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有效教学、和谐课堂的基本着眼点》学习心得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构建有效课堂教学》学习体会
学习《构建有效课堂教学》这本书,对我来说有很大的收获。
首先,书中介绍了一些
教学策略和方法,让我意识到了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教师应该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其次,书中提及的教学理念也给我很大的启发。
我以前认为教学就是讲解知识,但通
过学习这本书,我明白了教学应该是一种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教师应该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习惯,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
到课堂中来,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书中对课堂管理和评价的介绍也让我受益匪浅。
课堂管理是教学的基础,一个
良好的课堂管理可以提高学生的专注度和参与度。
而评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
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通过学习《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我深刻认识到教学的本质和重要性。
在
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积极运用书中介绍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课堂管理和评价水平,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学生安全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的主题是“学生安全”。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无比宝贵的。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保护自己,保证自身的安全。
首先,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在上下学的路上,我们应该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看红绿灯。
不要为了图方便而横穿马路,更不能在路上追逐打闹。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却可能对我们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其次,我们要注意饮食安全。
我们在学校食堂用餐时,要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
不吃路边摊贩的食物,以防食物中毒。
同时,我们也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吃过多的零食。
再者,我们要防止意外伤害。
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要做好热身运动,避免运动损伤。
在实验室做实验时,要按照老师的指导操作,避免化学物质烧伤或者触电。
在生活中,我们要远离危险物品,如刀具、火源等。
最后,我们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对于网络诈骗、校园欺凌等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遇到问题要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求助。
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给陌生人。
总的来说,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可能的风险,但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就能有效地避免这些风险。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更加安全!
谢谢大家!。
《有效教学和谐课堂》读书心得《有效教学和谐课堂》读书心得8篇当我们备受启迪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
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效教学和谐课堂》读书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效教学和谐课堂》读书心得1新课程改革如同一股春风,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春的气息,当然也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语文课堂正悄悄地起着变化:人文精神得到张扬,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尊重,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科学......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快乐”、“热闹”背后有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如果在新课程教学中脱离了课堂常规而一味在形式上求新求异,则脱离了课堂教学的本质,那真是“快乐”中现隐忧,“热闹”里要反思。
案例描述:那是几年前新课程改革刚刚起步的时候,在一次校级观摩活动课上,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我由于片面理解“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导致自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课前,我把全班48名学生分成了6组,让他们8人一组围桌而坐,每组配备了一个无线话筒。
并要求孩子们,上课一定要积极发言,声音一定要响亮。
还特别宣布一条:不必等老师指名,甚至可以不用举手,随时都可以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上课一开始,气氛异常活跃,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着我提出的问题。
不管学生回答得怎么样,我都报以赞许的目光和微笑,还不停地给予表扬和奖励。
眼看有的孩子得到了那么多老师精心制作的“智慧星”,为了争取发言的机会,一些孩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不停地摇摆着高高举起的小手;有的为了抢话筒,与同伴争执起来;有的干脆跑到讲台前,抢过老师用的话筒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后面的几个小组似乎觉得眼前的一切与他们无关,孩子们随意地摆弄着桌子上的东西,谈论着不着边际的话题.....看着这乱糟糟的一幕,我意识到了不妥,想竭力调控课堂,于是不断地发出口令,要求孩子们静下来,但我的声音早已被孩子们此起彼伏的喧闹声淹没了.....可想而知,这堂课就这样砸了。
构建有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认真研究教材。
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
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教材的重组与延伸构建有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单甲乡中心完小陈新华这段时间我通过学习《有效教学》,深有感触。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
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
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
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
我觉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作到有效两个字应该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认真研究教材。
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
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教材的重组与延伸2、仔细推敲教学方法。
随着网络的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是越来越多了,教师交流教学方法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广,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练习。
学生吸收知识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听说读写各式练习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后练习的正确率制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具体还应从一下几个方面开始抓: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对学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构建有效教学,和谐课堂的基本着眼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基础教育发展注入了活力,构建有效教学、和谐课堂也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并努力做到的良好课堂。
构建和谐课堂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密切师生关系的关键,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下,才能够高效学习,进行自主发展。
