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七上太阳系与小天体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2
华师科学七上第一章教学目标知识要点归纳第一章星空巡礼一、观天认星1、星空的变化(1)星星的周日视运动——地球在不停的自转;(2)星星的周年视运动——地球在不停的绕太阳公转。
2、恒星和行星(1)星空中绝大多数星星之间的相对位置几乎不变,这些星星称为恒星。
(2)星空中有些昼夜位置变化较大的星星为行星。
3、星图和星座(1)星图:人们根据星星在天空中的分布和特征绘制的平面图。
它的作用是可以确定恒星和星座的位置。
(2)星座:天文上把整个天空的星星划分成88个组,并把这样划分的组叫做星座。
(3)北斗星在大熊座,在天空中组成的形状为斗状,易确认,且斗柄随季节而指向不同。
(4)北极星位于小熊座,在北半球,北极星是指北最好的参照物;晚上找到北极星就找到了正被的方向;把北斗七星斗前二星连线,并朝斗口方向延伸约5倍距离,即可找到北极星。
4、天文望远镜二、银河系1、银河系的组成银河系是由1500亿~2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庞大的天体系统。
银河系是太阳系的家园,是宇宙中的普通一员。
2、银河系的形状从银河系正面看,它像一个庞大的年轮状的漩涡系统,有四条旋臂从中心伸出。
从侧面看像一个中间凸起的大透镜。
3、银河系的大小(1)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表示天体间距离,1光年=9.46×1012千米;(2)天文单位:天文学上把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的平均值作为一种长度单位,称为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1.496×108千米;(3)银河系的大小:直径大约有8万光年;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400亿倍;年龄长达100亿年;运动速度是几十千米每秒到几百千米每秒(飞速)。
(4)太阳系位于离银河系中心约2.6万光年的地方,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构成了银河系。
4、河外星系(1)银河系还有许多同银河系规模相当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
(2)河外星系约有10亿个左右,最远离地球100亿光年。
三、最近的恒星——太阳1、发光发热的太阳(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目录七年级上册走进科学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2、什么是科学探究3、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4、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第一章星空巡礼1、观天认星2、银河系3、最近的恒星——太阳4、行星与卫星5、太阳系小天体第二章昼夜与四季1、昼夜的成因2、四季与节气3、月球与月相第三章地球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仪3、时区和日界线4、地图第四章变化的地形1、火山与地震2、海陆的变迁3、地形的缓慢变化第五章地球上的生物1、艳丽多姿的生物2、生物的基本特征第六章生物的主要类群1、动物的主要类群2、植物的主要类群3、细菌和真菌4、生物的分类第七章生物的多样性1、生物物种的多样性2、同种生物的差异性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4、生物资源及其合理利用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水1、地球上的水2、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3、水是常用的溶剂4、水的组成5、检验水的存在6、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章空气1、空气的存在2、空气的成分3、氧气4、二氧化碳5、保护大气圈第三章阳光1、太阳辐射能2、阳光的传播3、阳光的组成第四章土壤1、土壤的组成和利用2、土壤与植物3、土壤污染的防治第五章生物体的结构和层次1、生物体2、细胞3、组织、器官和系统第六章物质的结构1、物质由微粒组成2、元素3、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和力1、机械运动2、力3、几种常见的力第二章运动过程的分析1、牛顿第一定律2、人和动物的运动第三章压力、压强1、压强2、液体内部的压强3、大气压强4、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四章浮力1、密度2、浮力3、阿基米德原理4、物体沉浮条件及其应用第五章化学反应1、化学式2、化学方程式3、金属4、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5、化合、分解与中和反应第六章植物的新陈代谢1、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2、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3、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运输、利用4、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制造和分解、利用第七章人体的新陈代谢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2、人体的呼吸3、人体内的物质运输4、人体的排泄5、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