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试题(带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78.50 KB
- 文档页数:11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试题一:自然地理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是什么?2. 请解释地球的四季变化原因。
3. 什么是地壳运动?列举一些地壳运动类型。
4. 请简要介绍地震及其影响。
5. 请解释火山地貌的形成原因。
试题二:人文地理1. 简要介绍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2. 请解释农业多样性及其重要性。
3. 列举一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气环境问题,并解释其影响。
4. 请说明城市化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5. 解释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试题三:地理信息与技术1. 请解释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应用。
2. 解释卫星遥感技术及其在地理中的应用。
3. 什么是地理信息网络?列举一些地理信息网络的应用案例。
4. 请解释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原理和用途。
5. 简要介绍地图制作的步骤和要素。
答案:自然地理1. 自转是指地球自身绕地轴旋转,一自转完成为一天;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公转周期为一年。
2. 地球的四季变化是由地球公转和倾斜造成的。
当太阳直射地球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夏季;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冬季;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北半球春秋两季。
3. 地壳运动是指地球表面岩石的变动和运动。
地壳运动包括构造运动(地壳快速移动)和抬升运动(地壳隆起)等。
4. 地震是地壳发生的震动现象。
地震可以造成房屋倒塌、地面沉降、洪水等灾害。
5. 火山地貌形成是由地壳运动和岩浆喷发造成的。
岩浆从地表喷出,形成火山锥体和喷发物堆积。
人文地理1. 人口迁移的原因包括经济发展、自然灾害、战争等。
人口迁移会影响社会结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
2. 农业多样性指的是不同地区农作物品种的多样性。
农业多样性对农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大气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空气污染、酸雨等。
这些问题会导致生态系统破坏、健康问题等。
4.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地资源的消耗、环境污染等。
对社会的影响包括人口流动、经济发展等。
5. 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包括地理条件、资源分配不均等。
高一必修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形状是:A. 扁平的B. 球形的C. 椭圆形的D. 圆柱形的答案:B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由东向西B. 由西向东C. 由南向北D. 由北向南答案:B3.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 1天B. 1年C. 1月D. 1世纪答案:B4. 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A. 圆形B. 椭圆形C. 抛物线形D. 直线形答案:B5. 地球上的五带是:A. 热带、温带、寒带、亚热带、亚寒带B. 热带、温带、寒带、极地、亚寒带C. 热带、温带、寒带、极地、亚热带D. 热带、温带、寒带、亚热带、亚寒带答案:C6.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 南美洲答案:A7. 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是: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A8.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A. 珠穆朗玛峰B. 乞力马扎罗山C. 阿尔卑斯山D. 阿空加瓜山答案:A9. 地球上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答案:B10. 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______公里。
答案:400002. 地球的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约______公里。
答案:213. 地球的平均密度约为______克/立方厘米。
答案:5.524.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______平方公里。
答案:5105. 地球的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______层。
答案:外层6. 地球的自转周期为______小时。
答案:247. 地球的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时比远日点时______。
答案:快8.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倾角约为______度。
答案:23.59. 地球的气候类型主要受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和______等因素影响。
答案:洋流10. 地球上的生物圈是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的______系统。
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第一章章末检测(B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 5分,共50分) 图屮0为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P 为某一天体。
读图完成1〜3题。
A. P 为月球,0为太阳 B. P 为月球,0为地球C. 该天体系统由恒星、行星和卫星组成D. 该天体系统属于河外星系2.若 0 为太阳,且 R=1.5X108km,贝!j ( )A. 该天体系统为太阳系,P 为海王星B. 该天体系统为太阳系,P 为地球C. 该天体系统是银河系,0为银河系中心D. 该天体系统是总星系,0为总星系中心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0为银河系中心,P 为太阳,则R=10万光年B. 若该天体系统为总星系;P 为目前已知的最远天体,则R = 200亿光年C. 该图表明地球是宇宙的中心D. 该图表明总星系就是宇宙4. 下列叙述中,属于地球上存在高级智慧生命外部条件的是()① 稳定的光照条件 ②适当的日地距离 ③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④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 地球成为太阳系中有生命存在的特殊行星,是因为() C.地球体积大小适中,使水能以液态存在D.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当的温度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6〜7题。
