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他因“梦长庚星而诞”,又因“乘酒捉月,遂沉水中”而死。 他喝起酒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他作起文章来“曾令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 靴”。 他五岳寻仙,浪迹山水。 他有“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但政治上却屡屡受挫。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这样评价他:“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 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学习目标
1.了解李白的生平以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积累相关文 体知识。
2.熟读诗歌,理解诗意,理清本诗的梦游线索,学习本诗 运用的表现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3.分析梦境,感悟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神奇瑰丽的梦幻世界所寄托的理 想。
4.理解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鄙 弃黑暗官场蔑视权贵的凛然傲志。
“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 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使诗一开始就 带有神奇色彩。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 难求--怯步 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强烈 的诱惑。如此以瀛洲衬托天姥,以虚衬实, 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 或可睹--神往 且勾起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思考:2.后四句诗写出天姥山怎样的特点?怎么写的?
天姥山的高大、雄伟。 “连天向天横”“四万八千丈”运用夸张手法,“连天” 纵向写出天姥山的高峻,“向天横”横向写出天姥山的雄伟气 势。 “势拔五岳掩赤城”运用对比,突出天姥山雄峻巍峨。 “天台千丈...东南倾”运用衬托,说四万八千丈的天台 在天姥面前却显得十分矮小,好象要拜倒在它的脚下。 总体描绘了天姥山拔地参天、高大巍峨、横空出世的雄伟形势, 进而表达了对天姥山的好奇与向往之情。
2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 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 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 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 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 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 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 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