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窗体设计之树形文件结构

c#窗体设计之树形文件结构

c#窗体设计之树形文件结构
c#窗体设计之树形文件结构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https://www.doczj.com/doc/026900009.html,ponentModel;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Drawing;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Windows.Forms;

using System.IO;

namespace 树形窗体

{

public partial class Form1 : Form

{

public Form1()

{

InitializeComponent();

}

private void Form1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folderBrowserDialog1.RootFolder= Environment.SpecialFolder.MyComputer;

folderBrowserDialog1.ShowNewFolderButton = false;

if(folderBrowserDialog1.ShowDialog()!=DialogResult.OK)

return;

TreeNode Node ;

treeView1.Nodes.Clear();

Node = treeView1.Nodes.Add(folderBrowserDialog1.SelectedPath);

createchildNode(Node);

Node.Expand();

}

private void createchildNode(TreeNode fu)

{

TreeNode child;

string path=fu.Text;

foreach(String s in Directory.GetDirectories(path))

{child=fu.Nodes.Add(s);

createchildNode(child);

}

}

}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图的遍历和生成树求解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 课程代码: 6014389 题目: 图的遍历和生成树求解实现 年级/专业/班: 学生姓名: 学号: 开始时间: 2012 年 12 月 09 日 完成时间: 2012 年 12 月 26 日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3) 引言 (4) 1 需求分析 (5) 1.1任务与分析 (5) 1.2测试数据 (5) 2 概要设计 (5) 2.1 ADT描述 (5) 2.2程序模块结构 (7) 软件结构设计: (7) 2.3各功能模块 (7) 3 详细设计 (8) 3.1结构体定义 (19) 3.2 初始化 (22) 3.3 插入操作(四号黑体) (22) 4 调试分析 (22) 5 用户使用说明 (23) 6 测试结果 (24) 结论 (26)

摘要 《数据结构》课程主要介绍最常用的数据结构,阐明各种数据结构内在的逻辑关系,讨论其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以及在其上进行各种运算时的实现算法,并对算法的效率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进行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要达到以下目的: ?了解并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分析和设计能力; ?初步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问题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能;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训练用系统的观点和软件开发一般规范进行软件开发,培养软件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科学的工作方法和作风。 这次课程设计我们主要是应用以前学习的数据结构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知识,结合起来才完成了这个程序。 因为图是一种较线形表和树更为复杂的数据结构。在线形表中,数据元素之间仅有线性关系,每个元素只有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并且在图形结构中,节点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任意的,图中任意两个数据元素之间都可能相关。因此,本程序是采用邻接矩阵、邻接表、十字链表等多种结构存储来实现对图的存储。采用邻接矩阵即为数组表示法,邻接表和十字链表都是图的一种链式存储结构。对图的遍历分别采用了广度优先遍历和深度优先遍历。 关键词:计算机;图;算法。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树形目录文件系统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文件管理系统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年级班别计114-1 学号 201158504129 学生姓名 XXX 指导教师 XX 成绩 2013年12月

树型目录文件系统 一、设计思想: 本课程设计目的是实现树型目录结构文件系统,本人在实现过程中也利用二叉树,其中每个节点都有父指针,子指针和兄弟指针,其中子指针指向该目录下的第一个子节点,而该子节点的父指针则指向它的上级目录。目录下各子节点用兄弟指针连接起来。 文件夹打开是则把文件夹名称及其地址压入打开文件夹栈,文件关闭则把文件夹名称及其地址从打开文件夹栈中抛出。 文件打开则把文件的名称及其父指针写到文件列表同时置文件打开标志为1,文件关闭则把文件从打开列表中删除,同时置文件打开指针为0,文件读取和写入都要检查文件是否在文件打开列表中,未打开文件不能读写,只读文件不能写,只写文件不能读。 文件夹和文件创建,文件夹和文件的创建首先检验目录是否为空,为空则把文件夹或文件连接到该目录下,不为空则把检查目录下是否有同名文件夹或文件,有则提示创建不成功,没有则把文件夹或文件连接到该目录下的最后一个子节点,作为它的兄弟节点。 文件夹和文件的删除,文件夹下没有打开的文件或文件没有打开才能删除,否则删除失败,删除文件夹时利用了中序历遍来删除子树。 二、系统结构说明 系统结构如下图: root为根结点,root下有五个用户,每个用户有自己的文件夹或文件,系统初始化时为每个用户创建一个file1文件。文件夹内容只有名称和打开标志。文件除了名称和打开标志,还有文件的访问权限,文件类型以及文件长度。其中文件的访问权限、文件类型、文件长度单独作为一个结构体,其它和文件夹结构体相同,也同用一个结构体。 打开文件列表的结构体包括文件名和文件的父节点地址,打开文件夹的栈中包括文件夹名称及其地址

