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状况
- 格式:pdf
- 大小:572.78 KB
- 文档页数:8
天然橡胶产业分析报告一、天然橡胶及其属性天然橡胶通过提取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的胶乳,加工后制成的具有弹性、绝缘性、不透水和空气的材料。
高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
分为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二种。
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中提取胶质后加工制成;合成橡胶则由各种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
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或生活各方面。
天然橡胶的自然属性通常我们所说的天然橡胶,是指从橡胶树上采集的天然胶乳,经过凝固、干燥等加工工序而制成的弹性固状物。
天然橡胶的物理特性天然橡胶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弹性,稍带塑性,具有非常好的机械强度,滞后损失小,在多次变形时生热低,因此其耐屈挠性也很好,并且因为是非极性橡胶,所以电绝缘性能良好。
天然橡胶的化学属性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
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橡胶是橡胶工业的基本原料,广泛用于制造轮胎、胶管、胶带、电缆及其他各种橡胶制品。
天然橡胶是一种化学反应能力较强的物质,光、热、臭氧、辐射、屈挠变形和铜、锰等金属都能促进橡胶的老化,不耐老化是天然橡胶的致命弱点,但是,添加了防老剂的天然橡胶,有时在阳光下曝晒两个月依然看不出多大变化,在仓库内贮存三年后仍可以照常使用。
天然橡胶的耐介质特性天然橡胶有较好的耐碱性能,但不耐浓强酸。
由于天然橡胶是非极性橡胶,只能耐一些极性溶剂,而在非极性溶剂中则溶胀,因此,其耐油性和耐溶剂性很差,一般说来,烃、卤代烃、二硫化碳、醚、高级酮和高级脂肪酸对天然橡胶均有溶解作用,但其溶解度则受塑炼程度的影响,而低级酮、低级酯及醇类对天然橡胶则是非溶剂。
天然橡胶的规格划分天然橡胶可分为标准胶(又称颗粒胶)、烟胶片、浓缩胶、白绉胶片、浅色胶片、胶清橡胶和风干胶片等,最常用的是标准胶和烟胶片。
标准胶分为一级(SCR5)、二级(SCR10、三级(SCR20、四级(SCR5Q)四个等级,烟胶分成1~5号烟胶片(RSS1~RSS)五个等级。
中国橡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云南及海南为中国天然橡胶主要种植区一、发展优劣势天然橡胶是指从橡胶树上采集的天然胶乳,经过凝固、干燥等加工工序而制成的弹性固状物。
橡胶树原产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马拉岳西部地区,现已布及亚洲、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于天然橡胶具有优良的回弹性、绝缘性、隔水性及可塑性等特性,并且,经过适当处理后还具有耐油、耐酸、耐碱、耐热、耐寒、耐压、耐磨等宝贵性质,因此具有广泛用途。
二、产量2010-2019年全球天然橡胶种植面积不断增加,2018年橡胶种植面积达到1180.0万公顷,同比增长1.49%;2019年全球橡胶种植面积约为1213.3万公顷,较2018年增长33.3万公顷。
亚洲天然橡胶产量全球排名第一,2018年亚洲天然橡胶产量为1284.4万吨,占全球橡胶产量的比重为89.6%;其次为非洲,非洲橡胶产量为81.7万吨,占全球橡胶产量的比重为5.7%;美洲紧跟其后,产量为66.6万吨,占全球橡胶产量的比重为4.64%;大洋洲产量仅0.8万吨,占比仅为0.05%。
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中国、印度、马来西亚、柬埔寨、菲律宾和斯里兰卡等9个国家天然橡胶产量占到世界产量的近90%。
近年来,越南、科特迪瓦等新兴橡胶种植国家产量出现较明显增长。
2018年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柬埔寨、菲律宾、斯里兰卡的产量分别为363万吨、487.9万吨、60.3万吨、114.2万吨、65.4万吨、22万吨、10.6万吨、8.3万吨。
中国天然橡胶产业自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经过百年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天然橡胶生产国。
中国种植的天然橡胶与进口的天然橡胶或橡胶初产品主要应用于制作子午线轮胎、胶皮手套等。
我国植胶区主要分布于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2018年中国天然橡胶产量为82.4万吨,同比增长0.82%;2019年中国天然橡胶产量较2018年减少2.4万吨,仅为80万吨,同比下降2.92%。
国内外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国内外橡胶产业发展现状⼀、世界天然橡胶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世界天然橡胶⽣产和需求现状1、⽣产现状。
天然橡胶是指由植物产⽣的橡胶,以区别于由化学⼯艺合成的合成橡胶。
虽然能够⽣产天然橡胶的植物有很多种,但具有商业价值的只有巴西橡胶(Heveabrasiliensis),⽬前其产量已占世界天然橡胶总产量的99%以上。
⽬前橡胶种植业已成为热带地区许多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9年,世界天然橡胶产量为659万吨,产销⼤体平衡。
据国际橡研究专家预测,到2001年,世界需弹性体1710万吨,其中天然橡胶789万吨。
在1999年世界总产量的659万吨中,亚洲566.1万吨,占85.9%:⽽东南亚诸国⽣产了477.5万吨,占72.5%。
东南亚是世界天然橡胶的主产地。
主产国有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
马来西亚在天然橡胶发展顶峰时,植胶⾯积曾达220万公顷。
⾄1998年还有160万公顷,2000年有120万公顷。
1988年年产量曾达160万吨,近年仅有⼀半左右,⾯积减少、产量降低的根本原因是⽣产成本⾼,⽆利可图,胶园纷纷更新改种油棕和热带作物,胶园劳⼒流向更有吸引⼒的产业。
