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芳问卷节选
- 格式:pdf
- 大小:380.12 KB
- 文档页数:4
硕士论文问卷说明五篇第一篇:硕士论文问卷说明问卷说明一(艺术职业学院英语教学和学生需求情况调查问卷)一、要调查的问题:艺术职业学院英语教学和学生需求情况二、调查时间:校本课程实验实施之前三、调查对象:高职二年级三个专业的学生(注:因为主要侧重课程开发之前的学生需求...........分析,所以选定未实施过校本课程实验的高职二年级学生。
)四、问卷设计依据:①Hutchinson和Waters(1987)的学习需求分类②文秋芳(2001)学习动机问卷五、问卷内容分析:1、个人信息2、学生对当前英语课的评价(用于了解当前英语课“教”的情况)3、英语学习的动机和信念(motivation and belief)(用于了解学生“学”的情况)此部分分为两小部分:(1)学习动机(2)外语学习观4、学生对英语课程的需求此部分分为两小部分:(1)目标需求(2)学习需求六、问卷信度:问卷中7和8题,27和28题是两组相似题目,用于剔除无效问卷,提高信度。
问卷说明二(文博实用英语校本课程的调查问卷)一、要调查的问题:对文博实用英语校本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二、调查时间:校本课程实验实施之后三、调查对象:高职二年级文博专业的学生四、问卷设计依据:其他教育硕士论文中的问卷五、问卷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对课程、教材和教师的评价。
第二篇: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的和说明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名称:姓名:学号:专业:所属院系:学院指导老师:企业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单位:论文起止时间:目录1.选题背景及意义...........................................................................................................4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4 3.研究目标及内容.. (6)3.1 研究目标...............................................................................................................6 3.2 研究内容...............................................................................................................6 3.3 研究方法与技术线路...........................................................................................7 4.系统解决方案及关键技术难点.. (7)5.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8 6.论文工作计划 (8)6. 1 论文工作计划....................................................................................................8 6.2 本人工作内容....................................................................................................8 参考文献........................................................................................................................... ..8撰写开题报告的注意事项........................................................错误!未定义书签。
内向、外向型性格与英语口语学习相关关系的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语系包莎莎*摘 要:本文就人格因素中讨论最多的内向、外向型性格与英语学习的相关关系作了研究,旨在发现英语学习者的性格(内向、外向)与口语学习之间的相关关系。
得出结论为:在英语口语学习中,内向型性格的学生口语水平高于外向型性格的学生,而中间型性格则在口语学习方面没有太大优势,他们既低于内向型,又低于外向型性格的学生。
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性格,更好地教学。
关键词:内向外向相关关系1. 引言人格与学业成绩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然而在所有的人格因素中,讨论最多的是:外向和内向。
相关关系研究属于描述研究,或者说是描述性研究中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
相关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只是意味着同时发生,它与因果关系不是同义词”。
相关关系研究分为两种:关系研究和预示性研究(刘润清, 1999:173)。
本文所进行的是关系研究。
Eysenck(1957)认为内向人学习成绩要优于外向人。
但不少研究者(如:Naiman et al.,1978; McDonough,1981)则持相反观点。
他们指出外向人乐于与人交谈,上课时积极踊跃,所以能最广泛接触大量语言信息(Krashen,1985),参与更多的交际活动(Long,1985),尽量使用所学语言(Swain,1985)。
Chastain (1975)得出结论说,学生的外向性格与德语和西班牙语学习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法语学习不相关。
Strong (1983)把前人的研究列表做一总结。
Skehan(1989: 103)将其修改如下:语言成绩与内向/外向的关系(刘润清、吴一安等,2000:177):表1正相关自然交际法 Pritchard (1952) 中学生外语观察法Rossier (1976) 成人本族语?Wang-Fillmore (1976) 少年本族语观察法Strong (1978) 儿童本族语?Strong (1983) 少年本族语观察法Morrison (1961) 成人外语?语言项目法 Chastain (1975) 成人外语问卷法不相关自然交际法 Genessee (1980) 儿童外语问卷法Suter (1977) 成人本族语问卷法Ely (1986) 成人外语问卷法Strong (1983) 儿童本族语问卷法Rossier (1976) 成人本族语?问卷法Smart (1970) 成人外语问卷法语言项目法 Swain (1976) 儿童外语评估法Chastain (1975) 成人外语问卷法表1显示,观察法得出“相关”的结论,问卷法则得出“不相关”的结论。
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的影响探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张喜来【摘要】自我决定理论系统地研究了个体动机行为的心理机制;它是包含不同动机变量的综合理论框架.[1]个体面对内在或外在的需要产生不同类型的动机;动机类型和动机水平会促使人采取相应的行为或从事某项活动.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以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Vallerand等的学习动机量表并融合动机行为题项进行问卷调查[2],探究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职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受外部动机影响,而外部调节的动机会对学习行为产生不利影响.教师应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从而引导学生内化学习动机.【期刊名称】《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年(卷),期】2017(034)003【总页数】6页(P62-67)【关键词】学习动机;学习行为;自我决定理论;高职学生【作者】张喜来【作者单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浙江舟山3161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4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终身学习者将会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并在学校教育之后继续学习;而终身学习能力源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要实现学生“终身学习”的目标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使其学习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过程或状态。
