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奥赛班高三上学期强化训练六
- 格式:doc
- 大小:81.50 KB
- 文档页数:5
10奥赛班强化训练四1.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温度有关B.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C.在人工生态系统中,增加或延长食物链将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我国利用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已取得可喜成绩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作用原理是提供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B.解旋酶在PCR扩增目的基因时也可正常发挥作用C.与RNA聚合酶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线粒体D.磷酸二酯键只能由DNA聚合酶催化形成3.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B.实验的无关变量为插枝生根的数目、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C.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获得的生根数目都不相同D.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4.神经调节在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所有活细胞的细胞膜都能在神经递质的作用下产生兴奋B.皮肤受到过热刺激感觉疼痛不属于神经调节C.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在传入神经纤维中兴奋只能由树突细胞体轴突方向传导5.下列关于遗传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正确的是()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控制相同性状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B.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细胞含5个染色体组C.一个不含32P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含有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原料中经过n 次复制后,形成的DNA分子中含有32P的DNA分子数为2n-2D.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果蝇,产生了一个AaaX b的精子,则与此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X b、Y、Y6.ATP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下图为生物体内ATP、ADP、AMP相互转化示意图,据图并结合合理的推理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①参与甲过程的反应物只有ATP②AMP可以作为合成ADP及mRNA的原料③丁过程中合成ATP所需能量可以来自光能、化学能和热能④催化乙过程和丙过程的酶肯定不是同一种酶⑤M表示“一个”⑥UMP中的U指尿嘧啶⑦HIV中的核酸单体为AMP、UMP、CMP、GMPA.①③⑥B.②③⑥C.①③⑦D.⑤⑥⑦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29.(7分)下图为一定时间内某简单生态系统中仅有的几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l)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内由_____________与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一、前言高三上学期是高中阶段的关键时期,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来说,奥赛班的同学们更是肩负着更高的目标和期望。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竞赛能力和综合素质,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同学们的竞赛成绩,力争在各类奥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 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3. 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4. 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实现高考成绩的全面提升。
三、具体措施1. 组织开展奥赛课程培训(1)根据奥赛课程特点,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确保同学们在竞赛中掌握核心知识点。
(2)邀请专业教练进行辅导,针对同学们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
(3)组织模拟考试,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加强团队建设,培养协作精神(1)定期组织团队活动,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提高团队凝聚力。
(2)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同学们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设立团队奖惩机制,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3. 开展科学探究活动(1)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类科学讲座,拓宽知识面,提高科学素养。
(2)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鼓励同学们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展示自己的才华。
4. 强化高考复习,实现全面提高(1)制定高考复习计划,确保同学们在竞赛之余,高考成绩不受影响。
(2)针对高考重难点,开展专题讲座,提高同学们的应试能力。
(3)组织模拟考试,及时反馈复习效果,调整复习策略。
四、时间安排1. 第一阶段(第1-4周):开展奥赛课程培训,组织同学们熟悉竞赛内容。
2. 第二阶段(第5-8周):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协作精神。
3. 第三阶段(第9-12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
4. 第四阶段(第13-16周):强化高考复习,确保同学们在竞赛之余,高考成绩不受影响。
五、总结与反馈1. 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总结奥赛班工作进展,调整教学策略。
2. 组织同学们进行阶段性自我评估,了解自身不足,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东海高级中学高三奥赛班数学提升训练题(一 )每日一题一1、已知函数2()8,()6ln .f x x x g x x m =-+=+ (I )求()f x 在区间[],1t t +上的最大值();h t(II )是否存在实数,m 使得()y f x =的图象与()y g x =的图象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交点?若存在,求出m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I )22()8(4)16.f x x x x =-+=--+ 当14,t +<即3t <时,()f x 在[],1t t +上单调递增,22()(1)(1)8(1)67;h t f t t t t t =+=-+++=-++当41,t t ≤≤+即34t ≤≤时,()(4)16;h t f ==当4t >时,()f x 在[],1t t +上单调递减,2()()8.h t f t t t ==-+综上,2267,3,()16,34,8,4t t t h t t t t t ⎧-++<⎪=≤≤⎨⎪-+>⎩ (II )函数()y f x =的图象与()y g x =的图象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交点,即函数 ()()()x g x f x φ=-的图象与x 轴的正半轴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交点。
22()86ln ,62862(1)(3)'()28(0),x x x x m x x x x x x x x x xφφ=-++-+--∴=-+==> 当(0,1)x ∈时,'()0,()x x φφ>是增函数; 当(0,3)x ∈时,'()0,()x x φφ<是减函数; 当(3,)x ∈+∞时,'()0,()x x φφ>是增函数; 当1,x =或3x =时,'()0.x φ= ()(1)7,()(3)6ln315.x m x m φφφφ∴==-==+-最大值最小值 当x 充分接近0时,()0,x φ<当x 充分大时,()0.x φ> ∴要使()x φ的图象与x 轴正半轴有三个不同的交点,必须且只须()70,()6ln 3150,x m x m φφ=->⎧⎪⎨=+-<⎪⎩最大值最小值 即7156ln 3.m <<- 所以存在实数m ,使得函数()y f x =与()y g x =的图象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交点,m 的取值范围为(7,156ln 3).-每日一题二已知函数2()log ((0,3))3xf x x x x=+∈-(1)求()(3)f x f x +-;并判断函数)(x f y =的图象是否为一中心对称图形;(2)记21*11()(1)()22n nn i iS n f n N -==+∈∑,求()S n ; (3)若函数()f x 的图象与直线1,2x x ==以及x 轴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S ,试探究()S n 与S 的大小关系。
2024届北京市坤博英才教育高三上学期考前模拟演练卷理综高效提分物理试题(一)(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核动力航空母舰因其性能强劲堪称海上霸主,它利用可控制核裂变释放的核能获得动力,我国正计划建造核动力航母。
