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vs成都航空工业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11
中国航空产业介绍一.航空行业介绍二.中航工业介绍三.航空设计院信息四.民航机场建设集团信息五.中国商用飞机一.介绍1.1航空简介:在中国,关于航空方面的集团/公司有三个:区别与联系:1、中航工业和中国商飞属于航空制造业,前者属于后者的供应商,也就是说中航工业生产的飞机部件或者其他产品拿到上海的中国商飞进行飞机集成和总装;2、中航集团属于航空运输业。
二.中航工业集团2.1介绍2.1.1简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于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
集团公司设有航空装备、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金融、工程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140余家成员单位、近30家上市公司,员工逾50万人。
2.1.2上市子公司:1)上海上市:中航黑豹股份有限公司中航航空电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深圳上市: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航三鑫股份有限公司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3)香港上市:中航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环保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4)境外上市:奥地利中航国际船舶控股有限公司KHD Humboldt Wedag2.1.3集团领导团队1)(停职/病休)林左鸣,董事长,男,汉族,1957年生,福建漳州人,南京航空学院学士、长江商学院EMBA、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
曾任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事长,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中航工业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航工业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58年,是中国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基地,中国大中型航空涡喷、涡扇发动机制造商。
中航工业成发源于航空、专于航空、志在航空,致力于成为航空发动机国内骨干企业,成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零部件世界级优秀供应商,成为航空发动机衍生产品——工业余能动力系统驰名制造商和服务商。
中航工业成发形成了机匣、钣金、叶片、热表、装配试车等五个专业化中心,在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方面形成了技术优势;具备了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所需的成套试验能力,设有国防二级区域计量站,取得国家、国防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资格,理化检测中心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资格认可;通过了ISO9001、GJB9001A和AS9100-B质量体系认证,热处理、焊接、无损检测、化学处理、涂层和非传统加工等特种工艺获国际宇航的NADCAP认证。
中航工业成发承担着国家重点型号航空发动机的研制任务;与美国GE、PW、英国RR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工业余能动力系统广泛应用于国内大型钢铁、冶金、石化、建材等领域,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锐意变革、航空报国的成发人正在信心百倍地跨越发展,按照“主业突出、军民融合、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战略,努力打造一个“管理规范、效益良好、股东满意、行业知名、受人尊敬”的现代航空企业。
中航工业成发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工作,按照“用人所长、人尽其才;人人有机会,人人能发展”的人才理念,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已经形成了一种适合人才成长、人才发展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环境,建立了一支适应企业快速发展需要的,由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组成的人才队伍。
同时与西工大、南航等院校联合开办在职硕士培训班、发动机专业第二专业培训班;送骨干人才到北航、川大、电子科大等院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选派优秀的青年骨干人才到美国、法国等国外知名院校接收继续教育。
中航工业成发诚邀有志投身于航空工业的莘莘学子加盟!单位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通讯地址:中航工业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邮编:610503网址: E-mail :rlb@中航工业成发2012年高校毕业生需求计划汇总表。
1.公司简介(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成飞),创建于1958年10月18日,是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出口主要基地、民机零部件重要制造商,国家和四川省的重点优势企业。
公司坐落于成都市西郊黄田坝,拥有综合性机场、铁路货运线,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公司占地近500万平方米;在册职工16000多名,形成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专业化的航空人才队伍。
