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母细胞瘤瘤周水肿与基因表达相关性的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6
基因表达调节与肿瘤形成的关系肿瘤是一类由体内异常细胞增生引起的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
早期的肿瘤通常无明显症状,难以被发现,因此很多肿瘤都在进展到晚期后才被发现,导致治疗难度增大。
而了解肿瘤的形成原理对于及早发现和治疗肿瘤至关重要。
基因表达调节是分子遗传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基因在细胞中表达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阶段,包括基因转录、RNA加工、核糖体加工等,这些过程中都涉及到基因表达调节。
正常的基因表达调节是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化所必备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基因表达调节会失控,导致基因异常表达,进而引起癌症等疾病。
在正常情况下,基因表达调节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这些因素包括:转录因子、上游调节序列、启动子、组蛋白及DNA甲基化等。
转录因子是一类通过与其结合的DNA序列来调控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其在基因表达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上游调节序列指的是一段长度较短的DNA序列,其在基因转录过程中可以调节基因表达的稳定性和转录开始的时机。
启动子是转录因子与DNA序列结合后驱动基因转录开始的位置,也是基因表达调节的重要部分。
组蛋白是一类核蛋白质,在DNA上形成类似于螺旋的结构,同时也是基因组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组蛋白的化学修饰状态可以对基因转录的起始和稳定性产生影响。
DNA甲基化则是一种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也是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基于以上因素,人体内的某些基因在发生表达调节失控时,会出现异常表达的情况。
例如,由于MYC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大量表达,造成了细胞分裂速度的快速增加,进而形成了癌细胞。
此外,Tet2基因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也常常发生异常,从而导致肿瘤细胞的形成。
基因表达调节与肿瘤形成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但是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肿瘤的形成往往都涉及到了基因表达调节的失控。
因此,对于如何通过对基因表达调节进行调控来防止和治疗肿瘤,这一领域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总之,基因表达调节与肿瘤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关系。
肿瘤基因表达分析报告
根据所提供的肿瘤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我们对样本中不同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
在此报告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个基因的表达模式、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及其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潜在作用。
1. 表达模式的综合分析:
我们从表达矩阵中发现了多个基因的表达模式。
其中一些基因呈现差异表达,其表达水平在肿瘤组织中明显升高或降低,并且在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较低或几乎没有检测到。
另外,还有一些基因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之间呈现相似的表达水平。
这些不同表达模式的基因可能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潜在意义。
2.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对于差异表达的基因,我们进行了基础生物学功能分析,以了解它们在分子通路和生物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通过基因富集分析,我们鉴定了差异表达基因在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细胞迁移和侵袭、肿瘤免疫逃避等关键生物过程中的富集情况。
这些结果揭示了差异表达基因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相关的功能模块,为研究肿瘤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有力的线索。
3. 潜在的肿瘤相关基因:
基于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结果,我们鉴别出一些可能与肿
瘤相关的基因。
这些基因可能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转录调控、信号传导等关键生物过程,并在肿瘤的发展和转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进一步研究这些基因及其潜在的生物学功能,有助于深入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总结起来,基于肿瘤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我们发现了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富集情况,并鉴别出潜在的肿瘤相关基因。
这些研究结果有望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并为深入探究肿瘤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蛋白质表达与肿瘤发生癌细胞的异常行为蛋白质是细胞内最基本的生物分子之一,广泛参与细胞内的各种生物活动。
在正常情况下,蛋白质的表达会遵循细胞的需求和调控机制。
然而,肿瘤细胞的异常行为往往导致蛋白质表达出现异常。
本文将探讨蛋白质表达与肿瘤发生癌细胞的异常行为之间的关系。
一、蛋白质表达的基本机制蛋白质表达是指基因序列中的DNA转录为mRNA,然后mRNA通过翻译作用被转化为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的步骤。
转录是指DNA的序列通过RNA聚合酶酶催化的作用,使得RNA聚合酶能够将DNA序列转录成RNA序列。
在细胞核内,mRNA通过加工包括剪切、剪接和聚合酶添加等作用,形成成熟的mRNA,然后通过核孔复合物进入细胞质。
翻译是指mRNA通过核糖体和tRNA的配合作用,将mRNA上的密码子转化为氨基酸序列,从而形成蛋白质。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起始、延伸和终止等多个步骤,确保蛋白质的正确合成。
二、肿瘤发生与蛋白质表达的异常肿瘤的发生与蛋白质表达的异常密切相关。
在肿瘤细胞中,常常会出现以下几个异常现象。
1.基因突变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是导致蛋白质表达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DNA序列的改变,进而影响mR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这些突变可能是点突变、插入或删除等不同类型,导致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2.基因放大/缺失肿瘤细胞中常常出现某些基因的放大或缺失现象。
基因放大是指细胞中某个基因的拷贝数目增加,使得该基因的表达量也相应增加。
相反,基因缺失是指细胞中某个基因的拷贝数目减少,导致该基因的表达量下降或消失。
这些基因的放大或缺失可以直接影响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和功能。
