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材料的感觉特性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52
工业设计中材料的感觉特性研究【摘要】材料是任何产品的物质基础,除身为材料自身的基本作用特性外,还应该具有特别的材质并带给人特别的情感。
当前商品消费者个人自主性和个人偏好的多样化,这样就要求工业设计师们要能够掌握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和心理感受。
【关键词】工业设计;材料;感觉特性一、前言工业设计是人们在工学、美学、经济学等理论指导下,有目的地结合运用人类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综合考虑结构、工艺、材料等物质条件,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流程或新技术将新材料变成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或商品价值的工业品的创造活动,满足人类日新月异的精神和物质需求。
在工业设计中,一件完美的工业设计产品应该和谐统一形态、材料和功能三要素。
首先,无论是传统材料、天然材料、单一材料还是现代材料、人工材料、复合材料是构成产品造型的基础,,是产品实现使用功能的前提。
不同的设计材料会对产品的大小、结构和形状,产品的触摸质感、经济效益和装饰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产品设计材料时,设计师要全面考虑所选材料的性能特点、制作的工艺、成本等,最重要的则是需要考虑材料给消费者带来的心理影响。
二、材料的感觉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觉,它建立在生理感觉的基础上,是人的感觉器官从材料得出的反应信息并对材料做出的反馈。
感觉特性只是相对的判断,人们对于它的反馈是直接的。
如木材的粗糙度、沙发的舒适度、人造皮革的柔软感、金属的冷热感、衣料对人体的舒服度等都属于材料的感觉特性。
产品原材料的感觉特性是非常重要的,设计时如果合理使用和搭配材料的感觉特性,将会增强设计产品的艺术性。
材料的触觉感和视觉感形成了工业设计时材料的感觉特性。
触感是通过触摸材料来感受判别材料的表面特征。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由于职业等愿意长期接触相应材料从而等到经验累计,他们都能够凭借自己的经验通过观察就能够判别材料的特性。
视觉感是靠人们的双眼来感知判别材料的表面特征,并在大脑里形成的一种对材料表面特征的综合感觉和印象。
第四讲产品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与开发本讲的主要内容是:材料选择原则、影响材料选择的因素、新材料与新材料开发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材料的选择与选用,了解材料工程的发展以及开发重点掌握:选用原则。
难点是会根据材料特性选用造型材料1设计材料的选用1.1设计材料的选择原则(要求学生应该掌握和引起高度重视)1) 材料的外观:考虑材料的感觉特性。
根据产品的造型特点、民族风格、时代特征及区域恃征,选择不同质感、不同风格的材料。
2) 材料的固有特往:材料的固有特性应满足产品功能、使用环境、作业条件和环境保护的需要.3) 材料的工艺性,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符合造型设计中成型工艺、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的要求,应与加工设备及生产技术相适应。
4) 材料的生产成本及环境因素: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成本,优先选用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材料。
5) 材料的创新:性材料的出现为产品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前提,满足产品设计的要求1.2影响材料选择的基本因素除材料本身的固有特性外。
影响材料选择的基本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功能无论怎样的广品,都必须首先考虑产品直具有怎样的功能和所期望的使用寿命。
这样的考虑必定会在选用何种材料更合适方面做出总的指导。
2) 基本结构要求如何综合平衡设计中对产品的功能、人机工程学和美学方面的要求,以及针对批量生产特点的机械结构、加工工艺难点和由此产生的成本问题等加以解决,已成为材料选择中的主要问题。
其中材料的耐久性应是材料近择中必须最先考虑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考虑比仅考虑美学品质或节约成本而选用可能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过早废弃的劣质材料,显然要有意义的多。
3) 外观产品的外观在一定程度上受萁可见表面的影响,并受材料所能允许的制造结构形式的影响.因此,外观也是材料选择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产品的表面效果来看,材料还影响着表面的自然光泽、反射率与纹理,影响着所能采用的表面装饰材料和方式,影响着装饰的外观效果和在使用期限内的恶七程度与速度。
材质的感觉特性摘要:材料是产品构成的重要部分,人类的进步史也可以看做是材料的发展史。
材料是构成产品的物质基础,除具有材料的基本功能特性外,还具有其特有的材质与情感,体现出不同的材质美。
时代的发展,材料的制作加工方式不断发展,各种新材料也被陆续开发使用,材料不仅要具备基本功能特性,还要具备独特的感觉特性与情感.当市场上同类的产品越来越多的时候,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选择从过去单纯的功能考虑转化为精神层次上的追求,采用不同的感性化的材质,往往可以使产品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本文研究了材料的感觉特性,探讨了材料感觉特性在产品设计中运用的方法及作用。
