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系列RTK操作手册
- 格式:pdf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63
RTK操作步骤1,架设好基准站,确定电瓶正负极没有接反,然后将电台开机,然后开主机,等待几分钟,确认基准站已经发射,发射状态为:PWR灯常亮,STA灯一秒闪一次,DL灯5秒钟连续闪烁2次,卫星灯每隔30秒连续闪烁,闪几次就是锁定几颗卫星,电台上的TX灯一秒闪烁一次。
作业区域比较远时,可以将电台后面的扳手板到H 上,也就是高档,这个距离一般为8—10公里左右。
2,架设好移动站,将移动站开机,然后将手簿打开,点击进入工程之星,手簿屏幕下方出现不断变动的数据时,也就是手簿左下角的状态不是“无数据”时,蓝牙就连结上了,否则重新连接,然后看通道是否跟基准站电台上的数字是否一致,不一致的话就在手簿的设置菜单下选择电台设置,选择对应的通道然后选择切换,等出现切换成功的字样时退出即可。
当蓝牙连接不上时,可以将手簿热启动,然后重新进入工程之星。
3,将移动站放在已知点上,在手簿的工程菜单下选择新建工程,输入工程名称,然后选择OK,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椭球系,然后点击下一步,在中央子午线栏输入坐标系要求的中央子午线,然后点击确定,再在工程菜单下选择新建文件,输入对应的文件名称,然后确定,再选择工具菜单下的校正向导,选择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上,点击下一步,出现校正向导一,输入已知点坐标,然后选择校正,此时移动站一定要对中整平,然后再选择确定,这时移动站可以拿走了,校正完后最好在已知点上测一次点。
4,将移动站放到第二个已知点上,然后选择工具菜单下的校正向导,选择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上,选择下一步,到向导一,然后再选择下一步,到向导二,在这里输入第二点的坐标,然后选择校正,同样,移动站要对中整平,再选择确定,再在这个已知点上测一个点。
5,校正完成后,点击设置菜单下的测量参数,选择四参数,察看四参数的比例,比例应该大于0.9999……至少4个9,小于1.0000……最少4个零,这样的参数就是合格的,然后将移动站放到第三个已知点上,测个点,与已知点比较一下,看误差多少,等级比较高的控制点的误差应该控制在2公分以内。
RTK作业系统操作⼿册南⽅GPS 产品系列RTK作业系统操作⼿册南⽅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四年⼗⼀⽉⽬录⽬录第⼀章测量准备 (1)§1.1⼯程之星介绍 (1)§1.2RTK快速⼊门 (2)§1.3快捷键及⽂件⽬录树 (3)§1.4静态快速⼊门 (6)第⼆章⼯程 (7)§2.1操作 (7)§2.2设置参数 (8)第三章校正步骤 (9)§3.1⽅法⼀:控制点坐标库求校正参数 (9)§3.2⽅法⼆:校正向导求校正参数 (12)1.基准站架在已知点(假设为A)校正 (12)1) 利⽤⼀个点(即基站点A)校正 (12)2) 利⽤两个点进⾏校正(假设第⼆点为B) (13)3) 利⽤三个点进⾏校正(假设第三点为C) (13) 2.基准站架在未知点校正 (14)1) 利⽤⼀个点进⾏校正(假设为B) (14)2) 利⽤两个点校正(假设第⼆点为C点) (14)3) 利⽤三个点进⾏校正(假设第三点为D) (15)第四章测量步骤 (17)§4.1测量 (17)§4.2放样 (18)1) 点放样 (18)2) 线放样 (21)3) 曲线放样 (23)第五章蓝⽛模块的安装 (25)§5.1蓝⽛模块说明 (25)§5.2蓝⽛模块的安装⽅法 (25)I⽬录§5.3蓝⽛指⽰灯状态说明 (25)第六章 9800主机介绍 (27)§6.1主机外形 (27)§6.2动态菜单介绍 (27)§6.3基准站菜单介绍 (27)§6.3.1 状态 (28)§6.3.2 信息 (29)§6.3.3 设置 (29)§6.4移动站菜单介绍 (30)§6.4.1 状态 (31)§6.4.2 信息 (32)§6.4.3 设置 (32)§6.5静态菜单介绍 (33)§6.5.1 状态 (33)§6.5.2 信息 (34)§6.5.3 设置 (34)§6.5.4 测量 (35)第七章 CASIO采集器 (37)§7.1简介 (37)§7.2CASIO的外部整体结构图 (38)§7.3电池的安装与更换 (40)§7.4CASIO⼿簿开机与初始化 (41)§7.4.1 初始化屏幕 (41)§7.4.2 加载Windows CE操作系统 (43)§7.5设置⼿簿 (47)§7.5.1 对⽐度设置 (48)§7.5.2 电池电量查看 (49)§7.5.3 内存管理 (49)第⼋章问题快速判断 (51)1.差分处没有信号 (51)II⽬录2.蓝⽛如何显⽰没有连接,处理? (51)3.电量不⾜的情况如何处理,表现如何? (51)4.9800外接电台的连接线问题? (52)5.注册码是怎样使⽤的? (52)附录A 联系地址 (53)附录B 全国销售及服务⽹络列表 (54)III⽬录IV第⼀章测量准备《RTK 作业系统操作⼿册》 1第⼀章测量准备本书旨在以⽅便⽤户进⾏RTK 作业当中的操作,以Wince ⼿簿操作为主。
