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 格式:pdf
- 大小:218.40 KB
- 文档页数:2
225多出现在骨头重,其次是肺部。
在本组研究中,有两例患者在发病的同时都出现了肺部转移的现象,经过化疗处理后病灶部分消失,只有1例患者在手术后两年出现了肿瘤原位复发并且伴有肺部转移的现象。
因为pPNETs 在临床医学中并不多见,其自身的影像学展现也缺乏特异性,其自身和掐骨骼来源以及软组织哀怨的恶性肿瘤较为相似,难以判断和辨别,对于该疾病的确诊过分依赖病理学技术。
但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必须对本疾病进行考虑和分析,倘若质疑病变组织对神经系统形成了侵扰作用,而M R I 对肿瘤边界以及周围神经结构的基本关系形成准确判断,在手术开展之前进行必要的等级评定,形成详细的手术开展计划,对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进行评判。
【参考文献】[1]贾梦,徐文坚,庞婧,等.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 T 和MRI 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2(3):379-383.[2]颜晓兰,叶德湫,黄永础.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表现[J].中国医药指南,2016,18(25):55-56.[3]段世军,秦越,王玮,等.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影像表现与文献回顾[J].西南国防医药,2012,9(1):47-50.[4]史正华.中枢神经系统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12.[5]许倩,徐凯,李绍东,等.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 及MRI 影像学特征[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6(9):1341-1344.急性阑尾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腹症疾病,发病率高。
急性阑尾炎疾病起病急且病情进展快,若未及时给予早诊断和早治疗,加重患者疼痛,还会威胁其生命安全[1]。
近些年,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发生了显著改变,导致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明显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2]。
目前,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方法较多,但由于该疾病病情较为复杂多变,因此在诊断中具有一定难度,相关调查显示,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上其误诊率约4.5%~5.6%[3]。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效果急性阑尾炎是由于阑尾腔内黏膜淋巴组织发生炎症引起的急性疾病。
准确诊断急性阑尾炎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发生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是一种常用的超声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可以清晰显示阑尾及其周围结构的细微变化。
其优势在于能够观察到阑尾的径向厚度、周径厚度和腔内液体的情况等。
超声检查还可以评估阑尾周围组织的炎症情况,包括局部脂肪积液、局部肠壁充血和肠脂肪晚期灌注等。
这些特征有助于确定阑尾炎的程度和是否需手术治疗。
1. 显示阑尾的位置和外形:超声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阑尾的位置和外形特征,包括厚度、外径、局部变形等。
异常阑尾的外形特征对于诊断急性阑尾炎有重要意义。
2. 观察阑尾周围的脂肪积液:急性阑尾炎可导致阑尾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使脂肪组织积聚液体。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阑尾周围的脂肪积液,进一步支持急性阑尾炎的诊断。
3. 评估腔内液体:急性阑尾炎时,阑尾腔内液体的积聚是常见的表现。
超声检查可以通过评估腔内液体的性质、形状和体积等来判断阑尾炎的程度和炎症的活动性。
4. 观察局部肠壁充血和肠脂肪晚期灌注:急性阑尾炎引起阑尾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可导致肠壁充血和肠脂肪晚期灌注的改变。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这些变化,有助于确定炎症的程度和判断手术时机。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其可以非侵入性地观察到阑尾的形态、位置和炎症程度,并评估阑尾周围组织的炎症情况,有助于确定阑尾炎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决策。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发表时间:2018-08-22T11:37:49.93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8期作者:韩春燕[导读] 探讨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韩春燕天津市宝坻区宝平医院彩超室天津宝坻 301800摘要:目的:探讨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到2017年6月经临床和病理检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80例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分析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结果:低频超声检出41例,诊断率为51.25%,高频超声检出68例,诊断率为85.00%,高、低频超声联合检出75例,诊断率为93.75%。
结论:相比于低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高频超声的诊断率更高,但仍低于90.00%,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急性阑尾炎,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率,效果远高于单独低频超声或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值得临床医生推广。
关键词:高频超声;低频超声;联合检查;急性阑尾炎阑尾炎为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发病人群主要为青少年,临床发病主要以急性阑尾炎居多,最常见的发病原因为阑尾部梗阻,其次为感染,由于个体差异性等因素,近年来阑尾炎症状也存在差异,但典型症状还是以转移性右下腹痛为主。
目前临床上以早诊断、早治疗为主,由于本病具有典型症状和体征,因此诊断也较容易,但临床依然有漏诊病例出现,因此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应该引起重视。
