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鱼胆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 格式:docx
- 大小:4.28 KB
- 文档页数:2
慎用鱼胆治病
克仁
【期刊名称】《海洋世界》
【年(卷),期】1999(000)001
【摘要】海洋鱼类的胆汁具有祛痰、镇咳及短暂的降压作用,有些海洋鱼类的胆汁还具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急性结膜炎以及止痛等功效。
但是,海洋鱼类的胆汁具有很强的毒性,而且治病的有效剂量,往往与极限含毒量
【总页数】1页(P37-37)
【作者】克仁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55.3
【相关文献】
1.迷信鱼胆治病老妇险丢性命 [J], 阎红;
2.我国古代的死刑慎用思想及慎用死刑的特点 [J], 陈高杨
3.防止吃鱼胆治病中毒 [J], 笪浩勇
4.由付立忠同志《起诉权应慎用》谈起诉权慎用问题 [J], 李勋
5.女子听信“生吞鱼胆可明目”吞鱼胆后中毒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赛丹药鱼原理赛丹药鱼,又名大麻鱼,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
赛丹药鱼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而备受关注,被誉为“水中人参”,在中医药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
那么,赛丹药鱼到底有怎样的原理,使其被认为具有药用价值呢?首先,赛丹药鱼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
研究表明,赛丹药鱼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尤其是一些特殊的活性成分,如大麻酚、大麻醇等。
这些活性成分对人体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能够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神经系统、减轻疼痛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其次,赛丹药鱼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
在中医药理论中,赛丹药鱼被认为具有温肾壮阳、活血通络、祛风除湿等功效。
据传统医学记载,赛丹药鱼可用于治疗肾虚阳痿、腰腿酸软、风湿痹痛等疾病,对一些慢性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
因此,赛丹药鱼被广泛用于中医药理疗、保健养生等领域。
此外,赛丹药鱼还具有较高的药用利用价值。
赛丹药鱼不仅可以作为中药材使用,还可以通过提取活性成分制成药物,如大麻鱼油、大麻鱼胶囊等,用于临床治疗。
同时,赛丹药鱼还可以进行深加工,制成各种药膏、药酒、药膏等保健品,满足人们日常养生保健的需求。
总的来说,赛丹药鱼之所以具有药用价值,主要是因为其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独特的药用功效,以及较高的药用利用价值。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赛丹药鱼作为一种药用鱼类,其药用价值还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验证和完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以确保其在未来能够持续发挥药用作用。
综上所述,赛丹药鱼具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具有较高的药用利用价值。
这些特点使得赛丹药鱼成为中医药领域中一种备受关注的药用资源,对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赛丹药鱼的药用机制,挖掘其更多的药用价值,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鱼胆有毒切勿盲目食用
63岁的朱老伯花190元买下了一条十四五斤的草鱼,挖出的鱼胆有成人大拇指一般大小。
他决定给自己补补,于是把鱼胆捣碎一口喝了下去。
喝下鱼胆后,朱老伯开始腹泻、恶心、呕吐,差点因此丧命。
医生说,他这是中了鱼胆的毒。
专家称,近几年,每年都会接诊因为吃鱼胆而中毒的患者。
“鱼胆的胆汁中含有各种毒素,严重的会致命。
”专家说,“毒性最厉害的是氢氰酸,比同剂量的砒霜毒性还大”。
根据民间的说法,吃鱼胆可以清热,明目,还能治疗气管炎、高血压等。
那鱼胆究竟有没有民间传说哪些神奇功效?。
青鱼胆的功能主治1. 强肝明目•青鱼胆富含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B2,具有强肝明目的功效。
•维生素A是维持视觉健康所必需的,可以保护眼睛的视网膜,预防夜盲症和干眼症等眼睛问题。
•维生素B2可以促进视觉细胞的正常发育和运作,对眼睛疾病如眼疲劳、炎症和干眼症等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2. 改善血液循环•青鱼胆含有丰富的DHA和EPA等omega-3脂肪酸,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DHA和EPA可以降低血液黏度,增加血管弹性,减少血栓的形成,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 提高免疫力•青鱼胆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硒等,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预防慢性疾病和免疫系统的衰老。
