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一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74.50 KB
- 文档页数:16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4分)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运动员百米赛跑起跑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作质点B.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C.研究原子核结构时,因原子核很小,可把原子核看作质点D.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总时间时,火车可以看作质点2.下列关于重力、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B.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内,不可能在物体外C.用一绳子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该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D.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3.质量为3kg的物体受到两个大小分别为1N和2N的共点力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A.0.2m/s2B.0.3m/s2C.1m/s2D.1.2m/s24.如图所示,某物体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上(斜面是固定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物体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所受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D.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5.一质点做初速度为1m/s、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0~5s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A.30m B.32m C.34m D.36m6.帆船运动中,运动员可以调节帆面与船前进方向的夹角,使船能借助风获得前进的动力。
下列图中能使帆船获得前进动力的是()A.B.C.D.7.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A.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8.一条轻绳跨过一轻定滑轮,滑轮和轴、绳和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在绳的一端拴住一质量为m1的小球,在另一侧有一质量为m2的圆环套在绳子上,且m1>m2.由静止开始释放它们后,圆环m2相对于地面以恒定的加速度大小a2沿绳下滑(a2<g,g为重力加速度),则小球m1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1的大小为()A.a1=a2B.a1=g−m2m1(g−a2)C.a1=g−m1m2(g−a2)D.a1=m1−m2m1+m2g9.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F1,F2两个方向相反且F1>F2的水平力的作用,此时物体受到静摩擦力大小为3N.若分别撤去其中一个力后物体任能静止,则()A .撤去F 1,静摩擦一定小于3NB .撤去F 2,静摩擦一定大于3NC .撤去F 2,静摩擦可能等于3ND .撤去F 1,静摩擦可能等于3N10.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s 内通过的位移是3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3 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1 m/sB .物体的加速度是1.0 m/s 2C .前3 s 内物体的位移是5.4 mD .3 s 末物体的速度是3.6m/s11.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档板C 与斜面垂直。
2021-2022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s=4t+2t2,s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A.4m/s与2m/s2B.0与4m/s2C.4m/s与4m/s2D.4m/s与0解:将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式s=4t+2t 2,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0t+12at2进行对照得知质点的初速度v0=4m/s,加速度a=4m/s2。
故选:C。
2.(3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有加速度时,速度一定在变化B.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C.物体速度增大时,加速度可能在减小D.物体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相反解:A、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物体有加速度时,速度一定在变化,故A正确B、物体速度为0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例如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故B错误C、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速度增大时,加速度可能在减小,故C正确D、物体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相反,此时速度将会减小,故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
3.(3分)如图所示,木箱内有一竖直放置的弹簧,弹簧上方有一物块,木箱静止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物块压在箱顶上,若在某一段时间内,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则在此段时间内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A.加速下降B.加速上升C.减速上升D.匀速下降解:木箱静止时物块对箱顶有压力,则物块受到箱顶向下的压力,当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时,物体受到的合力向上,所以系统应该有向上的加速度,是超重,物体可能是向上加速,也可能是向下减速,故B 正确,A 、C 、D 错误。
故选:B 。
4.(3分)杂技演员每隔相等时间向上抛一小球,若每个小球上升高度都是1.25米,他一共有4个小球,要想使节目连续不断表演下去,在他的手中总要有一个小球停留,则每个小球在手中停留的时间是( ) A .15sB .14sC .13sD .12s解:每个球的最大高度都是1.25m ,根据ℎ=12gt 2,解得:t =√2ℎg =√2×1.2510=0.5s 根据竖直上抛的对称性可知,当手刚接住一个球时,空中有3个球,一个球刚上升,有一个在上升,一个在下降,共3个时间间隔△t ,故球在手中停留的时间是 △t =23t =13s ,故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2021-2022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V)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均匀其几何中心重合B、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大,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重力加速度大C、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两个接触面之间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且摩擦力方向一定与弹力方向垂直2.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质量为m的物体,连接在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上,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F向右拉弹簧,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伸长的长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kFB.mgkC.kμmgD.μmgk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L形木板M上放着小木块m,M与m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长木板受力的个数为()A.3个B.4个C.5个D.6个4.有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16N、10N、5N。
