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 实验报告单
- 格式:pdf
- 大小:282.19 KB
- 文档页数:11
学生化学实验报告单实验题目: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班级:日期:指导教师:第组姓名:同组人:【实验目的】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
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1、制取氧气(1)仔细观察图2-17所示的装置,使用了哪些仪器?()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2)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确认装置不漏气后,拔开橡胶塞,在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管口,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如图2—17所示)(3)将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4)加热试管。
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
用同样的方法再收集一瓶氧气(瓶中留有少量水).(想一想:为什么刚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立即收集?)(5)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2、氧气的性质(1)如图2-18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插入到上面实验收集到的氧气中(有瓶口向下缓慢插入),观察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
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有什么现象发生()?(2)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瓶中预加有少量水).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学生化学实验报告单实验题目: 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_____________ 组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目的】1、 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 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 、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
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1、制取氧气(1) 仔细观察图2-17所示的装置,使用了哪些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 ( ) 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2 )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确认装置不漏气后,拔开橡胶塞,在试管 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管口,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 在铁架台上。
(如图2-17所示)(3)将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 盛水的水槽内。
(4 )加热试管。
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 位加热。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 的集气瓶。
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班级日期:指导教师学勇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实验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
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班级日期:指导教师学勇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实验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班级 日期: 指导教师 学勇 实验名称: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氧气的性质实验目的:1、掌握用过氧化氢制取O 2的方法2、了解O 2的化学性质。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水槽、集气瓶、镊子、KmnO 4、木炭、石灰水、细铁丝、酒精实验步骤:一、氧气的制取: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二、氧气的性质:1、把烧到发红的木炭伸入到氧气瓶中,熄灭后滴入石灰水,振荡。
金属活动性:所用主要仪器、材料试管、镁条、锌粒、铁钉、铜片、铜丝、铝丝、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硫酸银溶液、2.金属的化学活泼性有强弱之分;上述五种金属中: Mg>Zn>Fe>Cu和Ag[问题]:铜和银都不与酸反应, 又如何来区分它们的强弱呢?[分析探讨]:在上述反应中:铁能与稀酸反应, 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是否也说明了铁的活动性比氢强(Fe>H );那么, 我们是否可用含有铜或银元素的可溶性的盐溶液来替代酸与金属反应:若铜能置换出银盐溶液中的银, 则Cu>Ag; 若不能, 则Cu<Ag。
[实验设计]:提出假设: 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 或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所用药品: 铜硝酸银溶液/ 或银硫酸铜溶液较活泼的金属能将另一种不活泼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实验验证]: 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铁能置换出铜。
所用主要仪器、材料试管、药匙、烧杯、天平、砝码、氯化钠、水二、配制50g5%的食盐溶液: 1.计算: 氯化钠的质量为 g, 水的体积为 mL2.称量与量取: 天平调零、调平, 两端放等大的纸, 用镊子夹取2g砝码, 并用镊子将游码移至0.5g刻度处;在左盘用药匙加氯化钠粉末至天平平衡, 并把量好的粉末倒入烧杯中。
用量筒量取47.5mL水: 注意细口瓶的瓶塞倒放于实验台上, 细口瓶口与量筒口紧挨, 倒至接近刻度线时停止(注意有抹口动作), 再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线, 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把量好的水沿玻璃棒倒入量筒中3.溶解: 用玻璃棒逆时针搅拌(不能碰烧杯壁及底部)4、装瓶与贴签:把溶解后的食盐水倾倒入指定的容器瓶中(注意口部紧挨、抹口), 盖上塞子, 放于实验台上。
5、清理仪器:砝码放回原盒(用镊子), 游码回灵, 纸片取下, 把托盘罗放于一边, 用抹布擦拭实验台。
所用主要仪器、材料铁架台、铁夹、烧杯、玻璃棒、天平、砝码、量筒、蒸发皿、酒精灯、粗盐、水、滤纸三、自制过滤器过滤10mL的粗盐水: 1.过滤器的制作与固定: 折纸-打开-放入漏斗-润湿(用胶头滴管沿漏斗壁润湿, 下接小烧杯)-用玻璃棒赶走里边的气泡, 根据下边烧杯的位置确定铁圈和漏斗的位置, 漏斗管口尖端部位要紧靠在烧杯内壁上。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水,观察现象。
1.镁:银白色,有光泽;铝:银白色,有光泽;铁:灰色,有光泽;铜:红棕色,有光泽。
2.铜片比铝片硬,铜片比黄铜片软。
3.金属导电性实验:用导线连接电池和小灯泡,将金属片插入导线两端,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
4.铜片加热后表面变黑。
5.实验现象:稀盐酸中铁和锌产生气泡,铝和铜无反应;稀硫酸XXX和铜产生气泡,铝和锌无反应;硫酸铜溶液XXX、铝、锌均无反应,铜生成固体物质;硝酸银溶液XXX、铝、锌均无反应,铜生成固体物质。
6.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Mg>Zn>Fe>Cu,铜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
7.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结论: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
学生实验报告单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实验名称: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实验实验目的:巩固和加深对金属物理和化学性质的认识,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药品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坩埚钳、电池、导线、小灯泡、火柴、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铁粉、铜片、黄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实验步骤:1.观察并描述镁、铝、铁、铜的颜色和光泽。