NTFS文件系统结构分析

NTFS文件系统结构分析 在NTFS文件系统中,文件存取是按簇进行分配,一个簇必需是物理扇区的整数倍,而且总 是2的整数次方。NTFS文件系统并不去关心什么是扇区,也不会去关心扇区到底有多大(如是不是512字节),而簇大小在使用格式化程序时则会由格式化程序根据卷大小自动的进行 分配。 文件通过主文件表(MFT)来确定其在磁盘上的存储位置。主文件表是一个对应的数据库, 由一系列的文件记录组成--卷中每一个文件都有一个文件记录(对于大型文件还可能有多个记录与之相对应)。主文件表本身也有它自己的文件记录。 NTFS卷上的每个文件都有一个64位(bit)称为文件引用号(File Reference Number,也称文件索引号)的唯一标识。文件引用号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文件号,二是文件顺序号。文 件号为48位,对应于该文件在MFT中的位置。文件顺序号随着每次文件记录的重用而增加, 这是为NTFS进行内部一致性检查而设计的。 NTFS使用逻辑簇号(Logical Cluster Number,LCN)和虚拟簇号(Virtual Cluster Number,VCN)来进行簇的定位。LCN是对整个卷中所有的簇从头到尾所进行的简单编号。卷因子乘 以LCN,NTFS就能够得到卷上的物理字节偏移量,从而得到物理磁盘地址。VCN则是对属于特定文件的簇从头到尾进行编号,以便于引用文件中的数据。VCN可以映射成LCN,而不必 要求在物理上连续。

NTFS的目录只是一个简单的文件名和文件引用号的索引,如果目录的属性列表小于一个记 录的长度,那么该目录的所有信息都存储在主文件表的记录中,对于大于记录的目录则使用 B+树进行管理。

Linux 文件系统体系结构

6内容 o基本的文件系统体系结构什么是文件系统?文件系统体系结构高层体系结构主要结构有趣的文 件系统结束语参考资料评论 在IBM Bluemix 云平台上开发并部署您的下一个应用。 现在就开始免费试用 基本的文件系统体系结构 Linux 文件系统体系结构是一个对复杂系统进行抽象化的有趣例子。通过使用一组通用的API 函数,Linux 可以在许多种存储设备上支持许多种文件系统。例如,read函数调用可以从指定的文件描述符读取一定数量的字节。read函数不了解文件系统的类型,比如ext3 或NFS。它也不了解文件系统所在的存储媒体,比如AT Attachment Packet Interface(ATAPI)磁盘、Serial-Attached SCSI(SAS)磁盘或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SATA)磁盘。但是,当通过调用read函数读取一个文件时,数据会正常返回。本文讲解这个机制的实现方法并介绍Linux 文件系统层的主要结构。 回页首 什么是文件系统? 首先回答最常见的问题,“什么是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对一个存储设备上的数据和元数据进行组织的机制。由于定义如此宽泛,支持它的代码会很有意思。正如前面提到的,有许多种文件系统和媒体。由于存在这么多类型,可以预料到Linux 文件系统接口实现为分层的体系结构,从而将用户接口层、文件系统实现和操作存储设备的驱动程序分隔开。 挂装 在Linux 中将一个文件系统与一个存储设备关联起来的过程称为挂装(mount)。使用mount命令将一个文件系统附着到当前文件系统层次结构中(根)。在执行挂装时,要提供文件系统类型、文件系统和一个挂装点。

c#窗体设计之树形文件结构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https://www.doczj.com/doc/026900009.html,ponentModel;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Drawing;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Windows.Forms; using System.IO; namespace 树形窗体 { public partial class Form1 : Form { public Form1() { InitializeComponent(); } private void Form1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folderBrowserDialog1.RootFolder= Environment.SpecialFolder.MyComputer; folderBrowserDialog1.ShowNewFolderButton = false; if(folderBrowserDialog1.ShowDialog()!=DialogResult.OK) return; TreeNode Node ; treeView1.Nodes.Clear(); Node = treeView1.Nodes.Add(folderBrowserDialog1.SelectedPath); createchildNode(Node); Node.Expand(); } private void createchildNode(TreeNode fu) { TreeNode child; string path=fu.Text;

Linux下的文件系统为树形结构

Linux下的文件系统为树形结构,入口为/树形结构下的文件目录:无论哪个版本的Linux系统,都有这些目录,这些目录应该是标准的。各个Linux发行版本会存在一些小小的差异,但总体来说,还是大体差不多。 1. /文件系统的入口,最高一级目录; 2. /bin基础系统所需要的命令位于此目录,是最小系统所需要的命令,如:ls, cp, mkdir等。 这个目录中的文件都是可执行的,一般的用户都可以使用。 3. /boot包含Linux内核及系统引导程序所需要的文件,比如vmlinuz initrd.img 文件都位于这个目录中。在一般情况下,GRUB或LILO系统引导管理器也位于这个目录; 4. /dev设备文件存储目录,比如声卡、磁盘...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目录,是Linux文件系统的一个闪亮的特性- 所有对象都是文件或目录。仔细观察这个目录你会发现hda1, hda2等, 它们代表系统主硬盘的不同分区。 /dev/cdrom和/dev/fd0代表你的CDROM驱动器和floppy驱动器。看上去可能有些奇怪,但比较文件和硬件的特性这却是十分合理的。它们都可以读出和写入。例如/dev/dsp,这个文件代表你的扬声器。那么写入这个文件的数据都回传送到喇叭。试一试'cat /etc/lilo.conf > /dev/dsp' 你会听到一些声音。这是你的lilo.conf 文件的声音!同样,向/dev/ttyS0 ( COM 1 ) 读出或写入数据你可以和接到上面的设备进行通讯。 5. /etc存放系统程序或者一般工具的配置文件。 如安装了apache2之后,配置文件在/etc/apache2/目录下。 /etc/init.d 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系统或服务器以System V模式启动的脚

