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系统应用管理
- 格式:pdf
- 大小:278.02 KB
- 文档页数:2
输电线路中山火预警技术的应用研究摘要:山火对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被针对山火预警技术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然后阐释了我国输电线路特点,如分布范围广泛、受外界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等,提出山火预警技术在输电线路应用要点,希望能够为相关学者提供良好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山火;预警技术在输电线路工程之中,如果遇到自然灾害,会严重影响电力线路的可靠、安全运行,对居民的用电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减少天灾对输电线路产生的威胁,应用先进的山火预警技术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文深入研究山火预警技术在输电线路当中的具体运用。
1 我国输电线路的特点分析我国电力网络分布范围比较广,特别容易受外界自然灾害侵袭,山火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
最近几年以来,由于我国电力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使得输电线路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在一些地形较为复杂、地域辽阔的区域,大部分输电线路需要穿越复杂地形,如果遇到山火,输电线路特别容易发生掉闸现象,严重的还会毁坏架线铁塔,引起大规模的电力安全事故。
对于跨区电网线路,如果出现跳闸危害,不仅会影响居民的日常用电,还会威胁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对整个电网线路的安全运行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由于退耕还林政策的大力实施,山上居民大量搬迁,山上的植被越来越丰富,特别容易发生火灾,因此,运用先进的山火预警技术,能够减小山火等一系列自然灾害对线路正常运行产生的影响。
因为我国的输电线路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山火预警难度,为了保证山火预警技术在输电线路当中得到更好运用,相关技术人员要结合该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山火的发生规律,采用先进的预警技术,减小山火对输电线路稳定运行所产生的影响,保证输电线路能够可靠、安全的运行。
2 山火预警技术在输电线路应用要点研究山火发生时段与季节受外界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大,例如,外界气温与降雨量等一系列因素,会影响山火发生时段,山林地被物含水量和森林火险等级存在较大关联,尤其是一些细小可燃物含水率,如果地被物含水量过高,则森林风险等级特别低。
输电线路山火隐患可视化预警分析摘要:为降低山火隐患威胁,防范山火引起线路跳闸,近年来有学者研究了基于多种外部因素的线路山火隐患预警和防控策略。
但由于预警方法需纳入多种外部因素,来源于外部的不确定性偏差将对山火预警结果的准确性、实时性产生影响,一种更加直接、便捷的线路山火预警监测方式有待发展。
随着输电线路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可视化视频监控在线路山火隐患的预警防范工作中,效果逐渐凸显。
当前,很多供电局已建立可视化视频监控中心,中心按照前端采集、后台分析、预警推送、现场巡视并反馈的机制参与线路防护工作。
对于山火隐患,监控中心后台识别率高,推送准确,可指导现场人员及时查看、扑灭线下火情,防山火效果显著。
关键词:输电线路;山火隐患;可视化预警;策略一、山火灾害易发生的特征浅析输电线路的山火发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山火灾害易发,容易对输电线路稳定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山火灾害会使得火势不断的蔓延,影响到附近的输电线路。
从相关文献可知,要发生山火灾害必须要具备3个条件。
首先是森林里需要有相应的可燃物,其次是出现能够造成山火灾害的天气,最后是火源。
而每年的春秋季节,气候较为干燥,属于山火灾害常发的天气,加上春耕时节,很多人因为要给逝去的亲人烧香使得山火发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根据楚雄供电局近3年发生的山火数据看出,90%发生的山火3公里范围内均有人活动。
二、山火隐患可视化预警应用现状目前电网的监测已经趋向可视化工作,就楚雄供电局而言,已经提出要在2022年实现35-500kV关键、重要防山火区段线路可视化全覆盖。
已安装线路可视化装置600余套,涉及各类隐患的重点区段廊道已实现全覆盖,针对山火区段廊道加装视频监控设备500余台。
当然,目前应用的视频监控设备均可对外力、山火、异物等各类隐患进行预警。
输电线路可视化视频监控装置已历经5~6年的发展,现场实际运行中,拍摄积累了海量、多种类的隐患图片样本。
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及应用蔡广和发表时间:2018-07-24T15:25:07.61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0期作者:蔡广和[导读] 摘要:伴随当前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输电线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逐步提高,但依然出现了很多不可抗的因素,可能导致输电线路的运行产生一定的危害。
(大连长兴岛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000)摘要:伴随当前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输电线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逐步提高,但依然出现了很多不可抗的因素,可能导致输电线路的运行产生一定的危害。
