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点叶法的画法
- 格式:doc
- 大小:494.50 KB
- 文档页数:3
编者的话第一课国画材料及工具介绍第二课色彩知识第三课技法讲解第四课大西瓜第五课一盘水果第六课丝瓜第七课猫头鹰第八课春意盎然第九课日暖风清第十课金鱼戏水第十一课荷花第十二课小兔玩滚球第十三课快乐的小狗第十四课小老虎踢足球第十五课兔妈妈和兔宝宝第十六谋小兔和小龟下棋第十七课小羊喂小松鼠第十八课红狐狸第十九课小猴摘桃第二十课长颈鹿的午餐第二十一课小毛驴相遇第二十二课熟睡的小猫第二十三课小兔和小熊猫开车去郊游第二十四误小鸭子泖春第二十五课喜羊羊的胜利第二十六课红嘴小鸟第二十七课竹林翠鸟第二十八课百花齐放第二十九课向日葵第三十课一篮葡萄第三十一课万紫千红的喇叭花第三十二课乡村第三十三课山间小屋中国美术学院考级题目(D卷)科目:中国山水画级别:一级题目:一棵点叶树(可以临摹)。
要求:掌握点叶树的基本画法。
试卷及工具:四尺六开(33*45cm)宣纸及国画用具。
考试时间:90分钟注:自带临摹范本***************************************************************** 科目:中国山水画级别:二级题目:画两棵树(一棵为点叶树,另一棵为夹叶树,可以临摹)。
要求:掌握点叶树和夹叶树的基本画法,用笔中锋,稳定。
试卷及工具:四尺六开(33*45cm)宣纸及国画用具。
考试时间:90分钟注:自带临摹范本***************************************************************** 科目:中国山水画级别:三级题目:画两棵以上的点叶树和一组小石块(可以临摹)。
要求:两棵和两棵以上的树组合协调,用笔中锋。
试卷及工具:四尺六开(33*45cm)宣纸及国画用具。
考试时间:120分钟注:自带临摹范本***************************************************************** 科目:中国山水画级别:四级题目:画一组树(三棵以上,其中有枯树、点叶树,可以临摹)要求:构图完整,有一定的笔墨基础,如临摹应掌握临本的笔墨特征。
国画的山水画基本画法画树法树在山水画里也称为林木,在传统山水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即使只画树,也能成为一张完整的作品。
画树宜先观察树的整体特徵,再观察树枝,因树木种类繁多枝的生态也不尽相同。
初学者应从枯树或冬天的落叶树作为练习的对象,没有叶子的树枝结构清楚,姿态鲜明,容易了解各种树的生长规律与基本结构。
( 一) 树枝树枝的结构大致可分成三大类,一为向上升长的类型,传统的画论中称为鹿角枝,这种类型最常见,如柳树、相思树、樟树等。
二为向下弯曲的类型,称为蟹爪枝,如龙爪。
三为平生横出的类型,可称为长臂枝,如松、杉、木棉等。
亦有介於前述两者或三者之间的形态。
写生树枝前先围绕树的四面,细心观察,选择最美的树干与最合适的角度。
先把主干粗枝勾好,再加细枝,画时首先要注意树分四歧的原则,即树干前後左右四面八方出枝的情形,切忌如同鱼骨,二二并生,缺乏错落的风致。
其次注意疏密与气势的安排,可略加取舍,其实小枝与树梢可大胆的舍去,应从艺术的角度选择合於美的原理原则者进行写生。
另外必须留意用笔,要挺拔,每一树枝都要与树干或粗枝连接,不能凌空生长,而树枝理愈越长愈细,不能把尾部写粗或枝粗干细,违反植物生态。
( 二) 树皮,树根树的面貌,个性和特徵有时可以从树皮的纹理分辨出来, 每一种树皮都有不同的纹理组织,如松树皮呈鳞状纹,柳树皮成斜裂人字纹,樱急杏的树皮成横纹,博树皮呈扭曲纹,尚有许多难以用文字形容的纹理,在写生之前需仔细观察。