数据库课后题答案 第7章 数据库设计

第7章数据库设计 1.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 答:这里只概要列出数据库设计过程的六个阶段:( l )需求分析;( 2 )概念结构设计;( 3 )逻辑结构设计;( 4 )数据库物理设计;( 5 )数据库实施;( 6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这是一个完整的实际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不仅包括设计数据库本身,还包括数据库的实施、运行和维护。设计一个完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往往是上述六个阶段的不断反复。 2 .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各个阶段上的设计描述。 答:各阶段的设计要点如下:( l )需求分析: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 2 )概念结构设计: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 的概念模型。( 3 )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 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4 )数据库物理设计: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5 )数据库实施:设计人员运用DBMS 提供的数据语言、工具及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6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3 .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结构设计部分形成的数据库模式。 答:数据库结构设计的不同阶段形成数据库的各级模式,即:( l )在概念设计阶段形成独立于机器特点,独立于各个DBMS 产品的概念模式,在本篇中就是 E 一R 图;( 2 )在逻辑设计阶段将 E 一R 图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然后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再建立必要的视图( Vi 娜),形成数据的外模式;( 3 )在物理设计阶段,根据DBMS 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建立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 4 .试述数据库设计的特点。 答:数据库设计既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项目。其主要特点有:( l )数据库建设是硬件、软件和干件(技术与管理的界面)的结合。( 2 )从软件设计的技术角度看,数据库设计应该和应用系统设计相结合,也就是说,整个设计过程中要把结构(数据)设计和行为(处理)设计密切结合起来。 5 .需求分析阶段的设计目标是什么?调查的内容是什么? 答:需求分析阶段的设计目标是通过详细调查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组织、部门、企业等),充分了解原系统(手工系统或计算机系统)工作概况,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功能。调查的内容是“数据’夕和“处理”,即获得用户对数据库的如下要求:( l )信息要求,指用户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得信息的内容与性质,由信息要求可以导出数据要求,即在数据库中需要存储哪些数据;( 2 )处理要求,指用户要完成什么处理功能,对处理的响应时间有什么要求,处理方式是批处理还是联机处理;( 3 )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6 .数据字典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数据字典是系统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数据字典的内容通常包括:( l )数据项;( 2 )数据结构;( 3 )数据流;( 4 )数据存储;( 5 )处理过程五个部分。其中数据项是数

二叉树的应用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样本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名称: 二叉树的应用专业班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 陈杰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高攀 完成日期: -04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题目、题目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课程设计的题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题目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2课程设计的实验报告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3课程设计的原程序代码: ..................................... 错误!未定义书签。4运行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课程设计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6参考书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课程设计的目的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经过以前的学习以及查看相关资料,按着题目要求编写程序,进一步加强对编程的训练,使得自己掌握一些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当中.在整个程序中,主要应用的是链表,可是也运用了类.经过两种方法解决现有问题. 1.2课程设计的题目: 二叉树的应用 1.3题目要求: 1.建立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存储算法 2.二叉树的先序遍历, 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输出 3.非递归的先序遍历, 中序遍历 4.二叉树的层次遍历 5.判断此二叉树是否是完全二叉树 6.二叉树的左右孩子的交换 2课程设计的实验报告内容: 7.经过递归对二叉树进行遍历。二叉树的非递归遍历主要采用利 用队进行遍历。此后的判断此二叉树是否是完全二叉树也才采

