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认识国家——以美国为例
- 格式:doc
- 大小:750.29 KB
- 文档页数:8
认识国家——以美国为例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美国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
2.分析美国农业生产、布局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简述该国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重难点:美国自然环境特点;美国农业生产和布局特点。
学法指导:通过图表分析,学会区域图阅读分析。
学习过程: 一、寻找美国 自主学习:1.组成:美国主要位于 洲,由本土48个洲,、 两个海外洲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组成。
2.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跨寒、温、热三带,本土以带为主。
大洲位置:地跨两大洲,其中夏威夷属于 洲。
海陆位置:美国本土东临 洋,西连 洋,北接 ,南邻墨西哥和 湾。
二、认识美国 探究一:认识美国的农业活动1.找出小麦带、玉米带、乳畜带和棉花带。
活动2.结合必修三教材,说出小麦带、玉米带和 乳畜带分布的自然区位优势。
步骤①:说出美国地形,理解西部多高山原因。
东部是: 西部是: 中间是:西部多高山原因是:步骤②:记住美国本土气候,说出温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地区及其呈条带状分布原因。
图3 美国的地形水文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沙漠气候高山气候地中海气候 30º40º120º100º80º图4 美国本土气候分布图2 美国农业带分布图1 美国位置 太 平洋 洋西 大 加拿大步骤③:认识美国主要河流湖泊,说出最大河流与湖群。
最大河流: 最大湖群: 步骤④:自然区位优势 小麦带: 玉米带: 乳畜带:活动3.从美国农业布局,理解美国人口分布原因。
探究二:认识美国的工业 活动1.找出美国主要工业区。
活动2.结合材料,说出东北部工业区发展传统工业的区位优势。
①矿产资源丰富: 五大湖沿岸有 阿巴拉契亚山区有②交通发达:大西洋沿岸多优良 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 便利 ③ 肥沃,农业发达 ④人口密集, 广阔 ⑤开发历史悠久探究三:区域问题分析,一般应该从那几个角度思考?图5 美国工业区分布图6 美国资源分布图7 美国交通巩固练习:1.美国农业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A.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结合B.农产品商品率高,不需进口C.土地肥沃,施用肥料少D.实行地区生产专门化2.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强,主要原因是①耕地广阔②农业科技发达③气候条件优越④高度机械化和专业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美国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石油主要分布在A.五大湖地区B.阿巴拉契亚山区C.墨西哥湾沿岸D. 西部山区美国濒临两个大洋,对气候有很大的影响,读“美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4-5题:4.图中500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与以下哪条经线一致()A.90°WB.100°WC.110°WD.120°W5.美国的年降水量分布情况是()A.大致从东部向西部逐渐增加B.大致从东部向西部逐渐减少C.大致从南部向北部逐渐增加D.大致从南部向北部逐渐减少读沿37°N世界某地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分布图,回答6-8题6.①地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7.造成②地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因素是A.寒流影响B.太阳辐射C.植被分布D.山脉阻挡9.图中内华达山脉两侧海拔2000米处的降水量差值约为:A.250mmB.500mmC.750mmD.1000mm9.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问题:(1)写出农业带名称A 带 C 带D 带E 带(2)图中反映出美国的农业特点:。
第三节认识国家——以美国为例一、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1、领土组成:北美洲中部的“本土”、阿拉斯加、夏威夷群岛2、地理位置:本土都在温带,三面濒临海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3、首都:华盛顿二、美国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1、地形: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部低,分为三大纵裂带:西部山地高原:落基山脉、海岸山脉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东部低矮山地:阿巴拉契亚山脉2、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东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深受地形的影响。
3、水文:有五大湖(成因:冰川作用)和密西西比河分布,水运便利。
三、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特征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三个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具体特征看导引78页或课本)四、美国农业生产和布局的特点1、美国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自然条件:①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降水适中,水热条件适于栽培多种农作物;②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社会经济条件:①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生产②市场广大③交通运输发达④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2、美国农业生产和布局的特点就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美国主要农业带:五、美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问题:过度垦殖和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和“黑风暴”的发生;能源消耗大;化肥、农药污染严重。
措施: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多种农业生产方式;保护耕地和农业生态环境,推广休耕、免耕、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技术。
一、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三种符号分别代表美国三种农作物的分布,这三种图例△、●、○对应的农作物依次是()A.小麦、玉米、棉花B.玉米、蔬菜、水稻C.大豆、甜菜、蔬菜D.甜菜、小麦、棉花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为地中海气候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读下图“地形剖面示意图”,据图回答。
区域地理:认识国家—以美国为例
右图为世界某大陆地形剖面图,回答1—4题:
1.该大陆上分布面积最广的森林是()
A.亚寒带针叶林
B.热带雨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B.②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C.③平原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D.④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3. 下列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③处所在地形区易出现寒潮、飓风等灾害性天气B.②处是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
C.①处受寒流影响,形成热带荒漠带D.④处北部铁矿储量丰富
4. 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部已形成世界巨大的城市群B.西海岸的科技优势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中部地区乳畜业发达
D.南部形成以纺织、钢铁工业为主的工业区
读下面的甲、乙两幅图,回答5—7题:
