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鄄城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41.00 KB
- 文档页数:12
鄄城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月考测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姓名: 考号: 班级:
第一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A.灰烬. ( jìn ) 熨.帖 (yù ) 摭.拾(zhí ) 虔.诚( qiān )
B.桑梓. ( zǐ) 饿殍(piǎo ) 隽.秀( juàn ) 妃嫔.( pín )
C.狙.击(jū ) 蓓蕾.(léi) 昊.天(hào) 跌宕.(dàng)
D.甄.别(zhēn) 跬.步(kuǐ) 翘.首(qiáo) 搭讪.(sh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备受欢迎 事半功倍 事必躬亲 毕恭毕敬
B、因才施教 长此以往 扬长而去 明察秋毫
C、度过难关 再接再励 更新换代 闪烁其词
d、冰雪溶化 世外桃园 断章取义 省吃俭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大拆大建,滥用耕地。
(2)60年前,台湾摆脱了日本殖民统治,从那时起,台湾回归中国的事实不容否定,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法律地位不容 ( ),更不容挑战。
(3)与会的很多国家认为,严厉打击国际恐怖活动无可厚非,( )草木皆兵,随意扩大战争范围,则( )轻率。
A.防范 置疑 且/失之 B.防止 置疑 但/失之
C.防范 质疑 但/有失 D.防止 质疑 且/有失
4.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老贝尔曼的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意....,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
B.恺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的胸像复制得惟妙惟肖....,深黄的颜色,古希腊、古罗马的气派,威严地靠墙一字排开。 C.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D.——“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功败垂成....,并没有让自己的话成为现实。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大约四百多年。
B.大地仍在束缚中,那小小的清越之声已经在柔弱的空气中呼唤春天了。
C.在春天,我摸着树枝,满怀希望地寻找蓓蕾,寻找第一个大自然冬眠之后苏醒过来的征兆。
D.我希望从她的眼睛里看到能使她在困难面前站得稳的坚强,并且看到她那经常向我流露出的对于全人类的同情。
6.下列几个句子上下衔接,语意连贯的一项 ( ):
①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
②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③故有“秋老虎”之说。
④“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
⑤被称为“多事之秋”。
⑥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⑦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
A.①③④⑤②⑦⑥ B.①④②⑦⑤③⑥ C. ②①③④⑤⑦⑥ D.⑤①③④⑦②⑥
二、文言文
(一)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选自《六国论》)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
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向:以前
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当„„时候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暴秦之欲无厌 杳不知其所之也
B.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举匏尊以相属
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D.赵尝五战于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引用古人的话,以“抱薪救火”为例证,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果。
B.选文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道理。 C.这两段文字体现了苏洵文风特点: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
现力。
D.两段文字均采用对比论证及事实论证的方法,论证文章中心论点,发人深思,令人警
醒。
(二)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C.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D.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锱铢:古代重量单位。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B.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庾:谷仓。
C.戍卒叫,函谷举 举:拔,攻占。
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炬:火把。
第二卷 笔答题 三、文言文笔答题
12、翻译(各3分,共12分)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各1分,共8分)
(1)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3)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4)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5)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6)大江东去,浪淘尽,
(7) 羽扇纶巾,谈笑间,
(8)想当年,金戈铁马,
四、语言表达题各4分,共8分)
14 、 仿照下面加浪线的句子,在两处横线上各写一个比喻句,要求句式与加浪线的句子相同,连接顺畅。(4分)
在命运的大起大落中,你别无选择,只有抖落一身的疲惫,咬紧牙关,积蓄力量,再次站起。
站起来,在惊涛骇浪中站成含笑的礁石。
站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站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某中学食堂为践行勤俭节约、避免浪费的理念,从2013年1月起,规定每个学生必须买菜适中,打饭适量,将所买饭菜吃完,但此后发现学生仍有将不少饭菜倒掉的现象,为制止这种行为,请你设计一条广告语。
五、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4题(前3题4分,第4题6分)
身后的眼睛
曾 平
(1)那是一头野猪。
(2)天高月爽,四周清亮空明,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苞谷林上,也洒在对熟透的苞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
(3)孩子的眼睛睁得圆圆的。野猪的眼睛也睁得圆圆的。孩子和野猪对视着。
(4)孩子的身后是一个临时搭建的窝棚,那是前几天他的父亲忙碌了一个下午的结果。窝棚的四周,是茂密的苞谷林,山风一吹,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这是他目前惟一的武器和依靠。孩子的牙死死地咬紧,他怕自己一泄气,野猪趁势占了他的便宜。他是向父亲保证了的,他说他会比父亲看护得更好。父亲回家吃晚饭去了。孩子是吃了晚饭之后主动向妈妈提出来换父亲的。
(5)野猪的肚子已经多次轰隆隆地响个不停了。野猪眼露凶光,龇开满嘴獠牙,它向前一连迈出了三大步。
(6)孩子已经能嗅到野猪扑面而来的臊气。
(7)孩子完全可以放开喉咙喊他的父亲母亲。家就在不远的山坡下。但孩子没有,孩子握着木棒,勇敢地向野猪冲上去,尽管只有一小步。这已经让野猪吃惊不已。野猪没有料到孩子居然敢向它反击。野猪嗷嗷地叫个不停。野猪的头猛地一缩,准备拼着全身的力气和重量冲向孩子。
(8)在窝棚的一个角落,一个汉子举起了猎枪。正在他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一双手拦住了汉子的猎枪。
(9)汉子是孩子的父亲。拦住孩子父亲的是孩子的母亲。
(10)孩子的母亲一边拦住孩子的父亲,一边悄悄地对孩子的父亲说,我们只需要一双眼睛!
(11)汉子只好收回那只蓄势待发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