4. 抗衰老•青鱼胆中的DHA和EPA等脂肪酸,具有抗衰老的功效。
•这些脂肪酸可以促进细胞的更新和修复,改善肌肤弹性,预防皮肤衰老和皱纹的产生。
•此外,青鱼胆还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以促进胶原的合成,保持皮肤的光滑和紧致。
5. 增强大脑功能•青鱼胆富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如DHA,是大脑发育和运作所必需的重要物质。
•DHA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正常发育,增强大脑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此外,青鱼胆还富含丰富的磷脂类物质,是神经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大脑功能有积极的影响。
6. 促进骨骼健康•青鱼胆富含丰富的钙和磷等矿物质,对骨骼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
•钙和磷是构成骨骼的基本元素,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和骨密度的增加,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
7. 促进消化功能•青鱼胆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优质脂肪,有助于促进消化功能。
•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和食物的消化吸收。
•优质脂肪可以提供充足的能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维持肌肉和内脏的正常功能。
8. 改善睡眠质量•青鱼胆富含丰富的天然褪黑素,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褪黑素是一种身体内部自然分泌的激素,能够调节睡眠和觉醒的节律。
炼铁厂技术人员个人工作总结
我在炼铁厂从事技术工作已有五年时间,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成长为一名
全面发展的技术人员。
首先,在技术方面,我具备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我熟悉部门内的各
项工作流程,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主动地进行技术调整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
我珍视
每一次工作机会,深入学习炼铁生产中的各项技术知识和操作要点,能够充分展示我的专
业技能,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
其次,在团队合作方面,我能够与同事和领导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积极沟通,遇到
问题能够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帮助公司保持高效运营。
在团队合作中,我注重与他人之间
的关系,提高沟通效率,尊重和支持集体决策,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再次,在工作态度方面,我秉持认真、负责、专注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每天工作时间
同事总是见我早早到岗,专注地处理工作,积极负责地完成任务。
因此,我的工作效率较高,经常能提前完成任务并保证工作质量。
最后,在学习方面,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工作乃至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我不断学
习新知识、新技能,努力拓宽自己领域的知识面和技能水平,提升自己的专业竞争力。
总之,我的工作方式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认可,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我将继续努力,持续发展自身技能和团队能力,推动公司的稳步发展。
鲩鱼胆的功效与作用
鲩鱼胆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中药,具有很高的养生价值,对天一些体质不好的人来说,吃鲩鱼胆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身体健康情况,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鲩鱼胆。
【来源】
为鲤科动物
★
草鱼
的
★
胆。
冬季收集,阴干。
【性味】
①《本草拾遗》:"苦。
"
【功能主治】
①《本草拾遗》:"主喉闭,取胆和暖水搅服之。
"
【摘录】
《*辞典》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以上就是对鲩鱼胆的功效的一些简单的介绍,希望对所有的朋友都能所帮助,总得来说鲩鱼胆的养生功效是非常强大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鲩鱼胆来更好的促进身体健康。
