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棚种“三瓜一菜”效益高
- 格式:pdf
- 大小:99.05 KB
- 文档页数:2
有了这种大拱棚,黄瓜芹菜能周年种,定植早、上市早、效益高!沂南黄瓜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沂南县被称作“中国黄瓜之乡”。
目前全县有大拱棚黄瓜22万亩,年产优质黄瓜500万吨。
2016年起,山东沂南县对老旧大拱棚进行改造升级,新建设的双膜双结构大拱棚坚固耐用、空间大、操作方便,保温性好。
探索出的双膜双结构大拱棚黄瓜—芹菜栽培模式实现了大棚蔬菜的周年生产,早春黄瓜可提前30~40天定植,提早上市,增产增收效益显著。
1、双膜双结构大拱棚的结构与性能1、结构▲双膜双结构大拱棚结构示意图1,固定杆;2,支撑杆;3,第1弧形支架,4,横梁;5,加固杆;6,连接块;7,第1层透光膜;8,第2弧形支架;9,第2层透光膜。
双膜双结构大拱棚(图1)包括固定杆、第1弧形支架和第2弧形支架,固定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第1弧形支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1层透光膜,外侧是2个对称设置的第2弧形支架,外表面固定连接第2层透光膜,第1弧形支架的左右两侧分别与2个连接块的顶部固定安装。
双膜双结构大拱棚通过L型挂杆、卡槽、双向伸缩杆、滑槽、滑块、卡块和推块配合使用,便于组配安装和清洗支架。
双膜双结构大拱棚东西宽20m,南北长100m,栽培面积2000平方米,第1层棚架高(脊高)4.5m,第2层棚架高3.2m,中间有1排钢管立柱,每隔2.7m一根,第1层拱形钢梁每隔0.9m一架,第2层拱形钢梁数与中间立柱数相同,棚面坡度30°,电动卷帘机和卷帘被各2个,分别覆盖棚体的东西两坡面。
2、性能坚固、空间大、操作方便:双膜双结构大拱棚宽度、高度增加,空间大,便于机械化操作;组装钢骨架结构,棚体牢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卷帘机代替人工揭盖保温被,省工省力。
保温性好:双膜双结构大拱棚采用2层薄膜1层保温被,再加小拱棚、地膜,“四膜一被”提高了保温性能。
在室外温度0℃以下时,棚内中午最高温度32℃,夜间最低温度12℃,15cm地温最低温度12℃,比传统拱棚气温提高6~7℃,地温提高3~4℃。
大拱棚西瓜―玉米―菠菜种植效益高汇报人:日期:contents •种植模式介绍•种植效益分析•种植技术要点•种植管理措施•种植风险防范•种植前景展望目录01种植模式介绍品种选择播种时间种植密度肥水管理01020304选择早熟、抗病、高产的西瓜品种,如黑皮瓜、绿皮瓜等。
一般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此时气温逐渐回暖,有利于西瓜的生长。
合理密植,一般每亩种植800-1000株,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西瓜产量。
在西瓜生长过程中,合理施肥和浇水,以满足西瓜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
选择早熟、抗病、高产的玉米品种,如郑单958、先玉335等。
品种选择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此时气温适宜,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播种时间合理密植,一般每亩种植3500-4000株,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玉米产量。
种植密度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合理施肥和浇水,以满足玉米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
肥水管理选择抗病、高产、耐寒的菠菜品种,如全能菠菜、春秋大叶菠菜等。
品种选择一般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此时气温适宜,有利于菠菜的生长。
播种时间合理密植,一般每亩种植10000-12000株,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菠菜产量。
种植密度在菠菜生长过程中,合理施肥和浇水,以满足菠菜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
