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法分析15.2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
- 格式:doc
- 大小:157.50 KB
- 文档页数:2
【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理解“同時”的相對性。
2.通過推理,知道時間間隔的相對性和長度的相對性。
3.通過對兩個結論的分析認識時間和空間是不能脫離物質而單獨存在的。
(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時間間隔相對性和長度相對性的推導,培養邏輯推理能力。
2.通過建立相對論時空觀,提高學生認識物質世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邏輯推理形成的結論要有一個科學的接受態度。
【教學重點】同時的相對性,長度的相對性,時間間隔的相對性。
【教學難點】相對論的時空觀。
【教學方法】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對具體實例的分析,建立模型、形成結論、形成理論,並在應用中加以鞏固。
【教學用具】投影儀及投影片。
【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師: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假設。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這兩個假設的內容。
生:在不同慣性參照系中,一切物理規律都是相同的;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慣性系中都是相同的。
師:根據這兩個假設,我們可以得出那些推論呢?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狹義相對論的有關知識。
(二)進行新課1.“同時”的相對性師: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事件”的概念,在這裡我們說的事件可以指一個嬰兒的誕生,一個光子與觀測儀器的撞擊或閃電打擊地面等等.請大家再舉幾個例子。
生:光從光源發出,宇宙中某個星體的爆發,一個車輛的啟動等都是“事件”。
師: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實例分析,來看看經典物理和相對論對同時的理解有何不同。
[投影問題]車廂長為L ,正以速度v 勻速向右運動,車廂底面光滑,現有兩隻完全相同的小球,從車廂中點以相同的速率v 0分別向前後勻速運動,(相對於車廂),問(1)在車廂內的觀察者看來,小球是否同時到達兩壁?(2)在地上的觀察者看來兩球是否同時到達兩壁?分析:在車上的觀察者看來,A 球經時間t A =02v L =02v L B 球經時間t B =02v L =02v L 因此兩球同時到達前後壁。
在經典物理學家看來,同時發生的兩件事在任何參照系中觀察,結果都是同時的,兩球也應同時到達前後壁.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的結論。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教科书中第一部分用一个车厢中灯光照火车壁的例子生动的介绍了“同时”的相对性。
学生应理解,车上车下两个人的推理根据为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假设,理解两人的思考角度。
教师应注意介绍例子的同时要带领学生回顾一下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防止学生听不懂或者理解不到位。
对于长度相对性的内容也是一样的过程。
教科书中的主要内容包括同时的相对性、时间间隔的相对性、长度的相对性等。
讲述此部分内容教师应注意:一些结论是从基本原理出发且经过逻辑推理并经过实验验证得出的,对于相对论的一些结论学生应弄清其含义。
本节内容属于理解性内容,主要的原理及本节涉及的一些结论及实验验证需理清。
学生应按照这个思路来学习。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同时的相对性;2.知道运动长度的收缩;3.了解时间间隔的相对性及时空相对性的验证;4.了解相对论时空观与经典物理时空观的主要区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从“同时相对性”出发得出“运动长度和时间间隔的相对性”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相对论崭新的时空观,体会相对论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
【教学重点】从“同时”的相对性得出运动长度和时间间隔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从“同时”的相对性得出运动长度和时间间隔的相对性。
多媒体课件等。
一、复习回顾: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答:(1)狭义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2)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相同。
二、新课教学:(一)“同时”的相对性1.经典的时空观经典的时空观:同时是绝对的,即如果两个事件在一个参考系中被认为是同时的,在另一个参考系中一定也被认为是同时的。
2.相对论的时空观相对论的时空观:同时是相对的,即在一个惯性系中“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个惯性系中可能是不同时的。
书中例子:一列火车匀速行驶,车厢中央的光源发出了一个闪光,照到了车的前壁和后壁,车上车下两个观察者的想法不同。