关键字: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产品;材料;感觉特性在工业产品的设计中,材料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产品材料的选择已不再单纯满足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而是成为决定产品设计成败的重要角色。
从视觉心理理论出发,分析产品材料的认知方式和选择方法,为设计师进行产品材料选择提供有效的建议。
在产品设计中,设计材料是用以构成产品造型,且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它构成了产品设计的基础。
材料除了具有功能特性外,还具有其特有的感觉特性,这些感觉特性隐含着与人们内心相对应的情感信息。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享受越来越丰富,已逐渐厌倦只能满足物质需求的设计,开始追求能够促进精神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的工业产品。
所以,充分研究材料的感觉特性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当今产品设计的重要内容。
1材料的感觉特性材料感觉特性是人的感觉系统因生理刺激对材料作出的反映,或由人的知觉系统从材料表面特征得出的信息,是人对材料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它建立在生理基础上,是人通过感觉器官对材料产生的综合印象。
产品设计中材料的感觉特性表现为材料的质感,由于人们感受产品的材料主要依靠触觉和视觉,所以主要分析材料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
1.1 材料的触觉质感触觉质感是人们通过手或皮肤触及材料而感知的材料表面的特征,是人们感知和体验材料的主要感受。
《≯冬凰产品设计中材料特性与情感价值开发刘青峰(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意学院,江苏常州213164)[摘耍]随着材料科学的日新月异,越采越多的新材料应用于现代产品设计中。
在对产品设计中材料的基本特性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产品情感化设计的必然趋势,研讨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如何更好的利用材料的特性提升产品的情感价值,使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睁徽]产品设计;材料特『生;情感;开发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有了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被发现并应用到现代产品设计中。
由于生活方式和材料的多样化,同样的产品,为了实现同样一种功能,也就有了多种材料选择的可能性。
例如,同样造型的一张桌子,既可以做成木制桌子,也可以做成金属、塑料、玻璃或几种材料混合使用的桌子。
由于材科特性的不同,同样一张桌子给人的情感体验却是完全不同的。
一、特性与情感价值的关系材料的特性是指材料在使用及加工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性能。
材料的特性主要包括材料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力学特性,而这其中的有些特性能够影响使用者对产品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
产品不只是使用功能的载体。
其精神和文化上的象征功能也非常重要设计除了理性的分析,遵循科学的原则外,还必须考虑人的情感、感受。
因此,我们进行材料选择时,要考虑材料的感觉特性。
根据产品的造型特点、定位层次、风格特征,来选择合适的材料,通过不同材质透出的感觉特性,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有机地和整个产品结合起来。
我们也可以把这些能够影响人情感和感受的材料挣|生称为材料的情感特性材料。
二、材料的情感特性材料是设计的物质基础和载体。
基本功能相同的产品,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材料,就可以带来巨大的形态变化,随后带来的是精神功能的变化。
材料总是能够为设计师带来很多新的思路。
新材料对设计的影响不仅限于技术性应用的范畴,而是包含了整体质感,以及由此带来的全新情感体验。
在材料日益丰富、材料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产品设计要积极的评价和探索各种材料在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考纲分析这部分内容由七块组成:感觉与知觉—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注意与记忆—重要的学习品质之一思维—解决问题的工具学习动机学习迁移有助于我们走进学生的内心学习策略—学习理论—很强的指导意义第一节感觉与知觉的特性一、感觉的特性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量的临界值。
绝对感受性:觉察出最小刺激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二者成反比关系,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感觉所能觉察的两个刺激间的最小差别量。
成反比关系1834 年,韦伯开辟了对最小可觉差的新研究,并提出了心理学中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
用公式表示:K= △I/I,其中K 为韦伯分数,是常数;I 为原刺激量;△ I 为此时的差别阈限。
(二)刺激的时间效应感觉迟效:从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到形成感觉有短暂的潜伏期。
感觉后效:刺激停止后暂时保留感觉现象。
在视觉中表现尤其明显,称为后象。
感觉适应:在刺激连续作用下,感觉随受刺激作用时间而逐渐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数为降低)。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三)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对比:如吃糖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很酸;吃了苦药之后,喝一杯蜂蜜水会觉得很甜。