依照相关资料发现,输电线路产生山火的情况相当少见,然后一旦出现就会产生较大的危害,所以在敷设输电线路过程中,一定要监控输电线路山火的情况,随时对输电线路山或动态进行掌握,并且采取相关措施控制山火,防止山火过大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系统;应用1 山火导致输电线路跳闸的机理1.1 空气热游离山火直接与输电线路进行接触的可能性不高,然而火焰的温度在100℃到177℃之间,空气在这种条件下会出现热游离的情况,在高温的条件下,地面附近的空气游离出带电粒子,而导线由于表面高温处出现电子游离在地面周围的电荷区,伴随火苗向高处进行发展。
与此同时,大量的微粒和浓烟会让空气的绝缘性能大大降低,造成空气被击穿,输电线路对地放电等情况的产生。
1.2 局部空气密度下降输电线路下方出现山火的时候,由于温度升高,空气密度会下降,输电线路附近局部出现低气压而让导线地面间的击穿电压降低,造成空气容易被击穿的情况出现。
输电线路会产生对地放电的问题。
1.3 电导率增大出现森林火灾的时候,在燃烧时地面的乔木和灌木会蒸发出一定的水分,这些水分有大量的盐粒子和烟尘微粒,会让空气的绝缘性能大大降低,造成空气容易被击穿,输电线路对地放电等情况。
1.4 电场畸变,颗粒的触碰放电火焰当中具有一定的带电电荷,会让附近的电场产生畸变。
植被在燃烧的过程中大量碳化,灰烬会在强电场中漂浮,带电粒子由于空间电荷和高温的作用会让发电、放电的发展速度加快,火焰化学电离和热游离出现的电荷与电导线覆周围的颗粒触发流柱放电而出现电荷,在放电通道内聚集出现电弧,最终击穿空气。
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近年来,山火频发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特别是对于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更加迫切。
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预防山火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影响,提高山火监测的精准度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探讨。
目前,对于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主要集中在利用遥感技术和无人机技术进行监测。
遥感技术能够实现对山火的实时监测和识别,通过遥感卫星或者地面传感器获取山火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和报警山火的发生,为山火的应急处置提供数据支持。
无人机技术则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响应,实现对山火的目视监测,甚至可以进行空中灭火作业。
还有利用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进行山火监测的研究。
1.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目前,遥感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多源数据融合的阶段,在进行山火监测时,可以综合利用卫星、地面和无人机等多种遥感数据,通过数据融合技术提高山火监测的精度和准确性。
可以通过数据融合技术实现对输电线路周边环境的遥感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火灾隐患。
2. 智能预警系统传统的山火监测主要依靠人工巡查和报警来发现山火,存在着盲区和时效性差的问题。
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建立智能预警系统,通过对山火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实现对山火的自动识别和预警。
智能预警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山火监测的及时性和精准度,降低山火对输电线路造成的损失。
3. 空中监测和灭火作业无人机技术在山火监测中的应用日益普及,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响应,实现对山火的目视监测和灭火作业。
无人机配备红外相机可以实现对山火热点的精准识别,配备灭火设备可以实现对山火的快速扑灭。
还可以通过无人机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发现潜在的隐患并及时修复,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建立集成的山火监测系统。
输电线路山火隐患可视化预警分析发布时间:2022-12-28T01:37:59.555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第17期作者:冯进杰[导读] 当今,我国的社会经济已经发展的越来越好冯进杰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526000摘要:当今,我国的社会经济已经发展的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在不断变好,随之提升的也是人们的生活及生产用电量,从而导致电力负荷越来越大。
一旦电力负荷超过最大的承载力时,整个电路将会产生烧毁的麻烦,而这种情况极易容易造成山林火灾。
因此,本文将针对苏电路山火隐患可视化预警进行有效的分析,目的是让整个输电线路运行时在山林中能够获得最大的安全性。
关键词:输电线路;山火隐患;可视化预警引言:如今电力事业发展速度也在加快,而人们除了对电力的要求以外,还需要尽一切力量保障输电线路能够有安全性和稳定性。
但在实际过程中总是会受到各种内在外在的因素影响,导致设备产生故障问题,甚至引发极其严重的火灾问题。
但在目前的问题解决方案中,大部分监测系统只能对其中的一条线路进行设备故障监控和防治,对于罕见的山区输电线路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监测,一旦存在线路问题,就会可能引起山火问题,因此人们必须对生活问题有所重视,否则他将对地球和人类有极大的危害性,在铺设输电线的过程中,应当确保能够将山火监测预警系统有效的建立起来,确保山火动态能够被有效监测和避免,从而减少或避免山火灾害带来的经济及生命损失。
一、有效运用卫星遥感技术现阶段我国所使用的山火预警技术类型还是比较多的,其中重点应用在山火监测的工作中的就包含了卫星遥感技术。
