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劳动局关于企业招用人员发布招工、招聘广告有关问题的通知
- 格式:pdf
- 大小:119.64 KB
- 文档页数:4
北京市劳动局关于办理招工录取手续收费的通知
正文:
---------------------------------------------------------------------------------------------------------------------------------------------------- 北京市劳动局关于办理招工录取手续收费的通知
([84]市劳计字第209号1984年6月21日)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转发的《北京市招工暂行办法》第二十二条招工的经费来源中第1、2条的规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收费的范围
1.凡是按市劳动局下达的招工分配方案或凭劳动局开出的招工指标信办理招工手续的每招收一名工人(包括招收的各种培训班、校、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缴纳三元的招工费用。
2.招收退休工人子女和安置占地农民暂不收费。
二、收费手续
各区、县代收的各项招工费用应由区、县财务开出正式收款收据交招工单位作报帐凭证。
代收的现金或支票暂存各区、县财务,每季度按收款类别分项列表汇总上交市劳动局行政财务处,以便统一上缴市财政局。
各区、县不得截留。
——结束——。
北京市劳动局关于新招收职工(含合同制工人)工资待遇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劳动局•【公布日期】1983.10.20•【字号】[83]市劳资字第226号•【施行日期】1983.10.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工资福利正文北京市劳动局关于新招收职工(含合同制工人)工资待遇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83]市劳资字第226号1983年10月20日)各单位今年经批准在劳动计划内招收的职工(含合同制工人)的工资待遇问题,经研究,请按以下规定处理:一、从各级劳动服务公司(合作社)组织的参加生产劳动的知识青年中招收的人员,分别情况按下列规定办理。
1.招工前在实行学徒制的工种岗位上参加劳动,招收后分配在原工种岗位工作的,可按其在生产岗位上参加劳动的时间长短,相应地缩短学徒年限。
参加劳动时间不满本工种学徒期限的,应当继续学徒,并按相应年限的学徒工生活补贴标准发给生活补贴;参加劳动时间已达本工种学徒期限,并经过技术考核达到出师标准的,经领导批准,可以定为一级工,再工作满一年,达到二级技术标准时给予定级;参加劳动时间虽已达到学徒期限,但技术水平达不到出师标准的,应当继续学徒,按学徒工第三年的生活补贴标准发生活补贴,待达到出师标准时,才能给予转正,按一级工资标准发给工资;参加劳动时间已达到或超过本工种学徒期限与定级年限合并计算的年限,经技术考核确实达到二级工技术水平的,可以直接定为二级工。
2.招收前后的工种不对口,新分配到实行学徒制工种岗位工作的,应当学徒,生活补贴标准按其参加劳动的年限长短,比照我局【72】市劳革业字第141号文件规定执行。
3.分配到实行熟练制岗位工作,其在本工种岗位参加劳动已满一年以上,经考核合格,可以直接定为二级工;参加生产劳动时间不满一年或分配到其他熟练制岗位工作的,应按一级工的工资标准发给初期工资,熟练期满考核合格后给予定级。
二、各单位招收的职业高中和职业学校毕业生,按以下规定处理。
北京市劳动局关于招用合同制工人若干问题的意见正文:---------------------------------------------------------------------------------------------------------------------------------------------------- 北京市劳动局关于招用合同制工人若干问题的意见(1982年12月7日[82]市劳服字第277号)根据中共中央(1981)42号文中关于"要实行合同工、临时工、固定工等多种形式的用工制度"和胡耀帮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改革劳动制度和工资制度"的精神,为了改革现行一些不合理的用工制度,逐步改变就业由国家统包统配,能进不能出,社会不能调节的弊病提高用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有效地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和利益,市政府决定,我市今年从社会上招收的工人,除少数单位经批准可招固定工外,其他单位都招合同制工人。
为此,现对我市招用合同制工人的若干问题提出如下意见,在这次招用合同制工人中试行。
一、关于按合同制招收的工人名称合同制是一种用工制度。
为了区别于原来的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今后凡按合同制招收的工人统称为"合同制工人"。
合同制工人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的主人,在政治待遇上和工作分配上与固定工一视同仁,要从事一般性工作,也可以从事技术岗位的工作.二、招收原则和办法全民所有制和大集体所有制单位招收合同工人必须在国家下达的劳动计划内招收。
招收合同制工人要坚持德智体全面考核、就近择优录用的原则。
招工单位要根据生产(工作)的需要,实事求是地提出招收合同制工人的条件对经过各种方式培训,所学专业基本对口的,应优先择优录用;女同志能干的行业、工种,尽量多招收女同志;对有悔改表现、未重新犯错误的失足青年,应与其他青年一视同仁,不得歧视.坚持反对和纠正徇私舞弊、走后门等不正之风。
北京市劳动局关于简化招工录用手续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劳动局•【公布日期】1991.12.09•【字号】京劳管发字[1991]567号•【施行日期】1992.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正文北京市劳动局关于简化招工录用手续的通知(京劳管发字[1991]567号1991年12月9日)各区、县劳动局,市属各局、总公司劳动处,计划单列企业,中央在京单位,在京军事单位:1986年以来,在改革劳动制度推行“先培训、后就业”制度的同时,我局规定的办理招工、招收定向培训学员的手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在一些手续上有些繁琐、需要改进。
为方便企业,提高工作效率,现就简化招用手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国务院各部委、驻京部队按照劳动部、人事部下达的新增职工计划,下达给所属在京各单位从本市城镇户口的待业人员中招收劳动合同制工人的,增招工人计划应抄送我局。
各用人单位可凭主管部门批准的计划,直接到单位所在的区、县劳动局所属劳务市场办理招工事宜。
如单位所在区、县劳动力资源不能满足需要的由所在区、县劳务市场出具指标划拨证明到其他区、县招收。
少数部、委需要统一由部委审批的,由各部自定。
