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_山东省_内部资料
- 格式:pdf
- 大小:3.54 MB
- 文档页数:12
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介绍April 2011China communications Logistics LOGINKSystem一、平台必要性二、平台是什么三、平台如何建四、平台的进展目录五、平台的效益一、平台建设的必要性(问题、需求和使命)Necessary of LOGINK(Problem、demands & Mission)问题(Problems)企业信息化程度低,尤其是运输环节;行业数据共享困难,标准不一致,没有统一的平台,难以实现物流链全程跟踪。
出发地道路运输出口海关出口港口船公司进口港口进口海关目的地道路运输货主货代物流企业海关等行政部门出发地道路运输物流系统出口海关系统出口港口系统船公司物流系统进口港口系统进口海关系统目的地道路运输物流系统文件DB文件DB文件DB文件DB文件DB文件DB文件DB物流业务环节众多各服务系统独立、服务分散各方需要采用不同的接口访问各个系统,成本高、效率低服务标准不一、缺乏整合,难以获得全程高效服务需求(Demands)物流信息化对政府的需求推动行业信息化、推进物流信息共享,提供信息交换和共享基础服务网络基础服务网络要构建“全程平台”,解决多种运输方式,多个物流环节的信息交换和共享;要构建“全球平台”,采用国际标准,突破地域限制,行业限制;要构建“公益开放平台”,平台必须是低成本、开放的、安全可控的。
使命(Missions)由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各省,科研单位、物流企业、IT企业等多方步调一致联合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旨在解决物流信息交换,服务共享问题,满足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和信息孤岛,提升行业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公共平台的任务就是建立这个框架,并负责牵头执行。
交换是核心、标准是基础、应用是关键、综合是方向、建设是要务、创新是生命。
二、共享平台是什么(架构、内容)What is LOGINK(framework、content)是一项物流信息化推动工程•通过行业扶持,改造一批国内主流物流管理软件,免费发给企业使用,以推进行业信息化、信息标准化工作;•企业也可以按照标准自行改造,接入基础交换网络;•改造后的软件都能通过基础交换网络实现单据交换和信息共享。
龙源期刊网
交通物流将有公共信息平台
作者:
来源:《珠江水运》2013年第24期
面向全社会的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1+32+nX”的总体布局,公益性、开放性、共享性的基本特征,多方合作、分工明确的工作机制……交通运输部上月在浙江杭州召开全国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了平台的功能定位、总体目标、布局结构及建设运营保障方案。
据悉,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纲要》、《国家级管理服务系统建设方案》、《区域交换节点建设指南》三个指导性文件在会上正式向社会发布,明确了平台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框架和下一步工作重点,标志着平台的顶层设计逐步走向成熟。
根据《建设纲要》,平台定位于构建面向全社会的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为实现不同信息系统信息交换和共享提供基础网络和标准,是“平台的平台”;平台的总体架构是
“1+32+nX”,“1”代表国家级管理服务系统,由交通运输部组织建设,主要建设交换管理系统和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国家级交换节点,“32”泛指省级区域交换节点,由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导建设,“nX”是指平台拓展和衔接的信息服务体系,如道路运政、水路运政等行业内信息管理系统,公安、商务等行业外信息系统等,这些系统依托平台开展各类互联应用;平台主要具备基础交换和公共信息服务两大功能,其中基础交换网络是平台建设的基础,加快实现基础交换网络的全国布局是平台建设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平台建设贴近市场需求,抓住有利时机,联合多方力量,已初步形成“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跨国界”的工作局面。
数据显示,目前依托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的企业有近15万家,企业通过平台实现业务单据交换量累计超过5.5亿条,日交换量最高可达200万条,平台的公益性、开放性和服务性逐步显现。
(钟欢)。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摘要:文章在分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架构与功能的基础上,指出了传统服务模式的不足,按照物流服务交易的复杂程度和技术实现的难度,归纳和总结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三种服务模式:信息资源共享、物流服务交易、价值链集成,并对平台成功运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信息资源共享;物流服务交易;价值链集成;服务模式一、引言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信息和通讯技术在跨组织物流运作中的一种应用形态,是物流企业以及相关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一种公共架构,目的是改进组织间协调机制,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一种特殊的跨组织信息系统(IOS:Inter-OrganizationalInformationSystems)。
从目前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运营来看,可谓喜忧参半,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难题不在技术上,而是在服务模式上。
一般来说,成功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两个条件:一是能为用户创造价值;二是需获得相当规模的用户数。
而这两点都取决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服务模式,取决于服务模式能否满足用户的需要,并为用户带来相应的价值。
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结构与功能1.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结构。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它的应用形态,既可能包括典型的EDI应用,也可能包括基于流程的跨组织信息系统,或共享的数据库,以及面向物流服务交易的电子市场等。
