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什么是国际贸易?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国际贸易成为了人们学习和了解的一个重要领域。
那么,什么是国际贸易呢?本文将从定义、形式、意义等方面为大家介绍。
一、什么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国与国之间经济往来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俗点说,国际贸易就是各国之间的买卖活动,比如中国向美国出口电子产品,美国向日本出口汽车等。
二、国际贸易的形式国际贸易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货物贸易:货物贸易是指各种物品在国际间的买卖,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销售等。
货物贸易是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形式。
2.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就是各种服务在跨国间的买卖,如旅游服务、法律服务、金融服务等。
服务贸易的比重逐渐增大,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获得工资和资本收益:获得工资和资本收益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之一。
比如,在海外工作赚钱,或者在国外股票市场进行投资等。
三、国际贸易的意义国际贸易对于国家和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经济增长:国际贸易的开展可以打破地域限制,扩大市场,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选择,进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提高了国家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2.提高经济效率:国际贸易可以让各个国家专业化生产,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率。
3.实现利益互惠:各国之间进行国际贸易可以实现利益互惠,促进经济交流,增进理解和友谊,进而为妥善解决各种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
4.推动全球化进程:国际贸易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推动全球化进程,打破各国之间的壁垒,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不可缺少的经济活动之一,通过贸易往来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综合生产力,促进和推动全球化进程,为实现全球共同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国际贸易定义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和流通。
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而不断发展壮大。
国际贸易是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市场和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提高生产效率,满足本国消费需求并获得经济收益。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国际贸易是在国际市场中进行的经济活动,主要通过进出口的方式进行。
它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则,包括自由贸易、公平贸易、互惠贸易和非歧视贸易等。
1. 自由贸易:自由贸易是指各国在贸易过程中不设置过多的限制和障碍,实行开放的市场环境。
自由贸易的核心原则是对外开放,允许商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自由流通。
2. 公平贸易:公平贸易强调在贸易活动中的平等和公正,有助于避免不正当竞争和保护消费者权益。
公平贸易要求各国在贸易政策和规定上尽量避免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3. 互惠贸易:互惠贸易是指各国在进行贸易活动时,基于平等和相互利益的原则,实现互利共赢。
互惠贸易强调贸易双方的互补性和合作性,通过互相提供所需的商品和服务,实现经济发展。
4. 非歧视贸易:非歧视贸易是指各国在贸易活动中,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品和服务不采取任何歧视性措施。
非歧视贸易促进了公平竞争和开放市场,有利于发展多边贸易体系。
二、国际贸易的意义和影响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和各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它不仅带来了经济增长和繁荣,还促进了技术创新、扩大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民生水平。
1. 经济增长:国际贸易为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经济机会,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流通和交换。
通过参与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和优势,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增长。
2. 就业机会: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各国可以通过出口商品和服务,刺激本国产业和就业的增长。
同时,进口商品也为本国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满足了消费需求。
3. 技术创新:国际贸易带来了技术的传播和交流,促进了技术创新和进步。
国际贸易是什么意思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活动。
它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各国繁荣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际贸易的意义和影响深远,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还反映了各国之间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关系。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十分简单。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资源和优势,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易,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优势的发挥。
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间的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多样,并能够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
例如,某个国家可能擅长生产钢铁,而另一个国家则擅长生产纺织品。
两国通过贸易可以实现资源的互通有无,从而实现双方共同发展。
国际贸易的形式多种多样。
主要有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大类。
货物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涉及各种原材料、制成品和消费品等。
服务贸易则是指各种服务的交换,涉及旅游、教育、金融、咨询等领域。
此外,还有投资贸易、技术贸易等多种形式的贸易。