近年马来西来重视了橡胶制品⼯业的发展,使更多的天然橡胶在本地消费。
从多⽅⾯分析,马来西亚在今后⼀段时间内,年产⼲胶⼤体是80万吨左右。
据泰国业内权威⼈⼠分析,泰年均产⼲胶220万吨。
由于劳⼒不⾜,施肥量少,⼤量死⽪,放任割胶,到21世纪初将降⾄年产180万吨的⽔平。
受马来西亚的影响,泰南部已计划缩⼩植胶⾯积改种油棕、⽔果和林⽊,⽽在东北部⼤量发展橡胶,但速度缓慢。
泰近年国内天然橡胶消费量仅占产量的9%,但⽬前泰国在千⽅百计增加本国的消费,因为轿车以每年100万辆以上速度增加,世界上很多⼤汽车⽣产商在泰建⼚,泰已成为世界10 ⼤轿车⽣产国之⼀。
产量下降和消费增⼤必然导致泰国出⼝原料胶的减少。
印尼的植胶⾯积最⼤,单产最低,⽽植胶条件很好,增产的潜⼒也最⼤。
橡胶产业分析报告一、橡胶产业概述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汽车、轮胎、鞋材、橡胶制品等领域。
全球橡胶产业发展迅速,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
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
橡胶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橡胶产业的发展趋势1.主要消费市场的变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轮胎、橡胶制品等行业的需求增长迅猛。
此外,新兴产业如电动汽车、氢能源等的兴起也对橡胶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2.森林橡胶和合成橡胶的竞争:目前,大部分橡胶来自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森林橡胶对环境影响较小,具有可持续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合成橡胶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其性能和价格正在逐渐提升,与天然橡胶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3.全球贸易环境变动: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加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橡胶出口有一定的影响。
在此情况下,加强国内橡胶供应能力和技术创新,降低对进口的依赖,将成为橡胶产业发展的重点。
三、中国橡胶产业现状分析1.产能规模:中国橡胶产能居全球第一,但主要集中在中低档橡胶产品。
高端橡胶产品仍需进口满足需求。
2.技术水平:中国橡胶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明显。
3.市场竞争:橡胶行业竞争激烈,部分中小企业利润空间狭小,面临生存压力。
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4.环保要求: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橡胶行业将面临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环境管控,加大环保投入势在必行。
四、橡胶产业发展对策1.提高技术水平和产能:加强科技创新,引进先进的橡胶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产能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2.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强化品牌建设: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建立橡胶品牌认证体系,提升中国橡胶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4.拓宽市场渠道:加强市场调研,形成精准营销策略,寻找新的消费增长点,扩大橡胶消费市场。
谈天然橡胶产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对策建议天然橡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轮胎、鞋底、手套、胶带等各个领域。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能源危机的日益凸显,天然橡胶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天然橡胶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导致越来越多的水土流失和森林砍伐。
此外,由于天然橡胶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这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另一方面,天然橡胶市场竞争日渐激烈,贸易摩擦不断。
这为天然橡胶生产商带来了压力,同时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困境。
为了推动天然橡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加快转型升级天然橡胶产业需要从传统的低附加值、资源依赖型的业态转向高附加值、科技创新型的业态。
通过大力发展新材料、高端轮胎、工程与特种橡胶等新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 引导农户进行绿色可持续种植政府可以出台扶持政策,鼓励种植户采用绿色种植技术,如有机肥、轮作和间作等,减少农药、化肥和水的使用,保护水土和森林资源。
同时对不合规种植的农户进行惩罚和约束。
3. 推进行业标准制定和生态认证制定行业标准和生态认证制度,对橡胶种植、采集、加工、贸易环节实行监管,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秩序。