画树干时,除了注意树皮的纹理之外,尚需画出立体的感觉,皴树皮时靠近两侧的纹理要密窄,( 或墨较浓),靠近树中央的纹理可疏阔( 或墨较淡),这样就合乎透视的原理. 画完枝干以後即画根部,至於画不画树根可依土石的多寡或树的种赖类而定,通常石多土少的情型,以露跟居多; 土多石少的情形,则以藏根居多,又如榕树多露根。
然而画的时候也可以不计土石的分野,依画面的需要而决定藏根或露根,但要画出从土中崛起,坚韧稳固的特性,不可画成如插在土面, 一推即倒的感觉。
中国画之xx画法(二)xxxx—国画xx的图文步骤一中墨勾花头,线条稍细,宜光滑且要有顿挫变化,重墨勾叶,同时勾出蝴蝶。
步骤二用花青分染兰叶正面及花茎,分染时注意留出水线。
步骤三白粉平涂花头,用草绿平涂反叶、花茎、苞片。
步骤四用淡草绿分染花瓣根部,用胭脂从托叶尖部向下分染,依结构用朱磦分染唇瓣,平涂藤黄。
步骤五曙红分染花瓣尖部,用四绿分染反叶,胭脂点唇瓣及合蕊柱上的斑点,然后画出蝴蝶,调整整体完成。
自古以来,作为“四君子”之一的兰花深受中国文人的倾慕,也是中国国画家书写描绘的恒定题材。
那么兰花的绘画技法有哪些呢?如何画好兰花呢?让我们系统的学习一下中国国画中兰花的绘画技法。
兰花生于深山幽谷,有“王者香”之称的馥郁清芬,加上其纯洁高雅的形象,成为坚贞不渝、不慕荣华的君子美德的化身。
历代中国国画家以画兰花著称的画家甚多,成就较大的有南宋元初的赵孟坚、郑思肖,元代的赵孟頫、雪窗,明代的文徵明、陈元素、徐渭,清代的石涛、朱耷、郑燮、李方膺、蒋予检及近现代的吴昌硕、潘天寿、吴葬之、白蕉等。
一、xx国画中xx叶的绘画技法起手第一笔,是决定一株兰花的结构、位置之关键。
兰花叶有扭曲或飘动,但一般都以一笔画出。
常有“一笔长,二笔短,三笔破凤眼”的绘画技法。
对于兰叶的宽度变化,以笔的提按加以表现。
稍微提笔则叶细,稍微按笔则叶宽。
叶片扭曲的部分,稍稍提笔。
撇叶行笔须有起伏断续之变,收笔须力到毫端,切忌尖露轻滑。
1.一笔xx绘画技法:一般是长叶,笔势长而有力,先从根部藏锋起笔,成“钉头”状。
2.两笔xx绘画技法:根据第一笔笔势画第二笔,并和第一笔相交成凤眼,第二笔略短于第一笔,两笔不能平行。
3.三笔xx绘画技法:第三笔破xx,前两笔交叉处从中破之。
破凤眼后应形成一大一小两个''眼”,切勿平均切分。
4.五笔xx绘画技法三笔为一组,五笔亦为一组。
画好后,可在旁边补稍短的两笔,并和前三笔相交,不宜平行。
短叶也可以从叶梢起笔,画向根部。
中国画皴法详解
中国画的皴法是一种重要的绘画技法,用于描绘山石、树木、云雾等自然景物的纹理和质感。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国画皴法及其详解:
1. 直皴:用笔直的线条在画面上连续绘制,表现横向或纵向的纹理,形成简洁的效果。
2. 斜皴:将笔斜握,在画面上绘制斜向线条,常用于描绘山石的质感,表现出坚实和立体感。
3. 曲皴:用曲线状的线条在画面上绘制,常用于描绘云雾、水面等柔软的物体质感。
4. 点皴:用笔尖轻轻点画,形成细小的点状线条,常用于描绘纹理和细节,如树叶、花瓣等。
5. 挑白皴:在画面上留白处用笔描绘出不同形状的白线,使画面产生对比与层次感。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中国画皴法,每一种皴法都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练习和掌握这些皴法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经验,同时也需要理解和感受被描绘物体的形态和纹理。
只有在不断实践中熟练运用这些皴法,才能在绘画作品中达到自然、生动、有质感的效果。