有一种核裂变的方程为U+n→X+Sr+10n,关于该核裂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核子数为141B.X的中子数为75C.核反应方程可以简化为U→X+Sr+9nD.X比U稳定第(2)题真空中某电场的电场线如图中实线所示,M、O、N为同一根电场线上不同位置的点,两个带电粒子a、b先后从P点以相同的速度射入该电场区域,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a粒子带正电向左上方偏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两点电场强度相同B.M点的电势高于N点的电势C.该电场可能是等量同种点电荷形成的D.b粒子一定带负电,运动过程中电势能不断减小第(3)题一同学在课外书上了解到,无限长通有电流强度为I的直导线在空间某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可表示为,r是该点到直导线的距离,结合安培力的公式,可知比例系数的单位是()A.B.C.D.第(4)题如图甲所示,大量处于第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发出多种频率的光,分别用这些频率的光照射图乙电路中的阴极K,只能得到3条光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光照射光电管产生的光电子动能一定比c光大B.该氢原子共发出3种频率的光C.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一定为0D.图中M点的数值为-4.45第(5)题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分别位于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且,,如图所示。
已知,,,则△ABC外接圆上电势最高和最低的值分别为()A.,B.,C.,D.,第(6)题当原子核发生了一次β衰变后,该原子核少了一个( )A.电子B.中子C.质子D.核子第(7)题某颗人造航天器在地球赤道上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人造航天器周期小于地球的自转周期),经过时间t(t小于航天器的绕行周期),航天器运动的弧长为s,航天器与地球的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为,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同步卫星的周期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的半径为B.地球的质量为C.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D.航天器相邻两次距离南海最近的时间间隔为第(8)题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如图。
学生奥赛训练计划一、了解学生奥赛学生奥赛是指学生们通过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并在竞赛中获得荣誉和奖励的活动。
学生奥赛的种类繁多,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各个学科领域。
参与学生奥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确定目标和计划在制定学生奥赛训练计划之前,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潜力,确定参加的学科竞赛和自己的目标。
例如,如果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可以选择参加数学奥赛,并设定进入省级、国家级甚至国际级的目标。
然后,根据目标来确定训练计划的时间安排和内容。
三、建立基础知识要想在学生奥赛中获得好成绩,首先需要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或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学习学科的基础知识,并进行强化训练。
此外,可以借助辅导书籍、网络资源等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学科水平。
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奥赛不仅考察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考察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奥赛训练的核心。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一些解题训练班或者做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学会使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
五、进行模拟训练模拟训练是学生奥赛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参加模拟考试,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水平和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
学生可以找一些往届的试卷进行练习,模拟考试的每一题目都可以作为学习的素材,进行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总结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策略和技巧。
六、注重实践操作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奥赛的训练还需要注重实践操作。
例如,在物理竞赛中,学生需要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的技巧;在计算机竞赛中,学生需要熟悉编程语言和算法的应用。
因此,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实际操作,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奥赛中,有些竞赛是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这就涉及到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22024届西北狼联盟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联考高效提分物理试题(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甲所示,物块A、B间拴接一个压缩后被锁定的轻弹簧,整个系统静止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中A物块最初与左侧固定的挡板相接触,B物块质量为6kg。
现解除对弹簧的锁定,在A离开挡板后,B物块的v-t图如图所示,则可知( )A.物块A的质量为4kgB.运动过程中物块A的最大速度为v m=4m/sC.在物块A离开挡板前,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D.在物块A离开挡板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45J第(2)题如图所示,在某同学骑独轮车在水平运动场上沿圆弧轨道以某一速率匀速转弯时,地面对独轮车的摩擦力恰好达到最大。
仅将独轮车转弯的圆弧轨道半径变为原来的2倍,若要该同学骑独轮车不发生险情,则该同学转弯时的最大速率应变为( )A.原来的倍B.原来的2倍C.原来的4倍D.原来的8倍第(3)题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圆,哈雷彗星的运动轨道则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如图所示,天文学家哈雷成功预言了哈雷彗星的回归。
哈雷彗星最近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预计下一次飞近地球将在2061年左右。
若哈雷彗星在近日点与太阳中心的距离为,线速度大小为;在远日点与太阳中心的距离为,线速度大小为,由以上信息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哈雷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约是地球公转半径的倍B.线速度大小C.哈雷彗星在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D.哈雷彗星从近日点运动到远日点的过程中,引力势能逐渐减小第(4)题如图(a),纸面内,圆形金属框通过长导线与平行金属板MN和PQ连接框内有如图(b)所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规定垂直纸面向里为磁场的正方向)导线上c、d接有电阻R,O1、O2是金属板上正对的两个小孔。
t=0时刻,从O1孔内侧由静止释放一个离子(不计重力)离子能够在时间△t内到达O2孔,已知△t>2T,规定从c经R到d为电流I的正方向,从O1指向O2为离子速度v的正方向,则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B.C.D.第(5)题如图甲所示,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一条直线上有相距10米的两质点A、B、C为AB中点,从0时刻起,波源A、波源B同时开始振动,且波源A发出的波只向右传,波源B发出的波只向左传,图乙为A的振动图像,图丙为B的振动图像,若A向右传播的波与B向左传播的波在0.5s时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列波的波长均为2mB.两列波在AB间传播的速度大小均为5m/sC.在两列波相遇的过程中,在时,C点的振动加强D.在B的右边有一观察者向右运动,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大于5Hz第(6)题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同学在一次体育课上练习原地垂直起跳。