6. 甲图M 点的纬度、乙图'点的月份分别约是()下图为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A.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不断变化B.宇宙时空无限大,天体运动互不影响A. 30° 1 月B. 60° 7 月 7. 当公转速度为\时() A. 漠河市民一一欢度“白夜”C.松花江河畔一一银装素裹C. 60° 1 月D. 30° 7 月B. ------------------------------ 新西兰南部海域--------------------- 冰山座座 1.若 R=38.4X104km,则(读下表,完成8〜9题。
地理必修1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24小时B. 48小时C. 12小时D. 36小时答案:A2. 以下哪个国家位于南美洲?A. 巴西B. 澳大利亚C. 加拿大D. 俄罗斯答案:A3.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A. 大西洋B. 印度洋C. 太平洋D. 北冰洋答案:C4. 以下哪个是热带气候?A. 地中海气候B. 沙漠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温带季风气候5.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最长的海岸线?A. 中国B. 加拿大C. 俄罗斯D. 印度尼西亚答案:B6.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A. 4万公里B. 2万公里C. 1万公里D. 8千公里答案:B7. 以下哪个是欧洲最大的半岛?A. 阿拉伯半岛B. 印度半岛C.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D. 巴尔干半岛答案:C8.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A. 印度B. 中国C. 美国D. 印度尼西亚答案:B9. 以下哪个是亚洲最大的内陆湖?B. 贝加尔湖C. 咸海D. 巴尔喀什湖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非洲最大的国家?A. 尼日利亚B. 埃及C. 阿尔及利亚D. 刚果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______度。
答案:66.52. 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
答案:撒哈拉沙漠3.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山脉。
答案:乌拉尔山脉4. 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是______。
答案:马里亚纳海沟5.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位于______。
答案:北美五大湖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季风气候的特点。
答案:季风气候的特点是有明显的干湿季节之分,夏季湿润多雨,冬季干燥少雨。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受季风的影响,季风的方向和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2. 请描述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观点。
答案:大陆漂移假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于20世纪初提出的。
该假说认为,在数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陆地,称为“泛大陆”。
地理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地理作为高中的重要学习科目,必修一的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地理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地理必修一测试题一、选择题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河流R的流向为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2.若此图表示某类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形状况,此灾害最有可能为A.火山喷发B.滑坡C.地震D.泥石流3.下图反映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浓雾出现的情况,从中可知此地区浓雾①主要发生在夏季②主要发生在秋、冬与春季③与月均温有关④与月均最低气温有关A.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下图是我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路线上温室气体的分析结果,从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②CO2浓度随纬度升高而表现出总体减少的趋势②CH4浓度在40°N以北随纬度增高而增加③人类活动是造成沿线CO2和CH4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④洋流是造成沿线CO2和CH4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A.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5.下图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A. 1300千米B. 550千米C. 300千米D. 1550千米下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回答6~7题。
6.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别是A.1000和1:50000B.1:2000和1:50000C.1:5000和1:20000D.1:20000和1:50007.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A.350米和200米B.300米和350米C.300米和250米D.200米和300米下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回答8~9题。
8.图中的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分别是A.1:1000和1:50000B.1:2000和1:50000C.1:5000和1:20000D.1:20000和1:50009.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A.350米和200米B.300米和250米C.300米和350米D.200米和300米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东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
高中地理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1~2.【解析】1.B 2.C 根据表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区为华北平原;乙为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夏季气温不会太高;由于云贵高原地处亚热带,冬季气温不会在0度以下。
