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提高小学二年级看图写话水平
- 格式:doc
- 大小:4.92 MB
- 文档页数:4
二年级语文看图说话能力培养的方法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提高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呢?看图写话能力培养过的方法一、认真看图,训练观察力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因为低年级学生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教师或家长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
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这样有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克服由于年龄小所带来的观察随意性。
任务必须具体,以利于学生有重点地进行观察。
教师要善于运用看图写话教材中那些提示性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的目的性。
其次,引导学生观察图时指导他们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这幅图的内容是什么,或谁在干什么。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合理想象,叙述图意。
要弄清“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图上有谁?”“在干什么?”再次,要让学生有步骤地、有顺序地观察图画。
就顺序来说:在低年级指的是主次顺序和方位顺序。
方位顺序指的就是高低、左右、前后、里外四组。
一个人他怎么看就怎么说,怎么说也就怎么写。
他如果看得没顺序,说得也就没顺序,这篇文章写下来就谈不上条理性。
所以在低年级,培养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图画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在看一幅图的基础上过渡到看几幅图。
教师要让低年级学生先连续观察几幅图,因为这几幅图连在一起就交待出一个完整的情节。
先把这几幅图连在一起看,把表达的大概情节抓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再一幅一幅具体细致地看。
这样练习才能掌握观察几幅图的方法。
二、边看边想,培养想象能力看图写话虽然是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但它的目的之一还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有的学生在观察后,还是把作文写得很平淡,其原因就是没有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只是就物写物,就事论事。
小学一二年级看图写话四步法,有练习有范文,实用!看图写话一直是低年级孩子语文练习的重头戏,那怎样才能写好话,让孩子为以后的写作打好基础呢,在这块,小语有话说!孩子们现在上一二年级了,要求孩子看图写出一段通顺、连贯的话,对有些孩子来说确实很难。
那么作为家长如何辅导孩子的写话,下面小语给大家提几几点好建议:看图写话四步法指导学生看图写话,一般来说应注意抓住“看、想、说、写”四个环节。
1、认真观察看仔细孩子写话之前,首先要看图,对给出的图示看仔细,看清楚,在大脑里形成清晰的印象。
弄清图的类型,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如果是单幅图,重在引导观察的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如果是多幅图,写话时,要引导孩子比较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把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2、想象合理才能写生动。
看图写话的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较单调,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鼓励孩子进行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
可由一幅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
抓住一个想象点、一景一物、一举一动,让孩子自由想象,让童心自由绽放。
3、指导说话要说到位。
由于低年级孩子日常使用的是对白语言,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说起话来前言不搭后语,跳跃性很强,有时重复,有时带语病。
在训练时不能操之过急,耐心地指导孩子有条理地说,连贯地说,用普通话大声地说,及时纠正语病。
在说的基础上再动笔写,自然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
4、降低要求,让学生我手写我心。
刚开始学习写作文的时候,要求不要太高,能说清楚什么人、什么时间、在哪里、干什么就行了。
从一句话写到一段话时,就要求写得具体一些。
写人物,可以写他们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和对话;写动物,可以介绍它们的外形、颜色、习性、活动情况;写事情,就需要把事情的经过交代清楚。
二年级学生看图写话能力太差,该如何提升?二年级孩子的看图写话,上承一年级的将话说完整、明白,下启三年级起步作文从开头到结尾完整表达一个中心思想。
因此二年级看图写话要求表述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合理,情节更加的完整,感情更加的丰富等,如果能达到这个要求才可以顺利奠定三年级起步作文基础。
一、引导二年级小朋友写好看图写话,并奠定三年级作文的基础,要紧抓三点写话要求:1、理清写作思路,明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集中表达图画的中心意思。
2、仔细观察图画,对图画内容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画面所反映的重要情节进行详细的描述,对画面中出现的人物进行合理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力求情节具体,人物生动形象,内容丰富,写出图中人在做什么,怎样做的等。
3、为了突出看图写话的完整性,结尾要突出事情的结果,人物的心情、感悟,或者明白的道理等。