肥水管理菠菜种植02种植效益分析这种种植模式可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农民的收入。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这种种植模式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030201这种种植模式可以满足市场对新鲜、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满足市场需求这种种植模式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就业机会。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种种植模式需要先进的农业科技支持,可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这种种植模式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拱棚栽培高效模式作者:杨兴娟来源:《湖南农业》 2013年第9期1.大棚育苗露地栽培茄子、辣椒等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育苗,冬季大棚内加小拱棚越冬,次年3月底覆地膜移栽于露地。
选择耐寒品种,控制好播种时间,并注意棚内保温、降湿,防止冻害和病害发生,上市期比常规栽培提早15~18天。
安乡县农民按此模式种植辣椒,每667平方米苗床可培育5万~6万辣椒苗,牛角椒前期每公斤价格6元以上,线椒、尖椒每公斤12~16元,每667平方米产值8000元。
2.温床育苗拱棚栽培瓠瓜、黄瓜、菜瓜等2月初大棚内温床育苗,3月初移栽于大棚中,每667平方米分别定植1400株、4000株、2000株,搭架栽培,覆盖地膜,5月上市。
西瓜2月底大棚内温床育苗,3月底至4月初定植于中小型拱棚,每667平方米小型西瓜种植1300株、中型西瓜种800株,盖地膜,5月底至6月初上市。
目前,中小拱棚种植西瓜在安乡县应用面积较广,每667平方米产值6000元以上。
育苗时外界温度依然很低,需要采取地热线、酿热物等加温,并要加强苗期管理,重点防治猝倒病、疫病。
3.大棚秋延后栽培辣椒7月上中旬育苗、8月移栽,收获期可延长至元旦甚至春节,黄瓜、苦瓜、豇豆等8月播种,9月移栽,收获期可延长至12月份。
该模式平均销售价格高,以辣椒为例,平均产量2000公斤,每公斤均价5元,产值可过万元。
育苗时期正值高温,要注意适时播种、营养钵育苗,选择苗期耐热、抗病品种,采取遮阳避雨、降温保湿措施,并注意防治猝倒病、立枯病及蚜虫等。
4.大棚草莓促成栽培草莓9月中旬移栽,10月中旬覆盖大棚膜,10月下旬覆盖黑色地膜,冬季地膜上和垄间覆盖稻草保温。
春节前后草莓上市,每667平方米产草莓1000公斤左右,每公斤均价12元,每667平方米产值12000元,且病虫害少,产品质量高。
要选择冬季休眠期短,花芽分化早,耐寒的丰香、春香、宝交早生等品种。
草莓为分蘖繁殖,农户从第2年起可自己假植繁育,但要注意及时更新种株。
采用小拱棚种瓜效益高
叶敦保
【期刊名称】《小康生活》
【年(卷),期】2005(000)003
【摘要】近年来,安徽省霍山县地膜加小拱棚西瓜栽培发展迅猛,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成为这一带农民经济收入的一大主要途径。
瓜农们算了一笔账:普通地膜西瓜上市正赶上西瓜旺季,满打满算亩收入在2000元左右,而采用地膜加小拱棚栽培后,提前了半个多月上市,每公斤可卖到1.0-1.6元,亩收入可达5000元左右。
【总页数】1页(P14)
【作者】叶敦保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51
【相关文献】
1.葡萄架下种瓜菜创新模式效益高 [J], 张华东;
2.综合利用沼气种瓜菜效益高 [J], 李景水
3.采用小拱棚生产蔬菜效益高 [J], 孙玉珍;董蕴芝
4.冬春季小拱棚辣椒套种瓜类高效种植技术 [J], 杨和团;觉春东;彭丽娜;李林;赵炳雪
5.葡萄采用小拱棚栽培效益高 [J], 王印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拱棚瓜菜一年三种三收栽培模式及主要技术摘要:介绍了拱棚瓜菜一年三种三收栽培模式及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拱棚瓜菜;栽培模式;技术措施近年来,随着广大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瓜菜需求量愈来愈大,设施农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
在拱棚瓜菜种植过程中,如果茬口安排得当,可实现一年多种多收,产量产值倍增,经济效益好。