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接收80例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探究单独使用高、低频超声以及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对提高急性阑尾炎诊断率的临床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5年3月到2017年6月经临床和病理检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80例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其中男58例,女22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1.6±18.5)岁,病程8h~5d,80例病人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病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人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高、低频彩超联合应用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高频与低频彩超联合应用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并研究其确诊率。
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80例,分为对照组(单独采用低频彩超进行诊断)和观察组(高频与低频彩超联合诊断),分析两组准确性,并研究高频联合低频彩超进行诊断的价值。
结果:比较两组检测情况,得出观察组中未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检出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检出率72.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采用高频联合低频彩超共同对阑尾炎进行诊断,其确诊率高、操作便捷、可重复、易接收等多种优势,为临床外科手术中诊断急性阑尾炎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使用价值。
标签:高频;低频彩超;急性阑尾炎;诊断价值在临床外科手术中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主要有急性阑尾炎,其发生范围很广,针对症状及体征不明显的患者,其诊断率通常存在误差。
本文通过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80例,主要探讨高频与低频彩超联合应用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并研究其确诊率,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通过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入院标准:①均符合彩超诊断急性阑尾炎标准[1],经病理证实及手术确诊为急性阑尾炎;②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共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6-71岁,平均年龄(42.31±1.23)岁;观察组共30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30.14±1.1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症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对照组:单独采用低频彩超进行诊断,具体方法:①让患者保持取仰卧位姿势,采用西门子G50彩超诊断仪及胜Du-4型彩超诊断仪;②将其探头频率设置为5.0MHz,对患者盆腔及其腹部,排除相关急腹症(输尿管结石、外肾及异位妊娠等);③并观察腹盆腔是否存有积液,并重点观察脐连线的中、外l/3交界的麦氏点及右下腹髂前上嵴处;④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调控探查范围,并观察各临床特征。
【关键词】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阑尾炎诊断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超声诊断可进一步明确诊断,给外科医师提供更全面更直观的病变情况,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超声检查则在疾病的诊断中更有意义。
本次研究联合应用高、低频探头检查明显提高了阑尾炎诊断的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间金华市文荣医院收治的80例各型阑尾炎病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12~75岁,平均年龄(36.01±5.63)岁。
临床均表现为转移性或非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或伴有发热,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10×109 /l),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75%)。
除3例阑尾摘除术后再发回盲部周围感染和4例穿孔形成包块和脓肿经保守治疗外,其余病例均经手术和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
1.2 方法使用仪器为philips envisor chd或philips hdi 5000(由美国 atl uitrasound 生产),探头为c5-2低频腹部探头和l12-5高频浅表探头。
首先应用低频腹部探头扫查全腹,查看腹腔内基本情况,重点扫查右下腹麦氏点附近区域,然后改换用高频浅表探头扫查重点部位。
操作时综合使用加压、纵切、横切、斜切等手法[1],并根据病人腹壁的厚薄情况调整扫查深度,同时对重点部位可进行局部放大处理;力求缓慢而仔细,重复多次,尽可能排除肠道内容物及气体的干扰,获取最佳图像,并采图留存。
2 结果2.1 两种方法对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检出率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联合使用l12-5高频浅表探头检查后,单纯性阑尾炎的检出率高于单独使用低频探头检查检出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p<0.05);联合使用l12-5高频浅表探头检查后,化脓性阑尾炎的检出率高于单独使用低频探头检查检出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7,p<0.05);低频加高频探头检查的方法对急性阑尾炎的综合检出率87.50%(70/80)高于单独使用低频探头检查检出率63.75%(51/8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4,p<0.05)。
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估钟群锋;赖丽萍;肖维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8(022)019
【摘要】目的评估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均行高、低频超声检查,对比高频超声检查、低频超声检查以及两种方法联合诊断的准确率.结果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5.00%,明显高于低频检查(57.00%)和高频检查(69.00%),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应用于急性阑尾炎诊断中有助于提高符合率.