鲫鱼胆草的功效与作用鲫鱼胆又叫较剪草,山过路蜈蚣、蜈蚣草、行路蜈蚣,鲫鱼草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鲫鱼胆是一种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中药材,主要作用于治蛇、虫咬伤、喉痛、便血、牙疳等方面。
同时鲫鱼胆的营养价值也是很高的,其中含有生物碱、黄酮甙、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
那么鲫鱼胆的整体药用功效又是怎样的呢?鲫鱼胆的形态特征耳草多年生、近直立或平卧草本,高达0.3~1米。
茎平滑或粗糙。
叶对生,近革质,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1~2.5厘米,上面无毛,下面通常被柔毛;托叶膜质,合生成一短鞘,顶具长刺毛5~7条。
花白色,几无柄,团聚于叶腋内;萼4裂,长约2毫米,通常有毛;花冠长约3毫米.裂片4,秃净;雄蕊4;雌蕊1,子房2室,花柱线状。
蒴果球形,长和宽约1.5毫米,不开裂,被粗毛。
花期在夏秋间。
鲫鱼胆的功效与作用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治蛇、虫咬伤,喉痛,便血,牙疳。
①《生草药性备要》:行气,敷疮止痛,理蛇伤,生津液,止喉痛。
②《福建民间草药》:清热润燥,凉血解毒。
鲫鱼胆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外用:捣敷。
鲫鱼胆的食用禁忌用药适量。
鲫鱼胆有毒吗无毒。
鲫鱼胆的附方①治癞狗咬伤:鲫鱼胆草、老虎利、大浮萍。
蜜糖捣敷之。
(《岭南采药录》)②治毒蛇咬伤:耳草一握,胡椒目一钱。
加水捣烂,外敷,日换一次。
③治蜈蚣咬伤:耳草一两,绿豆二两。
酌加水煎服。
④治大便下血:耳草一两和白米一两。
捣烂,冲开水炖服。
⑤中痧呕吐:耳草一两。
酌加开水炖服。
(②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鲫鱼胆的药用价值虽然很高,但是在使用上还是需要注意不可大量使用,因为中药材只有在用药适量且对症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因此对于自己的体质情况不清楚,或者是对于用量不清楚的情况下,建议最好在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下进行使用,才是安全可靠的。
希望上文中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鲫鱼胆的功效与作用
鲫鱼胆对大家再熟悉不过了,鲫鱼胆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并且对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都有着很好的功效,对于养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别名】
空心花、嫩肉木、丁药
【来源】
紫金牛科★鲫鱼胆 Maesa perlarius (Lour.)Merr.,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布】
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接骨消肿,生肌祛腐。
治跌打刀伤,疔疮。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
《纲目》
以上介绍的关于鲫鱼胆的知识,相信大家对于鲫鱼胆的认识又会多一点了。
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食用鲫鱼胆对身体进行调理和改善。
鱼胆的功效与作用鱼胆是指鱼身体内的胆囊,是一种具有特殊功效的天然药材。
鱼胆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并被视为一种珍贵的药材。
它具有清热解毒、利胆保肝、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等多种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鱼胆的功效与作用。
第一部分:鱼胆的成分鱼胆中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其中主要包括胆固醇、胆汁酸、磷脂、脂肪酸、胆红素等。
这些成分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共同发挥出鱼胆的药用价值。
1. 胆固醇:胆固醇是鱼胆中的重要成分,它是维持细胞膜完整性和参与体内多种代谢反应的必需脂类之一。
2. 胆汁酸:胆汁酸是胆囊分泌的一种胆酸盐,能有效地促进脂肪消化和吸收,有助于保护胆囊和肝脏的健康。
3. 磷脂: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具有调节细胞活性、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作用。
4. 脂肪酸:脂肪酸是构成细胞膜和合成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无法合成,需要通过食物摄入。
5. 胆红素:胆红素是胆汁的颜色来源,具有强烈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对减缓衰老、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具有保健作用。
