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墙体与基础
- 格式:pptx
- 大小:18.74 MB
- 文档页数:70
房屋建筑学辅导资料七主题:第六章墙和基础构造(1-3节)学习时间:2013年5月13日-5月19日内容:这周我们将学习第一篇民用建筑设计中的第六章(1-3节),关于墙与基础构造的相关内容,通过本周的学习,我们需要掌握建筑物墙体的类型及设计要求,不同类型墙体的构造,墙面装饰。
一、学习要求1、了解墙体的分类;2、掌握墙体设计的要求;3、掌握实体墙的组砌方式;4、掌握墙体细部构造,其中重点掌握勒脚防潮层的做法;5、掌握砌块墙面的划分原则,了解砌块的材料及其类型。
二、主要内容第六章墙和基础构造第一节墙体的类型及设计要求(一)墙体的分类(考查形式为选择题)墙体依其在房屋所处位置不同,有内墙和外墙之分。
凡位于建筑物外界四周的墙称外墙。
外墙是房屋的外围护结构,起着挡风、阻雨、保温、隔热等围护室内房间不受侵袭的作用;凡位于建筑内部的墙称内墙,内墙主要是分隔房间;凡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称横墙,横向外墙一般称为山墙;而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纵墙,纵墙有内纵墙与外纵墙之分;在一片墙上,窗与窗或门与窗之间的墙称窗间墙;窗洞下的墙称窗下墙。
墙体各部分名称墙体根据结构受力情况不同,有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之分。
凡直接承受上部屋顶、楼板所传来荷载的墙称承重墙;凡不承受上部荷载的墙称非承重墙,非承重墙包括隔墙、填充墙和幕墙。
凡分隔内部空间其重量由楼板或梁承受的墙称隔墙;框架结构中填充在柱子之间的墙称框架填充墙;而悬挂于外部骨架或楼板间的轻质外墙称幕墙。
外部的填充墙和幕墙不承受上部楼板层和屋顶的荷载,却承受风荷载和地震荷载。
墙体按所用材料不同,可分为砖墙、石墙、土墙及混凝土墙等。
墙体根据构造和施工方式的不同,有叠砌式墙、版筑墙和装配式墙之分。
(二)墙体的设计要求根据墙体所处位置和功能的不同,设计时应满足以下要求:(考查形式为简答题,需要重点掌握)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2、具有必要的保温、隔热等方面的性能3、应满足防火要求4、应满足隔声要求第二节砖墙(一)砖墙材料砖墙的主要材料是砖与砂浆。
第六章墙体与基础试卷1(1)墙体按受力情况分为()。
①山墙②承重墙③非承重墙④内墙⑤空体墙A:①④⑤B:②⑤C:③④D:②③(2)在一般民用建筑中,小开间横墙承重结构的优点有()。
①空间划分灵活②房屋的整体性好③结构刚度较大④有利于组织室内通风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④(3)在墙体设计中,为简化施工,避免砍砖,凡墙段长度在1500mm以内时,应尽量符合砖模即()。
A: 115mmB: 120mmC: 125mmD: 240mm(4)钢筋砖过梁两端的砖应伸进墙内的搭接长度不小于()mm。
A: 20B: 60C: 120D: 240(5)伸缩缝是为了预防()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而设置的。
A:温度变化B:地基不均匀沉降C:地震D:荷载过大(6)隔墙自重由()承受。
①柱②墙③楼板④小梁⑤基础A:①③B:③④C:③D:①⑤(7)天然大理石墙面的装饰效果较好,通常用于以下部位:()。
①外墙面②办公室内墙面③门厅内墙面④卧室内墙面⑤卫生间内墙面A:①③B:②④⑤C:①④D:②(8)刚性基础的受力特点是()。
A:抗拉强度大、抗压强度小B:抗拉、抗压强度均大C:抗剪切强度大D:抗压强度大、抗拉强度小(9)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 )地下室地坪时,一般只做防潮处理。
A:高于B:高于300MMC:低于D:高于100MM(10) 以竖挺为主要受力杆件的元件式玻璃幕墙,其竖挺间距一般不宜超过()米。
A: 1B: 1.5C: 2D: 2.5正确答案:题1.D题2.C题3.C题4.D题5.A题6.B题7.A题8.D题9.C题10.B。
6墙体与基础⑴述墙体类型的分类方式及类别。
答:墙体按所处位置可以分为外墙和内墙。
外墙位于房屋的四周,故又称为外围护墙。
内墙位于房屋内部,主要起分隔内部空间的作用。
墙体按布置方向又可以分为纵墙和横墙。
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得墙称为横墙,外横墙俗称山墙。
根据墙体与门窗位置的关系,平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间墙,立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下墙。
按构造方式墙体可以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组合墙三种。
按施工方法墙体可以分为块材墙、板筑墙及板材墙三种。
⑵述砖混结构的几种结构布置方案及特点。
答:结构布置方式主要指承重结构的布置。
砖混结构的墙体承重方案主要有四种:①横墙承重体系:承重墙体主要由垂直于建筑物长度方向的横墙组成。
楼面荷载依次通过楼板、横墙、基础传递给地基。
由于横墙起主要承重作用且间距较密,建筑物的横向刚度较强,整体性好,对抗风力、地震力和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有利,但是建筑空间组合不够灵活。
纵墙只承受自身的重量,主要起围护、隔断和联系的作用,因此对纵墙上开门、窗限制较少。
这一布置方式适用于房间的使用面积不大,墙体位置比较固定的建筑,如住宅、宿舍、旅馆等。
②纵墙承重体系:承重墙体主要由平行于建筑长度方向的纵墙承受楼板或屋面板荷载。