[5]自我决定理论在认知模式中将众多的动机理论进行了系统性地整合,为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了理论框架。
[6]自我决定理论研究了人的行为受动机驱使的心理过程。
[7]Deci和Ryan根据不同的目的或原因导致不同的动机行为,把动机分成三种类型:无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7-8]无动机是指个体对所从事的活动没有兴趣,是最缺少自主性的动机类型。
当学生处于无动机状态时,他/她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也不能预测学习行为的结果。
《英语教学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读后感28小冯秋燕摘要《英语教学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简要概述与教学研究相关的基本问题,包括教学研究内容、过程、类型、基本概念和研究评价标准,描述与演示了开展行动研究、问卷调查、实验研究、个案研究、语料库研究,以及混合设计研究的步骤与注意事项,同时讨论了口头与书面交流的不同形式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教学研究研究方法案例1. 前言《英语教学研究与案例分析》作为中国英语教师自主发展丛书之一,是文秋芳和韩少杰两位学者编著。
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于2011年11月出版。
本书是导师强烈推荐的,也是本人最近精读的一本书籍。
我所说的“精”是指我认真阅读,做好笔记和反思自己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因为思考,所以越发觉得自己教学理论的浅薄,同时也深感教学理论的指引作用之巨大。
本书紧密联系英语教学的实际,对一些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技巧进行了介绍,还对当前英语教学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剖析。
《英语教学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无意面面俱到,而是针对教学、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
此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力求做到易读、易懂,读者“爱读、爱做”。
为此,整本书基本都是语言深入浅出;对于抽象的概念都伴有好懂的案例。
书中共出现的案例多达40余例。
通过这本书,作者想指导教师们的研究能够指向教师的工作和实践,扎根于教师熟悉的教学场所,聚焦于教师渴望解决的教学难题。
从而,强调教学研究的目的是使教师行为更加具有反思性和理据性,给教师的工作与生活注入更多活力和创意,从而让学生学习成长的更健康、幸福、全面。
与学术研究不同,教学研究的动力源于实践,结果也归宿于实践。
2. 正文全书169页,分为三部分,共十二章节。
书附引用文献、参考文献和书中案列一览表。
第一部分概述,分5章。
作为本书的开篇,这一部分都是通过案列简要介绍外语教学研究基本概念和议题。
与一般理论书籍不同,在介绍学界前沿走向和成果的同时,本书列举了大量身边熟悉的案列。
英语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摘要:学习观念对各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最终的语言交际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文秋芳将学习策略分为管理策略、母语使用策略、形式操练策略和意义操练策略。
本文对127名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
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观念直接影响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学生们对传统和非传统的学习策略都抱有积极的使用态度。
关键词:学习观念;学习策略;关联性;英语专业学生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1-0-02一、引言语言学习观念是指学习者对自身、与英语学习相关的各种因素、语言学习的过程及特点等形成的一系列观点。
这些观点会对学习者的英语学习产生潜在的和深远的影响,支配其英语学习行为,决定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从而最终影响语言学习的过程和效果(horwitz 1988,1999;文秋芳,2001)。
因此学习观念,特别是有关学习策略的观念对学习的产出技能和最终的语言交际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o’malley和chamot (1990) 根据信息处理理论,将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
元认知策略用于评价、管理、监控认知策略的使用;认知策略用于学习语言的活动之中;社会/情感策略知识则是指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接触语言的机会所采用的策略。
这三类策略之中元认知策略高于其他两类策略。
oxford (2008)根据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将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和间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
cohen (2000) 则把策略分为学习语言策略和运用语言策略,而忽略了元认知策略。
文秋芳(2008:99)将策略分为与学习过程有关的管理策略和与语言学习材料有关的语言学习策略。
她认为管理策略对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具有制约性,既管理认知过程又管理情感过程。
这是与o’malley和chamot的分类主要不同之处。
1 公外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综述近年来,针对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效率低、学习热情不高等情况,公外大学英语进行了几轮教学改革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是,对于大学英语应该如何改革的问题,学者间存在较大争议。
观点之一主张大学英语要从通用英语转向学术英语(张杰,2005;韩金龙,2007;蔡基刚 等,2010;蔡基刚,2014)。
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学生对大学英语认可度不高,主要原因是它仍然以语言基础为重点,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在自己专业领域用英语开展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蔡基刚,2014)。
基于此种认识,一些高校如清华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进行了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公外英语教学探索。
也有学者对以上观点和做法持反对态度,认为学术英语是大学武汉大学公外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实践□ 熊红萍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摘 要] 借鉴近年来国内公外英语教学改革的经验,基于硕士研究生群体的主客观需求,武汉大学公外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将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相结合,内容涵盖批判性思维、跨文化交流、文学欣赏和学术英语四大板块,兼顾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学生的兴趣和客观需求。
研究表明,高校将通用和学术英语相结合基本能够满足硕士研究生对英语课程的多维度需求。
本文建议高校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学科和职业英语作为拓展课程。