国画画法的口诀画前需定形, 先从树起跟! 勾出树枝干, 稍点树梢墨! 颜色要细调, 红绿要纯清! 染在树梢顶, 树头浓墨分! 松要摆大气, 枝干壮山魂! 近松叶要明, 远松稍点清! 叶用深绿染, 干要株黄清! 杂树枝要细, 点叶要分明! 不可太浓厚, 不要太稀匀! 山涧多树长, 层次要分明! 大小照远近, 浓淡要看形! 山石虽大气. 莫忘暗与明! 有光一方照, 此方须淡澄! 无光一方照, 明暗下笔沉! 画好一磅石, 远近多关心! 与树相连处, 层次要高明! 无光山顶树, 树下一片黑! 有光山顶树, 用色要沉稳! 落山脚处时, 染色几次分!山脚可点树, 但要雾和云! 山脚不作树, 需要染纯清! 远山写云海墨色相染成! 近山有雾气, 只在山脚形! 高低多层次, 写云几次成! 浓墨下脚处, 浓淡要细明! 檫点明暗处, 用笔要细稳! 檫点一山成, 远近常关心! 山涧紧相连, 浓淡要辩清! 画半要细看, 似乎可以成! 若是不合意, 寻找顺势形! 该改侧大胆, 不改须细心! 画前须静想, 画时耐心稳! 多在墙面画, 才好看得正! 画好需回味, 多看否改进! 细看多难处, 记得下次稳, 此为画中意, 意境难悟成! 悟到深思处, 好画自然成!画梅口诀画梅有粗细,墨中要见笔,顿挫与顺逆,枝中要求曲。
枝干应穿插,画枝如写“女”。
叠花似“品”字,分组菊疏密,攒三和聚五,主宾莫分离,俯仰与向背,用色需统一。
画兰叶口诀一笔长,二笔短,三笔破凤眼,撇叶关键是提按。
有折有转有穿插,有粗有细要舒展。
用笔稳健又潇洒,笔笔到位须大胆,两笔三笔来收根,齐而不齐有聚散。
有放有收有向背,切莫三笔交一点。
撇叶关键在提按。
不可太细太光滑。
用笔到位需大胆。
两笔三笔来收根,齐而不齐有聚散。
画兰其实在画心,淡泊平和扫心烦。
兰叶有长短,用笔要舒展。
有虚不有实,力量在提按。
撇叶练穿插,训练心和眼。
组合有主宾,一聚和一散。
点花要呼应,活力在其间。
娴雅生喜气,心胸更畅然画兰花的口诀叶丛之中抽花茎,花有俯仰有舒展。
牡丹画法分步讲解,真的太实用了!写意牡丹画技法洛阳画家画牡丹,都习惯用干净的专用笔画牡丹。
所以形成了干净利落、层次分明、有情有神、大富大贵的洛阳牡丹绘画风格。
1、花苞画法图一画花苞时,先用毛笔调白粉,笔肚含水分要饱和。
笔头蘸曙红调匀,笔尖略加胭脂。
然后笔尖向下,笔肚朝上,从左至右落笔,三两笔即可画出。
再加浓色点出花苞顶部,以显示花苞的体积感,增加层次。
最后用赭石或汁绿,笔尖调墨画出花萼和花托。
(如图一)2、半开及全开牡丹画法图二调色同花苞一样。
先画出花瓣亮部,用笔要有微妙变化,果断画出,留飞白。
画开放式花瓣应有变化,形成内紧外松,外部花瓣向中心靠拢。
中心部位颜色要重一些,表现其立体感。
最后要点出花萼和花托。
(如图二)3、花头画法:(1)粉红牡丹画法:调白粉加淡曙红,用侧锋画出亮部,注意用笔要大小兼用,笔痕要有变化,有节奏。
画花的中心部位时,笔尖扫一点胭脂,点出层次。
使颜色自然渗化,见笔触,用心收拾外形,干后点花蕊。
(2)紫牡丹画法:图三紫色用胭脂和花青调和而成。
偏红或偏青,偏浓或偏淡,应根据喜好而定。
白粉量多为淡,反之为浓色。
画紫牡丹先调白粉。
水份多少如何掌握?可将毛笔垂直,以不滴出为宜。
笔尖蘸紫色在白瓷盘中调和,从浓到淡在毛笔上自然过渡。
笔尖向下以侧锋,用不同大小的笔触点出花瓣的前部。
待笔上颜色用尽后,再调色继续画。
注意外轮廓花瓣要向中心部位紧包。
层层叠出,用笔要有变化。
在一幅作品中,花头外形和深浅要用不同的变化来丰富画面。
(如图三)(3)墨牡丹画法画墨牡丹有三种调色法:一是用清水调墨,自然渗化;二是用粉调墨,增加厚度;三是用胶调墨,增加亮度。
每种调墨法,要多实践,多试验,从中体会不同的笔墨情趣。
图四清水调墨法:在生宣纸上用水要充分掌握其性能的变化,使其能渗化自然、顺势而发。
用水调淡墨,笔尖略浓。
调和后,笔略干,水份不宜太多。
看准位置,用侧锋大胆落墨。
行笔要快、有节奏,画上四五笔亮部,留飞白。
荷叶形体硕大,在画荷花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反、转、折、合、俯、仰、向背,千姿百态。