2010届高三第十次强化训练数学试题(文)第Ⅰ卷(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2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复数5(3)2iZ ii=-+-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集合22{|10},{|320}M x x N x x x=-==-+=集合,全集为U,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A.{-1,l} B.{-I} C.{1} D.φ3.下列命题:①,x∀∈R不等式2243x x x+>-成立;②若2log log22xx+≥,则x>1;③命题“00,c ca b ca b>><>若且则”的逆否命题;④若命题p: 2,11x x∀∈+≥R,命题q:2,210x x x∃∈--≤R,则命题p q∧⌝是真命题.其中真命题只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如果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的值是()A.2010 B.—1 C.12D.25.已知某一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如图,则在下列图形中,可以是该几何体的俯视图的图形有()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6.中心在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的双曲线C的两条渐近线与圆1)2(22=+-yx都相切,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是( )A.63或B.23或C.232或D.236或7.函数siny x=的一个单调增区间是()A.ππ⎛⎫- ⎪44⎝⎭, B.3π⎛⎫π ⎪2⎝⎭, C.32π⎛⎫π⎪2⎝⎭, D.3ππ⎛⎫⎪44⎝⎭,8.设l m n ,,均互不重合的直线,其中m n ,在平面α内,则“l α⊥”是“l m ⊥且l n ⊥”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若直线mx +ny =4和⊙O ∶422=+y x 没有交点,则过(m ,n )的直线与椭圆14922=+y x 的交点个数( )A .至多一个B .0个C .1个D .2个10.如果实数x ,y 满足⎪⎩⎪⎨⎧≥≤-+≤+-,1,02553,034x y x y x 目标函数y kx z +=的最大值为12,最小值为3,那么实数k 的值为 ( )A .2B .-2C .51 D .不存在11.若函数)(x f y =的导函数在区间[a ,b]上是先增后减的函数,则函数)(x f y =在区间[a ,b]上的的图象可能是( )12. 若)2(2)()(,0|,lg |)(ba fb f a f b a x x f +==<<=,则b 的值所在的区间为( )A .(1,2)B .(2,3)C .(3,4)D .(4,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不等式201xx -≥-的解集是 。
2017届高三强化班提优练习六1.已知sin(α+π3)+sin α=-435,-π2<α<0,则cos(α+2π3)=________. 2.(2014·课标全国Ⅰ)设α∈(0,π2),β∈(0,π2),且tan α=1+sin βcos β,则2α-β=________. 答案 (1)45 (2)π2解析 (1)∵sin(α+π3)+sin α=-435,-π2<α<0, ∴32sin α+32cos α=-435, ∴32sin α+12cos α=-45, ∴cos(α+2π3)=cos αcos 2π3-sin αsin 2π3=-12cos α-32sin α=45. (2)由tan α=1+sin βcos β得sin αcos α=1+sin βcos β, 即sin αcos β=cos α+cos αsin β,∴sin(α-β)=cos α=sin(π2-α). ∵α∈(0,π2),β∈(0,π2), ∴α-β∈(-π2,π2),π2-α∈(0,π2), ∴由sin(α-β)=sin(π2-α),得α-β=π2-α, ∴2α-β=π2.3.△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a sin A sin B +b cos 2A =2a ,则b a=________.4.(2014·江西改编)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若c 2=(a -b )2+6,C =π3,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__. 答案 (1)2 (2)323 解析 (1)因为a sin A sin B +b cos 2A =2a ,由正弦定理得sin 2A sin B +sin B cos 2A =2sin A ,即sin B =2sin A ,即sin B sin A =2,b a =sin B sin A = 2. (2)∵c 2=(a -b )2+6,∴c 2=a 2+b 2-2ab +6.①∵C =π3,∴c 2=a 2+b 2-2ab cos π3=a 2+b 2-ab .② 由①②得ab =6.∴S △ABC =12ab sin C =12×6×32=332. 5.(2013·浙江改编)已知α∈R ,sin α+2cos α=102,则tan 2α=________. 答案 -34解析 ∵sin α+2cos α=102, ∴sin 2α+4sin α·cos α+4cos 2α=52. 用降幂公式化简得:4sin 2α=-3cos 2α,∴tan 2α=sin 2αcos 2α=-34. 6.(2014·江苏)若△ABC 的内角满足sin A +2sin B =2sin C ,则cos C 的最小值是________. 答案 6-24解析 由sin A +2sin B =2sin C ,结合正弦定理得a +2b =2c .由余弦定理得cos C =a 2+b 2-c 22ab=a 2+b 2-(a +2b )242ab =34a 2+12b 2-2ab 22ab ≥2⎝⎛⎭⎫34a 2⎝⎛⎭⎫12b 2-2ab 22ab =6-24, 故6-24≤cos C <1,且3a 2=2b 2时取“=”. 故cos C 的最小值为6-24. 7.在△ABC 中,已知tanA +B 2=sinC ,给出以下四个结论: ①tan A tan B=1;②1<sin A +sin B ≤2;③sin 2A +cos 2B =1;④cos 2A +cos 2B =sin 2C .其中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答案 ②④解析 依题意,tan A +B 2=sinA +B 2cos A +B 2=2sin A +B 2cos A +B 22cos 2A +B 2 =sin (A +B )1+cos (A +B )=sinC 1+cos (A +B )=sin C . ∵sin C ≠0,∴1+cos(A +B )=1,cos(A +B )=0.∵0<A +B <π,∴A +B =π2,即△ABC 是以角C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 对于①,由tan A tan B=1,得tan A =tan B ,即A =B ,不一定成立,故①不正确; 对于②,∵A +B =π2,∴sin A +sin B =sin A +cos A =2sin(A +π4), ∴1<sin A +sin B ≤2,故②正确;对于③,∵A +B =π2,∴sin 2A +cos 2B =sin 2A +sin 2A =2sin 2A , 其值不确定,故③不正确;对于④,∵A +B =π2,∴cos 2A +cos 2B =cos 2A +sin 2A =1=sin 2C ,故④正确. 8.(2014·浙江改编)为了得到函数y =sin 3x +cos 3x 的图象,可以将函数y =2cos 3x 的图象向________平移________个单位.答案 右 π12解析 因为y =sin 3x +cos 3x =2sin(3x +π4) =2sin[3(x +π12)],又y =2cos 3x =2sin(3x +π2) =2sin[3(x +π6)],所以应由y =2cos 3x 的图象向右平移π12个单位得到. 9.(2014·无锡质检)已知α∈(π2,π),sin(α+π4)=35,则cos α=________. 答案 -210解析 ∵α∈(π2,π).∴α+π4∈(34π,54π). ∵sin(α+π4)=35, ∴cos(α+π4)=-45,∴cos α=cos(α+π4-π4)=cos(α+π4)cos π4+sin(α+π4)sin(π4)=-45×22+35×22=-210. 10.在△ABC 中,若sin C sin A =3,b 2-a 2=52ac ,则cos B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14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c a =sin C sin A=3, 由余弦定理得cos B =a 2+c 2-b 22ac =c 2-52ac 2ac =12×c a -54=32-54=14. 11.(2013·陕西改编)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b cos C +c cos B =a sin A ,则△ABC 的形状为________.答案 直角三角形解析 由b cos C +c cos B =a sin A ,得sin B cos C +sin C cos B =sin 2A ,即sin(B +C )=sin 2A ,所以sin A =1,由0<A <π,得A =π2,所以△ABC 为直角三角形. 12.已知tan β=43,sin(α+β)=513,其中α,β∈(0,π),则sin α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6365解析 依题意得sin β=45,cos β=35.注意到sin(α+β)=513<sin β,因此有α+β>π2(否则,若α+β≤π2,则有0<β<α+β≤π2,0<sin β<sin(α+β),这与“sin(α+β)<sin β”矛盾),则cos(α+β)=-1213,sin α=sin [(α+β)-β]=sin(α+β)cos β-cos(α+β)sin β=6365. 13.已知△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且tan B =2-3a 2-b 2+c2,BC →·BA →=12,则tan B 等于________.答案 2- 3解析 由题意得,BC →·BA →=|BC →|·|BA →|cos B=ac cos B =12,即cos B =12ac, 由余弦定理, 得cos B =a 2+c 2-b 22ac =12ac⇒a 2+c 2-b 2=1, 所以tan B =2-3a 2-b 2+c2=2- 3.14.已知tan ⎝⎛⎭⎫α+π4=12,且-π2<α<0,则2sin 2α+sin 2αcos ⎝⎛⎭⎫α-π4=________. 答案 -255解析 由tan ⎝⎛⎭⎫α+π4=tan α+11-tan α=12, 得tan α=-13. 又-π2<α<0,可得sin α=-1010. 故2sin 2α+sin 2αcos ⎝⎛⎭⎫α-π4=2sin α(sin α+cos α)22(sin α+cos α) =22sin α=-255. 15.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长分别为a 、b 、c ,已知a 2-c 2=2b ,且sin A cos C =3cos A sin C ,则b =________.答案 4解析 由sin A cos C =3cos A sin C 得a 2R ·a 2+b 2-c 22ab =3·b 2+c 2-a 22bc ·c 2R , 所以a 2+b 2-c 2=3(b 2+c 2-a 2),a 2-c 2=b 22, 解方程组⎩⎪⎨⎪⎧a 2-c 2=2b a 2-c 2=b 22,得b =4. 16.已知0<α<π2<β<π,cos(β-π4)=13,sin(α+β)=45,则cos(α+π4)=________. 