主要是能够对气象卫星信号进行接收,然后有关人员能够有效处理那些反馈的图像信息,从而确定山区内部的火灾点,进行标注后再反馈给相关人员,既可以实时监控山火问题,又能及时避免财产和人员伤亡损失。
(一)、NOAA/A VHRR山火监测这个卫星属于第3代的双星系统,它的辐射仪的分辨率是极高的,存在着具备特性的5条通道。
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输电线路建设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在输电线路走廊附近的山区地区,山火成为了一大威胁,一旦发生山火,既会带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会对输电线路造成严重的影响。
如何对输电线路走廊附近的山火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山火监测技术是一项涉及到多种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可以利用遥感技术、气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多种手段对山火进行监测和预测。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山火监测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思路。
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仅可以更及时地发现山火,也可以更好地保护输电线路安全,为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提供更多的保障。
本文将围绕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展开深入探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1. 遥感技术在山火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航空器等遥感平台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手段,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山火监测中,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热点信息、烟雾信息等,对山火进行快速准确的监测和识别。
遥感技术还可以对山火的蔓延情况和影响范围进行分析和预测,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气象技术在山火监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对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气象因素的监测和分析,通过这些气象因素的变化,可以对山火的蔓延和危害程度进行预测。
尤其是在输电线路走廊山区地区,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气象技术在山火监测中的作用更加重要。
地理信息技术主要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山火的发生位置、蔓延范围、影响对象等进行空间分析,为山火监测和应急决策提供空间信息支持。
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通过建立山火信息数据库,实现对山火数据的管理和共享。
以上三种技术都在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技术手段的创新和整合,可以实现对山火的全方位监测和预测,为山火的防控和应急决策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
输电线路通道状态监测评估与山火隐患智能预测技术的管理应用一、序近几年,山火跳闸为输电安全运行维护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大部分输电线路跳闸多是因为山火引起的,而且山火跳闸不易防控,高空架线不免要经过很多高山,气温的升高很容易引起火灾,跳闸不可避免。
电网的运行核心便是输电线路,但其火灾的抵抗能力不强,因此,找出山火导致输电线路跳闸的原因并及时解决,对于电网的正常运营非常重要。
二、山火跳闸的条件1、山火引起线路跳闸的原因当发生山火时,山火的燃烧温度可达1000—1177℃,而空气中的气体出现明显的热游离的温度为727℃,使导线与地面(或树木)之间不均匀电场的两极间电荷量大大增加,且火势越强,燃烧的时间越长,两极间增加的电荷量越大。
同时火对导线金属电极加热,可使电子从金属表面游离出来,当山火能使导线与地面的两极间电荷量增加到一定量时,电场发生强烈畸变,大量空间电荷的复活,产生光子,造成光游离,在局部强场中,发展成为衍生电子崩,衍生电子崩与主电子崩汇合发展成为流注,形成具有高电导和低场强的负先导通道,最后导致线路跳闸。
4、山火导致线路跳闸机理国外对输电线路因山火导致跳闸的特性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得出山火导致线路的绝缘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有:4.1、火焰高温使空气的密度下降,从而导致绝缘强度下降;4.2、火焰中电荷导致导线附近的电场发生畸变;4.3、颗粒触发放电。
并不是所有的输电线路下面的山火都可导致线路跳闸,主要由火焰温度、电导率、烟雾、灰烬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线路的绝缘度急剧下降进而发生跳闸故障。
山火是一种高温、含有不同粒径固体和颗粒的多相弱等离子体,放电机理比其它放电复杂。
目前研究普遍认为:在山火条件下输电线路的击穿分为多个阶段:1)火焰抬升阶段:山火火焰在风力作用下,导致火焰燃烧强度增加,高度增大,烟雾灰烬被火焰对流漩涡卷入相地和相间间隙。
2)导线对火焰发生预放电阶段:火焰接近导线,电晕流注放电产生大量活性基,加速燃料燃烧,同时可燃物在活性基作用下形成爆炸性火球,促进放电进一步发展。
山火预警技术在输电线路的应用现状摘要:受到电力资源分布的影响,电力企业应借助输电线路满足不同区域用电需求。
但因国内地形地貌十分复杂,电力运输期间经常受到气候与自然环境等方面因素影响。