二、市属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按照市人事局下达的新增工人劳动计划,需从城镇户口的待业人员中招收劳动合同制工人的,可凭市人事局的批准文件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区、县劳动部门办理招工事宜。
三、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含计划单列市)驻京办事机构和企业单位,需要招用本市城镇居民户口的待业人员的,可凭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劳动局(厅)批准的招工计划文件,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区、县劳动局办理招工事宜。
四、本市市属和区、县属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办法或成本列支工资总额包干的企业,因新建扩建项目需要增人又增工资总额基数的须报经市劳动局计划处批准;增人不增工资总额基数的经企业主管部门审核签章后,可直接到各区、县劳动局办理招工事宜。
入职体检费用谁承担入职体检既是对员工身心健康状况的全面了解,也是单位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入职体检费应由单位还是个人来承担?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入职体检费用谁承担,一起来看看吧!入职体检费用谁承担,解答入职体检费到底应该由谁承担,法律没有明文规定,需要再实践中分情况对待。
第一种情况:用人单位直接收取体检费,安排入职者进行体检的,体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直接收取体检费的行为时违法的。
根据原国家劳动部《关于严禁用人单位录用职工非法收费的通知》第二条指出,用人单位不得在招工条件中规定个人缴费内容。
根据北京市劳动局关于转发劳动部《关于严禁用人单位录用职工非法收费的通知》的通知第一条指出,用人单位在招收、录用职工时,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他们的集资、风险基金、抵押金、保证金、报名、培训、体检等任何费用。
从上述两个文件中可以清楚的看出,用人单位不能收取体检费用。
这种情况下的体检费用是用人单位招聘费用的一部分,由用人单位承担。
第二种情况:用人单位或职业中介指定某家医疗机构,要求入职者进行体检的,体检费用由用人单位或职业中介承担。
这种情况其实与第一种情况实质上是一样的,因为用人单位指点或者是中介机构指定某家医疗机构进行体检的,那么体检的行为是招聘活动的一部分,体检费就是招聘费用的一部分,该费用就应当由用人单位或者中介机构承担。
第三种情况:用人单位通知求职者已经入职并要求体检的,体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用人单位通知求职者已经入职了,再行要求求职者进行体检的,该体检按用人单位特定要求参加的,那么该体检的行为也是招聘活动的一部分,体检费就是招聘费用的一部分,该费用就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
第四种情况: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要求提供体检被告,并未设定其他具体要求的,体检费用按照公司规章制度处理。
用人单位不对求职者做具体的要求,比如指定医疗机构、制定收费人员等的行为,那么体检费用的处理应当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处理,如公司规章制度没有具体规定,按照公司的一贯处理原则处理。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废止<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的决定》有
关问题的通知
【法规类别】招工与就业
【发文字号】京人社能发[2015]272号
【发布部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日期】2015.12.25
【实施日期】2015.12.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废止<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的决定》有关问题的通知
(京人社能发[2015]272号)
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属各局、总公司、企业集团,各相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国家职业资格设置,降低人力资源市场准入门槛,激发人力资源市场活力、潜力和社会创造力,现就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废止<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的决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5年第26号令)(以下简称《决定》)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按照国家规定,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分为准入类和水平评价类。
准入类职业资格根
据相关法律法规设置;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和相应国家职业标准以及有关规定设置。
二、自2015年11月12日《决定》公布之日起,原劳动保障部《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劳动保障部2000年6号令)设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以及本市按照原劳动保障部《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劳动保障部2000年6号令)设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见附件2)不得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
北京市国有企业招用工人实施细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中,国有企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是推动社会经济GDP增长的重要经济体。
以下为北京市《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实施细则。
欢迎阅读!北京市《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全文1.企业因生产经营发展需要招聘职工时,由单位提出招聘计划,当地单位经主管区、县、局(总公司)审核同意,汇总本系统招聘计划,报市劳动局批准;中央在京单位应在国家下达的劳动计划范围内,经主管部门批准。