3.【解析】答案选B 三角洲平原是流水沉积作用而成,高原面的沟壑则是流水侵蚀作用而成,沙丘则是由于风力搬运作用而成,他们都是由于外力作用而成。
4.【解析】答案选A。
考查的知识点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等。
其中,由于温度的变化,水的冻融,植物根系的生长等,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变成松散的碎屑物,这种破坏作用就是风化作用。
在风化作用基础上,流水、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侵蚀作用。
风化侵蚀的产物,经过外力搬运作用离开原来的位置,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冰川融化等,这些物质又在地表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
5.【解析】答案选C。
喀斯特峰林、孤峰平原地貌既有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又有流水的物理冲刷作用,它的形成条件是:石灰岩地区;降水和热量条件比较好的地区。
6.【解析】答案选D。
水滴石穿属于水蚀作用。
应属于流水侵蚀作用。
7.【解析】答案选D。
根据岩层向上弯曲可知,该地层为背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根据水、油、气的比重可知,水最大,油居中。
8.【解析】答案选D。
题干中提到的两次余震,①发生在岛屿的西略偏北100千米海底,②发生在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
而且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
综合以上的推理,尽管不知道该海沟的名称,也能作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判断。
9.【解析】答案选C。
两大板块中的印度洋板块较易判断出,亚欧板块较易误作太平洋板块。
区分的方法为发生地震的东南亚地区,特别是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是亚欧大陆的延伸部分,从而作出亚欧板块的正确判断。
10.【解析】答案选A。
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对考生空间想象能力要求很高。
具体考查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状况及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关知识。
新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创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它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它可以反映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可知,下面的时间段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的是A.春分→清明B.小暑→大暑C.霜降→立冬D.小寒→大寒2.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天山山脉之间的赤沙山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盐丘,下图为盐丘形成示意图。
推断盐丘形成的地质过程( )A.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外力侵蚀→盐层流动B.水平挤压→沉积作用→外力侵蚀→盐层流动C.沉积作用→水平挤压→盐层流动→外力侵蚀D.沉积作用→外力侵蚀→水平挤压→盐层流动3.俄罗斯森林资源丰富,其森林主要属于A.热带雨林B.亚寒带针叶林C.亚热带常绿树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读气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若四地形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A.O→P→M→N→O B.P→O→M→N→PC.M→N→P→O→M D.N→M→O→P→N5.冬季坐在教室门口的同学会觉得腿部受凉。
下面热力环流图中能正确表示原因的是A.A B.B C.C D.D6.下列现象的产生,与太阳活动无关的是()A.高纬地区出现的极光现象B.短波无线电信号中断C.火山的爆发D.“磁暴”现象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20元背面图。
该版面景观为桂林山水,具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被称为“四绝”。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7.该版面景观所表示的地貌是A.冰川地貌B.风蚀地貌C.喀斯特地貌D.火山地貌8.该版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A.流水溶蚀B.海浪侵蚀C.风力侵蚀D.冰川侵蚀9.古诗词中对该地景观描述正确的是A.江作青萝带,山如碧玉簪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河声入峡急,地势出关低D.回绝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0.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因此,地球上也就有了不断交替变化的昼夜。
高中地理必修一试卷含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是我国最大的自然湖泊是()。
A. 滇池B. 青海湖C. 鄱阳湖D. 昆仑山答案:B2.我国四大沙漠是()。
A. 东河B. 阿拉善C. 塔克拉玛D. 森林草原答案:B、C、D3.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A. 风B. 雨C. 大气D. 湿度答案:A、B、C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A. 海南岛B. 大连岛C. 台湾岛D. 上海岛答案:A5.下列属于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区域的是()。
A. 长江中下游地区B. 东北地区C. 青藏高原D. 新疆地区答案:A、B、D6.我国的最高山峰是()。
A. 泰山B. 华山C. 珠穆朗玛峰D. 黄山答案:C7.我国的最长河流是()。
A. 长江B. 黄河C. 哈尔滨江D. 淮河答案:A8.我国的最大岛屿是()。
A. 天津岛B. 连云岛C. 江苏岛D. 海南岛答案:D9.我国的最大沙漠是()。
A. 马鞍山沙漠B. 鄂尔多斯沙漠C. 东河沙漠D. 古尔沟沙漠答案:B10.我国的最大淡水湖泊是()。
A. 青海湖B. 太湖C. 鄱阳湖D. 苏州河答案:A二、填空题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总数×1000‰2.横断山脉是我国的第一大山脉。
3.我国的最大内陆湖是青海湖。
4.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它的长度约为6300千米。
5.青藏高原是我国的最大高原,平均海拔约为4000米。
6.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中游,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7.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河流。