Linux 的目录树

Linux 的目录树 第1章命令行操作 熟悉在命令行界面下工作对使用和管理Linux操作系统具有很大的意义,本章介绍在RedFlagServer4.1系统中进行shell操作的知识。 1.1基础知识 以下关于Linuxshell及文件和目录的知识是学习本章的基础。 1.1.1文件命名 Linux下文件名的最大长度可以是256个字符,通常由字母、数字、―.‖(点号)、―_‖(下划线)和―-‖(减号)组成。文件名中不能含有―/‖符号,因为―/‖在Linux目录树中表示根目录或路径中的分隔符(如同DOS中的―\‖)。 Linux系统中支持文件名中的通配符,具体如下: 星号(*):匹配零个或多个字符; 问号(?):匹配任何一个字符; [ab1A-F]:匹配任何一个列举在集合中的字符。本例中,该集合是a、b、1或任何一个从A到F的大写字符; 1.1.2路径 操作系统查找文件所经过的路径称为路径名。使用当前目录下的文件时可以直接引用文件名;如果要使用其他目录下的文件,就必须指明该文件在哪个目录之中。 按查找文件的起点不同可以分为两种路径: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从根目录开始的路径称为绝对路径,从当前所在目录开始的路径称为相对路径,相对路径是随着用户工作目录的变化而改变的。 与DOS相同,每个目录下都有代表当前目录的―.‖文件和代表当前目录父目录的―..‖文件,相对路径名一般就是从―..‖开始的。 在Linux目录树中,表示根目录或是路径中的分隔符是―/‖。 1.1.3文件类型 RedFlagServer4.1系统支持以下文件类型:普通文件、目录文件、设备文件以及符号链接文件。 普通文件:包括文本文件、数据文件、可执行的二进制程序等。 目录文件:简称目录,Linux中把目录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利用它构成文件系统的分层树型结构。每个目录文件中至少包括两个文件,―..‖表示上一级目录,―.‖表示该目录本身。 设备文件:设备文件是一种特别文件,Linux系统利用它们来标识各个设备驱动器,核心使用它们与硬件设备通信。有两类特别设备文件:字符设备和块设备。 符号链接:一种特殊文件,它们存放的数据是文件系统中通向某个文件的路径。当使用符号链接文件时,系统自动地访问所保存的这个路径。 1.1.4目录结构 通过对系统目录组织结构的了解,可以在进行文件操作和系统管理时方便地知道所要的东西在什么地方。 RedFlagServer4.1的文件系统采用分层的树形目录结构。即:在一个根目录(通常用―/‖表示),含有多个下级子目录或文件;子目录中又可含有更下级的子目录或者文件的信息,这样一层一层地延伸下去,构成一棵倒置的树。树中的―根‖与―杈‖代表的是目录或称为文件夹,而―叶子‖则是一个个的文件。 下面列出了主要的系统目录及其简单描述: /bin:存放普通用户可以使用的命令文件。目录/usr/bin也可用来贮存用户命令。 /sbin:一般存放非普通用户使用的命令(有时普通用户也可能会用到)。目录/usr/sbin中也包括了许多系统命令。 /etc:系统的配置文件。 /root:系统管理员(root或超级用户)的主目录。 /usr:包括与系统用户直接相关的文件和目录,一些主要的应用程序也保存在该目录下。 /home:用户主目录的位置,保存了用户文件(用户自己的配置文件,文档,数据等)。 /dev:设备文件。在Linux中设备以文件形式表现,从而可以按照操作文件的方式简便地对设备进行操作。 /mnt:文件系统挂载点。一般用于安装移动介质﹑其它文件系统(如DOS)的分区、网络共享文件系统或任何可安装文件系统。 /lib:包含许多由/bin和/sbin中的程序使用的共享库文件。目录/usr/lib/中含有更多用于用户程序的库文件。 /boot:包括内核和其它系统启动时使用的文件。

结构设计常用数据表格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2 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不同根数钢筋计算截面面积(mm2)

板宽1000mm内各种钢筋间距时钢筋截面面积表(mm2) 每米箍筋实配面积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框架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白分率(%) 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λν(ρν=λνf/f)

受弯构件挠度限值 注:1 表中lo为构件的计算跨度; 2 表中括号内的数值适用于使用上对挠度有较高要求的构件; 3 如果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且使用上也允许,则在验算挠度时,可将计算所得的挠度值减去起拱值;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可减去预加力所产生的反拱值; 4 计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其计算跨度lo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取用。

注: 1 表中的规定适用于采用热轧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及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当采用其他类别的钢丝或钢筋时,其裂缝控制要求可按专门标准确定; 2 对处于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60%地区一类环境下的受弯构件,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可采用括号内的数值; 3 在一类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屋架、托架及需作疲劳验算的吊车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2mm;对钢筋混凝土屋面梁和托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3mm; 4 在一类环境下,对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托梁、屋架、托架、屋面板和楼板,应按二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在一类和二类环境下,对需作疲劳验算的须应力混凝土吊车梁,应按一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 5 表中规定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和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仅适用于正截面的验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斜截面裂缝控制验算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要求; 6 对于烟囱、筒仓和处于液体压力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 7 对于处于四、五类环境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 8 表中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用于验算荷载作用引起的最大裂缝宽度。 梁内钢筋排成一排时的钢筋最多根数