[关键词] 公外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通用英语;学术英语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he needs of postgraduates of non-English majors, an English course covering four modules including critical think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and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is designed for postgraduates in Wuhan University. The fi ndings of this research indicate that this course integrating general English and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can be offered to postgraduates as a preliminary course to meet students’ multiple basic needs, and English for specifi c purposes might be offered to students of higher level of English.Keywords :English for postgraduates of non-English majors ;teaching reform ;general English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167(2021)07-0097-04英语教学的一部分,但不是主要部分或全部,大学英语应该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将通用英语和专用英语①相结合。
教葛科学SI L l C o NL L E Y隧霾i二级学院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肖婷敏徐晓琼(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对本校二级学院07级学生和07级非独立学院校本部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进行对比调查研究,探讨独二级学院学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及影响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主观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在今后二级学院的外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学习策略性格二级学院英语教学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72们36—01一、引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二语习得研究者们就开始转向研究语言学习者得个体差异,旨在通过探究语言学习者得个体差异来揭示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得共性和个性。
因此不同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就是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
以南京大学文秋芳教授为代表的众多外语界专家把对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作为研究的重点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国内的学习策略的研究大多都针对大学本科生,很少有涉及到二级学院的学生。
二级学院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二级学院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个性,学习上都有着显著的鲜明的特征,如他们大多来自城镇,家庭条件较好,但大多自我管理意识较差,中学时偏科重,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而他们同样要求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这些因素都给大学二级学院的外语教学提出了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二级立学院学生和校本部学生学习策略的对比调查分析,以期发现两者之间在学习策略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给二级学院学生的外语教学以启示。
本文的调查建立在0’l I a l l ey和c h锄ot的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之上,0’M al l ey 和c h锄ot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会,社会情感策略。
=、研究问矗。
研究方法(一)研究问题及研究目的1.二级学院学生与校本部学生在学习策略上是否存在差异。
2001年3月第33卷 第2期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bimonthly)Mar.2001Vol.33No.2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南京大学 文秋芳 提要:本文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三次跟踪调查了南京大学1996年入学的英语专业学生可控因素(动机、观念和策略)及其关系的变化情况。
本项研究结果表明,动机、观念、策略之间的关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动机影响观念和策略,观念也影响策略。
关键词:英语学习者、学习动机、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429(2001)02-0105-6 动机、观念和策略的研究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发展,但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静态研究(例如Cohen1998,Ellis1994,G ardner&Lambert 1972,Huang&Van Naerssen1985,Oxford 1990,Wen1993,王文宇1998,文秋芳1995,文秋芳、王海啸1996a,1996b),动态研究寥寥无几。
笔者于1996年曾就三个语言学习策略的变化进行过尝试性的研究,但研究没有涉及其它的学习者可控因素,更没有涉及各可控因素之间关系的变化。
本文报告的九五社科项目“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从动态的角度考察几乎所有学习者可控因素的变化情况1,具体要回答的问题包括: 1)通过大学两年的学习,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可控因素(动机、观念和策略)上会发生哪些变化?变化的特点和趋势是什么? 2)通过大学两年的学习,各类可控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有变化,变化的特点和趋势是什么?一、可控因素的定义可控因素包括动机、观念和策略(Wen 1993,文秋芳、王海啸1996)。
动机分为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Biggs1979)。
表层动机通常与个人的前途直接相关,动力来自外部;深层动机一般不与学习者个人的前途和经济利益发生直接的联系,学习动力来自对英语语言或文化本身的兴趣。
2018年第3期外语测试与教学Foreign Language Testing and Teaching Jul 2018[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167(2018)03-0022-08外语学习观念构成及量表信效度分析*陆少兵 林超颖提要:理解学习观念有助于深入理解学习行为及其背后的深层动因㊂本文基于文献分析形成学习观念概念框架,初步设计出外语学习观念量表用于数据采集㊂之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所收集数据经过多次因子分析,抽取了外语学习信念㊁学习动机㊁元认知观念㊁自我效能感和归因观念5个因子㊂数据分析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和内部信度,可用于外语学习观念的调查和研究㊂关键词:外语学习;学习观念;量表开发Abstract :Understanding learners’learning conception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ing learners’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earning behaviors.Based on literature analysis andSocial Learning Theory,theconceptualframeworkoflearning conception is put forward from an integrative perspective and the scale of learning conception for non⁃English majors isdeveloped through factor analysis.Data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cale is of structural validity and internal reliability,which can be used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conception studies.Key words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learning conception;scale development1.