【总页数】2页(P2705-2706)
【作者】钟群锋;赖丽萍;肖维
【作者单位】兴国县人民医院,江西兴国 342400;兴国县人民医院,江西兴国342400;兴国县人民医院,江西兴国 3424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萍萍;赵国君;
2.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萍萍;赵国君
3.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J], 徐彩霞
4.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J], 李淑杰
5.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J], 李淑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效果高频联合低频超声是指在超声检查中同时采用高频探头和低频探头进行检查的方法。
高频超声能够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和灵敏度,适用于肠壁的细微病变和深部结构的显示。
而低频超声则能够更深入地观察到腹部深层的病变及周围组织的情况。
结合使用高频和低频超声能够全面地观察到阑尾及其周围区域的情况,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中,常规的超声检查主要包括B超和彩色多普勒超声。
B超主要能够显示阑尾扩张、壁增厚、周围脂肪浑浊、腹膜后渗出液等特征性表现,而彩色多普勒则能够观察到阑尾的血流灌注情况。
由于阑尾附近的结肠、脂肪和其他组织较多,加之阑尾位置不固定,传统的超声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诊断的局限性。
而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则能够克服传统超声的局限性,更好地显示阑尾病变和周围组织情况。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在观察阑尾形态和结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传统的B超在显示阑尾时往往受到肠管气体和胃肠蠕动的干扰,容易出现肠管气体阴隐影等情况,影响了对阑尾的观察。
而采用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可以通过调节不同频率的探头,更好地显示阑尾的形态和结构,明确显示阑尾的位置、大小、形状、腔内回声、腔内游离液性暗区等特征性表现。
这对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并且在显示阑尾扩张、壁增厚、周围组织浑浊、腹膜后渗出等特征性表现方面也有显著优势。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在观察阑尾的血流灌注情况方面也具有优势。
传统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显示阑尾的血流情况时,受到深部结构的影响,容易出现血流信号的模糊和混杂,从而影响了对阑尾血流的观察和分析。
而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在观察阑尾的血流情况时,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阑尾周围的血管分布和血流情况,进而分析阑尾的血供情况,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在观察阑尾周围结构和脏器的情况方面也有明显优势。
在传统的B 超检查中,往往受到阑尾周围结构的影响,难以清晰地显示出阑尾周围脂肪、肠管、输尿管等结构的情况。
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萍萍;赵国君【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摘要】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value of the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in diagnosing acute appendicitis. Methods: The ultrasonographic findings of 180 cases of acute appendicitis confirm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 or by medical treatment were retrospective analyzing. Results:Low frequency ultrasound diagnosed 85 cases of appendicitis. In line with rates of 51. 83%.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diagnosed 137 cases of appendicitis. In line with rates of 83. 54%. low frequency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diagnosed 156 cases of appendicitis, in line with rates of 95. 12%. To compare three examination way have notable difference. Conclusions:To unite high and low frequency ultrasound can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nic diagnosis of acute appendicitis the rate determined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programs provide important diagnostic evidence,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appendicitis.%目的::探讨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在临床上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实用价值。
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高频及低频超声联合应用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分别用3.5MHz普通腹部探头和7.0~10MHz的高频探头进行超声检查,并与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118例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临床特征分析急性阑尾炎两种探头的声像图差异。