新课标人教版3-4选修三15.2《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WORD教案1§15.2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学习目标:(1)知道狭义相对论关于时空相对性的主要结论;(2)了解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的主要区别,体会相对论时空观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
(3)通过实例,了解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体会相对论时空观与低速世界的差异。
学习过程:、【温故知新】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假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两个假设的内容:一、“同时”的相对性1.在物理学中,什么叫“事件”?在数学上,一个事件可以如何表示?2.实例分析:车厢长为L,正以速度v匀速向右运动,车厢底面光滑,现有两只完全相同的小球,从车厢中点以相同的速率v0分别向前后匀速运动,(相对于车厢),问(1)在车厢内的观察者看来,小球是否同时到达两壁?(2)在地上的观察者看来两球是否同时到达两壁?分析:在车上的观察者看来,A球经时间t A= ;B球经时间t B= ;因此两球同时到达前后壁。
在经典物理学家看来,同时发生的两件事在任何参照系中观察,结果都是同时的,两球也应同时到达前后壁.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的结论。
如果把上述事件换成两列光的传播,情况如何呢?结论:车厢上的人和地面上的人看到车厢中间灯光到达前后车厢的先后是不一样的.车上的观察者认为光到达车厢的前后两壁;站台上的观察者认为光先到车厢壁后到壁;思考与讨论:见教材P99,运动的火车L里,观察者认为,沿着运动方向位置靠前一些的事件A先发生,还是靠后一些的事件B先发生?规律小结:1、对于运动的火车上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对于地面就不是同时的;(关键:在各个参考系中光速都为c)2、地面上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对于运动的火车也不是同时的;3、观察者站在发生事件的两地之间,迎面而来的事件发生;背离而驰的事件发生。
针对训练1、地面上的人认为A、B两个事件同时发生。
对于坐在火箭中沿两个事件发生地点连线飞行的人来说(图15.2-5),哪个事件先发生?二、长度的相对性下面我们来讨论在不同参考系中测量一个杆的长度结果会如何。
人教版选修3《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背景《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人教版选修3中的一篇重要课文,是高中物理选修课中的一部分。
该篇课文主要介绍了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理解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2. 教材内容本篇课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相对论的基本概念本部分主要介绍了相对论的背景和起源,引导学生了解相对论对传统物理学的颠覆性影响。
(2)狭义相对论本部分重点介绍了狭义相对论的核心原理,包括光速不变原理、时间相对性、尺度相对性等内容。
(3)广义相对论本部分简要介绍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引力的曲率和时空弯曲等概念。
3. 教材特点(1)理论性强本篇课文属于物理学的范畴,涉及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
(2)启发性强本篇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提供一些经典实验和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应该能够:•了解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时间和空间相对性的基本概念;•理解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区别和联系。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发展逻辑思维和科学实验设计能力;•能够批判性地思考和评估相对论的影响和局限性;•能够使用科学语言和符号表达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对科学原理的敬畏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时间和空间相对性的基本原理;•理解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区别和联系。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相对论的抽象概念,如时间相对性、尺度相对性等;•引导学生应用相对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1)通过提问和示例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时间和空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2)导入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人教版选修3-4教案一、知识目标1.了解相对论及其相关概念,如光速不变原理、原理相对性等;2.理解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3.掌握相对论公式计算;4.能够运用相对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相对论概念及模型的建立;2.相对论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时间内容1-2节导入3-4节相对论概念5-6节相对论公式7-8节实际问题3.1 导入1.引入相对论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2.分析牛顿力学的局限性和误差。
