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的第一首诗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考试卷

(2013----2014学年第1学期)

一、阅读张天翼小说《华威先生》,分析华威先生这一人物形象及其艺术塑造(至少300字,25分)。评阅参考:此答案供参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敏锐的眼光、精练的笔墨,塑造了华威先生这一抗战初期国民党官僚的典型形象。华威先生到处叫忙,时间不够用,他要把所有的抗战工作一一“领导”起来。可是,他的神气活现,颐指气使,自命领导、领导中心之类,除了虚伪、空话连篇,趋炎附势,威胁恐吓下属之外,别的什么也没有,有的仅是强烈的领导欲和表现欲,他是抗战初期那个特定时代的畸形产物。

小说没有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没有具体详尽的环境描写,也没有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有点类似于人物速写。华威先生的性格、灵魂、专制本质是通过一连串不同的场面逐步深入显示出来的,他不办实事,却处处要抓权,当领导中心,稍不顺心就用可以置人于死地的政治帽子威胁恐吓青年。小说虽然只是写了一个小角色,却能从中反映出那个时代的面貌。

小说以华威先生开会、奔走和演讲为主线展开故事情节,选材高度集中,情节主线清晰。小说的语言生动简洁,幽默含蓄。

二、本文节选自丁西林《压迫》,请围绕人物、情节、主题、台词写一份导演阐述(至少300字,25分)。评阅参考:此答案供参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房东太太回家后,男客和房东太太间的冲突正面展开。两个古怪的人一见面,很快就形成僵局。男客头脑灵活,能言善辩,他巧妙抓住房东母女间的矛盾,利用自己已付定金的有利条件,坚持要租房,房东太太则凭着自己是房子主人的有利条件坚决不同意。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辩论中,男客抓住房东太太和她女儿间的矛盾大做文章,“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找出房东太太话中的漏洞,将房东太太的理由一一驳回。房东太太在万般无奈中只好打发老妈去找巡警,想借警察之力赶走男客。但出乎预料的是,紧接着到来的并不是巡警而是一个想租房的女客。这样,这对萍水相逢的男女在新的戏剧情景里发生了预想不到的喜剧波折。

剧作中人物的对话既机智风趣,又不失礼貌,并且符合人物的性格。在这部剧中,男客是一个颇有趣味的角色。

男客接受过先进思想教育,才会在对待房东太太无家眷不租房的问题上有不解与争辩,他说:“你们太太的脾气太古怪了,我的脾气也太古怪了,这一回两个古怪碰在一块儿,所以这事就不好办了。”

房东太太,男客认为“一个人过了四十岁,他的脑子里就已经装满了旧的道理,再也没有地方装新的道理”,表达对房东太太不合理要求的不满,更是新旧思想冲突中新思想对旧思想糟粕的鄙夷,而且要改造旧思想,这道路是曲折的。

三、臧克家诗歌《难民》如何塑造难民形象(至少300字,25分)。评阅参考:此答案供参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难民的命运是悲惨的!他们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困境:被迫背井离乡,漂泊流浪,过着风餐野宿的日子。他们得默默承受着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无尽伤害。生理上不可抵抗的饥饿,精神上的孤寂无助感,无归宿感,使他们成了异端人群。一群被故乡容纳不下,又被异乡拒绝的人,只能永无停止的流浪。

“陌生的道路,无归宿的薄暮”是他们命运的最好写照。他们沉重的脚步只能从这条陌生的道路踱到另一条陌生的道路,世界很大,却永远也没有一寸肯收留他们!“人到那里,灾难到那里。”也许就是这个理由,故乡把他们抛弃了,异乡也因此拒绝了他们。难民就像海里无根的浮萍,无依无靠。

诗人把诗当作文章来写,加重了写作的定量,有明显的开头和结尾,抓住了最能反映人物的几个特点展开:“日头坠到鸟巢里,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具体的象征色彩,写出了难民命运的多舛。“归鸦”这个意象让人产生想象:乌鸦都有家可归,可作为人类却找不到他们的栖身之处;另一层就是难民的跋涉是艰难而危险,随时都有可能成为未归鸦的腹中物。无论是哪一种理解,难民都是值得被同情的可怜的。“螺丝的炊烟牵动着一串亲热的眼光,在这群人心上抽出了一个不忍的想象;…这时,黄昏正徘徊在树梢头,从无烟的屋顶慢慢的涨大到无边,接着,阴森的凄凉吞了可怜的故乡。‟铁力的疲倦,连人和想象一齐推入了朦胧,”流浪人总是很容易被一些很熟悉的场景牵动着心底的故乡情思,而他们对故乡唯一的情思却也总被无情打断!对他们来说,想象与思念都是奢侈的。饥饿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们,残酷的现实就摆在眼前。“年头不对,不敢留生人在镇上。”“唉!人到那里灾难到那里!”最后的一丝希望都被摧毁了!“一阵叹息”融进了无尽的苍茫,他们落空了,绝望地离开这异乡,沉重的铁门声狠狠地落在难民的心底。

整首诗的语言质朴,凝重,却把难民的悲哀赤裸裸的呈现了,让我们不得不为之震撼,不得不打心底深深同情这些可怜的难民!

诗人站在第三人称的角度上来叙写这一群难民的经历,除了可以增大叙说的空间,还能使诗人更加客观的抒情。尽管整首诗没有一句是直接抒情的,但朴素的叙事语言却承受着诗人沉甸甸的同情和悲伤。情感藏在诗外,也许这就是这首诗的成功之处!

四、赏析周作人散文《乌篷船》(至少300字,25分)。评阅参考:此答案供参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乌篷船》所表现的是寂寞的灵魂的内心对白。作者把自我的两个侧面外化为收信人“子荣”与写信人“岂明”,于是,就有了两个“自我”之间的撞击与交流。这是两个“实体”,有着不同的意趣与追求。”。讲述者的心思本不在“船”而在“船”中所蕴含的“趣味”、情感、心态、生活方式、人生态度,概括起来,就是传统文化的底蕴。用一种舒徐自在的吟哦的态度去读它,就会发现,这种琐细和平淡,倒是很恰当地表露出了作者的个性和文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