3.蛋白质的修饰异常蛋白质在合成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修饰过程,包括磷酸化、甲基化、糖基化等。
这些修饰可以调节蛋白质的活性、稳定性和局部化,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功能。
在肿瘤细胞中,这些修饰过程也常常受到异常调控,导致蛋白质的异常活性和功能。
NUF2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摘要:背景:脑胶质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类型,其生存率极低。
NUF2基因是一个已知的细胞减数分裂调节蛋白基因,其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
本研究意在探究NUF2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通过检测脑胶质瘤患者的组织样本和细胞系中NUF2基因的表达情况,并与正常组织进行比较。
同时,联合临床数据统计分析了NUF2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
结果:在脑胶质瘤中,NUF2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
在临床脑胶质瘤样本中,NUF2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类型和分级等因素均无明显相关性。
而在统计分析中发现NUF2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率有显著相关性,NUF2高表达的患者生存率低于NUF2低表达患者。
结论:NUF2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上调,可能参与肿瘤的生长和进展。
NUF2基因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率有显著相关性,提示NUF2可能成为脑胶质瘤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NUF2基因,脑胶质瘤,生存率,预后Abstract:Background: Glioblastoma is a highly malignant tumor type with a very low survival rate. NUF2 gene is a known cell meiosis regulatory protein gene, and its role in tumor development is not fully understood.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NUF2 gene in glioblastoma.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NUF2 gene in tissue samples and cell lines of glioblastoma patients was detected and compared with normal tissue. At the same tim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UF2 expression 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glioblastoma patients was analyzed by combining clinical data.Results: In glioblastoma, the expression of NUF2 gene is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In clinical glioblastoma samples, NUF2 expression level h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age, gender, tumor type, and grading of patients. However, it was found in statistical analysis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NUF2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survival rate of glioblastoma patients. The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with high NUF2 expression was lower than that ofpatients with low NUF2 expression.Conclusion: The up-regulation of NUF2 gene in glioblastoma may participate in tumor growth and progression.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NUF2 gene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survival rate of glioblastoma patients, indicating NUF2 may be an important prognostic marker for glioblastoma patients.Keywords: NUF2 gene, glioblastoma, survival rate, prognosiIntroduction:Glioblastoma is a highly malignant brain tumor that has a poor prognosis despite advances in treatment. Currently,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glioblastoma growth and progression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Therefore, the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genes implicated in glioblastoma development is ess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argeted therapies.NUF2 is a protein that participates in chromosome segregation during mitosis.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NUF2 gene expression is up-regulated in various types of cancer, including glioblastoma. However, therole of NUF2 in glioblastoma progress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F2 expression and patient survival are not well characterized.Methods:We analyzed NUF2 gene expression in clinical glioblastoma samples by using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PCR). We also examined the impact of NUF2 expression o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colony formation in glioblastoma cell lines.Results:Our results showed that NUF2 gene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in clinical glioblastoma samples compared to normal brain tissue. Functionally, overexpression of NUF2 in glioblastoma cell lines increased cell proliferation and colony formation, whereas knockdown of NUF2 inhibited these processes. Furthermore, analysis of patient survival data revealed that the survival rate of glioblastoma patients with high NUF2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low NUF2 expression.Conclusion:Our findings show that NUF2 is up-regulated in glioblastoma and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umor growth and progression. Moreover,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NUF2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survivalrate of glioblastoma patients, suggesting that NUF2 may serve as a prognostic marker for this disease.