二叉树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1) 1.1课程设计题目 (1) 1.2 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1) 1.21 课程设计目的 (1) 1.22设计要求 (1) 1.3课程设计思想 (2) 1.4软件运行环境及开发工具 (2) 第二章概要设计 (3) 2.1 数据结构 (3) 2.2 所用方法及其原理说明 (3) 第三章详细设计 (4) 3.1详细设计方案 (4) 3.2 模块设计 (4) 3.21二叉树定义 (4) 3.22 树状显示二叉树设计 (7) 3.22 主函数设计 (10) 第四章调试和操作说明 (11) 4.1 调试 (11) 4.2 操作说明 (12) 第五章总结与体会 (12) 5.1本文的主要工作 (12) 5.2 存在问题 (12) 5.3心得体会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需求分析 1.1课程设计题目 树状显示二叉树: 编写函数displaytree(二叉树的根指针,数据值宽度,屏幕的宽度)输出树的直观示意图。输出的二叉树是垂直打印的,同层的节点在同一行上。 [问题描述] 假设数据宽度datawidth=2,而屏幕宽度screenwidth为64=26,假设节点的输出位置用 (层号,须打印的空格数)来界定。 第0层:根在(0,32)处输出; 第1层:因为根节点缩进了32个空格,所以下一层的偏移量(offset)为32/2=16=screenwidth/22。即第一层的两个节点的位置为(1,32-offset),(1,32+offset)即(1,16),(1,48)。 第二层:第二层的偏移量offset为screenwidth/23。第二层的四个节点的位置分别是(2,16-offset),(2,16+offset),(2,48-offset),(2,48+offset)即(2,8),(2,24),(2,40),(2,56)。 …… 第i层:第i层的偏移量offset为screenwidth/2i+1。第i层的每个节点的位置是访问第i-1层其双亲节点时确定的。假设其双亲的位置为(i-1,parentpos)。若其第i层的节点是其左孩子,那末左孩子的位置是(i,parentpos-offset),右孩子的位置是(i,parentpos+offset)。 [实现提示] 利用二叉树的层次遍历算法实现。利用两个队列Q,QI。队列Q中存放节点信息,队列QI中存相应于队列Q中的节点的位置信息,包括层号和需要打印节点值时需要打印的空格数。当节点被加入到Q时,相应的打印信息被存到QI中。二叉树本身采用二叉链表存储。 1.2 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1.21 课程设计目的 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设计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强有力手段,要求学生掌握数据结构的应用、算法的编写、类C语言的算法转换成C(C++)程序并上机调试的基本方法,还要求学生在完成程序设计的同时能够写出比较规范的设计报告。严格实施课程设计这一环节,对于学生基本程序设计素养的培养和软件工作者工作作风的训练,将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1.22设计要求 1、课程设计题目每组一题,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 2、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 3、设计语言C(C++)不限; 1

操作系统原理-第八章 文件系统习题(有答案)

第六章文件系统 6.3习题 6.3.1 单项选择题 1.操作系统对文件实行统一管理,最基本的是为用户提供( )功能。 A.按名存取 B.文件共享 C.文件保护 D.提高文件的存取速度 2.按文件用途分类,编译程序是( )。 A.系统文件 B.库文件 C.用户文件 D.档案文件 3.( )是指将信息加工形成具有保留价值的文件。 A.库文件 B.档案文件 C.系统文件 D.临时文件 4.把一个文件保存在多个卷上称为( )。 A.单文件卷 B.多文件卷 C.多卷文件 D.多卷多文件 5.采取哪种文件存取方式,主要取决于( )。 A.用户的使用要求 B.存储介质的特性 C.用户的使用要求和存储介质的特性 D.文件的逻辑结构 6.文件系统的按名存取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存储空间管理 B.目录管理 C.文件安全性管理 D.文件读写管理7.文件管理实际上是对( )的管理。 A.主存空间 B.辅助存储空间 C.逻辑地址空间 D.物理地址空间8.如果文件系统中有两个文件重名,不应采用( )结构。 A.一级目录 B.二级目录 C.树形目录 D.一级目录和二级目录9.树形目录中的主文件目录称为( )。 A.父目录 B.子目录 C.根目录 D.用户文件目录 10.绝对路径是从( )开始跟随的一条指向制定文件的路径。 A.用户文件目录 B.根目录 C.当前目录 D.父目录 11.逻辑文件可分为流式文件和( )两类。 A.索引文件 B.链接文件 C.记录式文件 D.只读文件 12.由一串信息组成,文件内信息不再划分可独立的单位,这是指( )。A.流式文件 B.记录式文件 C.连续文件 D.串联文件 13.记录式文件内可以独立存取的最小单位是由( )组成的。 A.字 B.字节 C.数据项 D.物理块 14.在随机存储方式中,用户以( )为单位对文件进行存取和检索。 A.字符串 B.数据项 C.字节 D.逻辑记录

