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实践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军事理论实践报告
计算机1302田军尧0121312740209 组长:田军尧
成员:陈军先叶祥魁汤思雨郝晓翀董小雨
活动时间:2015年1月6日星期日
活动地点: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址(红楼)
准备阶段:
1.首先,我们开了小组会议,确定了实践活动的形势及方案,力求新颖,突出主题。我们小组一致决定到先去辛亥革命博物馆,然后到红楼参观学习,最后到首义公园参拜起义烈士。
2.我们党小组的组员按照活动方案,每个人都积极准备所需的各部分资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活动做准备,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实施阶段:
2012年4月15号星期日上午九点到达辛亥革命博物馆,作为“九省通衢”、“南北枢纽”的华中重镇,武汉在军事上具有扼险控要的重要地位,推翻二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也是从武汉开始改变中国历史的行程,武汉因此被称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辛亥革命成就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武昌作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而千古留芳,红楼作为这场革命的策划中心而受到世人的瞻仰。
怀着一种激动而又沉重的心情,我们来到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博物馆分五个展厅。
第一展厅,第一部分为晚清中国,第二部分革命起源;
第二展厅,第二部分革命起源,第三部分武昌起义;
第三展厅,第三部分武昌起义;
第四展厅,第三部分武昌起义,第四部分创建共和;
第五展厅,第五部分辛亥百年。
上午十点半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完,然后前往博物馆对面的红楼,在红楼前广场中央耸立着1931年铸造的孙中山铜像,先生身着长袍马褂,左手执杖,右手持帽,面南而立,凝视远方,不禁引起了我们的敬仰之情。南端有黎元洪拜黄兴为将的“拜将台”纪念碑,碑为方型,四面中突,顶呈锥体,锐利向上,有一种“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慨。红楼纪念馆的墙上悬挂着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亲笔题写的“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匾额。红瓦覆顶,屋顶正中矗立“圭”字形望楼。主楼平面呈“山”字形,门前有突出的门廊和回车道,前方及两翼为门厅和办公室,后方正中为会堂。
馆内设有鄂军都督会议厅、外交部等。鄂军都督府的会议厅,它原来是咨议局的议事堂。在会议厅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面旗帜,它叫做十八星旗,是武昌起义的军旗,民国成立后,十八星旗被搬定位民国陆军军旗。旗上十八颗黄星代表的是山海关内十八个省份的炎黄子孙,红底是鲜血,黑色是铁、是武器,主题和象征意义是十八个省份的炎黄子孙团结起来,用“铁血精神”即武力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外交部由革命党人胡瑛曾任部长,它是1911年10月25日后鄂军都督府所设置的九部之一,它是鄂军都督府代行中央政府职权的重要标志。军政府成立之初,曾给汉口的五国领事馆发布过外交照会,呼吁承认中华民国。但五国却迟迟不给答复。直到10月17日,民军和清军在汉口刘家庙展开激战,民军大获全胜之后,五国这才看到革命党人的力量强大,于是就发布了一纸布告,承认民军与清军是对等的实体,他们保持中立。这份布告实际上是承认了民军的地位,对清王朝是一个打击。“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展现了从清朝末年的武汉、武昌起义的孕育、到武昌起义的爆发、鄂军都督府的建立,再到民国的肇建,和现在武汉首
义的历史,同时也展现了武昌起义的历史和影响。
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人随即成立鄂军都督府,推举原清军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为都督,并发布公告,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武昌起义得到了全国大多数省份的响应,1911年,孙中山自海外归来,1912年元旦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告终。最后我们去了首义公园的烈士祠,写满烈士名字的高墙前默哀,然后返回学校。
参观感想:
辛亥革命的伟大,在于它推翻了封建王朝的残酷统治,也在于它取得了我国革命的首战成功,更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了革命的希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优秀文化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辛亥革命离开现在已100周年了。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敢闯、敢干、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这种精神具有爆发力、原创力,是一种宝贵的人文精神。岁月更迭,历史远去。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这样说,随着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
辛亥革命的枪炮声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光荣与骄傲,也不仅仅是丰厚的物质文化财富,更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卓越贡献和光辉的业绩,这场革命所产生的伟大而深远的影响,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它所留下来的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也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它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意义,它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永载史册,彪炳千秋。《礼记》中有一句话,叫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正是这一信仰的坚定实践者。我觉得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主要在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精神在中国深入人心。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谁就会变成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都会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袁世凯的皇帝寿命只不过八十三天,张勋的复辟则更加短命,和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于试登这个宝座即可为证。
记得刘醒龙先生曾说过:“有的人也许因为肚子而生活在苦难中,而现在更多的人却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而痛苦的生存着。这样的苦难,也许更让我们感到悲伤吧。”现在的我们似乎早已远离了生命的崇高感。我们生活得卑微,我们生活得浅薄。但是曾经的先烈却可以用那么短暂的岁月画出自己人生里最浓艳的一笔。而我们,不也更需要在这样恬静美好的岁月里去描画属于自己的蓝天吗?
孙中山先生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在那苦难的岁月里,革命者尚且用这样的话语提醒自己不要安于现状,而要用饱经战火洗礼的身躯去完成革命的最终胜利。今天的我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我们甘愿永远过着这样的生活吗?不,我们要向革命先烈们学习,牢记他们当初的誓言,奉献自己的青春,践行自己的事业。我们将继续坚定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勇前进。我们将努力完成自己学业,密切关注国内外的动态,反对一切分裂行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自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振兴中华的重担,勿忘国耻,热爱和平,追逐梦想,奔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