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版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体系管理评审(物流运输企业)
- 格式:docx
- 大小:37.59 KB
- 文档页数:13
管理评审计划编号:JL-B-10管理评审报告编号:JL-B-13评审目的:评价本公司按ISO9001:2015,ISO14001-2015和GB/T28001-2011/ OHSAS 18001;标准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和指标的修改需求。
评审内容:1)审核结果。
2)顾客的反馈,包括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及与顾客沟通的结果等。
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转版运行情况,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4)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结果。
5)对内部审核和日常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的监控结果。
6)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7)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等。
8)改进的建议。
9)可能导致质量管理体系发生变化的内外部因素;10)客观环境的变化,包括与组织环境因素和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有关的发展变化;b) 和外部相关方的交流信息,包括抱怨; c) 组织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公司质量/环境转版策划情况:公司针对本次转版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新版手册及程序文件的制定、转版策划、新老标准差异的识别、新标准知识的宣贯等,其中包括基于风险的管理意识、产品生命周期的观点、领导进一步参与体系管理等,公司标准转换工作比较顺利,公司体系转版运行基本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参加人员: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
评审时间:年月日;评审地点:公司会议室评审结果:年月日在公司会议室,由总经理主持召开了我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转版运行以来的管理评审会议,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各部门均按管理评审计划通知的要求对本部门工作作了汇报,围绕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和指标对照现有组织机构,文件规定,各项管理工作及资源展开了讨论和评价,大家认为:1、公司制订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和指标是适宜的可行的,作为今后公司最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宗旨和方向是正确的。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为了确保企业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本次评审对相关管理体系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和分析。
二、评估内容及过程1.管理体系文件评估:对企业的管理手册、政策文件、程序指南等进行评估,确认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和国际标准。
2.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估:对企业存在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包括危险化学品管理、职业病防护、事故预防等方面。
3.岗位责任和培训评估:对岗位责任和培训计划进行评估,确认是否明确、有效。
4.绩效指标和监测评估: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指标和监测方法进行评估,确认是否科学、合理。
5.紧急事件应急预案评估:对企业的应急预案进行评估,确认是否详细、完备。
6.内审评估: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评估,确认是否有效、全面。
三、评估结果1.管理体系文件评估结果:企业的管理手册、政策文件和程序指南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和国际标准,但在具体操作细节上存在不足。
2.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企业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较为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风险控制,但仍存在部分风险评估不准确的问题。
3.岗位责任和培训评估结果:企业明确了岗位责任和培训计划,但落实情况不够到位,存在培训不及时、不全面的情况。
4.绩效指标和监测评估结果:企业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和监测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数据不全面、监测频率不够等问题。
5.紧急事件应急预案评估结果:企业编制了详细完备的应急预案,并进行了模拟演练,但仍存在部分预案内容不合理的情况。
6.内审评估结果: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比较规范,但存在一些漏洞,内审分析和改进措施不够全面。
四、改进建议1.完善管理体系文件:进一步明确操作细节,将管理文件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
2.加强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估:完善评估方法,提高评估准确度。
环境和职业健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编制:批准:日期:表格编号:GP03—001/A02022年4月---2022年8月份管理评审会议记录时间2022年09月04日地点公司会议室主持记录确认核准会议主题: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评审会议参加人员:王议题结议事项/改进对策一、内审情况汇报现状:公司按内审计划要求于2022年12月01日进行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第一次正式的内部审核。