第二部分:鱼胆的功效与作用1. 清热解毒:鱼胆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实热症状,如高热发热、热毒疮疡、急性喉炎等。
在中医药中,热毒是指湿热、火热等邪气入侵人体引起的疾病,鱼胆含有较多的胆汁酸,能够清热解毒,缓解病症。
2. 利胆保肝:鱼胆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胆疾病。
鱼胆中的胆汁酸能够促进脂肪消化和吸收,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胆囊炎、胆石症、胆结石等疾病。
此外,鱼胆还含有丰富的胆红素,能够抗氧化、保护肝细胞,有利于维护肝脏健康。
3. 凉血解毒:鱼胆具有凉血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皮肤病、出血症状、急性肾炎等疾病。
鱼胆中的药物成分能够清热降火、凉血去火,对于湿热症状较重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4. 消肿止痛:鱼胆中的成分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对于关节炎、风湿性疼痛、肿胀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改善组织营养等方式起到止痛和消肿的作用。
萝芙木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志》【拼音名】Luó Fú Mù【别名】山辣椒、山马蹄、山胡椒、萝芙藤、假辣椒、鱼胆木、羊姆奶、毒狗药、假鱼胆、火烙木、万药归宗、通骨消、羊屎木、甘榕木、刀伤药、三叉虎、地郎伞、山番椒、十八爪、红果木、麻三端、百花短托、大叶了哥王、四叶齐、山椒叶、中念子、白花丹、铁羊屎、染布子、鸡眼子、羊角钗【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萝芙木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uvolfia verticillata(Lour.)Baill.[Dissolaena verticillata Lour.」采收和储藏:定植2~3年便可采挖,以10月份采收生物碱含量较高。
先离地面10cm左右砍断茎杆,清除枝叶,将根挖出,抖去泥土,粗根切成1cm厚的薄片,细根砍成短节,晒干即成。
【原形态】灌木,高1-3m。
全株平滑无毛。
小枝淡灰褐色,疏生圆点状皮孔。
叶通常3-4片轮生,稀对生;叶柄长0.5-1cm;叶片质薄而柔,长椭圆状披针形,长4-14cm,宽1-4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渐尖,全缘或略带波状,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侧腺弧曲上升,无皱纹。
聚伞花序呈三叉状分歧,生于上部的小枝腋间;总花梗纤细,长2-4cm,花梗丝状,长约5mm;总苞片针状或三角状;花萼5深裂,裂片卵状披针形,绿色;花冠白色,呈高脚喋状,上部5裂,卵形,冠管细长,近中部稍膨大;雄蕊5,花丝短,花药线形,背部着生;花盘环状;子房由2柱离生心皮所组成,花柱圆柱形,柱头短棒状,基部有一环状薄膜。
果实核果状,离生或合生,卵圆形至椭圆形,熟后紫黑色。
种子1颗。
花期5-7月,果期4月至翌年春季。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低山区丘陵地或溪边的灌木丛及小树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寒。
土壤以肥沃、疏松、湿润的砂壤上及壤土较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鳐鱼胆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导语:鳐鱼胆是一种中药,除了日常我们知道的功效外,其实鳐鱼胆还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们马上来看看。
【别名】劳子鱼胆、老板鱼胆
鳐鱼胆是一种中药,除了日常我们知道的功效外,其实鳐鱼胆还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们马上来看看。
【别名】劳子鱼胆、老板鱼胆
【来源】药材基源:为鳐科动物孔鳐、何氏鳐及近缘种的胆囊。
【原形态】1.孔鳐,体盘亚圆形。
吻稍突出,吻软骨前端愈合部比后端分离部约大2倍,尾较宽扁,尾上的结刺,雌体5行,雄体3行,每行结刺10-20余个。
眼小。
背鳍2个,间隔短,腹鳍分裂颇深。
头后脊板上第1结刺前面正中具椭圆形或直条状综合粘液孔一群,有时呈“入”或“人”字形,上部连合,下部尚分离。
腹面上腹腔后部两侧,各具粘液孔一样。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栖息于较寒水性海区的海底。
以蟹、虾、端足类、小型甲壳动物,以及多毛类、贝类、小型鱼类和头足类动物为食。
【化学成份】含已糖-6-磷酸脱氢酶(hex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解毒敛疮。
主风湿性关节痛;跌打肿痛;疮疖;溃疡
【用法用量】内服:干胆研末,3-6g;鲜胆汁,5-10滴。
外用:适量,干胆磨醋涂。
【摘录】《中华本草》。
青鱼胆草的功效与作用
青鱼胆草别称蔓龙胆、鱼胆草、鱼鳅藤等,为龙胆科双蝴蝶属植物峨眉双蝴蝶的全草,入药具有疏风清热、健脾利湿、杀虫的功效,对风热咳嗽、黄疸、风湿痹痛、蛔虫病等症有治疗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青鱼胆草的功效与作用吧!
