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澳门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七章 第一节 香港和澳门导学案: NO.3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学习目标】1.熟记香港和澳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能够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港澳地区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香港和澳门外向型经济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3.全力以赴,快乐学习;体会“一国两制”的科学性。
【自主学习】香港和澳门基础知识比较表香港 澳门 回归时间位置(记图)珠江口侧珠江口 侧 毗邻的城市组成 香港岛、九龙、新界及附近的200多个岛组成。
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组成地形 多低山、丘陵,平原狭窄平原为主气候 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宜人面积与人口 地狭人稠,扩大土地面积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资源 缺乏经济①以 为基础,以加工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为支柱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_______已成为主要的支柱产业(自由港:_______长期是香港的主导产业),世界________中心,香港与________、________三分全球②发达的交通(海运:________ 港;空运:________国际机场;铁路:________、广深线;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③旅游业发达,信息、教育中心(三条具体体现,课本划出)1.主要经济支柱: 、 、工业、建筑业,呈现出多元化特征2.加工业兴起,产品出口美国、香港、西欧称号 “东方明珠”、“繁华都会”、“购物天堂”“海上花园”、 是澳门的象征制度是我国的两个______________,我国对其实行“____________” 港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制度,祖国内地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
【合作探究】通过读图及小组合作,学会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
一、读香港气温降水逐月分配右图,回答下问题:1.香港属 气候。
2.该气候类型在本区的主要特征是 。
3. 月气温最高, 月气温最低,气温年较差约为 ℃;香港 月降水量最多,约 毫米。
4.香港降水量并不算少,但缺水严重,你能说明其中的自然原因吗?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解决措施?二、港澳地区和祖国内地在经济发展上是相互促进的,你如何理解这种说法?三、你了解的澳门景点有哪些?澳门发展旅游业具有哪些有利条件?四、教材49页图7-18澳门陆地面积的扩展,该图介绍了澳门陆地面积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澳门的人口和土地面积有何特点?(2)如何解决澳门人多地少的矛盾?【跟踪练习】1. 香港实行大部分商品免征进口税,下列称谓错误的是()A.樟脑王国B.世界商品橱窗C.购物天堂D.万国市场2. 香港和澳门都属于()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导学案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导学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
2、了解香港的地形特点及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方式。
3、知道香港、澳门的经济特征,理解香港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资料分析港澳地区和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学习过程:
学习主题一:人多地狭
1.香港和位于珠江口,毗邻市;澳门位于珠江口,毗邻市。
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导学案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了解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2.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和含义;3.掌握港澳回归时间,分析回归的意义;4.深入探究港澳回归的原因。
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思考问题:1.邓小平为实现祖国统一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2.“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解决了什么问题?3.香港、澳门的回归有什么意义?(二)自主学习,完成填空:“一国两制”构想1.背景: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英国于鸦片战争结束的1842年通过《条约》割占香港岛,于1860年割点九龙司地方地区,于1898年租借新界。
1453年(国名)占领澳门。
2.提出:进入的新时期后,_ _______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3.内容: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_________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______、澳门地区实行______________制度。
4.意义:“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香港、澳门的回归1.香港的回归:①1984年,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
②__________年7月1日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2.澳门的回归:①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
②_______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3.意义:①对中国——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___________,标志着我国在完成___________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②对港澳——对台湾——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三)合作交流:1.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历史情况:实际情况:2.16世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门,100多年前,英国侵占了香港。
