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基础知识共23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23
XX公司XX年员安全培训资料(液化石油气基础知识)编制时间: XX年 XX月目录1、液化石油气基本知⋯⋯⋯⋯⋯⋯⋯(3)2、液化石油气的装卸原理⋯⋯⋯⋯⋯⋯(4)3、安全附件⋯⋯⋯⋯⋯⋯⋯⋯⋯⋯⋯⋯(5)4、安全工系数⋯⋯⋯⋯⋯⋯⋯⋯⋯⋯⋯(5)5、操作⋯⋯⋯⋯⋯⋯⋯⋯⋯⋯⋯⋯⋯(6)6、消防系⋯⋯⋯⋯⋯⋯⋯⋯⋯⋯⋯⋯⋯(7)7、案例分析⋯⋯⋯⋯⋯⋯⋯⋯⋯⋯⋯⋯⋯(8)8、漏气事故理的原及措施⋯⋯⋯⋯⋯(9)9、安全管理⋯⋯⋯⋯⋯⋯⋯⋯⋯⋯⋯⋯⋯(10)※一、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XX 公司员工培训资料1、定义:液化石油气:是由多种烃类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份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就是通常所说的C3、C4。
2、来源:①由炼油厂石油气获取。
②由油田伴生气获取。
③由天然气中获取。
3、用途:①用于有色金属冶炼。
②窑炉焙烧。
③汽车燃料。
④居民生活燃气。
4、物理特性:密度: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气体密度: 1、气态液化石油气的密度随着温度及相应饱和蒸气压的升高而增加。
2、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气态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液体密度:温度上升密度变小,同时体积膨胀。
气态:气态比空气重 1.5-2.5 倍,一旦液化石油气从容器或管道中泄漏出来,会像水一样往低处流动和滞存,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
液态:液态约为0.5-0.59之间,接近水的一半,当液化石油气有水时,水分就会沉积在容器底部,会一起运输到用户,既增加了用户的经济负担又会引起容器底部腐蚀,缩短容器的使用期限。
所以要定期从贮罐排污阀排污。
体积膨胀系数:指温度每升高1℃液体增加的体积与原来的体积的比值。
液化石油气液体的膨胀系数比水大十几倍,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所以,在充装作业中必须限量充装,因为在满液的情况下,温度每升高 1℃,压力升高2-3MPa,很快达到钢瓶设计压力极限,发生事故。
如果泄漏出来,其体积会骤然膨胀为 250 倍 -300 倍气态的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基础知识
液化石油气是指通过压缩和制冷技术,将常温常压下的自然气压缩成液态,便于运输
和储存的一种清洁能源,也被称为LPG。
液化石油气的成分主要是丙烷和丁烷,还含有少量乙烷、甲烷等气体。
它的燃烧热值高,燃烧效率高,产生的污染物较少,适用于很多家庭和商业场所的采暖、烹饪等用途。
此外,液化石油气还被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汽车和离岸油田等领域。
液化石油气的制备一般需要经过三个步骤:压缩、冷却、分离。
首先,将原料气体压
缩至约10倍的大气压力,使其体积缩小,压力增大。
然后,经过一系列的低温冷却,将气体从汽态转变为液态。
最后,利用分离技术将液化气中的杂质和杂物分离出来,得到高纯
度的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在储存和运输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它是易燃易爆的物质,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火源、防止热源等安全措施。
在使用时,液化石油气应使用封闭式燃具,防止泄
漏和燃气爆炸。
如果发现气体泄漏,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危及人身安全。
液化石油气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特别是在一些缺乏天然气管道的
地区,液化石油气成为了一种经济、实用的能源替代品。
但是,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液化石油气的环保性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相关部门需采取措施加强对液化石油气的
环保管理和监督。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见的能源,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由石油提炼而成的气体,它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和丁烯等烃类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但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可以被压缩成液态。
液化石油气的优点在于它具有高热值、低污染、易储存和运输等优点。
与传统的煤炭和天然气相比,液化石油气的燃烧更加充分,能够提供更高的热效率,同时产生的有害物质也较少。
此外,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和运输也更加方便,可以在各种环境中使用。
然而,液化石油气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由于液化石油气的压力较高,一旦发生泄漏,可能会引发爆炸或火灾等安全事故。
因此,在使用液化石油气时,需要注意安全措施,如定期检查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和使用情况,确保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和使用环境的安全。