八年级下册第一章声与听觉1、初识声音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3、声信息4、噪声的污染及其防治第二章光与视觉1、形成视觉的条件光的反射2、光的折射3、眼凸透镜成像4、视觉5、视觉的延伸第三章电1、自然界的电现象2、常用电器3、电流、电压4、电阻5、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四章磁1、磁现象2、电流的磁效应第五章电磁波和通信第六章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动物的行为3、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4、人体生命活动的激素调节5、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第七章植物的生殖与发育1、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2、植物的无性生殖第八章动物和人类的生殖与发育1、动物的有性生殖2、人类的生殖与发育九年级上册第一章酸碱盐1、日常生活中的酸和碱2、重要的酸3、重要的碱4、常见的盐5、配制溶液第二章常见的有机物1、身边的有机物2、分子中的“巨人”——高分子化合物3、矿物燃料第三章功和简单机械1、斜面2、滑轮3、杠杆4、机械能第四章电能1、电能的获得与转化2、电能的度量第五章内能1、物体的内能2、比热容3、热机第六章核能1、放射性及其应用2、核能的释放第七章能源与社会1、能量的转化与守恒2、能源与能源的种类3、核能和太阳能的开发4、能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九年级下册第一章宇宙的起源与演化第二章地球的演化和生物圈的形成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第四章天气和气候第五章生物和遗传和变异第六章健康和保健第七章科学与社会发展。
华师大版科学第一册第1章第5节教案
太阳系小天体
慈溪市凤湖中学华迎春
了解小行星的发现及其性质。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与卫星,请大家对照图片,说出九大
太阳系小天体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太阳系全图、小行星的图片以及课本
彗星
彗星好像是位形象怪异的不速之客,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
这个尾巴模糊彗核:是冰物质,包括(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成的冰)
太阳风越强,说明太阳活动越频繁(黑子数量多)
)彗星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大小和形态是随其离
观测彗星的国家。
请学生阅读哈雷慧星小资料和视
流星和彗星
的微小星体。
帮助我们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自然现象,培养了我们破除迷信,崇尚科学的思想。
小行星的命名
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环绕太阳运行、质量和体积都比行星小的天体,主要集中在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
180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在西西里岛上发现一颗小行星,并命名为“谷神星”,自此拉开了小行星拥有自己名字的历史序幕;到2008年8月28日,已经获得国际编号的小行星数量为190128颗,其中有14698颗小行星已经获得了国际命名。
当一颗小行星在夜空中被观测者捕捉到,并不意味着可以直接为其命名。
发现者需要将其上报至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该联合会将根据观测者的上报,授予该行星一个暂定编号。
但由于许多小行星在被发现一段时间后,也许运行至远离地球的地方会因变暗而“消失”一段时间,之后再重现,所以为了避免新的发现只是重复工作,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中心会对新发现的行星进行检测。
只有当一颗小行星在至少4次回归中被观测到,其轨道又能够被精准地计算出来,小行星中心才能赋予其一个永久性编号。
已获得永久编号的小行星,其发现者有权利在编号十年内为行星命名。
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审核后对外发布,至此一颗小行星才真正拥有自己的名字。
小行星的名字多种多样,除了以人名命名外,还有一些被冠之以地名等,更有甚者,发现者还会以宠物名给小行星命名。
为了规范小行星命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规定小行星的提名:名字长度在不得超过16个字母;最好只是一个单词;名字(在某一种语言中)可拼读;名字不具冒犯性,不能与已有行星及其自然卫星的名字过于相近。
小行星的命名
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环绕太阳运行、质量和体积都比行星小的天体,主要集中在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
180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在西西里岛上发现一颗小行星,并命名为“谷神星”,自此拉开了小行星拥有自己名字的历史序幕;到2008年8月28日,已经获得国际编号的小行星数量为190128颗,其中有14698颗小行星已经获得了国际命名。
当一颗小行星在夜空中被观测者捕捉到,并不意味着可以直接为其命名。
发现者需要将其上报至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该联合会将根据观测者的上报,授予该行星一个暂定编号。