楼面荷载依次通过楼板、梁、纵墙、基础传递给地基。
其特点是内外纵墙起主要承重作用,室内横墙的间距可以增大,建筑物的纵向刚度强而横向刚度弱。
为抵抗横向水平力,应适当设置承重横墙,与楼板一起形成纵墙的侧向支撑,以保证房间空间刚度及整体性的要求。
此方案空间划分较灵活,适用于空间的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的空间、墙位置在同层上或上下层之间可能有变化的建筑,如教学楼中的教室、阅览室、实验室等,但对在纵墙上开门窗的限制较大。
相对横墙承重体系来说,纵墙承重体系楼刚度较差,板材料用量较多。
③双向承重体系:即纵横墙承重体系,承重墙体由纵横两个方向的墙体混合组成。
双向承重体系在两个方向抗侧力的能力都较好。
第六章墙体与基础试题第六章墙体与基础试题1墙体按受力情况分为()A、山墙B、承重墙C、非承重墙D、内墙E、空体墙答案 B C2 墙体按受力情况分为()A、山墙B、承重墙C、非承重墙D、内墙E、自承重墙答案 B C3 墙体按受力情况分为()A、组合墙B、承重墙C、非承重墙D、隔墙E、自承重墙答案 B C4墙体按所处位置分为()A、外墙B、纵墙C、山墙D、内墙E、横墙答案 A D5 墙体按受力情况分为()和()两类。
答案承重墙、非承重墙6 墙体按其构造及施工方式不同有()、()和组合墙等。
答案实体墙、空体墙7自承重墙属于非承重墙。
()Y8砖混结构的结构布置方案有哪几种?并说明其优缺点。
答案:有横墙承重体系、纵墙承重体系、双向承重体系和局部框架承重体系(1分)。
采用横墙承重体系的建筑横向刚度较强,对抗风力地震力和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有利,对纵墙上开门、窗限制较少,但是建筑空间组合不够灵活(1分);采用纵墙承重体系的建筑室内横墙的间距可以增大,空间划分较灵活,但建筑物纵向刚度强而横向刚度弱,对纵墙上开门、窗限制较大,相对横墙承重体系楼板刚度较差,板材料用量较多(1分);双向承重体系在两个方向抗侧力的能力都较好,抗震能力比前两种体系都好,建筑组合灵活,空间刚度较好(1分);局部框架承重体系可以满足大空间的使用要求,用框架保证房屋的刚度,但水泥及钢材用量较多(1分)。
9 在砖混结构建筑中,承重墙的结构布置方式有()。
A、横墙承重B、纵墙承重C、山墙承重D、纵横墙承重E、部分框架承重答案A B D E10纵墙承重的优点是()。
A、空间组合较灵活B、纵墙上开门、窗限制较少C、整体刚度好D、楼板所用材料较横墙承重少E、抗震好答案 A11在一般民用建筑中,小开间横墙承重结构的优点有()A、空间划分灵活B、房屋的整体性好C、结构刚度较大D、有利于组织室内通风答案 B C D12 横墙承重方案常用于()A、宿舍B、住宅C、旅馆D、教学楼E、影剧院答案 A B C13横墙承重方案中建筑开间在()较经济。
房屋建筑学:墙和基础构造概述在房屋建筑学中,墙和基础构造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墙体承担着支撑房屋结构和分隔内外空间的功能,而基础则起到分散和传递房屋负荷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墙和基础构造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材料,并探讨墙和基础在房屋建筑中的关键作用。
墙的分类墙体可以根据材料、功能和结构形式进行分类。
根据材料的不同,墙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砖墙:由砖块砌成的墙体,常用于传统建筑和住宅建筑中。
2.石墙:由石块砌成的墙体,常见于古建筑和城市保护区。
3.钢筋混凝土墙:由钢筋和混凝土构成的墙体,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建筑和高层建筑中。
4.木材墙:由木材构成的墙体,常用于木质结构的建筑和乡村别墅。
墙体可以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1.承重墙:用于支撑和承受房屋重量的墙体,通常位于房屋的主要结构部分。
2.隔墙:用于分隔房屋内部空间的墙体,常见于卧室、浴室、厨房等区域。
3.外墙:用于围合建筑物外部的墙体,起到保温、防水和美观的作用。
结构形式分类墙体可以按其结构形式进行分类:1.空心墙:内部有空洞或腔体的墙体,常用于隔音和隔热的需求。
2.实心墙:由实心的砖块、混凝土等材料构成的墙体,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基础构造基础是房屋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房屋的重量和负荷,并将其传递到地基上。
基础的类型和施工方法会受到地面状况和所承载的负荷等因素的影响。
基础的类型常见的基础类型包括:1.承台基础:适用于土质较好,负荷均匀分布的场地,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构成。
2.梁带基础:用于负荷集中的墙体附近,通过加宽的基础承载墙体负荷。
3.独立基础:用于单个柱子或墙体的基础,将负荷直接传递到地基上。
4.筏式基础:适用于地基承载能力差或负荷较大的情况,通过加大基础底面积来分散负荷。
基础的施工方法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地基处理:清理地表杂物、挖掘基坑,确保地基的平整和稳固。
2.筑基:根据设计要求,在基坑中浇筑混凝土基础,通常需要加入钢筋增加强度。
房屋建筑学复习资料之墙体基础房屋建筑学复习资料之墙体与基础第六章、墙体与基础1、墙的类型:(1)按所处位置分:外墙(外围护墙):位于房屋的四周;内墙:位于房屋内部主要起分隔内部空间的作用。
(2按布置方向分:纵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横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外横墙俗称山墙。