但由于我县无霜期短(145d左右),作物生长时间有限,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摸索出一套拱棚瓜菜一年三种三收栽培模式及主要技术措施,效益好的每667m2产值近万元,现介绍如下:1栽培模式第一茬:选择种植生育期相对较短、早熟品种,如:黄瓜(不嫁接)、番茄(早熟品种)、西葫芦、甜瓜、西瓜、中甘11号、招福春萝卜等。
第二茬:第一茬移栽或直播结束后,及时在垄沟播种速生叶菜与第一茬套种,如:小白菜、油菜、菠菜等。
为了不影响第一茬产量,叶菜45d内必须收获结束。
第三茬:移栽瓜菜或直播萝卜等,在第一茬收获结束前10~15d,将第三茬瓜菜移栽或直播到第一茬株间,如甘蓝、番茄、辣椒、黄瓜、茄子、萝卜、西瓜等,或在收获结束后移栽大葱、芹菜等。
一年三种三收具体选择种植瓜菜的种类,以当地消费习惯和市场需求来决定,以求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2主要技术措施2.1充分利用时间,适时育苗拱棚瓜菜一年三种三收生产关键是要适时育苗、育壮苗、大苗移栽,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瓜菜得到充分生长,提高产量。
第一茬栽植的瓜菜在日光温室中育苗,根据气温、苗龄、上市时间确定具体育苗时间,一般情况下,黄瓜苗龄30~35d;番茄春育苗(为早春栽培育的苗)苗龄65~70d,夏育苗(为夏季栽培育的苗)苗龄45~55d;辣椒春育苗苗龄80~100d,夏育苗苗龄70~80d;茄子苗龄70~85d;西瓜、甜瓜苗龄30~35d;结球甘蓝春育苗(选择冬性强,早熟品种中甘11)苗龄50~65d,夏育苗(选择中晚熟品种晚丰甘蓝)苗龄30~35d;芹菜苗龄50~60d;大葱春育苗或秋育苗,秋育苗是在封冻前50~60d播种,如播种过早,会导致先期抽薹,春育苗则是在不受冻的前提下愈早愈好。
拱棚种植可行性报告拱棚种植是一种在现代农业中越来越受欢迎的种植方式,其通过搭建拱形结构的棚屋,利用光照和温室效应为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在这篇报告中,我们将探讨拱棚种植的可行性,包括其优势、适用作物、成本效益等方面。
1. 优势拱棚种植相比传统露天种植有许多优势。
首先,拱棚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其次,拱棚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侵袭,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拱棚种植还可以延长作物的生长周期,使得可以在不同季节种植不同作物,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2. 适用作物拱棚种植适用于许多不同种类的作物,包括蔬菜、水果、花卉等。
蔬菜类作物如番茄、黄瓜、茄子等在拱棚中生长效果显著,产量高且质量好。
水果类作物如草莓、覆盆子等也适合在拱棚中种植,可以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增加产量。
花卉类作物如玫瑰、康乃馨等在拱棚中也能够获得更好的生长效果。
3. 成本效益拱棚种植相比传统露天种植在初期投入上会有一定的成本,包括搭建拱棚的费用、设备购置费用等。
然而,长期来看,拱棚种植可以带来更高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病虫害的损失,提高农作物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因此,从长远来看,拱棚种植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
4. 管理与维护拱棚种植需要进行定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包括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拱棚结构的稳固性和透光性,定期检查和维护拱棚,确保其正常使用。
此外,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需要,还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节和管理,以获得最佳的生长效果。
5. 结论综上所述,拱棚种植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成本效益,适用于多种作物的种植。