创建半个多世纪以来,公司在军机研制、民机生产和非航空产品开发方面,铸就了一个个辉煌,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司军机研制坚持"生产一代,试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先后研制生产了歼五、歼七、枭龙、歼十等系列飞机。
其中歼七M型飞机,荣获国家大型复杂武器装备第一枚金牌;歼七G型飞机,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型号研制银奖;枭龙飞机荣获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型号研制银奖;歼十飞机工程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型号研制金奖。
公司先后承接了麦道机头、波音757尾段、空客A320后登机门、达索公务机油箱以及波音787方向舵的转包生产。
在备受世界瞩目的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个大型民用客机C919研制中,在国产新支线客机ARJ21的研制中,公司以雄厚的实力承担关键部位--机头的生产。
公司积极开拓非航空产品市场,上市公司"成飞集成"跻身中国汽车模具制造企业先进行列,并投资锂电池新兴产业;柴油电喷系统制造、高速磁浮列车研制,拓展了公司产业结构新领域。
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与国际接轨的质量保证体系,曾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00余项,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中,是国家"CIMS应用领先奖"的航空企业,初步实现了"数字化成飞"。
十大军工集团下属上市公司我国的十大军工集团分别为: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中国核工业集团旗下目前拥有2家上市公司:(about:blank)1家A股:中核科技1家H股:中核国际股票代码:HK02302(科铸技术集团有限公司CNNCINT"L)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旗下暂无上市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旗下目前拥有8家上市公司:(about:blank)5家A股:中国卫星、航天机电、航天动力、航天电子、四维图新3家H股:中国航天万源(股票代码:HK01185)、航天控投(股票代码:HK00031)、xxxx(股票代码:HK01045)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旗下目前拥有6家上市公司:(about:blank)6家A股:航天长峰、航天信息、航天科技、航天晨光、航天电器、航天通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旗下目前拥有21家上市公司:(about:blank)18家A股:洪都航空、哈飞股份、ST昌河、成发科技、东安黑豹、ST宇航、西飞国际、中航重机、航空动力、中航精机、贵航股份、成飞集成、中航光电、中航三鑫、中航地产、飞亚达A、xxxxA、天虹商场3家H股:中航科工(股票代码:HK02357)、深圳中航集团股份(股票代码:HK00161)、中国航空工业国际(股票代码:HK00232)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旗下目前拥有3家上市公司:(about:blank)3家A股:xx船舶、中船股份、广船国际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旗下目前拥有2家上市公司:(about:blank#)2家A股:xx重工、风帆股份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旗下目前拥有12家上市公司:(about:blank)11家A股:辽通化工、北方国际、北化股份、长春一东、新华光、北方股份、中兵光电、凌云股份、晋西车轴、北方创业、江南红箭;1家H股:xxxx实业(股票代码:HK08298)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旗下目前拥有11家上市公司:(about:blank)9家A股:长安汽车、中原特钢、西仪股份、东安动力、中国嘉陵、利达光电、江铃汽车、ST轻骑、天威保变;1家B股:建摩B;1家H股:xx民生物流(股票代码:HK08217)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旗下目前拥有5家上市公司:(about:blank)5家A股:海康威视、太极股份、华东电脑、四创电子、卫士通。
航空工业产业集群简介作者:王乐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4年第2期王乐(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摘要:航空制造工业是重要的战略产业,是一国科技水平、工业基础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纵观世界军事强国必定是航空制造强国,欧、美、俄诸强都在竞相发展自己的航空制造工业,航空制造工业已然成为科技强国高端博弈的舞台。
另外,我国国内面临着巨大的航空市场需求,航空制造工业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关键词:航空;工业产业;集群中图分类号:F426.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06-0041-01经过几十年的培育发展,中国航空工业已经初具规模。
总的来说,我国航空工业走的是从飞机修理到仿制再到跟踪创新的跨越式发展路径。
为了提高我航空工业的水平,采取国际合作的方式,尤其是2000 年后,多在基础差、底子薄的领域譬如发动机、机载设备等与国外先进水平广泛的合作。
根据国家的战略布局和区位优势,目前分布着几大航空工业产业集群。
一、陕西西安航空工业产业集群陕西省航空工业体系完善,已经形成了集飞机设计研究、生产制造、试飞、鉴定、教学为一体的产业体系。
陕西省航空产业聚集了全国1/4 的航空产业总资产和产业工人,已成为我国航空产业第一大省。
素有中国“西雅图”之称的西安阎良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是我国第一个以发展航空高技术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产业基地,是一个集航空产业研发、航空人才培养、航空装备生产、整机制造和零部件加工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基地,也已经成为我国航空领域配套能力最强、产业链最完整的工业园区。