为什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原因:启示:三、课堂小结四、达标检测1.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者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2.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简而言之就是()A.一个国家、两种政府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C.一个国家、两种法律 D.一个民族、两个国家3. 实行“一国两制”构想已成功解决的地区是()①台湾②香港③澳门④威海卫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①②③④4.1997年以前对香港实行殖民统治的国家是()A.英国 B.西班牙 C.法国 D.葡萄牙5.“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知道香港和澳门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2、理解香港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发达的交通和先进的服务业,理解香港和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3、理解澳门的经济特征,气候、环境与旅游业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1、理解香港和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2、理解澳门的经济特征,气候、环境与旅游业的发展【课前预习】(一)香港:1、香港特别行政区南临____海,位于珠江口_____岸,简称_____。
2、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北京有_______铁路相连。
3、香港特别行政区为_____________气候。
(二)澳门:1、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______口西南,南临_____海,简称_____。
2、从中国气候分布图上看,澳门特别行政区属____________气候。
3、澳门特别行政区与___________省相临。
【当堂学习】一、地理概况1、自读课本完成下列表格2、香港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方式(1)“上天”——;(2)“下海”——。
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1)经济发展条件:①不利条件:。
②有利条件:发挥地理位置优势,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
(2)经济特点——经济繁荣,被誉为“”。
①香港:重要的国际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_____中心。
②澳门:___________是支柱产业。
(3)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原则:,合作模式:。
祖国内地提供的优势条件:、、、,香港提供的优势条件:、、。
【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香港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世界着名的金融中心B.博彩业和旅游业是经济支柱C.旅游中心D.重要的自由贸易港2、香港是A.世界着名的博彩旅游中心 B.世界着名的转口贸易中心 C.亚洲的天然植物园 D.我国东南海上的明珠3、香港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A.有丰富的森林 B.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天然良港 C.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D.有稠密的人口4.香港居民中,祖籍以A.广东最多 B.福建最多 C.广西最多 D.江苏最多5、我国内地与香港联系密切,内地为香港主要提供A.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B.充足的资金C.先进的技术 D.先进的管理经验6、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珠江东侧,北与珠海接壤B.面积16平方千米,人口400万C.经济以博彩业和旅游业为主D.197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7、关于港澳与内地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港澳的经济发展与祖国无关B.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位置优越,资源丰富C.祖国内地主要通过澳门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D.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8、香港人稠地狭,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少。
八下地理第八章第三节香港、澳门班级__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一、概况香港:我国_______部;位于______带;地处珠江口以_____,北接广东省_______市,南临_______;1、位置扼守珠江与南海交通的咽喉澳门:我国_______部;位于______带;地处珠江口以_______,北连广东省_______市,南临_______;扼守珠江与南海交通的咽喉香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组成澳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3、面积、人口:香港、澳门面积_______,人口_______。
_______是我国面积最小、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其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
为获得更多的陆地空间,缓解人地矛盾,使人地协调发展,香港的措施是“上天入海,即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澳门则使土地面积比原来扩大了____________以上1842鸦片战争后年被_________强占,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香港使主权,成为我国的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区旗是红白两色的紫荆花旗,标志性建4、被侵占筑是_________________等与回归 16世纪开始被__________长期霸占,______年____月____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澳门成为我国的一个_______________,区旗是白莲花旗,标志性建筑是_______________等5、社会制度:我国政府在香港、澳门实行“_____________”政策,其中的一国是指_________________。