青鱼胆草的药用功效
【性味】味辛、苦,性凉。
【归经】肺、肝、脾经。
【功效】疏风清热,健脾利湿,杀虫。
主治风热咳嗽,黄疸,风湿痹痛,蛔虫病。
青鱼胆草的相关论述
1、《贵州民间药物》:清热,健脾,清肺止咳。
治倒胆,螬虫,风湿。
2、《贵州草药》:清热,利湿,健脾,止咳,疏风,杀虫。
治倒胆,风热咳嗽,蛔虫,风湿。
青鱼胆草的药用选方
1、治倒胆:青鱼胆草根90克。
煎水服。
2、治风热咳嗽:鲜青鱼胆草30~60克,炖猪肉吃。
3、治风湿:青鱼胆草根150克,泡酒服,亦可用藤煎水熏洗。
4、治螬虫:青鱼胆草15克,玉竹9克,大米1把。
煮成稀饭,分2次吃完。
鲤鱼胆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很多人都知道,鲤鱼胆对一些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其实,鲤鱼胆的神奇的功效远不止于此,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讲述一下鲤鱼胆的功效。
鲤鱼的胆。
【化学成份】除胆汁一般常有的胆汁酸、胆汁色素、脂类等外,尚含鲤甾醇;又证明在鲤体中,胆甾醇可变为鲤甾醇。
还含别鹅脱氧胆酸。
【性味】①《本经》:"味苦,寒。
"
【归经】①《本草经疏》:"走厥阴。
"
【功能主治】清热明目,散翳消肿。
治目赤肿痛,青盲障翳,咽痛喉痹。
【用法用量】内服:和药作丸。
外用:取汁点涂。
【注意】《药性论》:"蜀漆为使。
"
【附方】①治眼飞血赤脉及痛:鲤鱼胆五枚,黄连(去须,捣为末)半两。
上二味,取胆汁调黄连末,纳瓷合盛,于饭上蒸一次,取出,如干,即入少许蜜,调似膏。
日五、七度,涂敷目眦。
(《圣济总录》鱼胆敷眼膏)
【各家论述】《本草经疏》:"凡胆皆苦寒,走厥阴,故鲤鱼胆亦主明目及目热赤痛青盲也。
"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看完了上面关于鲤鱼胆的功效及其作用的详细介绍,相信很多朋友已经知道了鲤鱼胆的好处了。
可见鲤鱼胆对于我们人体是很有益的。
如果有需要,大家不妨试一试。
年年有余是祝福,“鱼胆明目”不靠谱作者:钟凯来源:《科学导报》2017年第10期近日,家住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的刘先生因为相信生吃鱼胆能治咳嗽,买来草鱼取胆,自己和14岁的儿子各吃了一个。
结果导致父子俩双双中毒,出现急性肝脏衰竭,送医抢救,经连续多日置换血浆才解毒。
春节前后,湖北、安徽等地也发生了几起类似的中毒事件。
在中国过年必吃鱼,因为年年有余。
但吃鱼的“副作用”除了喉咙卡刺,还有更危险的,那就是鱼胆中毒。
鱼胆中毒多发生在国内,特别是长江以南的省份,也包括港澳台地区,在东南亚和日韩等中华文化普及地区也时有发生。
由于没有特效药,鱼胆中毒死亡率曾高达20%左右,是仅次于河豚鱼的杀手。
这些年老百姓前赴后继以身试毒,医院的救治水平也得到锻炼,尤其是透析技术的应用,现在死亡率已经大大下降。
但劝你还是不要轻易“体验”。
中国传统医学典籍中确实记载了各种鱼胆的功效,比如清热、解毒、明目,甚至壮阳等作用,因此常有人吞鱼胆治病。
不仅如此,各种中医典籍还明确记载鱼胆无毒,比如《本草纲目》《千金方》等。
其他中医书籍、地方药物志、民间验方将这些信息抄来抄去,搞的“鱼胆无毒”成了民间常识,甚至连一些中医大夫也这么说。
人们对此缺乏警惕性,造成吞胆中毒甚至致死的事情时有发生。
动物实验证明,鱼胆仅有轻微的镇咳祛痰和降血压作用,且效果并不明显。
如果用它来治病,“饮鸩止渴”是最贴切的评语——达到治疗剂量时人已经中毒。
有学者用不同的鱼类胆汁做实验,发现并不是所有鱼胆都有毒。