通过合理的管理与维护,可以获得稳定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作物的市场竞争力,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因此,拱棚种植在现代农业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菠菜一西瓜一西瓜拱棚生产一年三熟栽培技术摘要利用拱棚,实行菠菜一西瓜一西瓜一年三熟新种植模式,打破传统的种植理念,创新了拱棚生产菠菜、西瓜栽培技术,提高了设施农业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介绍了菠菜一西瓜一西瓜拱棚生产一年三熟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拱棚;菠菜;西瓜;拱棚;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36. 1.04+.7; S651.04+. 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 (2016) 09-0093-011茬口安排利用拱棚在一年内安排3茬作物,头茬菠菜,二茬西瓜,三茬西瓜。
头茬菠菜10月屮旬进行播种,至翌年2月末出苗,在4月初开始收获上市;第2茬西瓜,第2年4月15日播种,4月末至5月初嫁接,5月10- 15日定植,7月初开始采摘上市;第3茬西瓜,7月20日开始播种,8月初嫁接,8月10 口定植,在9月末开始采收上市。
2头茬菠菜栽培技术2.1选择品种头茬菠菜品种选择丰产性比较好、抗寒性比较强的速生大叶品种。
2. 2整地做畦整地前,施用有机肥15 t/hm2.三元复合肥750 kg/hm2平铺在畦面,翻耕20〜30 cm深,然后耙平做成1.5-1. 6 m宽的畦。
2.3适期播种10月中旬播种,行距10〜15 cm,播种量75〜90 kg/hm2o播种后撤膜放风,降低棚内温度和湿度,并在结冻后浇1次封冻水[1]。
2.4田间管理在第2年2月下旬开始扣棚膜升温,至2月末菠菜出苗后,进行浅中耕。
在菠菜苗长至3〜4片真叶时,开始定苗,株距5〜10 cm。
定苗后,结合浇水,追施尿素225-300 kg/hm2o生长期间,视土壤境情情况,隔5〜7d 浇1次水。
生长期间,棚内温度保持15〜20 °C,最高不能超过25 °C, 避免高温,抑制菠菜生长。
2.5病虫害防治霜霉病和酚虫是为害菠菜的主要对象。
防治霜霉病在发病初期用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甲霜灵700-800倍液进行喷雾。
拱棚蔬菜一年四种四收高效种植模式作者:来源:《农业知识·瓜果菜》2017年第02期山东省莘县董杜庄镇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具有悠久的种菜历史,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后,拱棚西瓜种植发展迅猛,现在全镇西瓜种植面积达到2700公顷。
广大菜农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创新蔬菜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大棚利用率,其中一年四种四收春早熟西瓜-间作豆角-秋延迟黄瓜-耐寒叶菜(菠菜)是众多栽培模式的一种,已在该镇大面积推广种植,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茬口安排1.春早熟西瓜:12月中旬育苗,2月初定植,4月底开始收获。
2.间作豇豆:2下旬播种,5月初开始收获,7月中下旬清棚。
3.秋延迟黄瓜:7月播种育苗,8月定植,9月开始收获。
4.耐寒叶菜(菠菜):11月播种,1月收获。
二、产量及效益产量及效益计算以667平方米为单位。
1.春早熟西瓜:产量3000千克,产值6000元,农资成本2500元,纯收入3500元。
2.间作豇豆:产量2000千克,产值8000元,农资成本1500元,纯收入6500元。
3.秋延迟黄瓜:产量5000千克,产值8000元,农资成本2500元,纯收入5500元。
4.耐寒叶菜(菠菜):产量1500千克,产值1500元,农资成本500元,纯收入1000元。
全年四种四收,共生产蔬菜11500千克,产值达到21000元,扣除农资成本7000元,纯收入14000元。
三、栽培技术(一)春早熟西瓜1.品种。
选用优质高产的鲁青八号和金钟冠龙。
2.育苗。
随着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日臻成熟,大部分菜农预定西瓜苗。
若自育苗,可在12月底开始。
3.整地施肥。
每667平方米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千克,45%硫酸钾复合肥100千克,深翻整畦,畦宽2米。
4.定植。