其中合力最小值为()A、0NB、3NC、5ND、1N5.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
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 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
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
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倾角为α的粗糙斜面向上做匀速运动,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则水平推力的大小为( )A. B.C.mg sin α+μmg cos α D.7.如图所示,物体A、B、C的质量均为m,A、B间用细线相连,B、C间用轻质弹簧相连,然后用轻质弹簧悬挂而禁止,则在剪断A、B间细线的瞬间,A、B、C的加速度分别是( )A 、B 、C 、D 、8.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它们的质量之比,速度之比,设两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不计空气阻力,当两车急刹车后两车滑行的最大距离分别为。
2021-2022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计40分.第1-8题为单选,每个3分;第9--12题为多选,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误选项得0分,并把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1.(3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我们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B.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解:A、我们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都是矢量,而路程却是标量。
故A错误;B、物体从静止开始,仅在重力作用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故B错误;C、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均是由于要恢复原状而产生的力,称之为弹力,故C正确;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但不一定在物体内。
故D错误;故选:C。
2.(3分)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以及加速度的关系,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A.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B.速度的大小不变的物体加速度一定为零C.速度变化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D.相等的时间内,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的变化一定大解:A、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大,比如高速匀速飞行的飞机,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为零。
故A错误。
B、物体速度的大小不变,速度方向可能变化,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比如匀速圆周运动。
故B错误。
C、速度变化大的物体,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加速度不一定大,还取决于变化所用的时间。
故C错误。
D、由a=△v△t知,相等的时间内,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的变化一定大。
故D正确。
故选:D。
3.(3分)一质点在时间t内速度由v增大到2v,其加速度大小为a1;另一质点在时间t3内速度由2v增大到4v,其加速度大小为a2.则()A.a2=2a1B.a2=3a1C.a2=4a1D.a2=6a1解: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v−v0t得:a1=2v−vt=v ta2=4v−2vt3=6v t,则a2=6a1,故ABC错误,D正确。
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选对的得4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四图所示的物质中,不含糖类的是HNH2A B C D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蓝藻和单细胞藻类都能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B.病毒可利用细菌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C.大肠杆菌的染色体可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D.细菌代谢速率与其所含各种细胞器膜有密切关系3.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骨骼肌细胞分化过程中,控制肌动蛋白合成的基因将会表达B.衰老的表皮细胞,其细胞核会变大,细胞内自由水含量增加C.大气颗粒物与亚硝胺、黄曲霉毒素等均属于化学致癌因子D.人体内只要有细胞发生癌变,相关部位就会发生癌变4.右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能进行①—⑥过程B.②④过程中碱基配对的方式相同C.唾液腺细胞内发生的③过程需要三种RNA的共同参与D.成熟mRNA中的碱基数与多肽链中的氨基酸数之比大于3:15.冬泳运动因其独到的健身效果而备受关注。
下列有关人在冬泳过程中的生理调节,叙述正确的是A.产热量始终大于散热量B.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尿量增多C.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起主要作用D.寒冷刺激使下丘脑体温凋节中枢产生冷觉6.下列几种实验装置中,其中有错误的是7.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雾霾天气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不相同B.氢氧化铁溶胶、蔗糖溶液、淀粉溶液均具有丁达尔效应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D.只要符合限量,“食用色素”、“亚硝酸盐”可以作为某些食品的添加剂8.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HCO3—、SO32—、OH—B.Al3+、H+、SiO32—、I—C.Fe2+、K+、NO3—、SO42—D.Fe3+、NH4+、ClO—、CO32—9.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2和SO2所含氧原子数均为2N AB.32gCu与S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相对原子质量Cu:64)C.1L 1.0mol·L—1 NH4Cl与2L 0.5mol·L—1 NH4Cl溶液含NH4+数目相同D.25℃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1N A10.