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套管钻井用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 格式:pdf
- 大小:730.48 KB
- 文档页数:5
管线钢材的组织结构管线钢材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水务等各种管道工程中。
它的组织结构对于保证管道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管线钢材的组织结构。
首先,管线钢材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晶粒组织和套管组织两部分。
晶粒组织是指钢材内部的结晶颗粒排列方式,它直接影响着钢材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较大的晶粒有助于提高钢材的韧性和强度,而细小的晶粒则有助于提高钢材的塑性和耐腐蚀性。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控制冶炼和热处理工艺,使得钢材的晶粒尽可能细小而均匀。
套管组织是指钢材内部的管壁结构,它主要包括细晶套管和粗晶套管两种。
细晶套管由于晶粒较小,材料的韧性和抗拉强度都较高,适用于承受较大冲击和压力的管道。
粗晶套管由于晶粒较大,材料的塑性较好,适用于对弯曲变形要求较高的管道。
根据不同的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套管组织可以有效提高管线钢材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其次,管线钢材的组织结构还与其碳含量和热处理工艺有关。
普通的碳钢管线材的碳含量较高,因此其晶粒较大,这种材料适用于一些普通的管道工程。
控制碳含量在较低水平的低碳钢管线材,由于其晶粒较小,可提高材料的韧性和抗腐蚀性能,适用于一些特殊环境下的管道工程。
钢材经过热处理工艺后,可以进一步改变其组织结构。
正火处理可以使晶粒更加均匀,并提高钢材的强度和韧性;淬火处理能够使晶粒变细,并提高钢材的硬度和强度,但会减低其韧性;回火处理可以减轻淬火带来的脆性,恢复钢材的韧性和塑性。
因此,在管道工程中,根据具体的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能够使管线钢材的组织结构达到最佳状态。
最后,为了保证管线钢材的组织结构符合设计要求,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金相检查、显微组织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
通过这些检测手段,能够评估钢材的晶粒尺寸、套管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指标,从而确保管线钢材的质量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管线钢材的组织结构是保证其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2010年第2期宝 钢 技 术宝钢钻井用套管实物性能试验研究王 琍1,黄子阳1,宋生印2(1.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900;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针对套管在钻井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磨损的情况,模拟套管均匀磨损和偏磨工况,采用全尺寸实物试验方法,对宝钢Φ139.7×9.17mm P110钻井用套管进行了拉伸失效和静水压试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宝钢钻井用套管,在上、卸扣试验中螺纹和密封面未发生黏着磨损,拉伸失效载荷大于AP I BU L 5C2规定接头连接强度最小值17.7%,失效内压值大于AP I BUL 5C2规定最小内屈服强度46.7%。
对该产品进行了钻井试验,完成油层套管钻井井深1160m ,满足了油田使用要求。
关键词:套管;套管钻井;套管性能试验中图分类号:TG 14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0716(2010)02-0049-05Exper im en ta l Resear ch on Perform ance of Ba osteel ’s Ca s i n g for D r illi n gW AN G L i 1,H UAN G Ziyan g 1an d SON G Shen gyin2(1.Ba oshan I r on &Stee l C o .,L td.,Shangha i 201900,C h i na;2.C NPC ,X i ’an 710065,Shan xi ,C h i na ) Abstra ct:The experi m ental r esear ch on tensile f ailur e and hydr ostatic pr essur e of B a osteel ’s Φ139.7mm ×9.17mm P110casing f or drilling was m ade on