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future studie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NUF2 in glioblastoma and its potential as a therapeutic targetIn addition to its potential use as a prognostic marker, NUF2 may also represent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target for glioblastoma.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depletion of NUF2 can induce cell 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 in various cancer celllines (7,8). In particular, depletion of NUF2 has been shown to sensitize cancer cells to chemotherapy and radiation (9,10). Therefore, targeting NUF2 could potentially enhance the efficacy of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for glioblastoma.There are currently no drugs available thatspecifically target NUF2. However,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s of the mitotic checkpoint kinase MPS1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are in clinical trials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11). MPS1 is a critical regulator of the mitotic checkpoint and is required for theproper functioning of the NDC80 complex, which includes NUF2 (2). MPS1 inhibitors have been shown to induce mitotic catastrophe and cell death in cancer cells (12). Therefore, these inhibitors may indirectly target NUF2 by disrupt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DC80 complex.In summary, our study has identified NUF2 as acritical regulator of glioblastoma growth and progression. NUF2 expression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patient survival and may serve as a prognostic marker for this disease. Furthermore, targeting NUF2 may represent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glioblastoma. Future studies should aim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NUF2 in glioblastoma and to develop novel approaches for targeting this critical regulatorThe potential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of our findings are significant. Targeting NUF2 may represent a new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glioblastoma, which is notoriously difficult to treat due to its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y and radiation therapy. The current standard of care for glioblastoma includes surgical resection followed by radiotherapy and temozolomide chemotherapy. However, the median survival rate remains less than two years, underscoring the need formore effective therapies.NUF2 inhibition could be achieved through multiple approaches, including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s, siRNA, or CRISPR/Cas9-mediated gene editing.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s could b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structureof the NDC80 complex, which contains NUF2 as one ofits subunits. siRNA-mediated knockdown of NUF2 couldbe employed to decrease NUF2 expression levels in glioblastoma cells. CRISPR/Cas9-mediated gene editing could be used to generate NUF2 knockout cell lines for further study.In addition to the potential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of targeting NUF2, our study also sheds light on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glioblastoma pathogenesis. NUF2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chromosome segregation during mitosis, and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dysregulationof this process can lead to genomic instability and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glioblastoma. Further investigation is needed to elucidate the precise mechanisms by which NUF2 regulates glioblastoma growth and progression.In conclusion, our study has identified NUF2 as a critical regulator of glioblastoma growth and progression, and suggests that targeting this proteinmay represent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this devastating disease.