这样一来,看图写话就思路清晰,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具体,情节完整的展现出来了,同时也有了基本的结构段落安排,初步具备了三年级作文的雏形。
具体段落的写话要求如下图所示:二、二年级看图写话的具体写作步骤和思路引导:思路引导:1、整体观察图画,明确图画所画的主体事件,确定写作的中心。
2、构思文章第一段:观察画面人物活动的环境,为人物出场安排好时间、地点,然后构思事件的起因或者总写事件的主要内容,引起下文。
3、构思文章的第二段:仔细观察画面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等,根据事件的主要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详细叙述清楚事件的发展和经过,并对人物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
4、构思文章的第三段:总写事件的结果,或者写出人物的心情或思想感悟等。
明确写作目的,点明中心。
如下图所示:《记一次拔河比赛》的思路导引和作文范例:再如,《放风筝》看图写话的思路解析和例句导引:三、二年级看图写话要想写好,还要明确其评分标准。
一般说来,二年级看图写话不再像一年级那样要求三五句即可,因为有对画面情节、人物形象描写具体生动的要求,因此在内容上要求更加丰富,一般字数起码达到150个字左右。
二年级学生怎样写好“看图写话”一、认真看图,培育察看力看图写话,顾名思义就是就是要用眼睛看,看是基础。
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察看,养成优秀的察看习惯。
看图说话以前只有经过认真认真地察看才能有深沉的理解,才会在大脑里形成清楚的印象。
学会察看和剖析各样事物,就等于交给他们一把认识世界的金钥匙。
但关于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察看能力是十分欠缺的,他们看到一幅图常常毫无眉目,不知该怎样下手,能够说无目的、无次序。
这就需要正确察看的方法。
第一指引看图要有次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
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再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容颜、衣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纪、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断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还要察看四周环境,弄清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等。
使学生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为一个完好的、连接的事物,令人物形象更为丰满传神,故事情节更为波折感人。
二、合理想象,培育想象力看图写话的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并且比较单一,要指引学生经过认真察看画面,进行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活起来,使单一的画面充分丰富起来。
把不会思想的想象成为会思想的,把不会说话的想象成为会说话的,由一幅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让学生的想象自由驰骋。
可是看图想象也要力争百花齐放,从“异”字下手。
由于低年级的小朋友简单遇到他人的影响,尽量创新思想,进行勇敢想象,想他人还没有想到的,说他人还没有说过的。
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温馨提示:1、好多孩子看图写话缺乏题目。
2、看图写话要用第三人称来写,要给图画中的人物取名字,文章中不可以出现“我”。
3、要擅长发挥自己的想像,不要仅限制于图上的内容,加入适合的动词、形容词,能多使用四字成语就更棒了。
4、标点符号要占一格,且运用正确。
二年级看图写话小窍门(合集3篇)【二年级看图写话小窍门第1篇】1.激发学生图画观察兴趣,培养细致观察能力学生只有对图画进行细致观察,才能得到相应深刻的结论,也才有“话”可写。
否则,对图画的理解都不能做到透彻分析,又如何有话可讲,有言可说。
但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的特点,就决定了我们在集中儿童注意力方面存在困难,但是有困难并不是不能克服的。
我们可以从激发学生的读图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引导小学生看懂的含义,准确理解想要表达的意思,快速地抓住图中重点,进而实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目的。
具体来讲,我们可以采用寻找不同点的游戏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复制出两个大体相同的,然后对其中的一张进行修改,让低年级儿童仔细寻找两幅图的不同点,由于儿童对于游戏具有高度的喜好,因此,实施这一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儿童的观察兴趣,在细致地比较中养成良好读图能力,为写话教学奠定基础。
2.强化学生日常训练,提升写话教学质量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因此,在基础语文教学环节,我们要想从本质上让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一个台阶,那么除了要培养其良好读图能力外,要在日常的实践中注意多多勉励学生写作,日常的训练就必不可少。
但是同样教师还要注意,训练的内容应当尽可能地多元化一些,不能在同样的一个话题上,让学生浪费太多的时间。
如此,只会增加小学生的负担,而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教学效果。
故而,教师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或者每学习过一部分内容,就为学生安排相应的看图写话任务。
比如,今日看图写话的主题是“环保”,那么明日的写话主题就可以是“孝道”或者“诚信”等等,学生通过观察与这些主题相关的,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德育作用,让儿童知晓在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必须做,而哪些事情是根本不能做的,毕竟导人向善也是我们身为教师的一份职责所在。