引言学习是指人类 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㊁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不仅指外显的反应,也包括思维㊁问题解决和态度(施良方2001:2-5)㊂在信息和知识不断膨胀的时代, 学会学习”和 自主学习”显得越来越重要㊂学习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学习者因素㊁教师因素㊁教学条件㊁社会环境因素等,其中学习者因素是最直接㊁最主要的影响因素(Benson 2011)㊂学习者因素又分为学习者客观因素(如性别㊁年龄等)和学习者主观因素(如动机㊁观念)(Wen 1993) 前者难以改变,而后者具有可塑性,属于学习者可控因素(Stern 1983:338,375-387;文秋芳2001:105)㊂在不同层面对学习者主观因素进行分类,有助于识别这些因素及其各自不同的功能㊂这些因素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学习的认知,如学习信念㊁元认知㊁归因等;二是影响学习的情感因素如学习兴趣㊁焦虑等;三是既涉及认知又含情感因素的复杂因素,如学习动机㊁自我效能感等(陆少兵2016:20)㊂学习观念是学习者可控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 受到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导向影响的自我信念系统,主要指学习者个体对知识㊁学习和经验所持的直觉认识和态度”(刘儒德等2005:15)㊂学习观念反映了学习者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是学习行为的准备状态,对学习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影响作用㊂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观念,才能深入理解其学习行为及其背后的深层动因,才能实现教师因材施教,学习者高效学习㊁个性化学习㊂学习观念不仅是学习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同时也是对学习的一种认知和情感体验,具有抽象㊁内隐的属性㊂它不能被直接观察到,只能从学习者的言论㊁表情和行为间接地分析㊁推测或判明㊂学习观念的这一属性为学习观念的测量和调查带来了较大困难㊂㊃22㊃** 论文受上海市教育科研和科技创新计划项目 学习观念与自主学习行为相互关系研究”(项目编号C18139)和 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目编号20171458117)资助,系其部分研究成果㊂2018年4月12日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式发布‘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㊂该量表描述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的英语能力等级及各等级相应能力表现特征,可以说是英语能力等级测评的指导标准㊂然而语言能力不仅仅包括这些外显的特征,还包括学习者的态度㊁观念和意识㊂这些内隐的因素和外显的特征一起决定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并影响着语言学习㊂本研究探索并开发适合中国学情的外语学习观念量表,可视为对‘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有益补充㊂2.学习观念量表研究回顾探索和了解学习者学习观念,需要可靠的研究工具来收集数据,进而分析㊁揭示学习观念状况㊂Horwitz (1987,1999)开发的‘语言学习信念量表“(BALLI)由五个因素构成:外语学习禀赋㊁语言学习难度㊁语言学习的本质㊁学习和沟通策略㊁语言学习动机和期望㊂该量表以语言学习信念为重,曾运用于不同文化背景和情境,其信度和效度都得到检验,在许多研究中得到应用㊂Gardner(1985)和其团队编制的‘态度/动机量表“(AMTB)包含语言学习难度信念㊁语言学习禀赋信念㊁语言学习过程信念以及对沟通㊁动机和期望信念等因素㊂‘学习动机策略调查问卷“(MSLQ)则由自我效能感㊁内在价值信任感㊁考试焦虑感㊁认知策略和自我调控能力5个分量表组成(Pintrich 1991)㊂国内对语言学习观念量表的开发和使用晚于西方㊂文秋芳在其博士论文中设计开发了‘学习者因素问卷“(Wen 1993),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英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文秋芳2001)㊂该调查问卷将学习观念分为两类:一类为管理观念,另一类为语言学习观念㊂其中管理观念指学生对确定目标㊁制订计划㊁选择策略㊁调控策略等一系列管理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语言学习观念则包括形式操练观念㊁功能操练观念㊁依赖母语观念(文秋芳2001:105)㊂此后,许多关于中国语言学习者学习观念研究的量表大都参照该调查问卷,或在此基础上进行改编㊂‘外语学习观念问卷“(汪顺玉2005)就在文秋芳量表基础上增加了学习者对于语言准确及流利看法的维度㊂表1 主要学习观念量表比较量表名称编制者时间形式维度/构成*总题数级数语言学习信念量表(BALLI)Horwitz 1987自陈式语言学能(9)㊁语言学习的难度(6)㊁语言学习的性质(6)㊁学习和交际策略(8)㊁语言学习动机与期望(5)345态度/动机量表(AMTB)Gardner 1985自陈式语言学习难度信念㊁语言学习禀赋信念㊁语言学习过程信念以及对沟通㊁动机和期望信念1045学习动机策略调查问卷(MSLQ)Pintrich 1991自陈式自我效能感(9)㊁内在价值信任感(9)㊁考试焦虑感(4)㊁认知策略(13)㊁自我调控能力(9)447英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文秋芳2001自陈式外语学习动机(6)㊁管理观念(8)㊁外语学习观念:形式操练观念(5)㊁功能操练观念(5)㊁母语观念(4)285外语学习观念问卷汪顺玉2005自陈式管理观念(11)㊁形式操练观念(5)㊁功能操练观念(5)㊁准确及流利(7)㊁母语观念(4)323*注:括号内为该维度的题数㊂国外相关量表开发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计算机刚刚兴起,互联网还未广泛应用,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还未出现,学习者学习的手段㊁方式以及学习环境与当今有较大差异(Zimmerman et al.1992;Zimmerman 2000)㊂一些重要的学习者主观因素,如自我效能感㊁归因和元认知并未涵盖在内,且这些量表基于西方文化和教育背景㊂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观念上存在差异(Tumposky 1991)㊂于元芳,刘永㊃32㊃外语学习观念构成及量表信效度分析兵(2009:85-91)从中国外语学习者中采集数据,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Oxford 的语言学习策略分类理论,结果显示Oxford 的 六分法”理论模型与中国学习者的调查数据拟合度较差㊂这些量表可能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学情,因此有必要根据中国学习者的特点,开发符合我国学情的学习观念量表㊂以文秋芳为代表的学者在这方面做了有益尝试㊂她提出的管理观念在较大程度上与元认知观念维度重合,对语言学习观念研究有较大参考价值㊂文秋芳(2001)和汪顺玉(2005)所编制的问卷重点关注外语学习的特点,强调语言操练观念和母语观念对外语学习的影响,程功强,张岚(2011)和韩宝成,许宏晨(2010)编制的问卷主要侧重学习态度和动机,但对动机和目的之外的其他因素如归因关注不够㊂3.