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role of NUF2 in glioblastoma and to develop effective therapies based on thistargetIn conclusion, the study found that NUF2 plays a vital role in regulating the growth and progression of glioblastoma. Targeting NUF2 may be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approach for this devastating disease. However, further research is warranted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behind NUF2's function in glioblastoma and to develop effective therapies based on thistarget。
胶质母细胞瘤MRI表现与Ki-67相关性研究黄洪磊;吴志涛;谌阳;范峥荣;罗森;杨家友;叶飞【摘要】目的探讨胶质母细胞瘤MRI表现与Ki-67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母细胞瘤23例,23例均行 MRI 检查,23例均行平扫、增强以及DWI、SWI序列扫描,其中14例行波谱检查.结果患者恶性征象明显,Ki-67表达均为阳性(10%~70%),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越高,则Ki-67标记指数越大,呈正相关性.结论MRI能很好地反映胶质母细胞瘤的恶性特征,多数病例能作出正确的术前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恶性征象越多、Ki-67定量值越高,二者具有相关性.【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8(009)024【总页数】4页(P100-103)【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磁共振成像;Ki-67;波谱;囊性改变;相关性【作者】黄洪磊;吴志涛;谌阳;范峥荣;罗森;杨家友;叶飞【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影像科,福建南平 353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影像科,福建南平 353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影像科,福建南平 353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影像科,福建南平353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影像科,福建南平 353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影像科,福建南平 353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影像科,福建南平 3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临床上星形细胞肿瘤中的常见类型,据统计,占星形细胞肿瘤的50%,且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主要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是成人最常见的脑内恶性肿瘤,占脑内肿瘤的12%~20%,另外,其生长速度快,约有70%~80%患者病程为3~6个月,仅有10%患者病程≥12个月,常见患者表现出头痛、呕吐等症状,对其机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损害[1]。
• 14•【勹血病•淋巴瘤2021 年1月第 30 卷第1期Journal of Leukemia &• Lymphoma,January 2021,Vol. 30,No. 1•专题综论•血液肿瘤基因表达和基因表达模式研究进展聂代静1田文君:刘红星、'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检验医学科,廊坊065201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临床检验医学部,济南 250021;1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100176通信作者:刘红星,Email:starliu@扫码阅读电子版【摘要】基因表达失调与血液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治疗反应和预后密切相关。
近年迅速发展的转录组测序、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等技术为发现疾病诊疗相关的标志性基因和研究基因表达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文章结合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A SH)年会中的报道介绍相关研究进展。
【关键词】血液肿瘤;基因表达;高通量核苷酸测序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6HP02)DOI: 10.3760/rma.j.rnl 15356-20201211-00300Progress of gene expression and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in hematologica里 malignanciesI\ie Daijing1, Tian Wenjun2, Liu Hongxing11D 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 Hebei Yanda Lu Daopei. Hospital, Langfang 065201, China; 2Department ofClinical Laboratory,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Jinan250021,China;3Beijing Lu Daopei Institute of Hematology, Beijing 100176,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Hongxing, Email:***************.cn【Abstract】Disorders of gene express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treatmentresponse, and prognosis of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The rapidly-developing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and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technologies in recent years provide powerful tools for discovering markergenes and studying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related to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related research progress in conjunction with reports at the 62nd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ASH)Annual Meeting.【Keywords】Hematologic neoplasms; Gene expression; High-throughput nucleotide sequencingFund program: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ZR2016HP02)DOI :10.3760/ 115356-20201211 -00300基因表达是基因转录并翻译为蛋白质执行生物 学功能的中间过程。