地形:澳门以________为主;香港多_________,少_________二、自然环境气候:两地均属_______________气候;夏秋季节多_______灾害自然资源_______三、人文地理环境气候宜人位于侨乡,临东南亚→_______________优越利有优良的深水港,________便利条件背靠珠江三角洲,市场_________国家的对港优惠政策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价高,工资水平高香港经济结构:以第_______产业为主经济地位:是重要的国际_________中心、国际_________中心和国际________中心,世界旅游业发达的城市之一。
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导学案一、学习指南,明确目标1、了解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知道“一国两制”的内涵2、理解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的原因二、师生合作,夯实基础(一)回首——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自学探究】请同学们观看微课,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知识填空:____________侵占了澳门;____________侵占了香港:割_________,占九龙,租__________。
2、思考问题:被侵占后的香港和澳门,在殖民统治之下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港澳地区经济有所___________,但人民饱受__________歧视。
(二)开创——“一国两制”1、请同学们结合视频知识思考: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最早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的?②这个伟大构想的提出历经了几位领导人的发展?2、阅读课本,完成知识填空:“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三、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材料一:“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984年10月22日)材料二:漫步在香港街头,从那喜迎回归的一幅幅标语,一串串彩灯,一张张笑脸上,你能强烈地感受到游子归乡的急切心情……(香港新界元朗)巡游总指挥杨毓明先生说:“今天参加巡游的9条巨龙和100只醒狮,取意‘九九归一’,象征着中华民族统一祖国的意志和决心”。
——余玮《荣归——香港回归的前前后后》,华文出版社,2017年版,365页小组讨论记载:。
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第一、二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知道香港和澳门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2、理解香港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发达的交通和先进的服务业,理解香港和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3、理解澳门的经济特征,气候、环境与旅游业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1、理解香港和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2、理解澳门的经济特征,气候、环境与旅游业的发展B部分【课前预习】(一)香港:1、香港特别行政区南临______海,位于珠江口______岸,简称_______。
2、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北京有_______铁路相连。
3、香港特别行政区为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二)澳门:1、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___________口西南,南临______海,简称_______。
2、从中国气候分布图上看,澳门特别行政区属_________________气候。
3、澳门特别行政区与___________省相临。
C部分【当堂学习】一、地理概况二、经济(一)香港1、发达的交通运输(1)地位:世界重要的交通运输_______。
(2)发展现状①海运发展的有利条件:港口_________优越,拥有宽广的________和良好的___________。
②1988年__________建成启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香港作为国际航空中心的地位。
③维多利亚港,简称_________,位于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的海港。
它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海港。
香港也因此有“东方之珠”“世界三大天然良港”及“世界三大夜景”之2、先进的现代服务业香港先进的___________已成为其主要支柱产业。
①旅游业:香港是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________业十分发达。
亚洲最大的_________、根据《清明上河图》建造的“__________”、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__、香港________乐园等,每天都吸引着众多的游人。
八年级地理香港和澳门导学案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学习目标会读图,能从地图获取信息,理解港澳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知道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方式及原因知道港澳经济部门,理解经济稳定发展的原因●学习重点: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方式及原因;港澳经济部门●学习难点:港澳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及经济稳定发展的原因一、自主预习:预习导航香港和澳门靠近哪个省?各位于珠江口的哪一方?各与哪个经济特区邻近?概括香港、澳门地理位置及气候。
计算港澳地区的人口密度。
拓展延伸港、澳位置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澳门目前的面积是1912年的两倍多,这都是填海造陆的功劳。
无论是“上天”还是“下海”,都是人多地狭地区或国家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但必须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不能增加了人类的生存空间而破坏了海洋环境,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香港的植被覆盖率至少在60%以上,如此大的城市绿地,如此高的植被覆盖率,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这难道仅仅是因为自然条件适合植物生长吗?仅仅是因为香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吗?关键还在于香港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着环境效益,只有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双赢,才有好的社会效益,香港才可以持续发展下去,也就是只有人地协调发展才是根本之发展。