精灵phant0m4RTK操作指南:
注意事项:进行航测作业前,先对目标场地周边环境障碍物确认,确认障碍物高度、数量、位置、大小,确保飞行安全才能进行作业。
开始作业→启动飞行器和遥控器→进入网络诊断确保飞行器4G
网络能正常连接→点击右上角设置页面→打开RTK模块→接收RTK信号方式“网络RTK”→回到执行页面→确保飞行器进入RTK定位状态→点击规划(摄影测量)→屏幕显示飞行器当前位置地图→您可直接(在触屏上)移动地图或缩放地图,调整至需要航测的区域→点击地图建立第一个航点→屏幕右侧将出现航点设置信息,假如航点信息有误,可拖拽移动进行调整,或双击删除,建立4个航点,航点将自动连接→拖拽航点可对区域进行调整→选定区域后在屏幕右侧设置飞
行高度(一般120米,最高不超过150米)、速度(高程设好最快米/秒)→点击重复率设置,根据航测需要调整航测横向重复率(一般70%)(重叠率)、纵向重复率(一般80%)(重叠率)→调整边距,点击加号外扩或减号内缩→返回主界面,进行相机设置,调整照片比例(4:3),根据当前环境光线调整白平衡→设置云台角度(默认-90O)为正射影像拍摄,如需拍摄倾斜影像,可调整其他角度(如55O至60O)→为了提升建图精度,建议关闭畸变修正→设置完成后返回主界面→点击保存,输入任务名称→点击确定画面将切换至相机,点击相机可调整相机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执行→阅读注意事项并点击确定→右滑开始飞行作业模块,在飞行作业中,将遥控天线切面面向飞行器已获得最佳信号→如果任务完成前出现电池电量不足,可手动结束任务,(APP将记录断点),更换电池后可继续执行作业→作业完成后,飞
行器将根据规划设置,默认自动返航→可进行下一个任务或将SD卡
中的图片导入电脑进行建图,建图后可导入APP地图使用,进行地块的规划。
RTK简易操作步骤RTK(Real Time Kinematic)是一种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它能够提供高精度的位置测量,适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土地测量、建筑和工程测量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RTK的简易操作步骤。
1.RTK系统的准备在开始RTK操作之前,需要确保RTK系统正常工作。
首先,检查GPS接收器的电源是否连接正常,然后启动GPS接收器。
接着,连接数据链路设备(如无线电或蓝牙模块)以实现数据的传输。
最后,确认RTK系统与基准站建立连接,确保接收到基准站发送的差分信号。
2.设置基准站基准站是RTK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基准信号,用于计算接收机的位置。
在操作RTK之前,需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基准站位置,并将基准站设置好。
首先,在基准站上安装一个GPS接收器,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然后,连接到基准站的控制台,并根据厂家提供的说明进行设置,包括设置基准站的坐标和高程等参数。
最后,确保基准站正常工作并发送差分信号。
3.设置接收机接收机是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用于接收基准站发送的差分信号,并计算出高精度的位置坐标。
在开始操作之前,需要设置接收机的参数。
首先,选择合适的观测模式,例如静态观测模式、动态观测模式或RTK模式等。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观测参数,如观测时长、观测间隔、导航频率等。
最后,确保接收机连接到基准站的数据链路,并接收到正确的差分信号。
4.进行RTK观测在设置完成后,即可开始进行实际的RTK观测。
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测量点,并在接收机上记录其起始观测时间。
然后,让接收机自动进行观测,并记录导航数据。
在观测过程中,需要保持接收机与基准站的连线稳定,并确保接收机接收到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卫星信号。
观测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测量点的要求和实际情况。