3.善于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入手写话低年级的小学生其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还未固定,具有高度的可塑性,而此时我们如果能够结合恰当的方式,启发儿童合理想象,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看待问题。
提高一二年级看图写话能力01观察时不要走马观花很多小朋友看图的时候会犯这样的错误:扫上一眼,看个大概,开始动笔。
实际上,写话之前的观察越细致,写话的内容才能越丰富。
如何才能做到细致观察呢?第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引导孩子观察图片,也就是按照记叙文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来引导。
比如:谁——做什么;或者:什么时间——在哪里——谁——做什么。
第二,注意主要人物(动物)表情,判断出喜怒哀乐,并联想理由,第三、注意主要人物(动物)动作,看清楚他(它)在做什么,怎么做的。
第四、注意图片中的其他人物(动物)在做什么,动作如何,表情如何。
第五、一定要通过想象,丰富图片内容。
比如,猜猜图中人物(动物)在说什么,还将要做什么等。
02说话时不能随心所欲小朋友在看图的时候,往往是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即使老师和家长按顺序提问引导,他也按顺序说出了看到的内容,等到他自己再复述的时候,依然会没有条理,随心所欲。
这一点,一定要帮助孩子纠正过来,让他有意识地记住:只要说,就要按顺序说,才可以说清楚,有条理。
03写话时不要缺乏条理看过,说过,落实到笔头,才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
动笔之前,一定让孩子明确:凡是要说清楚写清楚一件事,关于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相关人物,具体事件等要素是一定要全面,并且,语言顺序一定要清晰。
比如:什么时间——在哪里——谁——做什么——旁边的谁又在做什么,可能会说什么等等。
这对于孩子以后学习记叙文的阅读和写作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04写话时不要缺乏修改,是写作后对作品必须进行的一个检测的环节,也是提升作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帮助孩子从一年级看图写话就养成写后修改的习惯,他将来到二三年级开始写片段、写完整作文时,家长就不会太操心。
修改的方法是先朗读,再动笔;修改的内容包括字或者拼音写得是否正确;词语运用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条理是否清晰等,总之,要检测孩子是否完整地再现了刚才看到、想到、说到的内容。
一二年级看图写话怎样写好、写长?做好这5步,永远不丢分!附8篇范文对于一二年级小朋友来说,看图写话应该算是语文学习中最难学的内容。
很多小朋友明明日常口语表述没有问题,但是,一面对看图写话,就不明所以,不知所云。
看图抓不住重点,说话说不清,写话写不明,让家长头疼不已。
家长在辅导孩子看图写话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开以下几个误区,才能让孩子尽快掌握方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1观察时不要走马观花很多小朋友看图的时候会犯这样的错误:扫上一眼,看个大概,开始动笔。
实际上,写话之前的观察越细致,写话的内容才能越丰富。
如何才能做到细致观察呢?首先,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引导孩子观察图片,也就是按照记叙文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来引导。
比如:谁——做什么;或者:什么时间——在哪里——谁——做什么。
第二,注意主要人物(动物)表情,判断出喜怒哀乐,并联想理由,第三、注意主要人物(动物)动作,看清楚他(它)在做什么,怎么做的。
第四、注意图片中的其他人物(动物)在做什么,动作如何,表情如何。
第五、一定要通过想象,丰富图片内容。
比如,猜猜图中人物(动物)在说什么,还将要做什么等。
2说话时不能随心所欲小朋友在看图的时候,往往是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即使老师和家长按顺序提问引导,他也按顺序说出了看到的内容,等到他自己再复述的时候,依然会没有条理,随心所欲。
这一点,一定要帮助孩子纠正过来,让他有意识地记住:只要说,就要按顺序说,才可以说清楚,有条理。
3写话时不要缺乏条理看过,说过,落实到笔头,才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
动笔之前,一定让孩子明确:凡是要说清楚写清楚一件事,关于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相关人物,具体事件等要素是一定要全面,并且,语言顺序一定要清晰。
比如:什么时间——在哪里——谁——做什么——旁边的谁又在做什么,可能会说什么等等。
这对于孩子以后学习记叙文的阅读和写作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4写话时不要缺乏修改,是写作后对作品必须进行的一个检测的环节,也是提升作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浅谈如何提升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水平摘要: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文内容相对简短,配图量也大,和小学生形象化思维相对应。
教师在日常的看图写话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结合教材中的课文插图、课外阅读资料上的插图来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根据不同学生制定多元化、层次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自信,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学好看图写话。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写话;策略;一、创设良好情感体验,激发兴趣看图写话这一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为其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
教师在对其进行指导时,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生对于不同图片的喜好方向不同。
