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1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备课人:王建辉【课前延伸】:11.曾经结束分裂统一全国的有哪几个朝代? 【学习目标】:(1)记住隋朝的建立及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2)概括隋朝初年经济的繁荣;分析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
(3)认识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前提和重要保障;隋朝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珍惜统一、安定、团结的环境。
【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 学习难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导入新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长期处于南北分裂的状态。
那么最后由谁结束了这种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问题导学】根据方法自学:问题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在P2第一段中迅速找出知识点,并记住。
)注意问题:2.杨坚夺取 政权,建立隋朝。
3. 年,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 ,统一全国。
4.隋朝统一全国有什么历史意义?(讨论)方法前引:通过上面的回顾,思考:关于一个朝代的建立与统一,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去掌握知识点? 序号:1问题二:隋朝经济的繁荣1.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有哪些?2.隋朝经济繁荣具体表现哪些方面?【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1.隋朝的建立是在( )A .581年B .589年C .610年D .618年2.公元589年,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内乱后,中国再次归于统一,统一中国的是( ) A .隋文帝 B .唐高祖 C .秦始皇 D .宋太祖 问题三:大运河的开通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表(大运河开凿):(温馨提醒:大运河可是本课的重点啊!请5分钟内记牢!) 注意问题:2.大运河的方向:纵贯南北3.大运河的长度: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 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 .重新统一南北B .建立三省六部制C .创立科举制D .开通大运河 2.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A .永济渠B .江南河C .邗沟D .通济渠3.公元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起止点是( )A .洛阳、江都B .洛阳、余杭C .涿郡、余杭D 长安、余杭 【合作与探究一】:(动脑筋)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合作与探究二】:(动脑筋)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中国古代史上几个著名的盛世:西汉——文景之治;东汉——光武中兴;隋
文帝——开皇之治;唐太宗——贞观之治;唐玄宗前期——开元盛世;清朝——康乾盛世
●盛世出现的原因:①国家长期统一,社会安定。
②唐初几位帝王励精图治、
发展生产③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启示:(1)必须正确认识人民力量的伟大,调动其生产的积极性。
(2)
清明的政治、安定的生活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盛世局面的保证。
(3)统治者的个人作为至关重要。
4、大一统为南北经济的恢复交流和进一步发展准备了条件,尤其是棉花的普遍种植使棉布取代了麻布。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繁盛一时,二世而亡)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3、隋朝的灭亡:618年,隋炀帝被部将在扬州杀死。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隋文帝在位时期,历史称为“开皇之治”1、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
2、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人口大幅增长。
3、粮食、布匹储备充足。
三、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意义、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四.问题探究1.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答: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几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2.怎样评价大运河的开凿?答:大运河的开凿既有它的积极作用,又有它的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①沟通了南北交通。
②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
③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消极作用:由于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的社会后果十分严重,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隋朝大运河地图识别: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
4.隋朝大运河的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李渊就是唐高祖。
二、唐太宗“贞观之治”1、主要内容措施:①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统一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2、589年,隋朝灭陈朝,南北重归统一。
二、大运河开通目的:为了加强南北的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时修建大运河, 605年起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
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意义: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第二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隋炀帝暴政,引发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2、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二、贞观之治1、治国思想:①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②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③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
④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2治国措施:①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②注意“戒奢从俭”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④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3、唐太宗统治时,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延续了贞观政策,注重生产,选拔人才,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三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1、原因:①重用人才(姚崇)②整顿吏治③提倡节俭2、这些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使经济继续发展,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繁荣1、农业①修建大型水利工程40多处②农耕技术有很大发展,南方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③蔬菜品种增加大都由西域传入;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④工具改进:曲辕犁和新的灌溉工具—筒车2、手工业: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丝织技术高②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3、商业::①唐朝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②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长安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师寄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学习目标】
1、知道隋初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2、正确分析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
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
(1)隋初经济的繁荣。
(2)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精彩课堂,由我开始!)
(一)南北重归统一
1.联系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学过的知识,思考:隋朝统一全国具备了什么条件?
2.北周末年,外戚夺取了政权,建立朝,定都。
他就是。
年,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统一了全国。
3.阅读课本第3页最后一段,思考:隋朝建立后,为什么出现经济繁荣景象?
①;
②。
(二)大运河的开通
1、()在位时,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南至(),由北向南分别为()、为()、()、(),为全长()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大运河开凿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通后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二、合作探究(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1、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真正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从历史上看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P5动脑筋
3、秦、隋两个封建王朝在历史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你能找出几处?
三、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隋朝建立于()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08年
2、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成为“开皇之治”主要是因为:()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治。
②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
③隋文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统一全国,结束分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A.经济繁荣
B.短暂而繁荣
C.二世而亡
D.节俭盛行
4、“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在隋朝时被称为()
A. 杭州
B. 余杭
C. 江都
D.建业
5、隋朝时,一位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先后要经过()
A.永济渠,江南河
B.通济渠,会通河,江南河
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D.通惠河,江南河,邗沟
6、隋炀帝开通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南北交通B.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C.巡游享乐D.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流
四、课堂小结(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有所提高!)
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
隋朝建立建立者:_________
南北重都城:__________
归统一南北统一:______年,隋灭______(国家),南北重新统一。
隋的统隋朝的繁荣:_______(皇帝)时,出现盛世局面。
一与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运河大运河时间:_________年开始
的开通皇帝:__________
概况:大运河以_______为中心,北至_______,南到_______,全长_______
千米。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