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气管插管术评分标准(建议收藏)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气管插管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插管是一项需要高度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医疗技术。
为了保证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中心卫生院制定了一份气管插管术考核评分表。
在考核中,评分项目主要分为准备阶段和操作阶段两个部分。
在准备阶段,评分细则主要包括喉镜、气管导管、金属管芯、导管衔物品准备是否完善以及接管或接头、牙垫、导管钩、吸引管病人准备是否得当。
另外,向病人或家属解释气管插管目的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也是必要的。
在选择插管途径时,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对于张开困难、喉镜不能置入、口腔手术的病人,应选择经鼻插管。
其他病人一般选择经口插管。
在病人体位方面,病人应平卧位,头置于“以鼻嗅味”的位置,后仰,使口、咽、喉三轴一直线。
在操作阶段,评分细则主要包括气管插管和操作结束确认导管插入两个部分。
在气管插管时,需要暴露声门,并将导管插入气管内,直至套管完全进入声门。
如果声门显露不全,可以借助管芯插管。
在插管过程中,需要注意导管插入气管内的
深度和导管尖端至门齿的距离。
在操作结束后,需要确认导管插入是否正确,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气管插管术是一项需要高度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医疗技术。
为了保证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在操作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各个细节,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操作结束后,需要进行确认,以确保插管的准确性。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操作前准备(20 分)1、物品准备(10 分)喉镜:包括镜片(成人常用 3 号或 4 号)、镜柄,检查喉镜光源是否明亮。
气管导管:选择合适型号(男性一般 75 85 号,女性一般 70 80 号),检查导管气囊是否漏气。
导丝:确保导丝能在导管内自由移动且前端不超出导管端口。
注射器:用于给气囊充气。
牙垫:防止患者咬闭导管。
固定带:用于固定导管。
吸引装置:包括吸痰管,用于清除口鼻分泌物。
简易呼吸器:以备插管过程中给患者通气。
2、患者准备(5 分)患者取仰卧位,头后仰,肩部垫高,使口、咽、喉在一条直线上。
去除患者口腔内的异物、假牙等。
3、操作者准备(5 分)操作者洗手,戴帽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
评估患者病情,向患者家属解释操作目的及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操作过程(70 分)1、置入喉镜(15 分)操作者左手持喉镜,从患者右侧口角置入,将舌体推向左侧,缓慢推进喉镜,依次看到悬雍垂、会厌。
避免以门牙为支撑点,以免损伤牙齿。
喉镜置入过程中,如遇到阻力,不可强行插入,可适当调整喉镜位置。
2、暴露声门(15 分)以喉镜前端挑起会厌,充分暴露声门。
注意动作要轻柔,避免刺激会厌引起患者呛咳。
3、插入气管导管(20 分)右手持气管导管,将导管前端对准声门,在患者吸气时顺势插入导管,直至导管通过声门进入气管 4 5cm。
导管插入过程中,如遇阻力,可稍旋转导管再继续插入。
避免插入过深或过浅。
4、确认导管位置(10 分)按压患者胸部,导管口有气流呼出,说明导管在气管内。
用简易呼吸器连接导管,给患者通气,观察胸廓起伏良好,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确认导管位置正确。
5、固定导管(10 分)放入牙垫,退出喉镜。
用注射器给导管气囊充气,一般注入 5 10ml 气体。
用固定带将导管妥善固定于患者面部。
三、操作后处理(10 分)1、整理物品(5 分)撤去操作中使用的物品,分类放置。
2、观察记录(5 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插管时间、导管型号、插入深度等信息。
气管插管评分标准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维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促进气体交换。
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正确评估气管插管的位置和功能非常重要。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气管插管评分标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一、气管插管位置评分。
1. 插管深度,通过X线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确定气管插管端距离声门的距离,一般应在20-25厘米之间。
2. 呼吸音,通过听诊或其他方法,评估气管插管位置是否正确,正常情况下应该听到气管呼吸音。
3. 二氧化碳检测,使用二氧化碳检测仪器,确保气管插管位置正确,排除误插食管的可能性。
二、气管插管功能评分。
1. 患者氧合情况,通过动脉血气分析或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评估气管插管对患者氧合情况的影响。
2. 呼吸机参数,监测患者连接呼吸机后的呼吸参数,包括潮气量、呼吸频率、呼气末正压等,评估气管插管对呼吸功能的支持程度。
3. 患者舒适度,观察患者插管后的呼吸情况和舒适度,评估气管插管对患者的影响。