说说香港和澳门扩展空间与环境保护的持续发展战略。
思考回答:港、澳地区两种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方式及看法;“寸土寸金”的香港为什么还要保留大片绿地?展示:港澳地区优越的________和_______的特点,决定了第三产业和对外贸易发达。
香港产业以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为主。
______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香港地狭人稠,资源匮乏,祖国内地在提供______、燃料、原材料等资源以及_____、广阔市场等方面对香港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长期以来,祖国内地又把香港作为转口贸易的重要基地,这也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
香港也将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通过各种渠道带到了祖国内地。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导学案
课题: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导学案
年级班姓名评价
深圳市
珠海市江
口
南
港澳位置范围简图
说导学反思
美国华盛顿一所大学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学生学习知识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
新课程标准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将关注知识结果转向关注活动过程。
本课时港澳的位置、范围是学习港澳的前提,而“一国两制”“人多地狭”等区域特征又是重要内容,是区域发展的重要依据。
所以用学案导学,旨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在活动中内化,在活动中应用和创造,我们的课堂自然充满不竭活力,从而引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地去探究和发现,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成为习惯,培养他们必备的地理素养。
区域地理是初中地理的主体,是让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地理能力、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载体。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主备:课型:新授课审核: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明确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知道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模式、意义及影响因素。
认同“一国两制”与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及长期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2、初步掌握“海陆位置优越、城市为主体、人多地狭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国家或地区其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初步培养地理图文信息的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1、对祖国对香港和澳门实行的“一国两制”政策的理解。
2、香港和澳门地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其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的模式和意义。
【难点】香港和澳门地区与祖国内地联系的模式和意义。
【教法设计】读图指导、小组讨论、分析归纳【课堂学习】(一)复习检测1、北京的旧城格局形成于、两代。
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如、、、……2、北京市的城市空间以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兴建了许多新区,还建设了一批。
(二)导入新课(三)课堂研讨1、“一国两制”政策2、地理位置3、人多地狭的特点4、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四)规纳小结【巩固练习】1、香港和澳门地处我国大陆的_______端,分别位于_______口东、西两侧,是与_______省相邻的两个_______区,实行“_______”制度。
2、与香港和澳门相对的经济特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我国已建成的直接连接到香港地区的铁路线是:_______。
4、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A、香港位于深圳以南,珠江口西侧B、香港和澳门都是特别行政区C、香港是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D、澳门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5、有关澳门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B、澳门位于珠海的南面C、澳门位于珠江口的东侧D、澳门南临南海6、香港是印度洋和太平洋航线上的重要港口,海轮向东北经台湾海峡可达的国家是() A、菲律宾 B、日本 C、新加坡 D、印度7、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是()A、美国B、日本C、澳门D、中国内地8、香港的生产、生活资料中,来自祖国内地的大约占()A、90%B、80%C、70%D、60%9、香港和澳门位置相当,但香港是著名港口而澳门不是,其原因是()A、香港人口远比澳门多B、香港面积远比澳门大得多C、澳门周围的海域水浅,不利于建港10、香港经济的主导产业是()A、对外贸易B、加工制造业C、钢铁重化工业D、旅游业【教后记】。
第三节香港、澳门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自主学习,了解香港、澳门的组成、面积、位置、气候等特征。
3.记录观看过程中的疑惑,在自主学习香港、澳门自然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分析香港、澳门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分析香港、澳门发展经济中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感受港澳发达的交通、贸易以及金融等人文环境特征,并能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二、学习难点:1.学习重点:香港、澳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2.学习难点:香港、澳门与祖国之间互惠互利、相互促进的关系。