3.提问:当我们以不同的速度移动时,时间和空间会发生什么变化?3.2 相对论概念3.2.1 光速不变原理1.解释光速不变原理的概念及其意义;2.通过实验数据说明光速不变原理的成立。
3.2.2 原理相对性1.介绍原理相对性的概念及其意义;2.分析原理相对性对时间和空间的影响。
3.2.3 相对论模型的建立1.利用相对论的概念建立相对论模型;2.通过模型分析不同速度下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3.3 相对论公式3.3.1 相对论公式的意义1.介绍相对论公式的概念及其意义;2.解释相对论公式对时间和空间的影响。
3.3.2 相对论公式的理解1.讲解相对论公式的推导过程;2.提供简单例子,解释相对论公式的使用方法。
3.4 实际问题1.提供多种实际问题,例如时间差、长度收缩等;2.引导学生运用相对论公式解决问题;3.鼓励学生发问、探究相对论的局限性和未解之谜。
四、教学方法及措施1.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案例来理解相对论概念、深化知识面、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相对论公式的推导过程,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参与度;3.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课件、视频、PPT等多媒体方式来展示相对论的模型和公式,提高学生的视觉体验和学习效率。
五、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测验、作业和考试来评估学生相对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来评估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学习态度;3.通过学生反馈和教师观察来评估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策略。
2.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1.知道同時的相對性、長度的相對性、時間間隔的相對性。
2.瞭解時空相對性的實驗驗證。
3.知道狹義相對論的時空觀:空間和時間與物質的運動狀態有關。
根據相對論的時空觀,運動起來時間就會變慢,那麼下面這件事情又怎樣判斷呢?地面上的人認為A、B兩個事件同時發生。
對於坐在火箭中沿兩個事件發生地點的連線飛行的人來說,哪個事件先發生?提示:B事件先發生。
可以設想,在事件A發生時A處發出一個閃光,事件B發生時B 處發出一個閃光。
兩閃光相遇作為一個事件,發生在AB的中點,這在不同參考系中看都是一樣的。
相遇在中點這個現象在地面上很容易解釋:兩個閃光同時發出,兩個閃光傳播的速度一樣,當然在中點相遇。
但火箭上的人有如下推理:A、B撲面而來,在光向A、B傳播的過程中,A、B兩點向左移動了一段距離,所以光到A比到B多走一段距離,到B用時短些,所以火箭中的人認為B事件先發生。
1.“同時”的相對性(1)經典的時空觀:在同一個慣性系中不同地點同時發生的兩個事件,在另一慣性系中觀察也是______的。
(2)相對論的時空觀:“同時”具有相對性,即在同一個慣性系中不同地點同時發生的兩個事件,在另一慣性系中觀察________的。
2.“長度”的相對性(1)經典的時空觀:一條杆的長度不會因為觀察者是否與杆做________而不同。
(2)相對論的時空觀:“長度”也具有相對性,一條沿自身長度方向運動的杆,其長度總比杆靜止時的長度要____。
在垂直於運動方向上,杆的長度________。
(3)相對論中杆的長度公式:________________,其中l0是與杆靜止的人認為的長度,l 是與杆相對運動速度為v的人認為的杆的長度。
3.時間間隔的相對性(1)經典的時空觀:某兩個事件,在不同的慣性系中觀察,它們的時間間隔總是______的。
(2)相對論的時空觀:某兩個事件,在不同的慣性參考系中觀察,它們的時間間隔是______的,慣性系的速度越大,慣性系中的物理過程進行得越____。
第2节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P107“同时”的相对性
“光速不变原理”,“狭义相对性原理”
对于地面的观察者,沿着火车运动方向,前面的事件后发生。
科学的方法与科学的价值观
实验或观测事实(或直接经验)
↓
猜想与假设(两个基本原理)
↓
逻辑分析(数学推理)
↓
可检验的结论
P106思考与讨论
……列车K 某车厢的中
央发出了一个闪光,车厢中
的人认为闪光同时到达了前
后两壁……这列火车K 静止
在车站里,另一列火车L 从
旁边呼啸而过(图15.2-2)。
那么,在运动的火车L 里,观察者认为,沿着运动方向
位置靠前一些的事件A 先发生,还是靠后一些的事件B 先发生? ……
研究同时的相对性时,两事件哪个先、哪个后对学生并无特殊意义。
但这个结论在下一个小标题中要用。
P109长度的相对性
学生不必复述推理的过程,但应该清楚、熟练地知道结论:
l = l 02)(1c
v -
P110时间间隔的相对性:
Δt = 2)(1c
v -∆τ
P111时空相对性的实验验证
μ子,1941年
P113科学足迹:狭义相对论出现的前夜
如果没有爱因斯坦,几年之后同样会有狭义相对论,但也许很多年之后也没有广义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