有的图画学生不感兴趣,其在观察和思考的时候就会缺乏主动;有的图画有小动物和风景,学生在写作和想象的时候,会出现仅仅写小动物而忽略了风景的情况;还有的图画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导致学生无从下手。
对此,教师要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兴趣,使其能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时,这一方式也能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构思,是其投入自己想法和创作的重要过程。
以部编版《小蝌蚪找妈妈》为例,在带领学生学习时,教师先让学生了解小蝌蚪变成小青蛙这一科学知识。
之后,出示几组图片,打乱图片的顺序,让学生能够从图片中自己找到相关信息,并结合图片上出示的内容自己进行思考。
由于学生并不清楚小蝌蚪找妈妈的详细过程,教师可引导大家根据图片上小蝌蚪的成长情况进行观察展开排序,也可以让学生先列出图画中的一些主要角色,引导其抓住重点,能够仔细进行观察。
比如小蝌蚪遇到的动物形象、所处的场景,等等。
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所见写出来,将多张图片连贯成完整的故事,有效强化学生看图写话的技能。
二、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理清图意看图写作的首要步骤是观察图片,倘若学生一开始就没有对图片进行仔细观察,没能抓住图片的重点、要点等,那么,在后期的写作中就很容易出现文不对图、无从下笔等问题。
那么,如何指导小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点入手。
作文技巧 | 小学生一二年级看图写话指导及精彩范文17篇看图写话是培养、提高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
如何指导孩子们写好看图写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指导看图,培养观察力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是一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
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看图时先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弄清时间、地点、什么人在干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
1、仔细观察,判定时间。
时间的判定需要学生把图片内容提示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综合分析。
要想判定图片的时间,需要让学生首先明确什么图像能代表时间,这要有一个生活的积累。
举例说明:图片上的孩子躺在床上睡着了,孩子们自然想到时间是晚上;遍地的积雪,打雪仗的孩子可以反馈给我们冬日的信息。
特殊的时间可以从图片的提示加以具体判断。
2、地点和人物的观察。
地点的发现一般来讲比较直观甚至一目了然,地点判断也得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上,特殊的地点判断也要求孩子多方考虑,再下定论。
在时间地点基本得到明确后就要观察人物了,这是观察重点。
人物身份的观察可从年龄、衣着、动作、行为等方面统一考虑,喜、怒、哀、乐的表现能一目了然,人物的外在表现与周围环境只要结合起来统一考虑,是不难判断的。
3、事情的观察分析。
图上的人物动作,表情一般能比较直观反映出画面人物在做什么?在怎样做?在事情的观察上需要孩子们有极大想像空间,叙事要完整有连续性和必然性,从最初的训练出发要培养学生写完整话的习惯。
这对他们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在比较准确地全面地观察画面以后,要进一步培养他们有步骤地、按一定顺序来观察画面的能力。
就顺序来说:在低年级指的是主次顺序和方位顺序。
方位顺序指的就是高低、左右、前后、里外四组。
小学二年级看图写话的方法技巧看图写话是一种通过观察图片来进行描述和写作的方法,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能提高写作能力。
以下是20种看图写话的方法技巧:看图写话是一种通过观察图片来进行描述和写作的方法,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能提高写作能力。
以下是20种看图写话的方法技巧:1、描绘场景:描述图片中的场景,包括地点、时间、天气等方面的细节。
2、刻画人物:详细描述图片中的人物,包括外貌、服饰、表情等。
3、叙述事件:根据图片中的内容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注意情节的起承转合。
4、表达感受:通过描绘图片中的细节,表达自己对于画面的感受和情感。
5、联想拓展:基于图片进行联想,拓展想象力,写下与图片相关的更多内容。
6、对比对照:将图片中的不同元素进行对比,突出差异或相似之处。
7、设问解答:提出一些关于图片的问题,然后逐一回答这些问题,形成完整的描述。
8、时间顺序:根据图片中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故事或事件。
9、情感描写:强调图片中人物的情感,写出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感受。
10、比喻象征:使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图片中的事物与其他事物相联系。
11、环境描绘:对图片中的环境进行生动的描写,包括天空、地面、建筑等。
12、人物对话:通过为图片中的人物编写对话,丰富描述内容。
13、变调换景:将图片中的场景或人物放入不同的环境中,改变故事发展的方向。
14、故事开头结尾:编写一个完整的故事,着重处理好开头和结尾。
15、角度切换: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图片,例如改变观察者的角度或视角。
16、心理描写:分析图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出他们的思考和感受。
17、猜测未来:根据图片的内容,猜测故事的未来发展,写下可能的情节。
18、背景介绍:对于不熟悉的场景或人物,可以进行一些背景的介绍,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19、意外发现:描绘在图片中发现的一些意外或特殊的事物,引起读者的兴趣。
20、主题总结:总结图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形成简洁而有力的总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