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第二版第二册第一课
- 格式:ppt
- 大小:4.95 MB
- 文档页数:73
《德育—政治与经济常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德育——政治与经济常识课程性质:公共课总课时:32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实习(操作)课时:0学时。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先修课程: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课程性质和内容本册教材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与个人生活紧密联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现实为中心,从个人、国家、世界三个层次讲解了我国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
主要内容有:做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人,了解市场走进经济圈,开放的中国今年国际,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等。
2、课程任务和要求本册教材帮助我们了解身边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帮助我们更有效的参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帮助我们成为一个了解社会、放眼世界的现代青年。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们要掌握关于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基本知识,提高参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能力,努力成为一个有能力、负责任、着眼大局的合格公民,成为一个对自己有益、对社会有用的人。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实用性。
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同学们应当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时刻注意学用结合,将所学知识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参与经济、政治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三、各章节的主要知识点和教学要求(一)教学要求1、了解市场的交换行为,认识货币的职能。
了解商品及其价格发生变化的市场因素,了解家庭常见的理财方式,掌握科学的消费方式,懂得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理性投资。
2、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特征,了解市场经济下的经营活动遵循的交易原则。
分辨常见的企业形式,描述公司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列举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了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方法,掌握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3、实例说明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要性,了解我国当前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说出合法的个人收入的来源,树立纳税意识。
了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状,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的及必要性。
第一课学会理财与消费第一节聚焦货币一、名词解释1.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作为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统一表现的特殊商品。
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必须能够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能够与其他商品交换。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依次出现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等形式。
3.价值价值是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
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生产这一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
不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东西,即使对人们有使用价值,也不具有价值。
商品价值的大小主要看商品的成本。
商品的价值越大,商品的价格就越高。
4.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货币的职能之一。
作为价值尺度,货币可以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表明某件商品“值”多少钱。
当货币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时,就发挥了价值尺度的职能。
5.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货币的职能之一。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时,被称为流通手段或购买手段。
当货币与其他商品交换时,就发挥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6.纸币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是货币的表现形式之一。
人民币是纸币的一种。
二、单项选择题1-5ABABA6-10BCABC11-15AACDA16-18BDD三、辨析题略四、问答题略五、材料分析题略第二节商品价格的奥妙一、名词解释1.价格价格是用货币表现的商品的价值。
商品价格由其自身的价值所决定,同时还要受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2.商品商品是为了出售而生产的劳动成果,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3.市场调节价市场形成价格就是由经营者自主确定,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
经营者定价的基本依据是商品的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
4.政府指导价政府指导价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规定基准价及其浮动幅度,指导经营者制定的价格。
教案(课时备课)课程名称:经济与政治常识第6、7次课学时:3 备课日期:2016年01月18 日一、教学内容(按章、节):第二课走近经济圈第一节了解市场经济二、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市场经济的内涵和一般特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解决办法:先介绍什么是市场经济,为什么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再从五个方面详细分析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2、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解决办法:讲述市场固有的弊端与缺陷,由此引出国家宏观调控的内容,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特点和方式)。
四、教具、学具:教材,多媒体工具五、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大量新闻报道、案例故事、统计数据,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德育课产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进程安排:(含板书设计)1、课程引入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邓小平的讲话说明了什么?与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相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有那些不同之处?即有哪些基本特征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新课讲解一、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1、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特征。