5.后处理差分数据在观测完成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后处理。
后处理的目的是计算出更加精确的测量结果,并去除误差。
首先,使用后处理软件导入接收机记录的数据和基准站发送的差分信号,并根据相应的算法进行数据处理。
RTK简明操作手册
1、新建工程:
点击屏幕上的FDC图标,进入如图1-1所示界面,显示了最近的工程信息。
选择新建工程,输入工程名称之后,点击OK按纽,画面(图1-2)问是否创建点,点击是(Y)按纽,进入画面(如图1-3)。
输入点名,描述以及点的三维坐标(N,E,EL)和WGS-84
1-4)。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2、基准站设置:
1、设置基站:将基准站设在指定的点位上。
GPS单点定位
点位的详细信息。
(1)可以在在纬度、经度和椭球高三栏中分别输入实际值,
(2)命名基准点:命名一个基准点,保存到点表中。
(3)从点表中选:弹出点表对话框,从列表选中点后,该点就作为基准点。
(4)从图上选:弹出地图对话框,图上注明了点的示意图,根据情况单击选点
(5)显示点信息:显示了该点的种类、坐标,以及在图上的位置
GPS单点定位坐标。
图3-2-1 图3-2-2
2、设置天线:
(1)型号:选择您所需要的一种类型。
选择了一个天线形号之后,在半径、偏移输入框中会出现对应数值。
(2)高度:选择斜高或垂高后,输入量取的数值。
(3)半径、偏移:修改天线盘半径和天线附加高的数值。
图3-2-4
1.1 流动站设置
在点击移动站设置的图标后,弹出流动站设置界面,如图3-3-1:
图3-3-1
基准站设置在N点,移动站没有设置的条件下,显示了基准站的坐标,获取基站点的纬度、
经度和大地高。
也可以点击“从基准站”获取。
中海达RTK操作说明书一、前言二、设备组成中海达 RTK 系统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1、基准站:用于发送差分信号,提高移动站的定位精度。
2、移动站:接收卫星信号和基准站的差分信号,进行实时定位测量。
3、手簿:用于设置参数、采集数据和处理数据。
三、准备工作1、检查设备确保基准站和移动站的电量充足。
检查天线是否安装牢固,线缆是否连接正常。
2、选择合适的测量地点尽量选择视野开阔、无遮挡的区域,远离强电磁干扰源。
3、安装 SIM 卡如果需要通过网络传输数据,将 SIM 卡正确安装到手簿中。
四、基准站设置1、架设基准站将基准站三脚架架设在已知控制点上,确保稳定。
安装基准站主机,连接好天线和线缆。
2、开启基准站按下电源键,等待基准站启动。
3、手簿连接基准站打开手簿中的测量软件,通过蓝牙或数据线连接基准站。
4、设置基准站参数输入基准站的坐标、高程等信息。
设置差分模式(如 RTCM32 等)和发射频率。
5、启动基准站发射信号确认参数设置无误后,启动基准站发射差分信号。
五、移动站设置1、安装移动站将移动站天线安装在对中杆上,连接好主机和手簿。
2、开启移动站按下电源键,等待移动站启动。
3、手簿连接移动站打开手簿中的测量软件,连接移动站。
4、设置移动站参数选择与基准站相同的差分模式。
输入测量项目的相关参数,如坐标系、投影参数等。
5、移动站初始化在开阔区域,等待移动站完成初始化,获取固定解。
六、数据采集1、点测量到达测量点,将对中杆准确对中,点击手簿中的“点测量”按钮,记录测量点的坐标。
2、线测量沿着需要测量的线路,依次采集点坐标,手簿软件会自动生成线路。
3、面测量围绕测量区域,采集边界点坐标,软件可计算出面的面积和周长。
七、数据存储与导出1、数据存储测量数据会自动存储在手簿中,您可以设置存储路径和文件名。
2、数据导出将手簿连接到电脑,通过测量软件将数据导出为您需要的格式,如CSV、DXF 等。
八、注意事项1、在使用前,务必仔细阅读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了解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产品技术手册辰星M15-RTK目录1.软件资料下载 (1)2.产品名称 (1)3.产品配置 (3)4.参数指标 (4)5.使用教程 (6)5.1基站端准备 (6)5.2移动端准备 (6)5.3Ardupilot(APM)飞控连接步骤 (7)5.3.1单天线RTK移动端设置 (7)5.3.2双天线RTK移动端设置 (8)5.3.3单天线飞控参数设置 (8)5.3.4RTK基站端设置 (9)5.3.5RTK双天线飞控端设置 (12)5.3.6RTK双天线移动站设置 (13)5.4PX4飞控连接步骤 (13)5.4.1飞控端设置 (14)6.其他参数 (16)6.1GNSS性能 (16)6.2接口 (16)6.3通讯性能 (17)6.4电源指标 (17)6.5连接器 (17)6.6指示灯状态 (19)6.7电气特性 (20)6.8物理特性 (20)6.9尺寸图 (21)7.联系方式 (22)8.注意事项及安全指南 (23)1.软件资料下载百度网盘:https:///s/1gNt1WcS9Cyc3JXGgadHS7g 提取码:amov2.产品名称辰星M15RTK厘米级差分导航定位接收机简介:辰星M15RTK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级小体积、高集成度、高精度定位定向接收机。