二、辽宁沈阳航空工业产业集群沈阳是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曾经创造中国航空史上的多个“第一”,拥有歼击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航空零部件等的生产能力。
辖区内有中国三大国家级重点航空研究所: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国家三大重点航空制造企业:均为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的沈阳飞机集团公司、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沈阳兴华航空电器公司;东北地区唯一的航空院校——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国内通用飞机制造企业简介国内通用航空器生产厂商简介 1.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1.1.企业概况中航工业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70年5月5日,是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通用飞机主机生产厂,具备通用飞机的研发制造、通用航空运营、航空器维修等综合能力。
1.2.企业产品石飞现有通用飞机机型:运五B系列飞机、小鹰500飞机、蜻蜓系列超轻型飞机、海鸥300水陆两栖飞机。
表 1:中航工业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机型序号飞机型号发动机型号(生产国家)1 运5B ASz-62IR-16活塞发动机(波兰)2 小鹰500 IO-540-V4A5活塞发动机(美国)3 海鸥300 TIO-540-A2C活塞发动机(美国)4 蜻蜓5 CUYUNA430R活塞发动机(美国)5 蜻蜓5A 503型活塞发动机(奥地利)2.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1.企业概况中航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51年,为我国“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拥有24个成员企业和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集科研、生产和经营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拥有员工万余人,是国家重点支持的520家大型企业和国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之一。
2.2.企业产品洪都集团现有通用飞机机型:初教六、农5飞机。
见表2。
表 2: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机型序号飞机型号发动机型号(生产国家)1 初教6 HS-6活塞发动机(中国)2 农5A IO-720-D1B活塞发动机(美国)3 农5B 活塞发动机初教六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单发双座螺旋桨基础教练机。
该机是国内航校进行飞行员初级训练的重要机型,能完成所有的初级飞行训练项目。
农5飞机为单发动机、单驾驶、下单翼全金属结构,固定式前三点起落架,该飞机可以超低空3-5 米作业,主要用于植物防病、灭虫、施肥、播种、除草、森林防火等一系列航空作业。
3.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3.1.企业概况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2年4月,是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防务分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业防务)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分支机构,主要负责战斗机、教练机、无人机及导弹业务的预研、研发、制造、销售、维修、服务和国际贸易与合作,并从事喷气公务机为主的民用飞机等延伸产品。
中航工业防务授权管理10家成员单位,其中包括: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家飞机制造企业和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三家飞机导弹设计研究院所;还有吉林航空维修有限责任公司、长沙五七一二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航天水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三家飞机维修企业和上海航空发动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拥有两个上市平台。
在职员工近6万人,资产总额近500亿元,年销售收入近300亿元。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国内首家进入世界50 0强的航空制造企业。
中航防务营口科技产业园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防务分公司投资建设,主要包括无人机、新能源飞机、水上运动飞机、零部件装配(航空产品)和新能源大动力锂电池阳极材料项目等。
总投资7.2亿元,一期占地面积200亩,投资2.1亿元,达产后年总产值将超过4.5亿元;二期占地面积100亩,投资5.1亿元,达产后年总产值将超过12.5亿元。
该项目建成后将填补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航空产业空白。
中航工业集团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
集团公司设有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200余家成员单位、有20多家上市公司,员工约40万人,是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航空制造企业和中国军工企业。
