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复习
- 格式:pptx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15
品德与社会复习题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1、我们的成长是一个充满期待、希望、努力和变化的发展过程。
2、快乐是好心情,快乐是一种感受。
3、我们的烦恼很多就是由于一句不合适的话,一点小误会,一个小摩擦引起的4、面对烦恼,我们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想法,自行化解;也可以倾听他人的建议,寻求帮助。
5、遇到烦恼的事,改变一下我们的思考方式,换个思路想想。
6、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法不同,感受就不同。
7、我们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但可以用幽默改变自己的心情。
8、挫折、失败和逆境也是一笔财富。
9、不同的生活环境对我们的成长会有不同的影响。
10、不同的人对待挫折和失败的态度不同,有的人把它当做前进的阶梯;有的人却面对挫折和失败,灰心丧气,失去了信心。
11、要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把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变成财富,就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毅力,而毅力是可以磨练出来的。
12、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不断地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第二单元追根寻源1、吃、穿、住是生活最基本的需要。
人类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处在严酷的自然环境的考验中。
面对这样的艰苦条件,我们的祖先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不断地摸索、开拓,经过漫长岁月,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
2、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生活着一群古人类,我们称为北京人。
他已经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了。
3、炎帝已发明农耕技术而著称。
被人称为神农氏。
4、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我们的祖先把一些野生植物培育成农作物,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创造了农耕和饲养技术。
5、早在七八千年前,我国北方就有了粟的种植,南方也有了稻的种植。
中国是最早种植粟和稻的国家之一。
6、两千多年前,人们已经学会了驾牛犁地和耙地。
7、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农作物最多的国家。
在全世界667种中,起源于我国的有136种。
8、人们可以通过考察遗迹、史书,了解我们祖先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9、“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中国人不仅学会了种植和养殖,还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
田村中心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第一单元我在希望中长大第一课父母对我的希望1、自古以来,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优秀的人才。
他们使自己子女成才,费尽心血,创造条件,作出了很多牺牲,其中“孟母择邻而居”就是很感人的故事。
2、今天的父母,采取了各种措施,付出了很多心血。
他们或省吃俭用,或不辞辛劳,或好言相劝,都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希望子女早日成才。
第二课希望带来的苦与乐1、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父母的希望中一天天成长起来的。
合理的希望和要求会使我们产生动力,帮助我们不断进步;过分的希望和要求,会给我们带来压力和烦恼,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2、当父母的希望和自己的愿望一致时,就会使自己产生一种动力,督促自己积极进取,不断进步。
3、当父母的希望违背了我们的成长规律时,当他们的要求和行为让我们难以接受时,不但不利于我们的成长,还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烦恼,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第三课架起沟通的桥梁1、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与烦恼,大多是因为彼此之间不理解、不尊重、不沟通造成的。
当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用合适的方式及时地与父母进行沟通,就能消除烦恼,增进了解,加深感情。
2、在家里,当父母的希望和要求不合理而给我们带来烦恼时,与父母进行沟通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单元我们的权利和责任第四课我有上学的权利1、新中国的儿童,人人都有上学的权利。
党和国家为了保证人人都能接受教育,保护儿童、少年的合法权利,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1)、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2)、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3)、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道德与社会复习题 2二: 填空题一: 选择题1: 我国第一条长河是 ( B ).A: 黄河B: 长江C:2、我爱的诚是(与交,一淮河D: 珠江2: ( C ) 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A: 南胡B: 洞庭湖C:青海湖D: 鄱阳湖3: 我国第一大岛是 (D).A: 澎湖列岛B: 海南岛 C:西沙群岛 D 台湾岛4: “一个国家 , 两种制度”的目标是 (B)为实现祖国一致提出的 .A: 胡锦涛 B: 邓小平C: 毛泽东5:( A ) 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A: 汉族B: 维吾尔族C: 回族D: 藏族6、( C) ,被人们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A. 藏族 B. 回族 C. 蒙古族7、( C ) 人跳锅庄舞, ( A) 的孔雀舞, ( D )人爱对歌, ( B ) 人拉马头琴。