国际贸易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国际贸易有助于扩大市场,并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与外国企业进行交易,国内企业可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并获得更多的订单。
这也促使企业在技术、管理和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提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其次,国际贸易还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贸易的发展会导致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扩大,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了失业率,改善了社会福利。
此外,国际贸易还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各国对资源的需求和供应存在差异,通过贸易,资源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合理利用。
贸易可以使得资源从低效率使用的地区流向高效率使用的地区,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然而,国际贸易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贸易保护主义是其中之一。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一些国家对外国产品采取各种贸易限制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
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会导致贸易壁垒的增加,限制了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程度。
此外,国际贸易也可能引发贸易争端和经济摩擦。
由于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差异,贸易争端和摩擦时有发生。
国际贸易的名词解释_主要特点_种类_结算方式国际贸易的名词解释国际贸易的简称国贸(International Trade),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
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国际货物贸易属商品交换范围,与国内贸易在性质上并无不同,但由于它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进行的,所以与国内贸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国际货物贸易要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和冲突,以及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带来的差异,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
2、国际货物贸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因此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要大。
3、国际货物贸易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变动、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
4、国际货物贸易除了交易双方外,还需涉及到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过程较国内贸易要复杂的多。
国际贸易的种类一、按商品移动的方向国际贸易可划分为1、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将外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入本国市场销售。
2、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将本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出到外国市场销售。
3、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甲国的商品经过丙国境内运至乙国市场销售,对丙国而言就是过境贸易。
由于过境贸易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WTO 成员国之间互不从事过境贸易。
二、按商品的形态国际贸易可划分为1、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有实物形态的商品的进出口。
例如,机器、设备、家具等都是有实物形态的商品,这些商品的进出口称为有形贸易。
2、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没有实物形态的技术和服务的进出口。
专利使用权的转让、旅游、金融保险企业跨国提供服务等都是没有实物形态的商品,其进出口称为无形贸易。
什么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货物、服务和资本的跨境交换活动。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国际贸易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从国际贸易的定义、内容、特点和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定义国际贸易是指各国之间基于货物和服务的交流与合作。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需求,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互利共赢。
国际贸易通常是通过出口和进口来实现的,当一个国家将产品出售给其他国家时,称为出口;购买其他国家的产品时,称为进口。
内容国际贸易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多个领域和行业。
主要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资本流动。
货物贸易是指国家之间的物品交换,包括原材料、成品、工业品等。
服务贸易是指以服务为主导的交易,如旅游、运输、金融等。
资本流动是指国家之间的金融资本交换,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国际收支等。
特点国际贸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国际贸易是跨国界进行的,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和合作是其基础。
其次,国际贸易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再次,国际贸易是双边甚至多边的合作,需要各方遵守国际规则和互利共赢的原则。
此外,国际贸易还受到政治、法律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作用国际贸易对于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各国能够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
其次,国际贸易能够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再次,国际贸易有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通过引进优质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需求。
同时,国际贸易还能够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友好关系。