胶质母细胞瘤一、发病机制肿瘤好发于大脑半球白质内,浸润性生长,外观呈半球形分叶状,大多数肿瘤境界不清,少数肿瘤因生长迅速而使周围组织受压出现软化和水肿,表现“假包膜”现象,可被误以为境界清楚,其实肿瘤已超出边界浸润生长。
肿瘤的硬度因肿瘤有无继发性改变而异,一般软硬相间,质地不均。
肿瘤可呈多种颜色,瘤内常有囊变、坏死及出血,钙化少见。
典型肿瘤切面可见灰色的瘤体、红色的新鲜出血、紫色的出血块、黄色的陈旧出血和白色的间质增生,肿瘤亦可有大小不一的坏死灶和囊性变,囊内液体可呈血性、棕色、或黄色,也可为散在于肿瘤实质区内的多个小囊。
肿瘤血运丰富,周围脑水肿明显。
突出到脑表面和脑室者,肿瘤细胞可随脑脊液播散,个别的可向脑外转移至肺、肝、骨或淋巴结。
来源:考试大网胶质母细胞瘤组织表现复杂,形态不一,同一肿瘤的不同部位亦不一致。
根据WH0(1990)提出的分类标准,胶质母细胞瘤分为以下两个组织学亚型:①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
②胶质肉瘤。
这些亚型的提出,主要是根据肿瘤的某些比较突出的形态特征而定,与患者的预后无肯定的相应关系。
肿瘤细胞有多种组织学形态。
增殖的肿瘤细胞常以小而深染的圆细胞为主,伴以间变的未分化的纤维性、原浆性与肥胖性星形细胞,另有大而怪异的来源不明的瘤细胞。
肿瘤细胞直径相差悬殊,大者可达30μm以上,小者可能不足10μm.部分肿瘤胞质十分丰富,亦有胞质完全缺如而呈裸核者,核多形性并有较多分裂象。
肿瘤坏死区被成堆狭长的肿瘤细胞层层环绕。
肿瘤细胞核分裂象相当多见,并可见到单核或多核瘤巨细胞。
供血的血管丰富,在肿瘤细胞增殖旺盛的区域内,可出现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形成围绕的血管球,与肾小球相似,构成胶质母细胞瘤镜下的另一个特征。
来源于血管外膜细胞的间质纤维增生,严重者可成为肿瘤成分。
少数肿瘤可有蛛网膜下腔播散,10%~20%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脑脊液中可发现肿瘤细胞。
有软脑膜种植者约10%,尸检中达30%.开颅行肿瘤切除术后的患者极少数可发生肿瘤颅外转移。
胶质母细胞瘤核磁共振影像学特点和分子病理相关性研究唐铠;李文斌;江涛【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胶质母细胞瘤43例患者核磁共振影像学资料,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探讨核磁共振影像与胶质母细胞瘤分子病理学之间关系。
方法:选取4项影像学指标:水肿程度,增强/T2比值,多发病灶和肿瘤是否过中线,统计4项指标与P53、Ki-67和MGMT之间关系,所有的结果使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分析。
结果:(1)42例检测P53,低表达10例(23.8%),高表达32例(76.24%)。
CTE / T2:<1共31例(72.1%),≥1有12例(27.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Ki-67低表达15例(34.9%),高表达28例(65.1%)。
单发病灶38例(88.4%),多发病灶3例(7.0%),Ki-67表达水平,多发与单发病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Ki-67表达水平与是否为多发病灶相关。
(3)Ki-67表达水平与超过中线之间关系:跨中线生长32例(74.4%),未跨中线生长11例(25.6%)。
Ki-67水平与是否跨中线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MGMT低表达16例(38.1%),高表达26例(61.9%)。
无水肿或轻度水肿23例(53.5%),中重度水肿20例(46.5%),提示MGMT表达水平与水肿程度相关。
(5)P53表达与肿瘤强化、T2比值呈负相关,即比值越高P53表达越低。
结论:水肿程度,增强/T2比值,多发病灶和肿瘤是否过中线4项核磁共振影像学指标与胶质母细胞瘤的分子病理学结果P53、Ki-67和MGMT相关。
在提高术前评估、优化手术计划、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relationships of magnetic resonance manifestation and molecular pathology of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Methods: MRI images of 43 glioblastoma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Four of imaging features such as degrees of edema, contrasted/T2 ratio, multifocaland TCM were selected to identify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P53, Ki-67 and MGMT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GB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aging features and molecular pathology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software of SPSS 13.0 and chi-square test. Results: High expression of P53 indicated a high frequency of contrasted/T2 ratio<1(83.9%, P<0.05). Low expression of Ki-67 was correlated with multifoci of glioma and TCM (P<0.05);Expression level of MGMT was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degrees of edema(P<0.05). Conclusion:Some MR imaging features such as degrees of edema, contrasted/T2 ratio, multifoci of glioma were correlated with P53, Ki-67 and MGMT of glioblas-toma multiforme.【期刊名称】《交通医学》【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5页(P5-8,10)【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核磁共振成像术;分子病理学;免疫组化染色法【作者】唐铠;李文斌;江涛【作者单位】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50;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科;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264P53,Ki-67和MGMT是胶质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基因变量指标。
100例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微血管成分改变与瘤周水肿MRI相关性分析作者:胡冬敏薄锋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1期【摘要】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瘤微血管成分改变与瘤周水肿MRI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星形胶质细胞瘤微血管成分改变与瘤周水肿MRI的相关性。
结果星形胶质细胞瘤微血管成分病理分级、增殖指数、瘤周水肿MRI表现、VEGF表达不同的两组患者间,血管成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瘤;MRI;相关性;瘤周水肿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42-02近年来,已有众多文献研究证实,肿瘤细胞的增殖与VEGF的分泌密切相关[1],而正常健康人群脑组织中则无VEGF的表达。