并引导生产商采用可持续生产技术和方法,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4. 发展绿色供应链推动天然橡胶供应链的绿色化,建立供应链的透明度,降低橡胶生产的环境、社会风险,并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通过推行供应链绿色标准,扩大品牌识别度,提升消费者信心和满意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天然橡胶产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挑战不容小觑,但也充满着机遇和前景。
政府、企业、消费者、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努力,秉持“绿色、可持续、创新”的理念,促进天然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谈天然橡胶产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对策建议天然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农副产品,它在汽车、轮胎、橡胶制品等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国内外需求的不断增长,天然橡胶产业发展面临着一些矛盾。
本文将从供需矛盾、资源环境矛盾和产业结构矛盾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天然橡胶产业面临的供需矛盾是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轮胎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天然橡胶的市场需求。
我国天然橡胶产量有限,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导致橡胶价格上涨,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国可以加大天然橡胶的种植面积,提高天然橡胶的产量。
可以进一步提高天然橡胶的种植技术水平,提高橡胶树的单株产量,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可以加强与东南亚等天然橡胶主产国的合作,进口部分天然橡胶以保证国内市场供应。
天然橡胶产业发展还面临着资源环境矛盾。
天然橡胶的种植需要大量的土地、水资源和化肥等,但这些资源的供应有限。
在满足天然橡胶需求的还需要考虑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在土地利用方面,可以加强土地的整合和合理规划,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减少天然橡胶种植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在水资源方面,可以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并加强天然橡胶种植对水资源的管理。
在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上,可以推广有机农业的理念,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需求,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天然橡胶产业还存在着产业结构矛盾。
目前,我国天然橡胶产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科技含量低、效益不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可以加大对天然橡胶产业的科技创新支持,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进和创新,提高生产效益和竞争力。
可以推动天然橡胶产业的整合和优化,鼓励企业进行联合生产和产业链的延伸,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可以加强对天然橡胶企业的培训和管理,加强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天然橡胶产业发展面临着供需矛盾、资源环境矛盾和产业结构矛盾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大产量、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加强国际合作,改善供需矛盾;通过合理利用资源、推广节水和有机农业等措施,解决资源环境矛盾;通过科技创新、加强企业管理和整合优化等措施,解决产业结构矛盾。
谈天然橡胶产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对策建议一、引言天然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广泛用于汽车轮胎、橡胶制品、医疗用品等领域,对于世界经济和人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矛盾和挑战。
本文将从天然橡胶产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入手,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天然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矛盾一:需求增长与产能过剩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天然橡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天然橡胶产能过剩,导致市场供大于求,价格波动较大,产业无法持续健康发展。
对策建议:1. 加强市场调研和信息共享,合理规划产能。
各国天然橡胶生产企业应该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合理规划产能,避免产能过剩。
2. 提升产品附加值,寻求新的应用领域。
天然橡胶生产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开发新的应用领域,拓展市场空间,降低产能过剩带来的影响。
三、矛盾二: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天然橡胶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热带地区,而这些地区的森林资源却面临严重的破坏和开发。