电力运输若发生中断势必会对用户正常供电产生影响,所以,有必要对山火预警技术应用展开详细分析。
关键词:山火预警输电线路应用前言:人们日常生活和电力能源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确保电力供应稳定与安全。
但是当前国内电力输电线路难免会设在山林区域,若这一区域发生火灾,势必会对输电设备产生影响,进而导致线路瘫痪,影响用户用电。
基于此,有必要加强输电线路中山火预警技术应用研究。
1山火引起输电线路跳闸机理1.1.空气热游离山火发生期间,山火燃烧产生的火焰对输电线路产生的损伤相对较小,但因火灾引发的空气温度上升,进而使得输电线路四周空气温度不断上升,最终使得空气热游离带电粒子逐渐向上运动。
再者,在微粒受热与浓烟的作用下,分子间运动速度不断加快,空气绝缘性不断下降,因而使得空气间隙逐渐被击穿,输电线路借助空气和地面连接,最终导致放电情况产生。
1.1.局部空气密度下降山火发生期间,输电线路四周温度逐渐升高,分子间运动逐渐加快。
相邻分子间距不断增加,空气密度逐渐下降,因而使得输电线路四周有低压区出现。
地面同输电线路击穿电压构成导电进行连接,此时即可使输电线路跳闸对地放电几率不断增加。
1.1.导电率增加火灾发生期间,林木的燃烧将导致很多水分子受热蒸发。
水分子当中含有的导电离子埋藏在空气当中,因此会对空气绝缘性产生影响,最终使得输电线路与地面连通出现短路。
1.1.电场畸变植物燃烧期间经常会产生很多碳化颗粒与带电粒子,这些物质会漂浮在线路四周,遇到高温和空气电荷等方面影响,则会有流注放电等情况出现。
再者,植物燃烧还会导致输电线路周遭温度逐渐上升,空气当中电荷粒子快速游动,然后集聚成电弧,最终导致闪络跳闸情况出现。
2山火预警技术问题2.1山火预警数据限制当前,国内火山喷发数据测算仍然不具体,林火监测数据积累较少,很难找到火山喷发起点。
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力输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最为严重的莫过于山火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威胁。
山火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输电线路造成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
如何对输电线路走廊的山火进行监测技术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输电线路走廊是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输电线路两侧的林地、草地或灌木丛等植被区域。
由于输电线路走廊长而狭窄,并且植被茂密,一旦发生山火容易造成火势蔓延迅速,对输电线路造成严重影响。
对输电线路走廊山火进行监测技术研究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山火对输电线路的影响,提高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山火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可以提高山火的预警能力,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山火,减少山火造成的损失。
对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传感技术方面,已经可以利用烟雾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对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的监测。
在图像识别技术方面,可以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获取输电线路走廊的实时影像,进而实现对山火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一些国内外企业也开始研发智能化的山火监测设备,如小型无人机、智能监控摄像头等,以提高对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的监测能力。
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技术的改进:传感技术是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的关键。
应该进一步改进传感设备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以便更加准确地监测输电线路走廊的山火情况。
2. 图像识别技术的提高: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获取输电线路走廊的实时影像,是目前山火监测的一种重要手段。
应该加大对图像识别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其对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的识别能力。
3. 智能化监测设备的研发:应该加大对智能化监测设备的研发力度,例如小型无人机、智能监控摄像头等设备,以提高对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电力是现代社会的基础之一,对应的电力输送设施的建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电力输送的过程中,输电线路走廊已经成为电力输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输电线路走廊大多分布在山区、林区和荒野地带,而这些区域的多样化地形形态、生态环境以及复杂的气候条件,使得输电线路走廊容易发生山火。
山火是指在森林、草地、丛林和山地等自然环境中发生的火灾。
在输电线路走廊中发生的山火,不仅给备受压力的供电系统带来了巨大威胁,也对周围的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因此,如何对输电线路走廊中的山火进行监测,防控,便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当前,山火的监测与防控主要依赖传统的巡查方式,如人员巡逻,机动巡视等。
这种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即无法实时收集和分析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和预警火源。
