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课件第十讲岭南的民系之三——福佬
- 格式:ppt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16
中原移民与岭南三大民系的形成从自然地理方面来说,岭南主要指今广东与江西、湖南、广西交界的南岭山脉(越城岭、荫渚岭、都宠岭、骑田岭、大庾岭)以南的南粤地区。
先秦时期古越族人生活在岭南地区,北方五岭阻隔了南越与中原区地的联系,古南越人形成了自己的原始文化。
经过10多万年的进化,南越地区一步一步从蒙昧、野蛮向文明社会迈进。
到西周时期,南越作为一个族体已基本形成。
古代文献中所见的“仓吾”、“南蛮”、“南瓯”、“越骆”、“南海”等,主要指今天两广境内的古越人。
南越族主要分布在珠江流域和韩江流域。
商周以来,南越族便与中原及长江流域的吴、越、楚等国有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
当时除东南面的通道外,粤北、粤西著名的“湘桂走廊”自古以来就是陆路和水路的南北通道。
《羊城古钞》载“周时,南海有五仙人,衣五色衣,骑五色羊,来集楚亭,各以谷穗一茎六出留与州人,且祝曰:愿此间永无饥荒。
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
”这便是传说中公元前862年(周夷王八年)楚国兴盛起来,楚君(熊渠)派人至广州附近设置“楚亭”,治理和开发岭南。
后人为了纪念仙人和羊,便盖了一座五仙观(今广州市惠福西路),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以后又在越秀公园建立了一座“五羊石雕像”,这座雕像便成为广州城市的象征,后来又在越秀公园南边山腰建了一座“古之楚亭”牌亭以示纪念。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原人民南迁,对岭南三大民系形成、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大规模移民活动则发生在秦统一岭南之后、西晋时期、两宋时期三个阶段。
“六王毕,四海一”。
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设桂林、南海、象郡三郡。
今广东省跨三郡十六县,大部分地区属于秦政治统治范围,南海郡首府设在番禺(今广州市),于是番禺便成为岭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从此南越族人结束了长期以来各自为政、互不统属的局面,岭南地区正式归入中央集权政府的版图。
战争结束,秦军就地留戍落籍,与越人杂居。
而伴随秦军到达岭南的,除大批掌握各种技能的“亡人”、“罪人”、“贾人”以外,秦始皇甚至应龙川县令赵佗请求,另外征集一万五千名未婚女子南下“以为士卒衣补”,“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和婚姻问题”。
腊月廿四这一天妈妈们开始拜神啦!这时拜的神叫做灶君,也称灶神,拜灶君俗称“谢灶”。
其实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灶神是天上派来住在每户人家的,年底会返天报告该家一年善恶,由天帝分别给予吉凶,人们为了让灶神说好话,就用丰盛的祭品贿赂他,黏住他的嘴,不让他打小报告。
因为灶神是管炉灶,也就是厨房伙食的,所以人们通常会在厨房拜灶神,祭灶的贡品有:一碗米,片糖,一碗清水,一猪肉,蔗、柑橘等。
以前听老人家讲“冬柑,年橙,谢灶桔”。
意思大概是冬至拜神的时候要用柑桔,过年用橙,而谢灶就要桔。
年二十八“年二十八,洗邋遢”,是广东人的传统习俗。
洗邋遢是一语双关的。
一个是大扫除,另一个是将一切厄运、霉气统统随污糟垃圾扫出门的意思。
灶神爷是最挑剔环境卫生的,特别在他主管厨房灶台周围的辖领地。
若灶神爷看了满意,他就会到天宫说好话,带给人间一年平安。
年三十家人的团年饭。
现在好多家庭会到外面去聚餐的,所以相应的要提早预定酒家。
通常不提前两个星期那些饭店是没有位置的。
去逛花街,因为过了除夕,花街就会拆的啦。
还有一个就是守岁。
为父母祈祷长寿。
年初一一大早祭祖,就是拜祖先。
起床焚香,放炮仗。
初一的中午饭必须吃斋。
最著名的一道斋菜是“罗汉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成。
希望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天吃完,往后就可以大鱼大肉了。
小时候觉得那个特别难吃,又冬菇又木耳的,所以很多妈妈就把它换成粉丝啊、腐竹、虾米、鸡蛋,来让小孩子吃。
年初二“开年”就是相当于新的一年开始,这一天开始才能吃肉。
一大早,家中妇女要主持“开锅”,下花生油,煎萝卜糕、炸油角、麻花,反正就是把油炸开。