支持BDS、GPS、GLONASS、QZSS系统RTK高精度定位。
采用知识产权的快速载波相位模糊度解算技术和多径抑制算法,能够快速精确地解算出厘米级位置信息;可同时接收多个地面基准站RTCM数据,支持短、中、长基线RTK解算。
内置多种语言Web GUI,可实现零上手的配置,图形化的数据显示及远程升级;该接收机还拥有方便易用的网页配置界面,大幅度降低使用门槛,具备丰富的接口,适应各种应用场景。
可广泛应用于无人机高精度测绘、机械控制、位移形变监测、精准农业、驾考、无人机等。
产品特点:•支持BDS/GPS/GLONASS/QZSS•厘米级高精度RTK定位•支持双天线定向•支持千寻/六分网络服务(需自备4G Sim卡)•支持DGNSS定位•灵活对外接口,支持串口、支持外部存储器TF卡、USB 2.0OTG、CAN、PPS、EVENT•集成DTU支持4G传输(可支持全球全网通)•支持NTP网络时间服务、FTP文件下载、FTP推送、Email异常报警•内置Web界面,实现板卡升级、配置、控制和状态查询•远程控制多种固件升级方式:网页、U盘、串口、远程•支持自定义ASCII及Binary格式输出、BINEX标准数据格式•结构小巧,易于集成,重量轻产品图片3.产品配置辰星M15RTK分为移动端和基站端两种,其中基站端为单蘑菇头天线配置,可用于为一个或多个移动端提供定位数据。
RTK操作说明(很全面很详细的) 哎呀,这可是个大活儿!今天咱们就来聊聊RTK操作说明,别看这个词儿挺高级的,其实就是让你的手机变得更厉害,准确无误地知道你所在的位置。
听起来好像很难,其实一点儿都不复杂,跟着我一步一步来,你也能变成RTK小能手!咱们得了解一下RTK是什么。
RTK是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的缩写,是一种GPS定位技术。
它通过接收卫星信号,计算出你的手机与卫星之间的距离误差,然后根据这个误差来调整你的手机位置,让你的位置更加精确。
这可比以前的GPS定位技术厉害多了,误差只有几米,甚至更小。
如何操作RTK呢?别着急,我来告诉你。
你需要一部支持RTK的手机,比如说华为P40、iPhone 12等。
这些手机都内置了RTK芯片,可以直接使用。
如果你的手机不支持RTK,也不用担心,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外置的RTK模块,可以轻松安装到你的手机上。
我们来说说如何开启RTK功能。
打开你的手机设置,找到“位置信息”或者“定位服务”选项。
在这里,你会看到一个名为“RTK”的开关,点击它,就可以开启RTK 功能了。
如果你的手机没有这个选项,也不用急,可能是你的手机不支持RTK,或者还没有更新到支持RTK的版本。
你可以去手机厂商的官网查看相关信息,或者咨询客服。
开启了RTK功能之后,你就可以在地图上看到实时的定位信息了。
这个信息非常详细,包括你所在的经纬度、海拔高度、速度等。
而且,由于采用了RTK技术,这个定位信息非常精确,误差只有几米甚至更小。
这样一来,你在导航的时候就能更加准确地知道自己的位置了。
要想充分利用RTK功能,你还需要下载一些地图软件。
比如说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腾讯地图等。
这些地图软件都支持RTK定位,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款使用。
在这些地图软件中,你可以看到详细的街道信息、建筑物、景点等。
而且,这些地图软件还支持语音导航、实时路况查询等功能,让你的出行更加便捷。
新手簿rtk操作流程新手簿RTK(Real Time Kinematic)是一种高精度的全球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土地测量、建筑工程、农业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新手簿RTK的操作流程。
首先,准备工作。
在开始操作新手簿RTK之前,需要确保设备已经充电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同时,还需要检查天线和底座的连接是否牢固,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接着,打开设备并进行设置。
按下设备上的开关按钮,等待设备启动并进入主界面。
在主界面上,可以设置工作模式、坐标系统、坐标单位等参数,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然后,进行基站设置。
