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信息系统 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30
网上书店的系统规划1.1系统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和意义1.1.1网上书店的系统建设的背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上宣传自己的产品,喜欢网上购物。
图书产品从其外部特征来看,品种繁多,实体书店或其它图书发行者无法有足够大的店面来展示所有品种;单价不高,在网络信用还存在缺失的环境下能造成的损失较小,读者也乐于尝试在线购买。
所以网上书店网站也在互联网上纷纷出现。
1.1.2 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就网上书店而言,由于网络已经覆盖全球,信息量大而独具优势。
售书的理念也很简单,就是读者可以自己寻找自己喜爱的书为替读者找寻他们想要的书。
对于读者来说,网上书店近在咫尺,并且永不下班关门,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地查询和订购图书,读者无需亲临书店,一档一档地找,一本一本地翻,只要坐在电脑前,开机上网即可买到所需书籍,而且读者的挑选余地也大多了,检索也很方便,同时还减少了购书过程中的支出,另外应当看到图书选购必得翻阅详看,耗时费力,特别是热衷购书者,几乎都是奋力开拓事业者和苦心求学深造者,时间对他们而言无比宝贵,网上购书节省了大量时间,这对于那些没有时间经常逛传统书店或其住所离传统书店较远的读者来说,具有实际意义。
因此网上售书必将有长足的发展。
本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图书的在线销售,包括管理库房中的图书,以及管理用户的购物车,从而实现结帐等一系列功能,让用户足不出户就能够在网上书店购买到自己所需的图书,形成书店和用户双赢的局面。
1.1.3 系统建设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网上书店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通过网上书店,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选购自己所需的图书。
网上书店是根据公司的实际需求、应用动态网页技术开发而成。
该系统主要由前台信息发布网站和后台管理维护系统两部分构成;在支持整个网站的运作功能的基础上,能帮助用户对前台网站进行日常管理和信息发布;并具有占用系统资源少、信息量大、站点维护方便、便于扩充和更新、易于继承和保护历史数据等优点。
.如何占优势?目录引言 (3)一背景篇 (4)1.1 新华书店的发展历程 (4)1.1.1新华书店简介 (4)1.1.2 新华书店发展史 (5)案例示 (7)二我的分析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消费市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图书市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消费者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竞争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替代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供应商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案例1 凯马特与沃尔玛一.凯马特公司凯马特对于国内的许多消费者来讲,虽然比较陌生,但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公司在美国乃至世界商业界确是赫赫有名的,甚至与当今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相比也曾有一个辉煌的历史。
当1970年10月1日沃尔玛上市的时候,凯马特是美国《廉价零售商》排列的71家最大零售连锁店的第一名,年销售额达到20亿美元,是沃尔玛的45倍,分店达488家,是沃尔玛的27倍。
1974年,凯马特的销售额达到46亿美元,而沃尔玛当时仅为1.67亿美元。
1982年,凯马特的销售额达186亿美元,是世界第二大零售商,是当时沃尔玛的5倍,店铺数则是沃尔玛的4倍。
而这样一个历史悠久,规模巨大的百年老店却于2002年申请破产保护。
其中的故事不得不乃人深思。
(一)凯马特的历程1899年克雷斯哲在底特律模仿吾尔沃思创建了“5~10美分”商店,名为克雷斯哲。
1912年,克雷斯哲85家店销售额高达1000万美元。
1955年,克雷斯哲已经拥有673家商店,年销售额达到了3.54亿美元。
但直到1962年3月1日,克雷斯哲公司经过慎重考虑,才宣布进入折价经营领域,成立了第一家名为凯马特的折扣商店,店址位于底特律郊区,面积为6000平方米。
