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我读书我快乐》教案2
- 格式:doc
- 大小:20.59 KB
- 文档页数:2
《我读书,我快乐》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八单元“读书的快乐”,具体内容包括单元课文《书的魅力》、《我是怎么读书的》,以及延伸阅读《读书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会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学具:语文教材、阅读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关于阅读的名人名言,让学生分享自己读书的故事,谈论读书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2. 课文学习(15分钟)(2) 学习《我是怎么读书的》,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3) 延伸阅读《读书的故事》,进一步体会读书的快乐。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择一篇短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并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篇短文进行阅读,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并做好阅读笔记。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主题:《我读书,我快乐》2. 内容:(1) 读书的魅力(2) 阅读方法(3) 读书的快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阅读一篇短文,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并写出阅读感悟。
2. 答案:(1) 阅读方法正确,能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和主要内容。
(2) 阅读感悟真实、具体,能体现出读书的快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阅读活动,提高阅读水平。
(2) 推荐学生阅读优秀的课外书籍,拓宽阅读面。
(3)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交流阅读心得,共同体验读书的快乐。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6.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1. 确保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引起学生共鸣。
“我读书,我快乐”教学案例江汉区北湖小学熊莺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书中获取知识,懂得道理、陶冶情操。
2、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好书,不断掌握读书的方法,提高读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懂得读书的重要性,学会看好书,明白书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趣启思1、播放歌曲《读书郎》。
2、谈话:同学们,刚刚那一首歌曲,大家都一定非常熟悉,叫做《读书郎》。
在快乐的歌声中,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晨会课。
3、提问:每周一到周五的早上我们都要进行?(读书)。
二、交流读书收获1、师: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书。
每天都能看到同学们津津有味地读书情景。
(多媒体出示学生平时读书情景)那现在愿意同大家说说你的读书收获吗?2、预设:a、读书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的作文写得更好了;b、读书让我变得聪明,变得有智慧;c、读书带给我们很多快乐,我和许多书都成了好朋友;d、读书让我学到了书中的许多道理,给我带来了乐趣。
三、师生推荐“好书”1、谈话:看来,同学们在读书过程中获得的收获还真不少啊。
那你能告诉大家你做喜欢哪本书吗?你愿意把这本书介绍给大家吗?有有情我们班的几位读书小明星向大家推荐几本好书。
(学生介绍喜欢的书。
)2、师:同学们,老师发现你们读的书可真多呀!是啊,正如莎士比亚说过的:“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高尔基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毛主席能够成为一代伟人,跟他一生喜爱读书是分不开的。
他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3、谈话:同学们,读书贵在持之以恒,当然也需要我们能选择好书读,现在老师也想向同学们推荐一些好书,好吗?(1)《伊索寓言》:这本书的作者是古希腊的伊索,他是传说中的人物。
这本书中几乎每一个故事都来自于生活,大部分以动物为主人公。
其中狼代表奸诈;狐狸代表狡猾;牛代表老实;兔子代表急躁或机智;老鹰代表有志气的人,十分生动典型。
《我读书我快乐》主题班会精品教案汇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书海泛舟”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我读书我快乐》的阅读理解,分析文章主旨,学习作者表达快乐的方式,以及通过阅读获得快乐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阅读带来的快乐。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好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分享阅读心得,增强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内容,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阅读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阅读快乐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 新课内容:阅读课文《我读书我快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分析作者表达快乐的方式。
3. 例题讲解:讲解阅读方法,如找关键词、概括段落大意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阅读短文,分享阅读心得。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通过阅读获得快乐,提高阅读能力。
7.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
六、板书设计1. 《我读书我快乐》2. 内容:a. 阅读方法:找关键词、概括段落大意b. 阅读快乐:分享、交流、感悟c. 阅读习惯:热爱、坚持、拓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阅读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运用课堂所学方法,写出阅读心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阅读,开展阅读分享活动,提高阅读水平。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阅读素材,将阅读与生活相结合,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激发阅读兴趣。
2.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内容,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教学过程: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小组讨论和互动环节。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改进,拓展阅读活动。
一、教学难点解析1. 导入环节:选用富有吸引力、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我读书我快乐》语文教案
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好书推介、说读书名言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2、根据交际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评价。
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就主题进行交际并能悉心倾听对别人的交际过程进行恰当的评价。
课前准备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读书我快乐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课型:口语交际评价
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1、板书繁体字书,有人认识它吗?
