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82.00 KB
- 文档页数:7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1.初步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与重要性。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现状。
4.逐步形成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和积极地参与到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行列中。
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分析、比较、讨论、读图分析、合作探究法等。
如何理解“自然资源”、“ 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本节教材知识的学习中自然资源的概念并不需要学生掌握,但是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和特点是学习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基础,只有了解了这两种资源各自的特点,才能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说出这两种资源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这条重点中包含的三个内容是环环相扣的关系。
我们不妨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理解:1.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物品入手,层层剥离看本质。
举例得出身边的大多数物品都是由自然资源一步一步加工生产得来的,进而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并将概念细化为三点内容,同时满足这三点后才称之为自然资源。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
2.大量阅读景观图。
通过形象直观的景观图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各种自然资源,让学生凭生活经验将这些自然资源进行分类,不要急于评价学生的分类结果,而是穿插学习教材P61-65插图3-3.1、3-3.2、3-3.3、3-3.4、3-3.5、3-3.8、3-3.9。
城市里的学生的实际生活离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比较遥远、陌生,通过这两幅图的学习刚好可以直观了解两种资源的差异,对课堂教学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3.完成好教材中的“活动”。
可以感受到自然资源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很大,学生还可以举出其他案例进行交流和分享。
此处还要让学生明确,对两类资源分别有不同的开发和保护措施。
一、自然资源用得完吗?1. 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
2. 自然资源分为资源和资源。
3. 常见的可再生资源有、、水和水能。
4. 常见的非可再生资源有、、铁矿等。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主要介绍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利用和保护。
本章内容是学生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和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学习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自然资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面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分析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利用和保护;学会分析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自然资源的珍惜意识,提高学生对自然资源保护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利用和保护。
2.难点: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自然资源保护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对自然资源保护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2.案例材料:我国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案例。
3.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材料和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我国自然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利用和保护。
通过案例材料,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每组选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4.巩固(10分钟)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学案识记:掌握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基础知识:重点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存在问题及措施(以下基础知识)能力:图文结合,提高读图、记图与析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通过复习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概况及分布,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基础知识提纲】:一、自然资源概况1.定义:气候资源水资源分类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2.3. 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资源数量:既是丰富的又是不足的的基本特征质量:各个地区有差异的分布:具有集中性但一般是不均匀的状况:是不断变动的4.油田:、、、、、、、主要矿产地煤矿:、、、、、、、、、(记图中铁矿:、、、、、、、产地的位置)有色金属:、、、、、、、、、5.我国年太阳辐射量分布的规律及原因,最多的地区是,最少的地区是。
二、土地资源1.重要性: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基本国情:;主要特点:类型,面积较广,比重大;、比重小;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 耕地:区的和地区空间分布:林地:天然林地:林区(最大的天然林区)和林区(第二大林区)不均衡人工林和次生林:林区(最大的经济林区)草地: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及青藏高原区难利用的土地:干旱荒漠和高寒荒漠3. 质量差别大东部季风区北方:旱地南方:西北内陆:青藏地区: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乱占耕地,耕地减少基本国策:4.土地存在问题滥伐森林,陡坡开荒,森林资源减少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与措施(看学案超载放牧,毁草开荒,草场退化5.“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大型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国际上称之为“中国的绿色长城”,被称为生态工程之首。
“三北”指、、,作用是防风固沙。
三、水资源与海洋资源1.水资源的特点:总量不少,人均占有量很低2.空间分布特点:、,根据水资源的供需状况,从南到北可分为丰水带、多水带、、、。
(看课本图)3.合理利用、4.水危机:华北地区自然原因: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秋季,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缺水最严重人文原因: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并且水污染和水浪费严重5.南水北调:将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地区。
第一部分:知识点——自然资源概况一自然资源☆1 自然资源判断:具有自然属性(存在于自然界)和经济属性(能被人类利用)。
两者缺一不可。
判断下列物品哪些是自然资源?空气石油鱼大米水电沙漠沼泽闪电2 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3自然资源现状:总量巨大但有限。
中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地球日:二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1:利用后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循环使用的资源。
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