这时的凯马特以薄利多销为目标,商品价格低廉,出售全国知名品牌或自我品牌,保证顾客满意并提供退货服务。
1963年,它通过降低股东红利的方法,建立了53家凯马特折扣店,销售额达到8300万美元。
1964年,克雷斯哲又开了37家凯马特店,成为全美最大的折扣商店连锁公司。
1966年,凯马特折扣店的销售额已达到5.67亿美元,占克雷斯哲总销售额的一半还多。
1968年,凯马特商店数已达到273家,销售额达到12亿美元。
即使在经济衰退的1970年,克雷斯哲也开了74家新凯马特店,使其成为继希尔斯,彭尼之后的美国第三大日用品零售商。
1976年,克雷斯哲公司销售额达到了84亿美元。
1977年公司正式改名为凯马特公司,从此,凯马特成为折扣商店的代名词。
唐宁书店案例分析关键词:案例、实施、启示。
唐宁,其在美国纽约皇后区的唐宁书店,成为了全球最成功的书店之一;而美国最大的连锁书店巴诺连锁店总裁则认为“这种非传统的开放式的卖场设计方法和我们所熟悉的图书专业性的商品陈列方法相比,更容易吸引读者”。
唐宁,是一位勇敢的女士。
她对于旧书市场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
她从中得出结论,只要打破原来书店的界限,提供新鲜多样化的选择,顾客就会愿意光临书店并停留下去。
为此,她进行了广泛采购活动,包揽大量特价复本出售各类畅销杂志。
因此越来越旺盛的需求又使其开辟两层大厅制作音乐式翻阅架,甚至经营饮食服务等配套项目跟随需求不断改革。
一个有创意的人应该具备什么素质?秉持正确的理念,永远坚信只有不足够的商贩才会去买不样貌的书籍,然后再找个地方把它修好,摆回来再重复上述过程;只有落伍的设计师才会做那些有天才想像空间却没用真材实料的纸盒模型,再加点糖果般闪烁迷人的颜色以及塑胶小玩偶,最终变身“温馨舒适童话王国”。
在纽约唐宁书店中曾举办过一次读书竞赛——《我与唐宁书店》。
这次竞赛主题为“谁给你带来愉快心情?”由读者自己答卷,还附上了他们的参考答案和建议。
美国人似乎已厌倦了用一整年的时间来读同样的书,尽管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但如何运用图书馆内收藏丰富且高效率的资源来寻求心灵慰藉、领悟生命智慧、享受艺术陶冶……依然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人们常说在阅读中成长,要培养孩子读书习惯,家庭环境是首先的,家里要有书柜、书桌和阅览室,父母平时都喜欢看书,这是最基础的,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让孩子从小接触诗歌散文,积累语言表达能力;若想更上一层楼,就应学校教育也要紧抓不放,毕竟学校教育是以知识和能力为导向的,需要循序渐进。
唐宁书店的奇迹并不是遥不可及,即便身处逆境,努力寻求转机,将其视为自己工作的动力,如果在读书方面能够保持充沛精力,每天安排固定的读书时间,拥有独立思考的态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遇事三思而后行,那么前途将无可限量!当然要具体到每个读者、每个书店、每个职员,也必须根据自身条件灵活调整,总之一句话,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永不满足。
三联书店与诚品书店企业经营案例分析——外国语学院日语1402班企业经济管理第二组关于“三联书店”的企业分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简称三联书店)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
这家历史悠久的出版社及书店,以它优良的历史传统和强烈的人文精神,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
因此,我们今天将从企业自身的文化内涵以及企业的发展历史和今后的发展动向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并将其与同行业其他企业及台湾诚品书店进行比较综合分析。
一、企业文化三联书店名称的内涵:爱生活,好读书,求新知生活·读书·新知虽然只是三家书店名字的组合,但却巧合地概括了人的一生中最主要的三个方面:首先,最重要的是生活,热爱生活,好好生活;然后是读书,读书是一种习惯,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最后是新知,新知从读书中来,从生活中来,又让读书和生活更美好。
经营理念:三联书店始终以邹韬奋先生创办生活书店的宗旨——“竭诚为读者服务”为店训。
2014年4月8日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开始24小时“深夜书房”试营业,4月18日正式营业。
“当城市进入午夜,书店就是灯火。
让一盏灯点亮一座城市”这是一年前,三联韬奋书店开始24小时营业时的宣言。
三联书店的成功在于,不仅仅是单纯延长营业时间,而且提升了整个服务的品质,譬如改造店堂环境,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增加互动性,尤其是对书种、品种进行调整。