【预习案】一、组成:1.香港:由“新界”、和三部分组成,陆地面积平方千米。
海岸线,多优良港湾。
2.澳门:由、和路环岛三部分组成,陆地面积平方千米。
二、位置:在右图中填注香港、澳门、深圳、珠海、珠江口和南海,能描述香港和澳门的位置。
三、气候:读右图“香港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描述香港的气候特征。
类型:。
特征:。
四、地形:读“香港地形分布”图,描述香港地形特征。
【探究案】一、观看视频,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或疑惑。
二、分析香港、澳门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
【反馈案】A.地处西太平洋地区枢纽位置B.背倚祖国内地和面向国际市场C.合理的政策和良好的管理D.矿产资源和能源丰富3.香港每年要从大陆输入大量淡水,其淡水紧张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稀少B.蒸发强烈C.用水量大D.水资源污染严重4.澳门可以大量填海造陆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造陆技术水平高B.气候温和湿润C.地势低平,深水港湾多D.泥沙淤积,形成许多浅滩。
香港和澳门——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学习目标】:(“★”表示本节重难点内容)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香港和澳门的位置和范围。
2.通过读图学会分析香港和澳门经济发展特点。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树立香港和澳门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使用说明】通读教材P75—79仔细勾画自己认为的重点内容,独立完成自主预习题;限时10分钟。
【自主预习】开启智慧之门,相信自己的能力!1.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之滨、珠江口侧,包括、和三部分及周围岛屿组成。
2.香港自古以来就是的领土,年月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并设立_____ 。
如今,香港已成为重要的、、、多功能中心。
3.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之滨、珠江口侧,由、和组成。
4.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年月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并设立_____ _。
目前,澳门的、、和是其经济的四大支柱。
其中,在澳门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合作探究】发扬团队精神,会让你获益更多。
探究一:阅读课本P75图、P77图,完成以下各题:1.看图写出下列字母或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1)香港:珠江口侧,香港的三个组成为:【A. B. C. 】图中铁路线①—(2)澳门:珠江口侧,澳门的三个组成为:【a. b. c. 】2.香港和澳门的气候类型。
3.香港被称为“东方之珠”、“购物者天堂”,读课本P75图,分析香港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探究二:读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 B (特别行政区)C D (经济特区、城市);(2)图中铁路线①线,(3)E 口(河流),F (海)。
(4)祖国内地与香港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是:“,”;其各自合作的优势是:祖国内地丰富的和以及广阔的;香港拥有、和。
探究三:阅读课本P79“积极参与”,用实例说出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展示交流】快给自己一次精彩展示的机会,在交流互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当堂检测】细心高效的你,赶紧行动起来盘点收获之旅的果实吧。
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
、自主学习,感受新知(自读教材,独立完成下面问题)
A、北端B 、东南端 C 、南端D 、西端
2.香港、澳门毗邻的经济特区分别是()
A、海南、深圳
B、珠海、汕头
C、深圳、珠海
D、汕头、厦门
3.被称为"购物者的天堂”的城市是()
A、上海 B 、杭州C 、香港D、澳门
4.对于香港和澳门,我国政府不允许其实行的政策是()
A“一国两制” B 、“高度自治”
C、完全独立 D 、港人治港,澳人治澳
5.读下图回答:
(1)把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入下面空格内。
①_______ ;②_______ 口;③________ 海;④_________ 经济特区;
⑤__________ 经济特区;⑥—__________ 特别行政区;⑦___________ 特别行政区。
(2) A 铁路线
我的收获:
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
(封面)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导学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课标要求】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认识“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意义。
2.通过会议学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大家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
3.通过港澳的回归,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港澳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
【学习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学习方法】分析资料、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A级)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香港问题、澳门问题、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
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
“ ”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
制度。