研究设计3.1核心概念对国内外主要学习观念量表综合分析比较发现:元认知观念㊁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归因是影响学习的重要主观因素㊂学习者是否具有㊁具有哪些元认知观念直接影响其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㊂自我效能感是 人们对自己组织并实施某种行为以获得预期成效能力的判断”(Bandura 1986:39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学生的活动选择㊁投入的精力㊁坚持和情感反应㊂归因关涉个体如何理解和解释所经历的事件,并与其以后的思想㊁行为相关联,语言学习者对成败的归因和解释决定了其未来在语言学习上投入的精力(Weiner 1992:105-113)㊂然而在现有学习观念量表中,这些影响学习的重要主观因素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和体现,因此在开发新的学习观念量表时有必要纳入㊂本研究中学习观念是学习者主观因素的集合,涵盖认知㊁心理情感等方面,主要包括学习信念㊁学习动机㊁自我效能感㊁学习归因和元认知等因素㊂3.2研究工具本研究中学习观念是学习者主观因素的集合,涵盖认知㊁心理情感等方面㊂对于这样一个整合性概念,不存在现成㊁合用的研究工具,只能参考相关问卷量表,基于学习观念定义和概念框架,开发适合的研究工具㊂初创阶段,参考多个量表,把学习需求㊁学习目标㊁学习归因㊁元认知观念以及外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纳入其中,采用自陈式问卷形式㊂针对每一个概念编制问题,覆盖不同方面,保证概念的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㊂为确保量表的表面效度(face validity),向从教超过五年的20名外语教师发放问卷,征求意见;对反馈意见加以分析,吸收合理内容,进行题项的增删㊁修调,草拟出包含74个题项的‘外语学习观念量表“初稿㊂3.3研究问题由于研究工具是基于学习观念定义和概念框架,参考相关问卷量表开发而成,因此核心研究问题为新外语学习观念量表的信效度㊂3.4被试及数据为确保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先期进行了试测(pilot study)㊂试测样本为100名修习 大学英语”课程的本科大一和大二学生㊂在正式调查时,使用了分层抽样法㊂根据学术水平和办学历史,选择了上海大学㊁上海师范大学㊁上海理工大学㊁上海商学院㊁上海电机学院等五所大学500多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作为正式调查的样本㊂使用所开发的量表,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㊂调查实施前都征得任课教师和学生同意,并确保学生有充裕的答题时间㊂问卷回收后,所有数据输入EXCEL,再导入SPSS 17.0㊂3.5数据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主成分法对量表进行因子分析,以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使用Cronbach alpha 系数来检测量表的内部信度㊂4.数据分析与讨论4.1因子分析前数据检验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之前,先检验数据间是否有共同因子存在,即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主要指标是KMO 值和Bartlett 球形检验㊂KMO 值表明的是全部变量的方差比,即该方差比例可能是有潜在因子所导致的(秦晓晴2003:59)㊂一般来说,KMO 值越接近1.0,表明变量间的共同因子越多,数据适合因子分析㊂KMO 值达到0.9以上非常好,0.8-0.9为好,0.7-0.8为一般,0.6-0.7为差,0.5-0.6为很差㊂Bartlet 球形检验表㊃42㊃外语测试与教学 2018年第3期明的是相关数据矩阵是否为单位矩阵,若是,则认为数据不适合因子分析㊂一般而言,显著水平值(signifi⁃cance)越小(<0.05),说明变量之间越可能存在有意义的关系,即数据之间有共同因子存在,适合因子分析㊂试测时,KMO 值为0.654,表现为差,原因是被试样本较小,只有100人㊂正式调查时,样本扩大到500多,校正后KMO 值由0.654上升至0.847,而Bartlett 球形检验中卡方值由1624.295上升至5358.913㊂这两个指标的数值上升明显,并且都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数据适合因子分析㊂表2 KMO 值和Bartlett 球形检验指标试测正式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654.847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 Approx.Chi⁃Square 1624.2955358.913df 780780Sig..000.0004.2效度检验数据收集完成后,首要任务是检验问卷量表的结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㊂结构效度由每个维度对观测对象的整个方差的贡献来决定㊂这些结构或维度对整个方差的贡献表明了量表结构效度的程度,通常用因子分析㊁相关分析和多维量表法来检验结构效度(秦晓晴2003:52)㊂本研究采用主成分法对量表进行因子分析,一是对量表进行结构效度分析;二是对量表进行降维,减少量表中相关性不大或重复的项目㊂‘外语学习观念量表“第一次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如下:表3 总解释方差(第一次)Total Variance ExplainedComponent Initial Eigenvalues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 Total%of Variance Cumulative%Total %of Variance Cumulative %17.78119.45119.4517.78119.45119.4512 4.03910.09929.550 4.03910.09929.5503 2.662 6.65536.205 2.662 6.65536.2054 2.381 5.95242.157 2.381 5.95242.1575 2.004 5.01147.168 2.004 5.01147.1686 1.862 4.65651.824 1.862 4.65651.8247 1.629 4.07355.897 1.629 4.07355.8978 1.582 3.95459.851 1.582 3.95459.8519 1.340 3.34963.2001.340 3.34963.20010 1.222 3.05666.256 1.222 3.05666.25611 1.121 2.80269.058 1.121 2.80269.05812 1.051 2.62771.684 1.051 2.62771.68413 1.034 2.58574.269 1.034 2.58574.26914.865 2.16276.431㊃52㊃外语学习观念构成及量表信效度分析图1 碎石图 总解释方差(Total Variance Explained)结果显示,初始特征值大于1的共有13个,累积总的解释方差达到74.269%㊂碎石图(Scree Plot)的作用主要是帮助确定恰当的因子数目,与总解释方差功能相仿,二者可相互印证㊂图1显示从第13个因素之后,曲线逐渐变得平滑,最后接近一条直线㊂据此,可以抽取13个因子㊂因子数量比较多,还需进一步降维㊂在首次因子分析之后,根据总解释方差排序结合对量表具体项目的审读,再次对问卷进行了修订,量表项目数由74降至52个㊂量表项目数发生变化,需要再次进行因子分析㊂第二次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总的解释方差发生变化,可抽取的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数由13个降至8个㊂相应地,总解释方差由74.269%下降为69.532%㊂表4 总解释方差(第二次)Total Variance ExplainedComponent Initial Eigenvalues Extraction Sumsof Squared LoadingsTotal %of Variance Cumulative %Total %ofVariance Cumulative %111.47333.74333.74311.47333.74333.7432 2.8678.43242.175 2.8678.43242.1753 2.150 6.32248.497 2.150 6.32248.4974 1.692 4.97553.473 1.692 4.97553.4735 1.645 4.83858.311 1.645 4.83858.3116 1.485 4.36862.679 1.485 4.36862.6797 1.225 3.60266.2811.225 3.60266.2818 1.106 3.25269.532 1.106 3.25269.5329.967 2.84375.364㊃62㊃外语测试与教学 2018年第3期 旋转的成分矩阵(Rotated Component Matrix)显示每个变量的因子载荷量(Factor