8.海南岛是中国最大的岛屿,位于我国的南部。
9.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我国西部的重要城市之一。
10.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
三、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一下我国的地理位置。
答:我国位于东亚,介于北纬18°03′33″到53°33′45″,东经73°30′40″到135°05′11″之间。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人类活动 B. 自然界 C. 社会经济 D. 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答案:D2.人类活动可以对自然界产生很大的影响,下列哪个属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 A. 地壳运动 B. 水系的形成 C. 气候的变化 D. 植被的形成答案:C3.以下哪个不属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A. 地貌学 B. 水文学 C. 人口学 D.气候学答案:C4.下面哪个因素对地球自转的影响最大? A. 太阳引力 B. 月亮引力 C. 地球自身的引力 D. 外太空的引力答案:C5.下列哪个不属于地球的运动? A. 自转 B. 公转 C. 旋转 D. 周转答案:D6.以下哪个是地壳较厚的地方? A. 大洋中脊 B. 海底深渊 C. 平原地带 D.山脉地带答案:D7.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地方是: A. 青藏高原 B. 阿尔卑斯山 C. 喜马拉雅山 D.安第斯山答案:C8.地球上最大的洲是: A. 亚洲 B. 非洲 C. 北美洲 D. 南美洲答案:A9.地球上最大的岛屿是: A. 格陵兰岛 B. 澳大利亚 C. 马达加斯加岛 D. 爱尔兰岛答案:A10.地球上最大的峡谷是: A. 长江三峡 B. 秦岭大峡谷 C. 科罗拉多大峡谷 D.弗朗西斯科峡谷答案:C11.下列哪个不属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A. 实地考察 B. 实验研究 C. 数理统计 D. 典型剖析答案:C12.以下哪个不属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A. 人口密度 B. 气温 C. 高程 D. 人均收入答案:B13.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国家是: A. 俄罗斯 B. 加拿大 C. 冰岛 D. 挪威答案:C14.地球上经度最高的国家是: A. 俄罗斯 B. 加拿大 C. 冰岛 D. 挪威答案:A15.以下哪个不是地球上的大洋?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大西洋 D. 地中海答案:D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_。
2019-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半期考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命题:地理集备组答第Ⅰ卷前,考生先将姓名、座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选项标号(ABCD)涂黑试卷的第Ⅱ卷在答题卷上作答。
考试结束,将答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0小题。
每小题1分,共60分)读右图,回答1~2题。
1. 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A.水星或地球B.水星或金星C.金星或木星D.火星或地球2. 与地球相比,M天体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可能是()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②没有坚硬的岩石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太高④没有卫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某一恒星昨晚21时位于观测者头顶,今晚同一地点再次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时间为A.21时B.21时56分4秒C.20时D.20时56分4秒4.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是()第1页/共11页A.光球、色球、日冕B.日冕、色球、光球C.色球、光球、日冕D.光球、日冕、色球读太阳直射点一年中移动的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5~6题。
5. 2013年5月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A.AB之间B.BC之间C.CD之间D.DA之间6.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时,下列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继续加快B.松溪昼长达到最长C.松溪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D.南极附近的极夜范围达到最大读右图,回答7-8题。
7、目前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A 地幔B 上地幔C 软流层D 地核8.岩石圈位于A.①顶部B.②的全部C.①的全部和②顶部D.③外部9.下图中几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读右图,回答第10题。
第2页/共11页10.右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B. 黄赤交角变大寒带变大C.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D. 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极圈的度数11.假设某河流自西向东流,流水对北岸的冲刷比南岸严重,而且在该区域一年中有两次被太阳直射,则该河流所处的纬度可能是()A.20°S B.20°N C.30°S D.30°N 12.若黄赤交角变为0°,则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 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 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C. 全球各地无冷暖差异D. 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13.下图是9月23日正午,垂直立在北半球不同纬度四个地点的四根竹竿影子的长短情况,四地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③②D. ②③④①读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14~15题。
14. 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图示为南半球B.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最慢C. 此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第3页/共11页中最大值D. 此时正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15.该日A点的夜长是()A.18小时B.8小时C.16小时D.8小时30分黄岩岛、钓鱼岛都是我国固有的领土。