结论综上所述,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货物、服务和资本的跨境交流活动,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重要的作用。
国际贸易的发展能够为各国带来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机会。
然而,国际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摩擦和经济不平衡等。
国际贸易基本常识国际贸易基本常识一、什么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跨境交换活动。
它是国家之间进行经济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国际贸易可以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大类别。
货物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物品交换,包括原材料、成品、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
服务贸易则包括旅游、金融、咨询、教育等非物质性产品或服务的交换。
二、国际贸易的意义和好处国际贸易的意义和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不同的资源和优势,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扩大市场规模:国际贸易打破了国内市场的限制,使企业可以进入更大的市场,扩大销售额和利润。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获得更多的选择机会。
3. 促进技术进步:国际贸易可以促进技术的流动和转移,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生产水平和竞争力。
4. 增加就业机会:国际贸易的发展可以带来更多的进出口贸易活动,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 促进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
三、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包括以下几种:1. 进出口贸易:这是最常见的国际贸易形式,即将自己国家的产品卖给其他国家,同时从其他国家购买产品。
2. 跨国投资:指企业在国外直接投资建立子公司或参股企业,以实现资源和市场的优化配置。
3. 合作加工和装配:国际贸易中的一种合作形式,即企业将加工或装配部分生产过程交由其他国家的企业完成,以降低生产成本。
4. 跨国运输:国际贸易需要通过运输工具将货物或服务跨越国境,这就需要跨国运输的支持。
5. 跨国服务贸易:包括旅游、金融、咨询、教育等非物质性产品或服务的交换。
四、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则国际贸易的进行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促进公平、公正和可持续的发展。
摘要:在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努力保护和追求本国本民族利益的最大化是每个经济体的最终目的,充分合理利用GATT/WTO规则是达到目的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设立和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关键在于提升技术标准。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强技术标准化建设,才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有利位置。
Abstract: Under the global free trade environment,making great efforts to protect and run after max benefit of the nationality is the ultimate purpose of every economy body. Sufficiently using of the GATT/WTO rulers is a main approach and mean to achieve this purpose. The primary method to set up or break down the green trade wall is to promote self technical standard. As a developing country,China must dr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ependent innovation,enhance technical standard construction,and take the above as a very important thing. Then,it can improve country competition,and occupy an advantageous loc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关键词:技术标准;国际贸易;标准化建设;分析Key words: technical standard;international trade;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analysis0 引言1947年10月30日,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
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削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
作为重要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建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在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世界自由贸易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所签的条约,尤其技术条约,已经成为规范贸易行为和制度世界性指导原则。
但是这个多边贸易体制具有大国利益倾向,尤其是自由这个贸易中的实用主义依然存在,使WTO成为大国主导操纵的一个场所。
事实和历史证明:关贸总协定纠纷不断,原因之一便是自由贸易中的实用主义和大国主导操纵,技术标准化作用的双重性使然。
有人说:WTO是一个“富国俱乐部(club of developed and rich states)”和“只保护富国利益(protection rich states’ profit only)”。
因此,我们要在战略高度上重视技术标准化建设。
1 WTO技术标准协议与绿色贸易壁垒1.1 WTO技术标准协议1993年,关贸总协定历经七年艰苦谈判,达成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WTO)。
贸易技术壁垒协定的宗旨是限制贸易技术壁垒,要求尽可能采用统一的国际标准。
但是贸易技术壁垒协定给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带来的利益并不对称。
原因是发达国家实际上掌握着国际标准的制定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壁垒可言,发达国家的产品能够长驱直入,而对于发达国家,这些标准则可以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口的铜墙铁壁。
技术标准与技术专利密不可分,技术标准与技术专利捆绑现象屡见不鲜。
作为WTO追求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手段,是限制各种非关税措施的使用,防止其演变成为贸易壁垒。
其中,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限制主要体现在要求成员尽可能使用国际技术标准,对非国际标准的技术性措施的使用有诸多的限制。
但是,这个制度反过来看就意味着国际标准的使用将不会构成非关税贸易壁垒,即符合WTO的要求。
