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与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3.31 MB
- 文档页数:86
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与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整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
它结合了遥感、地图学、数据库、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可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农业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与方法,并讨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包括数据输入、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
1. 数据输入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主要通过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获取地理空间数据。
遥感技术可利用卫星、飞机等平台获取地表特征、植被分布、地形等数据,而GPS可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
这些数据经过获取和处理后,被输入到地理信息系统中。
2. 数据存储地理信息系统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地理空间数据。
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大量数据,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通常以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形式存储。
矢量数据以点、线、面等几何对象表示,适用于描述具体地理要素的位置和形状;栅格数据以像元(像素)形式表示,适用于描述连续变化的地理现象。
3. 数据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涉及数据编辑、数据分析、数据模型等多个方面。
数据编辑用于修正和更新地理空间数据,确保其准确性和时效性;数据分析通过空间统计、网络分析、空间插值等方法,从地理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数据模型则用于模拟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和动态变化。
4. 数据输出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出通过地图制作、空间查询、专题分析等方式实现。
地图制作可将地理数据可视化展示,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空间查询则用于在地理数据库中检索和提取特定的地理要素;专题分析则基于地理数据进行特定的分析和研究,如土地利用评价、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等。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
地理信息科学原理与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地理信息系统(GIS)原理: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和测量学等学科知识于一体的技术,能够处理、存储、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数据。
它包括硬件、软件、数据等多个部分,其基本原理是地理空间数据的数字化处理和管理。
遥感技术原理:遥感技术是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等平台,利用传感器技术获取地球表面各类信息数据的手段和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不同地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和散射特性,实现对地球表面各类地物的感知和提取。
全球定位系统(GPS)原理: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点位测量导航技术的一种。
其原理是利用测距交会确定点位,通过接收和处理卫星信号,计算出接收机至卫星的距离、角度等参数,从而确定地面点的位置。
地图学原理:地图学原理是研究地图的编制、应用和地图信息传输、处理的理论和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地图符号和地图制作技术,将现实世界中的地理信息转换为地图上的图形信息,便于人们理解和使用。
空间分析方法: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方法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模型化,提取空间对象的属性信息和空间关系,解决复杂的空间问题。
以上是地理信息科学原理与方法的主要内容。
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空间可视化的系统。
GIS空间分析是GIS系统中最核心和重要的功能之一,它基于地理空间数据,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和规律。
本文将介绍GIS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一、GIS空间分析的原理GIS空间分析的原理包括空间对象和空间关系。
1. 空间对象在GIS中,地理空间数据可以表示为不同的空间对象,如点、线、面等。
每个空间对象都有其特定的几何形状和属性信息。
2. 空间关系空间关系指的是空间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相互作用。
常见的空间关系有邻接关系、包含关系、重叠关系等。
空间关系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二、GIS空间分析的方法GIS空间分析方法包括空间查询、空间统计、空间插值和空间模型等。
1. 空间查询空间查询是根据特定的空间条件,在地理空间数据集中提取与条件匹配的数据信息。
常见的空间查询操作有点查询、线查询和面查询等。
2. 空间统计空间统计是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属性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规律。
常见的空间统计方法有点密度分析、热力图和聚类分析等。
3. 空间插值空间插值是通过已知的有限样本点,推算未知位置处的属性值。
常见的空间插值方法有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克里金插值法和样条插值法等。
4. 空间模型空间模型是对地理现象和过程进行建模和模拟,从而预测和分析未来的空间变化。
常见的空间模型有流域模型、土地利用模型和城市增长模型等。
三、GIS空间分析的应用GIS空间分析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管理和风险评估等。
1. 城市规划GIS空间分析可以帮助城市规划师分析和评估不同用地类型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最优用地布局和交通规划。
2. 环境保护GIS空间分析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和评估,分析污染源的扩散范围和影响程度,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和应急预案。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来收集、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系统。
其原理和方法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组织、空间分析和地图制作等。
1. 数据采集:GIS系统需要收集各种地理数据,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等信息。
数据采集方法包括遥感技术(如卫星遥感、航空摄影等)和地面调查(如GPS测量等)。
2. 数据组织:采集到的地理数据需要进行组织和存储,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查询。
数据组织方法包括数据库设计、数据模型建立和数据格式转换等。
3. 空间分析:GIS系统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包括空间关系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等。
通过分析地理数据之间的空间关系,可以发现地理现象的规律和趋势。
4. 地图制作:GIS系统可以将地理数据可视化为地图,以展示地理空间信息。
地图制作方法包括地图设计、地图制作软件的使用等。
GIS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在地理学、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GIS系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地理空间信息,为社会发展
和环境治理提供支持。
地理学原理与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是一个综合
性的学科,涉及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地理学等各个方面。