2、不认识这个字的同学向认识这个字的人请教
(1)指名当众请教,相机指导向别人请教问题要真诚有礼貌
(2)个人自主选择小老师进行口语交际
3、过渡:读了黑板上这本一字书,你既认识了繁体字书又学到了向别人请教问题的方法,这正应了古人的一句话开卷有益,意思是只要读书就有好处。
说到读书,我们班的同学们个个都有发言权。
据我所知因为读书而废寝忘食的人大有人在,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这样喜欢读书吗?
4、根据发言板书课题:我读书我快乐
(二)名言荟萃
1、导入:快乐是我们对读书的最原始最直接的感受,其实读书的好处很多很多,所以古今中外很多人总结出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
2、出示名言: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少年不知勤学苦,白首方悔读书迟
3、展示个人搜集到的名言
4、出示说话要求
(1)声音要适度
(2)说话要流利
(3)意思要清楚。
《我读书我快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阅读的乐趣。
2. 第二课时:阅读方法与技巧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第三课时:阅读理解与分析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提升文学素养。
4. 第四课时:阅读与思考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见解。
5. 第五课时: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长期坚持阅读,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阅读的意义、方法与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文章,引导学生阅读与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任务驱动法:布置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了解阅读效果。
3. 阅读心得:收集学生的阅读心得,评估阅读感悟。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如经典文学作品、现代小说等。
2. 参考书目:提供相关阅读书籍,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素材和信息。
4.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辅助教学。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时安排: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活动:a.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名人的阅读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b. 讲解与示范:讲解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并进行现场示范。
c. 案例分析:分析一篇典型文章,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与思考。
小学《我读书,我快乐》主题班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读书态度;2.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4.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爱学习的动力。
二、教学方法1.惯性引导法:讲解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2.互动教学法:提问+回答;3.观察法:观察学生的思维和反应;4.环境法:营造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阅读环境。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老师呈现《我读书,我快乐》的主题文本,提醒学生注意标题和主旨。
2.向学生提问:“你们听过这篇文章吗?”,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3.通过围绕阅读的问题,让学生了解读书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
第二步:正文阐述1.通过学生提供阅读体验,促进学生读书的体验、知识和思想;2.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家长、老师和学生共享阅读的乐趣和体验。
第三步:互动教学1.自由提问,寻求学生对阅读器的反馈和解释;2.学生主动提出对阅读的疑问和问题,通过老师的回答和解释,让学生知识受益良多和探究精神受益匪浅;3.通过该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爱学习愿望和阅读兴趣。
第四步:总结1.向学生提出每周固定阅读计划,鼓励学生平常多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2.用该教学体验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培养读书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评估1.学生阅读素材收集和成果评估;2.学生阅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3.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和评价。
五、反思总结本教学设计以《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主要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旨在激发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觉、有意识的培养阅读习惯,体验阅读的乐趣和知识。
该教学设计以互动教学、惯性引导法和环境法等为基础,多线程融合,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相对的提升。
同时也从家长、老师和学生角度出发,更好地推进了阅读推广和教育工作。
《我读书我快乐》主题班会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快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阅读书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享一个有趣的阅读故事,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4. 随堂练习:设计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交流阅读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读书我快乐》2. 主要内容:文章主题思想、作者表达方式、阅读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阅读快乐”为主题,写一篇阅读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优秀作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断积累,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同时,组织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教学过程:随堂练习的设计和小组讨论的引导。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具体要求和答案的指导。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后反思,以及拓展延伸活动的开展。
一、教学难点解析a. 分享自身阅读经历,讲述阅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b. 选取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读书我快乐主题班会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阅读与欣赏”章节,内容为《我读书我快乐》。
该文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事例,阐述了阅读给人带来的快乐和益处,旨在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理解阅读的意义和价值。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会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阅读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阅读笔记、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阅读的趣味小故事,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文章主题。
