十条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三章燃气使用单位的责任第十一条燃气使用单位应当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责任,确保燃气使用安全可靠。
第十二条燃气使用单位应当对燃气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并建立设备档案。
第十三条燃气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燃气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
第十四条燃气使用单位应当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四章燃气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第十五条燃气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加强对燃气供应企业和燃气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燃气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及时处理燃气事故,组织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第十七条燃气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开展燃气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燃气安全意识。
第十八条燃气安全监管部门应当组织燃气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章相关人员的责任第十九条相关人员应当熟悉燃气安全管理规定,认真履行燃气安全管理职责。
第二十条相关人员应当积极参与燃气安全工作,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燃气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法维护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城市燃气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城市燃气供应企业、用户和相关管理部门。
第三条城市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燃气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燃气设施的安全管理、使用、监测和维护,确保燃气供应的安全、稳定、可靠。
第四条燃气用户应当依法合规使用燃气,加强燃气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预防燃气事故的发生。
第五条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燃气安全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燃气安全隐患,维护公共安全。
第二章燃气设施安全管理第六条燃气供应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合理选择燃气设施,确保质量可靠。
第七条燃气供应企业应当进行燃气设施的安全评估,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安全运行。
第八条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燃气设施巡检制度,定期巡检燃气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施的完好。
第九条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燃气泄漏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燃气泄漏事故,保障用户安全。
第十条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建立灭火救援预案,配备相应灭火器材,并进行定期演练,确保及时处理火灾事故。
第三章燃气用户安全管理第十一条燃气用户应当按照规定选择正规的燃气设施,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燃气器具。
第十二条燃气用户应当在使用燃气设施前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施完好,防止发生事故。
第十三条燃气用户应当定期检测燃气设施,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确保设施的安全可靠。
第十四条燃气用户应当加强安全教育,学习燃气安全知识,掌握正确使用燃气设施的方法,预防燃气事故的发生。
第十五条燃气用户应当自觉遵守燃气相关的法律法规,禁止违规擅自改装燃气设施。
第四章监督检查和处罚第十六条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燃气供应企业和用户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并追究责任。
第十七条燃气供应企业和用户应当配合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安全技术部工程质量管理措施第一章目的第一条为加强对燃气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意识,防止各类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规范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市政道路工程、场站、民用、工商业项目的工程质量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一节施工单位的管理职责第三条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发包意见书约定的范围、施工技术标准、国家行业规范及经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按工程管理规定进行各项工序报验,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不得超范围施工。
第四条施工单位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工程质保期为2年。
第五条工程实行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应当对全部工程质量负责。
第六条施工单位对施工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等原因出现质量问题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应当无条件的负责返工;需整改的工程项目,整改结果必须及时书面回复签发单位。
第七条工程施工单位应设立质量检验员并履行下列职责:1、负责做好本单位承接的燃气工程的质量检验工作。
2、负责本单位在建工程质量的巡检抽查工作。
3、负责本单位工程开梯相接施工方案的报批手续。
4、配合公司工程管理部门、监理和其它有关部门进行工程验收及工程竣工拨交工作。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做好工程竣工拨交前的工程自检工作,自检合格后上报工程管理部申请工程验收,申请验收需提交表单(附表一、附表二)及进场设备复核单。
第二节监理单位的管理职责第九条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工程承包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过程及质量实施监督,参与工程验收,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第十条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出具的监理联系单,对违反工程质量的,总监理工程师有权向公司工程管理部门提出对施工单位的处罚建议。
第十一条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查等形式对工程实行监理。
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城市燃气供应安全,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城市范围内的燃气供应、使用单位和个人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城市燃气是指城市范围内的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沼气等燃气。
第四条全市城市燃气安全工作由城市燃气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协同配合。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规定的规定,加强燃气安全管理,确保燃气供应安全。
第六条城市燃气安全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以人为本,科学规划。
第七条城市燃气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城市燃气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并且对其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
第八条城市燃气供应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业、合格的燃气工作人员,并定期进行燃气安全培训。
第二章风险预度第九条城市燃气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城市燃气风险预测和评估机制,根据风险度等级,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条燃气供应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当按照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防范燃气事故的发生。
第三章设施管理第十一条燃气管网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规定,确保管道的合理布局和安全运行。
第十二条燃气管道的施工、检测、验收等工作,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批和备案。
第十三条燃气管道及设备应当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进行防腐、检修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第十四条燃气设备的选用、安装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并经过燃气安全管理部门的审批。
第十五条燃气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设备操作正常,避免发生事故。
第四章用户管理第十六条燃气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燃气使用手续,并与燃气供应单位签订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
第十七条燃气使用单位应当定期进行燃气设备检查和维护,保持设备正常运行状态。