地理
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系
统来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工具。
地理学原理和
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
更好地理解地球表面的特征和变化,为各种研究和决策提供支持。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综合了地理学原理、地图学、计算机科学、数据
库管理等知识的新型技术工具,它将地理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结合起来,通过地图、表格、统计图等形式展现在计算机屏幕上。
GIS可以用来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表面的特征
和变化。
GIS可以应用在许多领域,如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资源管理、
农业生产等。
它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个直观、全面的视角,帮助他们做出基
于客观数据和科学分析的决策。
总之,地理学原理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强大
的工具去理解和改变地球。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
地球环境,利用地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地理学原理和地理信息
系统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人类的未来带来更多的机遇
和希望。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重点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将地理信息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相结合的技术手段,以地理空间数据为核心,进行数据的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展示等操作,以获得对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的综合性认识和认识方法的一门技术学科。
一、GIS技术基础1.地理信息的概念和特点2.GIS的概念和发展历程3.GIS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体系4.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5.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概念和特点6.坐标系统和地理坐标的转换二、空间数据存储与查询1.空间数据的组织和存储2.数据查询与检索技术3.空间数据索引和数据压缩技术4.空间数据质量控制三、地图投影与坐标转换1.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地图投影的原理和选择方法3.坐标系的概念和分类4.坐标转换的方法和技术四、空间数据分析与模型1.空间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空间数据模型和空间关系模型3.空间属性数据与空间分析方法4.空间数据中的空间统计方法五、地理数据可视化与地图制图1.地理数据的可视化与图形表达2.GIS中的地图制图方法和技术3.地图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4.地图输出和地图制图软件六、地理数据库管理与GIS应用1.地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2.GI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与功能3.GIS应用领域和案例分析4.GIS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总的来说,地理信息系统的学习和应用需要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同时需要具备空间思维和地理思维能力,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灵活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解决空间分析和决策问题。
参考资料:1.《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2.《GIS原理与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课程内容大纲1、绪论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空间数据的获取空间数据的组织与管理空间数据的空间编辑与处理空间数据的查询统计与空间分析空间数据的制图输出2.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全球环境变化动态监测、预测自然资源调查与管理城市、区域规划和地籍管理军事应用提供地理信息服务3.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如何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学科和技术4.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与分类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分类常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商业软件5.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产生的背景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概况2、地理空间数据1.数据特征与数据类型2.GIS的数据源3.GIS数据质量数据质量的基本概念研究数据质量的常用方法研究数据质量的主要理论GIS数据质量的评价4.空间元数据空间元数据的定义及其作用空间元数据的分类空间元数据的内容3、地理空间数据模型1.从现实世界到GIS对现实世界的地理认知对现实世界建模2.模拟离散要素----矢量数据模型几何对象模型网络模型路径和事件(线性参考)3.模拟影像和抽样数据-----栅格数据模型栅格数据结构编码方法4.模拟表面-----TIN、DEMTINDEM5.高级模型:三维数据模型、时空数据模型三维数据模型时空数据模型4、空间数据获取1.空间数据获取方法野外直接获取摄影测量和遥感地图数字化数据交换2.野外直接获取空间数据3.摄影测量和遥感获取空间数据4.地图数字化5.属性数据输入手工输入连接数据库5、空间数据的组织1.空间数据组织的原由通过举1个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例(重点放在详细的操作过程上),指出地理空间数据在GIS中的数据流向及所缓存的位置,指明地理数据为什么需要缓存在不同图层?为什么不加载全国的数据进行处理等等问题?以此来说明空间数据的一般组织方法:纵向分层横向索引。
2.空间数据分层组织分层组织的目的分层组织的方法通过举例提问巩固分层方法的应用3.空间数据图幅组织图幅组织的依据图幅组织的基本方法(通过MGIS软件演示我国图幅图层组织数据的方法)4.空间索引的概念基本概念索引的优势举例说明建立索引的性能优劣对比情况(主要是对比内存变化)5.空间索引的类型及比较6.常用空间索引的算法7.介绍并演示MGIS建立索引的方法及步骤6、空间数据管理1.介绍空间数据库相关内容演示GIS软件加载数据,提问系统中所加载的数据存在哪里?导出空间数据库的概念空间数据库的概念空间数据库的特点空间数据库与一般数据库的异同2.以MGIS或ArcGIS(其他自开发的软件也行)为例,演示介绍怎么管的问题(20分钟)数据采集的管理,演示SDB中增加了一条记录新建一个图层,看看SDB中的变化从外部导入一副图,看看SDB中的变化3.总结空间数据管理的功能4.介绍空间数据的管理方法7、空间分析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11.空间数据查询定义方式语言表示2.空间分析概念、内容与分类定义内容分类3.叠置分析1)叠置分析概念2)基于矢量叠置分析3)基于栅格叠置分析4)意义和应用4.缓冲区分析1)概念2)建立过程3)意义和应用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25.泰森多边形分析(标准无)概念特性用途6.网络分析网络图论基础最短路径分析概念、过程及应用最小生成树及应用7.地形分析概念类型基于DEM的信息提取高程、距离、面积、体积坡度坡向基于DEM的可视化分析剖面分析通视分析电子沙盘8.栅格分析?(标准有)8、空间数据可视化1.GIS空间信息可视化1、GIS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基本概念GIS空间信息的可视化GIS空间信息的可视化目的2、GIS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形式地图多媒体信息动态地图三维仿真地图虚拟现实3、GIS中空间信息可视化的流程GIS中地图制图的流程GIS的地图产品2.GIS符号库的设计1、地图语言与符号系统地图语言地图语言的构成2、地图符号库地图符号库的概念地图符号库的功能地图符号库设计思想3、地图符号设计与管理普通地图符号的设计3.GIS中的地图输出1、GIS中地图输出的形式GIS中地图输出的形式屏幕显示输出硬拷贝输出2、GIS中地图输出的特点9、常用软件介绍主要内容:通过本次课程接好国内著名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特点,重点介绍两款国外软件(ArcGIS,MapInfo),两款国内软件(SuperMap、MapGIS,军队生可增加MGIS)的体系结构和功能,并结合实例进行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