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6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的定义是什么?A. 一种艺术形式B. 一种科学学科C. 一种娱乐活动D. 一种社会现象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文学的基本功能?A. 审美功能B. 教育功能C. 娱乐功能D. 经济功能答案:D3. 现代文学理论中,文学的“四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作者B. 作品C. 读者D. 出版社答案:D4. 以下哪位不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巴尔扎克B. 托尔斯泰C. 卡夫卡D. 狄更斯答案:C5.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是什么?A. 强调理性和秩序B. 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力C. 强调社会现实和批判D. 强调自然和传统答案:B6.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悲剧?A. 《哈姆雷特》B. 《罗密欧与朱丽叶》C. 《悲惨世界》D. 《安娜·卡列尼娜》答案:C7. 以下哪种文学形式不属于诗歌?A. 抒情诗B. 叙事诗C. 散文诗D. 小说答案:D8.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A. 强调历史连续性和传统B. 强调文本的确定性和客观性C. 强调多元性和相对性D. 强调理性和逻辑答案:C9. 以下哪位不是象征主义诗人?A. 波德莱尔B. 马拉美C. 叶芝D. 雪莱答案:D10.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是?A. 《百年孤独》B. 《悲惨世界》C. 《安娜·卡列尼娜》D. 《追忆似水年华》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文学创作中“灵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灵感是文学创作中作者突然获得的创作冲动或思想火花,它通常来源于作者的内在情感、生活体验或外部环境的刺激。
灵感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激发作者的创作激情,引导作者深入思考,从而创作出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的作品。
2. 描述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答案: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公正性和多元性。
批评者应基于作品本身进行分析,避免主观偏见。
文学批评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文本分析、历史批评、心理批评、文化批评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侧重点。
文学概论》题库含答案第一章文学的性质一、名词解释1.文学的认识性2.文学的倾向性3.文学的实践性4、文学的情感性5.文学的形象性二、选择题1.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认识性和(AB)A.倾向性B.实践性C.艺术性D.理论性2.“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这句话的言说者是(A)A.恩格斯B.马克思C.列宁D.别林斯基3.作为文学的媒介,语言深刻、全面地影响着文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文学呈现出有别于其他艺术的间接性和(AB)A.精神性B.蕴藉性C.审美性D.艺术性4.“文学把你投入战斗;写作,这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一旦你开始写作,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已经介入了。
”这句话的言说者是(B)A.鲁迅B.萨特C.马克思D.斯大林三、判断题1.、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是对社会生活状况的反映,而如《山海经》等作品则不是对现实的反映。
(X)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V)3.文学的倾向性只与作家的所具有的特定阶级立场、思想感情和价值取向有关。
(X)4•在阶级社会中,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阶级性。
(V)5.文学的真实性是指对社会生活进行自然主义的照抄。
(X)6.文学形象来源于生活中的真实形象,所以它只与社会生活有关。
(X)四.简答题1.简述艺术直觉与科学直觉的区别2.如何理解文学的认识性?3.如何理解文学的倾向性?4.如何理解文学的实践性?五、论述题1.请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的特点?六、材料题:1.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然非多读书,多理,则不能极其至。
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
诗者,吟咏情,也。
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请分析该段材料蕴含的观点。
第二章文学的价值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文学的价值2、文学的功能3、文学认识功能4、文学的教育功能二、选择题:1、“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文学的根本特征是()。
A. 社会性B. 艺术性C. 思想性D. 历史性2. 下列哪位作家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A. 威廉·莎士比亚B. 弗朗茨·卡夫卡C. 列夫·托尔斯泰D. 詹姆斯·乔伊斯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观点主要强调的是()。
A. 文学的形式B. 文学的内容C. 文学的传播D. 文学的创作过程4. 诗歌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A. 抒情性B. 叙事性C. 议论性D. 音乐性5.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作品是()。
A. 《百年孤独》B. 《追风筝的人》C. 《动物农场》D. 《了不起的盖茨比》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 描述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并给出一个例子。
3. 阐述文学批评的作用和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小说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2. 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3. 讨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
四、作文题(共20分)以“文学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A4. C5. A二、简答题1.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对个人情感的强调,对自然的崇拜,对社会和政治现状的批判,以及对超自然和神秘事物的兴趣。
它倾向于表现个人理想和追求,强调想象力的重要性,并常常表现出对传统规范的反叛。
2. “象征”是文学作品中用以代表或暗示其他意义的手法。
例如,在《老人与海》中,老人与大马林鱼的斗争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斗争,以及人类不屈不挠的精神。