已知的十多种有毒鱼胆全部来自鲤形目鲤科,包括常见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和鲫鱼、翘嘴鲌、团头鲂(武昌鱼)等,因此吞任何鲤科鱼类的胆都是很危险的。
如果按毒性来排序,最毒的是鲫鱼,接下来是团头鲂、青鱼、鲢鱼、鳙鱼、翘嘴鲌、鲤鱼、草鱼。
不过由于草鱼个头大、胆汁多、易购买,因此鱼胆中毒的患者有80%是被它放倒的。
那么鱼胆中的毒素到底是什么呢?人们曾经怀疑鱼胆里有某种氰化物或生物毒素,直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人首先从鱼胆中鉴定出一种叫做鲤醇硫酸酯盐的有毒化合物。
鱼苦胆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关于《鱼苦胆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鱼苦胆是归属于鱼人体之中较为关键的一个人体器官,在服用鱼类的情况下鱼苦胆也需要清除干净,一般状况下鱼苦胆有一定的功效与作用,能够当药,能够合理医治一些人体病症,可是鱼苦胆也存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平常不可以轻率服用,会非常容易造成中毒了,或是是人体昏迷的状况。
鱼苦胆的作用是啥?鱼胆的作用鱼胆是一种有害的存有,平常大家压根不可以服用,它尽管在古医籍中记述能够当药,但对它的作用却沒有确立记述,因此直到如今鱼胆在中医学中的运用也非常少,它大部分情况下会当做别的中草药材的辅助用药,并且不可以口服。
鱼胆中毒该怎么办1、吐洗胃鱼胆是一种有明显毒副作用的存有,平常假如一不小心服食便会中毒了,这时候务必开展吐和洗胃,还可以立即开展导泻,推动人体毒素累积排出来,假如中毒者还处在保持清醒情况,能够把手指头伸进到口腔中,刺激性咽喉让自身呕吐,那样能尽早把人体内的有毒物质排出来,能降低人体对内毒素的消化吸收。
2、用茵陈泡水平常大家由于误吞鱼胆中毒时,会让肝功能检查产生显著的转变,对肝脏有显著损害,最比较严重的是让转氨酶升高,并且会伴随黄疸,这时候能够去药房选购适当的茵陈,立即放到水杯中泡水喝,那样就能保护肝脏,能降低鱼胆内毒素对人类肝脏造成损害。
误吞鱼胆,可能会造成急性中毒。
青、草、白鲢、鲈、鲫鱼等鱼胆中含胆液内毒素,能危害身体肝、肾,使其转性坏死。
也可损害大脑神经和心脏,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变病。
鱼胆液关键的成份是胆盐、氰化氢和亚硝胺。
胆盐可毁坏细胞质,使体细胞受损害;氰化氢能抑止胰蛋白酶空气氧化酶的功能,造成组织氧气不足;亚硝胺可造成超敏反应。
一般觉得鱼胆液内毒素能造成脑、心、肾、肝等内脏器官的危害,比较严重的鱼胆中毒可因急性肾衰竭而身亡。
胆液内毒素不容易被热和酒精(乙醇)所毁坏。
因而,无论生吞、熟菜或用酒吞服,超出一定量,就可中毒了,乃至身亡。
鳐鱼胆的功效与作用和营养价值【拼音名】Yáo Yú Dǎn【别名】劳子鱼胆、老板鱼胆【来源】药材基源:为鳐科动物孔鳐、何氏鳐及近缘种的胆囊。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Raja porosa Gunther2.Raja hollandi Jordan et Richardson采收和储藏:捕杀后,取出胆囊,洗净,鲜用或阴干。
【原形态】1.孔鳐,体盘亚圆形。
吻稍突出,吻软骨前端愈合部比后端分离部约大2倍,尾较宽扁,尾上的结刺,雌体5行,雄体3行,每行结刺10-20余个。
眼小。
背鳍2个,间隔短,腹鳍分裂颇深。
头后脊板上第1结刺前面正中具椭圆形或直条状综合粘液孔一群,有时呈入或人字形,上部连合,下部尚分离。
腹面上腹腔后部两侧,各具粘液孔一样。
2.何氏鳐,体盘斜方形,后部圆形。