过度开发天然橡胶资源导致森林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影响生态平衡。
对策建议:1. 实施可持续的天然橡胶种植管理。
天然橡胶种植企业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规划天然橡胶种植区域,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
2. 推动天然橡胶生产绿色化。
天然橡胶生产企业应该加强环保意识,采用绿色生产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环境友好型生产。
四、矛盾三:技术创新与传统思维天然橡胶产业是一个传统的产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企业发展受到技术创新的限制。
一些传统的生产和管理模式仍然存在,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对策建议:1. 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技术创新。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
2. 推动产业升级,引导企业转型。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推动企业转型,提高生产效益和竞争力。
五、矛盾四:国际贸易与保护主义天然橡胶是一种国际性的商品,其价格和贸易受到国际市场和贸易政策的影响。
谈天然橡胶产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对策建议【摘要】天然橡胶产业作为重要的农副产品产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矛盾和挑战。
本文从产业的背景和矛盾存在的原因入手,分析了天然橡胶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包括供需矛盾、产业链条不完善等。
针对这些矛盾,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链条协同发展等。
通过这些对策建议,可以有效解决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矛盾和挑战,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最后在总结了天然橡胶产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对策建议,展望了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建议,可以为天然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天然橡胶产业,矛盾,对策建议,发展,背景,原因,总结1. 引言1.1 天然橡胶产业的背景天然橡胶产业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原材料之一,具有广泛应用,涉及农业、工业、医疗等多个领域。
天然橡胶的主要生产地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其中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天然橡胶的主要产地。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天然橡胶产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相关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天然橡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在汽车、轮胎、橡胶制品等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天然橡胶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如生产成本上升、市场需求波动、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都成为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适应全球经济的变化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天然橡胶产业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不断寻求发展的突破口,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1.2 矛盾存在的原因天然橡胶产业发展中存在着诸多矛盾,主要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全球市场需求波动较大,造成天然橡胶价格波动较为频繁。
天然橡胶是一种大宗商品,其价格受全球市场需求、产量、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全球经济波动、天气灾害、政策调整等因素都会导致天然橡胶价格波动,给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带来不确定性。
橡胶产业发展现状橡胶产业是指以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制作成各种橡胶制品的产业。
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电子、医疗、农业等领域,是现代工业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之一。
以下是中国橡胶产业发展的现状。
首先,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橡胶消费国和橡胶种植国之一。
中国的橡胶产业规模庞大,消费量居世界前列。
随着汽车和轮胎需求的不断增加,橡胶消费量在中国市场稳步增长。
此外,中国也是全球第三大橡胶种植国,拥有丰富的橡胶种植资源。
其次,中国的橡胶产业经历了从种植到加工制造的转型升级。
过去,中国主要依赖进口橡胶原料,但随着国内种植技术和产量的提高,橡胶原料的自给能力逐渐增强。