结果118例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109例,符合率92.4%,低频超声显示率为40.7%,高频超声显示率为92.4%,二者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高频超声的显示率明显高于低频超声,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肿大阑尾的显示率,应作为急性阑尾炎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标签:高频超声;低频超声;急性阑尾炎/ 诊断急性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病,居急腹症的首位。
既往常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做出诊断,但有时因为临床表现多变而误诊。
文献报道,急性阑尾炎仍有0.1% ~0.5%的死亡率[1]。
因此,正确诊断、减少误诊是提高阑尾炎诊治效果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超声仪器的出现,对病变阑尾可直观显示。
超声已成为急性阑尾炎的常规检查手段[2]。
本文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临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118例患者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高低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8例中男67例,女51例,年龄9-85岁,平均年龄37.5±3岁。
118例均有腹痛史,病程8h ~10d,其中转移性右下腹疼痛91例。
恶性呕吐94 例,右下腹压痛118例,麦氏点压痛90例,反跳痛112例。
白细胞总数在10x109/L以上115例,其中14x109/L以上82例。
1.2方法:使用美国GE VIVID3型和韩国MEDISON SONOACE X6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3.5MHz,高频探头7.0~10MHz进行检查。
患者取仰卧位,在右下腹或腹部压痛最明显处作纵、横断面连续扫查,探头适当加压排除肠腔内的气体,首先使用低频探头,然后改用高频探头,仔细寻找阑尾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回声、管壁有无增厚、周围有无炎性渗出液及包裹,肠管有无扩张等。
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中的价值急性阑尾炎是指由于阑尾腔黏膜血供不足或堵塞导致细菌感染,引起阑尾组织发炎、坏死和穿孔。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低、病情严重等特点。
针对急性阑尾炎的早期诊断,超声检查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中具有很大的价值。
一、高、低频探头在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中的优势在确定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性和有无并发症方面,超声检查是一种简便、无创、无放射线、易操作、安全可靠的检查技术。
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中可以准确地确定阑尾位置、形态和大小,判断周围组织是否受累、有无穿孔和脓肿等并发症。
其主要优势如下:1.高频探头的优势:高频探头可以提供清晰的图像,适用于浅表解剖结构。
在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中,高频探头可以显示阑尾的外形、大小、壁厚度和腔内液体,对于轻微的黏膜水肿、病变局限等较小的异常变化可以被更好的发现。
2.低频探头的优势:低频探头可以用来进行深度的检查,对于层次较深的组织可以取得较好的分辨率。
在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中,低频探头可以显示阑尾的完整性和炎症的范围,尤其在脓肿和穿孔时,低频探头可以更好的识别区域。
二、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中的方法在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中,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的方法如下:1.先用高频探头扫描全腹部:方法是将探头放置在右下腹部,以测量阑尾的大小、外形和位置,检查是否存在肠梗阻、腹壁内血肿、输尿管阻塞、急性胆囊炎等原因引起的下腹部疼痛。
2.使用低频探头进行深度扫描:方法是将探头放置在阑尾位置,全面观察阑尾的轮廓和纹理,以确定是否有阑尾肥大和周围区域炎症的情况。
3.辅助扫描:辅助扫描包括腹膜后阑尾位置的探测,以及穿孔、脓肿和肠梗阻等情况的识别。
4.比较扫描:比较扫描是指,在进行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时,对比对侧的正常阑尾,以明确检查结果。
5.动态观察:动态观察是指在检测过程中,通过改变体位或受检者的体位,以达到更好的观察效果。
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中的价值引言急性阑尾炎是指由于未知原因导致盲肠内的细菌感染而发生的急性炎症,可能会威胁生命。
精确的诊断是保证炎症及时治疗的前提,但是传统诊断方法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不如超声诊断准确。
因此,本文探讨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中的价值。
背景超声诊断原理超声有物理学和生物学两个重要特征,即具有机械波的物理特性和生物组织的声学特性。
利用超声探头发射的高频(3.5-10MHz)声波,经过组织和器官反射,最后由探头接受并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信号处理、显示成像,最终得到图像。
超声诊断是利用不同部位的声速和组织反射率比较不同的原理,进行组织断面成像,进而判断组织形态、大小及内容物。
传统超声诊断的问题传统超声诊断只采用单一的高频探头进行检查,对于深部或难以到达的部位,如盲肠、输尿管、血管等,诊断效果往往不理想,存在易误诊的情况。
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探头介绍以传统的超声探头为基础,加入低频探头(1-5MHz)拓展了覆盖范围及可视化角度,同时提高了实时成像的信噪比。
应用价值提高诊断准确率通过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可以获得各自的优势,不仅可以清晰地显示近表面和小量结构,而且对于深部结构的浸润等也能够敏感地检出,增加了阑尾周边组织的鉴别度,从而在提高诊断准确度的同时,简化了手术中的操作难度,降低了手术风险。
增加检出率在低频探头的辅助下,超声检查能够检出更多难以检出的阑尾炎早期病例。
一些阪尾炎早期病例常难以确定识别,甚至根本不呈现典型表现,以致被漏顶或误诊。
而这时,低频探头就可以派上用场,它的低穿透能使炎症部位细节清晰,从而增加检出及确诊率。