答案 82-315 解析 因为0<α<π2<β<π, 所以π4<β-π4<3π4,π2<α+β<3π2. 所以sin(β-π4)>0,cos(α+β)<0. 因为cos(β-π4)=13,sin(α+β)=45, 所以sin(β-π4)=223,cos(α+β)=-35. 所以cos(α+π4)=cos[(α+β)-(β-π4)]=cos(α+β)cos(β-π4)+sin(α+β)sin(β-π4) =-35×13+45×223=82-315. 17.如图,嵩山上原有一条笔直的山路BC ,现在又新架设了一条索道AC ,小李在山脚B 处看索道AC ,发现张角∠ABC 为120°;从B 处攀登400米到达D 处,回头看索道AC ,发现张角∠ADC 为150°;从D 处再攀登800米方到达C 处,则索道AC 的长为________米.答案 40013解析 如题图,在△ABD 中,BD =400米,∠ABD =120°.因为∠ADC =150°,所以∠ADB =30°.所以∠DAB =180°-120°-30°=30°.由正弦定理,可得BD sin ∠DAB =AD sin ∠ABD . 所以400sin 30°=AD sin 120°,得AD =4003(米). 在△ADC 中,DC =800米,∠ADC =150°,由余弦定理,可得AC 2=AD 2+CD 2-2×AD ×CD ×cos ∠ADC=(4003)2+8002-2×4003×800×cos 150°=4002×13,解得AC =40013(米). 故索道AC 的长为40013米.18.设函数f (x )=cos(2x +π3)+sin 2x . (1)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 (2)若θ是第二象限角,且f (θ2)=0,求cos 2θ1+cos 2θ-sin 2θ的值. 解 (1)f (x )=cos(2x +π3)+sin 2x =cos 2x cos π3- sin 2x sin π3+1-cos 2x 2=12-32sin 2x . 所以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T =2π2=π,最大值为1+32. (2)因为f (θ2)=0, 所以12-32sin θ=0,即sin θ=33, 又θ是第二象限角,所以cos θ=-1-sin 2θ=-63.所以cos 2θ1+cos 2θ-sin 2θ=cos 2θ-sin 2θ2cos 2θ-2sin θcos θ=(cos θ+sin θ)(cos θ-sin θ)2cos θ(cos θ-sin θ)=cos θ+sin θ2cos θ =-63+332×(-63)=6-326=2-24. 19.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满足a =2sin A ,cos B cos C +2a c +b c=0. (1)求边c 的大小;(2)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思维启迪 (1)将cos B cos C +2a c +b c=0中的边化成角,然后利用和差公式求cos C ,进而求c .(2)只需求ab 的最大值,可利用cos C =a 2+b 2-c 22ab和基本不等式求解. 解 (1)∵cos B cos C +2a c +b c=0, ∴c cos B +2a cos C +b cos C =0,∴sin C cos B +sin B cos C +2sin A cos C =0,∴sin A +2sin A cos C =0,∵sin A ≠0,∴cos C =-12,∵C ∈(0,π),∴C =2π3, ∴c =a sin A·sin C = 3. (2)∵cos C =-12=a 2+b 2-32ab, ∴a 2+b 2+ab =3,∴3ab ≤3,即ab ≤1.∴S △ABC =12ab sin C ≤34. ∴△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34.19.已知角A 、B 、C 是△ABC 的三个内角,若向量m =(1-cos(A +B ),cos A -B 2),n =(58,cos A -B 2),且m ·n =98. (1)求tan A tan B 的值;(2)求ab sin C a 2+b 2-c 2的最大值. 解 (1)m ·n =58-58cos(A +B )+cos 2A -B 2=98-18cos A cos B +98sin A sin B =98, ∴cos A cos B =9sin A sin B ,得tan A tan B =19. (2)tan(A +B )=tan A +tan B 1-tan A tan B =98(tan A +tan B )≥982tan A tan B =34.(∵tan A tan B =19>0, ∴A ,B 均是锐角,即其正切值均为正)ab sin C a 2+b 2-c 2=sin C 2cos C =12tan C =-12tan(A +B )≤-38,所求最大值为-38. 20.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q =(2a,1),p =(2b -c ,cos C ),且q ∥p .(1)求sin A 的值;(2)求三角函数式-2cos 2C 1+tan C+1的取值范围. 解 (1)∵q =(2a,1),p =(2b -c ,cos C )且q ∥p ,∴2b -c =2a cos C ,由正弦定理得2sin A cos C =2sin B -sin C ,又sin B =sin(A +C )=sin A cos C +cos A sin C ,∴12sin C =cos A sin C . ∵sin C ≠0,∴cos A =12,又∵0<A <π,∴A =π3,∴sin A =32. (2)原式=-2cos 2C 1+tan C +1=1-2(cos 2C -sin 2C )1+sin C cos C=1-2cos 2C +2sin C cos C =sin 2C -cos 2C =2sin(2C -π4), ∵0<C <23π,∴-π4<2C -π4<1312π,∴-22<sin(2C -π4)≤1, ∴-1<2sin(2C -π4)≤2, 即三角函数式-2cos 2C 1+tan C+1的取值范围为(-1,2].。
2010级物理奥赛班选拔试卷 2010.11.12 刘玮 制卷考试时间: 2.5小时 试卷分:选择、填空和计算,共32题,总200分 一、 选择题:(题后给的选项中可能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的答案卷中。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5分,少选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共100分)1.平直公路上甲、乙两辆相同汽车速度相等,在同时制动后均做匀减速运动,甲经3s 停止,共前进了36m ,乙经1.5s 停止,乙车前进的距离为 ( )A.9mB.18mC.36mD.27m2.根据右图中所示情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右运动B.甲船可能向左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C.甲船可能静止,乙船可能静止D.甲船可能向左运动,乙船可能向右运动.3.A 、B 两汽车同时从甲地驶往乙地.A 车在全程1/3路程内以高速V 1行驶,在全程1/3路程内以中速V 2行驶,在其余1/3路程内以低速V 3行驶;B 车在全程1/3时间内以高速V 1行驶,在全程1/3时间内以中速V 2行驶,在其余1/3时间内以低速V 3行驶,则( )A.A 车先到达乙地B. B 车先到达乙地C.两车同时到达乙地D.无法判断4. 如右上图所示,一点光源S 通过平面镜MN 成像,光源不动,平面镜以速度V 沿OS 方向向S运动,则光源的像S ’(图中未画出来)将会( )A .以速率V 平行于OS 向右运动B .以速率V 垂直于0S 向下运动C .以速率2V 沿S ’S 连线向S 运动D .以速率V 沿S ’S 连线向S 运动5.如右上图所示,P 字形发光物经透镜L 在毛玻璃光屏M 上 成一实像,观察者处于E 处,他看到屏M 上的像的形状为( ) A .q B .p C .d D .b6.关于物体受到的重力与重力加速度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世界各地的每一个国家,相同重量的物体,质量也一定相同 B.如果地球自转速度减小,海水将向地球两极涌流 C.“竖直向下”的重力方向,就是“垂直水平面向下”D.从地球表面越往地心,重力加速度越小7.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 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 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竞赛强化训练六年级上学期小学数学期末模拟试卷A卷(四篇)目录:竞赛强化训练六年级上学期小学数学期末模拟试卷A 卷一竞赛强化训练六年级上学期小学数学期末模拟试卷B 卷二竞赛强化训练六年级上学期小学数学期末模拟试卷C 卷三竞赛强化训练六年级上学期小学数学期末模拟试卷D 卷四竞赛强化训练六年级上学期小学数学期末模拟试卷A 卷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基础练习(40分)1. 直接写得数720﹣80= 90÷2.25+ 16× 25.5÷=2﹣ 1.25×( ): 4×()=(0.18+2.题号 一二 三 总分 得分3. 树林里有50只小鸟,又飞来2只小鸟,小鸟的数量增加了百分之几?列式是( )。
A .2÷50B .2÷(50-2)C .2÷(50+2)D .50÷(50+2)4. 从北京到上海乘坐动车大约需要用8小时,乘坐高铁大约需要5小时就能到达.乘坐高铁的时间比乘坐动车的时间节省了()A .160%B .62.5%C .60%D .37.5%5. 一个圆的周长是12.56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6. 2÷5=25/______=6:______ =______%.7. 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3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______倍,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______倍.8. 在二、综合练习(40分)9. 小红10. 因为甲队比乙队多修全长的10%,所以乙队比甲队少修全长的10%。
11. 从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铁皮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12. 把10克盐溶在40克水中,盐的重量是盐水重量的()A .25%B .20%C .60%D .80%13. 甲数比乙数多14. 几个数相乘所得积为1,那么这几个数就是互为倒数.(判断对错)15. 某市自来水公司规定“每户的用水量在5吨以内(含5吨),按每吨2.6元收费,每户用水量超过5吨的部分,按每吨3元收费.”小明家上月缴水费43元.小明家上月用水______吨.16. 某商品按原价提高17. 甲数比乙数多25%,也就是乙数比甲数少25%。
10奥赛班强化训练二1.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
抗病基因R 对感病基因r 为完全显性。