3. 文学批评的作用在于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价和解释,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它还能促进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通过批评和讨论,激发作家的创作灵感和思考,同时也为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实践基础。
三、论述题1. 小说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
文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只有‘人’才独具有美的理想。
”说这话的人是()A.黑格尔 B.康德 C.别林斯基 D.达·芬奇2.古人云“真境逼而神境生”,意思是说()A.虚境的产生依靠实境的完美表达 B.虚境是艺术表现的重心C.实境是意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 D.意境的创造不应考虑虚境3.司空图主张“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在意境创造中一般表现为()A.情景相生 B.情中见景 C.景中藏情 D.情景并茂4.林语堂认为“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A.中国文学的主题 B.中国文学的风格 C.中国文学的美 D.中国文学的文体5.狭义文化概念的涵义是()A.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 B.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C.人类的符号活动及其产品 D.人所需要、制作和发明的一切6.在各种文学观念中,把“作品”提到本体地位的,是()A.表现说 B.再现说 C.实用说 D.客观说7.马克思认为文学的高度发展有时不是出现在经济繁荣时期,而是出现在经济落后时期,这种现象表明了()A.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的不平衡关系 B.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没有关系C.艺术发展不必以物质发展为基础 D.艺术发展只依循自身的发展规律8.杜甫说:“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这两句诗强调了()A.文学发展中的革新性 B.只要学习古人就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C.文学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 D.文学形式的稳定性9.较早对“摹仿”说进行系统论述的人是()A.苏格拉底 B.贺拉斯 C.达·芬奇 D.亚里士多德10.鲁迅说:“有害的文学的铁栅是什么呢?批评家就是”。
这句话说明了()A.作家对接受者的影响 B.文学作品对接受者的影响C.文学批评家对接受者的影响 D.作者对批评家的影响11.“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是()A.作家创造艺术形象的结果 B.接受者再造形象的结果C.作品表现作家思想的结果 D.作品反映生活的结果12.一个好的文学批评家能够()A.跳过审美体验阶段,而对作品进行评价 B.通过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而评价作品C.以发达的美学感受来弥补思想能力的不足 D.越过一般的接受过程来审视作品13.“圣人立象以尽意”之说出自()A.《周易·系辞》 B.《庄子》 C.《论语》 D.《论文偶记》14.巴赫金认为叙述语体是一种“双声话语”,意思是指()A.叙述者与人物的结合 B.情感与理智的统一C.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 D.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对话交流15.在抒情理论中,可以理解为“心理画面”的范畴是()A.意象B.隐喻C.典故D.意蕴16.浪漫主义的抒情原则是()A.理性对情感具有绝对的优先性 B.“发乎情,止乎礼义”C.情感自然流露和直抒胸臆 D.表现心灵的感应17.在西方诗学中,把同一个音或类似的音予以有规则的反复排列,称为()A.韵 B.律 C.音律 D.格调18.使接受者明显参与叙述行为的“叙述视角”是()A.第一人称叙述 B.第二人称叙述 C.第三人称叙述 D.视角变换叙述19.文本中的叙述语言和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称为()A.时距 B.次序 C.频率 D.视角20.“文学中的语言”是指()A.书面语言 B.文学文本的语言 C.作家内心语言 D.理想化语言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要素包括()A.世界 B.作家 C.作品 D.接受 E.批评2.朱光潜认为诗的节奏通常包括()A.长短 B.刚柔 C.轻重 D.高低 E.张弛3.伊瑟尔提出的“召唤结构”是指()A.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 B.作品内容的总体安排 C.文本的潜在结构D.文本的图式化框架 E.文本的题材内涵4.文学接受中预备情绪的特征有()A.哲理性 B.象征性 C.审美性 D.朦胧性 E.期望性5.抒情作品以情感为本位,这就意味着()A.重情感而轻想象B.情感是决定作品成败的惟一因素C.优秀的抒情作品包含着巨大的情感容量D.表达了人类丰富、复杂的情感内涵E.情感是抒情作品的根基和血肉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26小题4分,27、28小题每小题3分,共10分)1.气势与氛围2.艺术直觉3.文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波德莱尔“交感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3.叙事理论中“省略”和“概略”有何区别?4.电影、电视传播方式的特点是什么?5.何谓“炼字”,其目的是什么?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34小题15分,35、36每小题10分,共35分)1.什么是典型环境?举例说明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哪项?A. 娱乐B. 教育C. 宣传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位不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弗吉尼亚·伍尔夫B. 詹姆斯·乔伊斯C. 马克·吐温D. 弗朗茨·卡夫卡3. “文学是人学”这一观点主要强调的是:A. 文学创作应以人为中心B. 文学作品应反映人的精神状态C. 文学批评应关注作者的个人经历D. 文学研究应关注文学的社会功能4. 以下哪部作品不属于现实主义文学?A. 《安娜·卡列尼娜》B. 《悲惨世界》C. 《百年孤独》D. 《战争与和平》5. 诗歌的韵律美主要体现在:A. 押韵B. 节奏C. 音调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7. 描述文学批评的几种主要方法。
8. 解释什么是“文学的多义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及其特点。
10. 以一部文学作品为例,分析其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11. 阅读以下文学作品片段,分析其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
(此处应提供文学作品片段)文学概论答案一、选择题1. D. 以上都是2. C. 马克·吐温3. A. 文学创作应以人为中心4. C. 《百年孤独》5. 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6. 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文学不仅反映社会现实,也对社会产生影响。
文学作品可以揭示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同时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也会影响文学创作的内容和形式。
