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全球战略共66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9.59 MB
- 文档页数:66
美国全球战略美国全球战略从开始酝酿到正式形成,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支离破碎到系统完整、从军事战略到全球战略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酝酿、初步形成、正式形成以及冷战后时期四个阶段。
这种阶段性划分的依据,是国际战略力量对比消长变化的结果,更反映出美国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驱使下从本土扩张到海外扩张、从海外扩张到全球扩张的历史进程。
本文采用历史分析法,深入探讨了美国全球战略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对比研究了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从“冷战型”逐渐转向“冷战后型”的轨迹。
全球战略是指大国调动和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参与国际斗争,维护和增强本国利益,实现国家根本政治目的的方略。
在一定意义上讲,只有全球性大国才可能形成全球战略。
美国全球战略大体上可分为酝酿(1783年到1898年)、初步形成(1898年至1945年)、正式形成(1945年到1990年)和冷战后期(从冷战结束迄今)四个阶段。
一、美国全球战略的源起和初步形成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战略研究方面是西方国家中起步很晚的。
由于东西濒临两洋,南北相接弱国,美国从独立到19世纪末,安全上从未遇到过严重的威胁,也未出现过迫切需要到海外作战的情况。
美国长期奉行孤立主义,保持“超然地位”,不卷入欧洲旧大陆的纷争;在发展商业关系的同时,美国尽可能避免同外国发生政治联系、避免同任何外国订立永久性同盟,以维护美国自身的独立、领土完整和选择自由。
因而,从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到19世纪末这一百多年中,美国奉行的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大战略,即:“西半球防御”,其根本目标就是防止东半球再入侵西半球,获得对北美的支配地位和对西半球的霸权。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其全球战略也进入初步形成阶段。
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美国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外部世界,决定到更大的国际舞台去扩大自己的影响。
形势发展推动着美国“有特定目标的干涉主义”形成,它从大陆扩张转为海外扩张。
美国的全球战略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目标是维持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即霸权。
这一目标具体有五个方面内容。
第一,打击恐怖主义与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是美国对外战略的首要任务。
“9·11事件”后,美国认识到恐怖主义是它的主要威胁,美国是恐怖分子仇视和报复的主要对象。
虽然恐怖主义是美国的“不对称”对手,但一旦恐怖分子掌握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会给美国造成毁灭性打击。
因此,美国把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扩散挂钩,将其作为美对外政策的“重中之重”。
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国接着提出“邪恶轴心”,并以萨达姆开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伊拉克战争。
战争结束后,朝鲜核问题又成为美国全球战略关注的焦点。
伊朗核开发也日益引起美国的注意。
第二,世界范围内的伊斯兰极端势力被认为是美国的主要安全威胁。
美国认为恐怖主义只是伊斯兰极端势力这座冰山上的一角,只有铲除整座“冰山”,才能彻底根除恐怖主义这个心腹大患。
为此,美国试图通过对伊拉克实行“政权更迭”,扶植亲美政权,推动中东地区所谓民主的“多米诺效应”,铲除反美势力,消除恐怖主义的根源。
第三,重视大国合作,强调建立有利于自由的力量均衡。
美国充分认识到反恐、防扩散和对付伊斯兰极端势力,离不开“价值观相近”的世界其他大国的合作。
冷战结束后,美欧在外交理念上的分歧逐渐加大,双方矛盾在伊拉克战争前后公开化。
俄罗斯由于和法、德站在一起反对美国的伊拉克政策,美俄关系也出现明显倒退。
为防止与欧、俄战略裂痕进一步加深,修补美欧、美俄关系将是美国重要的外交议程。
中、日、印对美国的反恐战争采取了合作态度,今后美国仍将采取措施,进一步改善美中、美印关系,加强美日同盟。
第四,拓展对外经济贸易。
美国的发展依赖国际市场,其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达到30%。
拓展国外市场,是维持美国国内经济繁荣的保障。
第五,推行美国价值观。
具体说,就是“拓展民主”,推行人权外交,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
总的来看,美国对外战略的上述五方面内容仍可以归纳为“三大支柱”,即安全、经贸和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