在进行RTK测量之前,需要设置一个基站来提供参考信号。
通过设备上的菜单选项,可以选择建立一个新的基站或连接到已有的基站。
在建立基站时,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并进行校准,确保信号传输的准确性。
接下来,进行测量操作。
在设备上选择RTK测量模式,并选择合适的测量参数。
将天线放置在需要测量的位置上,等待设备接收到基站信号并进行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可以通过设备上的显示屏实时查看测量结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最后,完成测量并保存数据。
当测量完成后,可以将数据保存到设备内存中或通过数据线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进一步处理。
同时,还可以将数据导出为各种格式,如CSV、DXF等,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总的来说,新手簿RTK的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设备设置、基站设置、测量操作和数据保存等步骤。
通过熟练掌握这些操作流程,可以更好地利用新手簿RTK进行高精度的定位测量工作。
rtk操作方法
【实用版】
目录
1.RTK 简介
2.RTK 操作方法
2.1 连接设备
2.2 设置参数
2.3 测量操作
2.4 数据处理
正文
RTK,全称为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是一种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
它通过计算接收到的 GPS 信号与基准站信号的差分,实现厘米级
的定位精度。
在测量、勘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RTK 操作方法分为四个步骤:
一、连接设备
首先,需要将 RTK 接收机与基准站连接。
基准站通常是一个已知精
确位置的固定点,用于发射基准信号。
接收机需要安装在移动设备上,如无人机、测量仪器等。
连接成功后,接收机可以接收到基准站发射的差分信号。
二、设置参数
连接设备后,需要设置 RTK 接收机的相关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基准
站坐标、接收机坐标、基准站发射的差分信号频率等。
设置好参数后,接
收机才能正确接收和处理差分信号。
三、测量操作
设置好参数后,可以开始进行 RTK 测量操作。
移动设备上的接收机会接收到基准站发射的差分信号,并通过计算接收到的信号与基准信号的差分,实现高精度定位。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设备的稳定,避免因晃动等原因影响测量精度。
四、数据处理
测量完成后,需要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这包括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去噪等操作,以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数据处理完成后,可以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
总之,RTK 操作方法包括连接设备、设置参数、测量操作和数据处理四个步骤。
第一部分RTK操作流程第一步:内业准备。
一、新建任务投影高度为:项目的平均海拨高度。
二、键入已知点输入当地坐标点的坐标,北(X),东(Y),高程(Z),单击选项,如下图:我们输入一般都是网格点,所以选择网格,如果输入经纬度坐标的话,必须把坐标显示改成WGS84这种形式才可以输入其坐标。
其输入的格式为度.分秒,例如:123度23分23秒,则输入123.2323.第二步:基准站的架设、连接、配置、启动一、基准站的架设二、基准站的连接三、基准站的配置单击接受——存储。
把接收机端口改为端口1单击接受——存储。
四、基准站的启动第三步:移动站的架设、连接、配置、启动一、移动站的架设、连接二、移动站的配置1、移动站选项最后单击接受——存储。
2、移动站电台3、启动移动站接收机(开始测量)等待接收基准站的信号,最终在手簿的下方显示出“RTK:固定:H:V:RMS:”这种字样说明已经收到基准站的电台信号。
第四步:点校正具体操作方法:网格点名称:从列表当中选择参加校正的点。
GPS点名称:选择跟上面的网格点对应的WGS84坐标。
(可以从实地测量的结果)水平残差,垂直残差,不能超过2公分。
合格后单击——应用。
第五步:测量或放样第六步道路键入与放样第二部分动态数据处理RTK野外数据采集存储在手薄里面,内业处理时只需把手薄的文件传输到计算机。