从本质上来说,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不是一种全新的信息技术应用形态,它是基于现有的跨组织的信息技术应用的一种拓展。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结构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基础设施层、技术标准层、支持系统层、模块功能层、应用服务层。
2.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要满足物流系统中政府管理部门、物流企业、工商企业不同层次的参与者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信息需求和功能需求。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通过对物流公共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公共信息交换,为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完成各类功能提供支撑;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沟通提供信息枢纽作用;为政府的宏观规划与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试点示范项目推出L1000试用版2010年1月1日,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试点示范项目向全国整体推出L1000试用版,这是政府利用公共资源助推物流跨越式发展的一次重大探索,也是全国交通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一大里程碑。
L1000的启用,将为物流企业提供免费、唯一的物流供应链上信息交换代码,使用通用、免费的物流企业运输管理软件,获得开放、中立、免费的物流信息数据交换和共享服务。
据了解,L1000是在交通运输部的统一指导下,采用省际共建、部省共建、多方合作的方式建设,由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发起,浙、沪、苏、黑、皖、闽、蒙、川、鲁、青、宁、赣、鄂、湘、冀、吉16个省道路运输管理部门、中国电信集团共建,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交通通信中心参与建设,并在浙江综合交通物流协会牵头下与全国40家物流信息化服务供应商成立了共建联盟。
该系统立足公益,由政府投资推动,以标准建设为基础,以数据交换为核心,以广泛应用为目标,以综合信息为方向,共建共享、共通共融,是一个基于浙江全省、辐射全国的公益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系统由一个管理中心、若干个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若干个物流通用软件组成。
此次向全国整体推出的一期L1000试用版,主要包括物流交换代码、物流交换软件、数据交换和标准三大服务,定位于以公共物流信息交换功能为核心,以物流通用软件建设为切入点、以标准化和诚信管理为主线、服务于社会的公益性物流信息系统。
为了将L1000的建设成果及时应用于企业,服务于社会,有效地发挥交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的作用,平台已在系统建设、软件培训、试点推广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截至目前,已投入资金3000万元,建成一个管理中心(一期),1号和2号数据交换中心,通用网站、小件快运、普通运输三个物流通用软件并在超过800家企业使用,并与相关外部系统实现了对接。
在未来5年里,平台的具体建设内容为“1+20+30+50”,即计划建成一个数据交换管理中心;推出普通运输、集装箱、物流基地等20个物流通用软件,供企业免费使用;在全国部署30个数据交换服务器,为行业提供免费的物流业务数据交换;同时基于平台标准规范,扶持50家区域物流公共信息运营商,为行业提供信息发布、货物跟踪、车货交易、信用管理等物流公共信息服务。
现代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1. 建设背景现代物流的发展不仅可以提升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还可以通过构建良好的物流服务体系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地区综合竞争力,因此得到众多国家和地区政府部门的重视。
现代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一个中立、开放、立足“交通服务支持”的行业性物流信息平台。
该平台作为交通政府部门发挥“引导和规范”作用的重要载体,是交通行业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地方政府部门发展现代物流的总体战略组成部分,适时合理地开展平台建设显得十分必要,理由如下:一是货运企业普遍偏小,业务经营不够规范,信息化普及率较低。
鉴于成本等因素,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管理的主动性不足,且经验缺乏。
二是货运市场是个“货代”强势市场,破除“小、散、乱”格局,引导其发展成为“规模化、集约化”运输及物流企业,必须从货源信息市场的管理逐步入手。
政府在此领域需发挥“有形之手”进行适当的干预。
三是运用信息化手段管理车辆、从业人员、运输业户、运输场站等物流信息市场,引导我省物流业发展,必须注重“集聚效应”。
交通物流信息平台,必须立足“公益性定位”,为物流上下游企业提供基本的、真实的和廉价的公共交通信息服务,才能吸引企业的关注和使用。
因此,政府的先期推动和补贴尤为重要。
四是现有市场的货运发供求信息服务鱼龙混杂、诚信难以保证,而政府手中的信息资源具有公信力却未发挥应有作用,尤其是基础设施、交通流、经营业户、从业人员属性以及质量信誉等基本信息。
五是一些具备一定实力,且正努力向合同运输、物流加工、准时运输等高端物流服务业态“转型”的货运企业缺乏大型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货物跟踪系统等的建设和维护经验,成本难以负担,且也存在重复建设监控、通讯设施的现象。
综上,交通物流信息平台就是要在综合性物流信息平台最为核心的“交通支持”和“商务支持”中充分发挥“交通支持”作用。
平台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发挥利用交通部门的物流要素资源为出发点,支持企业提升运输效率和作业效率,在提供通用管理软件下载、从业属性查询、交通地理信息查询、车辆及货物跟踪等中立、基本的交通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影响,并以此为依托发展物流链中的上、下游会员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增值服务,为建成可持续的交通物流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奠定基础。
