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学实录
- 格式:doc
- 大小:164.50 KB
- 文档页数:19
1 《分数的意义》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以旧引新: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能用1来表示你看到的东西吗?(PPT出示图片)
师:什么?
生:一个苹果。
师:继续用1来表示。(PPT出示图片)
生:两个苹果
师:提示一什么?
生:一些苹果。
师:对。一双,一对可以吗?
生:可以。
师:再来说。(PPT出示图片)
生:一些苹果。
师:在家里把它放在那里?
生:盘子、篮子。
师:再来看。(PPT出示图片)
生:一堆苹果。
师:都可以1来表示
师:再来看。(PPT出示图片)
生:一把、一堆
师:一把或者一串。
2 师:(PPT出示图片)
生:一群羊。
师:也可以1来表示。
师:我们班有46个学生我们是
生:一个班级。
师:可以用1来说吗?
生:可以。
师:一个怎样的班级?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对吧。
师:我们学校800多人也可以用1来表示。
生:一个学校,一所学校。
师:是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1说大不大说少不少,小小的1有很多含义,老师给它加上引号!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生:1可以代表示很多东西。
师:“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所以要加上引号。
【评议:在课的伊始,老师调整了教材顺序,先感知整体“1”,这样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使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个“1”的丰富的含义,这样不仅为教学单位“1”的理解做了一个巧妙的孕伏和渗透,而且为接下来的的猜想搭建了一个好桥。】
师:继续看这个苹果,老师把它平均切成了
生:4份.
师:你能用一个数表示出来吗?
生:14
3 师:板书14
师:你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吗?
生:根据老师的指向学生回答分子、分数线
师:分数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过了这个叫?
生:分母
师:分母表示什么?
生: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师:多少份?
生:4份。
师:取了多少份?
生:1份。
【评议: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中,分数概念是分两段教学的。学生在第一学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回忆对分数意义的已有认识,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寻找教学起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师:关于这个知识我们在三年级还学会了怎么样的加减法?
生:同分母的分数。
师: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
生: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师:同学们的知识记得很牢固,其实关于14我这里有四幅图都可以表示(出示图片)
师:可以吗“
4 生:可以。
师:表示
生:把一张圆形纸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1份,就是14。
师:板书
生:一个圆
生:一条线段
师:常把它叫做一个图像 ,板书
师:还有一些物体
生:一盒面包
师:板书:一些固体。
师:这些我们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包括我们平时的计量单位,都叫整体1。都是平均分成几分?
生:4份。
师:表其中的?
生:1份。
师: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
生:14
【评议:教学中,遵循学生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首先,让学生利用课件的材料表示出四分之一,初步感知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结合书本的插图说明14的含义,直观地知道14可以是一个物体,如一张圆形纸、一张正方形纸、一条线段的14,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如一把香蕉(4根)、一盘面包(8个)的14。】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5 (PPT出示)
师:早在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就用像嘴巴的形状来表示分数,早在两千多年前,咱们中国人用算筹来表示数,后来古印度人发明了数字,看缺了什么?
生:分数线。
师:聪明的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分数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看分数就这样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评议:从课堂上可以看到学生此时沉浸在浓浓的数学文化氛围中,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产生过程,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师: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想一想?
【评议:根据学生的内心需求来展开教学,使得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得以充分的显现。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
生1:分数的意义。
师:是呀分数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学习了整数突然冒出分数,是怎样长产生的?
生2:我还想知道什么叫分数单位。
师:对,你怎么想到分数也有单位,因为在分数之前学习了整数,还知道整数有单位。分数也由单位吧。
生:掌声。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太多太多。不是一节课可以解决的。是吗?
生:思考,回答:是。
6 师:同学们,请你们以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本61、62页的内容,把你认为重要的内容划一划或圈圈,看一看,你能获得哪些知识?(学生轻声阅读,老师巡堂给与指导)
师:看好的同学请举手。刚才同学们问了一个问题分数是怎样产生的?通过阅读你能回答吗?
生齐答:能。
师:谁愿意来说说?
