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SCI源期刊艾灸论文分析_孟迎春
- 格式:pdf
- 大小:177.73 KB
- 文档页数:4
DOI:10.16662/ki.1674-0742.2023.07.010无烟艾灸对哮喘患儿肺功能及血清IL-6、IL-17、IL-33、VEGF表达的影响李东明,李强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儿内科二病区,广西百色533000[摘要]目的探讨无烟艾灸对哮喘(classic asthma, CA)患儿肺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7、IL-3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并收治的100例CA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1∶1简单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
两组均行平喘、解痉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无烟艾灸,持续干预2周。
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水平、炎症和血管内皮功能水平。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4.00% vs 9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 1.000)。
治疗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2、2.863,P<0.05)。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IL-17、IL-33、VEGF及一氧化氮(NO)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9、3.209、2.585、3.083、2.464,P<0.05)。
结论无烟艾灸联合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CA患儿的疗效相当,但无烟艾灸联合治疗可以更好地降低血清炎症水平,并改善肺功能。
[关键词]无烟艾灸;儿童哮喘;肺功能;炎症因子;内皮细胞功能[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03(a)-0010-05Effects of Smokeless Moxibustion on Lung Function and Expression of Se⁃rum IL-6, IL-17, IL-33 and VEGF in Children with AsthmaLI Dongming, LI Qiang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Second Wa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ais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33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mokeless moxibustion on lung function and expression of serum in‐terleukin-6 (IL-6), IL-17, IL-33,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in children with asthma (CA).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of 100 children with CA diagnosed and admitted to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21 were us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nd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50) and control group (n=50) according to 1:1 simpl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symptomatic treatment of wheezing and antispasmodic,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almeterol fluticasone on this bas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smokeless moxibustion was appli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reatment for 2 weeks. Afte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icacy, lung function level, inflammation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level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94.00% vs 92.00%)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0.000, P=1.000). The exertional spirometry (FVC) an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2.682, 2.863, P<0.05). Serum IL-6, IL-17, IL-33, VEGF and nitric oxide (NO)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Z20180204)。
分析梅全喜教授《艾叶的研究与应用》论文5则范文第一篇:分析梅全喜教授《艾叶的研究与应用》论文农历五月初的鄂东,夏意日浓,炎炎之气早已漫延开来。
趁着清晨仅存的些许凉意,一位少年在野地里认真地割取着艾蒿,动作是如此的熟练。
对于艾草,少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情感,印象中,自己与它的缘分真称得上是与“生”俱来:还记得父亲说过,按家乡的习俗,小孩子出生三天后的“洗三”,就是用艾叶煮的水来给小孩子洗澡的,他当然也不例外。
父亲说,用艾叶煮的水洗澡可以防病。
对此,他深信不疑。
因为,他家是世医,祖辈都是这么传的;而且,村子里家家户户都这么做;而且,不仅仅是自己的桐梓乡大屋村这么做,整个蕲春县都有这样的习俗。
据说,自己的家乡蕲春还是古代一位了不起的医学家的故乡———那位医学家是李时珍,李时珍的父亲还专门为家乡的艾草写了一篇传,叫做《蕲艾传》;据说,蕲艾自古就是蕲州的四宝之一。
对于小孩子而言,大人们怎么说都无所谓,不管是祖辈们的经验变成了后世子孙的传承,还是行动逐渐变成了习惯,而习惯又不知不觉变成了习俗,总之,他自小就沐浴在艾草的馨香中,与艾草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还记得自己六岁时,表嫂生小孩,他被叫去帮忙搓艾叶,那时候别提多开心了!因为,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帮这个忙的,只有家族内健康的男孩子才能被选中去做这种工作———每当想起自己搓艾叶的情形,一份淡淡的欣喜之情就会悄然而生。
还有一次自己感冒了,作为医生的父亲并没有给他吃药,而是让他用艾叶煮水来泡脚,大汗过后,感冒竟奇迹般地痊愈了。
今晨来采艾蒿,既不是有人家要“洗三”,也不是有人家要看病,而是因为端午节到了。
每到端午节,父亲都要在家门上插上艾草———事实上,村子里的家家户户都会这么做……不!听说整个蕲春、整个湖北,乃至中国大部分的村庄,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习俗呢!据说,端午节清晨采摘的艾草,效力最强,还可以驱邪避疫呢!转眼数十年过去了,所谓“幽居几度遇端阳,万里关河隔故乡。
龙舟扮出湘江恨,艾草还为人世芳(明·杨爵《端阳次联翁韵》)”———家乡的艾草还是那样的芬芳,而当时的少年早已茁壮成长、建功立业———他就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梅全喜教授。
肿瘤电场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蔺春杨;贾晓琼;成志楠;邹玉秀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
【年(卷),期】2024(31)6
【摘要】根据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肺癌仍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数的85%。
肿瘤电场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部抗肿瘤治疗手段。