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化建设方案(2013-2015年)2013年11月一、前言标准化是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基础支撑,是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物流信息交换、保障各类应用系统互联以及提供高质量物流信息服务的关键所在。
在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交通运输物流标准体系》和《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均提出了平台标准的制修订任务。
为进一步加快平台标准化建设步伐,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交通运输推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部组织编制了《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化建设方案》,明确了平台标准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建设目标、主要任务、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和工作计划,用以指导2013-2015年平台标准化建设的有关工作。
二、基本原则(一)统筹规划,有序推进。
在统一的标准体系框架下,充分利用国家、行业、地方以及企业开展的物流信息标准化工作基础,科学合理地确定标准制修订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推进平台标准化工作。
(二)加强组织,广泛参与。
建立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物流服务需求方和提供方、物流信息技术服务商、物流信息平台运营商、科研单位以及有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之间协调配合、合作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强政府引导,鼓励多方参与,积极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平台标准化建设。
(三)需求导向,持续深化。
以统一的基础数据交换标准为核心,立足跨部门、跨区域信息交换及应用系统互联需求,以各参与方业务和服务需求为导向,通过标准的试点应用效果反馈,深化标准研究和制订,不断补充与完善平台标准体系。
三、建设目标构建科学合理、全面系统、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的平台标准体系、标准维护与管理体系及标准测试体系,为实现高效、安全、可靠的跨部门、跨区域物流信息交换和应用系统互联提供统一规范和指导,有力支撑和保障平台的建设、开发、应用和运维。
具体包括:——发布《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体系表》,为平台建设提供标准应用索引;——制订一批平台基础标准、平台互联与交换标准、服务与应用规范;——制定《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维护与管理规范》,建成平台标准升级维护与管理系统;——制定《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建成平台标准符合性测试系统;——建立平台标准化工作机制,标准制修订能力加强,标准应用水平提高。
交通运输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交通运输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一个统称,它包括政务系统和商务系统两部分,其政务系统是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实施物流管理和向社会用户提供相关政务信息服务的;其商务系统是主要面向交通运输行业内从事物流相关经营活动的业户提供运输环节的交易服务和增值技术服务的。
交通运输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和服务范围为:——交通运输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政务系统是基于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所拥有的运输企业、运输车辆船舶、从业人员和运输基础设施等政务信息,提供相关政务信息服务和物流管理的。
交通通运输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政务系统的服务范围是全社会用户,是因为基于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所拥有的政务信息所提供的综合信息服务,是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都不能缺少的基础性、公共性信息。
——交通运输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商务系统是提供运输供求信息、在线交易等物流交易服务,以及货物跟踪、物流业务管理软件等增值技术服务的。
交通通运输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服务范围主要是面向交通运输行业内从事物流相关经营活动的业户,包括:各类运输企业、运输个体户、以及船舶代理和公路配货等运输辅助业户等。
交通运输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存在形式为:——交通运输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政务系统是可以独立建设和存在的。
根据我国的现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各行业的政务信息均掌握在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手中,且未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
因此,针对物流中运输环节的各类综合信息服务和管理,只能由交通运输行业政府主管部门主导建设并对外提供服务,自然是可以独立存在的。
——交通运输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商务系统一般不会独立建设和存在。
在市场经济规则下,商业化运转的各类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目的是获得收益,这就使其所定位的服务对象涵盖物流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利益相关者。
交通运输行业内从事物流相关经营活动的业户只是其服务对象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交通运输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商务系统只是各商业化运转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内嵌在各个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之中,一般不会单独建设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