下面就如何构建有效教学、和谐的课堂教学说说我的看法: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想使课堂和谐,教学更高效,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权威型和放任型的课堂氛围都是达不到这一点的,所以民主型的课堂氛围是至关重要的。
平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久而久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慢慢养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觉得这是真诚的在交流问题,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尊重。
对于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不要去讽刺、挖苦学生,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不畏惧课堂,而是主动喜欢上课堂。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素养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素养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教师同学生一样,也要进行学习,不断地去充实自己,只有这样,对于学生才会游刃有余。
教师在课堂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对于课堂也会始终保持着新奇的态度,不会对课堂产生厌倦,这样才会进行有效的教学,因此,提高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素养也是构建有效教学、和谐课堂的重要因素。
三、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要将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堂中来,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去思考,发展学生的能力。
教师充当一个引导者,要放开手让学生去参与课堂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当中,学生的潜能才能有所挖掘。
总之,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这种有效的教学以及和谐的课堂氛围会慢慢实现并且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有效教学和谐课堂》读书心得大家都知道,有效教学首先体现在有效备课上。
第一备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仅仅关注“双基”目标,忽视其他目标的达成,这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感,他们需要关心,更需要尊重,所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知识同样重要。
但是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关注学科本位目标,更要关注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目标。
第二备教材。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教师要认真阅读教材,努力做到真正把握教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展开:一是读懂教材,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二研究教材,研究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三是吃透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师自己的学科认知结构。
第三备学生。
在实际的教学中,仅仅从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去设计教案,而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会出现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失去实效。
所以说只有关注学习起点,才能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课前调研,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二是抓准切入点,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三是亲历过程,关注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其次有效教学还体现在有效指导上,书中引用维果茨基一句话“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本质特征不是行为注意者所认为的刺激。
《有效教学与成功德育》读书心得凡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思考着,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放弃教学的责任,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
但加个问号不等于提出一个问题,这样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什么价值。
的确,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艺。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以往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发展为今天的“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
《有效教学和谐课堂》读书心得范文【读书心得】读完《有效教学和谐课堂》一书,感受颇多,收获颇多。
下面就谈谈我通过学习后对有效教学的肤浅认识。
1、师生和谐为有效教学奠基育人为本,爱心是根,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爱心和责任心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
有了爱心、责任心,教师便会一切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师的眼中时时刻刻看到的是学生,脑中时时刻刻想到的是学生,心中时时刻刻感受着学生的感受,而不仅仅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做题的工具。
教师要会及时、深刻、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
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温羹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有安全感、成就感。
要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表达的积极学习状态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潜入文本为有效教学铺路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深人钻研教材,准确地解读文本,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首先,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人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
其次,教师要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学生喜欢学什么、可以学什么、不爱学什么,把准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从教师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
这是解读文本的关键。
老师要对课文反复朗读,仔细揣摩,细心品味,文中关键的段落、语句都能富有感情地背诵,甚至一个小小的标点都不放过。
3、质量引领为有效教学助推。
实施有效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质量指标上。
一是教师行为的质量指标。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教学组织、教师的语言、教师的神态、教师的评价,都对学生,尤其是对小学生影响颇大。
老师充满激情的语言、满脸焦虑的神态、恰到好处的点评,时时刻刻牵动着学生,可爱的孩子们就在老师预设的情境中渐人佳境。
二是学生行为的质量指标。
学生课堂的表现是课堂有效性的直接反味。
三是辅助手段的质量指标。
辅助手段的合理运用能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能给学生创设语言无法替代的教学情景。
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心得体会6篇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心得体会(篇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其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体验成功并萌发创新等”,为学生发展性教学目标。
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主动地学、轻松愉快地学、让课堂涌动生命的活力。
在新课程新课改的今天,应着重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和谐完美的发展。
如何在与学生共处时,在每天的教学工作中、每一节课上、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呢?做为小学数学课改的实践者、教学的组织者,如何构建和谐数学课堂教学显得尤其重要。
一、转变教师角色,建设和谐课堂教学构建和谐课堂教学,促进小学数学发展性教学目标的建立,在“课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首先应实现教师角色的改变。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评价的“主宰”,大多采用师生问答、教师评价的形式,课堂上缺乏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成了评价的权威,是学生学习表现唯一评定者。