2.比较铜片和铝片、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
3.证明金属具有导电性:用导线连接电池和小灯泡,将金属片插入导线两端,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
4.铜片加热后表面变黑。
5.向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待测金属,然后分别加入5mL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水,观察现象。
6.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Mg>Zn>Fe>Cu,铜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
7.理解置换反应概念: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
实验步骤1、用天平称取2g、4g、6g、8g、10g的食盐,分别加入50ml烧杯中;2、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使食盐充分溶解;3、将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用量筒加水至100ml,摇匀。
上沙窝中学化学学生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同组人指导教师魏老师日期:实验题目:观察和描述一对蜡烛及期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
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化学科学生实验班级姓名同组人指导教师白老师日期:实验题目: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化学科学生实验班级姓名同组人指导教师白老师日期:实验题目: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化学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同组人指导教师日期:实验题目:观察和描述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拟火焰不同局部温度的上下,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块,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
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局部被烧焦得最厉害,枯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化学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同组人指导教师日期:实验题目: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枯燥的玻璃片呼气。
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3、呼气后枯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化学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同组人指导教师日期:实验题目:化学实验的根本操作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姓名:合作者:日期:9月12日
问题和建议:干燥烧杯底残留的黑色物质是什么?
姓名:合作者:日期:9月13日
问题和建议:
姓名:合作者:日期:10月10日
管口放一小团棉花,装好带导管的橡胶塞。
试管夹应夹在试管
略向下倾斜。
点:点燃酒精灯,先来回移动,使试管预热,
问题和建议: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
姓名:合作者:日期:11月5日
固体石灰石,再加入
,立即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住试管
问题和建议: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
姓名:合作者:日期:12月12日
问题和建议: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
姓名:合作者:日期:2月27日
问题和建议:
姓名:合作者:日期: 3月7日
问题和建议:
姓名:合作者:日期: 3月13日
问题和建议:在保证正确操作及实验现象明显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药品用量,以减少废物的排放,已达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姓名:合作者:日期: 3月20日
问题和建议: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
姓名:合作者:日期: 3月28日
问题和建议:。
化学学生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同组人日期:实验题目: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现象:蜡烛是色形体,容易切割,蜡烛溶于水且于水面。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观察现象,一段时间后,往烧杯滴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现象:火焰分层,干燥烧杯内壁有,澄清石灰水变。
3、熄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及结论:1、蜡烛质,密度比水。
2、焰温度最高,温度最低,燃烧后生成。
3、白烟是颗粒。
化学学生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同组人日期:实验题目: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实验步骤及现象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及结论:1、空气中的含量于人体呼出气体。
2、空气中的含量于人体呼出气体。
3、空气中的含量于人体呼出气体。
班级姓名同组人日期实验题目: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步骤和现象:一、药品的取用1、用钥匙取少量食盐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班级姓名同组人实验名称: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日期:年月日实验目的:掌握用KMnO4制取O2的方法,了解O2的化学性质。
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大试管、单孔塞、乳胶管、玻璃弯管、水槽、集气瓶(2)、玻璃片(2)、药匙、棉花、纸巾、酒精灯、火柴、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细铁班级姓名同组人实验名称: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日期:年月日,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实验目的:练习在实验室里制取CO2实验器材:大试管、小试管、单孔塞、胶皮管、玻璃弯管、集气瓶、玻璃片、烧杯、量筒、试管夹、稀盐酸、石灰石(或大理石)、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蜡烛、木条、蒸馏水、火柴。
班级姓名同组人实验名称: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日期:年月日实验目的: 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实验器材:酒精灯、烧杯(250ml)、镊子、三角架、坩埚钳、薄铜片、酒精、棉花、滤纸碎片、乒乓球碎片、蜡烛、火柴。
班级姓名同组人实验名称: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日期:年月日实验目的:1、巩固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
2、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器材:仪器:试管(7)、试管夹、坩埚钳、镊子、小木条、酒精灯、火柴、电池、导线、小灯泡。
药品: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铁粉、铜片、黄铜片(或白铜片)、稀江南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化学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同组人实验名称: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日期:年月日实验目的:1、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加深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药匙、烧杯(100ml)、量筒(50ml)、玻璃棒、胶头滴管。
班级姓名同组人实验名称: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日期:年月日实验目的: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实验用品:点滴板、滴管、试管、药匙、镊子、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酒精灯、火柴。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