文件系统结构分析

文件系统结构分析 1嵌入式文件系统 1.1嵌入式文件系统体系结构 在嵌入式系统中,文件系统是嵌入式系统的一个组成模块,它是作为系统的一个 可加载选项提供给用户,由用户决定是否需要加载它。同时,它还需要满足结构紧 凑、代码量小、支持多种存储设备、可伸缩、可剪裁、可移植等特点。基于上面的要 求,嵌入式文件系统在设计和实现时就要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来整体考虑。特别 是对文件系统内部资源的管理要做到独立性。 由于嵌入式文件系统是作为嵌入式系统的一个可选加载项提供给用户的,当 用户针对其应用的特殊要求对嵌入式系统进行配置时没有选择加载文件系统,但 是用户还是需要使用到系统I/O。由于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决定了嵌入式系统中的文件 系统不再具有I/O设备的管理功能。系统I/O的管理和使用接口的提供将由 I/O管理 模块完成,文件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自包含模块存在。 基于以上考虑,嵌入式文件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1卩 硬件 图1嵌入式文件系统体系结构 在嵌入式文件系统的最上层是文件系统 API。文件系统的一切功能都是通过这一层提供给用户的。同时,在整个文件系统中也只有这一层对用户是可见的。 在这一层中所提供的所有功能接口都将严格的遵循 POSIX标准。 文件系统核心层是实现文件系统主要功能的模块。在这一层中,文件系统要把

用户的功能操作转化成对文件系统的抽象对象的操作。这些操作将通过下面的功能模块最终落实到物理介质上面。如果文件系统需要支持多种具体的文件系统格式的话,这一层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成虚拟文件系统和逻辑文件系统。 块高速缓存的存在是为了提高文件系统的性能。在这一层中缓存着以前访问过的块设备数据。文件系统通过一定的算法来高效的管理这些数据,以提高缓冲的性能。同时,它的存在使下层的数据操作对上层的文件操作透明,提高了文件系统的模块性。 1.2 嵌入式文件系统体系的功能与特点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控制对存储设备的存取。它提供对文件和目录的分层组织形式、数据缓冲(对于实时系统,允许绕过缓冲)以及对文件存取权限的控制。 嵌入式系统所使用的文件系统除了要提供通用文件系统的功能外,还由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殊性而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嵌入式文件系统的设计应该满足如下目标: 1.实现按名存取。和桌面操作系统类似,用户对文件的操作是通过其“文件名”来完成的。因此,用户只需知道待操作文件的文件名,就可以方便的访问数据,而不必关心文件在物理设备上是如何存放的,以及如何对文件的打开、关闭操作进行处理等细节。所有与文件相关的管理工作都由文件系统组件隐式完成。 2.与实时系统相适应。嵌入式应用大多数都具有实时性需求。实时系统不仅 要求计算结果地准确无误,而且要求特定的指令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这就对文件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通用操作系统中,往往采取分页和虚拟存储器管理的机制来满足规定的指令时间。然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一般都不具有虚拟存储器管理机制,且各种外部设备的性能差异较大,控制文件系统的实时性变得非常困难。为了尽可能提高文件系统的实时性,除了选取高速存储介质作为嵌入式系统的外设外,还应该根据设备的特点设置一定大小的高速缓冲,以提高数据存取的相应速度。 3.支持多任务环境。面对日益复杂的计算环境,应用常常采取“分而治之” 的方法,将解决方案划分为多个任务,每个任务完成相对单一的功能。实时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之一就是对多任务的支持。从应用的层面上看,多任务可以对文件进行并发读操作,在实时内核进程间同步与通信机制支持下进行写操作。此外,文件系统内部实现也应该具备较好的可重入性,即利用同步机制对全局数据结构 进行必要的保护。 4.支持多种逻辑文件系统标准。随着操作系统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成熟的桌面文件系统标准,如 Windows下的FAT系列,Linux中的ext系列等。将这些成熟标

结构设计基本流程

一、结构设计的内容和基本流程 结构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 1.合理的体系选型与结构布置 2.正确的结构计算与内力分析 3.周密合理的细部设计与构造 三方面互为呼应,缺一不可。 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 二、各阶段结构设计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1.方案设计阶段 1)目标 确定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可行性,柱、墙、梁的大体布置,以便建筑专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形成一个各专业都可行、大体合理的建筑方案。 2)内容: a.结构选型 结构体系及结构材料的确定,如混凝土结构几大体系(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框架—筒体、筒中筒等)、混合结构、钢结构以及个别构件采用组合构件,等等。 b.结构分缝 如建筑群或体型复杂的单体建筑,需要考虑是否分缝,并确定防震缝的宽度。 c.结构布置 柱墙布置及楼面梁板布置。主要确定构件支承和传力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d.结构估算 根据工程设计经验采用手算估计主要柱、墙、梁的间距、尺寸,或构建概念模型进行估算。