它可以通过干扰有丝分裂、引起DNA损伤、抑制细胞迁移、增加细胞膜通透性、提高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诱导抗肿瘤免疫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同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抗肿瘤治疗方法起到协同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肿瘤电场治疗的作用机制及其在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的临床研究,期待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总页数】4页(P170-173)
【作者】蔺春杨;贾晓琼;成志楠;邹玉秀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肿瘤内科;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ICU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4
【相关文献】
1.脉冲电场不可逆性电击穿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肿瘤治疗电场及其在胶质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3.肿瘤治疗电场在胶质母细胞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4.肿瘤电场
治疗在神经胶质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5.肿瘤治疗电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52卷分析化学(FENXI HUAXUE)评述与进展第3期2024年3月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313~322DOI:10.19756/j.issn.0253-3820.221446多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肿瘤标志物分析中的研究进展杨马骏杨超杰贺月赵灿冀海伟王琦*秦玉岭*吴丽*(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通226019)摘要多色免疫组织化学(Multiplex immunohistochemistry,mIHC)技术是一种新型多靶点病理组织染色、成像及分析技术。
该技术通过在单张组织切片上检测多种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及空间分布,实现对细胞的表型、组成、形态及细胞间相互作用机理的全面解析。
近年来,mIHC技术被成功应用于肿瘤免疫研究领域,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本文从近年开发的mIHC检测技术出发,针对不同类型mIHC 技术的检测原理及其特点进行了详细阐述,重点讨论了新型mIHC检测技术在肿瘤标志物及肿瘤微环境检测等领域中的应用,并对mIHC在肿瘤免疫诊断和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多色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多色标记;肿瘤诊断;循环荧光成像;评述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分别授予了美国得州大学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教授和日本京都大学本庶佑(Tasuku Honjo)教授,以表彰他们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
这彻底颠覆了以往人类对抗肿瘤的策略,标志着肿瘤免疫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目前上市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虽然效果很好,但是存在价格高、整体应答率较低以及部分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大等缺点。
以免疫检查点PD-1/PD-L1单抗为例,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整体应答率仅有20%~30%,无法实现有针对性的靶向用药,造成医疗资源浪费,限制了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1-3]。
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TIME)生物标志物与免疫治疗反应息息相关。
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2024 年第 10 卷第 1 期Vol.10, No.1, 2024艾灸缓解肿瘤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严柳, 高雅倩(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科, 北京, 102600)摘要: 肿瘤化疗相关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生活质量。
艾灸可以缓解恶性肿瘤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本研究就艾灸疗法干预机制及其用于缓解肿瘤患者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艾灸; 化疗; 骨髓抑制; 周围神经病变; 睡眠障碍; 癌因性疲乏中图分类号: R 473.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709-1961(2024)01-0136-04Research progress on moxibustion for relieving chemotherapy -induce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cancer patientsYA Liu ,GAO Yaqian(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Hospital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Western Medicine , Beijing , 102600)ABSTRACT : Adverse drug reactions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quality oflife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moxibustion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chemotherapy -induce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interventional mechanism of moxibustion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for relieving chemotherapy -induce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 in order to guide the clinical practic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ancer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KEY WORDS : malignant tumor ; moxibustion ; chemotherapy ; myelosuppression ; peripheral neuropathy ; sleep disorder ; cancer -related fatigue 恶性肿瘤是一种由体内细胞过度增殖而失去正常调节所引起的疾病,又被称为癌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
艾灸效应的原理及功能的临床研究现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和接受,艾灸在临床疗法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
相比于传统药物治疗,艾灸具有独特的优势,如治疗效果稳定、副作用小、操作简便等。
对艾灸效应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对于艾灸效应的实质原理及其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尚存在一定争议和不清晰之处。