常温下,下列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HCl>CH3COOHB.pH相同的溶液中:c(Na2CO3)<c(NaHCO3)C.在Na2SO3溶液中:c(Na+) = 2c(SO32—) + c(HSO3—) + c(OH—)D.0.1mol·L—1NaHS溶液中:c(Na+) = c(HS-)13.右图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正确的是A .0~1 s 内该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是2 m/sB .0~1 s 内该质点的位移大小是2 mC .0~1 s 内该质点的加速度大于2~4 s 内的加速度D .0~1 s 内该质点的运动方向与2~4 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14.电子束焊接机中的电子枪如图所示,K 为阴极,A 为阳极,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电场线如图中虚线所示,A 上有一小孔,阴极发射的电子在阴极和阳极间电场作用下聚集成一细束,以极高的速率穿过阳极上的小孔,射到被焊接的金属上,使两块金属熔化而焊接到一起.不考虑电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的电势低于K 点的电势B .电子克服电场力做功C .电子的电势能不断增加D .电子动能不断增加15.右图是娱乐场所中的一种滑梯,滑梯在最底端是处于水平切线方向,质量为M 、可看成质点的一名滑梯爱好者从高为h 的滑梯顶端静止下滑,忽略所有摩擦及阻力,则滑梯爱好者在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机械能不守恒B .滑梯爱好者滑到底层末端时的速度大小为C .滑梯爱好者滑到底层末端时对滑梯的压力为MgD .滑梯爱好者到达底层末端时处于失重状态16.右图是显像管原理示意图,电子束经电子枪加速后,进入偏转磁场偏转.不加磁场时,电子束打在荧光屏正中的O 点.若要使电子束打在荧光屏上位置由O 逐渐向A 移动,则A K e高压A .在偏转过程中,洛伦兹力对电子束做正功B .在偏转过程中,电子束做匀加速曲线运动C .偏转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应逐渐变大D .偏转磁场的方向应垂直于纸面向内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和2m,中间用轻弹簧相连,水平面光滑,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A、B两物体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突然撤去推力F的瞬间,A、B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0,a B.a,2a C.2a,a D.0,2a解:撤去推力F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整体:a=F 3m对B:F弹=2ma=2F 3撤去推力F的瞬间,弹簧的弹力没有变化,其弹力大小仍为F弹=2F3,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B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F弹m=2F3m=2a,a B=a B=F弹2m=a。
故选:C。
2.(3分)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则()A.物块可能匀速下滑B.物块仍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C.物块将以大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D.物块将以小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解:未加F时,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mgsinθ−μmgcosθm。
当施加F后,加速度a′=(F+mg)sinθ−μ(F+mg)cosθm,因为gsinθ>μgcosθ,所以Fsinθ>μFcosθ,可见a′>a,即加速度增大。
故C确,A、B、D均错误。
故选:C。
3.(3分)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的一个物体,同时受到水平方向的两个力,F1=8N,方向向右,F2=12N,方向向左。
当F2从12N逐渐减小到零时,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物体与桌面间摩擦力大小变化情况是()A.逐渐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C.逐渐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解:当F1=8N,F2=12N时,此时的静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向右,当F2从12N逐渐减小至8N的过程中,静摩擦力从4N逐渐减小到0,当F2从8N逐渐减小到零时,静摩擦幽会反方向从0逐渐增大到8N,整个过程是先减小后增大。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质量检测理综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中,用35S标记的氨基酸作为原料,则35S存在于右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2.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 .图1 a 阶段染色体复制数目加倍,b 阶段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B .图2表明温度在b 时酶分子活性最强C .图3中阴影部分面积代表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D .图4中cd 段下降应该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后期3.囊性纤维病的病因如右图所示,该实例可以说明A .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 .基因能通过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 .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 .DNA 中部分某个碱基发生改变,相应的蛋白质结构必然改变4.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哪一项是正确的?A .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代产生AaBBDD 的生物体的概率为1/8B .乙图中黑方框图表示男性患者,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 .丙图所示的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1/4D .丁图细胞表示高等动物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甲 乙 丙 丁 5.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①T 淋巴细胞属于干细胞;②同一个体的不同种类细胞中mRNA 不同;③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大多与细胞膜有关;④骨骼肌细胞膜上不存在神经递质受体;⑤不是分泌细胞则不含高尔基体A .①②③④B .②④⑤C .①②③D .②③④6.下列关于酒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FTR 基因缺失3个碱基CFTR 蛋白结构异常, 导致功能异常 患者支气管内黏液增多 黏液清除困难,细菌繁殖,肺部感染 P :X A X a ×X A Y 其中a 为某致病基因A .无水乙醇可以作为叶绿体色素的提取液B .95%酒精和15%盐酸等体积混合后可用于洋葱根尖细胞的解离C .植物组织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D .浓硫酸酸化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遇酒精颜色变化为灰绿色7.