生1读出课文的句子。
师: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把课文的知识内化成自己头脑的知识?可以吗?
师:也表扬刚才的同学。但如何把课本的知识用自己的话表示出来呢?再给点时间想想。
生:思考
师:可以了吗?用自己的话说说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生1:在日常生活中,计量用整数表示不了所以用分数。
师:可以吗?
生:鼓掌 。
生2:在计算除法除不尽用分数表示。
师:在计算除法除不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其实无论在测量 ,还是计算都与我们的生活有紧密关系。分数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那么同学们知道分数的产生了,测量计算出现除法除不尽的情况不能用整数表示就要用
生:分数。
7 师:你在阅读时还知道了什么知识?
生1:分数的意义。
师:你来说吧
生2:把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
师:对这就是分数产生的意义。(板书课题)
生:齐读题目
师:现在我们知道分数的意义,你认为那个词语最重要?
生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
师:如果一个词语你认为哪个词语最重要?
生2:整体。
师:你认为是整体。因为你刚才知道任何一类的物体都可以叫做整体。所以他的说法很好。
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2:平均。
师:你为什么认为平均是最重要的一个词呢?
生3:如果把分数分成若干份不平均,分数是表示不了的。
师:每一分都不同好不好表示呢?
生:不好。
师:所以要把它-----
生:平均分。
师:平均分成若干份,感谢他很爱动脑筋,希望同学向他学习。
师:所以平均这个词非常重要,现在明白了吗?
师:现在通过阅读我们知道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还会有哪些知识?再看看书。
8 生:通常都一些物体,一个整体都看作是1,叫做单位1.
师:那现在起我们知道了那这个整体1就是单位1 。
生:就是单位1。
师板书
师:这个物体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的话我们把它叫作
生:单位1
师:我们通过读书获得的好多的知识。是吗?
生:是的。
师:课本就是我们的老师。
【评议:本节教材的内容载体,既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又富有相当的趣味性。在这里设计让学生自己去自学课本,留给学生独立看书和思考的机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也较好体现了数学课标对学生发展数学能力的要求。】
3、设计闯关游戏,检验学习成果,引申出分数单位“1”,引导理解单位“1”、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单位,突破难点
第一关:猜一猜
师:我想问同学一个问题,这部分知识有什么不明白的?
生:没有。
师:这么自信,好我来考考大家。 猜一猜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型的几分之几?(PPT出示)
生1::三分之二
师:好,你有不同意见吗?
生2:三分之一
9 师:到底是三分之二还是三分之一?
生:齐答三分之一。
师:同意吗?那个有道理,你说。
生:三分之二
师:红色部分占黑色部分的三分之一。
生:齐答三分之一
师:同学们都看出来了红色占整体的三分之一,黑色占整体的三分之二对吗?
师:我们来看看有没有平均分。
师:猜对了吗
生:猜对了。
师:给自己掌声。
师:猜一猜,动脑筋想想。这么自信都能猜到。你来。
生1:三分之一
生2:三分之一
生3:三分之一
生4:这个图像平均分成三分,占其中的一份。
师:有不同意见吗?我们来看看,平均分成几份?
生:8份。
师:占多少?
生:八分之三。
师:已经非常接近,为什么刚才猜准了,现在不准了?
生:不准了
师:因为没办法看出平均分成了多少份。(PPT出示)
10 师:你能画画隐藏的部分吗?它是怎样的我们来画画,画在61页。看看谁最有创意,有不同的画法。
师:巡查。
师:你们画的和我一样吗?
生:一样。
师:不一样的请站起来.
生:起立。
师:检查,其中有宝石,森林,表扬这些有创意的孩子。
生:鼓掌。
师:出示孩子的作品。
师:这些都是对的。因为都占了整体的
生:四分之一。
师:不画在一起可以吗?看
生:可以。
师:PPT出示。
第二关:想一想
师:下面老师有更高要求。下面有三个粉笔盒,每个粉笔盒里有几枝不等的粉笔
1)从第一盒中拿出1枝,拿出这盒的五分之一。你能画出粉笔有几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