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 占1/9,抗病植株RR 和Rr 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 .1/9B .1/16C .1/25D .1/82.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
已知Ⅰ-1基因型为AaBB ,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
根据以下系谱图,正确的推断是( )A .Ⅰ-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B .Ⅱ-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C .Ⅲ-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 或AABbD .Ⅲ-2与基因型为AaBb 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3. 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 ,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 (见下图)。
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
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 .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 突变为BB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自由分离C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D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4.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
(1)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 条。
(2)白眼雌果蝇(X r X r Y )最多产生X r 、X r X r 和四种类型的配子。
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 R 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3)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 r X 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 R Y)杂交,F1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
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从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
北大附中2010届高三数学提高练习(6)班级 ____姓名____________1.若三个棱长均为整数(单位:cm )的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为564 cm 2,则这三个正方体的体积之和为 ( ) A. 764 cm 3或586 cm 3 B. 764 cm 3 C. 586 cm 3或564 cm 3 D. 586 cm 32.方程组0,0,0x y z xyz z xy yz xz y ++=⎧⎪+=⎨⎪+++=⎩的有理数解(,,)x y z 的个数为 ( ) A. 1 B. 2 C. 3 D. 4 3.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a b c 成等比数列,则sin cot cos sin cot cos A C AB C B++的取值范围是( )A. (0,)+∞B.C.D. )+∞4.将24个志愿者名额分配给3个学校,则每校至少有一个名额且各校名额互不相同的分配方法共有 种.5.2()2,()2,f x x x g x mx =-=+对1[1,2]x ∀∈-,0[1,2]x ∃∈-,使10()()g x f x =,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6.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 同时满足:(1)21212122()()2()cos24sin f x x f x x f x x a x ++-=+(12,x x ∈R ,a 为常数); (2)(0)()14f f π==;(3)当0,4x π∈[]时,()f x ≤2 求:(Ⅰ)函数()f x 的解析式;(Ⅱ)常数a 的取值范围.7.设1F 、2F 分别是椭圆22154x y +=的左、右焦点. (Ⅰ)若P 是该椭圆上的一个动点,求21PF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Ⅱ)是否存在过点A (5,0)的直线l 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C 、D ,使得|F 2C|=|F 2D|?若存在,求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已知动圆过定点P (1,0),且与定直线L:x=-1相切,点C 在l 上. (1)求动圆圆心的轨迹M 的方程;.B ,A M 3,P )2(两点相交于的直线与曲线且斜率为设过点-(i )问:△ABC 能否为正三角形?若能,求点C 的坐标;若不能,说明理由 (ii )当△ABC 为钝角三角形时,求这种点C 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体会与反思参考答案:1.[解] 设这三个正方体的棱长分别为,,a b c ,则有()2226564a b c ++=,22294a b c ++=,不妨设110a b c ≤≤≤<,从而2222394c a b c ≥++=,231c >.故610c ≤<.c 只能取9,8,7,6.若9c =,则22294913a b +=-=,易知2a =,3b =,得一组解(,,)(2,3,9)a b c =.若8c =,则22946430a b +=-=,5b ≤.但2230b ≥,4b ≥,从而4b =或5.若5b =,则25a =无解,若4b =,则214a =无解.此时无解.若7c =,则22944945a b +=-=,有唯一解3a =,6b =.若6c =,则22943658a b +=-=,此时222258b a b ≥+=,229b ≥.故6b ≥,但6b c ≤=,故6b =,此时2583622a =-=无解.综上,共有两组解2,3,9a b c =⎧⎪=⎨⎪=⎩或3,6,7.a b c =⎧⎪=⎨⎪=⎩体积为3331239764V =++=cm 3或3332367586V =++=cm 3.2.[解] 若0z =,则00.x y xy y +=⎧⎨+=⎩,解得00x y =⎧⎨=⎩,或11.x y =-⎧⎨=⎩,若0z ≠,则由0xyz z +=得1xy =-. ① 由0x y z ++=得z x y =--. ②将②代入0xy yz xz y +++=得220x y xy y ++-=. ③ 由①得1x y=-,代入③化简得3(1)(1)0y y y ---=. 易知310y y --=无有理数根,故1y =,由①得1x =-,由②得0z =,与0z ≠矛盾,故该方程组共有两组有理数解0,0,0x y z =⎧⎪=⎨⎪=⎩或1,1,0.x y z =-⎧⎪=⎨⎪=⎩ 3.[解] 设,,a b c 的公比为q ,则2,b aq c aq ==,而sin cot cos sin cos cos sin sin cot cos sin cos cos sin A C A A C A CB C B B C B C++=++ s i n ()s i n ()s i ns i n ()s i n ()s i nA CB B b q BC A A a ππ+-=====+-. 因此,只需求q 的取值范围.因,,a b c 成等比数列,最大边只能是a 或c ,因此,,a b c 要构成三角形的三边,必需且只需a b c +>且b c a +>.即有不等式组22,a aq aq aq aq a ⎧+>⎪⎨+>⎪⎩即2210,10.q q q q ⎧--<⎪⎨+->⎪⎩解得11.22q q q <<⎨⎪><-⎪⎩或q <<.4.[解法一] 用4条棍子间的空隙代表3个学校,而用*表示名额.如||||********表示第一、二、三个学校分别有4,18,2个名额.若把每个“*”与每个“|”都视为一个位置,由于左右两端必须是“|”,故不同的分配方法相当于24226+=个位置(两端不在内)被2个“|”占领的一种“占位法”.“每校至少有一个名额的分法”相当于在24个“*”之间的23个空隙中选出2个空隙插入“|”,故有223C 253=种. 又在“每校至少有一个名额的分法”中“至少有两个学校的名额数相同”的分配方法有31种.综上知,满足条件的分配方法共有253-31=222种.[解法二] 设分配给3个学校的名额数分别为123,,x x x ,则每校至少有一个名额的分法数为不定方程12324x x x ++=.的正整数解的个数,即方程12321x x x ++=的非负整数解的个数,它等于3个不同元素中取21个元素的可重组合:2121232323H C C 253===. 又在“每校至少有一个名额的分法”中“至少有两个学校的名额数相同”的分配方法有31种.综上知,满足条件的分配方法共有253-31=222种. 5. 11,2⎡⎤-⎢⎥⎣⎦6.(Ⅰ)在21212122()()2()cos24sin f x x f x x f x x a x ++-=+中,分别令120x x x=⎧⎨=⎩;1244x x x ππ⎧=+⎪⎪⎨⎪=⎪⎩;1244x x x ππ⎧=⎪⎪⎨⎪=+⎪⎩得22()()2cos 24sin , (+)()2 2(+)()2cos 2)4sin 224f x f x x a x f x f x a f x f x x a x ππππ⎧⎪+-=+⎪⎪+=⎨⎪⎪+-+⎪⎩,=(+(+)①②③由①+②-③,得1cos 2()1cos 242()22cos 22cos(2)44222x x f x a x x a a ππ-+-=+-++[]-[] =22(cos 2sin 2)2(cos 2sin 2)a x x a x x ++-+∴())sin(2)4f x a a x π=-+(Ⅱ)当0,4x π∈[]时,sin(2)4x π+∈.(1)∵()f x ≤2,当a <1时,12[)]2a a =-≤()f x≤)a a -≤2.即1(1a≤2≤a ≤1.(2)∵()f x ≤2,当a ≥1时,- 2≤a a 1-)≤()f x ≤1.