但由于许多小行星在被发现一段时间后,也许运行至远离地球的地方会因变暗而“消失”一段时间,之后再重现,所以为了避免新的发现只是重复工作,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中心会对新发现的行星进行检测。
只有当一颗小行星在至少4次回归中被观测到,其轨道又能够被精准地计算出来,小行星中心才能赋予其一个永久性编号。
已获得永久编号的小行星,其发现者有权利在编号十年内为行星命名。
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审核后对外发布,至此一颗小行星才真正拥有自己的名字。
小行星的名字多种多样,除了以人名命名外,还有一些被冠之以地名等,更有甚者,发现者还会以宠物名给小行星命名。
为了规范小行星命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规定小行星的提名:名字长度在不得超过16个字母;最好只是一个单词;名字(在某一种语言中)可拼读;名字不具冒犯性,不能与已有行星及其自然卫星的名字过于相近。
1。
华师大版科学第一册第1章第5节教案
太阳系小天体
课题第一章第5节太阳系小天体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小行星的发现及其性质。
2.了解彗星的构成和特征,认识哈雷彗星。
3.了解流星和陨星,知道小行星和陨星对地球的撞击。
4.培养学生破除迷信、崇尚科学。
重
点
难
点
太阳系小天体的组成及其基本特征、运动规律。
课程
资源
准备
开发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资料的收集、查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多媒体展示:太阳系组成及其运动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与卫星,请大家对照图片,说出九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的排列顺序。
学生看图,思考,回答。
那么,除了前面已学过的天体外,还有没有其他天体存在?它们是哪些天体?其实,在太阳系中除了九大行星之外,还存在许多小天体,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小行星、彗星和流星。
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二)讲授新课
板书:&5太阳系小天体
1.小行星
(1)看一看: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太阳系全图、小行星的图片以及课本P51两副图片。
(2)读一读:
结合四副图片,请同学们细细阅读课文P51—53,多媒体展示任务。
①小行星和大行星有什么相同点?
②小行星和大行星有什么不同点?
③小行星是如何命名的?
④第一颗小行星和“中华”小行星的发现情况?
⑤中国科学家在小行星研究中有哪些贡献?我们应该向科学家学习哪些优秀品质?(3)比一比:
分组讨论。
看哪个小组归纳的好。
根据学生的回答作一定的补充,比如小行星的大小、形状、成份,小行星是怎样产生的等知识。
2.彗星
彗星好像是位形象怪异的不速之客,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
这个尾巴模糊糊的,像一个扫帚,因此它也被称为扫帚星。
在历史上,人们常把它的出现看成是某种不祥之兆,彗星真的是颗灾星吗?事实并非如此,其实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这种特异的天象还是有规律的。
(1)概念:拖着尾巴的星星
(2)组成:彗核:是冰物质,包括(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成的冰)形成的大冰球。
彗发:靠近太阳时,彗核的冰物质受热而部分汽化。
彗尾:受太阳风的吹拂,彗发中的部分被吹成彗尾。
(3)彗星运动:绕太阳自东向西转,(画图关键是彗尾的朝向始终背对着太阳),遇到太阳风,离太阳越近,彗尾越强。
也就是说,扫帚尾巴越明显,说明太阳风越强,说明太阳活动越频繁(黑子数量多),旱涝灾害严重。
(4)彗星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大小和形态是随其离太阳的距离而变化的,不象其它天体那样有着固定的大小。
(5)哈雷慧星:
介绍我国是最早记录和观测彗星的国家。
请学生阅读哈雷慧星小资料和视图,并提问:
①哈雷慧星多长时间回归一次?(76年)②下一次回归大概是什么时间?(2052年)
3.流星
大家见过流星吗?你是否曾对着流星许过愿呢?当流星划破夜空时,是否真的预示着有一个人离开了这个世界?其实,流星和彗星一样都是普通的天文现象。
展示:狮子座流星雨
请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什么是流星体?什么是流星?什么是陨星?
(1)流星体:在太阳引力束缚下绕日运动的微小星体。
(2)流星:有些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时摩擦生热,产生一划而过的发光现象。
(3)陨星:较大的流星体未燃烧完而落到地面的部分。
陨石和陨铁:陨星中,主要由石质构成的叫陨石;主要由铁质构成的叫陨铁。
(三)小结
本节通过学习了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彗星和流星的特征及其运动规律,帮助我们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自然现象,培养了我们破除迷信,崇尚科学的思想
(四)思考与讨论
1.恐龙灭绝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如果彗星和小行星撞击地球,将会出现什么景象?
⒊我们有哪些办法能防范这些天外来客的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