体长一般为50cm左右。
吻延长而钝尖,吻长比眼径大4-4.4倍,喷水孔宽约等于眼径的1/2或稍大。
鼻孔位于口前方,有口鼻沟与口相通。
口浅弧形,颇大,上下颌牙颗粒状,铺石状排列。
体般背面基本光滑,但在眼前方和上方环列着1条7-9枚的小刺;在眼后方、背部中央有少数小刺;在尾部背面有向后方倾斜的小刺4-5行。
背鳍2个,位于尾的中部以后,胸鳍大,已与躯干愈合成体盘。
腹鳍分裂很深,前部分化成趾状突出。
尾鳍很小。
体背浅褐色,体盘上散有众多黑褐色斑点。
呈圆形、卵圆形、块状或星芒状。
胸鳍后缘近腹鳍处有1个黑褐色多环层晴状大斑,腹鳍背面及尾鳍基部也有黑褐色斑点。
腹面灰褐色,具许多暗色细斑,每斑围着1个粘液孔。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栖息于较寒水性海区的海底。
以蟹、虾、端足类、小型甲壳动物,以及多毛类、贝类、小型鱼类和头足类动物为食。
2.为暖水性底层鱼类,主食贝类等软体动物。
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
2.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
【化学成份】含已糖-6-磷酸脱氢酶(hex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麻鱼胆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导语:麻鱼胆为我国著名的传统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麻鱼胆吧。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厚唇重唇鱼的胆囊。
【原
麻鱼胆为我国著名的传统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麻鱼胆吧。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厚唇重唇鱼的胆囊。
【原形态】1.厚唇重唇鱼,体长圆筒形,稍侧扁,尾柄细圆。
头锥形,吻突出。
口下位,马蹄形,下颌无锐利的角质。
唇发达,下唇表面具皱纹,左、右下唇叶在前方互相连接,未连接部分各自向内翻卷,无中间叶,唇后沟连续。
口角有须1对,粗短,长度稍大于眼径,末端约到达眼球后缘下方,咽头齿2行,细圆,顶端尖,略弯曲,咀嚼面凹陷呈匙状。
体表褐露无鳞,仅在肩带部分有2-4行不规则的圆鳞。
侧线平直。
背鳍具2不分支的鳍条和8-9分支的鳍条,最后一根不分支鳍条为软棘,无锯齿。
腹鳍1,9-10,基部起点一般与背鳍第7条分支鳍条相对。
臀鳍2,5。
胸鳍1,17-19,尾鳍分叉。
体背部和头顶端黄褐色或灰褐色,较均匀地散布黑色斑点,在侧线下方也有少数斑点。
腹部灰白或黄白。
背鳍浅灰,尾鳍浅红,有小红点。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栖息于长江上游各水系的高原宽谷河流中在河湾回水处较常见。
以水生动物石蛾幼虫、端足虾、石蝇的稚虫等为食,也食少量的植物碎屑。
生殖期约在4-5月。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障翳。
主疮疡;白内障;烧烫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用干胆研末调敷或鲜胆汁涂擦、点眼。
【摘录】《中华本草》
相信一开始对麻鱼胆不太清楚的朋友现在应该已经掌握了麻鱼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