手薄文件传输到计算机后,是*.dc文件格式,导入计算机时应该选择导入*.dc文件格式。
由于RTK野外采集时已经解算出点的坐标,计算机处理时只需导入此*.dc 文件格式。
选择你需要的导出格式就可以,不需要进行基线解算和网平差。
如果自定义项目中没有你需要的数据格式,参考下面的操作流程,自定义导出数据格式。
RTK数据处理流程如下:野外RTK采集数据传输至计算机↓TGO新建项目,不改变缺省坐标系统↓导入外业采集*.dc数据文件↓选择导出的数据格式导出需要的数据格式7.1如何新建自定义数据格式:7.1.1:TGO软件中选择你要导出的全部点(Ctrl+A)。
rtk操作步骤和方法
一。
1.1 准备工作。
咱得把RTK设备给准备好,检查仪器有没有损坏,电池电量够不够。
就像打仗前要检查武器一样,这可不能马虎。
还有,别忘了把相关的配件,比如天线、手簿啥的都带齐喽。
1.2 选好测量点。
找一个视野开阔、没有遮挡的地方当测量点,这可关系到测量的精度。
别找那种周围都是高楼大厦或者大树挡着的地儿,不然信号不好,就像手机在地下室没信号一样,那可就麻烦啦。
二。
2.1 安装设备。
把RTK的主机、天线啥的按照说明书正确安装好。
这就好比搭积木,得一步一步来,不能乱了套。
2.2 开机设置。
打开机器,进入设置界面,输入一些必要的参数,比如坐标系、测量精度要求等等。
这就像给汽车设定导航目的地一样,得告诉它咱要去哪儿,怎么去。
2.3 连接卫星。
等着设备连接卫星,这时候要有耐心,就像钓鱼等鱼儿上钩一样,别着急。
等连接成功了,会有提示的。
三。
3.1 开始测量。
一切准备就绪,就可以开始测量啦。
按照预定的路线或者测量点,一个一个地进行测量。
测量的时候要认真,别粗心大意,不然数据错了可就白忙活了。
3.2 数据记录。
每测量一个点,都要把数据准确地记录下来。
这数据可金贵着呢,就像宝贝一样,丢了可找不回来。
记录的时候要清晰、规范,方便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RTK操作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只要咱认真仔细,按照步骤来,就能顺顺利利地完成测量任务,得到准确可靠的数据。
rtk操作全流程
RTK(Real-Time Kinematic)是一种实时动态定位技术,通过使用GPS卫星信号和地面基站信号来提高定位精度。
RTK操作全流程包括设置基站、设置移动站、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结果验证等步骤。
首先,设置基站是RTK操作的第一步。
基站是一个固定在地面上的GPS接收器,用于接收卫星信号并发送校正数据给移动站。
在设置基站时,需要选择一个位置开阔、视野良好的地点,确保能够接收到足够的卫星信号。
接着,设置移动站。
移动站是一个携带式的GPS接收器,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校正数据并计算自身的位置。
在设置移动站时,需要确保移动站与基站之间的通信畅通,以便实时传输数据。
数据传输是RTK操作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基站和移动站之间的数据传输通常通过无线电波或者互联网进行。
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及时性对于定位精度至关重要。
数据处理是RTK操作中的核心步骤。
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校正数据后,移动站会利用这些数据对自身的位置进行校正,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数据处理的过程需要依赖专业的软件和算法,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结果验证是RTK操作的最后一步。
在完成数据处理后,需要对定位结果进行验证,确保其符合实际情况。
可以通过与地图数据进行对比或者进行实地验证来确认定位结果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RTK操作全流程包括设置基站、设置移动站、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结果验证等多个步骤。
通过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可以提高定位精度,满足各种测量和导航需求。
RTK简易操作步骤一、新建任务(1)点击文件—新建任务更改任务名称和坐标系统,再点接受。
(2)然后到下一界面点击,在此处更改中央子午线(福州120°00'00.00000"E,厦门118°30'00.00000"E)二、键入点(1)点击键入——点输入控制点后,点击确定,可以继续再输点。