企业根据批准的招聘计划招聘工人。
二、企业招用工人,应从本市城镇常住失业人员中招聘。
除国家有特殊规定外,未经市劳动局批准,任何企业不得从农村或者本市其他地方招用劳动者。
三、地下矿山、铁路、公路、装卸、建筑企业等企业,因特殊情况,确需从本市农村和外地招收工人的,必须经企业主管局(总公司)严格审核同意,并报市劳动局批准。
四、招工工作由市、区(县)、街道(镇)劳动行政部门分级管理。
市劳动局负责劳动力资源与需求的综合平衡,执行招聘政策,审批下达各单位的招聘计划,按照就近招聘的原则确定招聘区域,审核男女职工比例,监督检查各部门的招聘工作。
区县劳动部门负责审核招聘单位的招聘规则,根据市劳动局下达的各单位招聘计划,将招聘任务分配给街道办事处(镇)劳动部门,办理招聘手续,发放劳动手册,并对招聘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街道办事处(镇)劳动部门应当根据区、县劳动部门下达的招聘任务,公布招聘通则、文化考试成绩和排名,组织报名,公布招聘人员名单。
五、各单位的招聘时间,根据生产需要,随时按规定进行,也可以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招聘。
六、招聘单位要制定招聘细则。
招聘指南的内容应包括:(1)企业的所有制性质;2.招聘人数和工作类型;3.受教育程度、男女劳动者比例、各类劳动者对身体条件的要求;4.工资福利;5.工作地点;6.其他需要规定或者说明的事项。
招工简章由招工地区的区、县劳动部门批准,并由有关街道办事处(镇)劳动部门公布。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对全市用人单位开展劳动用工
情况专项执法大检查的通知
【法规类别】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发文字号】京劳社监发[2006]68号
【发布部门】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日期】2006.04.30
【实施日期】2006.04.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对全市用人单位开展劳动用工情况专项执法大检查的通知
(京劳社监发[2006]68号)
各区、县劳动保障局、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事劳动局,各局、总公司、市属各建筑施工企业、中央在京建筑施工企业、各省(市)驻京建筑企业管理处、各省(市)驻京建筑施工企业: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关于在全国开展劳动用工情况检查活动的有关部署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423号)的有关规定,现决定于2006年5月15日至8月15日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以用人单位落实“签合同、上保险、保工资”为主要内容的专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大检查,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的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加大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执法检查力度,通过开展以落实“签合同、上保险、保工资”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执法大检查活动,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建。
北京市招聘职工暂行办法正文:---------------------------------------------------------------------------------------------------------------------------------------------------- 北京市招聘职工暂行办法(1996年7月25日京劳就发〔1996〕184号)第一条为规范用人单位招聘职工的工作,保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简称用人单位)招聘本市城镇职工按本办法执行。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招聘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本市城镇劳动者,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市、区(县)劳动局所属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为用人单位招聘职工提供职业介绍服务,并负责办理有关聘用备案手续。
第四条用人单位可以从具有本市城镇户口,年满16周岁以上(含16周岁)的人员中招聘职工。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收复员转业军人、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就业。
用人单位招聘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招聘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招聘标准。
第六条用人单位不得招聘下列人员:(一)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二)未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人员;(三)现役军人;(四)法律法规规章禁止聘用的人员。
第七条用人单位招聘职工,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可自主确定招聘职工的时间、条件、数量与用工形式。
第八条用人单位招聘职工,应遵循先城镇、后农村,先本市、后外地和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的原则。
第九条用人单位招聘职工,可到市劳动局批准开办的职业介绍机构进行。
招聘时应持:(一)用人单位法人营业执照;(二)用人单位法人签署的招聘人员批件;(三)劳动人事部门介绍信和办事人员的身份证;(四)用人单位参加北京市社会保险的证明材料;(五)招聘简章(一式两份)。
北京市劳动局关于北京市一九八五年招工工作和有关劳动制度改革的通知正文:---------------------------------------------------------------------------------------------------------------------------------------------------- 北京市劳动局关于北京市一九八五年招工工作和有关劳动制度改革的通知(1985年4月24日[85]市劳计字第96号)一九八四年,根据市委关于整党和改革的精神,我市制定并经过市政府批准实行了新的招工办法和招收退休工人子女的办法。