审核评判为不符合2项,都为一般不符合,具体见内审不符合项改善报告。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初始试运行的符合基本要求。
在审核过中未发现严重不符合项,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内审是第一次参加,针对内审标准不是十分了解审核的深度不够深。
结论或纠正措施:对不符合项开不合格项报告,由各部门自找原因,经重检确认都有进行改善。
针对内审不熟悉的情况,后续要求进行培训,自我学习及进行专项模拟审核来增强审核技能。
二、合规性评价现状:目前公司有依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相关要求,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编制了法律法规清单,管理代表不定期对相关机构查询是否是最新版本,确保其有效性,对运用的法律法规有进行条款要求的识别,编制了法律法规检查表对其应用进行了评价,均有按要求执行运作。
结论或措施:我公司法律法规有要求的,都已遵照法律法规执行及改善。
三、信息交流(包括相关方的反馈)公司采购部门向公司供应商传达了如下要求:1.要求供应商建立消防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实施,如:供应商消防器材的摆放位置及有效期符合要求;废气废物管理符合环保局的要求。
2.供应商与客户相关纸箱等循环使用。
使用的特种设备按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检定、维保。
3.供应商专车进厂时要求禁止鸣喇叭,现已按此进行。
4.环境检测机构要求提供相关资格证书,现已提供。
5.要求供应商提供营业执照,现已提供。
6.将本公司环境方针传达给各供应商;7、供应商提供的材料须符合欧盟ROHS要求。
8、为公司员工购买社保,生产过程中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及常用药品。
EHS(环境、健康、安全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编辑EHS是环境 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的缩写。
EHS管理体系是环境管理体系(EMS)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两体系的整合。
EHS管理体系只是EHS管理知识的一小部分。
中文名EHS外文名EHS来源Environment、Health、Safety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作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录1. 1作用2. 2方案3. 3主要内容4. 4含义5. 5承诺作用编辑EHS方针是企业对其全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行为的原则与意图的声明,体现了企业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方面的总方向和基本承诺。
因此可以说EHS方针是企业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方面总的指导方向和行动原则,也反映最高管理者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行为的一个总承诺。
EHS方针也是企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领域一切活动的驱动力,涉及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并可为公众所获取。
一个积极的、切实可行的EHS方针,将为企业确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总的指导方向和行动准则,并为建立更加具体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提供一个总体框架。
方案编辑EHS管理体系的目标指标是针对重要的环境因素、重大的危险因素或者需要控制的因素而制定的量化控制指标。
目标指标可以是保持维持型的指标,如,控制年度工伤率在千分之几以下。
也可以是改进提高型,如,将某种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多少个百分点。
管理方案是指实现目标指标的具体行动方案。
主要内容编辑1、工厂平面图、营业执照;2、建筑安全合格证/消防安全合格证;3、工厂应急程序(地震,火灾,化学品泄露,污水泄露);4、消防疏散演习记录;5、公司的健康安全委员会架构及健康安全政策;6、急救员证/药物清单及使用记录;7、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8、工伤处理程序及记录;9、特种设备使用许可证/检验合格证;10、特种作业操作证(电工、焊工、高处作业等)特种设备操作许可证(叉车驾驶员、锅炉操作工、电梯操作工、行车操作工等);11、食堂卫生许可证/厨工健康证;12、环保文件/环评报告/排污许可证;13、危险废物转移单/危险废物运输商资格证/危险废物处理商资格证;14、饮用水测试报告/车间空气噪音测试报告//污水测试报告;15、工人平时常规体检报告/相关工人的职业病健康体检报告;16、一些化学品的MSDS;17、化学品储存记录等等。
管理评审计划编号:QR-8-01管理评审报告编号:QR-8-03评审目的:对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进行评审,确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参加人员: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
评审时间:2017.10.28;评审地点:公司会议室一、评审情况总结:1、评审内容:1)2017年第一次内部审核的结果和合规性评价;2)内外部信息交流包括相关方投诉、评价及其变化的信息;3)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满足环境、安全方针和目标的程度及其有效性和环境、安全绩效分析;4)环境、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执行情况的评价;5)体系运行时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6)客户、市场对产品的环境、安全要求;7)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状况;8)与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内外问题以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9)风险和机遇及相应对策;10)改进的建议。