而且,传统巡查方式对于地形复杂和环境恶劣的区域来说,成本较高,效率和准确性有限。
因此,开展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的研究非常必要。
基于现有技术的条件,利用遥感技术、气象监测技术和传感器网络技术等,研究开发具有山火监测功能的无人机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现对输电线路走廊的火源实时监测,可靠的预警和快速反应。
首先,系统利用无人机进行巡视,通过连接感测设备等进行山火数据的实时收集与处理。
其次,运用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快速判断出异常情况。
最后,实时将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提供给专业人员进行更精确的监测和处理。
此外,研究应用数字地形模型、3D地图等技术,可以实现更加精细和全面的山火监测。
当前,利用无人机的山火监测技术还面临一些挑战。
作为新技术,其应用前景与技术发展,仍然需要更多实践经验进行完善和改进。
因此,可通过加强技术研发,提升检测和监测系统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总之,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是电力输送设施中少不了的一个环节。
开展研究和应用山火监测技术,将有助于提升电力输送设施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及应用内蒙古赤峰市024000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输电线路的运用安全性、可靠性已经大大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抗力因素,会给输电线路的运用稳定性带来危害。
目前,大部分的输电线路监测系统只能对输电线路中设备故障、覆冰、污秽等问题进行监测,而对于线路附近的山火却无法监测。
根据相关资料来看,输电线路出现山火的情况比较少见,但其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
因此,在敷设输电线路时,需要建立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系统,随时掌握输电线路的山火动态,从而采取措施对山火进行控制,以免其扩大带来更严重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系统;应用;前言: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穿越山林,为交通闭塞的山区带来了光明。
山林地区的山火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轻则造成线路短时间中断,重则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
为了有效开展山火灾害防控工作,开展了山火防范、隐患的排查整治、监控措施的制订等多项工作,以期减少山火跳闸现象,解决同通道两回及以上线路的跳闸等问题,从而提升山火防控工作的水平。
一、影响因素山火引发线路安全运行的原因有:1.环境复杂。
架空输电线路处于广阔偏远的高山峻岭之中,部分线路处于无人区中,线路点多面广的特殊性,致使生产失火和非生产失火信息很难第一时间获取。
而防火季节风大物燥,相对湿度小,火场气温高,风向易变,火势极易蔓延,给线路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带来了严重威胁。
2.基础数据不完善。
目前南方电网已形成“八交六直”西电东送大通道,地势复杂、点多面广,输电线路设备山火隐患点资料很难及时更新完善,造成隐患数据分析的局限性。
3.线路山火危险点台账难以建立。
防火季节巡视人员易忽略山火危险点的隐患排查及特殊巡视,致使对输电线路防山火危险点造成了空缺。
山火信息汇报不及时。
火源特点作为线路发生山火跳闸的关键因素也显得非常重要,发生山火跳闸的主要火源集中在生产性炼山或非生产性火源两个部分,自然火源占据很少的一部分。
输电线路山火隐患可视化预警分析发布时间:2022-03-10T09:59:24.887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期作者:王湃[导读] 输电线路周边燃起山火容易发展引起跳闸事故,对电网运行安全造成重大损害。
随着输电线路可视化视频监控装置日臻完善,运维人员已可以从可视化预警中准确获取线路山火信息。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呼伦贝尔供电公司摘要:输电线路周边燃起山火容易发展引起跳闸事故,对电网运行安全造成重大损害。
随着输电线路可视化视频监控装置日臻完善,运维人员已可以从可视化预警中准确获取线路山火信息。
为掌握线路山火发生特点,本文从线路运维的角度,结合贵州省地区可视化监控中心山火预警台账,从山火起因、发生时间、重点电压等级、区域性等多个维度,对山火发生规律做出总结,进而给出线路山火防范建议。
关键词:输电线路;可视化;山火隐患;预警分析;防范建议1系统概述输电线路运维工作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输电线路的监测,并对可能发生的线路灾害进行防护和预警,第二类是输电线路日常运维工作的开展,包括线路的巡视、检测、检修、技改等工作,第三类是输电线路相关工作的反馈和评估,为各项工作的改进提供数据理论支撑。
这三类工作会成为运维指挥中心系统今后的发展方向,而输电线路防灾减灾分析预警系统的搭建正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输电线路运维工作中的灾害防护和预警的功能。
输电线路防灾减灾分析预警系统将基于目前现有系统建设成果,利用多源状态监测数据建立一体化综合监测平台,实现线路状态信息、环境气象信息和二维全景地理信息平台的集中化分析处理与展示,实现设备状态信息和环境气象信息相结合的灾害预警与监测功能,能够根据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灾害风险与抗灾能力的差异化评估和智能化预警,提早做好相关灾害的防范措施。
防灾减灾分析预警系统的数据处理流程按照数据采集、数据分类、数据分析、数据应用4个阶段层次依次进行。