此外,液化石油气的使用也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在使用液化石油气之前,需要向相关部门申请许可证,并确保符合相关的安全和环保标准。
同时,对于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和销售企业也需要具备相关的资质和证书,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液化石油气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只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采取安全措施,才能确保液化石油气的安全使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基础知识
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燃料,常见于家庭和工业用途。
以下是一些安全使用LPG的基础知识:
1. 存放和搬运LPG时要格外小心。
确保LPG罐的阀门紧闭,并使用固定装置将罐固定在稳固的地面上,以防止翻倒。
2. 避免将LPG灌入过满。
LPG在受热时会膨胀,过满的LPG 罐可能会发生泄漏和爆炸的危险。
3. 永远不要在室内存放LPG罐。
将罐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室外区域,远离热源和易燃物。
4. 当你需要使用LPG时,确保你的设备和管道是安全的。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无泄漏并保持正常工作。
5. 使用LPG时要注意火源安全。
确保LPG是在安全距离内远离明火、电火花和其他可引起火灾的热源。
6. 当你闻到LPG的味道时,立即采取行动。
LPG有一种特殊的臭味,用于提醒人们有泄漏的可能性。
如果你闻到LPG的味道,不要使用火源,打开所有门窗,立即远离可能存在泄漏的区域并联系当地的燃气公司。
7. 当使用LPG时要保持警惕。
如果你疑虑存在泄漏或其他安全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LPG,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总之,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关键是保持设备和管线的安全,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
如果出现任何安全问题或疑虑,应立即停止使用LPG并寻求专业帮助。
编号:SY-AQ-09436(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Basic knowledge of LPG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液化石油气是由多种烃类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含有3个碳原子和4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即:丙烷、正丁烷、异丁烷、丙烯、1-丁烯、顺式-2-丁烯、反式-2-丁烯和异丁烯八种重碳氢化合物,行业习惯上称碳三和碳四。
另外还不同程度的含有少量甲烷、乙烷、戊烷、乙烯或戊烯(俗称碳一、碳二和碳五),以及微量的硫化物、水蒸气等非烃化合物。
碳原子少于3个的烃如甲烷、乙烷和乙烯常温下很难液化,碳原子高于4个的戊烷、戊烯在常温下呈液态,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这些都不是液化石油气的组分。
一、烷烃烷烃化合物是构成液化石油气的主要化学成分,其化学分子式可用CnH2n+2(n≥1)表示。
在烃的分子里,碳的化合价是四价,其余的价键都与氢原子相连接,直至4个价键完全饱和为止,故烷烃又称饱和烃,其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含有一个碳原子(n=1)的烷烃称为甲烷,含有两个碳原子的称为乙烷,以此类推。
当碳原子数在10个以上时,就用对应的数字来表示,例如,C3H8称为丙烷,C12H26称为十二烷。
从丁烷开始,每一种烷烃虽然化学分子式相同,但是由于分子结构不同,即分子内部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样的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
例如,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有正丁烷(碳原子的连接为直链)和异丁烷(碳原子的连接有支链)两种。
二、烯烃烯烃的化学分子式为CnH2n(n≥2),烯烃的分子结构与烷烃相似,也是有直链或直链上带有支链的,所不同的是在烯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C=C)。
桂林港华燃气基础知识培训资料第一篇:液化石油气基础知识一、液化石油气的特点:所谓液化石油气就是从油气田或石油炼制过程中所取得的一部分碳氢化合物。
如丙烷(C3H8)、丙烯(C3H6)、丁烷(C4H10)、丁烯(C4H8)等。
主要成分的碳原子数为3或4个。
这些碳氢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而当压力升高或温度降低时,又很容易使它转为液态。
因此,习惯上称之为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兼有气体和液体燃料的优点,既能在较低压力下液化,又能在常温条件下气化,而且从气态转变成液态时,它的体积约缩小150~300倍。
这就便于我们以液体形状进行运输和储存,而在使用时又变成气态,供用户使用。
液化石油气呈气态时的特点如下:1、比重比空气大1.5~2.0倍,在大气中扩散较慢,但易向低洼地区流动,如果室内通风不好,不易发挥扩散,就会积存起来,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遇到明火或火花,就会发生爆炸。