3月29日,由国内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航空制造企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投资兴建的营口科技产业园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我区鹊鸣湖畔隆重举行,宣告我区向“打造高新技术产业积聚高地”目标迈出实质性一步,并由此拉开了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大发展、快发展的序幕。
成都航空产业发展趋势成都作为中国西部最大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城市,航空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其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民航市场的不断扩大,成都航空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从航空产业的发展现状、政策支持、专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对成都航空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航空产业的发展现状目前,成都已经形成了以航空制造、航空运输、航空运营、航空物流和航空服务为主导的航空产业链,其中航空制造业是成都航空产业的核心和支撑。
成都航空制造业以成飞和中国航空制造集团公司(AVIC)为龙头企业,拥有多家飞机制造和配套企业,包括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实业有限公司、中航工业成飞新华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等。
此外,成都还拥有多家航空相关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如中国航空预警控制学院和电子科技大学等。
在航空运输方面,成都已经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航空运输中心之一,拥有双流国际机场和天府国际机场两个主要机场。
成都航空运输市场自2011年开始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1亿人次。
此外,成都还开通了多条国际航线,与全球多个重要城市建立了直达航班。
在航空物流方面,成都以其国内枢纽机场的地理位置优势,积极发展了航空货运业务。
成都已经拥有航空物流企业30多家,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逐渐完善,成为了中国西部区域最大的航空货运中心和国际航空物流枢纽之一。
二、政策支持和投资环境为了促进航空产业的发展,成都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吸引投资和人才。
首先,在土地供应方面,成都市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土地储备库,为航空产业的用地提供保障。
其次,在企业发展方面,成都市政府为航空制造企业提供了多种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和财政补助等。
此外,成都还设立了专门的航空产业基金,用于支持航空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创业孵化。
此外,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成都市政府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航空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611所)概况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建于1970年,主要从事飞机设计和航空航天多学科综合研究,是著名的飞行器总体设计研究单位,我国重要的歼击机研制基地。
全所现有员工17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200余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研究员70余名,高级工程师400余名,工程师500余名,享受政府特贴的专家、国家级、部、省级专家80多名。
研究所建立以来,先后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多项国家级重点型号项目和一大批课题的预先研究,取得科技成果1340余项,其中国家、部、省级成果350余项。
2004年获国防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00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承担研制的歼-10飞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被航空工业部(总公司)授予“有重大贡献单位”称号,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授予“航空报国重大贡献单位”称号。
是国家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享有自营进出口权,与美、英、法、俄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航空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研究所学科专业齐全,覆盖飞行器设计、流体力学、工程力学、自动控制、航空电子等领域。
设有总体、气动、结构、强度、振动、液压、燃油、环控、救生、电子、电气、仪表、雷达、材料、可靠性研究、信息处理等80余种专业。
研究所拥有飞机设计的综合软件系统,CAD应用范围覆盖飞机设计全过程,并具有相配套的飞机设计专用高端计算机及功能强大的软件资源。
拥有以歼击机综合仿真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先进设计试验设施,能进行飞行控制、航空电子综合、液压、燃油、操纵、环控、电气等系统的全机模拟试验,以及静、动、热、疲劳的飞机部件试验。
全所建成园区网和门户信息系统,全面实现了办公信息自动化,是金航信息工程四川地区中心节点。