在WTO相关协议肯定了采纳国际标准作为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合法性之后,WTO成员(其中主要是发达国家成员)非常重视本国专利技术的标准化以及本国标准的国际化,力图以此在国际贸易中取得优势地位。
在研究领域也掀起了一股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结合的研究热潮。
基础研究成果进行应用转化的结果是在2000年前后欧盟、美国、日本等都通过了“知识产权标准化战略”的报告。
这些报告共同的特点都是遵行“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国际标准贸易化”的发展模式,其中的主题就是探讨专利权和国际技术标准的互动发展关系。
1.2 绿色贸易壁垒在GATT/WTO在规定第20条的安全例外中,明文规定进口国可以保护人类健康,枯竭资源,依据国家主权原则,制订更高标准,保护人类健康,枯竭资源(Human and health,exhaustive natural source)。
从概念上讲,WTO的规则体系中存有许多例外,如保护环境的规定,俗称环保例外权。
例如,美国汽油销售案(U.S.A.Gasoline Case),在绿色贸易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借口下,旨在保护国内炼油企业,制定严格复杂的标准和歧视性达标时间形成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Green barrier)”,这种环保例外权的行使往往和国家主权联系在一起,在国家主权高于一切的国际法原则的影响下,有些国家利用GATT/WTO在规定自由贸易的同时,出于对环保和不均衡考虑的例外,如GATT/WTO在规定第20条的安全例外,和规定不完善,一些发达国家在过份严格的科技标准化的借口下,行贸易保护之实,制定严格复杂的检测和审批形成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
尤其是乌拉圭回合之后,各国只能在GATT/WTO在规定第20条的安全例外中和卫生和预防协议(SPM)中,人为设置障碍,绿色贸易壁垒,形式多样,涉及产品广泛,措施花样繁多。
绿色贸易壁垒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失惨重,使发展中国家更加处于劣势,沦为自然资源和初级产品的提供者,污染转移的庞大场所。
2 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技术标准化发展的趋势当今世界技术标准发展的趋势:①技术标准与技术专利密不可分,技术标准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因此技术标准已经成为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②国际贸易壁垒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是指关税以外的通过法律、政策等形成的限制进口的贸易壁垒,其中主要包括对进口产品数量的限制,如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等和贸易技术壁垒。
③贸易技术壁垒的核心是标准,贸易技术壁垒主要通过产品技术标准和制定技术法规,以及检验产品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法规的合格评定程序来实现,其核心是技术标准。
当今世界技术标准发展的另一种趋势是:技术标准与国际贸易的联系越来越多,尤其是乌拉圭回合之后,各国只能在GATT/WTO规定第20条的安全例外中和卫生与预防协议(SPM)、《TBT协定》中,人为设置障碍,这已经成为贸易技术壁垒的主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飞速地发展,技术贸易以及技术密集型商品或者技术相对含量较高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国际贸易中涉及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变得更加广泛和复杂,与之相关的贸易磨擦也大大增多,因此把技术标准或法规用作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措施就被一些国家和地区广泛地利用。
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各国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选择性增强,对商品和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商品款式变化更敏感,对卫生、安全及环境指标的要求更加严格,这使得技术壁垒问题更加突出,目前盛行的绿色壁垒就能说明这一点。
3 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技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纵观GATT/WTO的历史,不难发现:GATT成立之初所奉行的不歧视原则(Non-discrimination principle)并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公平的贸易结果,1958年的GATT专家组的报告指出,对初级产品的依赖和市场问题和现存的规则和公约对发展中国家十分不利。
经济学家劳尔·普雷比克研究也表明:发展中国家,如拉美国家,不得不为较少的回报出售越来越多的货物。
例如,温州打火机产量已经达到每年5.5亿只,其中一半出口欧盟。
欧盟打火机CR法案和ENISO9994(2002年版)安全标准的提出就是针对温州打火机的出口。
从温州烟具协会提供的资料来看,温州现有600多家打火机企业一直沿用1994年的安全标准,至少有2/3的企业达不到ENISO9994:2002安全标准,每年的出口量降低一半。
严格复杂的标准和歧视性达标不仅严重损伤自由贸易,而且一旦纠纷出现,WTO的争端解决机制(DSU)缺陷是程序繁杂,使WTO成为大国主导操纵纠纷解决,利用争端解决机制程序之便,拖延时间,采取实用主义,让对方失去机遇和市场。
首先,诉讼成本较高,须聘请精明强干的法学者,了解WTO的规则和对争端解决机制的可能的期望进行预测。
其次,诉讼时间长,在GATT历史上,有的争端解决拖延时间长达5年。
最后,即使胜诉,在发达国家不承担义务时,发展中国家难以采取有效的手段,难以抵偿发达国家不承担义务所造成的损失。
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有近90%的食品和土畜产品出口企业受到国际技术贸易壁垒的限制,食品安全问题正在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和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4 积极应对,加快我国技术标准化建设目前,我国技术标准与国外具有明显差距并且技术标准水平落后,在采用国际标准方面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在高技术产业领域,除了在中文编码、VCD和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域有少量标准被纳入国际标准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被动地执行国外提出的标准,受制于人。
针对中国的关税贸易技术壁垒在逐渐增多,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因此,必须尽早采取相应的对策,大力推行对外贸易工作中的标准化特别是国际标准化战略,是跨越技术壁垒的有效措施。
4.1 认真研究和积极推广使用国际标准国际标准是世界各国协调的产物,它反映了国际上普遍达到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代表着一定的质量水平,得到各国的认同,成为国际级别上的协调标准和处理贸易纠纷的重要基础。
国际标准有取代国家标准的趋势,因此采用国际标准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条件。
另外,建立标准预警机制,不断追踪国外先进标准和先进的技术成果,及时研究、搜集各国技术限制法规和技术标准,积极地推广采用国际标准,能够及时了解国际先进技术,提供技术改造的方向和目标,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从而达到改善商品质量目的,从长远来看,这才是突破技术壁垒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