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腕和手
- 格式:ppt
- 大小:7.78 MB
- 文档页数:32
腕与手部解剖生理腕与手部伤筋【解剖生理】腕部为前臂与手的联接结构,包括8块腕骨以及与其形成关节的桡、尺骨下端和5个掌骨的近端。
其中包括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
下尺桡关节虽不属腕关节,但本节也进行讨论。
桡骨下端膨大与腕骨组成桡腕关节,其横断面略成四方形,由松质骨构成。
桡骨下端具有掌、背、桡、尺四个面。
掌面光滑凹陷,有旋前方肌附着。
背面稍凸且有、四个骨性腱沟,内有伸肌腱通过。
桡侧面向远侧延伸形成桡骨茎突、肱桡肌附着其上,并有伸拇短肌和展拇长肌通过此处的骨纤维性腱管。
尺侧面构成下桡尺关节,为前臂下端旋转活动的枢纽。
正常的桡骨下端关节面向掌侧倾斜10°~15°,向尺侧倾斜20°~25°,因此桡骨茎突比尺骨茎突长1~1.5cm(图7-18)。
尺骨下端呈柱状,末端稍膨大,称尺骨头,顶端为尺骨茎突。
尺骨头的桡侧有半环形关节面,约占圆周的2/3与桡骨下端形成下桡尺关节。
从背面看,下桡尺关节呈“L”形。
其垂直部分位于桡尺骨下端之间,其横行部分在三角纤维软骨盘与尺骨头下端之间。
三角纤维软骨的基底与桡骨下端相连,其尖端附着于尺骨茎突的深面,三角纤维软骨是联系桡尺骨下端的重要纽带。
三角软骨盘的前后均与关节囊相连,将桡腕关节和下桡尺关节完全分隔。
下桡尺关节是桡骨能围绕尺骨作150°旋转运动的结构基础。
桡腕关节是桡骨下端与近侧排三个腕骨构成的关节,被关节囊与韧带相连接。
在伸与屈腕肌的支配下有掌屈、背伸、桡偏及尺偏活动,同时在前臂旋前、旋后动作下,能使腕关节旋转自如。
腕关节是手部关键性关节之一,在伸与屈肌稳定于功能位的基础上,手的功能才可以充分发挥。
八块腕骨分成远近两排。
近排四块腕骨中的舟、月、三角骨由坚强的韧带联系在一起,与桡骨下端的关节面及三角软骨形成关节。
豌豆骨实际上是尺侧屈腕肌的种子骨。
不参与形成桡腕关节。
远排四块腕骨有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状骨,其中头状骨位于中央,最为坚强,为坚强的韧带所联系。
上肢●概述●境界●表面解剖●体表标志●肩部●臂部●肘部●腕和手部●分布●肩●腋区●位置●腋窝:上肢外展时,呈四棱锥体形腔隙●周界●一顶●由锁骨中1/3、第1肋外侧缘和肩胛骨上缘围成●一底●皮肤、浅筋膜和腋筋膜●四壁●前壁,后壁,内侧壁、外侧壁●前壁: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锁胸筋膜●锁胸筋膜(喙锁胸筋膜)●位置形态●为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上缘之间的深筋膜,呈三角形●穿行结构●头静脉、胸肩峰血管、胸外侧神经、淋巴管●临床意义●切开锁胸筋膜时应保护胸外侧神经,以免造成胸大肌、胸小肌瘫痪●后壁: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肩胛骨●有了两个孔:三边孔、四边孔●内容●腋动脉及其分支●腋动脉被胸小肌分为3段●第一段:从第一肋外侧缘至胸小肌上缘●分支:胸上动脉和胸肩峰动脉●第二段:最短,位于胸小肌后方●分支:胸外侧动脉●第三段:位于胸小肌下缘至大圆肌下缘之间●分支:肩胛下动脉,旋肱前后动脉●腋静脉及其属支●在腋动脉内侧,与动脉之间有臂丛的分支,伤后呈开放状态●臂丛及其分支●5个根——3个束●位置:自斜角肌间隙穿出,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3束包绕在腋动脉周围。