3.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讨论阅读带来的快乐。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典型例子,详细讲解阅读方法和技巧。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进行阅读实践,教师给予指导。
7. 互动环节: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培养阅读习惯,分享自己的好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读书我快乐》2. 内容:a. 阅读的意义b. 阅读的方法与技巧c. 培养阅读习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制定一份自己的阅读计划,并分享给同学。
2. 答案:我读书我快乐读书是一种享受,它能带给我无尽的快乐。
有一次,我在阅读一本关于探险的书,书中描述了主人公在荒岛上的生活。
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勇敢和智慧。
阅读让我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了放松和愉悦。
b. 阅读计划答案示例:我每周计划阅读两本书,分别是文学类和科普类。
每周五下午,我将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互相推荐好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我读书我快乐》主题班会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读书乐”章节,详细内容包括:阅读《我读书我快乐》一文,学习并理解文章主旨,感受读书带来的快乐,学会分享阅读心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交流、课堂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阅读的情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体会阅读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同学们在阅读的场景,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快乐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课文内容。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4. 阅读理解: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讨论课文内容,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5. 课堂分享: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进行评价。
6.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仿写,巩固阅读成果。
7.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题目进行练习,检验阅读理解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我读书我快乐》2. 内容:a. 生字词b. 课文主要内容c. 阅读心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我读书我快乐”的短文。
2. 答案提示:围绕自己在阅读中的快乐体验,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和句子,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分享心得,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部分学生在课堂交流中表现不够积极,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关注。
我读书我快乐教案教案标题:《我读书我快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3. 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有趣、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或故事。
2. 准备一些阅读理解题目和写作练习题目。
3. 准备一些创意写作的素材和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进行简短的对话,询问学生对阅读的看法和感受。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或故事,并谈谈自己为什么喜欢。
二、阅读活动(2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本有趣的书籍或故事,并简要介绍内容。
2. 学生阅读书籍或故事的一部分,然后回答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
3.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和答案。
三、阅读技巧讲解(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讲解一些阅读技巧,如预测、推测、归纳等。
2. 教师通过示范和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技巧进行阅读。
四、创意写作(2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创意写作的素材,如图片、词语等。
2. 学生根据提供的素材进行创意写作,可以是故事、诗歌、日记等形式。
3.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可以选择展示自己的创意写作作品,与全班分享。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参与阅读活动,培养持续的阅读习惯。
2. 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和写作练习,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3. 组织一些阅读分享会或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热情。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教师收集学生的阅读理解题答案和创意写作作品,进行评估和反馈。
3.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交流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成果。
教学资源:1. 有趣的书籍或故事。
2. 阅读理解题目和写作练习题目。
我读书我快乐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熟练的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上下五千年》及其作者。
4.了解《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
5.让学生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过程中体会与享受读书快乐。
教学准备:
《上下五千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读
你读过哪些中国历史故事。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交流.了解《上下五千年》及其作者。
(1)小组交流。
(2)学生代表交流。
(3)教师交流(结合课件介绍《上下五千年》,这本书的作者。
)
2.交流.讲述《上下五千年》中的故事。
(1)小组讲故事。
(2)推荐代表讲故事。
(3)教师讲自己搜集到的故事(出示课件三)
三.明确读书要求,制定读书计划。
1.教师:我认为做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一点中国的历史。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
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将来。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生过许多有意义的事件,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物,把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了解了,可以开阔眼界,启发智慧,培养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地读完这本书。
四.课堂总结。
我们要制定具体的读书计划,坚持天天都读,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随手记下感想体会或制作读书卡片。
等大家把这本书都读完了,我们还要开个读书交流会,看谁读的收获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