A、傣族 B 、蒙古族C、藏族D、壮族8、有聚宝盆之称的( C )盆地,储藏着丰富的煤、石油、盐等矿产A、塔里尔 C、柴达木9、在五十六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占中国人口的(B),是世界上人族。
A 、 98% B、93% C、 96%10、维吾尔族多才多艺,手工业颇负盛名,他们广泛崇奉( B )A、佛教 B 、基督教11、1300 多年前,唐代( A)。
走开长安,到达雪域高原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唐蕃友善交往的新时代。
A 、文成公主 B 、西施12、荡秋千是( B )每年的端午节和中秋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
A、回族 B 、朝鲜族 C、汉族 D、蒙古族5、在我国每个年满( 18 岁的公民)(除被剥夺政治权益的人)都有(选举权)和(被举权)。
6、民主对话市政府和相关部门与民众进行交流、认识民众意向的有效方式,也是民众向府和领导提出建议和建议的重要渠道。
我知道有(民心检查)、(民心测试)、(会)等民主对话方式。
7、管理好我们的国家,不单是各级领导的事,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我们应该主动参加和监察。
我知道有(建议箱)、(焦点访谈)、(热线监察电话)等进行民主参加察的渠道。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模式)的变迁是社会变化的缩影。
2、现代家庭模式是(一夫一妻制)。
3、(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4、(理解)是沟通的桥梁,家庭生活(民主化)是家庭幸福的源泉。
5、不同时代的人,生活经历不同,在(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方面存在差异。
我们可以尝试着与(父母)进行沟通,理解父母,和父母(做朋友)。
6、(理解)是沟通的桥梁,父母应理解我们,我们也应理解父母。
用(信任)在亲子的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一座充满爱和快乐的桥。
7、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家庭生活方式。
8、(健康)、(文明)、(科学)的家庭生活有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
我是文明家庭一分子,我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9、文明家庭意味着家庭关系的(和谐),家人与邻居彼此(尊重),家庭对社会有所(贡献)。
10、从幼稚的孩童到有理想、有知识的学生,是(学校)哺育我们成长。
11、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正式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1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交往),(交往)是堂必修课。
它能让我们体会到(真诚相待)、(诚实守信)、(相互交往)和(彼此理解)的可贵。
让我们携起手,共同架起(沟通)的桥梁。
13、在与人交往时,我们都希望对方是一个(讲信用)的人。
谁也不愿意和一个(言行不一)的人打交道。
无论多么小的事,我们都不能(失信)。
(诚信)是一个人最可贵的财富。
14、播下(诚信)的种子,收获无价的(友谊)。
15、不是人人都能成为伟人,但人人都能做个(有信用)的人。
一个(诚信)的人才能拥有朋友和快乐。
16、人无完人,如果我们总在意别人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完美,我们就很难交到朋友。
(宽容)能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开辟一条阳光大道。
17、缺少一颗(宽容)的心,就会使我们容不下别人的(缺点),更谈不上与别人交往了。
18、宽容别人(过失)的同时,也应该善意(提醒)他人,帮助他人改正(缺点)。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末复资料大全第一部分填空题第一单元让心灵比天空更博大1、美无处不在,在我们周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只要用心发现,你会惊叹:原来我的伙伴(个个棒)。
2、一个乐于赞美别人的人,是一个播种(快乐)并能收获(快乐)的人。
3、我们自己渴望得到(赞扬),那就不要忽略赞扬(别人)。
4、谁都有自己的(长处),但也有自己的(短处)。
伙伴们互相(取长补短),就能(共同进步),不断(完善自己)。
5、看到别人取得成功,甚至超过自己,我们要由衷的为他们高兴,真诚的祝贺他们,并告诉他们:(我要向你研究)。
6、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法国XXX。
7、人人都有为难的时候,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别人的难处,你可能会有(另外的发现)。
8、.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多点儿(将心比心的)感悟,就会对老人多一份(尊重),对孩子多一分(怜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计较)和(猜疑)。
9、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小事,但是有时在这些小事面前如果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失去的可能就是人的(名誉)和(自尊)。
10、损害人的名誉的行动有:(贪小便宜)(不诚实)等11、是非分明,(一路直行);是非不分,(陷入泥坑)。
12、爱惜衣裳要从(新)的时候起,爱惜名誉要从(小)的时候起。
13、恭敬别人,实际上也是(恭敬)本人。
讽刺别人,不恭敬别人,实际上也是不恭敬(本人)。
对他人进行(嘲讽)、(挖苦),讽刺别人的(弱点)、(缺陷),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14、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恭敬他人,多给他人热情的鼓励和帮助,不但有利于(他人进步),也会使本人得到更多的(朋友)。
15、伤人的话只(一句),害人的药只(一粒)。
人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是最好的(礼物)。
16、让我们好好(恭敬)别人吧,他会使别人的(康乐)加倍,也能使本人的(痛苦)减半。
1、是个宝,少不了。
2、对于人的、、是十分重要的。
3、钟南山是我国著名的。
4、是工作的本钱。
没有做保证,一切贡献都谈不上。
5、生命在于、在于锻炼。