2、着火温度约为430~460℃,比其他燃气低。
3、热值高,约为22000~29000大卡/米3,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很大,约需23~30倍的空气量,而一般城市煤气只需3~5倍的空气量。
4、当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或压力增加时,会产生凝液。
5、液化石油气的蒸汽压较大,并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大,如在室外气温为20℃时,丙烷饱和蒸汽压为8.46绝对大气压,室外气温为50℃时,饱和蒸汽压为18.00绝对大气压。
液化石油气呈液态时的特点如下:1、容积膨胀系数比汽油、煤油和水大,约为水的16倍,因此往槽车或贮罐,以及向小钢瓶充装时要严格控制灌装量,以确保安全。
2、容重约为水的一半。
所以在运输、贮存、装卸、气化和燃烧使用液化石油气时必须考虑到上述特性。
此外,因为组成液化石油气的所有气体碳氢化合物都具有较强烈的麻醉性,所以当空气中的液化石油气的浓度较高时,从而是空气中的含氧量减少就会使人窒息。
另外,目前我国使用的液化石油气中的硫化氢含量较高,这些成分对人的神经系统是十分有害的,其燃烧产物对周围大气的污染也是严重,当碳氢化合物未完全燃烧时会产生剧毒的一氧化碳,所以液化气站在灌装时,或用户在使用时一定要有良好的通风。
液化石油气虽然使用方便,但也有不安全的隐患。
万一管道漏气或阀门未关严,液化石油气向室内扩散,当含量达到爆炸极限(1.7%~10%)时,遇到火星或电火花就会发生爆炸。
为了提醒人们及时发现液化气是否泄漏,加工厂常向液化气中混入少量有恶臭味的硫醇或硫醚类化合物。
一旦有液化气泄漏,立即闻到这种气味。
而采取应急措施。
一、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液化石油气是从石油加工过程中得来的较轻组分,是饱和和不饱和的烃类混合物。
液化石油气属易燃易爆品,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泄漏,并保持燃气具使用场所空气流通。
(一)液化气组份液化气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正异丁烷、正异丁烯等烃类,另外还含有少量的戊烷及硫化物等杂质,从不同生产过程中得到的液化石油气,其组成有所差异。
(二)液化气的主要特性(1)易燃易爆。
比汽油等油类、天然气有更大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性。
液化气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即使在寒冷地区,遇到静电或金属撞击时发出的细小火花,都能迅速引起燃烧。
液化气加空气混合浓度2--10%,就会引发爆炸。
(2)气液态体积比值大、易挥发:在常温常压下,液态液化气迅速气化为250--350倍体积的液化气气体。
(3)液态比重比水轻。
像油类一样,浮于水面,约相当于水比重的一半。
(4)气态比重比空气重,约为空气比重的1.5一一2倍,所以液化石油气泄漏,极易沉积在低洼处,引发燃烧爆炸事故。
(5)体积膨张系数大。
液化石油气的体积膨胀系数大约是同温度水的体积膨胀系数的10~16倍,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态体积会不断膨胀,气态压力也不断增加,温度每升高摄氏1度,体积膨胀0.3~0.4%,气压增加0.2~0.3MPa 。
(6)沸点低。
一般沸点在0℃以下,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即使是冬季最冷的气温条件下,也能自然气化。
(7)闪点低。
低于28℃,形成挥发性混合气体的最低燃烧温度叫闪点,闪点易发生的燃烧只出现瞬间火苗或闪光,闪点是火灾的先兆。
(8)腐蚀性:液化气中的腐蚀性,主要是少量的硫化物,对钢材设备有微量的腐蚀性,对橡胶有溶化作用。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安全培训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使用不当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必须对液化石油气的基本知识进行全面培训。
以下是一个2000字的液化石油气基本知安全培训的示例。
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简称LPG)是一种常见的燃气,由丙烷和丁烷等成分组成,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
由于其易燃易爆的特性,正确使用和储存液化石油气至关重要,以确保员工和公众的安全。
本次培训将介绍液化石油气的基本知识和安全要求,提醒大家要注意液化石油气的使用安全,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第一部分:液化石油气的基本知识1. 液化石油气的成分: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丙烷和丁烷组成,还包括少量的丙烯和丁二烯等。
2. 液化石油气的性质:液化石油气为无色、无臭的气体,易燃易爆,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为2%至10%。
3. 液化石油气的危害:液化石油气的泄漏或泄露可能导致爆炸、火灾、中毒和窒息等危险。
第二部分:液化石油气的安全要求1. 液化石油气的使用和存储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2. 液化石油气储罐和管道必须定期检查,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
3. 液化石油气的使用和储存场所必须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并远离任何火源或火灾危险区域。
4. 液化石油气的存放区域必须标示清晰,禁止吸烟、明火和使用易燃物品。
5. 液化石油气的使用必须使用专用的气瓶,严禁私拉乱接。
第三部分:液化石油气的使用安全措施1. 涉及液化石油气的员工必须接受相关安全培训,了解气瓶的正确使用方法和防护措施。