数据提取是该流程的基础,从输电线路现有的状态监测系统采集到的数据被加载到数据仓库中,主要完成生产管理系统、雷电定位系统、覆冰监测系统等生产运行及业务应用系统各种实时信息的汇集和传输,成为之后数据深入挖掘的基础。
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详细阐述了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的综述、传感器技术在监测中的应用、实时数据传输和处理技术、多源数据融合技术以及应用案例分析。
在展望了技术创新和应用前景,并总结了现有研究成果,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对于提高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的监测能力和防控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传感器技术、实时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技术、多源数据融合、应用案例分析、技术创新、应用前景、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领域,主要是因为山火对输电线路的破坏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命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相对落后,监测手段单一,监测范围有限,监测精度不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从国内外发展趋势来看,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涌现了许多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装备。
这些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实时数据传输技术、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等,为提升监测效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对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的深入探讨,不仅可以提高对山火的监测效果和响应速度,同时还可以减少因山火造成的损失,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我国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的提升和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1.2 研究意义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山火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生命财产灾难的自然灾害之一,而输电线路走廊往往是山火发生的重要通道。
研究并应用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技术有助于及时发现山火并进行有效应对,减少山火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
架空输电线路走廊防山火综合监测系统实现与应用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架空输电线路走廊防山火综合监测系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应用。
该系统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等方式,有效预防和控制山火对输电线路的影响,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就架空输电线路走廊防山火综合监测系统的实现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系统搭建与实现架空输电线路走廊防山火综合监测系统的搭建需要多方面的技术支持,包括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
首先是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系统需要设置多个传感器节点,用于监测走廊内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环境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其次是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传感器节点与监控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要实现实时、稳定的通信,确保监测数据可以及时传输和处理。
最后是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监测中心需要建立有效的数据处理算法,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识别出潜在的火灾隐患并及时报警。
二、系统应用与优势架空输电线路走廊防山火综合监测系统的应用可以提供多重优势。
首先是实现了对输电线路走廊环境的全面监测,可以有效发现山火隐患,降低发生火灾的概率;其次是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系统可以对监测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和处理,及时作出反应,避免火灾对电网的损失;再次是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系统在保障输电线路安全的同时,也可以减少因火灾导致的停电事故,提升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三、应用案例分析以某地区架空输电线路走廊防山火综合监测系统为例,该系统通过多个传感器节点实时监测走廊内的环境参数,并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输监测数据至监控中心。