5.以经济作物F1、F2为原料的工业是()
A.制糖工业、纺织工业
B.纺织工业、纺织工业
C.制糖工业、造纸工业
D.橡胶工业、饮料工业
6.两河口附近的平原,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相同的限制性因素有()
A.雨热不同期
B.风沙危害
C.常有洪涝发生
D.土地荒漠化严重
7. 城市A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便利的交通条件
B.雄厚的农业基础
C.悠久的历史
D.丰富的石油资源
8. 关于美国农业带的叙述与图幅序号相符的是()
A.①亚热带农作物②小麦带③玉米带④棉花带
B.①玉米带②小麦带③棉花带④乳畜带
C.①棉花带②乳畜带③小麦带④玉米带
D.①棉花带②乳畜带③玉米带④小麦带
读美国部分地区轮廓图,据此回答12——14题:
9. 图中a、b、c、d、e区域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A. a、b、c
B. c、d、e
C. a、b、e
D. a、c、d
10. 图示①一⑤城市中,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11. 关于美国工业和城市的说明,正确的是()
A. 东北部工业区有丰富的石油和煤铁资源
B. 城市①是美国重要宇航和石化工业中心
C. 城市⑤附近有美国最重要的新兴工业区
D. 城市③是美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12. 有关加拿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二位,人口密度低,是地广人稀的国家
B.世界上重要的矿产、新闻纸、小麦、水产品等的出口国
C.大部分领土位于40°—60°之间,气候温和湿润D.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13. 关于北美气候的正确分析是()
①北美三面临海,气候湿润,海洋性显著
②西部高大的山脉,阻挡着大西洋水汽的进入,使北美降水稀少
③中部大平原南北贯通,有利于冷、暖气流经过,造成夏季温差大
④北美的降水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A .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右图表示某海城。
回答14—16题
14.影响B地区降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和极地东风 B.洋流和地形
C.太阳辐射和西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
15.若B地所临大洋上低气压强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秋高气爽B.江淮地区正值伏旱
C.北半球冷空气频频南下D.开普敦温和多雨
16. 某人在图示地区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加了一天,则他前进的
方向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
C.与地球自转同向 D.无法确定
下图为2006年3月16日某时美国天气图,图中等值线为等压线(单位:百帕),H、L分别表示高、低气压。
读图回答22—23题。
17.关于此时图示地区天气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央大平原受低压槽控制,易形成阴雨天气
②东部地区受锋面气旋影响,可能形成阴雨天气
③西北部沿海受锋面活动影响,可能出现降雨
④南部墨西哥湾沿海受飓风影响,可能出现暴雨天气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18.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B.甲地风力小于乙地C.甲地气压高于乙
地 D.甲地吹偏南风
读北纬30°附近三个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回答25---26题。
19.关于三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条河流的汛期在时间上不一致B.三地的气候特点相似
C.三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D.三地的植被类型相同20.关于以上三角洲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灌溉水源是三地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三地都有水稻种植业的分布
C.三条河流两岸都曾是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D.三地都有本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下图为某大陆北纬48°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27-29
题:
21.该大陆为()
A.欧洲大陆B.南美大陆
C.北美大陆D.澳大利亚大陆
22.甲地气候类型为()
A.温带海洋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23.影响a地降水的主要风向是()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24.图中各图表示的工业区中,其工业布局主要是利用当地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是()下图为东西半球的两区域略图,读图完成25—27题。
25.两图中的水域分别是()
A.咸海、大西洋B.里海、太平洋
C.黑海、印度洋D.红海、太平洋
26.有关图A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比例尺大于B图
B.图示区域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C.②处有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D.①处为平原,种植业发达
27.图B所示地区的自然特点是()
A.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B.炎热多雨、植被茂盛
C.多温多雨、夏热干燥
D.炎热干燥、沙漠广布
美国东部时间1月19日下午2时(北京时间20日凌晨3时),美
国宇航局冥王星探测器“新地平线”号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
据此回答28~29题。
28.美国东部时间采用哪个时区的区时()
A.西五区 B.西六区
C.西七区D.西八区
29. 此时太阳直射在P点(如图),外圈为晨昏图,图中A、B、E、F四
点等分外圆,S为南极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为同一经线
B.EPF为同一纬线
C.E点和F点昼夜等长
D.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75°W
30. 读某大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三支洋流中,A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是。
C洋流名称
是。
(2)下列四幅图中,表示甲地气候类型特点的是()
试说明其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
(3)图中乙海岸地区多等地质灾害,试解释其产生原因。
(4)图示范围内由甲处自南向北,陆地自然带依次是、、。
自然带的这种地域分布规律是以为基础的。
(5)图中甲地所在国家的东北部地区是本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请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1~5 ACABB 6~10 CDDDD 11~15 BBCDC 16~20 BBCCB 21~25CACDB 26~29 CDAC
30.
(1)C、B、A 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加利福尼亚寒流
(2)D 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低温)少雨。
形成原因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上形成随季节变化的高、低气压中心。
夏季,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来自大陆冷干气流的影响,温和少雨。
(3)火山、地震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4)温带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热量
(5)该地区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工业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附近阿巴拉契亚山区有丰富的煤矿,五大湖西部有大量的铁矿石,自然资源丰富;大西洋沿岸有许多优良港湾,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运便利,交通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