在飞机研制先进技术方面,先进气动布局、飞行控制技术、航空电子综合技术、综合机电技术、CAD/CAE/CAM、飞机隐身技术、仿真技术、飞机结构损伤容限设计、复合材料结构设计、颤振主动抑制、气动弹性剪裁、进排气系统设计、"863"计划中有关领域的研究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盘点国内几所航空类专科院校,飞机服务领域就业王牌推荐航空领域不同一般的民生领域,以其独特的行业背景,一般专业方向毕业生很难迈进航空门槛,我们结合航空类院校的历史背景渊源,可以把它们分为飞机飞行(专科没有),飞机制造,飞机维修,飞机场地勤和飞机空乘安保,因国内航空事业的发展,多数航空院校都已经开通所有涉航专业,但是从就业和教学来看,终究是有些差别的,下面我们一一分析一、民航服务类的王者(专科)1、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直属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以飞机维修、民航运输等民航特有专业岗位(群)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与民航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民航飞机维修工程、航空港安全检查、航空服务、通用航空等民航特有专业的校企共享型“公共实训平台”,为全国其他院校的民航专业教学起到引领作用。
广州民航办学资历较高,业界口碑极佳,飞机服务方面深受用人企业欢迎,其飞机空乘,飞机维护,地面服务,毕业生就业率远高于很多本科院校,甚至薪资水平高于很多一本院校,深受考生喜爱,并有望合并升级广州交通大学。
2、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直属中国民用航空局,以民航服务为特色,目前设置专业有民航运输、民航运输(民航电子商务)、民航运输(航空旅游服务)、航空物流、机场运行(民航机场气象观测)、机场运行(航空港管理)、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空中乘务、民航空中安全保卫、飞机机电设备维修、飞机电子设备维修、飞行器制造技术、飞机结构修理、航空地面设备维修、通用航空器维修(直升机维修)、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中外合作办学)等。
其中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空中乘务两个专业是上海市市级重点建设专业,主推飞机修理和空中乘务,背靠上海国际大都市和巨型飞机场,就业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值得报考。
二、飞机修理的至尊(专科)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73年,1998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隶属空军装备部,是全军唯一一所国民教育性质的普通高校,是湖南省卓越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单位、军队定向培养士官定点高校,主要承担为军队培养定向士官,以及为军队航空装备修理和地方航空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
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的领导风采
王广亚,男,汉族,中共党员,1965年5月出生,成飞(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1986年7月由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专业毕业分配到成飞公司工作,历任成飞公司设计所设计员、新机办技术员、总工程师办公室技术员、副主任、生产指挥长室生产指挥长、成飞(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成飞(集团)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成飞(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期间,1988.7-1990.5参加原国家体改委主办的中英联合培养工商管理硕士生班脱产学习,1993年获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
程福波,男,汉族,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现任中航工业成飞公司党委书记,兼任成都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社会职务。
1970年出生于重庆璧山,1992年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管理工程专业毕业分配到成飞公司工作,历任车间主任、生产指挥长、公司副总工程师、工会主席、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等职务。
先后获得成都市十佳青年创新创业带头人、四川省国防工业十佳青年等荣誉称号,荣获成都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四川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奖项,荣立中国一航枭龙首飞三等功、中航工业某型无人机首飞二等功、中航工业枭龙飞机设计鉴定二等功。
1。
中航工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于2 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
集团公司设有航空装备、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200余家成员单位、有20多家上市公司,员工约40万人。
2009年7月8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中航工业首次申报并成功入选,排名第426位,成为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航空制造企业和中国军工企业。
2011年中航工业第三次入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310位。
截至2011年6月,中航工业资产规模为5000亿元。