2 :用一点就少一些的资源。
如,,等资源。
补充:中国矿产资源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北方多:煤,铁,石油。
南方多:有色金属。
☆3 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判断:风能土地森林水电灯大熊猫大理岩海洋资源 4 新能源(污染小):沼气地热能等〖相关练习〗下图反映我国某农村生活能源构成情况。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生活能源构成的突出特点是以为主要生活能源,其属于资源。
(2)这种能源构成引发的环境问题是,可引起水土,土地。
秸秆不能还田,减少土地有机肥料的供应,导致下降。
(3)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途径有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类型的,如沼气能,太阳能等。
第二部分:知识点——中国的土地资源土地类型存在问题解决办法耕地面积减少;工业发展和城镇占用耕地;利用不合理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生产力水平林地砍伐森林;利用不合理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草地超载放牧,毁草开荒规定载畜量,划区轮牧补充问题:1 中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什么?答: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2 中国耕地的“红线”是多少?答:18亿亩。
〖相关练习〗1 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 )A.多于400毫米的东部季风区B.不足400毫米的西北内陆地区C.多于800毫米的东南沿海地区D.400毫米至800毫米之间的地区2 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C.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3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多选A.耕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B.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内的山地C.草地分布在降水量不足2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D.我国渔业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1)图中A、B所示为(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区。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学习目标】1.知道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2.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现状,树立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新课导入】让学生找一找本市的自然资源种类,一起讨论,看谁找的准,引导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特征。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学习活动(一)自主探究:1.学生阅读课本P62页文字内容,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
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学生完成课本P63页活动1,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
非可再生资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
(二)合作探究:阅读课本P64-65页内容。
1.归纳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完成课本P66页活动。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本节课的收获: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第二节土地资源【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构成特点。
2.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对我国农业布局的影响。
3.了解我国所面临的土地资源与环境和发展问题,增强土地保护意识。
【学习重点】1.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
2.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认识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土地保护意识。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新课导入】话题导入——“民以食为天”而“粮食的生产”离不开土地,土地是生命之本。
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是十分必要的。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学习活动(一)自主探究:认识我国土地类型的构成。
1.学生阅读课本P68页图3.6,图3.7,图3.8,图3.9,完成以下任务:(1)归纳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林地,可利用草地、工矿生产和城乡建设用地、耕地、难以利用土地。
(2)从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中得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基本特征是: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新人教版【考点扫描】(明确目标,有的放矢)、自然资源的含义及主要类型、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2、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3、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主要特点;4、土地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5、水资源时间分配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6、解决水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
【自主复习】(独立自主,快乐收获)、自然资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称为________________;再生过程非常缓慢,几乎不可再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地林地:3、根据南水北调示意图完成如下题目。
(1)在图中空白方框中填写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方案、中线方案、西线方案及引滦入津、引黄济青五个调水线路的名称。
(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_______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的_________、________地区。
(3)南水北高工程东线方案沿______运河北上至华北;中线方案经过了是调长江上游_______水利枢纽的水,经____江上的_________水库;西线方案就是把长江上游干支流水调到______河上游。
【中考链接】(走出教材,你才会有进步)(XX.临沂)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1~2题。
、A、B两种土地利用类型是()A、水田、旱地B、旱地、林地c、水田、草地D、水田、林地2、林地主要分布的地形区是A、平原B、山区c、盆地D、高原(XX.临沂)3、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B、土地资源的总量少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D、人多地少(XX.临沂)我国各类自然资源,不仅比例构成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
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表”,回答4题。
水资源(%)耕地资源(%)北方2060南方80404、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A、南方地多水少B、南方地多水多c、北方地多水少D、北方地少水多【本课质疑】(记下你的疑惑)。
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知识纲要]一、概况1、自然资源:人类___ __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并用于___ __和___ __的物质和能量。
可再生资源:资源、水资源、资源、生物资源2、分类非可再生资源:资源按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分:(1)_____ ___,如矿物能(煤、石油、天然气)、水能和生物能等。