7. 文学批评的主要方法包括:文本分析、历史批评、心理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后殖民批评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分析工具,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
8. “文学的多义性”指的是文学作品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读方式。
由于文学作品的开放性和读者的主观性,不同的读者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同一作品,得出不同的结论。
文学概论》试题(1)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具体可感性普遍概括性情感性与思想倾向性2、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3、审美发现创作构思艺术表现 4、美学的历史的 5、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二、名词解释1、指典型人物所生活、形成其性格并环绕和促使其不得不那样行动的种种特定关系的总和,是整个大的时代背景,是作品描绘的环境与人物生活的具体环境的辩证统一。
2、题材指作家从他所掌握的素材中,根据一定的创作意图,进行选择、提炼、集中而写入作品中,构成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
3、意境是指艺术创造特别是抒情性文学中和谐广阔的自然与生活图景,渗透着作家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思索和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4、自然主义是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其后又相继在欧洲各国出现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主张描写琐屑、纯客观化的自然生活现象,从生物学、病理学和遗传学的层面去描写人,其作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批判性。
三、简答题1、科学性;倾向性;创造性。
2、说明了文学欣赏会出现差异性。
因文学作品具有不确定性,读者具有不同的欣赏需求和不同的欣赏水平,阅读环境因时因地有变化,所以文学欣赏会出现差异性。
3、在创作中既有形象思维又有抽象思维;创作中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两种思维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4、文学与社会生活有紧密联系,因而文学必须表达生活;但文学是通过作者来表现生活,作品的主体性、独创性会在创作中表现出来,并根据作者的创作需要表现出来,所以文学能动反映生活。
四、判断说明题1、正确。
风格是作家创作成熟的表现,也是作家创作走向高潮的表现,体现出作家创作的一贯的、连续的特点。
2、错误。
文学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有紧密联系,但并非直接联系,因此就有可能出现文学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出现文学超越或落后物质生产发展的情况。
3、正确。
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文学创作的对象、材料都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上,文学与社会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文学概论》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四要素之一?A. 作者B. 作品C. 世界D. 读者答案:D2. 以下哪位作家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普希金B. 果戈里C. 托尔斯泰D. 高尔基答案:C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文学的风格?A. 语言风格B. 艺术风格C. 思想风格D. 地域风格答案:D4. 以下哪个文学流派强调对现实生活的揭露和批判?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唯美主义D. 象征主义答案:A5. 以下哪个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呐喊》D. 《彷徨》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文学四要素包括:世界、作者、作品、________。
答案:读者7.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________、雪莱。
答案:济慈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初唐四杰”之称,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________。
答案:骆宾王9. 以下哪个朝代的文学被称为“唐宋八大家”:唐代、宋代、明代、________。
答案:清代10. 以下哪个作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________、《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艾玛》。
答案:《傲慢与偏见》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1. 现实主义文学答案: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文学流派,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揭露社会矛盾,关注人性、道德、伦理等问题。
现实主义文学追求真实、客观、全面地描绘生活,以揭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12. 浪漫主义文学答案:浪漫主义文学是一种文学流派,起源于18世纪末,强调个性、情感、想象力和自由。
浪漫主义文学追求独特、夸张、梦幻的艺术效果,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13. 唯美主义文学答案:唯美主义文学是一种文学流派,强调艺术的形式美和审美价值,追求艺术的独立性和纯粹性。
一、概念题(10 分,每小题2分)1.文学: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2.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进行概括和提炼而形成的正确反映了生活本质的形象图景,它以生活真实为源泉,又高于普通的实际生活。
3.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认为文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作品的形式价值,也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即特异性。
4.叙述频率:是指本文话语与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
包括两个基本类型:事件的重复与话语的重复。
前者是指某一类型的事件反复出现;后者是指对一个事件的反复叙述。
5.文学消费:在广义上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或欣赏;在狭义上则是指近代以来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下,人们把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而对它的购买、阅读以及传播行为,它是文学生产的最终完成。
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来源的三位哲人是(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2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包括(世界、作家、作品、读者)3.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摹仿的世界有三种(已有的事、或有的事、应有的事)。