the basis of the casing ’s abrasi on in var ying degrees in the drilling pr ocess .I n the r esear ch,the casing ’s homogeneous and eccentric abrasi onswere si mulated .The r e s ults show that the thread and seal s ur face doesn ’t get any galling during the make 2up and br eak 2out pr ocess ;the whole casing can support an additi onal 17.7%of the m ini m u m established connecti on tensi on str ength and an additiona l 46.7%of the m ini m u m internal yie ld pressur e value,which were set in the API BUL 5C2.No w the pr oduct has been tested in the drilling experi ment .It could reach a 1160m dee p oil well and can meet the oil field ’s r equir ements .Key wor ds:casing;casing f or drilling;casing pe r for m ance testing王 琍 教授级高工 63年生 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现从事油井管工艺技术、质量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电话 6655 2 @0 前言套管钻井是指在钻井过程中,直接采用套管(取代传统的钻杆)向井下传递机械能量和水利能量,井下钻具组合接在套管柱下面,边钻进边下套管,完钻后作钻柱用的套管留在井内作套管完井用。
钻井套管分类
钻井套管是石油钻井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其主要作用是保护井壁、防止井壁坍塌、控制井涌等。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要求,钻井套管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1.套管分类
按照管道的直径和厚度的不同,可将套管分为多种类型。
一般来说,套管分为生产套管(生产钻井套管)、中间套管、防漏套管、固
井套管等。
2.套管材料分类
按照套管的材料不同,可将套管分为多种类型。
目前,套管的主要材料有碳钢、合金钢、不锈钢等。
其中,合金钢套管具有抗腐蚀性能优异、耐高温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石油勘探等需要在极端环境下使用的场合。
3.套管用途分类
根据套管的用途不同,可将套管分为多种类型。
例如,生产套管用于油井生产过程中,起到固定地层和保护井眼的作用;防漏套管用于防止油井漏油;固井套管用于固井作业中等。
4.套管连接方式分类
按照套管的连接方式不同,可将套管分为多种类型。
目前,套管的连接方式主要有螺纹连接和非螺纹连接两种。
其中,螺纹连接具有连接简单、易于拆卸等优点,因此被广泛使用。
非螺纹连接则被广泛应用于高压、高温等特殊情况下的井下作业。
总之,钻井套管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在实际的钻井作业中,选择合适的钻井套管类型,能够提高钻井的效率和安全性。
C110级油井管钢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抗SSC性能研究高性能C110级抗硫化物应力开裂(SSC)无缝油井管是支撑严酷腐蚀环境油气资源开发的关键材料。
目前对该材料热处理工艺、马氏体微结构与使用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还不深入,认识尚不明晰,性能稳定性尚待提升。
为此,本文设计制备了C110级抗SSC油井管用28CrMo48VTiB钢,对试验钢进行了890℃淬火+(600<sup>7</sup>20℃×30<sup>9</sup>0 min)系列回火处理。
针对各样品,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方法,对马氏体各微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拉伸、冲击和硬度等常规力学性能;通过双悬臂梁(DCB)试验,测试了SSC 扩展长度Δa<sup>浸</sup>泡时间t关系曲线、SSC扩展速率da/dt<sup>瞬</sup>时应力强度因子(K<sub>Iapplied</sub>)关系曲线,测定了SSC停止扩展的临界应力强度因子K<sub>ISSC</sub>;采用Devanathan-Stachurski氢渗透试验,分析了氢的扩散行为。
通过定量表征马氏体各微结构的强化贡献,揭示了强化机制,通过定量表征马氏体微结构与氢扩散、SSC萌生之间、晶界与SSC扩展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抗SSC机理。
据此,开展了高性能C110级抗SSC油井管的工业试制。