(2)___________,指目前由于技术经济水平的限制,还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资源,如太阳能、地热能和核能等。
3、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总量丰富,种类多,不足,分布。
二、土地资源1、土地资源现状:耕地、林地少,难以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2、土地利用类型(图文P170中国主要土地资源分布和森林分布)分布:湿润、半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1)耕地类型:秦岭—淮河以南为,以北为(2)草地:北方半干旱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3)林地:、西南山区和南部山地3、主要问题:乱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的沙漠化、草场退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化;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湿地减少;农田丧失等。
4、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三、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图文P171空间分布多,少解决调水、、1、水资源时间分布多,少途径节约、防治2、水能资源(1)蕴藏总量:6.8亿千瓦,世界第一70﹪在和(2)分布地区水系最多,其次是雅鲁藏布江水系(3)主要水电站:葛洲坝、龙羊峡、三峡、小浪底等(图文P171学习指导:水电站坝址选择)四、矿产资源1、基本特征:分布广泛,相对集中,北方多,南方多2、矿产基地:主要油气田、铁矿、煤矿、有色金属等(图文详解P169表格)贫矿多,富矿少依法管理3、利用问题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合理利用,破环严重,浪费严重综合利用五、海洋资源1、海域特点:海域辽阔、条件优越、资源丰富2、主要类型发展水产业的有利条件(1)生物资源东海—天然粮仓,渔场全国最大(2)化学资源: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盐场全国最大(3)矿产资源:近海石油(储量100多亿吨,并已在渤海、南海、东海开采),天然气,滨海矿砂3、开发利用(1)问题:生态破坏和近海石油污染(2)措施:禁止过度捕捞,做到捕养结合,防止海洋污染[思考探究]1、读图文详解P171《中国水资源的分布和南水北调图》分析我国水资源最紧张地区是华北平原而不是干旱的西北地区。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我国主要资源的特色;我国耕地、林地、草场的主要散布地域;主要水电站、主要能源矿产和非能源矿产的散布;我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重生能源的主要散布地域;我国大海资源的概略,主要大海水产;主要渔场和盐场的散布。
技术目标:娴熟并正确地在图上填出要求掌握的各样资源的名称;运用各种统计图表剖析说明某种自然资源的特色。
自主学习一、自然资源的概略1、自然资源的观点:2、自然资源的种类:3、自然资源的特色:二、我国水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的概略从特色、散布、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学习,详见附表一种类水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特色1.水资源的总量,但人均量 2.水资源的时空散布 3.水土资源配置 1.水能资源储藏量大,世界第一位。
2.地域散布不平均 3.开发利用率低 1.土地资源种类多样 2.山地多,平川少,耕地比重小 3.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据有量少 4.土地资源地域散布不均衡,土地生产能力的地域差别明显1.总类多,资源丰富 2.散布较广,相对集中 3、贫矿多,富矿少散布特色空间散布: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时间分派: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年际变化大。
主要散布在西南地域;以长江水系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黄河水系和珠江水系。
耕地集中散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天然林地集中散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西南(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喜马拉雅山东段的南坡),东南部山区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草地主要散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煤、铁、石油产区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南方居多。
(见附表二)问题水土资源配合欠佳,淡水资源日益紧张,浪费现象惊人(特别是我国的华北地域)绝大多数还没有开发利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严重,丛林资源减少,草场资源超载退化对策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节俭用水防治水污染鼎力发展水电事业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确实保护耕地依法管理“开源”“节流”并重增强建设、保护贯彻《矿产管理法》合理使用综合利用附表二:主要的煤矿:省区主要矿地省区主要矿地黑龙江鸡西、鹤岗、双鸭山辽宁抚顺、阜新、铁法河北开滦、峰峰河南平顶山、义马山东新汶、枣庄、兖州山西大同、平朔、阳泉江苏徐州安徽淮北、淮南贵州六盘水四川天府、攀枝花陕西神府内蒙古伊敏河、霍林河、元宝山准格尔、东胜宁夏石嘴山主要的油田:省区主要产地省区主要产地黑龙江大庆辽宁辽河天津大港(华北)河北任丘(华北)河南、山东中原山东成功新疆克拉玛依、塔中主要的金属矿产类型矿种集中散布地域主要产地地位黑色金属矿铁矿辽宁、冀东、川西等地域辽宁鞍山、本溪,河北迁安、邯郸,内蒙古白云鄂博,甘肃镜铁山,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四川攀枝花已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五位钒钛四川攀西地域四川攀枝花(与铁矿伴生)钒储量世界第一钛储量世界第二有色金属矿钨横断山区、南岭和秦岭等地域江西大余储量居世界第一锑湖南锡矿山锡云南个旧钼辽宁杨家杖子,陕西金堆城铅锌湖南水口山,青海锡铁山,云南兰坪铜江西德兴,安徽铜陵,甘肃白银,云南东川镍甘肃金昌铝广西平果,贵州修平稀土内蒙古白云鄂博储量居世界第一三、大海资源 1、大海生物质源:我国四大边沿海的水域辽阔,大海生物质源特别丰富,仅鱼类就有 2 万多种,还有各样藻类、蟹类、贝类等其余水产,渔场面积居世界之首,被列为大海生物质源最富国之一。
精品文档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第1课时可再生资与非可再生资知识与技能1.举例分析自然资及其主要类型。
2.学会分析我国自然资应如何合理利用。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树立保护资、节约资的理念,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节约资。
重点学会举例说明我国自然资的分类及利用。
难点学会分析自然资的分类及利用。
一、导入新课教师:在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家庭小调查,现在谁能够告诉老师:你家现在的耕地比以前多了还是少了?刚才很多同学说到自己家耕地减少了,乱占耕地的现象很严重,比如城市中公路、铁路的修建,工厂的建设等。
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自然界给予我们的物质,这是一种自然资,那么什么是自然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我国自然资的特征。
二、讲授新课教师:首先,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什么是自然资。
学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必须利用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物质和能量,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称为自然资。
教师:你能举出一些实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吗?学生:农业生产需要的土地、阳光、水;冶炼钢铁需要的铁矿;开动汽车需要的汽油、天然气等。
这些土地、阳光、水、铁矿、石油等都是自然资。
讨论交流:请观察你周围的环境,教室里哪些事物与自然资有关?它们是用什么自然资做成的?学生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只要说得合理就鼓励。
学生:教室里用的桌凳是用木材做的,用的铅笔是木材做的,铅笔芯是矿产中提炼的,作业本的纸张是木材做的等。
教师:自然资分几类?读图3.1“可循环使用的土地资”,图 3.2“用一点就少一点的煤炭资”,请举例说明你身边的自然资分别属于哪一类。
学生:自然资分为可再生资和非可再生资。
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