4.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学)5.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是(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
6.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发展的两条路线是(科学主义、人文主义)。
7.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8.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9.关于文艺起源的主要观点有摹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劳动说。
10.文学批评的多种形态包括伦理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心理批评、语言批评。
11.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联式。
12.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声音、画面、情感经验。
13.历史上的主要悲剧类型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观念悲剧、社会悲剧。
14.文学期待视野的三个层次是文体期待、形象期待、意蕴期待。
15.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的“二为”方向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专业考试号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始人和奠基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真实只是艺术真实的___________,为艺术真实提供___________。
3、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异化思想,概括地说,主要表现在人与社会、______、___________和人与自然等四个方面。
4、西方现代小说发端于18世纪,___________小说是第一代;19世纪的___________小说是第二代。
5、创造诗歌意境的总的方法是___________,它可具体化为两条途径,即___________的方法和化情思为景物的方法。
二、选择题(1-3题为单项选择,4-6题为多项选择。
请将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18分) 1、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基本特点,就在于它运用( )塑造形象。
A、造型B、表演C、综合D、语言2、在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探索中,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游戏说”的理论家是( )A、爱德华·泰勒与弗雷译B、席勒与斯宾塞C、普列汉诺夫与毕歇尔D、荣格与克罗齐3、叙事性作品中情节的基本组成部分(或称情节的基本阶段)是( )A、序幕、发展、高潮、结局B、开端、发展、结局、尾声C、序幕、高潮、结局、尾声D、开端、发展、高潮、结局4、自18世纪末叶至20世纪中期的西方文学史上,先后出现过如下几个文学思潮(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自然主义E、现代主义5、灵感的基本特点( )A、不期而至,偶然突发B、专注敏捷,亢奋紧张C、超长独特,富于创造D、突然消失,不可再得E、超控自如,随意挥发6、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是( )A、直感性B、理念性C、蕴情性D、想象性E、审美性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典型:2、创作灵感:3、文学风格:4、文学批评:5、小说: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文学典型的基本特点?2、文学为什么具有美悦作用?3、无产阶级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六、论述题(第一小题11分,第二小题12分,共23分)1、试论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
《文学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文学: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通过艺术形式表现人类情感、思想和生活经验的艺术门类。
2. 主题:主题是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念,是作者对人生、社会、自然等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的集中体现。
3. 叙事视角:叙事视角是指文学作品中叙述者观察和讲述故事的角度和立场,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等不同的叙述方式。
4. 意象:意象是文学作品中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和象征手法创造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形象或画面,能够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情感共鸣。
5. 文体:文体是指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结构形式、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总体特征和类型划分,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二、填空题1. 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包括人物、情节、______和主题。
答案:环境2. 文学批评的主要方法有历史批评、伦理批评、______和形式主义批评等。
答案:审美批评3. 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常常通过特定的______来表达深层的含义和主题。
答案:意象4. 叙述者的角度和立场会影响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这是______理论的重要观点。
答案:叙事学5.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言志”强调了诗歌创作的______功能。
答案:抒情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学作品的主题可能涉及的内容?A. 人生哲理B. 社会现象C. 自然科学D. 情感体验答案:C. 自然科学2. 下列哪种叙述视角会让读者感到更加亲近和参与故事?A. 第一人称B. 第二人称C.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D. 第三人称限制视角答案:A. 第一人称3.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有所不同?A. 再现B. 表现C. 象征D. 类型化答案:D. 类型化4. 下列哪一种文学体裁通常以韵文的形式出现,注重音乐性和节奏感?A. 小说B. 散文C. 戏剧D. 诗歌答案:D. 诗歌5. 下列哪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更关注文学作品的道德价值和社会意义?A. 审美批评B. 历史批评C. 伦理批评D. 形式主义批评答案:C. 伦理批评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人物类型?A. 英雄人物B. 平民百姓C. 反面角色D. 神话人物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B. 创新性C. 系统性D. 深刻性答案:ACD3. 下列哪些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叙事技巧?A. 倒叙B. 插叙C. 对比D. 悬念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修辞手法?A. 比喻B. 排比C. 设问D. 夸张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A. 风骨B. 意境C. 情感D. 笔墨答案:ABCD五、判断题1. 文学作品中的情节是构成故事的基础,也是展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重要手段。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专业考试号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始人和奠基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真实只是艺术真实的___________,为艺术真实提供___________。