三、气管插管并发症评分。
1. 气管损伤,通过内窥镜或其他检查手段,评估气管插管过程中是否存在气管损伤,包括黏膜损伤、出血等情况。
2. 喉部感染,观察患者插管后的喉部情况,评估是否存在喉部感染的可能性。
3. 误插食管,通过X线或其他影像学检查,评估气管插管位置是否正确,排除误插食管的可能性。
四、气管插管评分综合分析。
通过以上评分标准的综合分析,可以对气管插管的位置、功能和并发症进行全面评估,为医务人员提供科学依据,指导临床操作。
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气管插管可能存在的问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气管插管评分标准是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正确评估气管插管的位置和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医务人员应当熟练掌握气管插管评分标准,确保临床操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气管插管评分标准成人经口气管插管术操作考试评分表科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官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核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操作流程和评分细则1.端庄、整洁、大方、得体,戴帽子、口罩、手套。
(扣1分)2.病人体位摆放得当,手法正确,使用抬颏推额法或双手托下颌法。
(扣1分)3.气道开放满意,清除口腔内假牙及异物。
(扣1分)4.头充分后仰,使口、咽、喉三点成一线。
(扣1分)5.体位保持好,无回位。
(扣1分)6.持续面罩给氧,使用E-C手法,完成两次有效人工呼吸。
口述:“打开气道,加压有氧通气”。
7.将球囊-面罩交给助手。
口述:“交给助手,准备用物”。
助手继续人工呼吸。
8.选择正确型号的气管导管(7号导管),使用一副10ml注射器。
9.检查充气气囊是否漏气。
口述:“套囊完好”。
10.导芯置入气管导管(导芯顶端距导管开口1cm),塑形满意。
口述:“插入导丝,塑性”。
11.充分润滑气管导管。
口述:“润滑,上下左右斜面”。
12.喉镜一副,选择正确的镜片(中号喉镜)。
13.检查喉镜灯光。
口述:“光源良好”。
关闭灯光备用。
(扣1分)14.准备牙垫。
备用胶布一卷并剪下2条(每条30cm左右)。
带听诊器。
15.准备动作流畅,相关物品放置有序。
准备时间不超过2分钟。
16.物品准备完毕,吩咐助手准备插管,并口述。
助手回应口述:“是”。
放下简易呼吸器,协助开放气道。
17.喉镜使用得当,手柄握位恰当。
18.拇指和食指(或中指)交叉拨开双唇,使双唇不受压。
口述:“开始”。
19.镜片自右侧口角置入移至中间,深度适中。
20.挑起会厌,声门暴露充分。
21.气管导管进入深度适当:导管过声门约1cm时将导芯拔出(口述:“拔出导丝”)(扣3分),再旋转深入成人3-5cm小儿2-3cm左右(扣5分)。
气管插管病人gcs评分标准
GCS评分标准即Glasgow昏迷评定量表分为三个方面:
1. 睁眼反应:自动睁眼4分,呼之睁眼3分,疼痛引起睁眼2分,不睁眼
是1分。
对于伴有眼肌麻痹、眼睑肿胀者不能评价其睁眼反应。
2. 言语反应:定向正常5分,应答错误4分,言语错乱3分,言语难辨2分,不语1分。
对于气管插管或切开者,不能评价其语言活动。
3. 运动反应:能按指令发出动作6分,对刺激能定位5分,对刺激能躲避4分,刺痛肢体屈曲反应3分,刺痛肢体过伸反应2分,无动作1分。
四肢
瘫痪的患者,不能评价其运动反应。
昏迷程度以三者分数相加来评估,得分值越高,提示意识状态越好。
国际上常用Glasgow昏迷评定量表评价意识障碍的程度,最高是15分即无昏迷,最低是3分,分数越低,昏迷程度越深。
通常8分以上恢复机会较大,7分以下预后不良,3-5分者有潜在死亡危险。
请注意,此表有一定局限性,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可能无法准确评估。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医学书籍或咨询专业医生。
气管插管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理论知识:
气管插管的适应证
⒈全身麻醉。
⒉心跳骤停。
⒊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或呼吸抑制需机械通气者。
气管插管的禁忌症
(1)喉水肿(2)急性喉炎(3)喉头粘膜下血肿。
但当气管插管作为抢救病人生命所必须采取的抢救措施时,均无绝对禁忌症存在。
经鼻气管插管的禁忌症
(1)严重凝血功能紊乱(2)严重的鼻内病变(3)颅底骨折(4)有脑脊液鼻漏
气管插管的注意事项
1、气管导管的选择应按病人年龄、性别、身材大小等决定。
2、插管时喉头应暴露良好,视野清楚,操作轻柔,防止损伤。
3、导管插入气管后,应检查两肺呼吸音是否正常,防止误入支气管,然后固定导管,防止滑脱,并同时吸引气管内分泌物,以期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有无扭曲。
4、气管导管套囊内充气要适度,其内压一般不高于4kPa(30mmHg),长时间留置时,需4~6h作一次短时间放气。
气管插管评分标准气管插管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用于维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保障氧气供应。
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正确评估气管插管的位置和功能非常重要。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气管插管评分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气管插管评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旨在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评估气管插管的位置和功能。