结果表明:28CrMo48VTiB试验钢经890℃淬火+(600<sup>7</sup>20℃×30<sup>9</sup>0 min)系列回火处理,形成了回火马氏体组织。
该马氏体由Packet、Block和Lath各级亚结构组成。
X100级管线钢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发展趋势是采用大口径高压输送石油天然气并选用高强度级别的管线钢作为输送管道,这样既能大幅度降低管道建设成本、节约工程造价,又能提高管道输送设计压力。
继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后,为了实现我国的能源战略目标,各钢铁企业开始着手研发X100级及更高级别的管线钢。
到目前为止X100级管线钢尚处于研发试制阶段,现有研究表明,其微观组织主要由粒状贝氏体(GB)+针状铁素体(AF)+M/A岛状结构或下贝氏体(LB)+马氏体(M)+M/A岛状结构组成。
API5L将X100级管线钢的性能指标值暂定为屈服强度690MPa(SMYS)和抗拉强度760MPa(SMTS)。
国内关于X100管线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管线钢的化学成分设计方面,采用相应地控轧控冷工艺(TMCP)或高温轧制工艺(HTP)得到力学性能满足要求的管线钢;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X100管线钢的化学成分设计及其对微观组织的影响、板材轧制工艺参数。
对于X100管线钢的微观组织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方面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并且评价出具有良好性能的微观组织对轧制工艺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着重分析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三家钢铁企业生产的X100级管线钢的微观组织的区别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三种实验钢板的主要化学成分见表1。
根据ASTMA370-2002和ASTMA370-2005标准在钢管距焊缝180°母材部位取横向拉伸和冲击试样,并在MTS810型拉伸机和JB-800型冲击机上进行试验。
根据GB/T18658-2002(金属夏比冲击试验方法)取标准冲击试样,进行温度为20、0、-10、-20、-40和-60℃的系列冲击试验。
落锤试样在管材距焊缝1/4部位取横向落锤试样(DWTT),试样尺寸为300mm×75mm×壁厚,缺口形式为标准压制V型缺口,实验设备型号为JL-30000,实验按API5L标准进行。
Ⅲ型载荷分量对 N80套管钻井用钢断裂韧性的影响孙福洋;杨旭;贠柯;丁勇;毕成【摘要】采用PLD-100微机控制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金相显微镜、SEM和EDS等,研究了不同III型载荷分量对N80套管钻井用钢断裂韧性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N80钢由铁素体、上贝氏体和回火索氏体3种不同的显微组织构成。
由于断口形貌的不同,在不同III型载荷分量下,N80钢具有不同的总体断裂韧性;III型断裂韧性分量和I型断裂韧性分量之间呈线性相关性。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mode III loading component on the fracture toughness of N 80 casing-drilling steels was studied by PLD -100 electro-hydraulic servo fatigue testing machine , metallurgical microscope , SEM, EDS and soon.The results show that N 80 steel is composed of three different microstructure including ferrite , bainite and tempering sorbite .The N80 steel possesses different total fracture toughness under the different mode III loading component .Thi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fractograph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de III and mode I fracture toughness component is linear .【期刊名称】《管道技术与设备》【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4页(P6-8,16)【关键词】N80套管钻井用钢;III型载荷分量;断裂韧性;线性相关性【作者】孙福洋;杨旭;贠柯;丁勇;毕成【作者单位】西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陕西西安 710065;西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陕西西安 710065;西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陕西西安 710065;西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陕西西安 710065;西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陕西西安 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42近年来,套管钻井技术引起了国内外石油企业的高度重视[1-2]。