第十八条燃气使用单位应当配备燃气安全专职人员,及时处理燃气问题,确保供气安全。
第十九条燃气使用单位应当采取防火、防爆、通风等安全措施,确保使用过程中燃气安全。
燃气安全管理制度要求燃气安全管理制度要求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燃气的安全管理,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城市燃气,是指供给城市中生活、生产等使用的天燃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煤制气、重油制气)等气体燃料。
第三条城市燃气的生产、储存、输配、经营、使用以及燃气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燃气用具的生产,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根据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设部负责管理全国城市燃气安全工作,劳动部负责全国城市燃气安全监察,公安部负责全国城市燃气消防监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建、劳动(安全监察)、公安(消防监督)部门按照同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共同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城市燃气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城市燃气的生产、储存、输配、经营和使用,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高度重视燃气安全工作。
第六条城市燃气生产、储存、输配,经营单位应当指定一名企业负责人主管燃气安全工作,并设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车间班组应当设立群众性安全组织和安全员,形成三级安全管理网络。
单位用户应当确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明确专人负责。
第七条城市燃气生产、储存、输配、经营单位应当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定及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第二章城市燃气工程的建设第八条城市燃气厂(站)、输配设施等的选址,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消防安全等要求。
在选址审查时,应当征求城建、劳动、公安消防部门的意见。
第九条城市燃气工程的设计、施工,必须由持有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
第十条城市燃气工程的设计、施工,必须按照国家或主管部门的有关安全的标准、规范、规定进行。
审查燃气工程设计时,应当有城建、公安消防、劳动部门参加,并对燃气安全设施严格把关。
第十一条城市燃气工程的施工必须保证质量,确保安全可靠。
竣工验收时,应组织城建、公安消防、劳动等有关部门及燃气安全方面的专家参加。
凡验收不合格的不准交付使用。
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是指针对城市燃气系统运行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完善的燃气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责任和义务。
2. 确定燃气工程设计、建设、安装、验收和维护等环节的标准和程序。
3. 规定燃气设备的选用、燃气管道的材料、消防设备的配置等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
4. 制定燃气供应企业的经营管理要求,包括供气计量、检查、维修等方面的规定。
5. 设立燃气安全监管机构,加强对燃气企业和用户的监督检查,倡导安全生产和使用燃气的宣传教育。
6. 规定燃气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和责任追究程序,保障公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的目的是保障公众的安全利益,避免燃气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规范燃气行业的运营和管理,提高燃气设施和系统的安全性能,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城市燃气的安全和公共利益,维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燃气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燃气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城市燃气供气企事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以及使用城市燃气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城市燃气供气企事业单位应当依法遵守城市燃气安全管理的规定,建立健全燃气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燃气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城市燃气的安全供应。
第四条城市燃气供气企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发现和处理燃气安全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第五条使用城市燃气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燃气安全管理的义务,遵守燃气设施的使用规定,确保燃气的安全使用。
第六条城市燃气供气企事业单位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城市燃气安全管理工作,互相交流经验,共同提高燃气安全管理的水平。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七条城市燃气供气企事业单位应当设立燃气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燃气安全管理工作。
城镇燃气的质量要求城镇燃气是供应给城市居民使用的一种能源,对于保障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城镇燃气的质量安全,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有一些质量要求需要被严格遵守和执行。
城镇燃气的气味应该是清淡的,不能有明显的刺激性气味。
这是因为如果燃气中含有刺激性气味,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舒适度,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在生产和供应过程中,应该采取措施确保燃气的气味符合要求。
城镇燃气的热值应该稳定。
燃气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的燃气所释放的热量。
热值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燃气的使用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
如果燃气的热值不稳定,会导致燃烧不完全或者热量不足,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因此,在生产和供应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燃气的热值,确保其稳定性。
城镇燃气的含硫量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硫是燃气中一种常见的杂质,高含硫量的燃气会产生刺激性气味,并且容易腐蚀燃气设备和管道。
因此,在生产和供应过程中,应该采取措施降低燃气中的硫含量,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城镇燃气的压力应该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过高或者过低的燃气压力都会对燃气设备和管道造成损坏,并且会影响燃气的使用效果。
因此,在生产和供应过程中,应该确保燃气的压力稳定,并且在正常范围内。
城镇燃气的供应应该稳定可靠。
燃气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供应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因此,在供应过程中,应该采取措施确保燃气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供应中断或者不稳定的情况发生。
城镇燃气的生产、运输和供应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
这些规定和标准是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而制定的,应该得到严格遵守和执行。
在生产、运输和供应过程中,应该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燃气的生产、运输和供应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城镇燃气的质量要求是为了保障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安全而制定的。
这些要求包括气味的清淡、热值的稳定、硫含量的控制、压力的正常范围、供应的稳定可靠以及安全规定和标准的遵守。
城市燃气工程管理制度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城市燃气工程管理,提高燃气设施安全运行水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燃气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城市燃气管网、接入设施、用户设施及相关附属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城市燃气工程管理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敢于担当,守土有责,履行巡查、检修、故障应急处理、安全评估等职责,提高城市燃气服务水平。
第四条城市燃气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义务,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护公共利益。
第五条城市燃气企业应当按照规定进行资质认定、设备检测、运行监控等措施,确保设施安全运行,防范事故发生。
第六条城市燃气企业应当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通报重大事故隐患,并主动配合政府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第七条城市燃气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定期进行员工安全教育培训。
第八条城市燃气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和恢复运行。