同时,中国橡胶企业也在加大对橡胶加工制造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在轮胎制造、橡胶密封件、橡胶管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突破和创新。
再次,中国的橡胶产业呈现出区域分布不均衡的特点。
目前,中国的橡胶产业主要集中在海南、云南和广东等地。
海南是中国最大的橡胶种植区,云南和广东是橡胶加工制造的重要基地。
对比而言,其他地区的橡胶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未来,中国的橡胶产业需要进一步实现产业转移,提高产业集聚效应。
最后,面临的挑战。
橡胶产业发展面临着原材料成本上涨、环境污染、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
橡胶原料的价格波动对橡胶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利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与此同时,橡胶工业的发展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尤其是废水、废气排放等问题,需要加强环保管理和技术改造。
此外,全球橡胶市场竞争激烈,中国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和品牌竞争力,适应市场变化。
综上所述,中国的橡胶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未来,中国需要加强橡胶原料的自给能力,提升橡胶加工制造的技术水平,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环保管理,推动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
天然橡胶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天然橡胶是一种原料广泛应用于制造汽车轮胎、汽车零部件、建筑材料、家居用品和医疗耐用品等各行各业。
它是从橡胶树中采集到的一种胶液,经过加工、硫化等化工过程生产成型。
天然橡胶行业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是一种有着不可替代性和战略地位的原材料。
本文将分析天然橡胶行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天然橡胶行业现状1.市场需求天然橡胶是制造汽车轮胎、高级工业橡胶制品、密封材料、医疗耐用品等领域的重要原料,因此市场需求量巨大。
早在2018年,全球天然橡胶需求量已经达到1355.6万吨,其中亚洲地区占据了天然橡胶需求量的60%以上。
在我国,随着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和深度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汽车销量不断攀升,天然橡胶的需求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2019年我国天然橡胶进口量达到157.7万吨,比上年增长15.3%;出口量为14.4万吨,同比下降4.1% 。
2.产业格局全球天然橡胶市场供应主要来自于东南亚地区的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泰国在全球天然橡胶市场占据着很大的市场份额,2019年泰国天然橡胶的产量为470万吨,占全球天然橡胶产量的36%。
中国是全球天然橡胶的最大进口国,但中国的天然橡胶产量非常有限,2019年仅为85.66万吨。
尽管国内场地面积对于天然橡胶的种植有很大制约,但国家政策引导扩大种植面积以及研究产业升级技术亦不断得到实行和建立,天然橡胶的国产化步伐依然在不断的加速。
在未来,我国对天然橡胶行业的投资将极有可能继续加大。
二、天然橡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1.智能化生产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崛起,天然橡胶行业亦已走上智能化的道路。
智能制造将更加重视工厂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产品的自动生产、仓储自动化和管理等方面将被赋予高度重视。
智能制造也将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处理来实现称量、分离、配制等多环节信息化的自动化模式。
生产过程全程在线化,减小因人工操作造成的出错率,提升生产效率。
谈天然橡胶产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对策建议天然橡胶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天然橡胶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本文将从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其所面临的矛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推动天然橡胶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天然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资源,被广泛应用于轮胎、橡胶制品、胶粘剂等多个领域。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之一,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目前,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产能过剩。
近年来,我国天然橡胶产能不断扩大,导致市场供大于求,产能过剩严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2. 品质不稳定。
由于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我国天然橡胶的品质不稳定,影响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 需求结构转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橡胶替代品不断涌现,传统的天然橡胶需求结构面临着转变,产业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