下列对物质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铝可用于冶炼某些熔点较高的金属B .Na 2O 2可用作漂白剂C .碱石灰可用于干燥CO 2、O 2等气体D .NaClO 可用作消毒剂 8.常温时,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 .Ag +、K +、NO 、S 2- B .Fe 3+、NH 4+、SO 、NO C .Fe 2+、Na +、Cl -、ClO - D .H +、Cl -、SO 、AlO9.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之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3 g 金属钠与过量的氧气反应,无论加热与否转移电子数均为0.1N AB .1mol Na 2CO 3晶体中含CO 离子数小于1 N AC .惰性电极电解食盐水,若线路中通过1 N A 电子电量,则阳极产生气体11.2LD .0.1 mol 的CaO 2中含阴离子数是0.2 N A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CH 4O 和C 2H 6O 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B .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C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钠D .2,3一二甲基丁烷的核磁共振氢谱中会出现两个峰11.短周期元素R 、T 、Q 、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T 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4分)1.(4分)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伽利略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亚里士多德猜想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笛卡尔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解答】解:A、伽利略利用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
B、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但不是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故B错误。
C、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错误。
D、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2.(4分)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基本物理量的是()A.力B.质量C.时间D.长度【解答】解:七个基本物理量中是力学中的有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
力不是基本物理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质”是惯性B.观察和实验表明,对于任何物体,在收到相同的作用力时,决定他们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度的唯一因素是他们的速度C.甲、乙两队拔河比赛,甲队获胜,原因是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D.钢丝绳吊起货物加速上升时,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大于货物对钢丝绳的力【解答】解:A、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即惯性,所以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故A正确;B、观察和实验表明,对于任何物体,在收到相同的作用力时,决定他们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度的唯一因素是他们的质量,故B错误;C、甲对乙的拉力与乙对甲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故C错误;D、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与货物对钢丝绳的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4.(4分)一物体自空中的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1s后物体的速率变为10m/s,则此时物体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g=10m/s2)()A.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下B.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C.正在A点,速度方向向下D.在A点下方,速度方向向下【解答】解:取竖直向上方向正方向。
2021-2022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理)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8道题中,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共32分)1如图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地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部用线与墙壁连接着,黑毛巾的中部用线拉住,设线均呈水平.欲将黑白毛巾分离开来,若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毛巾之间及其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加的水平拉力为()A.2μmg C.5μmgB.4μmg D.5μmg/22.如图,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滑块A、B叠放后一起冲上斜面,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A上表面水平。
则在斜面上运动时,B受力的示意图为()3. 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合力方向的关系是():A.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合力方向三者总是相同的B.速度方向可与加速度方向成任何夹角,但加速度方向总是与合力方向相同C.速度方向总是和合力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可能和合力相同,也可能不同D.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可以成任意夹角4.如图所示是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若已知飞船质量为3.0×103kg,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900N,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推进器工作5s内,测出飞船和空间站速度变化是0.05m/s,则空间站的质量为()A.9.0×104kg B.8.7×104kgC.6.0×104kg D.6.0×103kg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 ).A.0B.C.D.6.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板车上有一圆柱体,其质量为m且与竖直挡板及斜面间均无摩擦.当车的加速度a突然增大时,斜面对圆柱体的弹力F1和挡板对圆柱体的弹力F2的变化情况是(斜面倾角为θ)( )A.F1增大,F2不变 B.F1增大,F2增大C.F1不变,F2增大 D.F1不变,F2减小7. 以初速度v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