有必要通过系统化的临床研究,深入探讨艾灸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提升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系统地总结分析艾灸效应的原理及功能的临床研究现状,探讨艾灸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现状,揭示艾灸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相结合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艾灸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研究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发现艾灸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潜在作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通过对艾灸效应的进一步研究,可以不断提高艾灸的临床疗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旨在促进艾灸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提高艾灸在临床治疗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2. 正文2.1 艾灸的原理与基本功能艾灸是一种古老的传统中医疗法,通过燃烧制成的艾草或其他草药,将热量和药性传导到人体特定穴位,以达到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治疗疾病的效果。
艾灸的原理主要包括热能作用和药物作用两个方面。
首先是热能作用。
在艾灸过程中,艾灸坯体燃烧后产生的热能经过传导、辐射和对流等途径,直接作用于人体穴位和经络。
这种热能作用可以促使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毛细血管扩张,增加了局部组织的血流量和代谢,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湿气、寒气、瘀血等有害物质,从而实现调节阴阳平衡的目的。
其次是药物作用。
艾草本身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内含有挥发油、生物碱、多糖等活性成分,经过燃烧后释放出来,可以通过皮肤、经络和穴位的吸收作用,达到调理气血、祛风散寒、温经散寒、祛湿止痛等作用。
2.2 艾灸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研究艾灸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各种疾病的缓解和治疗效果上。
近五年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研究进展【摘要】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通过对近五年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探讨了针灸在治疗失眠症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常用的穴位,然后分析了其疗效和机制。
随后详细讨论了近年来针灸在临床研究中取得的进展,以及针灸与其他疗法联合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比较。
最后展望了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前景,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针灸在治疗失眠症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临床研究、穴位、疗效、机制、联合治疗、前景、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原发性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其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和易醒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失眠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个人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实践中存在一些争议性问题。
深入探讨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有效穴位、疗效和机制,以及结合近五年的临床研究进展,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理论体系,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1.2 研究目的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是当前临床上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
其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究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有效穴位及应用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2. 评估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疗效,并比较其与传统治疗方法的优劣,为医生和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3. 深入探讨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治疗机制,揭示针灸对失眠症产生疗效的生物学和生理学基础,为进一步改进针灸治疗方案提供理论支持。
4. 汇总近五年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研究成果,总结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解决上述研究目的,可以更好地推动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中 Pj 与、偽床Pharmacy and Clinics o f C hinese Mateiia Medica 2Q\9.,\0(3/4).37••临永中药•基于C i t e s p a c e针灸近5年研究热点及趋势可视化分析徐桂兴\李惠菁2,李雨谿\付亚男\李涓\银子涵\陈姣\梁繁荣1 [摘要]目的:探索针灸近5年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
方法:计算机检索WebofScience(SCI-EXPANDED)数据库,获取针刺、艾灸以及穴位相关的研究,应用Citespace V软件分析纳入结果。
结果:共纳入4666篇文献针灸相关文献。
可视化分析显示:研究最多的学科是综合朴充医学(37.7%),试验类型以随机对照试验最多(69.1%),国家科学自然基金是支持针灸研究最多的基金(11.9%),发文最多的机构是韩国庆熙大学(5.2%),所有疾病中以痛症、脑卒中以及情感障碍等疾病为热点,突显词检测显示大脑、神经痛、焦虑、预防.老年痴呆等为最新研究。
结论:针灸研究类型以随机对照试验最多,痛症是研究最多的症状,近5年的研究热点是脑病,神经系统疾病、癌症以及慢性病。
[关键词]针灸;热点;趋势;Citespace V[中图分类号]R 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674-926X(2〇l9)〇3/〇4-012-〇5Study of acupuncture for relevant research in recent 5 years: a visual analysis via Citespace V software /XU Gui-xing ,LI Hui-jing", LI Yu-xi1, FU Ya-nan1, LI Juan, Yin Zhi-han1, CHEN Jiao', LIANG Fan-rong'//(I.Chengdu University o 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0075, Sichuan; 2. Fujian University o 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350122, Fujian )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search status, hotspots and trends of acupuncture in recent 5 years. Method: Using computers to search Web of Science (SCI-EXPANDED)database to obtain related research on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and acupoints and that were involved in the analysis of results via Citespace V software. Result: A total of 4627 literatures related to acupuncture were included. Visual analysis showed the most studied subject was integrate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37.7%).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ere the most test types (69.1%).