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能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资源》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利用和保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知道我国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和不足之处,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自然资源的概念、种类和保护意识尚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对自然资源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利用和保护;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地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利用和保护。
2.难点: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自然资源为例,分析其特点、利用和保护措施。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交流心得。
4.实践教学法: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自然资源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讨论话题,准备好实践活动材料。
3.制作好PPT,突出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利用和保护,让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讨论我国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和不足之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观察能力。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使学生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自主学习】(本内容主要参考《八年级上册地理课本》)一、自然资源及其分类:1、自然资源是指: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总量,种类,人均。
3可再生资源资源,如:资源,如:二、土地资源1、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和。
其中农业用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用地为_______2、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土地资源总量;土地利用类型;但人均占有量;比例构成_____例如耕地林地___,_________多,后备土地资源,特别是矛盾突出;分布不均;各类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3、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及(地形);林地主要分布在(地形)。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
4、我国的三大林区:、和。
其中最大的天然林区是。
5、比较我国南方水田和北方旱地的差异,以及南北方水土资源地区匹配的差异:南方多少,耕地以为主;北方多少,耕地以为主,多发展灌溉农业。
三、水资源和水能资源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是什么?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有哪些?空间:特点时间:途径270%分布在,其中以最多,其次为。
和也有较大的水能蕴藏量。
已开发利用的地区,集中在。
【习题演练】1、下列各组资源,均为可再生资源的是()A.草地、荒漠、纸张 B.阳光、水能、木材C.石油、煤、天然气 D.耕地、森林、水资源2、我国耕地、林地、草地资源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A.各地开发历史长短不同B.受光热、水、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C.各地的人口密度不同D.各地的生产方式不同3、我国耕地面积较小,人均耕地不足。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你认为应该()A.多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B.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C.把草原、山坡开垦为耕地D.围湖造田,围海造陆4、读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问题。
(1)缺水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的原因是(2)为了改变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和华北地区供水紧张的状况,调节跨流域的径流量非常必要,如图中①、②、③、④等跨流域调水工程,缓解了某些城市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学案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
3.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崭新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学习重点】1.会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的联系。
2.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1.会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理解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护,也将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2.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
【学习过程】【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学法提示:把课本文字内容和图结合起来1、看课本图片以及课本内容,回答问题:(1)自然资源与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我们用到的、看到的物品与自然资源有关,请举出例子?(2)什么是自然资源?可以分为那两大类?完成63页活动题1。
(3)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结合教材64页活动2题图文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1、在资源方面我国的国情是怎样的?2、根据课本给出的数据如何理解“丰富”和“不足”谈谈你的想法?【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合作探究】1、如何利用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生活中我们如何去做?2、到目前为止,我国人口和资源的矛盾是否已经不再进一步激化了呢?3、谈谈如何保障我国资源供给。
【我的收获】【学后质疑】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吗?【同步演练】(一)填空题1.可再生资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二地理课程教案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及其地理分布情况。
2.掌握我国的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方式。
3.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珍惜与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地理教科书、地图、图片、幻灯片、音频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张描绘了我国各省市的地理分布图,并进行简要介绍。
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各个地方有什么样的自然资源呢?二、学习(20分钟)1.自然资源的定义与分类通过幻灯片展示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包括可再生资源(如森林、水力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炭、铁矿石)。
要求学生了解不同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方式。
2.我国的自然资源分布通过展示地图和相关图片,让学生了解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情况。
例如,煤炭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等地,油田主要位于东北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
三、展示与讨论(20分钟)1.利用图片和实例展示我国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如煤炭的发电、水力能源的发电、石油的提炼等。