监测中心配备了先进的数据处理算法,可以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判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发出警报。
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成功预防了多起山火事件,保障了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综上所述,架空输电线路走廊防山火综合监测系统的实现与应用,对于提升电网安全运行水平,保障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及应用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山火越来越频繁,给输电线路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了及时发现山火并进行有效应对,研发一套高效的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系统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一、输电线路山火监测技术传统的山火监测方式主要依靠人工巡逻和火灾风险评估。
然而,该种方式存在着盲区大、效率低等问题,难以实现对输电线路周边的全面监测。
因此,利用现代技术开发智能化的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系统尤为迫切。
目前,射频识别技术、红外线监测技术、遥感技术等已被广泛用于输电线路山火监测。
射频识别技术具有快速响应、高精度等优势,可以实现对火灾源的精准识别。
红外线监测技术则能够通过探测火灾的热辐射实现对山火的监测。
而遥感技术则可以借助卫星、飞机等平台获取大范围的信息,实现对输电线路周边环境的监测。
二、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山火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有效避免山火对输电线路造成的损失。
该系统可以实现对输电线路周边环境的实时监测,一旦发现火情,系统将立即发出预警信号,通知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以减少损失。
此外,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系统还可以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实现对输电线路和火情位置的精准定位,为扑救工作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支持。
同时,系统还可以与气象预测模型结合,提前预判山火可能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为山火防控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三、未来发展趋势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系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智能化的监测设备将更加普及,监测效率和准确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多传感器融合、数据融合等技术将逐渐成熟,为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系统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综上所述,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及应用对于减少山火对输电线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系统,为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浅析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系统应用管理
发表时间:2017-07-17T15:15:17.03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作者:张生生赵帅科胡旭周彬张建军
[导读] 摘要:近年来,受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习俗影响,输电线路因山火跳闸事故频发,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国网本溪供电公司辽宁本溪 117000)
摘要:近年来,受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习俗影响,输电线路因山火跳闸事故频发,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对输电线路山火采取有效的监测,提前发布山火预警,提高山火灾害防控。
关键词:输电线路;电网安全稳定;山火预警
1输电线路山火监测系统
输电线路山火监测系统硬件由卫星接收装置、前端接收服务器、后端应用服务器和山火预警服务器组成。
卫星通过红外遥感传感器获取地面温度数据,然后发送给地面卫星接收装置。
卫星接收装置将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服务器,进行图片预处理,再将图片传输给后端火点判识与预警服务器,进行火点的判识与线路告警计算。
最后将监测与预警信息发布给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单位,进行山火应急处置。
前端接收服务器主要进行快视、投影和传输。
快视即将获取的卫星数据显示为包含经纬度信息的原始卫星云图。
投影是将获得的卫星图片投影到监测目标地理范围。
后端应用服务器是山火监测的核心,主要进行图像处理、与其他资料融合叠加和山火判识等,可同时处理多颗卫星数据。
图像处理环节将图片进行过滤(去除斑点、滤波、锐化等)、几何变换(快速傅立叶变换、离散余弦变换、沃尔什变换等)、点运算(线性变换、阈值变换、灰度均衡等)、颜色处理(颜色调整、灰度化、反色)等一系列处理,消除各种干扰因素,以便于火点判识。
经处理后的图片可以叠加地理信息,经火点判识处理后,得到火点的经纬度坐标及其地理信息。
山火预警服务器将接收的火点信息导入包含地理和线路杆塔信息的预警系统,计算火点与线路距离,给出告警结果,并将告警进行发布。