画时要注意叶子的结构和朝向,画荷叶可使写意画法中的墨法发挥得淋漓尽致。
叶子可用泼墨、破墨的方法来表现,笔触有大小、长短的变化,墨色形成淡破浓,浓破淡,用笔要注意虚实,要有些飞白,不可填死。
注意叶子的结构关系,用墨要分出浓淡、枯润,要见笔见墨,才能画好叶子的虚实层次。
正叶画法1、用大提斗羊毫笔先调淡墨,笔尖再蘸浓墨,侧锋用笔,由荷叶边缘向叶中心画,起笔要实,收笔要虚,荷叶中心留出适当的空白,外实内虚。
2、画完整个叶子形态,待稍干后勾叶筋。
叶子不宜画得太圆,太圆则易显呆板,缺乏动势。
侧叶的画法1、用大斗笔调淡墨,侧锋用笔,先画叶子的背面。
2、用较浓的墨画叶子的正面,在与淡墨相接处留出空隙。
两部分的面积不要均等,待稍干后勾叶筋。
色墨荷叶画法1、笔调淡草绿、赭石、三绿色,然后笔尖稍蘸淡墨,画出反面叶形态,要见笔触。
2、用笔中余色从上至下画出荷梗,最好要有干涩效果。
然后笔调淡花青色,笔尖蘸浓墨画叶之正面。
3、依次画正面叶,用墨要外实内虚,见笔触,要有水墨洇晕效果。
4、依次画完全叶,半干时浓墨勾叶筋,勾时要似有似无,用笔轻松,不必太具体。
枯叶的画法画法一时至晚秋、莲叶凋零、赭碧斑驳、金风瑟瑟、景象别致。
这又是荷花与众不同之处,唯有残荷能入画,而且情趣倍增。
1、用稍浓墨勾出荷叶形状。
2、如欲表现荷叶的苍老,勾线后可用淡墨干笔皴擦。
3、用颜色(花青、赭石、草绿等均可)晕染,用笔由外向里或由里向外均可。
主要见笔触,勿平涂,墨线洇晕更易表现荷叶的雨露湿润效果。
画法二1、画残叶可用大斗笔调赭墨即赭石+墨,从里向外或从外向里挥洒。
用笔要参差错落,有飞白则效果更好,可表现出残破不全,增强质感。
趁湿随意勾筋即可。
2、另外一种画法,在勾完大叶筋后,用淡墨勾出小叶筋,这更能表现出荷叶经霜衰老,水液尽失,筋枯裸露的效果。
画荷梗用笔要干枯、刚健为更佳。
龚贤绘画中树法的运用及影响探析作者:何佳聪来源:《美与时代·中》2024年第06期摘要:龚贤作为中国山水画史上的重要画家之一,以其独特的笔墨语言在历史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龚贤的绘画方法以传统的画法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
他不仅以其特别的绘画语言促进传统文人画的发展,而且为现当代的山水画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从画面的笔墨表现和构成方面对龚贤绘画作品中树的形象及其艺术特色进行分析解读,探究龚贤绘画中树法的运用以及对当代山水画中树法的影响。
关键词:龚贤;山水画;树法在山水画中,树这一物象无疑是重要且独特的。
无论是在自然环境中起到装饰点缀的作用,还是自身被赋予丰富的内涵,树这一形象都在绘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在大自然中,树的姿态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各不相同,这也决定了在画家的笔下,树的描绘也不尽相同,但是在画面中都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的崇敬。
在历代山水画中,树都是被描绘的对象,树的形象和山石一样无法被替代。
在笔墨程式上,树法的继承演变还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树的形象也寄托着不同画家的个人情感与品质,展现时代的特征与面貌。
龚贤作为中国山水画史上的重要画家之一,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