4. 生产成本上升。
原材料、劳动力、能源等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导致天然橡胶生产成本增加,影响了产业的盈利能力。
以上就是目前天然橡胶产业发展中的一些状况,下面将针对这些状况所面临的矛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面临的矛盾和对策建议1. 产能过剩矛盾天然橡胶产能过剩,导致市场供大于求,价格波动较大,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政府引导,规范产能扩张。
通过行业准入门槛、产能审核等手段,引导企业进行规范化生产,防止产能过剩。
(2)鼓励流通企业扩大内外销渠道。
加大对外贸易的支持力度,拓宽天然橡胶的流通渠道,促进产销对接,缓解产能过剩压力。
(3)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大对生产技术和设备的投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
2. 品质不稳定矛盾目前,我国天然橡胶的品质不稳定,这直接影响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需要采取以下对策措施:(1)加强品质管控,建立规范生产流程。
国内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状况一、我国天然橡胶资源情况(一)植胶土地资源根据全国种植业区划,我国橡胶宜植土地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广东雷州半岛及阳江、揭阳、恩平等,云南西双版纳、瑞丽、河口、临沧、普洱及文山部分地区,广西防城、合浦等,福建漳州等区域,面积约1600万亩(不含农耕地和森林保护区及油、糖等主要经济作物用地)。
宜胶区域(二)我国现有胶园分布情况截止2010年底,全国胶园面积为1539万亩,比上年增加83万亩,其中,海南省增加39万亩;云南省增加44万亩;广东、广西和福建省(区)与上年持平。
全年生产天然橡胶66万余吨,其中海南省生产33万吨;云南生产32万吨;广东省生产1.4万吨,广西和福建生产400吨。
全国平均单位面积产量76.1公斤/亩,云南省胶园单产水平达101.5公斤/亩,为全国之首。
二、我国天然橡胶产业效益(一)经济社会效益农垦植胶的主力军。
60年来,海南、云南和广东农垦植胶区安置了大量的复员、退伍、转业官兵、归难侨以及下乡知青等人员,建或150多个植胶农场,带动了30多万植胶农户,现己形成300多万从业人口的天然橡胶产业。
在增强民族团结、繁荣边疆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等诸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我国天然橡胶主产区,天然橡胶产业已经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和农场职工增收的支柱型产业,目前,海南省天然橡胶产值已占农业生产总值的14%,其中海南农垦天然橡胶产值占其农业生产总值的57%。
云南省天然橡胶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6.8%,其中云南农垦天然橡胶产值占其农业生产总值的83%。
广东省农垦集团天然橡胶产值占其农业生产总值的15%以上。
(二)生态效益科学研究表明,橡胶种植园是一种稳定、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据研究,每公顷的橡胶园在一个生命周期25年里可固定318.7吨大气中的碳,而每公顷的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每年碳固定量只有1.366吨,明显低于橡胶园的二氧化碳固定量。
2008年国际天然橡胶生产国联合会年会呼吁,把天然橡胶林作为森林碳储备量进行碳市场交易;据研究统计,在海南农垦植胶区,如将天然林生态价值转移成橡胶林,其社会经济与生态价值的比值是1:21.25。
橡胶产业的发展还彻底改变了少数民族“刀耕火种”“游耕轮歇”、“毁林种粮”的旧习,有效减少了当地居民砍林、毁林的现象。
如西双版纳约1/3的人口住在山区、半山区,以前每年要砍伐大量森林种粮,且种上几年后就丢荒另开新地,形成占山区60%耕地的轮歇地,水、土、肥流失严重。
今天,农民在轮歇地上种植了橡胶树,既为他们带来了收入,又绿化了边疆和山区的荒山,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山区,一个经营橡胶园的劳力产出,是一个经营刀耕火种地劳力的8倍。
靠刀耕火种养活一个人,平均每年需2.5公顷土地,如果种橡胶只需0.1公顷土地为此,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将海南农垦植胶区誉为最有生态价值的人工热带雨林群落系统。
三、天然橡胶资源供求情况(一)世界需求情况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对天然橡胶的需求量每20年就增加近一倍,如1961年全球需求天然橡胶200万吨左右,到1981年达370余万吨,到2001年达720多万吨,2010年为1003万吨。
在印度召开的天然橡胶生产国联合会年会上预测:随着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的短缺和人们对天然制品的追捧今年全球需求量将达到1043万吨、2015年达1218万吨、2019年达1392万吨、2020年达1420万吨。
在今后的十年中,全球对天然橡胶的需求平均每年将增长3.5%以上。
按2010年实际年产胶量996万吨及2011年预计1006万吨算,还须增加500-600万吨的产量才能平衡。
目前,除了非天然橡胶生产国的需求不减外,天然橡胶生产国对天然橡胶需求也日益增大。
2010年,中国、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需求天然橡胶分别为329万吨、95万吨、45万吨、46万吨、44万吨。
2011年需求预计分别为:中国350万吨、印度99.6万吨、马来西亚49万吨、泰国50万吨、印度尼西亚45万吨。
到2020年,除中国消费量仍然有较大的增幅外,印度达140万吨以上,马来亚西超过100万吨,印度尼西亚正在积极鼓励国内多用胶,消费量也将有较大的增加,泰国对天然橡胶消费从现在的年50万吨增加到2013年的60万吨,越南消费要从目前年15万吨增加到35-40万吨,斯里兰卡目前自用天然橡胶量已占本国总产的69%达11万吨。