即1≤a≤4+故满足条件a 的取值范围[4+.7、解:(Ⅰ)易知)0,1(),0,1(,1,2,521F F c b a -=∴===设P (x ,y ),则1),1(),1(2221-+=--⋅---=⋅y x y x y x PF3511544222+=--+x x x ]5,5[-∈x ,0=∴x 当,即点P 为椭圆短轴端点时,21PF PF ⋅有最小值3;当5±=x ,即点P 为椭圆长轴端点时,21PF ⋅有最大值4(Ⅱ)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直线l 易知点A (5,0)在椭圆的外部,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 与椭圆无交点,所在直线l 斜率存在,设为k 直线l 的方程为)5(-=x k y由方程组2222221(54)5012520054(5)x y k x k x k y k x ⎧+=⎪+-+-=⎨⎪=-⎩,得依题意220(1680)055k k ∆=->-<<,得 当5555<<-k 时,设交点C ),(),(2211y x D y x 、,CD 的中点为R ),(00y x , 则45252,4550222102221+=+=+=+k k x x x k k x x .4520)54525()5(22200+-=-+=-=∴k kk k k x k y又|F 2C|=|F 2D|122-=⋅⇔⊥⇔R F k k l R F12042045251)4520(0222222-=-=+-+--⋅=⋅∴k k k k k kk k k RF ∴20k 2=20k 2-4,而20k 2=20k 2-4不成立, 所以不存在直线l ,使得|F 2C|=|F 2D| 综上所述,不存在直线l ,使得|F 2C|=|F 2D|8、解:(1)依题意,曲线M 是以点P 为焦点,直线l 为准线的抛物线,所以曲线M 的方程为y 2=4x.:y x4y )1x (3y )1x (3y :AB ,)i )(2(2得消去由的方程为直线由题意得⎩⎨⎧=--=--=.3162x x |AB |),32,3(B ),332,31(A .3x ,31x ,03x 10x 321212=++=-===+-所以解得假设存在点C (-1,y ),使△ABC 为正三角形,则|BC|=|AB|且|AC|=|AB|,即),(9314y ,)332y ()34()32y (4:)316()32y ()131(,)316()32y ()13(2222222222舍不符解得相减得-=-+=++⎪⎩⎪⎨⎧=-++=+++因此,直线l 上不存在点C ,使得△ABC 是正三角形. (ii )解法一:设C (-1,y )使△ABC 成钝角三角形,.32y ,C ,B ,A ,32y 1x )1x (3y ≠=⎩⎨⎧-=--=故三点共线此时得由,9256)316(|AB |,y 3y 34928)332y ()311(|AC |222222==+-=-+--=又, , 392y ,9256y y 334928y y 3428,|AB ||AC ||BC |22222时即即当>++->+++>∠CAB 为钝角.9256y y 3428y y 334928,|AB ||BC ||AC |22222+++>+-+>即当.CBA 3310y 为钝角时∠-<22222y y 3428y 3y349289256,|BC ||AC ||AB |++++->+>即又 0)32y (,034y 334y :22<+<++即.该不等式无解,所以∠ACB 不可能为钝角.因此,当△ABC 为钝角三角形时,点C 的纵坐标y 的取值范围是:)32(9323310≠>-<y y y 或.解法二: 以AB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38 1x :L )332,35()38()332y ()35x (222的距离为到直线圆心-=-=++-. ).332,1(G L AB ,--相切于点为直径的圆与直线以所以当直线l 上的C 点与G 重合时,∠ACB 为直角,当C 与G 点不重合,且A , B ,C 三点不共线时, ∠ACB 为锐角,即△ABC 中∠ACB 不可能是钝角. 因此,要使△ABC 为钝角三角形,只可能是∠CAB 或∠CBA 为钝角. 932y 1x ).31x (33332y :AB A =-=-=-得令垂直的直线为且与过点.3310y 1x ),3x (3332y :AB B -=-=-=+得令垂直的直线为且与过点.,)32,1(C ,,32y 1x )1x (3y 时的坐标为当点所以解得又由-=⎩⎨⎧-=--= A ,B ,C 三点共 线,不构成三角形.因此,当△ABC 为钝角三角形时,点C 的纵坐标y 的取值范围是:).32(9323310≠>-<y y y 或。
麻城博达学校2010届高三强化性测试题(二)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20分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物理科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请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或多项填入物理科的答题卷中。
)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不一定增大B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C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D .一定体积的气体,温度升高后其产生的压强将减小15.图7中坐标原点处的质点O 为一简谐横波波源,当t=0时,质点O 开始从平衡位置振动,波沿X 轴向两侧传播。
t 1=1.5s 时刻波形第一次如图所示,则: A .波源的初始振动方向是从平衡位置沿Y 轴向下;B .当t 2=6s 时刻,-4m 和4m 两处的质点会分别沿波的传播方向传到-16m 和16m 的位置C .从t=0开始经12s 的时间,平衡位置是x=5m 处的质点运动的路程是1.35mD .如果此波是从密度小的介质中传到密度大的介质中,则波的频率将变大16.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的大小为1v ,周期为1T ,飞船向后喷气进入更高的轨道,在新的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的线速度的大小为v 2,周期为2T ,则A .2121,T T v v >>B . 2121,T T v v <>C .2121,T T v v ><D .2121,T T v v <<17.如图所示,在O 点处放置一个正电荷。
在过O 点的竖直平面内的A 点,自由释放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小球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
小球落下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它与以O 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图中实线表示)相交于B 、C 两点,O 、C 在同一水平线上,∠BOC=30°,A 距离OC 的竖直高度为h 。
遂昌中学 2015 届高三上物理限时练十八班级姓名1.以下图, 物体从 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快直线运动, 路过 A 、B 、C 三点,此中 |AB| = 2 m ,|BC| =3 m .若物体经过 AB 和 BC 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 O 、 A 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b5E2RGbCAP9 8 3 4A . 8 mB . 9 mC . 4 mD .3 m p1EanqFDPw2.以下图, 铁板 AB 与水平川面间的夹角为 θ,一块磁铁吸附在铁板下方. 先 缓 慢 抬起铁块 B 端使 θ角增添(一直小于 90°)的过程中,磁铁一直相对铁板静 止.下 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DXDiTa9E3d A .磁铁一直遇到三个力的作用 B .铁板对磁铁的弹力渐渐增添 C .磁铁所受合外力渐渐减小D .磁铁遇到的摩擦力渐渐减小3.在斜面上等高处, 静止着两个同样的物块 A 和 B. 两物块之间连结着 一 个 轻质弹簧,劲度系数为 K ,斜面的倾角为 ,两物块和斜面间的摩擦因数均 为,则弹簧的最大伸长量是 RTCrpUDGiTmgmg cos mg sin mg cos mg2cos 2 sin 2A . kB . kC . kD . kv 24.以下图,在竖直搁置的半圆形容器的中心 O 点分别以水平初速度 v 1 、 抛 出两个小球 (可视为质点 ),最后它们分别落在圆弧上的 A 点和 B 点,已知 OA 与 OB相互垂直,且 OA 与竖直方向成 α角,则两小球初速度之比 v 1为 5PCzVD7HxAA . tan αB . cos αC . tan α tan αv 2D . cos α cos αjLBHrnAILg5.质量为 2kg 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 μ=0.1 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 下,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拉力做的功 W 和物体发生的位移 x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g=10m/s 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xHAQX74J0XA . 图中 OA 段表示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 . 图中 AB 段表示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C . 在物体发生前 9m 位移的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 5WD . 在物体发生前 9m 位移的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l5W6.以下图,等边三角形 ABC 处在匀强电场中,此中电势 φA =φB =0, φC =φ。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大名县一中2021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试题〔六〕文一、选择题:此题12小题,每一小题5分,一共60分。
每一小题给出四个选项里面,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A1,2,3,4,B yy3x2,x A,那么A B( )A.1B.4C.1,3D.1,42.设i为虚数单位,那么复数z1i的一共轭复数是〔〕A.1iB.1iC.1iD.2i3.记S n为等差数列a n的前项和,假设S52S4,a2a48,那么a5〔〕A.6B.7C.8D.104.p:x R,x2x10q:假设a2b2,那么a bA.p q5.ABC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D为BC中点,那么(AB AC )(AB DB)的值是〔〕A.3B.3C.3D.3 2 24 46.函数f(x )sin(x )(0,2)的最小正周期为,假设其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得到的图像6所对应的函数为奇函数,那么函数f(x)的图像〔〕点(,0)点(5,0)对称12 12x 5x对称12 127.天气预报说,今后三天每天下雨的概率一样,如今随机模拟的方法预测三天中有两天下雨的概率,用骰子点数来产生随机数.根据每天下雨的概率,可规定投一次骰子出现1点和2点代表下雨,投三次骰子代表三天,产生的三个随机数作为一组,得到的10组随机数如下:631,265,114,236,561,435,443,251,154,353.那么在此次随机模拟试验中,每天下雨的概率和三天中有两天下雨的概率的近似值分别为〔〕A.1,3B.1,1C.1,1D.1,2 2 8 28 35 398.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那么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8 B.16C.24 D.481ex9.函数f(x)x 1ecos x的图象的大致形状是〔〕A. B. C. D.10.正三棱锥P ABC内接于球O,三棱锥P ABC的体积为体积为〔〕,且APO30,那么球O的A.4C.32 3 311.假设函数f(x)2sin x cos x在0,上是增函数,当取最大值时,sin的值等于〔〕5 25A. B.5 525C.5D.5 512.函数f(x)1x22ax,g(x)3a2ln x b,设两曲线y 2点处的切线一样,那么a(0,)时,实数b的最大值是( )f(x),y g(x)有公一共点,且在该A.13e66B.1e6627 C.e3223D.e32二、填空题:每一小题5分,4小题,一共20分。