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结果及改进措施的实施结果1、由企管部(及其他部门)按照内审计划,对各部门进行了一次内部审核,审核思路由按各部门相关环境、安全事务出发,于9月20-21日组织各部门进行了一次内审,对各部门的所有的要求进行审查,确保内审工作的有效性、符合性。
2、审核发现不符合项均为一般不符合项2个,并且不具有共性,经本次审核领导层、企管部、研发部、质检部、供应部、销售部、财务部等部门的工作做的较好,未发现不符合项,其中2个一般不符合项分布均为生产部,这些不符合项均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均已制定,这些纠正预防措施在严格的后续监督下,正在实施或已经完成。
三、管理体系有效性及适应性之检讨1、所有的相关部门根据实际工作,不定期的对相关文件进行定期的或不定期的评审,以确保环境、安全工作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和满足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2、经评审认为,公司的文件(环境、安全手册、程序文件、支持性文件)支持的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符合ISO14001:2015、OHSAS18001:2007标准要求,可以保证公司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推进。
1.0目的:
为确保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能于适当期间内做完整的审查,维系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作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
2.0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层评审。
3.0定义:
无
4.0权责:
4.1总经理主持会议,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环境管理体系。
4.2管理者代表负责本程序的执行,组织评审会议。
4.3各职能部门提供相关资料。
5.0内容:
5.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一年执行一次(且间隔不超过12个月) ,确保其
有效性。
5.2各职能部门负责提供相关资料,做为改善依据。
5.3管理评审会议由总经理主持,管理者代表组织并作安排,各部门负责人参与。
5.4管理评审会议召开前一周,由管理者代表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明确日程安排,
并以会签的形式知会各部门负责人。
5.5评审范围:
A.对不合格事项的纠正预防行动及整体治理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B.质量方针的执行及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
C.各种形式的审核结果;
D.品质异常不合格项,顾客投诉的纠正预防措施有效性;
E.以往管理评审的有效性跟踪、评价;
F.影响管理体系的计划的变化的可能性的一切因素;
G.有利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议;
H.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I.环境方针的适宜性;。
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评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制度规定了管理评审的组织、输入、输出及评审结果处置的要求,以确保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包括评审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
第三条职责1、最高管理者(1)批准管理评审计划、主持管理评审活动;(2)评价管理体系,明确产品、过程和体系改进的决定和措施,确保资源的提供;(3)批准管理评审报告。
2、管理者代表(1)审核管理评审计划,负责管理评审的策划和组织;(2)负责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3)负责组织管理评审后改进措施制定、实施的组织和协调。
3、总裁事务部(1)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相关信息;(2)安排管理评审会务,记录管理评审过程,编制管理评审报告;(3)负责管理评审后改进措施的跟踪检查和报告。
4、二建集团领导层成员和各职能部门、工程公司/分公司/总承包部/工程设计院负责人(1)负责准备并提供与分管部门和工作相关的管理评审所需信息;(2)参加管理评审会议;(3)组织落实管理评审会议提出的或管理评审报告规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第二章工作要求第四条管理评审的周期1、正常情况下,结合年终总结和年度规划,每年评审一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
2、在下列情况下,由最高管理者决定适时增加评审频次:(1)二建集团内部组织结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等发生重大变化,关系到管理体系正常运行时;(2)企业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需对管理体系进行调整、改进时;(3)连续发生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重大问题,影响公司声誉时;(4)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投诉频率提高,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度明显下降时;(5)管理体系文件进行重大更改时。
第五条管理评审计划1、总裁事务部按规定或根据最高管理者批示,负责管理评审的准备工作,确定本次管理评审的内容,提前一个月草拟管理评审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最高管理者批准实施。