第二章设计与施工第九条城市燃气工程设计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技术要求,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才能开展设计工作,设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第十条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应当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单位应当具备相应资质,并配备必要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
第十一条城市燃气管道施工前,应当对工地进行现场勘察,并根据地质条件和环境要求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第十二条城市燃气管道施工应当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范,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第十三条城市燃气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按照规定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章运行与维护第十四条城市燃气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管网运行管理制度,对管道运行参数、通风排气、压力监测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管道安全运行。
燃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为了统一燃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方法,促进企业加强管理,确定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第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外燃气工程和民用建筑群(小区)燃气管网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
第本标准主要指标是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要求提出的。
执行标准时,尚应遵守《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第在本标准的保证项目条文中,没有注明检查数量的均按全数检查。
第设备基础、管沟及井、池的挖土、砌筑、混凝土和防水工程,应按《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相应章节的规定进行检验评定。
第二章室内燃气工程第本章适用于工作压力不大于0.005MPa(≈0.05kgf/cm2)的室内低压燃气管道及器具安装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
(Ⅰ)保证项目第管道的耐压强度和严密性试验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系统或分区(段)试验记录。
第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系统内直线管段长度每30m抽查2段,不足30m不少于1段;有分隔墙建筑,以隔墙为分段数,抽查5%,但不少于5段。
检验方法:用水准仪(水平尺)、拉线和尺量检查或检查测量记录。
第管道及管道支座(墩),严禁铺设在冻土和未经处理的松土上。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第燃气引入管和室内燃气管道于其他各类管道、电力电缆、电线和电气开关等的最小水平、垂直和交叉净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表2.0.2 -1~3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表埋地燃气管与其他相邻管道及电缆间的最小水平距离表埋地燃气管与其他相邻管道及电缆间的最小垂直距离表燃气管道与电气设备、相邻管道、设备之间的最小净距(cm)注:1 当明装电线加绝缘套管且套管的两端各伸出燃气管道1Ocm时,套管与燃气管道的交叉净距可降至1cm;(Ⅱ)基本项目第镀锌碳素钢管道的连接,分别接下列2条检验和评定。
(1)碳素钢管道的螺纹连接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管螺纹加工精度符合国际《管螺纹》规定;螺纹清洁、规整,断丝或缺丝不大于螺纹全扣数10%;连接牢固;管螺纹根部有外露螺纹;镀锌碳素钢无焊接口。
燃气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燃气质量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燃气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燃气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和燃气设施安装、维修、检测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燃气质量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监管的原则,确保燃气质量安全可靠。
第四条国家能源局负责全国燃气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地方能源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燃气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燃气质量责任第五条燃气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单位(以下简称燃气企业)对燃气质量安全负主体责任,应当建立健全,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和检测设备,保证燃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六条燃气企业应当依法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并在许可范围内从事燃气经营活动。
第七条燃气企业应当建立燃气质量检测制度,定期对燃气质量进行检测,确保燃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八条燃气企业应当建立燃气质量事故应急预案,及时报告和处理燃气质量事故。
第三章燃气质量检测与监管第九条燃气质量检测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
检测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检测管理制度,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第十条燃气企业应当将燃气质量检测报告报地方能源管理部门备案,并在营业场所公示。
第十一条地方能源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燃气质量的监督管理,定期对燃气企业进行现场检查,依法查处燃气质量违法行为。
第四章燃气质量事故处理第十二条燃气质量事故是指由于燃气质量问题,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者环境污染的事件。
第十三条发生燃气质量事故的,燃气企业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及时报告地方能源管理部门。
第十四条地方能源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燃气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处理,查明事故原因,认定事故责任,提出处理建议。
第十五条燃气企业应当依法承担燃气质量事故的责任,赔偿事故损失,并向社会公开道歉。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六条违反本制度的,由地方能源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城市燃气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燃气管理,维护燃气供应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规范燃气市场,保障社会公共安全,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燃气事业的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城市燃气的规划、建设、经营、器具的生产、销售和燃气的使用及安全管理。
第三条城市燃气的发展应当实行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能源、建设和管理并重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燃气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燃气管理工作。
第五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城市燃气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燃气的科学技术水平。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规划、城建等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本地区燃气发展规划。
城市燃气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以及经营网点的布局要符合城市燃气发展规划,并经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七条城市燃气建设资金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政府投资、集资、国内外贷款、发行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
第八条燃气工程的设计、施工,应当由持有相应资质证书的设计、施工单位承担,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禁止无证或者超越资质证书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燃气工程设计、施工任务。
第九条住宅小区内的燃气工程施工可以由负责小区施工的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民用建筑的燃气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燃气表的安装应当符合规范,兼顾室内美观,方便用户。
第十条燃气工程施工实行工程质量监督制度。
第十一条燃气工程竣工后,应当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二条在燃气设施的地面和地下规定的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修建建筑物、构筑物,禁止堆放物品和挖坑取土等危害供气设施安全的活动。
第十三条确需改动燃气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报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改动燃气设施所发生的费用由建设单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