龚贤,江苏昆山人,其家乡位于南方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为龚贤之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龚贤从十三岁就跟随董其昌学画,自谓十三便能作画,可见他在绘画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
龚贤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明亡隐居不出。
在龚贤的一生当中,绘画一直伴随其左右。
本文通过从画面的构成和笔墨表现上对龚贤绘画作品中树的形象及其艺术特色进行分析解读,探究龚贤的树法对当代山水画中树法的影响。
一、树法表现在中国山水画中,树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画面中笔墨语言的重要体现。
在一张山水画中,树和山所占比例较大,而树往往又是在画面的前景中,可以说,把树画好,这张画就成功了一半。
绘画技法术语中国画术语。
有时亦作中国画技法的总称。
在技法上,“笔”通常指钩、勒、皴、擦、点等笔法;“墨”指烘、染、破、泼、积等墨法。
在理论上,强调笔为主导,墨随笔出,相互依赖映发,完美地描绘物象,表达意境,以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骨气形似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运墨而五色具,是为得意。
”指出立意和笔墨的主从关系。
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
将笔和墨的关系划分开了。
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反对将笔墨两者的关系分开:“笔墨二字,得解者鲜,至于墨,尤鲜之鲜者矣。
往往见今人以淡墨水填凹处,及晦暗之处,便谓之墨,不知此不过以墨代色而已,非即墨也。
且笔不到处,安得有墨?即墨到处,而墨不能随笔以见其神采,尚谓之有笔而无墨也。
”石涛在《石涛画语录》中对“笔墨”的见解是:“笔与墨会,是为絪緼,絪緼不分,是为混沌。
辟混沌者,舍一画而谁耶?画于山则灵之,画于水则动之,画于林则生之,画于人则逸之。
得笔墨之会,解絪緼之分,作辟混沌乎,传诸古今,自成一家,是皆智者得之也。
”现代黄宾虹认为:“论用笔法,必兼用墨,墨法之妙,全以笔出。
” 中国画强调有笔有墨,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工笔亦称“细笔”。
与”写意”对称。
中国画技法名。
属于工整细致一类密体的画法。
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清代沈铨的花鸟走兽画等。
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有“用笔有简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细者”之说,工笔的要求乃属于后者。
细笔即“工笔”。
写意俗称“粗笔”。
与“工笔”对称。
中国画技法名。
属于简略一类的画法。
要求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着重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故名。
如南宋梁楷、法常,明代陈淳、徐渭,清初朱耷等,均擅长此法。
清代恽寿平说:“宋人谓能到古人不用心处,又曰写意画。
两语最微,而又最能误人,不知如何用心,方到古人不用心处;不知如何用意,乃为写意。