新办法贯彻了"公开招收,自愿报名,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基本上刹住了招工中的不正之风,较好地完成了招工任务,满足了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同时促进了广大青年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也有利于提高工人队伍的素质,博得了社会各界的赞扬,收到了予期的效果。
总的来看,新的招工办法经过一年的实践证明是个好办法,今年应当继续实行。
根据以上情况,我局提出了一九八五年招工工作以及有关劳动制度改革的意见,业经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特通知如下:一、进一步简政放权,为生产服务,为基层服务。
根据国务院【85】2号文件精神,已经过市劳动局批准进行了工资制度改革试点,把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挂勾的单位,招收工人的数量自定,不受劳动计划的限制,招工的时间也由企业根据需要自行决定。
其余单位补充自然减员的可以随时就近招收。
集体所有制单位招工的人数、时间和方法都由企业自主决定。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劳动计划,按劳动人事部发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实施办法》执行。
为了在地区之间统筹调剂劳动力资源与需要和有效保障妇女的劳动权利,市、区劳动局对招工地区和招收的男女比例仍要加以合理调剂安排和控制。
用工的形式,本市自一九八二年以来,对新招收的工人要求一律作为合同制工人,许多企业对这种"一刀切"的用工办法有意见。
北京市劳动局关于企业招用人员发布招工、招聘广告有关问题
的通知
【文 件 号】京劳管发字[1994]543号
【颁布部门】北京市其他机构
【颁布时间】1994-09-27
【实施时间】1994-10-15
【时 效 性】有效
各区、县劳动局,各局、总公司劳动处,各计划单列企业,中央在京单位:
为加强对企业招用人员发布招工、招聘广告的管理,维护劳动力市场的正常秩序,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保障求职人员和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现对企业发布招工、招聘广告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企业通过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发布招工、招聘广告,必须经市劳动局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或单位所在地区、县劳动局所属的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审核后,方可在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以下简称新闻媒介)刊登和发布。
二、企业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发布招工、招聘广告,须持以下证件和材料到市劳动局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或单位所在地的区、县劳动局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办理审核手续: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企业法人签署的招用人员的批件;
3、企业劳动人事部门介绍信和办事人员的身份证明;
4、企业参加北京市职工退休养老保险和职工失业保险证明;
5、拟定好的招工、招聘广告(一式二份)。
三、企业拟定的招工、招聘广告,须具备以下内容:
1、企业的法定名称;
2、企业的经济性质;
3、招用人员的工种(岗位、职务)和数量;
4、招用人员的条件和区域;
5、企业对招用人员实行的用工形式和用工期限;
6、工资和福利待遇;
7、求职人员应招、应聘时所持的证件、证明;
8、企业的地址;
9、报名地点、时间、联系人、联系电话。
四、市、区、县劳动局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在审核企业招工、招聘广告时,应对其招工、招聘的有关情况进行详细登记以备留存(登记备案表样式略);经审核的“招工、招聘广告”要加盖市、区、县劳动局招工、招聘广告审核专用章。
五、属下列情况的,不得通过新闻媒介发布招工、招聘广告:
1、企业招工、招聘条件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
2、招用外地人员的;
3、招用本市农村劳动力的;
4、招用人员从事的职业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
六、市、区、县劳动局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在审核企业的招工、招聘广告时,不得收取手续费;企业发布招工、招聘广告后,对前去报名的求职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取报名费和培训费。
七、企业通过发布招工、招聘广告,对确定录用的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劳动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政策,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行政部门为其办理招收录用手续。
八、企业的招工、招聘广告,未经劳动行政部门所属的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审核,均不得通过新闻媒介刊登和发布。
九、外省市用人单位在京招用人员,需通过新闻媒介发布招工、招聘广告的,除具备本通知第二条所规定的手续外,还应持用人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劳动、人事行政部门批准其在京招用人员的批准函,以及用人单位所在地县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核准的招工、招聘广告,经市劳动局审核批准后,方可在本市通过新闻媒介发布。
十、各区、县劳动局和授权履行审批职能的市、区、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要认真按照本通知规定的程序和手续,加强对企业发布招工、招聘广告的管理,建立一套严格的招工、招聘广告审核制度,保证招工、招聘广告的真实性,切实维护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双方的合法权益,并结合职业介绍做好企业需求劳动力信息的收集工作。
十一、本通知自1994年10月15日起执行。
本通知执行后,京劳管发字(1992)395号文件《关于落实企业劳动用工权问题的通知》中第三条第一款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