2. 液化石油气的使用和储存区域必须设有紧急关闭和隔离装置,以便在发生泄漏时能够及时采取紧急措施。
3. 使用液化石油气的设备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4. 液化石油气泄漏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迅速关闭气源,报警并疏散人员,防止火源靠近泄漏点。
5. 涉及液化石油气的火灾应迅速报警并采取灭火措施,注意人员疏散和自身安全。
液化石油气安全培训资料第一节液化石油气主要知识简介一、主要成分液化石油气是从石油的开采、裂解、炼制等生产过程中得到的副产品。
液化石油气是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包括:丙烷(C3H8)、丙烯(C3H6)、丁烷(C4H10)、丁烯(C4H8)和丁二稀(C4H6),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甲烷(CH4)、乙烷(C2H6)、戊烷(C5H12)及硫化氢(H2S)等成分。
从不同生产过程中得到液化石油气,其组成有所差异。
在常压条件下,液化石油气C3、C4成分的沸点都低于常温,容易汽化为气体,由于C5以上成分的沸点较高,在C3、C4等汽化之后仍以液态残留在容器之中,因此称为残液。
我国民用液化石油气残液含量较高。
二、主要物理性质1.相对密度液化石油气是混合物,其相对密度随组成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认为,液化石油气气体的相对密度为空气相对密度的1.2~2.0倍;液态相对密度大约0.51。
2.液态体积膨胀系数液态液化石油气的体积膨胀系数大约是同温度下水的体积膨胀系数的10-16倍。
因此,在给容器充装液化石油气时,液相不得充满,而要留一定的空隙,以供受热体积膨胀时占用。
3.溶解度溶解度指液化石油气的含水率。
其特点是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由于液化石油气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因而在储罐、钢瓶等液化石油气容器的底部经常沉积着一定的水,需要定期排放。
4.浓度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量、燃烧热值液化石油气是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其浓度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量及燃烧热值随组分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的变化。
但是,一般认为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体积浓度爆炸极限约为1.5%~9.5%,最小点火能量低于0.3毫焦耳,燃烧热值为92092~12139千焦/立方米。
5.电阻率液化石油气的电阻率约为1011~1014欧*厘米。
据测定,液化石油气从容器、设备、管道中喷出时产生的静电位可达9000伏。
三、液化石油气的火灾危险性1.易爆炸液体石油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或浓度)时,遇火源即能引起着火爆炸。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一)什么是液化石油气这是主要讲的是炼油厂液化石油气。
它是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轻质的碳氢化合物,一般由3个碳和4个碳的烷烃和烯烃所组成的混合物。
它的主要成分有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丁烯等。
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只有在压力和降温条件下才能变成液态,在生产过程中常为液压烃。
为了便于使用,常将石油气体加压使之液化,灌装在专用的压力容器和钢瓶中。
这种经过加压液化的石油气体,就叫液化石油气。
(二)液化石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液化石油气无色透明,具有烃类特殊气味。
在常温常压下液态的石油气极易挥发,气化后体积能迅速扩大250~350倍,也就是说1L液化石油气挥发,能变成250L以上的气体,而且空气重1.5~2.0倍(详见表1、表2、表3)表1 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MPa)(三)液化石油气的危险特性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遇有火星或高热就有爆炸、燃烧的危险。
它具有下列几个特性。
1、极易引起火灾。
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由液态极易挥发为气体,并能迅速扩散及蔓延,因为它比空气重,而往往停滞集聚在地面的空隙、坑、沟、下水道等低洼处,一时不易被风吹散。
即使在平地上,也能沿地面迅速扩散至远处。
所以,远处遇有明火,也能将渗漏和集聚的液化石油气引燃,造成火灾。
2、爆炸的可能性极大。
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范围较宽,一般在空气中含有20%~10%的浓度范围,一遇明火就会爆炸。
如1L液化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2%时,就能形成体积为12.5m3的爆炸性混合物,使爆炸的可能范围大大地扩大了,爆炸的危险性也就增加。
3、破坏性强液化石油气的爆炸速度为2000m/s~3000m/s,火焰温度达2000℃,并点在0℃以下,最小引燃能量都在0.2mJ~0.3mJ。
在标准状况下,1m3石油气完全燃烧,其发热量高达104670LJ(2.5×104kcal)。
由于燃烧热值大,爆炸速度快,瞬间就会完成化学性爆炸,所以,爆炸的威力大,其破坏性也就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