因此使学生缺乏了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
所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师生授受的传统讲授程式,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方向交流,在共同活动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成了课堂评价改革的关键。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如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探讨和实践的课题。
《课程标准》赋予教师更高的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由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转变为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在过去有趣的图形的教学时,告诉学生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正方形等等,怎么去分辨它们也就够了,而现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共同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关注学生得到了什么信息,又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让学生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有效教学和谐课堂》读书心得《有效教学和谐课堂》读书心得精选2篇(一)《有效教学和谐课堂》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教育书籍。
该书充满了对教学和课堂建立的深思熟虑和独特见解,对于老师们进步教学效果和营造和谐课堂气氛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首先,《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强调了教学的目的和学生的需求。
老师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教学目的,并且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书中提到了灵敏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情景教学、问题解决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考虑。
通过这些方法,老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帮助他们在课堂上实现自己的学习目的。
其次,《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强调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和沟通。
老师应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和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课堂气氛应该是积极和谐的,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才能。
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处理课堂纪律问题,如何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等。
这些都是营造和谐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
最后,《有效教学和谐课堂》还提到了评价和反思的重要性。
老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和表现进展评价,并且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缺乏之处。
同时,老师也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进展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评价和反思,老师可以不断进步自己的教学效果,提供更好的教育效劳。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和谐课堂》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教育书籍。
它提供了许多有关教学和课堂管理的重要观点和方法。
我相信,只要老师们认真学习并应用书中的知识,他们一定可以进步教学效果,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培养出更多有才华和创造力的学生。
《有效教学和谐课堂》读书心得精选2篇(二)在读完《有效教学与成功德育》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者的责任。
这本书通过对试讲、现场教学以及德育培养等方面的研究和案例分析,给我提供了很多关于教学方法和德育教育的有益启示。
首先,在教学方法方面,书中强调了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学形式往往是老师在课堂上主导,而学生那么是被动承受知识。
“整体建构,和谐教学”培训总结1500字在整体建构和谐教学的培训中,我深刻领悟到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培训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让我对整体建构和谐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以下是我对整体建构和谐教学的培训总结。
首先,整体建构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
整体建构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将各种学习资源和教学手段有机地整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整体建构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培训中,我们通过分组讨论和小组活动等形式,深入理解了整体建构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其次,和谐教学是整体建构的目标。
和谐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学生的人格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和谐教学要求教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教学风范和道德品质,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培训中,我们通过聆听优秀教师的经验分享和参观优秀学校的课堂,认识到了和谐教学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再次,整体建构和谐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
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和教学技能。
教师要有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情感,能够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
培训中,我们进行了多次角色扮演和讨论活动,提升了我们的组织、管理和教学技能,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
最后,整体建构和谐教学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学校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完善的教育资源,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家庭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与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关心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社会要加强对教育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为教育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资源。
培训中,我们通过研究相关政策文件和参观社区学校,认识到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和合作方式。
《建构有效教学、和谐课堂的基本着眼点》学习心得
《建构有效教学、和谐课堂的基本着眼点》中有一个章节提到:语文有无关键问题。
这引起了我的深思。
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注意简明、概括。
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要生动、有感染力。
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
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
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我觉得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把教学重点放在字、词教学上,还应注意渗透句、段的训练。
2、应不断复习运用汉语拼音,新旧知识紧密相连。
3、听、说、写的训练也应在一年级基础上有所加强。
特别要加强写话的训练,注意做好到三年级作文的过渡。
4、注意加强默读训练。
5、指导书写也是重中之重。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
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