中航工业系列发展歼击机、歼击轰炸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侦察机、直升机、强击机、通用飞机、无人机等飞行器,全面研发涡桨、涡轴、涡喷、涡扇等系列发动机和空空、空面、地空导弹,强力塑造歼十、飞豹、枭龙、猎鹰、山鹰等飞机品牌和太行、秦岭、昆仑等发动机品牌,为中国军队提供先进航空武器装备。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将寓军于民、军民融合作为重要发展原则,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大力发展军民用运输机产业,研制生产新舟60、新舟600、新舟700系列涡桨支线飞机,运-8飞机、运-12飞机,直-9直升机等多种机型,是ARJ21新支线客机的主要研制者和供应商,是大飞机重大专项的主力军。
按照只有合作伙伴、没有竞争对手的理念,在世界航空工业领域进行广泛合作与交流,在开展枭龙飞机、K8飞机、EC120直升机、ERJ145涡扇支线客机等国际合作项目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重大航空项目的开发,大力开展航空转包生产业务;将航空高技术融入汽车、摩托车及其发动机、零配件等领域,大力发展燃气轮机、制冷设备、电子产品、环保设备、新能源设备等机电产品,并提供飞机租赁、通用航空、交通运输、医疗服务、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承包建设、房地产开发等第三产业服务项目。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领军者之一,拥有由中国航空研究院和33个科研院所组成的高水平科研体系;拥有一大批院士和国家级专家;拥有一批达到亚洲一流或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研试验设施;拥有中航网联通国内所属成员单位,具备异地协同设计制造能力和现代化信息传输能力。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至今的直升机直5(Z-5)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仿制苏联米-4 ,从1958年2月仿制开始到1980年停产,共生产了545架。
直6(Z-6)直6是在直-5基础上改型设计的以空降为主的多用途直升机,先由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负责后转至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负责,1970年转至常州飞机制造厂和昌河飞机工业公司进行生产,1977年设计定型,共生产了15架,未能正式投产。
直7(Z-7)1969年,中国航空研究院决定由新组建的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承担重型直升机的设计任务,直升机的编号为直7。
1970年3月,直7研制工作开始,承担研制的有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2个工厂。
后为了全力确保由江西景德镇直升机厂承担研制直8型直升机项目,直7直升机只得为直8让路,从而宣告了直7重型直升机的夭折。
尽管直7项目下马了,但直7研制的许多成果为后来成功研制出最大起飞重量达13000千克的直8重型直升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直8(Z-8)我国开始在“超黄蜂”得基础上仿制直-8。
直-8的研究工作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与昌河飞机工业公司共同执行。
昌河公司在1997年停止生产直-8之前,已经制造了17架,其中12架目前在海军服役。
2002年航展上直-8F的出现,宣告了直-8吐气扬眉的日子到来了。
但是前景仍不明朗。
直9(Z-9)z-9多用途直升机是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引进法国专利、研制生产的。
用于人员运输、近海支援、海上救护、空中摄影、海上巡逻、鱼群观测、护林防火等,并可作为舰载机使用。
军事用途包括侦察、近距火力支援、反坦克、搜索救护、反潜、侦察校炮及通讯.据解放军陆军和海军航空兵的需要,直-9又衍生出几种军用改进型:直-9A(国产化型)、直-9B(驻港部队,下图)、直-9通讯型、直-9炮兵校射型、直-9电子干扰型、直-9C舰载型、直-9W反坦克型,直-9G。
直-9G 是W型的出口型,电子设备有所不同。
武直10(WZ-10)是中国研制的军用中型武装直升机,已装备部队!直11(Z-11)是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与昌河飞机工业公司共同研制的轻型多用途军民两用直升机,是我国直升机行业从专利生产、测绘仿制走向自行设计的第一个机种。
该机1989年批准立项,1992年进入全面研制,1994年12月实现首飞,1997年开始交付使用。
Z-11主要用于教练、通讯、救护、侦察、护林和旅游等。
701直升机制造公司:哈尔滨飞机公司 701型直升机是以贝尔-47G3为原型机仿制的多用途轻型直升机,1970年1月23日首飞,没有定型生产。
“中国已累计生产飞机和直升机20000多架,但相比之下,航空发动机仍是我国航空产业发展最大的短板。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林左鸣告诉记者,研发航空发动机不仅对材料和工艺有极高的要求,而且整体集成试验环节尤为困难。
反复试验积累数据的过程需要巨额、长期的资金投入,其回收周期长达几十年。
企业自身没有能力去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国家采取措施。
据了解,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准备将发动机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集中优势资源突破核心技术。
林左鸣表示,“作为国内航空工业的领军企业,我们要切实负起自身的责任。
在资金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工作我们已经启动。
目前,集团已经决定拿出100亿元,专门推动发动机的研发。
”对此,中航工业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将采取一系列举措。
林左鸣表示,中航工业将面向全球大量吸引、大胆使用市场化、国际化的人才。
加大人才培训特别是跨国学习培训力度,增加对从事基础科技工作和预先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的有效激励,努力培养并大胆启用年轻有为的科技领军人才,持续推进“长、家、匠”分离和“长、家”分设,拓宽人才成长渠道。