2月初待西瓜苗长到三叶一心时,选晴好天气定植,每667平方米定植600株左右,定植后浇足底水,覆盖地膜,保温保湿促缓苗。
5.栽培管理。
(1)冬季及早春期间气温较低,可通过加盖小拱棚、悬挂二膜等措施达到四、五膜覆盖,确保度过低温期。
大拱棚一年三种三收高效种植模式作者:袁东征王红艳来源:《西北园艺·蔬菜》2015年第01期春马铃薯—越夏番茄—秋西兰花三种三收高效栽培模式,可在不影响春马铃薯、秋西兰花两大作物的前提下,在夏季采取覆盖防虫网等遮阴防虫设施,加一茬茄果类蔬菜,能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现将其技术总结如下:1 ; 茬口安排1月底至2月初马铃薯催芽,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于大拱棚内,5月中旬收获。
越夏番茄可于3月下旬拱棚育苗,5月下旬定植。
6月中旬开始收获,8月中旬拉秧。
8月下旬定植西兰花,10月下旬开始收获上市。
2 ; 品种选择早春马铃薯应选早熟、抗病、丰产品种,如荷兰十五、中薯4号等。
越夏番茄可选用欧美瑞、荷兰硬粉等果肉厚、耐高温、不裂果的品种。
秋西兰花应选择适应性强、丰产、品质好的欧宝、戴安娜等品种。
3 ; 早春马铃薯栽培3.1 ; 催芽1月底至2月初选择无病、无腐烂的种薯切块,每块留芽眼1~2个,每块约25 g。
切块后先置于温暖通风处晾1~2天,随后用潮湿沙子催芽,一层沙子一层薯,铺3~5层。
并覆盖草苫保湿,使温度保持在15~20 ℃。
20天以后,芽长至0.5~1 cm时播种。
3.2播种2月下旬开始播种。
播种前按55 cm行距开沟起垄,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 ; ; ;4 000~5 000 kg、施硫酸钾复合肥60 kg、磷酸二铵20 kg作底肥(此前应扣棚烤地),并施入辛硫磷毒饵防地下害虫。
播种时在垄顶开沟,沟深8 cm,浇水后按20 cm株距点播,播种后覆土8~10 cm,随后搂平地面喷洒33%二甲戊灵(施田补)乳油防治杂草,然后覆盖地膜保温保墒。
3.3田间管理当马铃薯苗顶到薄膜后及时破膜,将幼苗引出,并将薄膜口用土压严,保持棚内温度在20~25 ℃。
苗期一般不浇水,如土壤墒情差可酌情浇小水1次。
薯块膨大期保持土壤湿润。
每隔10~15天浇水1次,结合浇水每亩追施硫酸钾复合肥15~20 kg。
薯块膨大后期适当控水,收获前5天停止浇水。
大拱棚蒜苗白菜西瓜三作三收高效栽培技术-蔬菜种植技术近年来,济南市长清区鑫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大拱棚栽培中探索总结出越冬青蒜苗、早春白菜、早春西瓜一年三作三收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每667平方米年收入1.5万元左右。
该模式茬口紧凑、易于管理、简单易学、经济效益高。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选择恰当的种养模式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大力开展特色品牌基地和蔬菜标准园建设,也因此涌现出了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济南市长清区鑫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一员,该合作社经过实践提出大拱棚早春白菜一西瓜一青蒜苗三作三收种植模式。
据该合作社负责人安亮介绍,该模式的优势是可以根据市场行情,选择产品上市时间;结合规模种植,选择投入较小、易于操作管理的技术。
同时茬口安排紧密,可减少连作障碍和病虫害发生。
1.该模式茬口安排科学(1)早春白菜选用早春菊锦白菜苗,一般11月中旬育苗,12月下旬定植,翌年2月底开始上市。
(2)西瓜选用丰乐1号,一般1月初育苗,大棚3月中旬定植,5月上旬开始上市。
(3)越冬青蒜苗选用安徽早蔓1号,一般8月初播种,12月下旬开始上市。
早春白菜、西瓜,从口碑好、有实力的育苗企业购买种苗;青蒜种子从知名种企选购。
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缩短生长周期,紧密安排种植茬口;另一方面能够降低风险,避免买到假冒伪劣种子。
2.该模式经济优势显著(1)茬口安排合理,经济效益高。
该种植模式茬口安排科学、紧凑,土地利用率高,三茬果菜的上市时间合理,于市场供应淡季或消费旺季上市,单价高。
采用该种植模式每亩每年总收入4.34万元,投入成本1.12万元,即每亩每年纯收入3.22万元,经济效益较高。
(2)技术简单,省工省时。
采用该种植模式,蔬菜定植后田间管理相对简单,基本上是肥水管理,不像种植茄果类、瓜类作物需要经常整枝、打杈,且该种植模式成本较低,适合大面积推广。