分锁骨上部和下部●分支: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胸长神经:与胸外侧动脉伴行,支配前锯肌●胸背神经:与胸背动脉伴行,支配背阔肌●肌皮神经:穿喙肱肌●正中神经:呈Y形,以两个头分别起自臂丛的内、外侧束,与肱动脉伴行●尺神经:起自臂丛的内侧束●桡神经:起自臂丛的后束,经桡神经沟下行,支配肱三头肌●腋神经:起自臂丛的后束,与旋肱后动脉伴行,穿四边孔,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腋淋巴结●分5群●外侧淋巴结●沿腋静脉远测段排列,收纳上肢的大部分淋巴管。
其输出管注入中央淋巴结和尖淋巴结●胸肌淋巴结●沿胸外侧血管排列●肩胛下淋巴结●沿肩胛下血管排列,收纳项部、背部的淋巴管●中央淋巴结●收纳上述3群淋巴结的输出管。
其输出管注入尖淋巴结●尖淋巴结●沿腋静脉近侧端排列。
⼿、腕部基础解剖1⾻与关节⼿的⾻骼包括腕⾻8块、掌⾻5块和指⾻14块。
腕⾻包括8块⾻,分成近侧列和远侧列各4块。
从桡侧到尺侧的顺序,⼿⾈⾻、⽉⾻、三⾓⾻、豌⾖⾻构成近侧列,⼤多⾓⾻、⼩多⾓⾻、头状⾻、钩⾻构成远侧列。
豌⾖⾻与三⾓⾻的掌⾯相关节,因此豌⾖⾻与其他⾻是分离的。
其他腕⾻与相邻的腕⾻相关节。
近侧列其他3块腕⾻形成了⼀个近侧凸的⼸,并与桡⾻及桡尺远侧关节的关节盘相关节。
⼸的凹⾯是远侧的陷凹,包围着头状⾻和钩⾻近侧的凸⾯。
两列腕⾻因此相互紧密的连接,并可运动。
腕⾻与掌⾻腕⾻、掌⾻、指⾻关节指⾻间关节未显⽰腕关节运动桡腕关节和腕⾻间关节的运动总是放在⼀起考虑的,因为它们参与了所有的运动且受相同的肌⾁⽀配。
这些运动包括屈曲(约85°),伸(约85),内收(偏向尺侧)(约45°),外展(偏向桡侧)(约15°)和环转运动。
2韧带、肌腱腕部的韧带与肌腱掌⾯屈肌腱、动脉和神经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迫所引起的三个半指(拇指、⾷指、中指的桡侧)酸痛、⿇⽊等症候群的病症。
多见于30-60岁⼥性。
引起腕管综合症相关症状的原因是由于包在腕管内的正中神经受到了压迫。
正中神经是⼀条混合神经,也就是说该神经既有感觉功能,同时也能传导⼤脑发出的运动信号来⽀配肌⾁的运动。
正中神经负责拇指、⾷指、中指以及环指的感觉和动作。
任何使得腕管内空间缩⼩的因素都可能导致正中神经受压。
这些因素或病因是多种多样的,⽐较少见的病因如⾻刺,最为常见的病因是腕管内韧带以及韧带润滑层 (滑膜) 的肿胀与增厚。
腕管内压⼒增⼤腕管容积减⼩腕管内容物增多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感觉异常最常见的症状,拇指、⾷指、中指的桡侧的三个⼿指有蚁⾏感、⿇⽊、肿胀痛,夜间或清晨明显;还常有难以形容的烧灼痛,并有肿胀与紧张感。
⼿指⿇⽊桡侧三个半指异样感及⿇⽊感,有时累及五指,开始为间歇性;患⼿活动不灵,执⾏精细动作时⼿感笨拙,甚⾄严重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