Load)㊂旋转的成分矩阵中每个数值代表了该变量与未旋转的因子之间的相关程度㊂旋转后的载荷量将向0和1两极分化,可以直观地辨别哪个因子归入哪个变量㊂如果一个变量在某个因子上有较大载荷(一般抽取的是因子载荷量大于0.5的变量集),就可以把该变量纳入该因子㊂借助成分矩阵,对所抽取的每个变量项目进行语义分析;根据变量项目的语义特征,对功能㊁语义相近的进行归类处理;对所归类别根据语义特点进行因子命名㊂最后抽取并命名了以下5类因子:自主学习信念(包含16个题项)㊁学习动机(包含6个题项)㊁元认知(包含7个题项)㊁自我效能感(包含5个题项)㊁归因(包含6个题项),共40个题项㊂4.3信度检验信度(reliability)是指测量工具测出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的特性㊂确定测量工具信度的方法多种多样,本研究主要使用Cronbach alpha系数来检测研究工具的内部信度㊂α系数检验主要基于项目间的相关程度,一般介于0.00和1.00之间㊂系数越高说明量表内部一致性越高,测量的结果就越可靠,一般认为可接受的信度系数不应低于0.7㊂信度系数还受多种因素影响,测量的内容不同,信度系数有高有低,因此可接受的信度水平不能一概而论(Foster2001)㊂由于量表所测属于观念类,可接受的α系数不能期望太高㊂量表信度的检验包括两方面:一是量表中每个因素或结构所包含的项目间内在一致性;一是整个量表的内在一致性㊂以下将对量表分别进行项目间一致性和整个量表一致性检验㊂表5摇项总计统计量项已删除的刻度均值项已删除的刻度方差校正的项总计相关性项已删除的Cronbach’sAlpha值计划并管理学习时间141.48160.528.401.795学习方法或学习策略141.35161.903.388.796学习目标141.49159.585.456.794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141.69158.880.444.794调整情绪141.76159.250.415.794自信心141.63161.036.367.796情绪好时多学点142.50163.361.158.804反思学习方法或策略141.83158.402.440.793及格就可以143.58173.274-.160.816自学,用中学141.76162.445.271.799无捷径,多听㊁多说㊁多读㊁多写141.75160.439.352.796跟他人交流141.53160.527.456.794天赋143.07166.721.067.807学习者本人承担主要责任141.81159.594.425.794学英语㊁用英语的环境142.77159.889.276.799教师负主要责任143.65167.764.044.806知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142.60163.390.211.801后天努力比先天能力更重要141.93159.783.393.795反馈能促进我的学习表现141.85160.337.437.795学习兴趣142.09161.936.273.799㊃72㊃外语学习观念构成及量表信效度分析(续表)为了毕业,对得起家人142.72163.919.161.803了解外国文化生活,欣赏外语影片和音乐142.56162.101.241.800为了出国深造142.14160.594.312.798知道个别差异141.62161.764.396.796大学和高中英语学习不同141.86162.395.288.799意识到自己的态度和观点142.09160.634.404.795自信142.57160.430.312.798四级考试信心141.96161.104.273.799具备各项能力142.47161.814.269.799把握成绩波动142.57166.272.097.805觉得掌握的东西不多142.22164.381.168.803成绩差外因143.62167.299.061.806目的过四㊁六级考试142.82163.891.145.805根据任务特点制订计划142.02161.810.331.797自主学习适合不同要求141.95159.601.423.794自主学习效率高142.29159.128.390.795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和习惯141.85160.088.396.795慕课对外语学习的作用142.74163.316.235.800认识学习任务的意义142.19161.306.332.797归因教师学习方法的指导143.12165.569.127.804表6 可靠性统计量Cronbach’s Alpha 项数.80340从项总计统计量可知40个题项的Cronbach α系数均大于0.79㊂这说明量表所包含的项目即40个题项间具有稳定㊁可靠的内在一致性㊂可靠性统计量反映的是量表的整体信度㊂检测显示Cronbach α系数达到0.803,它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整体信度,项目间具有较好的内在一致性㊂以上检测结果说明学习观念量表能够比较准确㊁可靠地测量并反映学习者的学习观念,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可以作为学习观念研究工具,用于大规模调查研究㊂5.结语学习观念受文化观念和具体教育制度影响,在不同国家或文化中会有差异㊂在没有合适研究工具的情况下,难以对外语学习观念进行深入研究㊂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从整合视角提出学习观念概念框架,设计开发出了外语学习观念量表,并通过因子分析进行信效度检验㊂对学习者学习观念开展调查研究能更好地理解学习者,加深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本质的理解,从而促进学与教㊂对研究者来说,新的外语学习观念量表为测量和评价我国学生外语学习观念提供了一个本土化的测量工具,有助于避免将国外语言学习观念量表直接套用产生的诸多不适应㊁不准确现象;对教师而言,利用外语㊃82㊃外语测试与教学 2018年第3期言学习观念量表对学生进行测评㊁诊断,可以发现并找到学生在外语学习中主观认识上存在的问题,有益于教师因材㊁因情施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对学校教学管理者,利用本量表可以测评㊁了解学生在外语学习上的信念㊁动机和效能感,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㊁措施,改善学生的外语学习环境㊂参考文献[1]Bandura A.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押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86.[2]Benson 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eyond the classroom:an introduction to the field [A].In BensonP &Reinders H (eds.).Beyond the Language Classroom [C].Basingstoke,UK:Palgrave Macmillan,2011.7-16.[3]Foster J.Data Analysis Using SPSS for Windows [M].Thousand Oaks,CA:Sage,2001.[4]Gardner R C.The Attitude /Motivation Test Battery [M].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1985.[5]Horwitz E.Surveying student 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A].In Wenden A &Rubin J (eds.).Lear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 [C].Cambridge:Prentice⁃Hall.1987.119-129.[6]Horwitz E.Cultural and situational influences on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Areview of BALLI studies [J].System ,1999,(27):557-576.[7]Pintrich P R.A Manual for the Use of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 穴MSLQ雪[M].ERICDocument No.ED 338122,1991.[8]Stern 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9]Tumposky N R.Student 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A cross⁃culture study [J].Applied Language Stud⁃ies ,1991,(8):50-65.[10]Weiner B.Human Motivation押Metaphors ,Theory ,and Research [M].Newbury Park,CA:Sage,1992.[11]Wen Q.Advanced level English learning in China:The relationship of modifiable learner variables to learningoutcomes [D].Hong Kong University,1993.[12]Zimmerman B J,Bandura A &Martinez⁃Pons M.Self⁃motivation for academic attainment:The role of self⁃efficacy beliefs and personal goal setting [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992,29:663-676.