三、测量控制点(1)点击测量——点测量更改下天线高度(2米),再更改测量到天线底部,然后再点击测量。
四、做点校正(1)点击测量——点校正(2)然后点击增加点击,选择控制点K4 ; (2)再点击然后点击确定。
如下图。
放样在键入——点——输入需要放样的点。
然后打开测量——点放样——分类器放样——点键入点“+”。
然后选择需要放样的点,就可以放样了。
这样点校正就好了,便可以测量了。
(多数情况有两个控制点话,就用两个点做点校正,最好用3个控制点或者4个控制点,这样做出来参数能测量出来精度更高)单点校正:利用一个点的WGS84 坐标和当地坐标可以求出3 个平移参数,旋转为零,比例因子为1。
在不知道当地坐标系统的旋转、比例因子的情况下,单点校正的精度无法保障,控制范围更无法确定。
因此建议尽量不要使用这种方式。
两点校正:可求出3 个坐标平移参数、旋转和比例因子,各残差都为零。
比例因子至少在0.9999***至1.0000****之间,超过此数值,精度容易出问题或者已知点有问题;旋转的角度一般都比较小,都在度以下,如果旋转上百度,就要注意是不是已知点有问题三点或者四点做点校正比较好。
点校正时的注意事项:1、已知点最好要分布在整个作业区域的边缘,能控制整个区域,并避免短边控制长测地通软件使用手册38边。
例如,如果用四个点做点校正的话,那么测量作业的区域最好在这四个点连成的四边形内部;2、一定要避免已知点的线形分布。
例如,如果用三个已知点进行点校正,这三个点组成的三角形要尽量接近正三角形,如果是四个点,就要尽量接近正方形,一定要避免所有的已知点的分布接近一条直线,这样会严重的影响测量的精度,特别是高程精度;3、如果在测量任务里只需要水平的坐标,不需要高程,建议用户至少要用两个点进行校正,但如果要检核已知点的水平残差,那么至少要用三个点;如果既需要水平坐标又需要高程,建议用户至少用三个点进行点校正,但如果要检核已知点的水平残差和垂直残差,那么至少需要四个点进行校正;4、注意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投影面(特别是海拔比较高的地方),控制点与放样点是否是一个投影带;。
rtk操作方法范文RTK(Real-Time Kinematic)是一种高精度的GPS定位技术,可以提供亚米级或更高的定位精度。
RTK操作方法如下:1.设置基站RTK系统中,需要设置一个基站作为参考点,测量其精确位置并将其传输给移动站点。
基站的位置可以通过专业的测量设备来测量,确保基站的位置准确无误。
2.安装基站设备将基站设备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例如高楼或者山上,以确保其有良好的视线范围,可以接收到卫星信号。
3.设置基站参数通过基站设备的设置菜单,将基站参数设置为适当的数值。
参数包括卫星系统(例如GPS、GLONASS等)的选择、测量频率、基站坐标等。
4.启动基站启动基站设备,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并进行定位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基站会记录下接收到的卫星信号数据,并计算出基站的精确位置。
5.设置移动站在需要进行高精度定位的移动站点上设置移动站设备。
移动站设备需要与基站设备进行通信,接收基站传输过来的数据。
6.启动移动站启动移动站设备,开始接收基站传输过来的数据并进行定位计算。
移动站设备会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数据与基站的数据进行联合计算,从而实现高精度的RTK定位。
7.监测定位精度在移动站设备上可以监测到当前的定位精度,通常以米为单位。
当精度达到要求时,可以开始进行实际的测量工作。
8.进行测量根据需要,移动站设备可以配备各种测量设备,例如测距仪、测速仪等。
通过与RTK定位的结合,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测量工作。
9.数据传输移动站设备可以将测量数据通过无线网络或者其他方式传输给计算机或者数据收集器进行处理和记录。
传输过程中需要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10.数据处理通过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根据需要生成报告、绘制图表等,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总结:RTK操作方法是通过设置基站和移动站,并进行数据传输和处理,实现高精度的GPS定位和测量工作。
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土地测量、建筑工程、资源勘探等领域,提供了精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