换言之,“24小时不打烊”只是一个招牌,真正吸引人的是更好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三联书店已经走过了80年的历程,三联书店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呢,我觉得与时代同行,密切结合时代,站在时代的潮头,这是三联书店的一个重要特色。
发展历程:生活书店成立于1932年,创办人是邹韬奋、徐伯昕等。
其前身是《生活》周刊社。
《生活》创刊于1925年10月,主编为王志莘先生,该刊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机关刊物,“生活”二字,是职业教育社创办人黄炎培先生书写。
温特图书公司的组织改组温特图书公司原是美国一家地方性的图书公司。
近10年来,这个公司从一个中部小镇的书店发展成为一个跨越7个地区,拥有47家分店的图书公司。
多年来,公司的经营管理基本上是成功的。
下属各分店,除7个处于市镇的闹区外,其余分店都位于僻静的地区。
除了少数分店也兼营一些其他商品外,绝大多数的分店都专营图书。
每个分店的年销售量为26万美元,纯盈利达2万美元。
但是近3年来,公司的利润开始下降。
2个月前,公司新聘苏珊任该图书公司的总经理。
经过一段时间对公司历史和现状的调查了解,苏珊与公司的3位副总经理和6个地区经理共同讨论公司的形势。
苏珊认为,她首先要做的是对公司的组织进行改革。
就目前来说,公司的6个地区经理都全权负责各自地区内的所有分店,并且掌握有关资金的借贷、各分店经理的任免、广告宣传和投资等权力。
在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以后,苏珊便提出了改组组织的问题。
一位副总经理说道:"我同意你改组的意见。
但是,我认为我们需要的是分权而不是集权。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们虽聘任了各分店的经理,但是我们却没有给他们进行控制指挥的权力,我们应该使他成为一个有职有权,名副其实的经理,而不是有名无实,只有经理的虚名,实际上却做销售员的工作。
"另一位副总经理抢着发言:"你们认为应该对组织结构进行改革,这是对的。
但是,在如何改的问题上,我认为你的看法是错误的。
我认为,我们不需要设什么分店的业务经理。
我们所需要的是更多的集权。
我们公司的规模这么大,应该建立管理资讯系统。
我们可以透过资讯系统在总部进行统一的控制指挥,广告工作也应由公司统一规划,而不是让各分店自行处理。
如果统一集中的话。
就用不着花这么多工夫去聘请这么多的分店经理了。
""你们两位该不是忘记我们了吧?"一位地区经理插话说:"如果我们采用第一种计划,那么所有的工作都推到了分店经理的身上;如果采用第二种方案,那么总部就要包揽一切。
v1.0 可编辑可修改.如何占优势目录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引言无论古今中外,对于书籍人们的看法都是一致的。
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巴金曾经说过“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巴罗曾经说过“一个爱读书的人,他必定不至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书籍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以爆炸的方式增长,互联网以其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得到人们的青睐,像当当网这样的网上书店层出不穷。
近年来,民营书店、网络书店、二手书店等越来越丰富的图书销售阅读渠道的冲击,以及电子书等新媒体形式的出现,新华书店面临如此严峻的经营环境,但他凭借种类齐全的图书资料,丰富的经营经验,在琳琅满目的书店海洋中,形成一道独一无二的亮丽风景,吸引着读者的目光。
到底新华书店的未来是一片光明,还是荆棘满地,让我们以理性的眼光去解读它,挖掘它。
一、背景篇新华书店的发展历程1.1.1 新华书店简介新华书店是中国的全国连锁书店,在1937年4月24日成立于延安清凉山,因该书店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出版集团之下,是国家官方的书店,也是官方刊物宣传与发售处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分店,截至2006年共有14000多个发售网点,各省会则有购书中心或书城等名义经营;在香港以“新华书城”名义在湾仔经营,在澳门则以“珠新图书公司”名义经营。
现今分店招牌的题字为毛泽东在1948年12月于河北所题,现今的总店与发行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
自创立半个世纪以来,它在抗日的烽火、解放的硝烟里成长,在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地发展壮大。
新华书店总店是中央一级图书、音像出版物大型批发企业,隶属中国出版集团。
新华书店总店具有丰富的书业营销运作经验,在长期发展中,构筑了全国性的购销网络、仓储运输网络和资金结算网络,具备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