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体系程序文件QB/LC/CX-01-2015发布日期:2015年3月1日实施日期:2015年3月1日分发号:编制:审核:审批:辽宁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程序文件目录1 文件控制程序QB/LC/CX-01-2015 (1)2 记录控制程序QB/LC/CX-02-2015 (9)3 法规及其他要求和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QB/LC/CX-03-2015 (13)4 信息交流与协商程序QB/LC/CX-04-2015 (18)5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QB/LC/CX-05-2015 (22)6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QB/LC/CX-06-2015 (26)7 施工机具设备控制程序QB/LC/CX-07-2015 (31)8 施工安全及环境控制程序QB/LC/CX-08-2015 (35)9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QB/LC/CX-09-2015 (45)10管理体系检查评价控制程序QB/LC/CX-10-2015 (51)11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QB/LC/CX-11-2015 (58)12 施工物资管理程序QB/LC/CX-12-2015 (63)13 分包方控制程序QB/LC/CX-13-2015 (67)14 施工组织设计控制程序QB/LC/CX-14-2015 (73)15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QB/LC/CX-15-2015 (81)16 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控制程序QB/LC/CX-16-2015 (88)17 目标管理控制程序QB/LC/CX-17-2015 (95)18 投标合同管理程序QB/LC/CX-18-2015 (97)19施工过程控制程序QB/LC/CX-19-2015 (106)20 劳保用品管理程序QB/LC/CX-20-2015 (118)21 试验检验控制程序QB/LC/CX-21-2015 (120)22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QB/LC/CX-22-2015 (127)23信息收集与管理改进程序QB/LC/CX-23-2015 (134)24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确定程序Q B/L C/C X-24-2015 (139)25事故处理工作程序QB/LC/CX-25-2015 (146)26 环境因素的辨识与评价程序QB/LC/CX-26-2015 (153)27 施工扬尘控制程序QB/LC/CX-27-2015 (158)28施工噪声控制程序QB/LC/CX-28-2015 (160)29 危险化学品管理程序QB/LC/CX-29-2015 (162)30 电气安全控制程序QB/LC/CX-30-2015 (166)31 危险作业、特种作业控制程序QB/LC/CX-31-2015 (169)32 消防管理程序QB/LC/CX-32-2015 (173)33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程序QB/LC/CX-33-2015 (176)34 资源能源控制程序QB/LC/CX-34-2015 (179)34 安全及环境检测控制程序QB/LC/CX-35-2015 (182)文件控制程序(QB/LC/CX-01-2015)1 目的对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批、标识、发放、使用、评审、修改、归档、复制和作废等全过程活动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为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依据,沟通意图,统一行动,确保管理体系得到充分理解和有效运行。
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程序文件汇编(第4版第3次修订)程序持有人:受控状态:编号:2014年12月31日发布 2015年1月1日实编审批人员第4版第0次修订编制:陈集农龙庆芝黄建君邓金健王中林杨宇祥陈启定姚伏良审核:陈振兴钟建民陈集农李章生龙庆芝审定:李维国陈振兴钟建民陈集农批准:李维国第4版第1次修订编制:龙庆芝刘罡姚伏良审核:陈振兴陈集农张国胜陈启定龙庆芝审定:李维国批准:李维国第4版第2次修订编制:龙庆芝姚伏良审核:胡彪陈启定龙庆芝审定:李维国批准:李维国第4版第3次修订修订人:龙庆芝李涟邓金健王一军姚伏良张瑞宁审核:陈振兴黄贵云刘尧星詹中秋胡彪陈启定刘勇龙庆芝审定:欧立新批准:欧立新目录文件控制程序 (1)记录控制程序 (12)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程序 (16)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 (31)相关方控制程序 (40)招投标文件/合同评审程序 (44)设计控制程序 (48)施工过程控制程序 (54)焊接技术管理程序 (63)无损检测控制程序 (85)理化检测控制程序 (91)调整试验控制程序 (96)职业健康管理控制程序 (102)环境污染控制程序 (107)资源、能源控制程序 (113)安全健康和环境绩效监测和测量程序 (118)合规性评价程序 (123)顾客/相关方满意度测量程序 (128)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 (135)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不符合控制程序 (142)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50)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157)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62)程序文件修订要点说明 (169)文件控制程序1 范围1.1 本程序规定了与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管理文件和作业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发布、分发、修改、作废等环节的管理职责和控制方法;还规定了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获取方式、管理职责和控制的内容。
1.2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对与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有关文件及资料的控制。
2015新版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体系管理评审(物流运输企业)精品管理制度、管理方案、合同、协议、一起学习进步评审目的:对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进行评审,确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参加人员: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