[13]Zimmerman B J.Self⁃efficacy:An essential motive to learn [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0,25:82-91.[14]程幼强,张岚.大学生英语学习态度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分析[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3):41-48.[15]韩宝成,许宏晨.中学生英语学习态度动机调查问卷的信效度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10,(10):69-74.[16]陆少兵.国外语言学习观念研究综述[J].外语电化教学,2016,(3):16-22.[17]刘儒德.学生的学习观及其对学习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59-62.[18]秦晓晴.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19]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㊁观念㊁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05-110.[21]汪顺玉.外语学习观念问卷结构效度的探索性因子分析[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5,(3):70-77.[22]于元芳,刘永兵.对二语学习策略理论的验证性研究[J].中国外语,2009,(4):85-91.作者联系方式: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上海201306㊃92㊃外语学习观念构成及量表信效度分析。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策略同伴教育模式研究——基于云南师范大学TOT培训的实证研究张春杰; 钟维【期刊名称】《《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00)003【总页数】7页(P73-79)【关键词】同伴教育; 英语口语; 学习策略【作者】张春杰; 钟维【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云南昆明 650031;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 6505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9.3一、引言同伴教育(peer education)是指具有相似年龄、生活环境和经历、文化和社会地位等特征的学习者,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的教育形式(王作振等 2004:429)。
近年来,英语口语教学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备受重视,同伴教育被引入到英语口语教学之中,并取得了一定实效。
如景韵、肖峰(2018)运用同伴教育创新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大赛培训,激发了参赛选手的积极主动性,提升了参赛成绩。
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其影响力或曰实力巨大,掌握英语就掌握了珍贵资源的重要获取手段(李霄垅、李建波 2018:9)。
对于中国大学生而言,口语能力是他们的能力短板之一(王立非、周丹丹 2004;潘高 2006;张平 2008;金艳、揭薇2017)。
综观国内研究,同伴教育的研究鲜少聚焦于同伴教育模式对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的影响。
以“同伴教育”和“英语口语”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发现相关文献记录仅有2 条①最后一次检索时间为2019年5月9日。
鉴于此,本研究基于云南师范大学所实施的第十三期TOT(Training of Teachers)培训项目,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索同伴教育模式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的影响,并结合访谈来了解他们对该教育模式的接受情况,以期为进一步提升英语口语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背景(一)同伴教育和学习策略同伴教育是一种同伴互助学习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EAPESP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效果实证研究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效果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1一、问题的提出1.1.1 大学英语教学效率与生存危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但是效率不高一直困扰着我们。
尽管我国大学生花很多时间在学英语,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逐年提高,听说能力有很大改善,但在自己专业领域用英语开展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还是相当薄弱。
1.1.2 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挑战一方面大学英语学分和课程在压缩,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对英语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等教育国际化改变了学生原来学习英语的目的。
大部分大学生和学科专业教师都希望大学英语能真正为学术和研究服务。
1.1.3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和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我国的出现改变了外语教学的目的和性质。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目的不再仅仅是对语言本身的学习或自身素质的修养,而是真正成为一门工具,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好地从事现在的专业学习和今后的工作。
1.2 课题界定1.2.1学术英语(EAP)根据Hutchinson & Waters (1987 ),英语教学有两种,一种是普通英语(EGP),即打基础的、并没有具体目的的英语教学;另一种是专门用途英语(ESP),即为特殊目的的英语教学。
ESP 又可分为高校层面的学术英语(EAP)和企业培训的职场英语(EOP)。
学术英语的目的就是为大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提供语言支撑。
学术英语可分通用学术英语(EGAP)和专门学术英语(ESAP)两种。
通用学术英语,简称EAP,侧重各学科英语中的共性东西,即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中所需要的学术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和学术英语书面交流能力,如如何用英语听讲座、查找文献、撰写论文和参加国际会议等。
专门学术英语,简称ESP,侧重特定学科(如医学、法律、工程等学科)的词汇语法、语篇体裁以及工作场所英语交流策略和技能的培养。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发布时间:2022-12-06T07:54:32.185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8月第15期作者:孙笑笑1 马应聪2[导读] 本文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探讨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现状孙笑笑1 马应聪21.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 4500642.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475001【摘要】本文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探讨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现状,揭示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建立健全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课程目标和评价体系,加强课程思政专项系统培训与交流,提升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以期能够为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1.引言2020年教育部正式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纲要强调围绕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宪法法制意识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确定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20:1)。