感觉补偿:如盲人的听觉和触觉强于常人。
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彩色最容易引起联觉,如红橙黄、青色和蓝色给人感觉不同。
二、知觉的特性知觉概念: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知觉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一)选择性人的知觉对象受注意指向和知觉定势的影响。
例如,在黑板上写字时,字就是学生知觉的对象,黑板就是字的背景。
(二)整体性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关系。
1、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2、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是指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包括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3、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是指材料对各种加工工艺适应的能力,它包括铸造性能、压力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等.4、根据载荷作用性质不同,载荷可分为静载荷、冲击载荷、疲劳载荷等三种。
5、材料按照其化学组成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有机材料四类。
6、材料基本性能包括固有特性和派生特性。
7、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切削加工工艺性能、铸造工艺性能、锻造工艺性能、焊接工艺性能、热处理工艺性能等。
8、工业产品造型材料应具备的特殊性能包括感觉物性、加工成型性、表面工艺性和环境耐候性。
9、钢铁材料按化学组成分为钢材、纯铁和铸铁;其中钢材按化学组成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10.铸铁材料按照石墨的形态可分为可锻铸铁、灰口铸铁和球墨铸铁三种。
11、变形铝合金主要包括锻铝合金、硬铝合金、超硬铝合金和防锈铝合金。
12、金属制品的常用铸造工艺包括砂型铸造、熔模铸造和金属型铸造等.13、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表面改质处理、表面精整加工和表面被覆处理。
14、塑料按照其重复加工利用性能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5、塑料制品的成型工艺主要包括吹塑成型、挤塑成型、吸塑成型、注塑成型等。
16、陶瓷材料根据其原料、工艺和用途,可以分为传统陶瓷和近代陶瓷两大类.17、陶瓷制品的工艺过程一般包括原配料、坯料成型和窑炉烧结三个主要工序。
18、陶瓷制品的坯体成型方法主要有压制成型、可塑成型和注浆成型三种。
19、陶瓷制品的旋压成型可以分为覆旋旋压法和仰旋旋压法两种.20、日用陶瓷制品可以分为陶器、瓷器和炻器.其中陶器的气孔率和吸水率介于炻器和瓷器之间。
21、玻璃按用途可分为日用器皿玻璃、技术用玻璃、建筑用玻璃、和玻璃纤维四大类。
22、玻璃的加工工艺包括原料装配、加热熔融、成型加工、热处理和表面装饰。
材料的感觉特性总结(2012年总结、计划类)材料的感觉特性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使其成为适需、宜人、创新的产品,在产品设计选材中,设计师不仅要考虑选用材料本身的性能特点、相应的工艺条件、成本及材料资源等,还要考虑材料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
1 材料感觉特性的含义材料的感觉特性是一种心理感受,它建立在生理基础之上,是人的感觉器官对材料的综合印象,是人的感觉系统因生理刺激对材料作出的反应或由人的知觉系统从材料表面得出的信息。
材料的感觉特性是产品造型设计材料的一个重要特征。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的感觉特性由材料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所形成,一般归纳为粗犷与细腻、粗糙与光滑、温暖与寒冷、华丽与朴素、浑重与单薄、沉重与轻巧、坚硬与柔软、干涩与滑润、粗俗与典雅、透明与不透明等基本感觉特性,1,。
在现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运用各种材料的触觉质感,不仅在产品接触部位体现了防滑易把握、使用舒适等实用功能,而且通过不同肌理、质地材料的组合,丰富了产品的造型语言,同时也给用户更多的新感受。
同时,材料的视觉质感与观察距离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精心选用适合空间观赏距离的材质,考虑其组合效果,是十分重要的,2,。
2 材料感觉特性的相关因素2.1 材质不同的材质,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形成不同的材质感:木材的自然纯朴、纹理别致、轻松舒适;花岗石质地坚硬、给人以厚重、稳定、雄伟壮丽感;大理石质地细腻、纹理自然,光泽柔润、美观耐看;钢铁的坚硬、挺拨刚劲、深沉稳重;塑料的轻巧别致、色彩艳丽;玻璃的性脆质硬、晶莹剔透;丝织品的润滑柔软、轻快华丽;羊毛则给人柔软、亲切、温暖和高贵感。
2.2 工艺产品造型设计材料的感觉特性与材料的生产工艺和表面加工技术有关。
塑料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利用原料着色和模具加工制作,使塑料制品表面获得不同的色彩、肌理和光泽;通过电镀、表面涂覆、蚀刻、喷砂、切削、抛光等不同的表面处理工艺,可获得材料的不同表面特性,使相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感觉特性,而不同材料也可获得相同的感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