“一国两制”是新时期的指导思想。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年7月1日,中两国在香港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19 99年月日,中两国在澳门举行澳。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导学案班级姓名小组评价【学法指导与使用说明】1、课前预习:结合学习目标和自学导航,用红笔在课本上标记基础知识,并自主完成导航部分的题目。
2、讨论合作:组长组织组员对导学案题目进行讨论,组内解决不了的题目,口头或书面提交到老师。
3、学科班长、学习组长,认真负责,协调好展示。
点评工作,做好督促检查,确保共同提高。
【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组成范围以及各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了解香港、澳门的经济特征及各地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特征。
【能力立意】1、通过对香港经济特征的分析和及香港和深圳与内地实现共同繁荣的探究,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通过澳门地图的变化以及澳门面积的逐渐扩大,让学生了解人民改造大自然的成就。
一、【自学导航】“”———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地理概况:位置:珠江侧,毗邻深圳市范围:、九龙、三部分及附近200个岛屿面积:1099平方千米人口:672.5万人(2001年)香港岛:以为主境内多、地九龙、新界:中部高四周低形平原狭窄:仅占1/6,故大规模填海造陆类型:气候特点:温暖湿润,四季宜人特别行政区的由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经济特征:国际经济贸易中心业地位下降,产业发达海运:港空运:香港国际机场发达的交通运输业铁路:线、广深线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购物天堂”,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等旅游、信息国际信息中心和教育发达教育发达:香港大学等“”———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地理概况:位置:珠江口,毗邻市范围:、氹仔岛、岛面积:25.4平方千米(2000)人口:43.4万(2001年)地形:平原气候:气候多样化的经济:经济支柱:、、工业、建筑业工业部门:、、彩瓷和造船澳门的旅游资源:环境优雅,由“”之称,已成为澳门的象征。
二、【合作探究】1、材料一香港地区略图材料二﹙1﹚经济特区:①市,②市﹙2﹚根据材料一中的香港地区略图介绍香港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及香港的组成。
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导学案【自主学习】一、国两制”的构想1.背景: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遗留下来的。
香港问题:(1)1840年鸦片战争,1842年《南京条约》割给英国。
(2)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地方一区给英国。
(3)1898年8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附近水域的200多个岛屿(统称“”),租期99年。
澳门问题: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台湾问题:1949年,解放战争,南京解放,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 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 ,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进入新时期后, 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出发点),创造性地提出了“”的伟大构想。
3.含义:“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港澳回归后的主要变化:主权归属)4.地位:“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
5.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为港澳回归开辟了途径。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1.理论指导:“一国两制”构想(最早针对台湾地区提出,最早在香港地区得到实践)2.香港回归:(1)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
(2)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如期举行香港交接仪式。
在交接仪式上, 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3.澳门回归:(1)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交接仪式。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港澳的位置、范围等概况以及“一国两制”政策的含义;2.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特点等人文地理特征;3.大陆对港、澳经济发展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港澳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2.,使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难点重点: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范围、人口等;2.内地与港、澳之间密切联系。
难点:香港经济特点及与内地的联系知识链接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学法指导:合作探究,阅读课外资料,利用地图和资料,正确提取、加工信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导学过程:1、阅读教材P27-29页,结合读图,完成下表。
2、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有何优越性?分组合作,专题探究:1、根据上表,用一个词语概括港澳地区的人地特征。
2、特区政府是如何解决人地矛盾的?3、香港在城市建设中保留着大量绿地。
你认为城市绿地的作用有哪些?专题二:港澳与祖国的密切联系材料2:《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为保障香港的繁荣稳定,香港继续实行现行的社会制度,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这一方针五十年不变。
材料3:目前,香港大约80%以上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来自祖国内地,80%以上的工业也已转移到祖国内地。