作为一种全新改革化的知识观、课程观和教育观(王卓,2020),课程思政要求我们重视学科课程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学生对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
语言能够表达意义,传递思想。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基础课程,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和思辨性等特征。
因此,大学公共英语课也承载着与思政课同行同向的育人功能。
2020年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增加了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并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课程性质,即大学英语课程可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服务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对外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中;大学英语教学应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得到大连外国语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01910172046)资助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与应用摘要:英语学习的对症下药是大学英语教育学界的一大难题,本项目组在评定英语水平、测试薄弱环节、针对语言学习薄弱环节进行提高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实验。
以“英语学习策略”为突破点进行了访谈、测试、制成对应量表并投以实践的相应过程。
形成了“一问卷两采访三量表四实践”的研究流程,从“对应式学习策略选择”到“学习策略之间的互动影响”两大环节入手,形成了相对有效的学习策略选择理论,并通过实践得以检验。
关键词:大学英语学习策略互动影响一、问题的提出根据调查统计,目前在大学语言学习者中,拥有相同语言基础的学生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由此产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也不尽相同。
学生的个人特点和性格要素渗透到其学习过程中,使得不同的学生在语言学习策略的选择方面产生了不同。
当其他条件接近相同时,学习策略的选择对成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为什么语言学习者在自身的语言学习策略的选择上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这种差别的影响会如何落实到语言成绩和语言表现上?这种差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否通过学习策略的选择得以抵消?本文着力解决上述问题。
从当前我国教育教学环境发展情况分析看来,大学的教育更多地是要求大学学生自主学习,其中学生的性格等诸多客观因素都直接且严重地影响了学习者在学习策略上的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选择和实际上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不同的成绩层次的出现。
学习者适当地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能有助于提高这些学习者在进行学习时的理解能力,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习者在学习时产生的负面情绪,并保持他们的积极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当下大学生的语言学习中,有关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等方面存在较多不足,这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学习者策略选择认知不足,在学习过程中不懂得选择学习策略,由此衍生出对自身水平评估不精确、僵硬化生搬硬套他人方法等现象,造成学习过程较为痛苦,事倍功半。
(部分节选)
⽂文秋芳
2013年4月14⽇日
电⼦子邮件: no_reply@ 1
同学们,你们好!为了了解你们的英语学习情况,请填写下面的问卷。
你的回答只反映你的英语学习观念和策略使用情况,没有好坏对错之分。
请记住在填写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想法和做法,而不是其他人或理想中的想法和做法。
谢谢合作!
一、外语学习观念外语学习观念
下面是人们对外语学习的一些看法,请大家根据每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选出其中一个写在句子的末尾,所填的数字一定要能如实代表你自己的看法。
1 = 我坚决不同意这个看法
2 = 我不同意这个看法
3 = 对这个看法我没有明确的答案
4 = 我同意这个看法
5 = 我坚决同意这个看法
1.很好地计划自己的学习时间是学好英语的重要保证。
2.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学好英语很重要。
3.有明确的长期和短期的学习目标对学好英语很重要。
4.不断总结自己的进步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对学好英语很重要。
5.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才能发挥长处,克服短处。
6.有效调整自己的学习情绪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7.情绪不好的时候,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去学习。
8.情绪好的时候,应该多学习;情绪不好的时候,应该少学习。
9.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是外语学成功的重要保证。
10.外语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一定不能慌张。
11.外语学习中不能自暴自弃,必须对自己有信心。
12.在外语学习中碰到困难时,应该自己鼓励自己。
13.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效,对学习外语非常重要。
14.记外语句型,对学习外语非常重要。
15.记单词对学好外语很重要。
16.精读课文对学习外语很重要。
17.背诵好的课文对学习外语很重要。
18.理解课文最好的方法是翻译。
19.反复朗读课文对学好外语很重要。
20.进行大量的听力练习对学好外语很重要。
21.要学好外语,阅读外文报纸、杂志、小说等比精读更重要。
22.猜测是学好外语的一个重要方法。
23.要想将所听的外语内容记下来,最好的方法是记中文意思。
24.反复模仿好的录音带对练好语音语调很重要。
25.进行大量的口语训练,对学好外语很重要。
26.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对学习外语很重要。
27.要想写出好的英语作文,最好的方法是先用中文组织好想写的内容。
28.说英语时,最好先用中文想好要说的内容。
29.遇到不懂的单词和句子时,问同学和老师是最有效的方法。
30.遇到不会表达的内容,最好回避它。
31.没有把握表达正确的语言形式,最好不要用。
32.遇到不懂的语言形式,最好的方法是跳过去,不去管它。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将严格替您保密)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祝您工作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