而星形胶质细胞瘤瘤周水肿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也较为丰富,本研究通过MRI对瘤周水肿严重程度的定级来表示瘤周水肿在MRI上的表现并从病理分级、VEGF阳性表达率、增至指数PI、肿瘤解剖部位与大小等方面探讨与星形胶质细胞瘤微血管成分改变与瘤周水肿MRI相关的因素,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由病理学实验确诊,术前均未接受放疗或化疗。
其中男46例,女54例;平均年龄46.8±5.3岁;临床病理分级Ⅰ-Ⅱ级者48例,Ⅲ-Ⅳ级者52例;肿瘤体积≤8cm3者84例,肿瘤体积>8cm3者16例;解剖部位位于皮层下分水岭区(1区)者54例,位于大脑半球分水岭以外其他区域(2区)者20例,位于脑干(3区)者10例,位于小脑(4区)者16例。
1.2研究方法采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行MRI扫描。
瘤周水肿在MRI上表现用瘤周水肿严重程度来表示[2]。
微血管成分分为:+为微血管偶见且无增生性变化;++为视野内微血管较多且无增生性改变,但中倍视野内可见微血管聚的情况不足50%;+++为视野内可见的微血管聚集超一半以上,微血管壁或有或无增生性变化。
临床分析基因表达分析在肿瘤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近年来,肿瘤预后评估一直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基因表达分析技术的应用,为肿瘤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临床分析基因表达分析在肿瘤预后评估中的应用,并讨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和挑战。
一、背景和意义肿瘤预后评估是指对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复发率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传统的肿瘤预后评估方法主要是根据临床病理学指标和患者的临床特征来判断。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无法准确地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基因表达分析技术通过对肿瘤组织中的基因表达谱进行测定和分析,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
通过对基因表达谱的分析,可以发现与肿瘤预后相关的分子标记物,并根据这些标记物进行预后评估。
因此,临床分析基因表达分析成为了肿瘤预后评估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二、临床分析基因表达分析方法临床分析基因表达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包括DNA微阵列技术、RNA测序技术和蛋白质芯片技术等。
其中,DNA微阵列技术是最早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的技术之一。
它通过探针与待测样本中的DNA互相杂交,然后利用荧光标记或射线标记的信号来检测基因表达水平。
RNA测序技术则通过翻转录转录本,将转录本转化为DNA片段,然后进行高通量测序,以获取基因表达谱。
蛋白质芯片技术则是通过在芯片上固定大量蛋白质靶点,利用样品中的蛋白质与这些靶点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来进行分析。
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和局限性,研究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三、基因表达谱与肿瘤预后评估的关系基因表达谱是由肿瘤组织中上千个基因的表达水平组成的。
通过对大量肿瘤样本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可以发现其中与肿瘤预后相关的基因,从而建立预后评估的预测模型。
一些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的高表达水平与不良预后相关,而某些基因的低表达水平则与良好预后相关。
这些基因可以作为预后评估的分子标记物,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和患者管理。
中医药对肿瘤中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生和发展与基因表达的异常紧密相关。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首先,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中的信号通路,影响基因的表达。
信号通路是细胞内外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等过程。
许多中药成分具有调节信号通路的作用,如黄芩中的黄芩素可以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此外,中药还可以通过调节转录因子的活性,影响基因的表达。
例如,人参中的人参皂苷可以激活转录因子NF-κB,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其次,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中的表观遗传修饰,影响基因的表达。
表观遗传修饰是指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调控基因的表达。
中药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可以通过改变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方式,影响肿瘤细胞中基因的表达。
例如,黄芩中的黄芩素可以通过抑制DNA甲基转移酶,降低肿瘤细胞中关键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从而恢复这些基因的表达。
此外,中医药还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中的非编码RNA,影响基因的表达。
非编码RNA是一种在细胞中广泛存在的RNA分子,与基因的表达调控密切相关。
中药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可以调节肿瘤细胞中的非编码RNA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例如,当归中的川芎嗪可以抑制肿瘤细胞中的长链非编码RNA XIST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综上所述,中医药通过调节肿瘤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信号通路、表观遗传修饰和非编码RNA等多种方式,影响基因的表达。
这为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然而,中医药对肿瘤基因表达的调节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提高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疗效,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基因表达差异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分析在生物学研究领域中,基因表达差异是一个备受各界关注的问题。
基因表达变异可以用来判断身体的全面功能或特定疾病的预后。
由于这种差异与许多疾病的病因相关,其中之一便是肿瘤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基因表达差异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并讨论如何使用这种差异来提高肿瘤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一、基因表达差异的来源基因表达是指基因转录为RNA,这些RNA在翻译中转化为蛋白质,成为生命过程中的关键分子。
在成年人体内,有超过2万个基因用于编制RNA,为人类提供了旨在满足不同生物学需求的巨大的潜力。
虽然所有个体的细胞应遵循相同的基因组DNA ,但对这些基因的表达却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来源于遗传变异、环境暴露和生活方式等,而不同基因的表达变异可能是生理功能的主要驱动力。