”宋代韩拙说:“用笔有简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细者。
刘存惠老师讲解写意荷花画法要点素材摘录自湖南美术出版社《中国写意花鸟画教学与欣赏》,刘存惠编著,节选网络共享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深入学习,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版图书。
刘存惠,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师从著名国画大师娄师白先生,齐白石艺术第三代传人,擅长写意花鸟及山水画,尤以画风雨为佳。
..................................荷花是最概括、最提炼的一种大写意表现手法。
1、画荷花先从荷叶画起,画面中这几片叶子基本上概括了荷塘里叶子动态的规律。
2、第一片叶子用中锋、侧锋结合的笔法表现结构,行笔中要有快慢节奏变化,要随时把握笔中的色阶。
3、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结构组合、笔墨的浓淡变化。
4、画叶子最好不要反复调墨吸水,落笔之前以笔锋浓墨为宜,要讲究组合墨色,尤其是前三笔更要特别注意,墨色与墨色有的重叠,有的分开,变化不一。
为了不使叶子的形态画圆,组合时要注意左边、右边行笔高低的变化。
5、画正面形态的叶子,浓淡墨安排是有一定规律的。
一般前边下垂的部分墨色要重。
按不规则椭圆的变化,侧锋行笔向后,组合笔中墨色逐渐变淡,使叶子的墨色前后、左右出现对比。
6、画叶子的墨色规律,就是叶子外侧墨浓,叶心部分墨淡。
笔未画到之处用叶筋连接。
7、画叶筋要中锋、侧锋笔组合,线条排列要有疏密变化,要有笔墨未干时勾勒。
8、关于叶茎,笔笔要有提按顿挫的变化,速度快慢的变化,使所画墨色干湿、浓淡俱备。
并且线条的安排要以叶子的形态为准,掌握叶子的重心,要画得有动感。
叶茎上的小毛刺要用重的墨色点出大小、疏密变化。
荷花的颜色有红色、粉红色和白色。
红荷花的色彩是用曙红和胭脂调出色阶来表现的。
画花瓣用笔的方法是先中锋下笔,然后拖行再侧锋提起,画出前面尖、中间宽、后面尖的感觉。
画第二瓣要由两笔组成,表现的是一个正面的花瓣,如果想表现正面折过去的花瓣,就要在长度上加以变化,以表示折过去的部分。
画一个完整的花要多笔触,多花瓣组合,要把握花瓣之间的疏密关系、角度变化及深浅变化,并且要留出画莲的位置。
昌乐外国语学校课程备课
二、先学环节(15分钟)
(一)出示自学指导
师:同学们为了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请大家看本节课的自学指导(PPT)
讨论:1.树叶的点叶法的概念是什么?
2.点叶法的主要常用点法有哪些?
3.常用点叶法的组合要注意什么问题?
(二)自学检测反馈
1.老师通过随机抽取的方法,请同学起来回答自学指导中的问题。
2.根据已有的国画知识,尝试用写意方法练习大混点、小混点的组合画法。
三、后教环节(15分钟)
(一)重点知识讲解:
《芥子园画传•树谱》计列出二十九种。
即个字点、介字点、菊花点、胡椒点、梅花点、垂藤点、小混点、鼠足点、松叶点、水藻点、大混点、尖头点、杨叶点、藻丝点、梧桐点、椿叶点、攒三点、垂头点、平头点、攒三聚五点、仰头点、聚散椿叶点、刺松点、个字间双勾点、破笔点、杉叶点、仰叶点、垂叶点、垂藤点、此二十九种点叶法,各有树叶名目,皆从自然真实而得,多用于山水、花鸟画及人物画的补景等。
(二)教师示范指导画法,讲练结合
按照前人所总结过的程式,对各种形状的点,加以区分和归类,列成以下苔点名称表:
类别苔点名称
级部处室:包靠人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