一、气管插管位置评分标准。
1. 气管插管深度,使用X光片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确定气管插管的深度是否合适,以确保插管的位置准确。
2. 气管插管位置,观察气管插管是否位于气管内,而非误入食管。
可通过听诊、胸部X光片等方法进行评估。
3. 气管插管固定,检查气管插管是否被适当地固定在患者口腔内,避免因患者活动而移位。
二、气管插管功能评分标准。
1. 呼吸音,通过听诊或其他方法检查患者的呼吸音,评估气管插管是否影响了正常的呼吸音。
2. 患者呼吸状况,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评估气管插管是否对患者的呼吸产生了影响。
3. 气囊充气情况,检查气管插管的气囊是否充分充气,确保气管插管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4. 气管插管引流情况,评估气管插管的引流情况,确保呼吸道通畅,避免分泌物堵塞气管插管。
三、气管插管评分标准的意义。
制定科学的气管插管评分标准,有利于医务人员准确评估气管插管的位置和功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同时,标准化的评分方法有助于不同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结语。
气管插管评分标准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气管插管评分标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希望医务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气管插管的准确位置和良好功能,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医疗护理。
气管内插管术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分数:
主考人:考核日期:
项目内容应得分实际得分
目的1.建立通畅稳定的气道以便通气。
2.而建立和确保通畅的气道(Airway)是所有
急救措施的首要步骤。
5
适应症1因严重低氧血症和(或)高CO2血症,或其他原
因需要较长期机械通气,而又不考虑进行气管切开的
患者。
2不能自行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反流物和出血,
随时有误吸危险者。
3下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或出血需要反复吸引者。
4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气道食管漏等影响正
常通气者。
5患者自主呼吸突然停止,紧急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
通气者。
5
禁忌症(1)喉水肿(2)急性喉炎(3)喉头粘膜下血肿。
但当气管插管作为抢救病人生命所必须采取的抢救
措施时,均无绝对禁忌症存在。
5
准备仪表端庄,服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
1、物品:(1)无菌盘内置:喉镜、气管导管2根、
纱布2块、牙垫、注射器、吸痰管
(2)喷雾器(应注明局麻药名称和浓度)、寸带或胶
布、管芯、生理盐水1瓶、无菌手套、简易呼吸器(含
加压面罩)、吸引器、氧气装置、呼吸机,听诊器、
物品放置有序。
4
2、核对病人,了解病情,检查病人头颈活动度、张
口度、牙齿及鼻腔通畅情况、了解有无气管狭窄、移
位等,决定能否插管及插管的途径、方法。
(口述)
3、向清醒病人或家属说明目的并签字。
4、检查:无菌物品的消毒日期,气管导管的型号、
气囊是否漏气,打开的生理盐水瓶注明打开时间及用
途。
5、安装喉镜,检查灯泡、灯口。
6、装好的喉镜、气管导管放入治疗巾内。
4
操作过程计时开始
1、术者站于病人头侧。
2、清除口鼻腔分泌物,有假牙者取下假牙。
3、病人平卧,应用软枕使病人头位垫高10厘米,肩
背紧靠病床,使口、咽、喉三轴线基本重叠于一条轴
线上。
术者用右手推病人前额,务使头部极度后伸,
同时张口稍许。
如未张口,应用右手推下颌并用食指
拨开下唇。
4、左手持喉镜自右口角进入口内,镜片在前进的过
程中逐渐移向左侧,并将舌体挡在其左侧。
5、看到会厌后,弯镜片置于会厌谷并将喉镜向前上
方提起,显露声门。
必要时可对舌根部、喉头、声门
喷洒局麻药。
切忌以上切牙为杠杆支点,将喉镜柄向
后旋而损伤上切牙。
6、助手可以帮助轻轻拉开右嘴唇,以免遮挡术者视
线,可用手指轻柔地向下或侧方压迫甲状软骨,会使
声门暴露更明显。
7、插管时,右手以握毛笔状持气管导管从口腔的右
侧进入,将导管前端对准声门后,轻柔地插入气管内,
直至套囊完全进入声门。
压迫胸壁,听导管口有出气
声,即可置牙垫于磨牙间,然后退出喉镜。
8、如声门显露不全,需借助管芯使导管前端翘起接
近声门,一旦进入声门,立即拔去管芯,再使导管进
入。
9、用注射器向气管导管的气囊内注气5-10ml,以不
漏气为准。
10、检查导管是否在气管内:(1)直视下导管进入声
门;(2)压迫胸部时,导管口有气流;(3)人工通气
时,可见双侧胸廓对称起伏,听诊双肺可听到清晰的
肺泡呼吸音。
(4)如用透明导管,吸气时管壁清亮,
呼气时可见明显的“白雾”样变化(5)病人如有自
主呼吸,术者面部靠近导管外端,感觉有气流流出。
11、接呼吸器。
12、用寸带或长胶布妥善固定导管和牙垫。
计时结束
13、整理用物,神志清者安慰病人,记录。
每项5分
共65分
注意事项1、气管导管的选择应按病人年龄、性别、身材大小
等决定。
2、插管时喉头应暴露良好,视野清楚,操作轻柔,
防止损伤。
3、导管插入气管后,应检查两肺呼吸音是否正常,
防止误入支气管,然后固定导管,防止滑脱,并同时
吸引气管内分泌物,以期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有无扭
曲。
4、气管导管套囊内充气要适度,其内压一般不高于
4kPa(30mmHg),长时间留置时,需4~6h作一次短
时间放气。
10
...... 感谢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