高品质求生存该合作社在生产中注重土地保养和绿色防控,牢牢把握产品质量第一的理念。
华北地区小拱棚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小拱棚种植技术,种植技术,高效种植技术,小拱棚高效种植技术,小拱棚小拱棚建造方便,投资少,*********,如何充分利用小拱棚实现一年多茬种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笔者于1996-XX年在邹城市平阳寺镇蔬菜基地进行了小拱棚高效复种茬口的探索,并总结出小拱棚一年三熟高产、高效的两种模式,平均每666.7 m2(亩)年纯收入1.2万元以上。
一、茬口安排与市场挂钩利用小拱棚种植蔬菜应依据当地市场合理安排茬口,以便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蔬菜品种应选用高产、优质、抗性强的良种。
早春小拱棚第一茬蔬菜,应采取加温阳畦育苗,在气候条件适宜时,及时定值,这样可避开露地蔬菜收获的高峰期,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
夏季利用遮阳网遮荫,秋冬利用小拱棚保温,可实现一年多茬种植,周年供应。
二、种植模式(一)辣椒-花椰菜-芹菜辣椒选择耐荫、抗逆性强的品种,如湘研1号、湘研11号、苏椒5号、新丰4号等。
一般11月下旬采取加温阳畦育苗,阳畦分苗,3月中旬小拱棚定植,每666.7m2定植8000余株,5月初开始收获,7月初拉秧。
上市平均价格2.00元/kg,每666.7m2产2800kg,产值5600元。
花椰菜6月初遮阳网育苗。
品种选择丰花60、文兴60、文兴70等抗热耐湿品种。
7月初小高垄栽培,每666.7m2定植3500-4000株,9月初一次性收获。
价格为3.00元/kg,每666.7m2产1750-2000kg,产值5150-6000元。
芹菜品种选择实心黄苗品种,如津南实芹、开封玻璃脆等。
8月初育苗。
前茬收获后,整平畦,畦宽1.2-1.5m,9月下旬定植。
定植后经常保持畦面湿润,并追施氮肥。
天气寒冷时,用小拱棚覆盖保温,元旦前陆续上市。
每666.7m2产5000kg,市场价格为0.70元/kg,产值3500元。
(二)黄瓜-甘蓝-白菜(油菜)黄瓜品种选用津优1号、津春2号、星杂2号等。
3月初阳畦育苗,4月中旬小拱棚定植,5月初开始收获,7月份开始拉秧。
温室大棚栽种经济效益一、蔬菜大棚销售收入剖析:从销售收入来看,均匀每个家庭的大棚蔬菜销售收入是5.9万元,最少的只有1200元,最高的可达2.8万元;均匀每亩大棚蔬菜销售收入是2.2万元,最少的亩均收入只有333元,最高的亩均收入是7.2万元。
对比于亩均粮食(小麦和玉米)的收入2132元,蔬菜的收入是其10.2倍,拥有优秀的经济效益。
寿光蔬菜大棚,寿光蔬菜,大棚经济效益二、蔬菜大棚净利润剖析:大棚蔬菜的净利润是权衡蔬菜大棚生产能否盈余的重点。
据科创温室工程企业综合数据剖析来看,在不计蔬菜大棚固定财产折旧和家庭劳动力成本下,蔬菜的亩均净利润均匀值是 2.5万元,最高亩均净利润是6万元,最低亩均净利润是负值,亏了 5.8万元,此中有8.84%的亩均净利润是负值,即田户赔本经营。
在考虑蔬菜大大棚固定财产折旧和家庭劳动力成本下,蔬菜大棚的亩均净利润均匀值是1.6元,最高亩均净利润是5.9万元,最低亩均净利润是负值,亏了8.7万元,此中有41.83%的亩均净利润是负值。
寿光蔬菜大棚,寿光蔬菜,大棚经济效益三、蔬菜大棚净利润率剖析:蔬菜大棚净利润率反应了大棚蔬菜生产的利润率状况,若净利润率高,说明蔬菜家产发展好,经济收入增添,田户种菜踊跃性也随着上涨,若极低说明大棚蔬菜家产发展没有益润,田户种菜踊跃性也会降低。
据科创温室工程企业综合数据剖析来看,在不计蔬菜大棚固定财产折旧和家庭劳动力成本下,蔬菜大棚的净利润率均匀值是217.41%,最高净利润率是934.97%,最低净利润率是负85.90%。
在考虑大棚固定财产折旧和家庭劳动力成本下,蔬菜的净利润率均匀值是18.98%,最高净利润率是247.31%,最低净利润率是负94.71%。
这说明蔬菜栽种的净利润率较高,但存在两极分化的状况。
一、依据需要选择温室大棚的种类。
当前推行比较广泛的主假如连动温室和塑料大棚。
前者造价高,若冬天加温,运转花费也高,后者相对来说造价较低,但钢管强度不大,大棚空间小,施工操作相对不便。
大棚种植什么利润高引言:大棚种植是一种现代农业技术,采用封闭式养殖方式,通过控制光、温度和湿度等因素,为植物提供一个优良的生长环境。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大棚种植逐渐成为农业领域的热门项目。
然而,种植什么作物才能获得高利润一直是大棚种植者关注的重点。
本文将分析几种在大棚种植中利润较高的作物。
1. 蔬菜类作物蔬菜类作物是大棚种植中最常见的作物之一。
比如,番茄、黄瓜、辣椒等,它们具有生长快、产量高、价格稳定等特点,因此在市场上有着较高的需求。