材料4: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比重统计(右图)问题: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祖国大陆为港澳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支持?2、香港与祖国内地是如何实现经济优势互补的?课堂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何收获或感慨?达标检测:1、下列不属于香港的主要产业部门是()A、旅游业B、转口贸易C、机械制造D、金融业2、下列城市与香港相邻的是()A、深圳B、珠海C、广州D、虎门3、下列不属于香港和澳门的特征是()A、人多地狭B、第三产业发达C、交通便利D、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香港和澳门导学案《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导学案姓名班级【学习目标】.根据地图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并分析出其优越性。
.理解港澳地区“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逐步树立在城市的发展中应重视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理解香港和澳门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祖国大陆是港澳地区繁荣昌盛的坚实基础。
一、自主学习学习主题一:人多地狭阅读教材P27-28页,结合图6.13,完成下表。
香港澳门位置地处祖国大陆东南端,位于珠江口______侧,南临南海地处祖国大陆东南端,位于珠江口_______侧,南临南海主要组成部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_______半岛、_____岛和_____岛毗邻大陆的城市___________珠海面积1098平方公里25.4平方公里人口666.5万人43.8万人学习主题二: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计算港澳地区的人口密度,并与其它城市进行比较,分析问题:人口密度公式:人口密度=单位:人/平方千米城市香港澳门北京上海新加坡人口密度74823253890根据上表,用一个词语概括港澳地区的人地特征。
读课本P29图6.16,分析香港地形多,少,可供有限。
学习主题三: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读课本P28,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________行政区,我国政府制定了“_____”政策,祖国内地实行______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制度。
读课本P30-31,港澳地理第_____产业很发达,香港是___中心、中心、___中心、_____中心、中心。
读P31,《阅读材料》,香港是世界上著名的______贸易中心。
读P31课文,结合图6.20,思考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祖国内地、资源丰富且低廉,而香港则拥有丰富的、、__________和。
目前,香港大约80%以上的生产、生活资料来自_____________,80%以上的工业也已转移到______________。
香港和澳门导学案
课题香港澳门总课时授课时间
课型预习展示使用人审核组地理组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地形和气候特征等基本地理概况
2、了解香港和澳门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3、了解香港和澳门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4、了解香港和澳门发达的旅游业、信息和教育
重难点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地形和气候特征等基本地理概况
环节预设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小组互学展示结果巩固练习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
一、自然特征1、位置:东侧,北与省市相连,西隔珠江口与相望,南临
2、范围:由、、三部分及其周围岛屿组成
3、地形①特征(1)以、为a香港岛以为、b九龙、新界高、低
(2)面积狭小,仅占全区面积的1/6
②解决建设用地不足的措施、,扩大陆地面积,建设高层建筑
4、气候①类型:②特征:、
5、香港特别行政区由来
①回归时间:年月日②政策:实行“、”在香港保持制度,
50年不变
二、经济特征
1、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①优势背倚大陆,面向大市场,南通地区,是、的海、陆、空交通运输枢纽,充足,素质高,采取合理的和良好的
②产业结构及地位(1)全球贸易中心之一
香港是著名的,向是香港的主导产业,香港是世界上第大贸易区和重要
的商品转口港,半个多世纪以来,香港一直起着沟通与的桥梁作用(2)全球航运中心之一
香港港与旧金山、里约热内卢同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集装箱码头世界著名(3)全球金融中心之一:与纽约、法兰克福齐名
(4)全球黄金贸易中心之一:与轮渡、苏黎世齐名
(5)全球证卷交易中心之一:亚洲第二大股票市场,世界第六大外汇市场
香港经济形成以为基础,以为主导产业,以、、、为支柱的经济结构,在全球经济竞争力排行中,长期以来居于前列
2、、旅游、信息和教育、①旅游:亚洲最大的,仿《》建成的“”,世界上最大的,其商业发达,被称做“”
②信息:香港是享誉全球的和,拥有先进的系统,是重要的国际性中心,、、、、都很发达,能够即时和大量地传递各种信息
③教育:著名大学有、、
澳门自然特征
1、位置:西南,背靠,与经济特区相邻
2、范围:由、、组成
3、地形:主体是半岛,地形以为主
4、气候①类型:②特征:,夏秋季节经常受侵扰
5、回归:年月日
二、经济特征1、经济支柱、、、,近年来,澳门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特征,比重有所下降
2、工业部门:、、、、
3、“海上花园”:发达,现代澳门象征是
4、填海造陆:未解决不足的问题,土地面积与版图不断扩大
【拓展提升】
1.香港的主要地形是
A.低山盆地
B.平原丘陵
C.丘陵盆地
D.低山丘陵
2.香港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海洋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3.被誉为“购物天堂”的是
A.香港
B.澳门
C.海南
D.台湾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香港多元化经济结构中一国际贸易为基础
B.加工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是香港的经济支柱
C.香港是世界上第八大贸易区和重要的商品转口港
D.香港和内地政治制度不同,所以经济往来薄弱
5.下列问题中,哪些不可能对香港发展产生影响
A.来自日本、韩国、台湾的直接竞争 B.空间不足、人口压力大
C.港口趋于饱和 D.内地经济腾飞后市场对香港来说已经萎缩
6、被誉为“海上花园”的地区是
A.香港
B.澳门
C.海南
D.台湾
7.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填海造地面积比例最大的是
A.香港
B.澳门
C.海南
D.台湾
8、.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包括博彩、()、工业和建筑业。
A.旅游
B.房地产
C.冶金
D.汽车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