6、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打球、……7、少年儿童正处在、和对身体的危害就更大了。
8、抽烟、喝酒都是从开始的,让我们在支烟、杯酒面前,坚决地说“”!9、好心情就在我们点滴的中。
只要你善于去、去、去感受,好心情如,会不断你的。
10、将你感受到的说出来与大家一起。
每个人的就会汇聚成的。
11、当心情时,我们会感到;当心情时,我们会感到都是那么的。
12、在过程中,与我们,也经常产生。
13、不管发生怎样的事情,看问题,你仍然可以选择拥有。
14、生活中有的人总是、,有的人总是、。
15、可以在发现中去,可以通过选择去。
要让常与我们相随,让快乐永驻我们心间,更重要的是,我们还需要去好心情。
16、是每个人的,是生活的。
17、无暇的是世间的。
18、乐于助人,,都能获得好名誉、好名声。
19、和是有差别的。
20、有虚荣心的人,追求的是一种的和,俗称“”。
21、我们要名誉,不要爱。
22、爱惜衣裳要从时候起,爱惜名誉要从时起。
23、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意思是说。
24、梅兰芳是我国杰出的,他的名声早已远播海外。
25、一个人如果做错了事,心里就会感到和,会自己,这就是人的。
26、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如果我们有了,就会勇于,使心灵保持。
27、害羞是或的表现。
这种情绪可以防止人去做某些的事。
28、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9、照亮了树梢的新芽,照开了的笑脸。
30、万物因为而有了生机,世界因为而有了色彩。
31、我们少年儿童就像的太阳,我们的心灵充满了七彩阳光!32、健康的身体是的前提。
33、没有做保证,一切都谈不上。
34、笑一笑,;愁一愁,。
35、一个进城,胜过一打。
36、是有价的,是有价的,是有价的,是无价的。
37、是爱,是人间的珍宝,融化在的细节当中。
38、长辈的、、等,都包含着和,流露出浓浓的。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内容概述本文档总结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的期末复内容。
通过复这些知识点,学生们可以加深对品德与社会知识的理解,并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参考书目-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本- 相关复资料和练题知识点1. 勤俭节约勤俭节约- 理解勤俭节约的概念和重要性- 描述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纸等的方法和意义- 分析浪费行为的危害和后果2. 爱护自然环境爱护自然环境- 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认识不同污染源对环境的破坏- 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方法3.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 理解尊重他人的含义- 识别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并分析其后果- 研究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技巧和原则4. 珍惜友谊珍惜友谊- 理解友谊的意义和重要性- 分辨真正的友谊与虚假的友谊- 学会维护和管理友谊关系的方法5. 传统文化传统文化-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意义- 研究并背诵古诗、古文等经典作品- 探究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庆祝方式复方法- 仔细阅读课本,重点复每个章节的重点知识- 制定复计划,分配时间并合理安排- 完成课后题和练题,巩固所学知识点- 与同学或家长互相讨论和复,共同提高理解和记忆效果- 制作复笔记和图表,便于复和回顾复重点- 理解勤俭节约和爱护环境的概念、方法和重要性- 掌握尊重他人和珍惜友谊的技巧和原则-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古诗、古文以及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注意事项- 在复过程中,应重点掌握每个知识点的要点和关键内容- 多做练题和题,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应用- 确保理解每个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和实际应用场景以上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内容的简要概述。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复习,加深对品德与社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大家顺利通过期末考试!。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整理版)田村中心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第一单元我在希望中长大第一课父母对我的希望1、自古以来,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成为优秀的人才。
他们使自己子女成才,费尽心血,创造条件,作出了很多牺牲,其中“孟母择邻而居”就是很感人的故事。
2、今天的父母,采取了各种措施,付出了很多心血。
他们或省吃俭用,或不辞辛劳,或好言相劝,都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希望子女早日成才。
第二课希望带来的苦与乐1、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父母的生动力,帮助我们不断进步;过分的希望和要求,会给我们带来压力和烦恼,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2、当父母的希望和自己的愿望一致时,就会使自己产生一种不断进步。
3、当父母的希望违背了我们的但不利于我们的成长,还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烦恼,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第三课架起沟通的桥梁1、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与烦恼,大多是因为彼此之间造成的。
当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用合适的方式及时地与父母进行沟通,就能消除烦恼,增进了解,加深感情。
2、在家里,当父母的希望和要求不合理而给我们带来烦恼时,与父母进行要的。
第二单元我们的权利和责任第四课我有上学的权利1、新中国的儿童,人人都有上学的权利。