总结通过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中,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探头的优势,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检出漏诊率,加速病人的治疗进程,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效果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及时准确地进行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无辐射、无创伤的优势,近年来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高频超声技术是指使用频率超过10MHz的超声探头进行检查,具有高分辨率的特点,能够清晰显示组织和器官的细微结构。
低频超声技术是指使用频率在1-4MHz之间的超声探头进行检查,具有深度穿透能力强的特点,适用于观察深层脏器的情况。
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中,高频联合低频超声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从而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高频超声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阑尾的形态、位置和大小。
正常的阑尾呈管状结构,长度一般不超过6cm,直径不超过7mm。
当阑尾发生炎症时,其形态会改变,呈现肿胀和增粗的表现。
高频超声技术还可以观察到阑尾周围组织的情况,如有无腹膜炎、积液等。
在进行高频超声检查时,低频超声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深层信息。
对于肥胖患者或者肠道气体较多的患者,使用低频超声探头可以更好地观察到阑尾的情况,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低频超声技术还可以观察到阑尾血流的情况,当阑尾发生急性炎症时,其血流量会增加,可以通过超声多普勒技术进行观察。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技术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它是一种无创伤的检查方法,能够避免手术和放射线的损伤。
该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准确度相对较高。
而且,高频联合低频超声检查可重复性好,可以在不同时间点进行观察,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发展情况。
虽然高频联合低频超声技术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患者的体型和肠道气体等因素会影响超声检查的质量和准确性。
技术操作者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对检查结果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少数情况下,超声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急性阑尾炎,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技术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应用高低频探头在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价刘芳【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高低频探头超声的临床价值及评价.方法将200例高度怀疑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行高频探头超声检查,给予研究组行应用高低频探头超声检查;比较分析两组的诊断符合率及阑尾肿大、管腔积液、包块、粪石发现率.结果研究组诊断总符合率、阑尾肿大、管腔积液、包块、粪石发现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高低频探头超声的诊断符合率高,而且阑尾肿大、管腔积液、包块、粪石发现率高,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26【总页数】2页(P60-61)【关键词】急性阑尾炎;高低频探头超声;临床价值【作者】刘芳【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第四人民医院电诊科,吉林四平 1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属于急腹症之一。
以往临床确诊急性阑尾炎主要依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表现、体检结果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近年来,临床超声技术快速发展,超声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提高该疾病确诊率[1]。
本次研究工作为进一步探讨分析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高低频探头超声的临床价值及评价。
现报道如下。
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高度怀疑急性阑尾炎患者中挑选200例纳入研究,根据就诊时间的先后次序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对照组患者有56例男性,44例女性;平均年龄为(36.25±10.35)岁;平均病程为(2.15±0.55)d;疾病症状:转移性腹痛57例,高热26例,低热17例,患者均伴有恶心呕吐;研究组有54例男性,46例女性;平均年龄为(36.18±10.41)岁;平均病程为(2.09±0.68)d;疾病症状:转移性腹痛59例,高热24例,低热17例,患者均伴有恶心呕吐。
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最常见、最多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
该症往往起病急、发展快,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对于急性阑尾炎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具有简便、易行、实时等优点的超声检查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阑尾的检查,国内外学者也在不断地探索与改善超声的检查方法。