不过现在更多人喜欢将开年饭摆到酒楼吃,吃得越早越好。
往来拜节广州的一些郊区农村还保留着“放生”的习俗,买活鲤鱼,用红纸盖上鱼眼,拜神之后到河塘放生。
我妈就直接放生金鱼的。
广州有个习俗是要回娘家拜年。
为什么是在年初二呢?在以前,祖先在年底从天上回家享受供奉。
女儿嫁出去就算“外人”,老祖宗如果看到家里有“外人”,就不愿进娘家。
广东是一个移民省份。
古代为瘴疠之地,而如今却是繁华之域,如果没有几千年几百年来前赴后继的外来移民、南渡衣冠,是不可能有今日的。
而移民多自北来,尤以河南,陕西,山西等中原一带为多。
几经转折,几经融合,终入粤地。
而据入粤之先后、与土著融合之程度,又形成汉之三大民系:广府、客家、潮汕(或福佬)。
三大民系各有特色,合为广东之三夺奇葩。
语言:广府说粤语(又称广州话、广东话、白话),客家说客家话(又称新民话、艾话),潮汕说潮州话。
聚居地:广府居珠三角、粤西、粤北;客家居粤东、粤东北、粤北,散居珠三角及粤西;潮汕居粤东四市。
入粤先后:广府》潮汕》客家与土著融合程度:广府》客家》潮汕人口:广府》客家潮汕广府的代表城市为广州;客家代表城市为梅州;潮汕代表城市为潮州。
客家居山,潮汕靠水,广府山水兼居。
广府人善经商,客家多从政,潮汕两者兼之。
广府人会花钱,潮汕人会赚钱,客家人会省钱。
普通话水平:客家》潮汕》广府饮食口味:广府潮汕好清淡,客家口味浓厚。
戏剧方面:广府有粤剧,潮汕为潮剧,客家为广东汉剧。
重学程度:客家》潮汕》广府重商程度:潮汕》广府》客家富裕程度:广府(珠三角)》潮汕》广府(非珠三角)》客家团结程度:潮汕》客家》广府男子身高:潮汕》客家》广府女子相貌:潮汕》客家》广府女子优秀程度:客家》潮汕》广府重男轻女程度:潮汕≈客家》广府大男子主义:客家≈潮汕》广府超生现象:潮汕》客家》广府体育:广府潮汕好篮球,客家好足球海外侨民分布:广府多在欧美,客家潮汕多在东南亚■开放务实的广府人广府文化分布于珠江流域,珠江三角洲是其重要聚居地。
广府人是三大民系中最先形成,也最早受到近代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影响,因此最具开放性。
广府人易于接受外来事物,敢于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
中国第一个留学生容闳、第一个工程师詹天佑、第一个飞行员冯如即为杰出代表。
广府人具有冒险、创新精神,在近代史上极具反抗性和斗争性,在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岭南地域文化一、填空题:1、岭南东部汉族的“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以及福佬民系。
2、广府民系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其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
3、广东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主要包括黎、壮以及畲三个民族。
4、最早记载“疍民”的典籍是晋代的《华阳囯志》5、光孝寺是广州现存最古老的佛寺。
6、“三元里”7、陈皮、老姜以及禾秆草8、“北园酒家”9、矮脚掉扇门、趟拢、硬木大门 10、春色、火色(夜色)11、玉皇大帝 12、猪脷、猪润 13、摸龙床、爱青蛇、吃金猪 14、雷神15、青龙、朱雀、玄虎二、名称解释1、福佬民系:答:福佬民系是指操闽南,闽北方言的群体,地域分布为潮州、汕头以及海南岛一带,并有一部分由福建迁入广西。
2、蛋民;答:“蛋民”既是水上民居。
由于没有固定的地域居所,其以为家室的舟榵漂泊不定,分布又相当广泛,体质特征与珠江口各县水网地段的陆上居民相似,其群体内通用语言为广州方言,虽然语音上有所变异,但未发现有属于其他语系语族的特殊要素,所以解放后没有被认定为一个“民族”。
3、“三妹山”答:多以刘三妹坐化于岩石之上而得名。
4、惠能;答:惠能的含义是:惠者,施惠万民,晋渡众生;能者,法力无边,超凡出众也。
5、粤俗好歌;答:广东人在喜庆时候用于欢迎来宾的歌曲,种类有:送花歌、山歌......等等都可称为“粤俗好歌”。
1、粤菜;答:粤菜是我国的四大菜系之一,主要包括广州菜、潮州菜、东江(客家)菜、海南菜四大菜系,而以广州为代表。
2、骑楼;答:骑楼指的是:在楼房前座跨从行道悬空建起的房屋。
3、妈姐装;答:妈姐装因顺德妈姐而得名。
4、飘色;答:飘色是流行于番禺沙湾和吴川梅菉一带的一种民间游艺。
5、自梳女;答:自梳女实质就是同性恋的女性。
1、何仙姑;答:何仙姑是八仙之一,传说是今增城市小楼镇人,姓何,名秀姑。
幼时得吕洞宾超度升仙所以称为何仙姑。
2、城隍;答:原为城市守护神。
古代称有水的城堑为“池”,无水的城堑为“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