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七年级下册8.1 角的表示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48.50 KB
- 文档页数:6
青岛版七年级下册8.1 角的表示教案
1 / 6 备课人 审核
课题 8.1 角的表示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日期
教学
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角的有关概念,能在图形中区分不同的角并把它们表示出来。
2.通过实例中找角,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识图能力,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重点、难点 重点:从动、静两方面理解角、平角、周角的定义以及角的表示方法和简单应用。
难点:从动、静两方面理解角、平角、周角的定义以及角的表示方法和简单应用。
教学
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个人备课
复习导入
出示目标
一、观察
在小学我们已初步认识了“角”,你能说一说平时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角吗?
学生欣赏感受图形之美,数学来源于生活。
学生独立思考理解
青岛版七年级下册8.1 角的表示教案
2 / 6
合作探究
新知生成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二、讲授新课
思考:1.我们平时用的三角板为什么叫三角板?
2.判断下列哪些图形是角?
(1) (2) (3) (4)
由上图可以得出:角有什么特征?
(设计意图:分析角的特征,探求角的定义。)
(一) 角的定义
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射线 边
公共端点
射线 边
顶点
(小组讨论第一部分的内容,派代表讲解。)
(二)角的形成
思考:1.角是怎样形成的?
2.角的始边和终边又是如何定义的?
3.我们都学过平角是180度的角,而周角是360度的角,那么这两个角又是如何形成的?
角也可以看做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小组派代表讲解这一部分的内容,结合圆规直观表示角的形成、始边、终边的定义。
(设计意图:以思考的形式带着问题预习第二部分的内容,小组讨论,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观察猜想回答
一生口述解题思路,其余生静听、领会、检查。
青岛版七年级下册8.1 角的表示教案
3 / 6
运用新知
拓展延伸
练习:
说出下列角的始边和终边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这一部分的内容。)
(三)角的表示方法
思考:1.角的符号是什么?
2.上册我们学习的线段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
3.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分别怎样表示?
(设计意图:第三部分仍然是自主预习小组展示为主。)
(设计意图:小组展示完成后,再复习巩固一下。)
例题讲解:
如右图所示,点D在线段AB上。
青岛版七年级下册8.1 角的表示教案
4 / 6
当堂检测
独立运用
(1)以C为顶点的角有哪几个?把他们分别写出来。
(2)图中哪些角可以只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3)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个角?
A
D
B C
练习:
下列4个图形中,能用∠1,∠AOB,∠O三种方法
表示同一角的图形是()
(设计意图:做一做,及时巩固。)
当堂检测:
一、判断
1.两条直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3.从同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4.平角是一条直线,周角是一条射线。()
二、填空
把图中的角表示成下列形式:(1)∠APO (2)∠AOP (3)∠OPC (4)∠O (5)∠COP (6)∠P (7)∠1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C
A . 1
P O
三、解答题
将图中的角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来,并填写下表
1、2、5号板演展 示
其他学生台下展示
独立思考并解答老师所设计的问题
青岛版七年级下册8.1 角的表示教案
5 / 6
课堂小结
分层作业
(设计意图:随堂练习检查一下本节课所学情况。)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哪些知识?有何体会?
(1) 学到了角的定义、角的形成、角的表示。
(2)角的表示需注意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时,顶点字母一定要放在中间,惟有在顶点处只有一个角时,才能用顶点一个字母来表示。
(3)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观察、勤于操作、积极思考、主动交流、善于总结。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
(五)课后探究作业
1. 过一点引两条射线,形成____个角。
2. 过一点引三条射线,形成____个角。
3. 过一点引四条射线,形成____个角。
那么如果过一点引n条射线,形成____个角。
(设计意图:课后探究,拓展思路。)
一生口述解题思路,其余生静听、领会、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