2.初步设计阶段 目标在方案设计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调整、细化,以确定结构布置和构件截面的合理性和经济性,以此作为施工图设计实施的依据。 2)内容 ①计算程序的选择(如需要); ②结构各部位抗震等级的确定; ③计算参数选择(设计地震动参数、场地类别、周期折减系数、剪力调整系数、地震调整系数,梁端弯矩调整系数、梁跨中弯矩放大系数、基本风压、梁刚度放大系数、扭矩折减系数、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地震作用方向、振型组合、偶然偏心等); ④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材类别; ⑤荷载取值(包括隔墙的密度和厚度); ⑥振型数的取值(平扭耦连时取≥15,多层取3n,大底盘多塔楼时取≥9n,n为楼层数); ⑦结构嵌固端的选择。 3)结构计算结果的判断 ①地面以上结构的单位面积重度是否在正常数值范围内,数值太小可能是漏了荷载或荷载取值偏小,数值太大则可能是荷载取值过大,或活载该折减的没折减,计算时建筑结构面积务必准确取值; ②竖向构件(柱、墙)轴压比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在此阶段轴压比必须严加控制;③楼层最层 间位移角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理想结果是层间位移角略小于规范值,且两个主轴方向侧向位移值相近;④ 周期及周期比;⑤剪重比和刚重比⑥扭转位移比的控制;⑦有转换层时,必须验算转换层上下刚度比 及上下剪切承载力比;等等 4)超限判别:确定超限项目(高度超限、平面不规则、竖向不连续、扭转不规则、复杂结构等)和超限程度是否需要进行抗震超限审查。结构计算中可能需要包括地震的多向作用、多程序验证、多模型包络、弹性时程分析、弹塑性时程分析、转换结构的应力分析、整体稳定分析,等。 a.性能化设计和性能目标的确定(如需) b.基础选型和基础的初步设计 如果是天然地基基础,需确定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基础型式、基础埋深、下卧层(强度、沉降)等;如果是桩基础,需确定桩型、桩径、桩长、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等等。并应注意是否存在液化土层、大面积堆载、负摩阻、欠固结土层等特殊问题。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含菜单

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报告 系(院):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计科11005 姓名:张林峰 学号: 201003784 指导教师:詹泽梅 设计时间:2012.6.11 - 2012.6.18 设计地点:12教机房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2)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2) 三、需求分析 (2) 四、总体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详细设计与实现[含代码和实现界面].. 8 六、课程设计小结 (15)

一.设计目的 1.能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情况,结合数据结构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算法,分析并正确确定数据的逻辑结构,合理地选择相应的存储结构,并能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算法。 2.提高程序设计和调试能力。学生通过上机实习,验证自己设计的算法的正确性。学会有效利用基本调试方法,迅速找出程序代码中的错误并且修改。 3.初步掌握软件开发过程中问题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能。 4.训练用系统的观点和软件开发一般规范进行软件开发,培养软件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科学的工作方法和作风。 5.培养根据选题需要选择学习书籍,查阅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根据《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的结构体系,设计一个基于DOS菜单的应用程序。要利用多级菜单实现各种功能。比如,主界面是大项,主要是学过的各章的名字诸如线性表、栈与队列、串与数组及广义表等,子菜单这些章中的节或者子节。要求所有子菜单退出到他的父菜单。编程实现时,要用到C++的面向对象的功能。 三.需求分析 菜单运用极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菜单运用起来极其方便。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行业出现多样化,也就需要各式

树形目录结构文件系统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题目名称树形目录结构文件系统学生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1 年1 月13 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3) 二、设计概要 (3) 三、详细设计 (3) 3.1数据结构设计 (4) 3.2程序功能模块图 (5) 3.2.1 文件管理系统主功能图示 (5) 3.2.2 用户界面管理图示 (5) 3.2.3 新建文件图示 (6) 3.2.4 复制、剪切文件图示 (6) 3.2.5 粘贴文件图示 (7) 3.2.6 删除文件图示 (7) 四、程序界面设计及运行结果分析 (8) 五、课程设计总结 (12) 六、参考文献 (12)

一、课程设计目的: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是配合操作系统课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通过设计实现一个综合作业,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编制清晰、合理、可读性好的系统程序的能力,加深对操作系统课程的理解。 二、设计概要: (1) 运行平台: Windows系列 (2) 设计平台: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3) 存储系统:XML文件 (4) 运行需求: .NET Framework 2.0版本以上 (5) 软件简介: 文件管理系统 (6) 功能简介: A、提供用户登录注销功能 B、多用户管理,多级目录形式,文件可互相共享. C、智能化的树形和列表界面操作(包括图标、列表以及详细显示方 式,方便的菜单,右击菜单,工具栏等) D、模拟Windows多种实用功能 (7)本系统参照了windwos文件管理结构,实现了其大部分常用功能,采用多用户系统实现了文件夹与文件的创建,打开,读写,删除,关闭,剪切,复制,粘贴,重命名,刷新,查看,排列图标、属性设置、模糊搜索以及多用户文件共享功能。 三、详细设计: 3.1、数据结构设计: 本程序采用XML文件形式管理文件信息,XML文件适合小数据块的存储和传输,.NET为XML提供了丰富的类库,更加方便了操作使用,详细数据设计思路如下: XML文件编码声明: 首节点: 用户设计: 两个数据段:用户名和用户密码; XML实现: 文件夹设计: 一个数据段:文件夹名称 XML实现: 文件设计: 四个数据段:文件名称、文件保护码、文件空间和文件共享性