2023届北京市坤博英才教育高三上学期考前模拟演练卷理综高效提分物理试题(一)(基础必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目前,我国处于空间站任务的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将正式进入空间站建造阶段。
预计2022年底转入空间站运营阶段,航天员轮换期间将会最多有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
空间站核心舱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轨道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低于同步卫星轨道高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心舱在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大于7.9km/sB.核心舱在轨道上运行的周期小于24hC.核心舱进入轨道后运行的加速度小于月球绕地球运行时的加速度D.后续加挂实验舱后,由于空间站质量增大,其轨道半径将变小第(2)题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电磁弹射装置示意图,平行的足够长光滑水平导轨MN、PQ间距为,置于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长度为导体棒ab垂直放在导轨上。
单刀双掷开关先打向c,内阻不计电动势为的电源给电容为C的电容器充电,充完电后打向d,导体棒ab在安培力的作用下发射出去。
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棒达到最大速度前,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B.导体棒以最大速度发射出去后,电容器储存的电荷量为零C.导体棒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D.导体棒达到最大速度时,电容器放出的电荷量为第(3)题在奥斯特电流磁效应的实验中,为使现象最明显,通电直导线应该()A.平行南北方向,在小磁针正上方B.平行东西方向,在小磁针正上方C.东南方向,在小磁针正上方D.西南方向,在小磁针正上方第(4)题如图所示,甲、乙两行星半径相等,丙、丁两颗卫星分别绕甲、乙两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丙、丁两卫星的轨道半径,运动周期,则( )A.甲、乙两行星质量之比为B.甲、乙两行星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之比为C.甲、乙两行星密度之比为16:1D.甲、乙两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第(5)题甲、乙两辆小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做直线运动,甲和乙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A.在t1时刻,两车的瞬时速度相等B.在t2时刻,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C.在0~t2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D.在t1~t2之间的某一时刻,两车加速度相等第(6)题如图是湖边铁链围栏,铁链两端固定在栏柱上,图中这条铁重为G,今在铁链最低点用力向下压,直至铁链绷紧。
2024届北京市坤博英才教育高三上学期考前模拟演练卷理综高效提分物理试题(一)(基础必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不带电的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
A、B下方均连有两片金属箔片。
手握绝缘棒,把带正电荷的带电体C移近导体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仅有A下方的金属箔片张开B.仅有B下方的金属箔片张开C.导体A和B带等量异种电荷D.导体A带正电、导体B带负电第(2)题飞机油箱内的油量是估计其续航时间和确保飞行安全的重要参数。
一种电容式测量飞机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如图,油箱内置圆筒形电容器,电容的变化反映了油面高度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飞机供油时油量增加,相当于改变了电容器中的电介质,电容会增大B.给飞机供油时油量增加,相当于改变了电容器中的电介质,电容会减小C.飞行过程中油量减少,相当于改变了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电容会减小D.飞行过程中油量减少,相当于改变了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电容会增加第(3)题一自耦变压器如图所示,环形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将其接在a、b间作为原线圈。
通过滑动触头取该线圈的一部分,接在c、d间作为副线圈。
在a、b间输入电压为U1的交变电流时,c、d间的输出电压为U2。
当滑动触头与a间的匝数等于滑动触头与b间的匝数时( )A.U2>U1B.U2=2U1C.U2=U1D.2U2=U1第(4)题将中子、质子紧紧束缚在核内,形成稳定原子核的力是( )A.万有引力B.库仑力C.核力D.分子力第(5)题如图甲为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乙为用该装置实验时得到的甲、乙两种单色光的干涉条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光是蓝光,乙光可能是红光B.双缝到P点的距离差为,若用频率的光做实验,P处为亮条纹C.测量过程中,把乙光干涉条纹的亮条纹少数一个,会导致波长测量值偏大D.用甲光做实验时,若把双缝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光屏上的O点为亮条纹第(6)题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和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为F,则当它们间的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2F B.C.D.第(7)题如图,在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有A,B两点,已知A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方向垂直于AB连线,电势为,B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方向与AB连线成角,电势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第(8)题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为滑动变阻器,R2和R3为定值电阻。
10奥赛班强化训练六2013.1
1.如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
该地区的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占健康者的3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个体5两病皆患的概率是1/160
C.Ⅱ1为杂合子的概率是1/3
D. 两病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在女性的淋巴细胞中含有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
②遗传物质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性状
③人、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及根瘤菌中构成遗传物质的核苷酸分别有8、4、4、8种
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⑤同一人的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DNA碱基排序不同
A.全部都错
B. 只有一项正确
C.有两项不正确
D. 有三项正确
3. 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
每对性状的杂合子(F1)自交后代(F2)均表现3∶1的性状分离比。
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对以下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 )
A.F1植株和F1植株B.F2植株和F2植株
C.F1植株和F2植株 D.F2植株和F1植株
4.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的数量为n,则下列叙述正确的()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基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
③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 ④此DNA分子中,G的数量为(m-n)/2
A.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
5.一株黄粒玉米(Rr)的植株接受下株白粒玉米(rr)的花粉,则植株上所结种于的胚和胚乳的基因型分别为()
A.RR和RRr B.Rr和rrr C.rr和Rrr D.Rr和RRr