读钓鱼岛、黄岩岛位置图,据此完成16-17题。
钓鱼岛16.关于钓鱼岛、黄岩岛的地方时和区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地的地方时一样B.黄岩岛的区时比钓鱼岛早C.黄岩岛的地方时比钓鱼岛早D.两地的区时一样17.关于钓鱼岛、黄岩岛的说法,正确的是()第4页/共11页A.两地都位于热带B.12月钓鱼岛的白昼短一些C.春分日两地同一时刻看到日出D.两地都有阳光直射2013年6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五艘航天载人飞船——神州十号。
这次航天飞行的亮点之一是女航天员王亚平为地面的青少年进行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开辟了我国太空教育的新篇章。
太空授课北京时间6月20日10时04分至10时55分,王亚平展示了微重力条件下的特殊物理现象,加深青少年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
据此完成18-21题。
18.移居纽约(西五区)的中国小朋友苏阳要想全程收看本次“太空授课”,他最迟必须在当地时间几点打开电视机()A.6月19日21时04分B.6月20日7时04分C.6月20日23时04分D.6月19日23时55分19.在观看“太空授课”过程中,苏阳发现电视信号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中断,请你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受()A.太阳辐射的影响B.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的影响C.太阳活动的影响D.苏阳收看节目时正值黑夜第5页/共11页20.神州十号发射至太空授课期间,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特点是:()A.越来越快B.越来越慢C.先加快再减慢D.先减慢再加快21.太空授课直播时,地球的昼夜分布情况最接近下图中的()22、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大气辐射2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一条纬线日出的地方时相同 B.同一条经线地方时A B C 相同C.东边地点总比西边地点先看到日出 D.同纬线昼长相同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24-25题。
24.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25.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A.增强a辐射B.增强b辐射C.增强c辐射D.改第6页/共11页变b的辐射方向读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a、b表示等压面),回答26~27题。
26.图中四点气压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A.③>④>①>②B.③>②>①>④C.①>④>③>②D.②>③>④>①27.关于该热力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B.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C.近地面风由③地吹向②地D.③地多晴朗天气下图“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28-29题。
28.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A.A B.B C.C D.D29.图中A、B、C、D四处风力最小的是()A.A B.B C.C D.D30.下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图是松溪一中2019-2019学年上学期地理半期考答题卷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31.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第7页/共11页(1)在图中B位置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在公转轨道图中标出公转方向。
(2)图中A、B、C、D四地位于位于近日点附近的是,地球在该位置时松溪(27°34′N)正午太阳高度为度。
(3)当地球运行到A点时,公转速度较(快或慢),此时澳大利亚为季。
地球公转在B-C-D段与在D-A-B 段比较,__ _段用时较短。
理由是(4)C D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半球。
哈尔滨昼比广州(长、短)。
北京昼比夜(长、短)32.读下图,完成相关问题。
(13分)(1)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经度是,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小值的地区是(2)此日过后的三个月内,南平的昼变第8页/共11页(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小)。
北京、广州、上海、哈尔滨四城市中,昼长变化最小的城市是。
(3)图中可见甲的太阳高度是,甲地正午太阳高度是甲地日出时刻是点。
甲的昼长是小时,北京时间为点,地球上出现极昼的范围是,图示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3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5分)(1)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名称。
ABCD第9页/共11页第10页/共11页 其中盛行上升气流的是(字母) 。
(2)图中字母a 、b 、c 表示的风带名称分别是 、 、(3)极锋是由 和 的气流交汇而形成的。
(4)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方向。
(5)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双项选择)(2分)A .热的地方成低压,冷的地方成高压B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在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C.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雨,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D .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2019-2019学年上学期地理半期试卷答案一、选择题(共40小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1-5BCABC 6-10ACDDB 11-15ACCDB16-20BDACB 21-25ABCCA26-30BDBDB31(1)见图(2)C 49(3)慢冬B-C-D;B-C-D 段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快,所需时间短。
(2分)(4)南短短32、(1)23°26′N 180°南半球(2)短小广州(3)0°66°34′ 6 12 8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33.(1)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BD(2)略(3)极地东风中纬西风(4)略(5)B C第1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