3、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异化思想,概括地说,主要表现在人与社会、______、___________和人与自然等四个方面。
4、西方现代小说发端于18世纪,___________小说是第一代;19世纪的___________小说是第二代。
5、创造诗歌意境的总的方法是___________,它可具体化为两条途径,即___________的方法和化情思为景物的方法。
二、选择题(1-3题为单项选择,4-6题为多项选择。
请将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18分) 1、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基本特点,就在于它运用( )塑造形象。
A、造型
B、表演
C、综合
D、语言
2、在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探索中,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游戏说”的理论家是( )
A、爱德华·泰勒与弗雷译
B、席勒与斯宾塞
C、普列汉诺夫与毕歇尔
D、荣格与克罗齐
3、叙事性作品中情节的基本组成部分(或称情节的基本阶段)是( )
A、序幕、发展、高潮、结局
B、开端、发展、结局、尾声
C、序幕、高潮、结局、尾声
D、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自18世纪末叶至20世纪中期的西方文学史上,先后出现过如下几个文学思潮(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自然主义
E、现代主义
5、灵感的基本特点( )
A、不期而至,偶然突发
B、专注敏捷,亢奋紧张
C、超长独特,富于创造
D、突然消失,不可再得
E、超控自如,随意挥发
6、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是( )
A、直感性
B、理念性
C、蕴情性
D、想象性
E、审美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典型:
2、创作灵感:
3、文学风格:
4、文学批评:
5、小说: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文学典型的基本特点?
2、文学为什么具有美悦作用?
3、无产阶级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
六、论述题(第一小题11分,第二小题12分,共23分)
1、试论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
2、在文学鉴赏中,主客体之间处于不同民族、时代或阶级时,出现共鸣的原因是什么?
《文学概论》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马克思恩格斯
2、、原料基础
3、人与人人与自我
4、启蒙主义批判现实主义
5、虚实结合寓虚境于实境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D
2、B
3、D
4、BCDE
5、ABC
6、ACD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在文学作品中,典型是指以鲜明独特的个性、充分地概括了某种范围的共性、反映了社会生活某些本质方面并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
2、指作家在外物触发下,突然萌生出来的文思特别畅达,感情异常激越,思维十分活跃,形象趋向明朗,语言运用得心应手的创作心境。
3、指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有机整体中渗透着作家的创作个性所显示出来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和艺术格调。
4、指以美学的历史的观点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价的科学活动;在以文学作品为对象的批评中,还必须以文学鉴赏为基础来展开这种分析和评价活动。
5、一种以人物形象的创造为中心的散文体的叙事文学样式。
它具有可以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多方面地刻画人物性格;大多具有较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并可以充分地描绘人物活动的环境等特点。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文学典型的基本特点:
(1)鲜明的个性特征。
(2)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概括性。
(3)独特的审美价值。
2、文学具有美悦作用是因为:
(1)文学反映的对象是人和现实的审美关系。
由于是从审美关系的角度来描绘人生、社会和自然,故文学的内容有美悦的特质。
(2)文学是作家按审美理想和美的规律的一种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对社会美和自然美的加工与提升,因此,它的形式具有美的价值。
由是,这两方面相统一的文学作品无疑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3、无产阶级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
(1)高度的真实性
(2)进步的倾向性
(3)健康的情感性
六、论述题(第一小题11分,第二小题12分,共23分)
1、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
(一)典型人物的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的。
环境不仅是人物生存的条件、活动的舞台,而且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动力和依据。
即是说环境塑造性格。
(二)典型人物的性格一旦从环境中形成,就会能动地影响环境,使环境朝着某
一方向发展变化。
环境的影响能改变人,人也能影响、改造,乃至创造新的环境。
总之,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存在着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的关系。
2、在题目所示情况下,出现共鸣的主要原因是:
(一)作为鉴赏客体,通常应该是那些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优秀的文学作品。
这类作品往往能够突破民族、时代、阶级的界限,从中表现出人们生活中某种带普遍性的思想感情和被称之为"共同美"的东西。
(二)作为鉴赏主体,处于不同时代、民族、阶级的读者,存在着与人类的基本要求、精神素质相关联的共同性。
正是这种共同性的存在,人们有能力、也有兴趣欣赏反映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作品。
(三)处于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鉴赏客体与鉴赏主体之间之所以会发生共鸣,还由于某些客观条件在起着作用(即勾连主客体之间感情通道的作用),如类同的社会矛盾,近似的生活处境或相同的实践经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