评审时间:2017.10.28;评审地点:公司会议室一、评审情况总结:1、评审内容:1)2017年第一次内部审核的结果和合规性评价;2)内外部信息交流包括相关方投诉、评价及其变化的信息;3)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满足环境、安全方针和目标的程度及其有效性和环境、安全绩效分析;4)环境、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执行情况的评价;5)体系运行时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6)客户、市场对产品的环境、安全要求;7)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状况;8)与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内外问题以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9)风险和机遇及相应对策;10)改进的建议。
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结果及改进措施的实施结果1、由企管部(及其他部门)按照内审计划,对各部门进行了一次内部审核,审核思路由按各部门相关环境、安全事务出发,于9月20-21日组织各部门进行了一次内审,对各部门的所有的要求进行审查,确保内审工作的有效性、符合性。
=36389 8E25 踥33094 8146 腆21739 54EB 哫J34603 872B 蜫32370 7E72 繲82、审核发现不符合项均为一般不符合项2个,并且不具有共性,经本次审核领导层、企管部、研发部、质检部、供应部、销售部、财务部等部门的工作做的较好,未发现不符合项,其中2个一般不符合项分布均为生产部,这些不符合项均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均已制定,这些纠正预防措施在严格的后续监督下,正在实施或已经完成。
三、管理体系有效性及适应性之检讨1、所有的相关部门根据实际工作,不定期的对相关文件进行定期的或不定期的评审,以确保环境、安全工作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和满足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管理手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Quality/Environment/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Manual版本:2017V2XXXX有限公司手册颁布令为提高公司的整体运行绩效,奠定良好基础来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系统方法进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实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社会与经济之间的平衡,为公司及社会的可持续性做出贡献,特制定本手册。
本手册依据ISO9001标准、ISO14001标准、GB/T28001标准,结合XXXX行业特点和公司运营方针建立。
运用PDCA 原则和过程方法,规定QEHS管理体系框架和管理目标。
公司QEHS管理体系的框架包括如下内容:1)体现公司发展战略和对所有相关方承诺的管理方针,以及所要达到的管理目标。
2)识别公司管理过程中的QEHS风险。
3)建立体系的运行过程,该过程基于公司的实际状况,并分析研究了公司所面临的风险、机遇及合规义务。
4)提升公司相关人员的QEHS意识。
5)建立运行控制,管理公司的QEHS风险及符合性义务;6)评估QEHS管理绩效,必要时采取措施。
QEHS管理体系的目标通过以下方面对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1)持续改进产品及服务质量,消除或削减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负面影响.2)缓解外部环境条件对公司造成的潜在不良影响,遵守合规义务,提升QEHS管理绩效。
3)基于生命周期观点所确定的对产品实现及服务过程中能够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5)通过实施QEHS管理,来提升公司的市场地位,使公司获取经济效益及管理效益。
QEHS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在最高管理者领导下的所有职能层次的承诺。
通过把QEHS整合融入公司的相关业务流程和其他管理体系中,与其他业务活动同等重视,并在战略决策时考虑满足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重要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保护因素和不可接受风险的相关影响,来减少或消除负面影响。
南京鑫乐物流有限公司管理评审2017年10月管理评审计划编号:QR-8-01管 理 评 审 报 告 计划评审日期 2017.10.28 评审地点 会议室评审目的:对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进行评审,确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评审组织:主 持:总经理出席人员: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评审内容:1)2017年第一次内部审核的结果和合规性评价;2)内外部信息交流包括相关方投诉、评价及其变化的信息;3)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满足环境、安全方针和目标的程度及其有效性和环境、安全绩效分析;4)环境、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执行情况的评价;5)体系运行时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6)客户、市场对产品的环境、安全要求;7)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状况;8)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内外问题以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9)风险和机遇及相应对策;10)改进的建议。
准备资料名称 负责部门 完成日期评审准备工作要求: 预定评审前3天,企管部负责根据评审内容要求,组织评审资料的收集。
要求公司各部门准备参加评审会议的讨论提纲等必要的文件,评审资料由管理者代表确认。
综合管理部 评审前3天编制:王学义 批准:崔永保 日期:2017.10.20编号:QR-8-03评审目的:对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进行评审,确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参加人员: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