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was the largest fund to support acupuncture research (11.9%).The institution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papers was Han Guoqing University (5.2%). Pain, stroke and affective disorders were hotspots in all diseases . Detection of prominent words showed the latest research were brain, neuralgia, anxiety, preventio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so on. Conclusio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f acupuncture research were the most type. The most common disease was pain. The latest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encephalopathy,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type and chronic diseases.[Key words] Acupuncture; Citespace V; visualization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 以及相关器具。
基于CiteSpace的督灸文献可视化分析刘洁;王秋琴【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年(卷),期】2024(37)9【摘要】目的分析督灸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为我国非药物疗法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起到2023年3月26日收录的督灸研究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6.2.R1Basic分析纳入文献的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特征。
结果共纳入652篇文献,督灸相关文献的发文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2016年之后呈高速增长。
杨继国是国内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共计25篇,最大的合作团队是杨继国、刘源香和庞亚铮等人合作的团队,团队间合作密切。
国内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山东中医药大学,但各机构间相对独立,缺乏合作。
督灸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是目前研究热点,作用机制研究较少。
结论研究者对督灸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目前主要聚焦临床应用,作用机制探索较少,各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之间合作较少,后期需要加强跨机构、跨地区、跨学科的合作交流,促进督灸可持续发展。
【总页数】6页(P30-35)【作者】刘洁;王秋琴【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353.1;R245.8【相关文献】1.中国STEM教育的研究现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研究——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2.浅谈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基于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3.基于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的腹膜透析护理领域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4.基于核心期刊的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学术图景分析——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1993—2022)5.基于CiteSpace 的“督灸”疗法领域的知识图谱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狼毒提取物药理作用研究
井芝春
【期刊名称】《西北药学杂志》
【年(卷),期】2000(015)0z1
【摘要】用瑞香狼毒的根提取黄酮类有效成分,进行以下试验:①采用平板法培养真菌,加入黄酮类提取物,观察有无抑菌作用;②用巴豆油诱发小鼠耳水肿,涂抹提取物,观察缓解皮肤水肿作用;③先用提取物涂抹豚鼠背部,后用紫外灯局部照射,观察对紫外线损伤的防护作用.结果提示:狼毒黄酮类提取物可抑制皮肤真菌繁殖,缓解巴豆油诱发的小鼠耳廓水肿,并对皮肤的紫外线损伤有一定防护作用.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井芝春
【作者单位】青海省药品检验所,,西宁,8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瑞香狼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J], 张颖;岳姝岐;李瑞芳;
2.狼毒大戟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么焕开;张文婷;郑雪晶
3.狼毒药理作用研究及临床应用情况概述 [J], 杨柯;王义善;王莉平;胡蓉蓉;王鑫;谷金
4.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张平
5.瑞香狼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J], 张颖;岳姝岐;李瑞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良艾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在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罗艳红【期刊名称】《山西医药杂志》【年(卷),期】2024(53)7【摘要】目的探究改良艾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在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86例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
常规组患者接受一般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接受改良艾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中医证候评分、血清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变化以及护理满意度等。
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有效率高于常规组;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更显著;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清MTL、GAS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等干预措施的总满意度较常规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改良艾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舒缓胃脘症状、增加MTL和GAS的分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且安全性高。
【总页数】4页(P552-555)【作者】罗艳红【作者单位】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中医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内关穴按压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在肝气犯胃型胃脘痛中的应用效果2.改良艾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对脾胃虚寒胃脘痛临床症状改善作用研究3.内关穴按压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在肝气犯胃型胃脘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疼痛的影响4.改良艾灸加中医特色护理在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中的护理效果5.改良艾灸与中医特色护理对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疼痛、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