二、基因表达差异如何导致肿瘤发生肿瘤细胞是一种生长无节制的细胞,它们可以通过与常规细胞的行为和生命历程的不同之处来识别。
肿瘤细胞的起源通常可以与对基因表达的改变联系起来,因此使得细胞在原本认为最常见的分子缺陷、信号传导变异和细胞周期失调中产生了各种不同程度的生命活动反应。
当细胞表达某些特定基因时,就会产生或消除基因编码蛋白对不同细胞功能的影响。
肿瘤细胞的连接点、细胞周期调节和凋亡调节等过程会与正常细胞不同,而这些过程与基因表达差异有直接关联。
在某些情况下,基因表达的恶化可能是肿瘤细胞的直接根源,而在其他情况下,是肿瘤形成的结果。
三、使用基因表达差异潜力提高肿瘤预防和治疗的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基因表达差异可以作为肿瘤发展预测和治疗响应判断的强有力工具。
通过对某些基因表达的度量,医师可以设计出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同时监测肿瘤在治疗过程中的进展情况。
最近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出现过一种新方法,即基于RNA的肿瘤治疗。
这种技术可以将肿瘤细胞的RNA序列与健康人的RNA序列进行比较,检测基因表达的差异并检测基因的异常变异,以此确定是否有肿瘤细胞存在。
除此之外,通常基于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技术的药物研制和疾病治疗也在逐渐流行。
2021年版WHO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高级别胶质瘤(high grade gliomas ,HGG )定义为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1,IDH -1)基因突变型Ⅳ级星形细胞瘤和IDH -1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脑肿瘤[1],是具有遗传不稳定性和高度浸润性细胞的异质群体,患者常预后不良,死亡率高,中位生存期仅12个月[2]。
IDH -1基因突变被认为在神经胶质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与IDH -1野生型相比,IDH -1突变型患者预后更好且生存期更长;因此,IDH -1状态可作为临床预后评估指标[3-4]。
Ki -67指数可评估肿瘤的增殖能力和恶性程度,已广DOI :10.3969/j.issn.1672-0512.2024.02.001[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071872)。
[通信作者] 周俊林,Email :******************.cn 。
分形维数对高级别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基因突变状态和Ki-67指数的评估价值席华泽,周俊林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甘肃省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甘肃 兰州 730000[摘要] 目的:探讨分形维数(FD )评估高级别胶质瘤(HGG )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 -1)基因突变状态和肿瘤细胞的增殖活跃程度的价值。
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为HGG 并测定IDH -1突变状态和Ki -67指数的患者75例,其中,IDH -1野生型52例,IDH -1突变型23例。
术前在T 1WI 、T 2WI 、DWI 图像最大层面及其上下2个层面上自动勾画肿瘤边界及瘤周水肿范围,测定外边缘FD 值,取3个层面的平均值为测定值。
比较IDH -1突变型和野生型组间FD 值的差异;使用ROC 曲线分析不同FD 值对评估IDH -1突变的效能;使用logistic 回归分析评估FD 是否为IDH -1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Pearson 相关分析评估不同FD 值与Ki -67指数之间的关系。
P-Cx43在人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相关性研究姬云翔;王业忠;赵冬;董江涛;田卫东;王刚刚【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phosphorylation gap junction protein 43(P‐Cx43) level in human gliomas and correlation with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 .Methods Ten cases of normal brain tissue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4 in Department of Neursurgery were chosen as control group ,63 cases of glioma were resected in the same period of time was experience group .HE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grade of gliomas ,and the proliferation of tumor cells was determined by Ki‐67 staining .The expression of P‐Cx43 protein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technique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in normal brain tissue ,the expression of P‐Cx43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WHO Ⅰ in glioma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 .140)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other groups (P<0 .0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Cx43 expression between the groups (P< 0 .01) ,showing a gradually increasingtrend .Conclusion The P‐Cx43 protei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ctivity of tumor cells and the malignant progression of gliomas .%目的:探讨磷酸化缝隙连接蛋白43(P‐Cx43)在人脑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的相关性。
胶质母细胞瘤瘤周水肿与基因表达相关性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与胶质母细胞瘤瘤周水肿相关的基因表达,寻找肿瘤基因治疗的靶点。
方法:收集胶质母细胞瘤的肿瘤标本和磁共振图像,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与瘤周水肿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结果:瘤周水肿相关的差异基因主要为vegf、nptx2等。
结论:胶质母细胞瘤瘤周水肿与vegf密切相关,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瘤周水肿;基因芯片
【中图分类号】r73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142—02
胶质母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胶质瘤,传统的综合治疗后2年生存率仍不足10%[1]。
瘤周水肿是胶质母细胞瘤最常见的磁共振图像特征。
但是即使是同一病理级别的胶质母细胞瘤,其瘤周水肿程度也不尽相同,提示瘤周水肿可能有着内在的基因表达在起作用[2]。
近几年基因芯片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可同时检测数千钟至数万种基因的表达情况。