评审时间:2017.10.28;评审地点:公司会议室一、评审情况总结:1、评审内容:1)2017年第一次内部审核的结果和合规性评价;2)内外部信息交流包括相关方投诉、评价及其变化的信息;3)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满足环境、安全方针和目标的程度及其有效性和环境、安全绩效分析;4)环境、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执行情况的评价;5)体系运行时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6)客户、市场对产品的环境、安全要求;7)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状况;8)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内外问题以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9)风险和机遇及相应对策;10)改进的建议。
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结果及改进措施的实施结果1、由企管部(及其他部门)按照内审计划,对各部门进行了一次内部审核,审核思路由按各部门相关环境、安全事务出发,于9月20-21日组织各部门进行了一次内审,对各部门的所有的要求进行审查,确保内审工作的有效性、符合性。
2、审核发现不符合项均为一般不符合项2个,并且不具有共性,经本次审核领导层、企管部、研发部、质检部、供应部、销售部、财务部等部门的工作做的较好,未发现不符合项,其中2个一般不符合项分布均为生产部,这些不符合项均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均已制定,这些纠正预防措施在严格的后续监督下,正在实施或已经完成。
三、管理体系有效性及适应性之检讨1、所有的相关部门根据实际工作,不定期的对相关文件进行定期的或不定期的评审,以确保环境、安全工作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和满足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2、经评审认为,公司的文件(环境、安全手册、程序文件、支持性文件)支持的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符合ISO14001:2015、OHSAS18001:2007标准要求,可以保证公司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推进。
3、目前公司的环境、安全管理状况较好,尤其是公司对资源、能源的节约控制、消防安全的管理仅限于公司内部,相关部门应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措施,提高相关方的环境、安全意识,促进其节约用水、用电,加强消防管理,通过平常的监督、确认及本次的内部审查分析,虽然发现有不少运作上的缺失,但从总体上来看资源、能源节约、消防管理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四、环境、安全方针和目标、指标及其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1、环境、安全方针的适宜性,目标和指标及其管理方案的贯彻实施情况,公司制定的环境、安全目标和指标在其相关的管理方案(或操作规程)的管制下,部分已经结案。
从目前的实施情况看,效果良好,没有出现无法完成或没有按时完成的情况。
预计今年的管理方案可以按计划准时完成;公司的环境、安全方针已得到内外及其他相关方的认可,环境、安全方针完全符合ISO14001:2015、OHSAS18001:2007标准要求,适合于本公司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安全影响。
2、自从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以来,内、外及其他相关方的环境、安全管理都有所改变,针对环境、安全管理,公司从内、外及其他相关方原材料、工艺设备到出货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按照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不断对预防性和可能性进行评估,通过数据考评,评估风险运作的有效性,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措施是有效的,各项运作基本上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符合ISO14001:2015、OHSAS18001:2007标准要求,运行是有效的。
五、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1、组织的机构及资源的需求情况本公司的组织机构基本上符合公司内部的运作方式,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符合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要求,公司之人力基本能满足现行环境、安全管理的运行要求。
2、体系运行时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及其执行情况通过环境、安全体系的运行,生产部等部门的环境、安全意识,对垃圾进行分类且明确标识,正确佩戴劳保用品,形成良好的环境、安全意识的习惯。
所有的环境、安全议题均在不同程度得到处理,确保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等。
3、环境、安全绩效的情况本公司的环境、安全管理完全符合ISO14001:2015、OHSAS18001:2007标准要求,并能满足内外及其相关方的需求,没有发生相关方的环境、安全投诉,本公司的环境因素经具有资质检测机构对各项进行监测各项指标均已达标,可以满足相关方的要求,对员工进行了健康体检,未发现有职业病的状况。
4、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收集和合规性的评价本公司收集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基本是适用的。
本公司活动的运行均符合法律法规和其要求,日常工作均可在规定的要求下执行。
六、结论本公司由于ISO14001:2015、OHSAS18001:2007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时间不长,公司员工对相关要求还不是完全理解,后续将加大力度对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的文件和相关知识进行培训,以确保员工加强环境、安全意识。
评估风险运作的有效性,应对风险和机遇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者代表将不断监督各部门严格按体系文件和ISO14001:2015、OHSAS18001:2007标准要求开展工作。
改进的建议1) 加强标准培训,由企管部负责重点培训:各部门体系认证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管理人员等。
在培训时,重点在于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技术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通过骨干教育、培训其他员工,实现全员培训。