2、民用墙的作用:(1)承受屋顶、楼板传给它的荷载,本身的自重荷载和风荷载,所以它具有承重作用。
⑵隔阻自然界的风、雨、雪的侵袭。
防止太阳的辐射、噪声的干扰以及室内热量的散失等,起保温、隔热、隔声、防水等作用,这些作用称为围护作用。
⑶把房屋划分为若干房间和使用空间,称为分隔作用。
3、高厚比:墙、柱的计算高度与墙厚的比值。
高厚比越大,稳定性越小;【高厚比必须控制在允许值以内】允许高厚比限值的确定考虑因素:砂浆强度等级、材料质量、施工水平、横墙间距。
4、墙的功能:⑴外墙保温与隔热;一、保温措施:①提高外墙保温能力{增加外墙厚度,选用孔隙率高、密度轻的材料做外墙,采用多种材料的组合墙}②防止外墙中出现凝结水;③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
二、隔热措施:选用热阻大、重量大的材料作外墙,用光滑、平整、浅色的材料(以增加对太阳的反射能力)。
⑵隔声要求:为保证建筑的室内使用要求,不同类型的建筑具有相应的噪声控制标准,墙体主要隔离由空气直接传播的噪声。
控制噪声,对墙体一般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墙体的密缝处理;②增加墙体密实性及厚度,避免噪声穿透墙体及墙体振动;③采用有空气间层或多孔性材料的夹层墙,提高墙体的减振和吸音能力;④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垂直绿化降噪。
⑶其它方面的要求:①防火要求:选择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符合防火规范规定的材料。
②防水防潮要求:在卫生间、厨房、实验室等有水的房间及地下室的墙应采取防水防潮措施。
③建筑工业化要求:在大量性民用建筑中,墙体工程量占着相当的比重。
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提高工效、降低劳动强度,并应采用轻质高强的墙体材料,以减轻自重、降低成本。
基础与墙身的界限划分在当今社会,基础建设和墙身建筑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是建筑物的根基,而墙身则是建筑物的外部结构。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
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整个建筑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面。
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个坚固的基础可以使建筑物经受住自然灾害的考验,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在基础建设中,必须注重细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规范,以免出现问题。
墙身是建筑物的外部结构,它起到了美化和保护建筑物的作用。
墙身的设计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同时也要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在选择墙身材料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耐久性、保温性能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舒适性。
基础和墙身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非常明确。
基础是建筑物的一部分,它与墙体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然而,基础和墙身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
基础为墙身提供了支撑,而墙身则起到了保护基础的作用。
两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稳定和美观的建筑。
随着城市的发展,基础建设和墙身建筑变得越来越重要。
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他们希望建筑物不仅能够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还要具有良好的外观和舒适的环境。
因此,在基础和墙身的设计中,需要兼顾功能和美观,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为了确保基础和墙身的质量,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
建筑师和工程师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管,提高建筑质量监督的力度,以保障公众的利益。
基础和墙身的界限可能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区有所不同。
在一些传统的建筑中,基础和墙身之间的分界线可能更加模糊,墙身可能更加注重艺术表现。
然而,在现代建筑中,基础和墙身的分界线更加清晰,墙身的设计更加注重功能和实用性。
无论是基础还是墙身,它们都是建筑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基础承载着建筑物的重量,墙身为建筑物提供了保护和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