高通量的特性,使得基因芯片技术在肿瘤的分子机制、分子分型、分子诊断、药理和毒理基因组学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使用illumina表达谱芯片对30例胶质母细胞瘤样本进行了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并结合磁共振图像,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与瘤周水肿相关的差异基因。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人资料
所有30例经病理证实为星形细胞瘤ⅳ级的肿瘤标本,均取自于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5月-2012年12月手术中切除的肿瘤组织。
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32-74岁,平均52.1岁。
患者术前均常规行磁共振t1、t2、t1增强和flair像,根据瘤周水肿的大小分为无明显水肿、中度水肿(水肿范围在0-2 cm)、高度水肿(水肿范围>2 cm)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各10例。
1.2 基因芯片检测
通过unizol法抽提30例胶质母细胞瘤总rna,经质量鉴定合格后,反转录合成cdna,对cdna进行纯化后反转录合成crna,再对crna进行纯化,然后与illumina全基因组表达8-样本杂交,用beadstation对杂交芯片进行扫描,利用cy3 (532nm)的荧光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出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性。
1.3 差异基因筛选标准
对差异基因的筛选标准是计算其diffsocre值,diffsocre≥40认为是上调基因,diffsocre≤-40认为是下调基因。
1.4 统计学分析
spearman等级相关
2 结果
芯片扫描后,经过数据分析,瘤周水肿相关的差异基因主要为vegf、aqp-3、aqp-4、no、pdgf、nos、mmp-9、nptx2、hif-1α、igfbp-5、rbbp-8、pi3k、txb2、hgf、igf2r、pten、bai3、timp1。
3 讨论
本实验发现,与瘤周水肿相关的差异中,大部分是促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基因。
病理观察[3]发现新生的肿瘤细胞结构不完整,管壁薄弱,缺乏平滑肌,基底膜稀疏,易被肿瘤细胞穿透,这些特点影响血脑屏障的完整性,血浆和一些大分子物质可通过破损的血脑屏障渗透到细胞间隙,加之引流静脉被受压和侵蚀,回收水肿液功能降低,使其在瘤体周围聚集,形成瘤周水肿。
胶质母细胞瘤瘤周中、高度水肿与无明显水肿相比,vegf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vegf与胶质母细胞瘤瘤周水肿存在正相关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由胶质母细胞在体内分泌的较大量的特异性诱导血管渗透性、内皮细胞生长和血管生成的生长因子[4],vegf 引起胶质母细胞瘤瘤周水肿的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了。
richard[5]等证实在体内外人类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能产生vegf,且由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所诱导的渗透性多数由vegf引起。
machein[6]等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可抑制vegf表达从而减轻胶质瘤瘤周水肿。
进一步揭示出vegf在胶质瘤瘤周水肿中的作用。
pope wb[7]等运用vegf特异性抑制剂阿瓦斯丁来抑制肿瘤中vegf的表达,能够见到瘤周水肿明显的减轻,也揭示了vegf在瘤周水肿的形成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不是所有的病人都对阿瓦斯丁敏感,水肿无明显的减轻,说明瘤周水肿的形成不是只有一条基因在起作用,很可能是多基因表达共同作用的结果。
神经元正五聚蛋白(neuronal pentraxin,np,nptx),该蛋白
有两个亚型,nptx1和nptx2[8]。
nptx1蛋白分布比较局限,仅神经元细胞可以分泌,要介导对降解的突触物质的摄取。
与nptx1不同,nptx2的分布较广,在脑、肝脏、胰腺、心脏、骨骼肌和睾丸中均有表达。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是近几年来逐渐被发现并认识的一类水特异性膜内在蛋白,自1988年agre等发现aqp1以来,在人体内已经陆续发现了11种类型的aqps。
人脑组织中主要有aqp1、aqp4,它们在瘤周水肿这一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收到人们的重视[9]。
但是nptx2、aqp3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未见系统报道。
本实验研究发现,vegf在中、高度瘤周水肿的肿瘤组织中未见明显差异表达,而差异表达明显且与瘤周水肿密切相关的基因是nptx2、aqp3,提示胶质母细胞瘤瘤周水肿程度由中度向高度的转化过程中,vegf并没有起到促进水肿的作用,而nptx2、aqp3可能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是nptx2与aqp3之间是否有关系,以及与vegf是否有交叉的联系,目前仍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hiroko ohgaki,paul kleihues. epidemiology and etiology of glioma. acta neuropathol,2005,109:93.
[2] seidel c, domer n,osswald m,et a1. does age matter?- a mri study on peritumoral edema in newly diagnosed primary glioblastoma.bmc cancer, 2011 apr 12;11:127
[3] 王建武,李静,何宁.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的mri、ct扫描
的对比研究.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4, 15(7):361-369.
[4] razao i,jeray k,tomasz b,et al.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its receptor kdr, in human brain tissue after ischemic b,inest,1999,79 (4): 417-424.
[5] richard ab,marsha jm,william cr,et al.expression of the 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gene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neoplasms. clin invest,1993,91:153-159.
[6] machein mr, kulhner j, ronicke v, et al. differential downregula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by dexamethasone in normoxic and hypoxic rat glioma cells. neuropathol appl neurtobiol,1999,25(2):104-112.
[7] pope wb, lai a,nghiemphu p,et al.mr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high grade gliomas treated with bevacizumab and chemotherapy.neurology, 2006, 66:1258-1260.
[8] schlimgen ak,helm ja,vogel h, et al. neuronal pentraxin,a secreted protein with homology to acute phase proteins of the immune system. neuron, 1995,14 (3): 519-526.
[9] chen yz, xu rx, xu zj, et a1.relationship between aquaporin-4 expression in astrocytes and brain edema caused by glioma. di yi jun yi da xue xue bao,2003, 23(6):56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