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地方的自然资源利用更加充分?有哪些可能的原因?2.展示一些环境保护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保护重要性,并引导他们思考自己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为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出一份力。
四、练习与运用(30分钟)1.分发练习册,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完成相关练习,巩固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理解。
2.组织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个问题:在自己所在的城市或地区,有哪些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是否合理?讨论后可以进行展示和交流。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成果,并提醒他们要珍惜自然资源,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履行自己的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责任。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调查自己所在地的一种自然资源,并写一篇短文介绍该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方式。
教学反思:通过以上教学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及其地理分布。
同时,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意识,让他们学会从小事做起,为美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学案一、知识要点梳理考点一:自然资源的概况及矿产资源1、中国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①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②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③自然资源的质量在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④自然资源的分布是有规律的,但又是不均匀的;⑤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2、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________地区最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盆地最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图3-3,找出我国主要油田ABCDEFG5、读图3-4,找出我国主要煤A______B______C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G______H______I______J______K______L______M_____N______O_______5.对照3-5,找出我国主要铁矿A_____B_____C_____ D_____E_____F_____G_____H_____6.对照课本图,找出主要有色金属A______B_______C______D_______E_______F_________G_______H_______I________J_________考点二:土地资源1、土地资源利用类型:_____________2、土地资源的分布:耕地:分布在东部__________________;林地: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草地: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解决措施有哪些?4、我国对待土地问题的基本国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三:水资源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______时间分配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地理八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word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分类。
2、从生活、生产实例动身,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和重要性;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峻的国情现状。
3、树立十分珍爱、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增强资源爱护意识。
重点: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及其作用;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学习过程:一、自然资源及其分类:1、自然资源是指:2资源,如:资源,如:3、阅读P62资料,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4、关于可再生资源,假如利用合理,并注意,便能实现永续利用;关于非可再生资源(要紧是矿产资源),我们应该十分。
二、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总量,种类,人均。
1、我国几种资源总量及其人均占有量情形: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位,人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
矿产资源总值居世界第位,人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耕地面积居世界第位,人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位,人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位,人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2剧了我国资源问题的严肃性。
讨论:爱护和节约自然资源,我们能够做什么?作业:1、填充图册P19页。
2、本节《基础训练》内容。
《第二节土地资源》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差不多特点,初步分析明白得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缘故。
2、从生活、生产实例动身,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3、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爱护耕地的资源观,培养资源爱护意识。
重点: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及运用图表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结构特点和分布特点。
学习过程:一、土地资源的利用1、依照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和。
2、我国土地资源的差不多特点:土地资源总量,土地利用类型,但人均占有量,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
3、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少,多,不足,专门是的矛盾尤为突出。
八年级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大体特点》学案
(一课时)
日期班级姓名自主学习目标:
1 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
2 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3 了解我国资源丰硕,人均不足;破坏严峻的国情。
自主学法指导:
学会从图表中获取相关信息。
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自主学习评判:
《自主学习与测评》“欢乐预习”
自主学习反思:
八年级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课时)
日期班级姓名
互动学习目标:
1 准确熟悉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种类。
2 熟悉自然资源的国情,培育正确的资源观。
互动学习进程:
(一)自主学习案的情形反馈。
(二)“自然资源与咱们”部份重难点讲解讨论:
1 指名说出“自然资源”的概念,
明确:①直接从自然界获取,
②可用于生产和生活,
③物质和能量;举例让学生判定。
2指名说出“自然资源”的分类及注意事项,强调两种之间的区别,让学生举例。
3 指导读图3.3,说说如何对待可再生资源。
(三)“总量丰硕人均不足”部份的学习:
1 明确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2 让学生从文中举出材料说明“总量丰硕”。
3让学生从文中举出材料说明“人均不足”。
4 读图3.4,讨论说说自己的观点。
5 分组讨论活动题1.
6 完成活动题2
(四)小结课时内容。
三互动学习评判:
完成填图册一,二题。
四互动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