山火预警信息具有信息存储、历史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
2输电预警系统关键技术实现
2.1空间数据库技术
采用关系数据库或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可以充分利用RDBMS数据管理的功能,利用SQL语言对空间与非空间数据进行各项数据库操作,同时可以利用关系数据库的海量数据管理、事务处理(Transaction)、记录锁定、并发控制、数据仓库等功能,使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一体化集成。
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库是GIS发展的潮流,增加了空间数据的互操作性。
输电线路山火预警监测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库沿用成熟的Arc SDE结合SQL Server的空间数据管理模式,将空间数据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通过空间数据引擎以及应用服务器对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并通过专用开发包进行数据库功能开发,实现数据库系统的集成管理。
2.2Arc GIS Server技术
Arc GIS Server是ESRI公司的服务器端产品,是一套用于开发Web企业级GIS应用的服务器端Arc Object组件集,是一个用于构建集中管理、支持多用户的企业级GIS应用的平台。
Arc GIS Server提供了丰富的GIS功能,例如地图、定位器和用在中央服务器应用的软件对象。
开发者使用Arc GIS Server可以构建Web应用、Web服务,以及其他运行在标准的.NET和J2EEWeb服务器上的企业应用。
它可以让开发者和系统设计人员实现一个集中的GIS,支持多用户访问。
集中的GIS服务器可以通过Web浏览器向用户提供GIS功能,简化了系统和应用程序的管理。
2.3Flex技术
Flex是一个高效、免费的开源框架,可用于构建具有表现力的Web应用程序。
这些应用程序利用Adobe Flash Player和Adobe AIR,运行时跨浏览器、桌面和操作系统实现一致的部署。
使用Flex创建的RIA可运行于使用Adobe Flash Player软件的浏览器中。
目前,Flex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和程序员所采用。
山火监测预警子模块基于Flex框架搭建,利用Arc GIS Flex API和Flex framework来完成地图渲染、绘制及客户端数据处理,系统用户界面丰富、体验性强、功能完善、操作灵活。
2.4组件式GIS开发技术
组件式软件是新一代GIS的重要基础,Com GIS的出现为传统GIS面临的多种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
Com GIS的基本思想是把GIS的各大功能模块划分为几个控件,每个控件完成不同的功能。
各个GIS控件之间,以及GIS控件与其他非GIS控件之间,可以方便地通过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起来,形成最终的GIS应用。
组件式GIS摆脱了传统GIS自带的二次开发语言的束缚,可以利用通用的计算机语言进行应用开发,便于与其他系统集成,易于开发新系统和新应用。
数据管理维护子模块采用ArcEngine9.3.1技术开发,完全脱离Arc Gis的桌面环境。
3线路杆塔与火点距离优化
输电线路杆塔数量众多,多达数十万基,在出现大范围山火,火点数多达数百个时,如进行遍历搜索,则计算火点与输电线路距离费时非常长,且严重影响到服务器的工作效率。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库引擎和网格索引的火点最近杆塔距离优化算法。
通过在数据库引擎端将地图区域网格化,优先搜索火点所在网格内的最近杆塔,如未找到则扩展至临近网格,直至找到离火点最近的杆塔,实现快速计算火点与输电线路距离,当距离小于门槛值时,及时发布输电线路山火告警信息,指导线路运维人员尽快赶赴现场处置输电线路山火。
4系统应用
系统成功应用于国家电网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11省市跨区输电线路的山火监测与预警工作。
2013年初清明节期间,4月1日至4月17日,共监测到869个火点,其中跨区电网输电线路山火一级告警29个,27个得到验证确有山火。
如4月2日上午11时,系统监测到安徽铜陵地区朱桂2882线24#东南侧422m处有一级告警火点,火点亮温值为329,高于火点判断阈值320,经安徽电力公司线路运维人员现场验证,朱桂2882线24#东南侧约500m处确有山火发生,线路转冷备用状态。
4月2日15时,系统监测到湖北省电力公司磁永线181#杆塔西侧952m处发生一级告警山火,火点亮温值为330,高于火点判断阈值321,经现场人员核实,磁永线181#杆塔西侧约1000m处确实发生山火;4月13日9时,系统监测到咸梦II回湖北段34#杆塔西南侧965m处发生山火一级告警,火点亮温值为328,高于火点判断阈值,经现场人员核实现场确有山火,火场面积较大。
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能有效监测到较大地理区域范围的山火,及时对输电线路进行山火预警。
5结论
由上所述,利用空间数据访问技术,基于Flex框架、Arc G IS Server技术、组件式GIS开发技术等,开发了数据线路山火预警监测系
统,预测大面积山火可能对电力设备产生的影响,为电力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胡军,刘登远,刘俊,等.咸宁输电线路防山火跳闸措施分析[J].湖北电力,2011,35(5):29-30.
[2]胡湘,陆佳政,曾祥君,等.输电线路山火跳闸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探讨[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0,25(2):73-78
作者简介:
张生生(1980.05-),男,辽宁省本溪人,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历,单位:国网本溪供电公司,研究方向:输电线路。
邮编:1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