石油套管钢N80的显微组织分析牛 靖 董俊明 薛 锦 何兴利(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 710049) (宝鸡石油钢管厂 宝鸡 721008)摘 要:通过对N80套管钢微观组织进行光镜和透射电镜分析,发现试样中含高位错密度的板条束状铁素体是针状铁素体,在试样中还发现少量典型的贝氏体,因而确定N80套管钢的组织为针状铁素体和少量贝氏体。
主题词:石油套管;针状铁素体;贝氏体1 前言20世纪60年代以前,石油用管的基本组织形态为铁素体和珠光体,这种钢的基本成分是C-Mn,一般采用热轧和正火热处理。
为避免珠光体对钢材韧性的损害,60年代末出现了以J55等为代表的少珠光体钢。
这种钢的生产工艺进入了微合金化钢控轧的生产阶段,然而,一般认为,少珠光体钢强度的极限水平为500~550MPa。
为进一步提高管线钢的强韧性,研究开发了针状铁素体钢。
国际上,针状铁素体石油用钢70年代初投入工业生产,典型成分是C-Mn-Nb-Mo,一般含碳量低于0.06%。
针状铁素体是在冷却过程中,在稍高于上贝氏体温度范围,通过切变相变形成的具有高密度位错的非等轴贝氏体铁素体,通过微合金化以及控轧与控冷,综合利用晶粒细化、微合金化元素的析出相与位错亚结构的强化效应,来提高钢的强度。
为适应石油天然气开发的需要,在针状铁素体钢研究的基础上,80年代初开发研究了超低碳贝氏体钢,超低碳贝氏体钢在成分上采用了C、Mn、Mo、B、Ti、Nb的良好配合,形成完全的贝氏体组织,通过适当的合金元素的调整和控轧工艺的完善,可获得高强度和良好的强韧性组配。
N80套管钢作为一种微合金控轧钢,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新钢种。
关于N80钢是针状铁素体钢还是贝氏体钢的问题上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
本研究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对武汉钢铁集团研发的N80套管钢进行了微观组织分析,以便对N80套管钢的种类界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管材钢的微观组织对其机械性能、耐蚀性能和成形工艺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分析N80套管钢的微观组织有着重要的意义。
套管钻井技术在钻井中的应用摘要:近些年我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相继石油产业也有了很快程度的提高和发展,石油生产已经成为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大来源,我国已经成为石油出口大国,在石油生产发面有了许多的发展和发现,但是由于经济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石油钻井技术中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在市场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我国石油在生产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为提高竞争力我国石油专业者也研究出了一个钻井新技术就是套管钻井技术,其最大的优势是在钻穿压力变化带时能大幅度提高钻井的效率。
关键词:套管;钻井技术;现场应用引言套管钻井是利用常规的套管或尾管代替钻杆作为钻柱进行的钻进过程,对钻头施加扭矩和钻压,实现钻头的旋转与钻进。
整个钻井过程不再使用钻杆、钻铤等,可回收式的钻具悬挂并连接在套管底部,钻具是利用钢丝绳或电缆投捞,在套管内实现钻具升降,即实现不提钻更换钻头、钻具。
减少了起下钻和井喷、卡钻等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了钻井安全性,降低了钻井成本。
套管在钻进过程中的旋转也是靠顶驱来驱动。
一、套管钻井技术应用的范围在我国石油新研发的套管钻井技术中还存有一些没有研究的课题所以在应用上有局部的限制,不能应用到任何的钻井过程中,所以要了解套管钻井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重要。
1.套管钻井技术使用于油藏储量比较稳定的储油结构和地理位置这是由于由于套管钻井的工艺设计比较简单,没有测井工艺步骤,不通过测井了解油藏储油层的深度和储层的发育情况,是钻井完毕后直接进行固井完井工序,然后射孔采油。
因此在套管钻井之前必须保证油层的发育情况和油层储油的绝对稳定,才能进行套管钻井。