党和国家为了保证人人都能接受教育,保护儿童、少年的合法权利,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1)、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2)、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3)、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4)、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五年级综合——《品德与社会》上册复习资料1、每一个做父母的,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更加优秀,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希望和要求。
2、“孟母择邻而居”的故事说明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优秀人才。
3、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父母的希望中一天天成长起来。
4、合理的希望和要求,会帮助我们不断进步,过分的希望和要求会给我们带来压力和烦恼,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5、在父母的严格要求和督促下,迫使我们坚持着去做,同样会有很大收获。
6、当父母的希望违背了我们的成长规律时,当他们的要求和行为让我们难以接受时,不但不利于我们的成长,还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烦恼,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7、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与烦恼,大多是因为彼此之间不平等、不理解、不尊重、不沟通造成的。
8、当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如果我们能把自已的真实想法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场合,用合适的方式及时地父母进行沟通,就能增进理解,消除烦恼。
9、新中国的儿童,人人都有上学的权利。
10、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保护对象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12、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13、在班级和学校里,我们每个人都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4、担任不同岗位的班干部,必须具有相应的条件。
15、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天起,我们就成了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我们同样有责任关注社会的问题和发展。
16、在我们吃的食物中,有的本身就是农产品,有的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经过工业加工制成的。
17、我们的穿戴及床上用品,大多是用棉、丝、毛、皮等农产品为原料,经过工业加工制成的。
18、每一颗粮食都包含着农民的辛苦和汗水,我们应该爱惜粮食。
19、如果没有农业和农民,我们的生活和整个社会会怎样呢?答:(1)、我们就不可能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
(2)、人类可能过的还是原始生活。
(3)、没有农业提供的原料,好多工厂会停产。
无论干什么工作,谁都离不开吃和穿,全社会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和农民。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问答题复习资料汇总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问答题复习资料汇总一、基础知识梳理1、品德与社会课程有哪些特点?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社会责任感、具备综合素质的公民为目标的课程。
它具有以下特点:(1)综合性:品德与社会课程融合了品德、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等多学科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实践性:品德与社会课程注重实践,通过探究、体验、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
(3)生活性:品德与社会课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强调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4)开放性: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方法有哪些?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探究学习:通过调查、研究、实践等方式,深入了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协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成长。
(3)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4)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二、问答题复习资料1、什么是品德与社会责任感?品德与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在道德和社会层面上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它包括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等多个方面。
2、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与社会责任感为目标,通过综合性的学科知识和实践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3、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是什么?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与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学会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国情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