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巷(选择题)和第Ⅱ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及度试科目在相应住置填涂。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原始社会末期,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生产工具、牲畜、土地等由氏族公有转为家庭私有,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开始向奴隶社会转变。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贫富分化是私有制产生的直接原因②生产力发展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的根本原因③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④生产工具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事实上,自从1825年第一次普遍危机爆发以来,整个工商业世界,一切文明民族及其野蛮程度不同的附属地中的生产和交换,差不多每隔十年就要出轨一次。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B.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C.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3.习近平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
”这是基于《共产党宣言》()①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具体路径②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③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④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必然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时期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弘扬传统文化、民族精神③实现社会主义、摆脱贫困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毛泽东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021-2022年高一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1~10每小题5分,共50分;11~22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不选该题不得分)1. 在力学单位制中,下面哪一组物理量的单位为基本单位A. 速度、质量和时间B. 重力、长度和时间C. 长度、质量和时间D. 位移、质量和速度2. 物体静放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则(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3.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 静止的火车起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物体静止时惯性大C. 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D. 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6,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1/6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静止的物体有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B. 由μ=f/N 可知,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正压力成反比C.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 摩擦力总是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5. 如图所示,轻绳两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A 、B 两点,在绳的C 点处悬挂一重物,质量为m ,已知图中,设绳AC 、BC 中的拉力分别为,则A .B .C .D .无法确定6.对于站在电梯里的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梯向下加速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于重力B .电梯减速下降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于重力C .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在电梯上升时总比下降时大D .电梯减速上升时,人对电梯的压力大于人的重力7.质量是的物体,受到、、7N 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不可能为A .0B .C .D .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的拉力F 作用下加速往前运动,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mgB.物体受到地面的的支持力为mg-F·sinθ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cosθ9.如图所示,物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运动过程中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则A.物块仍匀速下滑B.物块将加速下滑C.物块将减速下滑D.物块如何运动要看的大小10.质量为1 t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
阻力大小不变,从某时刻开始,汽车牵引力减小2 000 N,那么从该时刻起经过5s,汽车行驶的路程是( )A.50 m B.42 mC.25 m D.24 m11. 当你阅读报纸,收听广播或收看电视节目时,可以获得有关空气质量的信息。
在空气质量报道的各项指标中,下列物质不列入首要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B、二氧化氮C、二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以下五项12.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稀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是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②⑤③C.②⑤④①③D.②④⑤①③13.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25℃、101.3kPa时,11.2L H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C、标况下1 mol SO3的体积约为22.4LD、2L 1mol/L Na2SO4溶液中离子总数为3NA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与稀硫酸反应Fe+2H+ === Fe3++H2↑B.氢氧化铝与足量盐酸反应 Al(OH)3+3H+=== Al3++3H2OC.钠和冷水反应Na+2H2O === Na++H2↑+OH—D.铜片与稀硝酸反应Cu+NO3—+4H+ === Cu2++NO↑+2H2O15.在无色的强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Al3+、NO3-、Cl-B.K+、Na+、Cl-、AlO2-C.Fe2+、K+、SO42-、Cl-D.Na+、HCO3-、K+、NO3-16、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熔化成小球在液面四处游动B、有无色气体生成C、溶液底部有紫红色物质生成D、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17、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主要是因为()A.