-11.7964.79532009-37104310062011(预计)-7.21003.29962010-21.11008.8987.72008-1973.5972.5200763921.6984.62006-19908.2889.22005 4.1871.5875.620040803.3803.32003-29.1762.8733.72002-0.1733.3733.22001-57.8734676.22000-7.3665657.71999 6.4657663.41998供需差额消费量生产量年 份全球近13年天然橡胶生产和需求表(二)国内需求情况我国从1993年开始,已成为世界天然橡胶需求大国之一,到2000年,年需求量已突破了百万吨,达107万吨,2001年超过了110万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2002年,由于我国政府承诺政策到位,许多国外知名品牌的橡胶产品生产企业纷纷落户我国,当年仅天然橡胶的进口量就近百万吨,加上国内产量,需求突破了140万吨,到2006年需求达256万吨,2009年超过270万吨,2010年达329万吨(包括天胶含量95%以上的复合胶)。
而国内天然橡胶产量不足70万吨,短缺已近达五分之四。
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汽车年产量达2100万辆以上,当年国内轮胎产量将达5.6亿条(比2009年的3.8亿条,增长47.3%,比2010年4.2亿条,增长33.5%),且用天然橡胶较多的子午胎化率要达90%以上。
仅汽车轮胎一项,年需求天然橡胶就得超过330万吨,加上力车、摩托车胎(20万吨)及胶鞋、管带、乳胶及其它制品(130万吨),到2015年合计需求天然橡胶将达480万吨以上。
按当年产能100万吨计,2015年我国天然橡胶资源缺口量仍近达五分之四。
我国从2002年开始,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胶进口国。
当年进口95万吨,天然橡胶的自给产能从上世纪的60%以上下跌为不足40%,到2010年,我国需求迅速增长,进口186万吨(不包括天胶含量95%以上的100万吨复合胶),2011年仅按汽车保有量计,需求量不会低于去年(今年上半年进口已达87万吨,比同期增长4.6%),估计全年要达340万吨),预计进口要达200万吨。
上半年我国天胶进口情况上半年进口天然橡胶131万吨,其中标准天胶87.5万吨,天胶含量正95%以上的复合胶43.3万吨。
标准天胶比去年同期增加4.6%,复合胶减少12%(主要是当地价高,部分厂家担忧一致性差)。
2011年进口预测由于上半年我国耗胶大户轮胎生产保持平稳,生产轮胎达3.83亿条,与去年持年。
出口略有增加,出口轮胎1.88亿条,比去年增加6.9%。
估计全年进口标准天然要达200万吨,进口天胶含量正95%以上的复合胶要达97万吨以上)。
2166.532910018628620102164306101171272200920542695516822320082359255561652212007235324053161214200624522152914016920052857200331281612004365615325120145200337531409951042002天然橡胶天胶含量95%以上复合橡胶天然橡胶小计自给率(%)国内产量需求量进口量年份2002-2010年我国天然橡胶产、需和进口情况(万吨)(三)价格走势影响胶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从长远看主要还是求大于供,从目前看,除供求因素外,与当前经济环境关系极为密切,上一轮胶价快速上扬主要是经济复苏、美元贬值、产胶三国联盟的量价操作、再加上中国求货心切推动的。
这种状况仍延续到现在。
据预侧,2011年全球天然橡胶产量可达1006万吨,但需求要达1043万吨,缺口37万吨,如美元再度贬值或投放货币量加大,胶价还是往上走的。
我国是目前世界天然橡胶需求和进口最多的国家,依存度达75%以上。
为此,随着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变化,今明年乃至今后,价格仍可能处在高位上运行。
四、2011年生产预计和今后产胶潜力(一)国际情况:据统计,目前全球胶园面积约1130万公倾(1.65亿亩),生产天然橡胶996万吨,年产量超万吨的国家有17个,它们是: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马来西亚、中国、越南、科特迪瓦、利比里亚、斯里兰卡、巴西、菲律宾、喀麦隆、尼日利亚、柬埔寨、危地马拉、缅甸、加纳等。
由于受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天然橡胶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进入2009年,东南亚主产国纷纷调减了生产量,总减幅达6.0%。
从2009年末开始,因美元贬值和部分国家经济复苏,加上主产国(三国联盟)采取量价操作,胶价开始反弹,2010年底到今年一季度,国际市场每吨最达6700美元,国内突破4万元。
2010年生产天然橡胶比上年增加了43万吨。
因气候和一些产胶国战乱等原因,2011年产量增速有所减缓,但由于主产国投产胶园增加,增产量仍可超过10万吨,达1006万吨。
(二)国内情况:1.上半年全国产胶18万吨,比去年同期少9%。
其中,海南6.4万吨、云南11.4万吨、广东0.2万吨。
减产的原因是:海南东南部低温推迟开割15—20天,云南河口寒害严重,部分胶树未能投产所致。
但今年新增投产胶园50万亩以上,加上自然增产,到8月底产量可与去年同期持年,后几个月如无特大灾害,全年增产橡胶3万吨以上,总产达69—71万吨有望实现。
2.根据我国现有胶园和土地资源状况及企业植胶积极性,近年来,生产者除加强现有胶园管理和用足现有的宜胶地植胶外,部分经济作物的土地如果园、旱坡作物用地等都在改种橡胶。
预计我国2011年植胶面积和产量都会增加:一是目前全国己投产800多万亩胶园,将有600万亩以上可自然增产3-5%(如加强管理幅度还要大些);二是目前全国尚有未投产胶园达640多万亩,且都是二十一世纪培植的良种树,每年将有120万亩投产(植后7年左右投产),年增产干胶约6-8万吨;三是植胶区将进一步扩大,每年将扩充胶园面积25-30万亩;四是我国海外产胶规模将进一分扩大,每年将增加自控橡胶资源5-10万吨。
为此,2011年全国植胶面积将达1560-1580万亩,投产胶园将达910万亩,年产量将达69-71万吨,到2015年,全国植胶面积要超过1600万亩,产胶量超过80万吨,如加上海外自控产量,年产可达100万吨,2020年国内产胶量达120万吨,海外自控产量达80万吨也是有望实现的;到时,我国天然橡胶年生产和自控资源量将达到2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