先解释什么是资源配置?在一定的时期和范围内,社会可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多方面的需要,就必须对如何使用资源做出一定的安排,这个过程通常叫作资源配置。
市场则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市场分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市场经济随着市场交换范围和交换内容的扩大,社会经济生活全面市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在社会范围内得到了充分发展。
市场经济的四个特征:平等性,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地位平等、交易平等;竞争性,是市场经济的准则,商品价格在竞争中形成,是商品交换进行的前提;法制性,是指社会经济运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依据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是市场经济的保证;开放性,指市场不是封闭的,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同世界市场连在一起。
教案首页(B)章节名称:第一课学会理财和消费§1-1聚焦货币授课时数:2课时授课时间:2013 年2-3月25---3日星期1—3 第节教学目标:识记货币的五种职能;货币的三种形态;理解货币的本质;支票和信用卡优越性的体现;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支票、信用卡等信用工具。
教学重点:1、货币的职能2、支票和信用卡的用途教学难点:货币的职能教具|、挂图与演示实验:教学法选用:讲授法讨论参考书目、资料:《教参》、《网络新闻》教案首页(B)章节名称:第一课学会理财和消费§1-2商品价格的奥妙授课时数:2课时授课时间:2013 年3月4---10日星期1—3 第节教学目标: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合理消费的基本要求;树立“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思想;树立理行消费的观念,克服在消费中的攀比心理等,确立绿色消费的意识。
教学重点:1、市场形成价格2、、合理消费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市场形成价格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教具|、挂图与演示实验:教学法选用:讲授法讨论教案首页(B)章节名称:第一课学会理财和消费§1-3认识个人投资授课时数:2课时授课时间:2013 年3月11---17日星期1—3 第节教学目标:储蓄、股票、债券、房地产等投资工具的特点。
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的关系。
能够运用理财的基本常识处理家庭和个人事务;能够正确对待货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
教学重点:1、个人投资工具2、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教学难点:个人投资工具教具|、挂图与演示实验:教学法选用:讲授法讨论教案首页(B)章节名称:第二课走近经济圈§2-1了解市场经济授课时数:2课时授课时间:2013 年3月18---24日星期1—3 第节教学目标:识记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市场交易的原则;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和途径;违背市场交易原则的危害性;能够根据生活中发生的假冒伪劣产品等实际事例,说明诚实守信对规范市场的重要性。
中职德育第二册教案第一课第一节第一篇:中职德育第二册教案第一课第一节一、教学内容(按章、节):第一课学会理财和消费第一节聚焦货币二、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对货币有关知识的介绍,引导学生学会客观理性地看待货币,克服“拜金主义”等思想的消极影响,同时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支票、信用卡等信用工具。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货币的职能(解决办法:主要详细讲解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概括介绍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2、支票和信用卡的用途(解决办法:介绍支票、信用卡的申领和使用方式)。
四、教具、学具:教材,多媒体工具五、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大量新闻报道、案例故事、统计数据,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德育课产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进程安排:(含板书设计)1、课程引入先向学生提问:“钱”在我们的物质世界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关于“钱”,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看法,“有钱能使鬼推磨”,“钱有两戈,伤尽古今人品”,“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到底什么是“钱”呢?我们该如何支配金钱?2、新课讲解一、货币1、货币的职能。
先介绍货币的起源、演变过程,点出货币的两种主要职能并详细讲解: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再概括介绍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并将几种职能联系起来。
2、货币的演变。
因为之前介绍了货币的起源、演变过程,这里详细说明每种货币的情况即可: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二、支票、信用卡等信用工具1、支票。
先介绍支票的历史,说明支票的申领、使用方式、使用条件,分析支票使用过程中的方便和不便之处。
再对课本第8页“活动天地”中提到的“空头支票”进行解说。
如有条件,可找支票样品给学生看。
2、信用卡。
先介绍信用卡的历史,说明信用卡的申领、使用方式、使用条件,补充信用卡的限制、利息等相关知识,分析信用卡使用中的利弊,向学生提出申领和使用的建议。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的“资料卡片”。
3、总结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德育课本》二集第二册信篇一、【定姜戒诬】定姜戒衎。
神不可诬。
子有三罪。
奈何告无。
周卫定公之夫人定姜。
生子早死。
定公卒。
立敬姒之子衎。
是为献公。
暴虐而慢侮定姜。
卒见逐。
献公出亡至境。
使祝宗告亡。
且告无罪于庙。
定姜曰。
不可。
无神何告。
若有、不可诬也。
子有三罪。
奈何告无。
告亡而已。
无告无罪。
舍大臣而与小臣谋。
蔑视冢卿师保。
侮慢先君夫人。
此定姜所谓三罪也。
有罪而告无。
是不信也。
不信于人且不可。
而况神乎。
刘向称定姜聪明远识。
能以辞教。
卫之所以不亡也。
二、【溧女投水】溧阳史女。
授食伍员。
投水明信。
守礼钗裙。
周楚伍员逃难。
过溧水。
见浣纱女携食筐。
因乞焉。
女授之。
食已。
告曰。
追者至。
幸勿言。
女诺。
伍员言之再三。
女曰。
吾以女而授男餐。
非礼也。
已诺而言之再三。
疑我不信也。
不信而无礼。
不可以生。
乃投水而死。
子胥救之不及。
迨入吴。
破楚归。
乃投千金于溧水以报之。
考溧女姓史。
溧阳黄山里人。
行年三十。
尚未适人。
今悯子胥穷饿。
一再乞食。
不得已。
权授以餐。
又因其再三叮嘱。
疑己不信。
遂投水以自明。
烈矣哉。
斯女也。
三、【贞姜待符】贞姜守约。
待符而行。
江水大至。
重信轻生。
周楚昭王夫人贞姜。
齐侯女也。
王出游。
留姜于渐台上。
与之约。
相召必以符。
会江水大至。
王使迎姜。
忘持符。
姜不行。
使者曰。
水大至。
还而取符。
恐不及。
姜曰。
妾知行必生。
留必死。
然弃约求生。
不如死。
使者还取符。
水涨台崩。
姜竟溺焉。
王悯其持信以死。
谥之曰贞。
吕坤谓无符而行。
纵有王命。
非其初约。
即偶忘符。
难以信心。
贞姜有死而已。
或曰。
贞姜随使者来。
昭王罪之欤。
曰。
王惧其死而方喜其来也。
奚罪。
贞姜亦信其从召而王不罪己也。
以信故。
宁死不往耳。
四、【越姬信心】楚国越姬。
心已许之。
王病自杀。
不负心期。
周楚昭王姬姒氏。
越王句践女也。
昭王与蔡越二姬游而乐。
约同生死。
蔡姬愿从。
越姬未之许。
及王病危。
越姬请以身祷。
先驱狐狸于地下。
王止之。
越姬曰。
昔者妾虽不言。
心已许之矣。
妾闻信者不负其心。
义者不虚设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