与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 B.铝性质不活泼C.铝表面能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铝耐酸耐碱18、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NaHCO3俗名纯碱,Na2CO3俗名苏打B、受热时,NaHCO3比Na2CO3容易分解C、NaHCO3溶液显酸性,Na2CO3溶液显碱性D、NaHCO3和Na2CO3各1mol分别与过量盐酸充分反应,产生CO2的质量不同19、为了检验某FeCl2溶液是否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 ) A.KSCN溶液 B.石蕊溶液 C.铁片 D.NaOH溶液20.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玛瑙、水晶、石英钟表的主要成份都是硅酸盐B.建筑所用的水泥、砂子、石子主要成份都是硅酸盐C.通讯光缆、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份是硅酸盐D.我国著名的陶瓷含有的主要成份是硅酸盐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SO3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C.SO2能使酸性KMnO4水溶液褪色,是因为SO2有漂白性D.SO2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只变红不褪色22. 用焰色反应检验K+离子时的操作步骤:①蘸取待测液②置酒精灯火焰上灼烧③透过蓝色钴玻璃④用稀盐酸洗净铂丝,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④②①②③D.②①②③④二、实验填空及论述计算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102分。
实验填空题只写出最后结果;论述计算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23.(8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下图所示的装置.(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A. 控制变量法B. 假设法C. 理想实验法(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都应平衡摩擦力。
B. 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作出a-F的图象为曲线C. 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图象D. 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3)某次实验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依次打出一系列的点,取A、B、C、D、E四个计数点,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且计时器打点周期为0.02s,则打C点的瞬间,纸带的速度大小为 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a= m/s2。
(计算结果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4.(6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所用的钩码每只的质量都是3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
(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9.8m/s2)砝码质量(g)0306090120150弹簧总长(cm)5.00 6.167.348.489.6410.81(1)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右图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L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
(2)该弹簧的劲度k是 N/m25.(10分)一质量为t的火车,开动6min速度达到54km/h。
若运动阻力为车重力的0.005,求:(1)火车的加速度;(2)机车的牵引力。
(取g=10m/s2)=2m/s的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26.(12分)一个滑雪者,质量m=75kg,以v倾角θ=37º,在t=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x=60m,(忽略空气阻力,已知sin37º=0.6,cos37º=0.8)(1)求滑雪者的加速度(2)求滑雪者受到的摩擦力(3)求滑雪者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7.(14分)如图所示,质量M=kg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A与质量m=kg的小球B相连。
现用F=N与水平方向成α=300角的力拉着球保持静止,取g=10m/s2。
求:(1)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摩擦力。
28.(10分)(1)白色的Fe(OH)2在空气中发生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2)写出硅酸钠溶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写出用熟石灰吸收氯气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4)将复杂硅酸盐CaMg3Si4O12改写为氧化物的形式:________。
(5)二氧化氮通入水中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29.(8分)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Ag+、Fe3+、K+、Ba2+、NH4+、CO32-、NO3-、Cl-等离子,进行如下实验:(1)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2)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3)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2滴KSCN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
(4)另取少量步骤(3)中的滤液,加入NaOH溶液至使溶液呈碱性,加热,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待测液中一定含有离子,一定不含有离子,还有一种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要检验这种离子的实验方法是(填写实验名称和观察到的现象,不要求写实验操作过程)。
30.(14分)某学生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在A装置中用固体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若在标准状态下收集到22.4升的氯气,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
(2) 漂白粉将在U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
(3) C装置的作用是。
(4) 此实验所得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偏低。
该学生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形管中还存在两个副反应。
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②试判断另一个副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将装置作何改进。
(5)家庭中使用漂白粉时,为了增强漂白能力,可加入少量的物质是()A.食盐 B.食醋 C.烧碱 D.纯碱31.(10分)室温下,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单质B是黄绿色气体、单质C是无色气体。
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E是无色溶液,F是浅绿色溶液。