2.套管钻井适用于油藏底层的倾角较小的地域由于在各种钻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有井斜的现象,井斜直接的影响结果是导致钻井的深度和垂直性存在不符要求的差异,井斜越大,这种差异就会越大。
油藏底层倾角的大小直接决定着井斜的程度。
因此在套管钻井中,在设计计划钻井的区域范围是要特别注意,区域底层的倾角要小,还要裂缝的性质为不发育裂缝,才有利于在套管钻井中对井斜的控制保证钻井质量。
钻井套管知识点总结钻井套管是一种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的重要工具,它通常由钢管和套管组成,用于在地下井里支撑井壁、保护钻头、防止油层塌陷和污染等作用。
本文将对钻井套管的结构、功能、材料、安装、检测和维护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结构钻井套管通常由多个套管段组成,每个套管段长度一般为9~13.5m(30~45ft),直径从2 7/8英寸到13 3/8英寸不等。
套管管壁厚度一般为6~11mm(0.24~0.43in),直径和壁厚取决于井深、井斜、地层特性和井内流体等因素。
二、功能1. 支撑井壁。
在井钻进程中,井壁会受到地层岩石的自重和地层压力的作用,容易发生塌陷和崩落,钻井套管的主要作用就是支撑井壁,防止井壁塌陷。
2. 保护钻头。
钻井套管可以保护钻头免受地层岩石和井内流体的侵蚀,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
3. 隔离地层。
通过设置环空套管,可以隔离地下不同地层,防止油层压力过大、地层流体渗透和油层污染。
4. 完井。
在钻井完毕后,通过设置固井套管,可以进行油层压裂和水泥固井,保证油层渗透性和完整性。
三、材料钻井套管通常由碳钢、合金钢、耐腐蚀合金或钛合金等材料制成,选用材料必须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损性能。
碳钢套管适用于一般钻井环境,合金钢套管适用于高压、大直径和高温的钻井环境,耐腐蚀合金和钛合金适用于腐蚀性地层和特殊工艺要求的钻井环境。
四、安装1. 套带接头。
套带接头是连接钻井套管和套管管柱的关键部件,用于传递扭矩和牵引力,使得套管能够顺利地下入井。
2. 下入井。
通过顶钩、悬吊器、下入管和冲击器等辅助工具,将套管管柱逐节下入井,直至达到设计深度。
3. 固定套管。
通过旋接、下压、扭矩检测和压力试验等操作,确保套管与钻井井壁、井口和井底的密封和牢固,从而达到预期的支撑和隔离效果。
五、检测1. 磁粉探伤。
通过在套管管壁表面喷洒磁粉,用磁粉探伤仪检测裂纹、毛刺和凹凸等表面缺陷,确保管壁质量。
2. 超声波检测。
2014年5月套管钻井技术研究郭晓东(大庆钻探集团钻井二公司项目一部黑龙江大庆163000)摘要:随着石油钻井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新型高效的钻井技术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重要方向。
套管钻井技术是一项新型的钻井技术,对传统的钻井技术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套管钻井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钻井的成本,提高石油钻井的机械钻速,降低钻井事故发生的概率。
文章通过调研,分析了套管钻井技术的原理,介绍了套管钻井技术优势。
通过研究对于套管钻井技术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套管;钻井;原理;优势;经济;钻速套管钻井技术是区别于常规钻井技术的一项钻井新技术,套管钻井过程中,不使用钻杆,而将套管作为石油钻井的钻杆,用套管给井下钻头施加压力,传递井口扭矩。
同时利用套管传递钻井液水力能量,保证钻井的正常进行。
钻进过程中,井下钻具安装在套管柱的下部。
套管钻井技术实现了钻井和下套管作业的同时进行,井下工具和钻头的下放和上提都是在套管内部完成的。
和常规普通的钻井技术相比,套管钻井技术不需要钻杆,钻头的上提和下放利用钢丝绳在套管内部完成的,如果要进行更换钻头作业,则只需要利用钢丝绳将其起出即可,而不需要将整个套管柱起出。
由于钻进过程中套管一直在钻井井筒内,降低了发生卡钻、喷漏等钻井事故的概率,极大的增加了钻井的安全性能。
套管钻井技术是一项新兴的钻井技术,由于不需要使用钻杆和钻铤,因此可以节省大量的石油管材。
同时还不需要重新下套管作业,可以有效的减少钻井所用的时间,因此套管钻井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开发前景。
一、套管钻井技术原理分析套管钻井技术不需要常规钻井中钻杆和钻铤,但是钻井过程中使用的泥浆循环系统、水力系统、井口设备等方面,和常规钻井技术是相同的。
在利用套管技术钻井过程中,套管承担了常规钻井中钻杆的作用,套管在井口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可以实现上提、下放、旋转等。
井下钻头动力也是通过套管来传递的,钻头的直径要比套管的内径小一些。
钻进过程钻头旋转开始形成井眼,但是由于钻头的直径较小,形成的井眼直径无法实现套管的下放作业,因此需要在井下钻头的上部,安装能够伸缩的扩张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