本文就超声检查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疗中的实用价值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探讨。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1~2014.10诊治的经外科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164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声像图资料。
164例急性阑尾炎病人中,男97例,女67例,男女比例约1.4:1。
病人年龄12~64岁,平均35.43 +/-5.24岁。
1.2仪器与方法采用GE730, ALOKA a10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频率10~12MHz,低频凸阵探头频率2~5 MHz。
确定阑尾的方法1、和盲肠相连续;2、探及盲端;3、没有蠕动。
正常阑尾表现为管腔通畅,张力不高,腔内可无内容物呈闭合状态,也可有少量气体、液体及粪渣等,探头加压可致阑尾滑动、横断面变扁,内径47mm。
扫查方法:病人取平卧位,首先采用低频探头于病人右下腹等压痛最明显处多切面扫查并向周围扩大范围扫查,适当加压,然后改用高频探头扫查。
发现异常阑尾结构后,观察其位置、边界、横断面直径、管腔内回声情况、管壁的厚度及各层结构以及周围组织回声情况,如有无肠腔扩张、肠壁增厚,有无网膜脂肪组织回声增强、淋巴结肿大及积液等。
1. 3统计学分析采用SPPS 12. 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2. 1高、低频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三种检查方法两两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其中15例病人未探及病变阑尾,4例右下腹出现盲肠管壁增厚或肠管扩张、蠕动减弱,3例右下腹少量积液、系膜淋巴结肿大并局部压痛反跳痛,8例阑尾周围网膜脂肪组织回声增强、增厚,超声提示急性阑尾炎可能0 8例病人漏诊(漏诊率4.8%),超声提示未见明显异常。
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分析【关键词】高频超声;低频超声;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超声检查便捷、经济、重复性好,临床医师越来越重视急性阑尾炎的影像学证据,以免误诊及漏诊。
本文总结笔者所在科室采用低频探头联合应用高频探头诊断的体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术前行超声检查术后经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3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5例,女54例,年龄10~75岁,以青壮年男性居多,病程数小时至数天,部分病例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压痛、反跳痛,部分患者无典型的发热、血象改变及消化道症状,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急性阑尾炎。
1.2 仪器与方法采用飞利浦hd7超声诊断仪,低频探头3.5 mhz,高频探头7.5 mhz。
患者取仰卧位,先用低频探头大致扫查右侧中下腹,排除右肾、右输尿管、膀胱、右侧附件区的情况,再把探头放在右下腹压痛明显处及周围重点扫查,寻找可疑阳性声像,可疑阳性声像为:右下腹混合性团块回声,右下腹肿大的管样回声,其外径大于7 mm,壁厚大于2 mm,管样回声有盲端,横切呈“靶环征”,静置探头,管样回声内无蠕动。
观察其周围有否液性暗区。
寻找到可疑声像后,换用高频探头,局部放大病灶部位声像,进一步观察管样回声内部结构形态,测量其外径及壁厚度,注意其内有无粪石及液性回声,周围有否积液及肿大淋巴结回声。
2 结果139例阑尾炎患者中,低频超声诊断阑尾炎120例,检出率86.3%,高频超声检查阑尾炎129例,检出率 92.8%,两种频率联合扫查检出136例,检出率97.8%。
超声显示回盲部条管状包块,管壁低回声,一端为盲端,另一端连于回盲部,动态观察无蠕动,横向滑动扫查,其横断面呈现小的“靶环征”;其中36例管腔内可见强回声团块,伴声影,67例伴右下腹肠间隙少量积液,11例伴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2014.11临床研究47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检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高频超声和低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笔者对我院接收治疗的15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检查诊断,诊断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5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89例,女70例,年龄12~83岁,平均年龄(32.1±2.4)岁;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伴有非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以及发热等临床症状。
1.2 方法用西门子、飞利浦新非凡及迈瑞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腹部凸阵和高频线阵探头,诊断频率设置为3.6MHz7.0~13MHz ;首先取患者仰卧位,对患者腹部使用低频探头进行常规检查,找到大体病变位置后,排除伴有泌尿系统、妇产科疾病等患者;然后对患者可疑位置采用高频探头局部加压,将肠管内气体驱赶后,放置探头于右下腹比较敏感的麦氏点或压痛点,进行多个方位多切面加压的连续性扫描检查,检查过程中,着重对阑尾位置、大小、形态、管腔回声、彩色血流及和周围脏器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检查;另,仔细观察回盲部位是否存在肠管扩张、包块,肠间隙或盆腔是否存在积液及淋巴结肿大等现象。
2 结果本组159例患者中147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病理结果证实为13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8例误诊;病理结果证实为13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8例误诊,在13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其中,34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9例坏疽性以及穿孔性阑尾炎;8例误诊患者中, 1例回盲部平滑肌肉瘤,1急性阑尾炎采用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张 静重庆市彭水县中医院 重庆市 409600【摘 要】目的: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进行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