在环境上为人才营造宽松自由的创新氛围,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形成营造科技人员放飞思想、自由创造的良好环境。
成都地区航空工业成飞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名“国营132厂”,创建于1958年,建成于1964年,1998年组建为集团公司。
中航工业成飞是我国设计、研制和成批生产现代歼击机的重要基地。
中航工业成飞坐落于成都市西郊黄田坝,拥有综合性机场和专用公路、铁路货运线,紧邻成都火车货运西站,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公司占地近500万平方米;在册职工14000多名,其中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约占三分之一,形成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专业化的航空人才队伍。
中航工业成飞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按照“航空为本,军民结合”的发展战略,为国家防务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军机研制实现了“生产一代、试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格局,军机外贸占领了国际军机市场的一席之地。
其中,歼十飞机工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枭龙/FC-1飞机荣获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型号研制(重大阶段)银奖。
航工业成飞与美国波音、法国空客等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转包生产了波音787方向舵、波音757尾段、空客A320/340登机门等民机大部件。
公司因优质、准时交付产品赢得客户的信赖,成为国际民机大部件优秀转包商,成飞空客项目被法宇航公司评为3A级供应商,A320生产线被欧盟评为“海外明星生产线”。
中航工业成飞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国际接轨的质量保证体系,曾获得过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00多项,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中。
公司是国家“CIMS应用领先奖”的航空企业。
中航工业成飞坚定“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理念,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举航空报国旗,走和谐成飞路,激情进取,志在超越,公司获得了快速发展,连续二十多年保持盈利,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数亿元。
中航工业成飞荣获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质量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中央企业先进集体、航空报国重大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是中国企业形象AAA级单位。
公司产品歼-5甲是我国在歼-5基础上改进的夜间歼击机。
1964年11月11日,成都飞机厂的“头胎孩子”——歼5甲首飞上天。
三机部部长孙志远高兴地赞誉:“歼-5甲是成都飞机厂的发家机。
”歼-7战斗机型号众多,主要有:I型、Ⅱ型、Ⅲ型、ⅢA 型、B型、M型、E型、G型、P型、PG型和教练型歼教7等。
歼-10的项目验证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时由成都飞机公司和第611飞机设计所基于流产的歼-9型战斗机进行设计。
原歼-9项目是为设计一种速度达到2.5马赫带鸭翼的三角翼空防型战斗机,其作战目标是原苏联的米格-29和苏-27。
最初的计划要求,后来发生了重大变化,于是1988年重新将这款新型战斗机的设计定位在一种采用新技术的中型多用途战斗机上,以替换中国空军庞大的歼-6、歼-7和强-5机队,并有效应对当时同类型的西方战斗机。
歼20是成都飞机制造厂研制的中国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采用两台国产涡扇10B发动机、DSI两侧进气道、全动垂尾,鸭式布局。
该机于2010年10月14日完成组装,2010年11月4日进行首次滑跑试验。
2011年1月11日12时50分,歼20在成都实现首飞,历时18分钟,这标志着我国隐形战斗机的研制工作掀开了新的一页。
歼20,空军代号为“鲲鹏”,因为该机将担负我军未来对空、对海的主权维护,北约代号为“Fire Fang”(炎齿)。
中航工业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航工业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国营第420厂),成立于1958年,1997年改制成立新公司,2003年债转股成立新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控股54%,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占股份46%。
公司是以生产航空发动机为主的军民结合型大Ⅰ型国有企业,拥有外贸自主进出口权,是国家外贸出口基地。
公司占地132万平方米,现有资产28.9亿元,现有在册职工1.2万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00余人,技术工人4300余人),拥有900多种8000余台门类齐全、技术先进的设备。
公司在航空动力装置、燃气轮机设计制造及工程施工维修服务、铝镁合金压铸、精密锻铸、数控加工、非标工业设备、工装量刃具、冲压焊接、特种喷涂、理化测试、计量测试等几十个专业形成了很强的科研生产能力,尤其在近几年的外贸生产中,较全面地掌握了世界先进的管理方式,技术和质量标准。
公司先后开发研制了20多种民用机械产品,涉及到医药器械、石油、纺织、能源、造纸、皮革、制冷、热机等多种行业,如纺机气动加压V牵装置、4JB1柴油汽车发动机、高炉煤气余热回收涡轮发电装置(TRT)、全自动冰箱发泡机、固井水泥车、系列冷镦机、各种透平机叶片及零部件、家用壁挂式燃气中央热水机、制冷设备零部件燃油燃气锅炉、氢氧焰焊割机、压力容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