FAT32文件系统的存储组织结构

FAT32文件系统的存储组织结构(一) (2012-05-19 16:57) 标签: FAT32 文件系统分类:文件系统 对磁盘的物理结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后,我们来仔细探讨FAT32文件系统的存储组织结构。说到文件系统的组织结构,我们应该马上意识到,这指的是文件系统在同一个分区内的组织结构,在这个话题上,我们完全可以不管分区之外的所有事情。 为了分析FAT32文件系统的存储组织结构,我们来建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文件系统:将U盘插入电脑,将U盘格式化成FAT32分区格式: 以建好的U盘FAT32文件系统为基础,下面从文件系统的各个组成来分别加以介绍。 分区引导扇区DBR 用winhex打开U盘显示如下:

这是FAT32分区引导记录,定义如下: 偏移00H: 3字节的跳转指令 EB 58 90,跳过下面的BPB和扩展BPB部分 偏移03H:8字节的硬盘分区类型文本字符名:4D 53 44 4F 53 35 2E 30 即:MSDOS5.0 偏移0BH: 25字节的分区参数块(BPB),细分如下: 偏移0BH:扇区字节数 00 02 即0X0200,512字节 偏移0DH:每簇扇区数 08即每簇包括8个扇区

偏移0EH:保留扇区数 24 00即保留36个扇区 偏移10H:FAT表份数 02即两个FAT表 偏移11H:未用 00 00 偏移13H:未用 00 00 偏移15H:介质类型 F8即本地硬盘 偏移16H:未用 00 00 偏移18H:每磁道扇区数 3F 00 即每磁道63扇区 偏移1AH:磁头数 FF 00即255个磁头 偏移1CH:隐藏扇区数 80 1F即8064个隐藏扇区 偏移20H:磁盘总扇区数 80 F0 77 00即总共7860352个扇区 (7860352*512=4024500224,因为我的U盘是4G) 偏移24H:52字节的扩展分区参数块(扩展BPB),细分如下: 偏移24H:FAT表占用扇区数 EE 1D 00 00即FAT表占7662个扇区 偏移28H:未用 00 00 00 00 偏移2CH:根目录入口簇号 02 00 00 00即根目录从02号簇开始 偏移30H:文件系统信息扇区号 01 00即扇区1 偏移32H:备份引导扇区的位置 06 00即6号扇区(第7个扇区),从WINHEX中我们也可以看到,6号扇区的内容和0号引导扇区内容是一样的 偏移34H:未用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偏移40H:物理磁盘号 00 偏移41H:未用 00 偏移42H:扩展引导标志 29即0X29 偏移43H:磁盘序列号F1 2A 27 04通常为一随机数 偏移47H:卷标ASCII 4E 4F 20 4E 41 4D 45 20 20 20 20 即NO NAME

第五章 文件系统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文件系统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文件系统主要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软件资源,即对于各种的管理。 【答案】文件 【解析】用户使用计算机来完成自己的某项任务时,总会碰到这样一些问题:其一,使用现有的软件资源来协助自己工作。例如,利用系统调用和利用库函数与实用程序等来减少编程的工作量,避开与硬件有关的部分。其二,编制完成的或未完成的程序存放在什么地方,需要访问的数据存放在什么地方。这实际上是怎样对软件资源进行透明的存放,并能透明地存取,文件系统也就应运而生了。 2.从用户的角度看,文件系统的功能是要实现①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般要建立② 【答案】①按名存取,②文件目录 【解析】文件系统的建立就是要让用户透明地对文件进行存取,这就要求文件系统要解决把每个文件的符号名与其所在的文件存储空间中的物理地址联系起来的问题,这也是文件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实现符号名与具体物理地址的转换,其主要环节是查目录。所以,文件目录的组织是文件系统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3.UNIX系统中,一般把文件分为① 、② 和③ 三种类型。 【答案】①普通文件、②目录文件、③特殊文件 【解析】普通文件既包括系统文件,也包括用户文件、库函数文件和实用程序文件。它主要指组织格式是无结构、无记录概念的字符流式文件。 目录文件则是由文件系统中的各个目录所形成的文件。 特殊文件(或设备文件)在UNIX系统中,每台设备都被看作为一个特殊文件。 4.串联文件是文件① 组织的方式之一,其特点是用② 来存放文件信息。 【答案】①物理,②非连续的物理块 【解析】串联文件结构中,每个物理块设有一个指针,指向其后续连接的另一个物理块,从而使得存放同一文件的物理块链接成一个串联队列。 5.文件存储器一般都被分成若干大小相等的① ,并以它为单位进行 ② 。 【答案】①物理块,②信息交换 【解析】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是文件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磁盘、磁带是常见的文件存储器。 6.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的基本方法有① 、② 。 【答案】位示图法、空闲块链接法。 【解析】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实质上是空闲块的组织和管理问题,它包括空闲块的分配与空闲块的回收等问题,这就要求对文件存储空间的空闲块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7.目录文件是由① 组成的,文件系统利用② 完成“按名存取”和对文件信息的共享和保护。 【答案】①文件说明,②目录文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