此外,大棚种植可以控制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因素,使得蔬菜的生长周期较短,从而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选取适宜品种和科学管理,大棚种植蔬菜类作物可以实现年轻、稳产、高效的特点,带来可观的经济利润。
2. 水果类作物水果类作物也是大棚种植中常见的高利润作物。
如草莓、蓝莓、葡萄等,它们的市场价值较高,由于大棚种植可以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使得这些水果的品质更为出色,因此售价也更高。
例如,在一些寒冷地区大棚种植的草莓比较受欢迎,因为这些地区夏季较短,大棚种植可以延长草莓的产期,满足市场需求,获得更高的利润。
3. 药材类作物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药材类作物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大棚种植能够为这些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保证其质量和产量。
例如,人参、枸杞、黄芪等,它们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受到了很高的重视。
大棚种植这些药材类作物,不仅可以保证其质量和产量,还能够有效控制生长的生物环境,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利润率。
4. 食用菌类作物食用菌类作物是近年来兴起的大棚种植项目。
如香菇、平菇、金针菇等,它们在市场上的需求量也逐年增长。
大棚种植食用菌类作物有着较为稳定的市场价格,并且生长周期相对较短,容易控制质量和产量。
另外,食用菌类作物可以利用农业废弃物和农田残蔬,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因此,大棚种植食用菌类作物有着较高的利润潜力。
如何让拱棚蔬菜获得高效益作者:来源:《农业知识·瓜果菜》2017年第03期大拱棚是当前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设施之一,面积远远超过冬暖式日光温室。
大拱棚虽然不能进行周年生产,但是,除了一年中最寒冷的12月到次年2月之外,其余的时间皆可以进行蔬菜种植。
另外,拱棚建造成本低,土地利用率高,蔬菜病虫害少,只要大拱棚合理安排好茬口,就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各地新发展菜区的首选,也是当前土地流转、发展高效农业的最佳选择。
一、抓住早春茬,取得高收益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拱棚蔬菜如果能抓住春季这一茬,选择好适销对路的品种,安排好播种或定植时间,就能取得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兖州早春茬效益比较好的蔬菜种类有:早春番茄、早春马铃薯、早春甘蓝等,尤其是早春甘蓝和马铃薯,近几年的效益一直不错,值得菜农借鉴。
1.早春马铃薯。
12~1月上旬,切块催芽。
2月上旬播种到拱棚内。
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收获,每667平方米产2000千克。
2.早春番茄。
11月初温室育苗,次年2月上中旬定植,5月上中旬上市,每667平方米产约4000千克。
3.早春甘蓝。
11月下旬播种,出苗后30天分苗,分苗后30天定植(即1月底2月初),3月底到4月初收获,每667平方米产3000千克。
二、因地制宜,做好秋延迟种植秋延迟蔬菜,收获期避开了夏季高温季节露地蔬菜的竞争,也躲开了日光温室蔬菜的重叠,安排妥当,也会取得不错的效益。
但是,这季蔬菜的苗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特别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尤其应注意防治蚜虫和飞虱。
如果防治不及时,非常容易感染病毒病。
所以,秋延迟蔬菜应选择高抗病毒病的品种,育苗时采用高畦,应用防虫网和遮阳网培育适龄壮苗。
总结近年来的市场行情,效益比较好的蔬菜有黄瓜、番茄、马铃薯等。
1.黄瓜。
7月底育苗,8月初嫁接,8月底或9月初定植,收获至11月中下旬,每667平方米产6000千克。
2.番茄。
7月中下旬播种育苗,8月中下旬定植,9月底到10月初开始上市,收获到11月底,每667平方米产4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