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4.化动为静,化有声为无声。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 挂前川”,一个“挂”字化动为静,将流 动的水比作挂在山间的巨大白练,突出了 瀑布的色泽和气势特点,生动形象。
8
典题例析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9Leabharlann 【参考译文】 你闲居在家时不用出门,睁开眼就能望见云 雾缭绕的山峰。落日西垂,鸟儿在晩霞中飞 去;人们离开之后,秋天的原野显得格外闲静。 以前只知道去遥远的树林边,没想到登上这 间茅檐的小台,同样可以欣赏到美景。好客 的主人啊,我会经常乘着月色登门造访;照应 门户的僮仆,也不要总把院门闩上。
10
【题目】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 哪些表现手法。 【答案】①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 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 ②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 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11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哪些”表 明表现手法不止一种。颔联“落日鸟边下, 秋原人外闲”为景物描写,可以从景物描写 的手法与情景关系上考虑:“落”“下”分 别形容“日”“鸟”,为动态描写;“秋原人 外闲”意指秋野空阔,是静景。这里运用了 动静结合的手法。同时,诗人寓情于景,以这 种闲适的景物来表现自己闲适的心境。
学习目标:
掌握鉴赏古诗词的基本方法,系统地掌握 动静结合的表达技巧,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动静结合就是在写景时对景物 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 衬,构成一种情趣。根据动静结合 的方式和艺术效果,把这种手法大 致分为以下几类:
4
1.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动景和静景皆为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二 者没有侧重。如《敕勒歌》中“天似穹 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是静景, 写出了天空的空阔、辽远,原野的碧绿、 无垠。“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动景。诗 人由静而动,变单调为多彩,使得草原的 勃勃生机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