2)加强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的运行控制,由生产部负责重点加强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中重要特性的监视和测量,提高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3)进一步完善新标准实施的工作,保证公司体系正常实施;最后,总经理要求各部门在今后工作中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特别对标准的理解和贯彻,结合公司特点灵活运用,进一步完善现有生产供应部管理环节,不断提出改进建议,充分发挥自我完善机制,使公司产品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公司经济效益不断上升。
编制:王学义批准:崔永保日期: 2017.10.28管理评审会议记录会议名称管理评审会议地点会议室主持人崔永保记录王学义时间14:00—17:00会议议程安排及内容:(可加附页)评审议程:1)2017年第一次内部审核的结果和合规性评价;2)内外部信息交流包括相关方投诉、评价及其变化的信息;3)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满足环境、安全方针和目标的程度及其有效性和环境、安全绩效分析;4)环境、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执行情况的评价;5)体系运行时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6)客户、市场对产品的环境、安全要求;7)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状况;8)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内外问题以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9)风险和机遇及相应对策;10)改进的建议。
参加人员签到表姓名工作部门职务姓名工作部门职务崔永保管理层总经理喻秀兰管理层管代王学义综合部经理应才交通运输部经理金涛财务部经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一、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1、公司环境、安全策划情况:公司针对本次新版体系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新版手册及程序文件的制定、运行策划、标准知识的宣贯等,公司标准运行工作比较顺利,公司体系转版运行基本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2、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整体的策划,总经理配置了人力资源,建立了贯标领导小组,并对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授权;按ISO14001:2015、GB/T28001-2011标准对全体员工进行了相关知识培训及考核,从整体上强化了员工的质量意识,为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打下了基础。
组织编写了《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支持性文件,并根据企业各部门的实际情况编制了记录,经过反复修改、讨论,编写后的文件除组织会审讨论外,还组织了多次学习,培训和交流。
于2017年5月发布了新版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并正式实施。
4、学习标准建立文件化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根据一些贯标企业的经验,建立健全文件化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贯标工作中的重要一步。
各部门认真学习《管理手册》,在体系运行过程中严格执行和本部门归口的《程序文件》,自体系运行以来,目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良好。
5、建立完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记录贯标工作要求我们将所做的工作留下记录,为此我们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全运行中逐步完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工作a. 整理规范现有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b.按ISO14001:2015、GB/T28001-2011标准要求补充完善新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c. 通过培训,规范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的填写要求。
将部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留下如实的记录,以证明我们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运行工作提供有可信的证据。
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的实施情况:公司自开展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来,总经理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并结合企业长期发展目标制定并批准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方针包含了对法律法规的要求、持续改进、预防污染的承诺,同时为制定、评审目标、指标提供了框架,成为我公司产品、活动和服务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的宗旨。
为确保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实现以及满足重要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因素法律法规、运行和经营的要求,根据目前公司环境因素、危险源、技术条件、财力情况和相关方的要求,制定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方案”,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布实施,各部门对本部门的目标、指标进行了分解,并制定了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