6.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其一条链中的T与C 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34%和16% B.34%和18% C.16%和34% D.32%和18% 7.将某多肽(分子式为C55H70O19N10)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4种氨基酸(R基均不含氮元素)谷氨酸(C5H9NO4),苯丙氨酸(C9H11NO2),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
问基因在控制合成该多肽的过程中所需核苷酸有多少种( )
A.4 B.8 C.30 D.60
8.人类21三体综合征的成因是在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第21号染色体没有分离。
已知21四体的胚胎不能成活。
一对夫妇均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从理论上说他们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及实际可能性低于理论值的原因分别是( )
A.2/3,多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不易完成受精
B.1/3,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低并不易完成受精
C.2/3,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低并不易完成受精
D.1/4,多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不易完成受精
9.a和b属于同一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核内DNA含量的测定,发现a细胞中DNA含量是b细胞中的两倍,可能解释是()A.a正常体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的细胞
B.a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b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
C.a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D.a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10.下表为人体四种细胞某些基因表达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上述四种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B.四种细胞转录的mRNA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如mRNA3在其它细胞中也有
C. 四种细胞的全能性有差异,如幼嫩红细胞的全能性大于造血干细胞
D.四种蛋白质的功能不同,其原因是它们的氨基酸组成不同
11.基因型为Aa的个体和Aa的个体相交,得F1,下列有关对F1的处理方法及所产生的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让F1个体连续自交,杂合体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
B.如果让F1个体随机交配,杂合体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C.如果让F1个体随机交配,且aa个体的生存能力较弱,那么连续数代后,aa个体出现的概率会减小
D.让F1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杂合体比例的变化是不一样的
12.经测定某生物体内遗传物质中嘧啶占全部碱基的65%,嘌呤占全部碱基的35%,此生物最可能是()
A.黄瓜 B.噬菌体 C.白鼠 D.烟草花叶病毒
13.假设一个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将这个DNA分子放在含32P标记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让其复制一次,则新形成DNA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A.1000 B.2000 C.500 D.无法确定
14.一双链DNA,复制解旋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C,则该DNA分子经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占()
A.1/2 B.1/(2n
-l)C.1/2
n
D.1
15. 如下图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的几个基因示意图,下列对图示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为一个DNA分子,包含多个基因
B.每个基因均由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组成
C.基因R、S、N、O上均存在着密码子
D.由图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因此染色体是生物体内基因的唯一载体
16.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
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
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A.1/88 B.1/22 C.7/2200 D.3/800
17.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引起基因突变的机制有区别
B.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改变
C.基因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替换方式中对性状影响最小的一定是替换
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为进化提供最初原材料
18. 据调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为X B X B:X B X b:X b X b:X B Y:X b Y=44%:5%:1%:43%:7%,则X b的基因频率为( )
A.13.2% B.5% C.14% D.9.3%
19.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①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②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般不同
③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应含有24条染色体
④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一定是配子
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④
20.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
下列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B.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形成C.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 D.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2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
下列调查的遗传病与选择的方法最合理的是
A. 多指症,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B. 苯丙酮尿症,在市中心随机抽样调查
C.血友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D. 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22.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B. 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D. 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23.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基因频率
24.棉铃虫对棉花、玉米、大豆、花生和蔬菜等作物有严重危害。
Bt棉花体内合成的一种蛋白质晶体能杀死棉铃虫幼虫。
研究人员发现:单独种植Bt棉花和将Bt棉花与多种其他作物混合中皆能降低棉铃虫的数量,但随着种植年份的增加,混合种植区域棉铃虫群的抗性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单独种植Bt棉花区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植Bt棉花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
B.棉铃虫与上述多种作物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
C. Bt棉花和混合种植的作物之间存在着竞争和互助关系
D.混合种植将导致棉铃虫抗性基因的突变频率显著降低
25.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多数精卵细胞的识别具有物种特异性
B. 卵裂球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大
C. 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
D. 原肠胚发育分化形成内外两个胚层
26.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
B. 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C. 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D. 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能转入根际微生物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
CADDD AABDB BDAAA AADBD CCDD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